第149章 謠言四起
重生入宮勾帝心,首輔大人急瘋了! 作者:竹淼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絲竹聲起,舞姬們魚貫而入,水袖輕颺,翩翩起舞,宴會的氣氛逐漸熱了起來。
幾位相熟的妃嬪間觥籌交錯,就連秦蓉兒也親自與她敬了杯酒。
楚清音見此也都一一迴敬,喝得多了,臉頰也浮現幾分紅潤。
坐在她對麵的陸知珩冷不丁瞥見她脖頸處的紅痕,眉頭輕皺。
這才迴宮幾日,裴元淩就這般急不可耐,且她出門時也不知遮掩一二。
莫名的,他心中湧起一股無名之火,心煩意亂。
王皇後自是時刻注意著二人之間的動靜,瞧見陸知珩眼中流露出的那一絲異樣,越發篤定二人的關係不一般。
直至酒過三巡,那位祿王殿下似是有些喝多了,麵色紅潤,坐姿七橫八豎的,嘴中不知在呢喃什麽。
他坐直了身子,迷離的眸光在楚清音身上徘徊,忽地笑出了聲。
裴元淩坐在高位上,許是心情不佳並未飲酒,聽見他的笑聲,不由皺眉,“皇弟為何發笑?”
“陛下恕罪,臣弟心中忽然想起一個故事,覺著有趣便不由笑了出來。”祿王舉著酒杯朝他大大咧咧道。
“什麽故事,竟然如此好笑,不妨說出來,叫朕也聽聽?”
裴元淩眉頭皺起,語氣中隱隱有了些許怒意,水榭中眾舞女見此,頓時跪倒在地。
絲竹聲停,眾人也已察覺到了陛下的怒意,麵麵相覷,不敢出聲。
祿王神色一愣,心知自己所想之事不宜在此地說道,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
裴元淩卻並不打算放過他,緊擰著眉頭冷笑道:“說。”
王皇後察覺氣氛不對,忙出言勸解,“陛下這是做什麽,祿王殿下不過是笑了兩聲,何必如此動怒。”
裴元淩冷笑一聲,視線掃過眼前相對而坐的二人。
王皇後安的什麽心,他心知肚明。
“臣弟方才是想起,前朝有一重臣之女是宮中貴妃,故而常入宮探望女兒,後又攜女婿入宮,一來二去的,那女婿竟與宮中後妃……”
祿王汗顏,他的聲音漸低,還不曾說完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連連求饒道:“皇兄恕罪,臣弟並非有意提及此事。”
眾人聞言,皆是臉色一變。
這祿王怎的如此莽撞,這般大逆不道的言辭也敢在陛下麵前提及!
“並非有意?”
裴元淩眯起眼,神情有些瘮人,“是無意還是意有所指,皇弟心中難道沒有絲毫憑證?”
這幾日,宮中有流言傳出,說是喬貴嬪流落在外時,與當朝首輔陸知珩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有更甚者,直接說二人早有肌膚之親。
偏生祿王又在此時說起前朝皇帝那樁醜事,這不就是當眾打陛下的臉?
楚清音也從這祿王的話語中聽出了端倪,心下暗道不好。
裴元淩疑心本就重,前幾日她好不容易才打消他的疑慮,如今祿王又當眾提起,明白了是要挑撥離間,致她於死地。
不行,決不能就這樣被潑汙水。
謠言猛於虎,此時若再猶猶豫豫不辯駁,他日必定禍患無窮。
思及此處,楚清音忙做出一副慌張失措的模樣,起身跪下,“還請陛下明鑒。”
她仰起臉,媚眼含淚,戚然道:“嬪妾流落宮外之時,雖曆經兇險,但始終潔身自好,未曾與陸大人有半分逾矩,且嬪妾滿心隻盼著能迴到陛下身旁,對陛下的一片真心蒼天可鑒!”
“不曾想曆經艱難,好不容易迴來宮中,卻要背此汙名,還要連累陸大人被無端猜測,受此無妄之災,嬪妾實在不知該如何自證,不若陛下將嬪妾打入冷宮中,以堵悠悠之口。”
楚清音言辭懇切,淚盈於睫,楚楚可憐的模樣讓人心生憐惜。
裴元淩見她這般模樣,愈發心疼,在聽見她說起打入冷宮一事時,當即便忍不住了,幾步走上前去,將人攙扶起來,護在懷中。
“音音,此事並非你之錯處,你不必如此。”
“可是……可是如今傳出此等流言蜚語,嬪妾實在是沒有臉麵活著了。”楚清音掩麵低聲抽泣,叫人看著便不忍心再訓斥什麽。
偏偏這時,那祿王也不知是哪來的膽子,忽然抬頭:“皇兄,此事宮中風言風語多日,臣弟也是今日喝多了酒,才口不擇言。但臣弟想著,陛下聖明,定不會被這些無稽之談所擾,故而……”
祿王一邊說著,一邊偷偷覷著裴元淩的神色,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後背也早已被冷汗濕透。
裴元淩臉色陰沉得可怕,他目光如炬,冷冷地掃視著眾人。
霎時間,整個水榭中一片死寂,眾人連大氣都不敢出。
良久,他才緩緩開口:“朕的後宮豈容這些流言蜚語肆意橫行?傳朕旨意,從即日起,後宮加強管束,再有造謠生事、傳播不實言論者,嚴懲不貸!”
