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一次下鄉放電影
四合院之許大茂也有春天 作者:烈火照狼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大茂很謹慎,不謹慎不行呀,手裏就那麽十來塊錢,萬一買的東西在農村不受歡迎,到時候就下米了。
許大茂轉了一圈,趁著天黑也就迴四合院了,可能是大院眾人的默契吧,現在晚上四合院的大門隻是關著並不插門栓。
許大茂又睡了個迴籠覺,去了工廠上午就去科長辦公室了。
科長那給開了條子,許大茂去庫房領出了放映的兩部膠片,都用鐵箱子裝著,還有一輛大二八自行車。這輛自行車明顯是改裝過的,後座有專門放膠片和放映機的掛鉤。
許大茂檢查了一下自行車的車況,別騎到半路車胎沒氣了就下米了。
上午又摸了半天魚,中午在單位吃了飯,下午就直奔最近的聯建公社,紅星公社。
許大茂也跟老爸下過鄉放過電影,流程當然知道怎麽走,先去大隊部,找到大隊書記,都不用許大茂怎麽自我介紹,大隊書記一看許大茂的自行車和裝備就知道是怎麽迴事。
“許同誌幸虧了,趕緊坐,這一路辛苦了。我以後派兩個小夥子幫你拉幕布”
“那就謝謝李書記了。”
“嗨,你這小同誌也太客氣。你先坐一下,我這就喊人。”
李書記去了廣播室,親自在大喇叭裏告訴了大家今晚有電影看的好消息。
下午四點多大幕布就吊好了,這可比後世的在電視台作廣告效果還好,
不到半小時,開大會的大廣場,就有了好多孩子,和一堆一堆的小石頭。這年代看電影要占位置的。
天還沒有黑,肯定是放不了呢,李支書就陪著許大茂聊天。
“許同誌,你這年輕有為呀,小小年紀就能獨立放電影了,前途無量呀。”
“李書記,瞧你說,我這也是趕鴨子上架。倒是你,一看就是在村裏威信很高。”
兩個人互相恭維。
三四個小時的聊天,從工廠聊到農村,又從家庭成員聊到了大鍋飯。
“李叔,我想麻煩你一個事?”許大茂嘴好使,由開始的李書記變成了李叔。
“大茂,你說說看,我能幫的一定沒二話。”
“李叔,你也知道,我們這個工人每個月都是定量的。”
不等許大茂說完,就被李書記給打斷了:“大茂,這不用你提醒,你不辭辛苦給我們放電影,走的時候肯定有一份人心。”
“李叔,你誤會了,來的時候我們科長反複交代,不能 拿群眾的一針一線,你這是讓我犯錯誤呀。”
“那能,也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都是我們自己地裏的土特產。”
“李叔,你先聽我說,我是想呢,我用城裏的東西和老鄉們換點土特產。最好是主糧。”
李支書眉頭一擰
“李叔要是不方便就算了。”
“大茂,現在我們村都是吃大鍋飯,所以的主糧都在大隊部呢,要說少換點肯定沒問題,要是多了恐怕就不行了。”
“一二百斤行嗎?”
“大茂,我們這糧食就是糧食,還沒有加工成米和麵呢,你換迴去也不能直接吃呀?”
“啊!”許大茂沒想到這方麵。好在許大茂腦子夠快
“那李叔,你們是怎麽加工的。”
“我們呢當然是用碾子加工了,這推碾子可是個功夫活。如果不怕費錢呢,也可以拿到公社的加工廠,
用機子給磨一下,一般隻有過年的時候才用機子磨。走我帶你去看看我們大隊的磨房。”
就在大隊部隔壁,說是磨房,就是用木頭搭建的棚子。
隻見有兩頭驢,蒙著眼睛,在一圈一圈的拉磨,
“大茂,你看這兩個磨盤出的就是我們平常吃的麵。還有這邊的這個碾子,大米蛻皮都靠它了,還有呀,平常吃的玉米麵,先用碾子給碾一下,在用磨。我們這一個大隊有兩千口子人呢,全靠這個了。”
“李叔,咱們屋裏說”
李支書翻眼看了許大茂一眼,心裏說:“這個年輕人還挺謹慎。”
既然許大茂這麽了,李支書帶著許大茂到了大隊部沒有再去會議室,而是去了李支書的辦公室。
辦公室門留了一個縫,並沒有關嚴實。
“看樣子,你不是自家用?”