說罷,他的眼神有意無意地落在陸知珩身上。
陸知珩眼皮微動,幹脆也拂袖起身,恭敬向上首行了一禮:“陛下,清者自清,臣忠心耿耿,絕無任何有違君臣之禮、道德倫常之事。”
男人一身落拓常服,站姿筆直,神情泰然。
君子坦蕩蕩,他仿佛毫不畏懼這莫須有的流言中傷自己。
“雖說流言止於智者,但這等流言既已傳出,臣還懇請陛下徹查,還微臣與貴嬪娘娘一個清白,也讓這後宮恢複安寧!”
裴元淩看著陸知珩,心中暗自思忖。
他雖惱怒於這些流言,但也明白陸知珩如今對於朝堂的重要性。
況且僅憑這毫無根據的傳言就處置朝中大臣,難免會寒了臣子之心。
但這流言涉及楚清音,他又無法做到完全釋懷。
“徹查自然是要徹查的。”
裴元淩冷聲道,“朕倒要看看,是誰在背後興風作浪,膽敢擾亂朕的後宮與朝堂!”
帝王淩厲的眼神平靜的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在場眾人靜若寒蟬,不敢出言說半個字。
喬清靈站在角落處,聽聞此話,頓時小臉煞白。
此事雖做得縝密,可難說不會留下蛛絲馬跡,若真的被查出什麽,她便是徹底完了!
王皇後見此情形,心中也是叫苦不迭。
她本想借流言一事挑起裴元淩對楚清音和陸知珩的不滿,卻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般局麵。
不過是一個替身罷了,怎的在裴元淩心中的地位會如此之重,莫不是他真把這喬貴嬪當做那楚清音了?
稍定心神,她輕咳一聲,溫聲道:“陛下息怒,臣妾想著,其中或許是有什麽誤會。臣妾願協助陛下查明真相,還後宮一個清明。”
裴元淩看了王皇後一眼,冷聲道:“此事確是皇後管教不力,宮中流言四起,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既如此,此事交由你去調查,若是查不出個所以然來,便不用來見朕了!”
幾位相熟的妃嬪間觥籌交錯,就連秦蓉兒也親自與她敬了杯酒。
楚清音見此也都一一迴敬,喝得多了,臉頰也浮現幾分紅潤。
坐在她對麵的陸知珩冷不丁瞥見她脖頸處的紅痕,眉頭輕皺。
這才迴宮幾日,裴元淩就這般急不可耐,且她出門時也不知遮掩一二。
莫名的,他心中湧起一股無名之火,心煩意亂。
王皇後自是時刻注意著二人之間的動靜,瞧見陸知珩眼中流露出的那一絲異樣,越發篤定二人的關係不一般。
直至酒過三巡,那位祿王殿下似是有些喝多了,麵色紅潤,坐姿七橫八豎的,嘴中不知在呢喃什麽。
他坐直了身子,迷離的眸光在楚清音身上徘徊,忽地笑出了聲。
裴元淩坐在高位上,許是心情不佳並未飲酒,聽見他的笑聲,不由皺眉,“皇弟為何發笑?”
“陛下恕罪,臣弟心中忽然想起一個故事,覺著有趣便不由笑了出來。”祿王舉著酒杯朝他大大咧咧道。
“什麽故事,竟然如此好笑,不妨說出來,叫朕也聽聽?”
裴元淩眉頭皺起,語氣中隱隱有了些許怒意,水榭中眾舞女見此,頓時跪倒在地。
絲竹聲停,眾人也已察覺到了陛下的怒意,麵麵相覷,不敢出聲。
祿王神色一愣,心知自己所想之事不宜在此地說道,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
裴元淩卻並不打算放過他,緊擰著眉頭冷笑道:“說。”
王皇後察覺氣氛不對,忙出言勸解,“陛下這是做什麽,祿王殿下不過是笑了兩聲,何必如此動怒。”
裴元淩冷笑一聲,視線掃過眼前相對而坐的二人。
王皇後安的什麽心,他心知肚明。
“臣弟方才是想起,前朝有一重臣之女是宮中貴妃,故而常入宮探望女兒,後又攜女婿入宮,一來二去的,那女婿竟與宮中後妃……”
祿王汗顏,他的聲音漸低,還不曾說完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連連求饒道:“皇兄恕罪,臣弟並非有意提及此事。”
眾人聞言,皆是臉色一變。
這祿王怎的如此莽撞,這般大逆不道的言辭也敢在陛下麵前提及!