“李叔,怎麽說呢,肯定是要先把肚子填飽了再說,如果有多餘的呢……”
“你小子膽子可不不小,雖然上麵政策有所鬆動吧,但是還不明朗,咱們第一次見麵你就敢和我說這些,就不怕被我告發了?”
“李叔,雖然咱們第一見麵吧,但是你的人品我還是從我老爸那聽說的,要不是被為了填飽肚子我也不會冒險。”
“你爸?我們認識嗎?”
“我爸也是咱們紅星軋鋼廠的老放映員。”
“哦,是許富貴吧,我說呢。我們倒是熟悉,他以前來放電影都是我接待的。這麽說也沒外人。”
“叔,我用工業產品和咱們大隊換糧食,你看咱們大隊需要什麽?”
“你要換多少?”
“叔,一次性換多了,我也沒有那麽大實力,先換一百斤的麵,一百斤的大米怎麽樣?”
“這事吧,我也不能一個人做主,我的意思是,我能做主給你換,但是這個事必須得讓會計知道,還有換什麽東西,我們得商量一下。
這樣吧,晚飯我早就安排好了,咱們邊吃邊聊。”
晚飯一個大盆兔肉燉土豆,一盤花生米,一瓶二鍋頭。
原本這酒是為兩個人準備的,現在多了一個會計,每人三兩,
有了酒的媒介,一杯酒下肚,李支書也就說實話了
“大茂呀,你這換的有點少,我們一個大隊兩千多號人呢,你說換那麽點工業品,都不夠分的。”
“叔呀,我這不是第一次幹這事嗎?先探趟路子。我就怕以後我胃口大了,你這的糧食不夠呢。”
“那倒是,你要是前幾年吧,年景也好風調雨順的,那年不大隊裏不剩下個幾千斤糧食,
那時候都怕糧食保存不好發黴了。沉糧大家又不愛吃,每年都喂幾個大肥豬。”
許大茂一聽大肥豬,兩眼都快放光了。
“咱們大隊還有大肥豬呢?”
“每年都有呀,你們軋鋼廠過年時候的大肥豬,每年我們都提供幾頭。”
許大茂轉了一圈,趁著天黑也就迴四合院了,可能是大院眾人的默契吧,現在晚上四合院的大門隻是關著並不插門栓。
許大茂又睡了個迴籠覺,去了工廠上午就去科長辦公室了。
科長那給開了條子,許大茂去庫房領出了放映的兩部膠片,都用鐵箱子裝著,還有一輛大二八自行車。這輛自行車明顯是改裝過的,後座有專門放膠片和放映機的掛鉤。
許大茂檢查了一下自行車的車況,別騎到半路車胎沒氣了就下米了。
上午又摸了半天魚,中午在單位吃了飯,下午就直奔最近的聯建公社,紅星公社。
許大茂也跟老爸下過鄉放過電影,流程當然知道怎麽走,先去大隊部,找到大隊書記,都不用許大茂怎麽自我介紹,大隊書記一看許大茂的自行車和裝備就知道是怎麽迴事。
“許同誌幸虧了,趕緊坐,這一路辛苦了。我以後派兩個小夥子幫你拉幕布”
“那就謝謝李書記了。”
“嗨,你這小同誌也太客氣。你先坐一下,我這就喊人。”
李書記去了廣播室,親自在大喇叭裏告訴了大家今晚有電影看的好消息。
下午四點多大幕布就吊好了,這可比後世的在電視台作廣告效果還好,
不到半小時,開大會的大廣場,就有了好多孩子,和一堆一堆的小石頭。這年代看電影要占位置的。
天還沒有黑,肯定是放不了呢,李支書就陪著許大茂聊天。
“許同誌,你這年輕有為呀,小小年紀就能獨立放電影了,前途無量呀。”
“李書記,瞧你說,我這也是趕鴨子上架。倒是你,一看就是在村裏威信很高。”
兩個人互相恭維。
三四個小時的聊天,從工廠聊到農村,又從家庭成員聊到了大鍋飯。
“李叔,我想麻煩你一個事?”許大茂嘴好使,由開始的李書記變成了李叔。
“大茂,你說說看,我能幫的一定沒二話。”
“李叔,你也知道,我們這個工人每個月都是定量的。”
不等許大茂說完,就被李書記給打斷了:“大茂,這不用你提醒,你不辭辛苦給我們放電影,走的時候肯定有一份人心。”
“李叔,你誤會了,來的時候我們科長反複交代,不能 拿群眾的一針一線,你這是讓我犯錯誤呀。”
“那能,也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都是我們自己地裏的土特產。”
“李叔,你先聽我說,我是想呢,我用城裏的東西和老鄉們換點土特產。最好是主糧。”
李支書眉頭一擰
“李叔要是不方便就算了。”
“大茂,現在我們村都是吃大鍋飯,所以的主糧都在大隊部呢,要說少換點肯定沒問題,要是多了恐怕就不行了。”
“一二百斤行嗎?”
“大茂,我們這糧食就是糧食,還沒有加工成米和麵呢,你換迴去也不能直接吃呀?”
“啊!”許大茂沒想到這方麵。好在許大茂腦子夠快
“那李叔,你們是怎麽加工的。”
“我們呢當然是用碾子加工了,這推碾子可是個功夫活。如果不怕費錢呢,也可以拿到公社的加工廠,
用機子給磨一下,一般隻有過年的時候才用機子磨。走我帶你去看看我們大隊的磨房。”
就在大隊部隔壁,說是磨房,就是用木頭搭建的棚子。
隻見有兩頭驢,蒙著眼睛,在一圈一圈的拉磨,
“大茂,你看這兩個磨盤出的就是我們平常吃的麵。還有這邊的這個碾子,大米蛻皮都靠它了,還有呀,平常吃的玉米麵,先用碾子給碾一下,在用磨。我們這一個大隊有兩千口子人呢,全靠這個了。”
“李叔,咱們屋裏說”
李支書翻眼看了許大茂一眼,心裏說:“這個年輕人還挺謹慎。”
既然許大茂這麽了,李支書帶著許大茂到了大隊部沒有再去會議室,而是去了李支書的辦公室。
辦公室門留了一個縫,並沒有關嚴實。
“看樣子,你不是自家用?”
“李叔,怎麽說呢,肯定是要先把肚子填飽了再說,如果有多餘的呢……”
“你小子膽子可不不小,雖然上麵政策有所鬆動吧,但是還不明朗,咱們第一次見麵你就敢和我說這些,就不怕被我告發了?”
“李叔,雖然咱們第一見麵吧,但是你的人品我還是從我老爸那聽說的,要不是被為了填飽肚子我也不會冒險。”
“你爸?我們認識嗎?”
“我爸也是咱們紅星軋鋼廠的老放映員。”
“哦,是許富貴吧,我說呢。我們倒是熟悉,他以前來放電影都是我接待的。這麽說也沒外人。”
“叔,我用工業產品和咱們大隊換糧食,你看咱們大隊需要什麽?”
“你要換多少?”
“叔,一次性換多了,我也沒有那麽大實力,先換一百斤的麵,一百斤的大米怎麽樣?”
“這事吧,我也不能一個人做主,我的意思是,我能做主給你換,但是這個事必須得讓會計知道,還有換什麽東西,我們得商量一下。
這樣吧,晚飯我早就安排好了,咱們邊吃邊聊。”
晚飯一個大盆兔肉燉土豆,一盤花生米,一瓶二鍋頭。
原本這酒是為兩個人準備的,現在多了一個會計,每人三兩,
有了酒的媒介,一杯酒下肚,李支書也就說實話了
“大茂呀,你這換的有點少,我們一個大隊兩千多號人呢,你說換那麽點工業品,都不夠分的。”
“叔呀,我這不是第一次幹這事嗎?先探趟路子。我就怕以後我胃口大了,你這的糧食不夠呢。”
“那倒是,你要是前幾年吧,年景也好風調雨順的,那年不大隊裏不剩下個幾千斤糧食,
那時候都怕糧食保存不好發黴了。沉糧大家又不愛吃,每年都喂幾個大肥豬。”
許大茂一聽大肥豬,兩眼都快放光了。
“咱們大隊還有大肥豬呢?”
“每年都有呀,你們軋鋼廠過年時候的大肥豬,每年我們都提供幾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