“並非有意?”
裴元淩眯起眼,神情有些瘮人,“是無意還是意有所指,皇弟心中難道沒有絲毫憑證?”
這幾日,宮中有流言傳出,說是喬貴嬪流落在外時,與當朝首輔陸知珩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有更甚者,直接說二人早有肌膚之親。
偏生祿王又在此時說起前朝皇帝那樁醜事,這不就是當眾打陛下的臉?
楚清音也從這祿王的話語中聽出了端倪,心下暗道不好。
裴元淩疑心本就重,前幾日她好不容易才打消他的疑慮,如今祿王又當眾提起,明白了是要挑撥離間,致她於死地。
不行,決不能就這樣被潑汙水。
謠言猛於虎,此時若再猶猶豫豫不辯駁,他日必定禍患無窮。
思及此處,楚清音忙做出一副慌張失措的模樣,起身跪下,“還請陛下明鑒。”
她仰起臉,媚眼含淚,戚然道:“嬪妾流落宮外之時,雖曆經兇險,但始終潔身自好,未曾與陸大人有半分逾矩,且嬪妾滿心隻盼著能迴到陛下身旁,對陛下的一片真心蒼天可鑒!”
“不曾想曆經艱難,好不容易迴來宮中,卻要背此汙名,還要連累陸大人被無端猜測,受此無妄之災,嬪妾實在不知該如何自證,不若陛下將嬪妾打入冷宮中,以堵悠悠之口。”
楚清音言辭懇切,淚盈於睫,楚楚可憐的模樣讓人心生憐惜。
裴元淩見她這般模樣,愈發心疼,在聽見她說起打入冷宮一事時,當即便忍不住了,幾步走上前去,將人攙扶起來,護在懷中。
“音音,此事並非你之錯處,你不必如此。”
“可是……可是如今傳出此等流言蜚語,嬪妾實在是沒有臉麵活著了。”楚清音掩麵低聲抽泣,叫人看著便不忍心再訓斥什麽。
偏偏這時,那祿王也不知是哪來的膽子,忽然抬頭:“皇兄,此事宮中風言風語多日,臣弟也是今日喝多了酒,才口不擇言。但臣弟想著,陛下聖明,定不會被這些無稽之談所擾,故而……”
祿王一邊說著,一邊偷偷覷著裴元淩的神色,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落,後背也早已被冷汗濕透。
裴元淩臉色陰沉得可怕,他目光如炬,冷冷地掃視著眾人。
霎時間,整個水榭中一片死寂,眾人連大氣都不敢出。
良久,他才緩緩開口:“朕的後宮豈容這些流言蜚語肆意橫行?傳朕旨意,從即日起,後宮加強管束,再有造謠生事、傳播不實言論者,嚴懲不貸!”
說罷,他的眼神有意無意地落在陸知珩身上。
陸知珩眼皮微動,幹脆也拂袖起身,恭敬向上首行了一禮:“陛下,清者自清,臣忠心耿耿,絕無任何有違君臣之禮、道德倫常之事。”
男人一身落拓常服,站姿筆直,神情泰然。
君子坦蕩蕩,他仿佛毫不畏懼這莫須有的流言中傷自己。
“雖說流言止於智者,但這等流言既已傳出,臣還懇請陛下徹查,還微臣與貴嬪娘娘一個清白,也讓這後宮恢複安寧!”
裴元淩看著陸知珩,心中暗自思忖。
他雖惱怒於這些流言,但也明白陸知珩如今對於朝堂的重要性。
況且僅憑這毫無根據的傳言就處置朝中大臣,難免會寒了臣子之心。
但這流言涉及楚清音,他又無法做到完全釋懷。
“徹查自然是要徹查的。”
裴元淩冷聲道,“朕倒要看看,是誰在背後興風作浪,膽敢擾亂朕的後宮與朝堂!”
帝王淩厲的眼神平靜的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在場眾人靜若寒蟬,不敢出言說半個字。
喬清靈站在角落處,聽聞此話,頓時小臉煞白。
此事雖做得縝密,可難說不會留下蛛絲馬跡,若真的被查出什麽,她便是徹底完了!
王皇後見此情形,心中也是叫苦不迭。
她本想借流言一事挑起裴元淩對楚清音和陸知珩的不滿,卻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般局麵。
不過是一個替身罷了,怎的在裴元淩心中的地位會如此之重,莫不是他真把這喬貴嬪當做那楚清音了?
稍定心神,她輕咳一聲,溫聲道:“陛下息怒,臣妾想著,其中或許是有什麽誤會。臣妾願協助陛下查明真相,還後宮一個清明。”
裴元淩看了王皇後一眼,冷聲道:“此事確是皇後管教不力,宮中流言四起,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既如此,此事交由你去調查,若是查不出個所以然來,便不用來見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