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三年(1524 年),這一年啊,京城內外都在傳一件大事——大禮議終於結束了。這事兒折騰了好幾年,朝堂上吵得昏天黑地,我這街頭的小乞丐,也時不時聽到人們談論,可一直沒太弄明白這到底是啥事兒,隻知道好像是皇上和大臣們為了給皇上的親生父母怎麽稱唿的事兒鬧得不可開交。如今這事兒終於有了個結果,我本以為這日子能有點新變化,說不定我討飯也能容易點,可誰能想到,生活照舊難啊!
要說這大禮議,我最初是從幾個在街邊下棋的老頭那兒聽來的。那天我像往常一樣在街邊晃悠,找機會討點吃的。路過一個棋攤,就聽到一個白胡子老頭說:“你知道嗎?大禮議這事兒啊,總算是有個了結了。”另一個老頭接話道:“是啊,折騰了這麽久,也不知道到底是個啥結果。”我當時就好奇,湊過去問:“大爺,這大禮議到底是啥呀?怎麽老聽你們說。”白胡子老頭看了我一眼,笑著說:“阿福啊,這大禮議就是皇上想給他親生父母上個尊號,可大臣們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兩邊就吵起來了,吵了好幾年呢。”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裏想:“這皇上家裏的事兒,跟我有啥關係,能讓我吃飽飯才是正事。”
後來我才知道,這大禮議可不是件小事。據《明史紀事本末·大禮議》記載,正德皇帝駕崩後,堂弟朱厚熜繼位,也就是嘉靖皇帝。嘉靖皇帝想追尊自己的親生父親興獻王為皇考,可大臣們大多依據傳統禮法,認為嘉靖皇帝應稱孝宗為皇考,以興獻王為皇叔考。這一來,雙方各執一詞,朝堂上分成了兩派,互不相讓。
隨著大禮議的發展,這事兒在京城傳得越來越廣,連我這乞丐都經常能聽到人們談論。我在一個小飯館門口討飯的時候,聽到裏麵的食客們在說:“這大禮議鬧得,朝廷上下都不安寧,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另一個人說:“是啊,那些大臣們為了這事兒,有的還丟了官呢。”我聽著他們的話,心裏覺得這事兒雖然熱鬧,但好像離我很遙遠。
終於,在這嘉靖三年,大禮議結束了。嘉靖皇帝最終還是追尊自己的親生父親為睿宗獻皇帝。我本以為這事兒結束了,朝廷能把心思放在治理國家上,老百姓的日子能好過點,我討飯也能輕鬆點。可現實卻給了我當頭一棒。
大禮議結束後,我發現這京城的街頭並沒有什麽明顯的變化。我還是像以前一樣,每天天不亮就出門,在大街小巷裏討飯。可討到的東西還是那麽少,人們還是像以前一樣,自己的日子都過得緊緊巴巴的,哪有多餘的食物施舍給我。
我去集市討飯,那些攤主們還是一臉無奈地對我說:“阿福啊,你看這日子,還是老樣子,我這生意也不好做,實在沒東西給你了。”我去大戶人家門口討飯,管家還是不耐煩地把我趕走:“去去去,沒看到我們家也不寬裕嗎?哪有閑錢給你這乞丐。”
我心裏那個鬱悶啊,這大禮議折騰了這麽久,怎麽對我的生活一點幫助都沒有呢?我想起之前聽到人們說,大禮議結束後,朝廷會好好治理國家,老百姓的日子會越來越好。可現在看來,都是騙人的。
不僅討飯難,這京城的物價好像還漲了不少。以前一個饅頭一文錢,現在都要兩文錢了。我好不容易討到幾文錢,想買個饅頭吃,卻發現隻能買半個。我心裏想著:“這日子可怎麽過啊,連饅頭都快吃不起了。”
我在破廟裏和幾個老乞丐夥伴聊天,大家都在抱怨這大禮議結束後的生活。老陳說:“阿福啊,我還以為這大禮議結束了,咱們的日子能好點呢,沒想到還是這麽難。”我歎了口氣說:“是啊,我也以為能沾點光,結果還是老樣子,說不定比以前還難了。”
老錢也在一旁說:“你們說,這朝廷整天折騰這些事兒,怎麽就不想想咱們老百姓的死活呢?”大家聽了,都紛紛點頭。
這大禮議雖然結束了,但它帶來的影響好像還在持續。我聽說因為大禮議,朝廷裏很多大臣都受到了牽連,有的被罷官,有的被貶職。這使得朝廷的一些政策推行不下去,很多事情都陷入了混亂。
我在街頭看到一些工匠在修繕房屋,就問其中一個工匠:“大哥,你們這是在修啥呀?”工匠苦著臉說:“阿福啊,這是給一個被貶職的官員修房子。聽說他因為在大禮議中站錯了隊,被皇上貶了,房子也破破爛爛的,現在隻能修一修。”我聽了,心裏想著:“這大禮議可真是害了不少人啊。”
除了朝廷裏的事兒,這大禮議好像還影響到了民間的風氣。我發現人們之間的關係好像變得更緊張了。以前大家見麵還會互相打個招唿,聊聊天,現在都變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說錯話。
我在一個胡同裏討飯,遇到兩個鄰居在吵架。一個說:“你是不是在大禮議的事兒上支持錯了人,現在還這麽橫。”另一個說:“你懂什麽,我隻是說了句實話,你別在這裏亂咬人。”我聽著他們的爭吵,心裏覺得很無奈。這大禮議怎麽連老百姓之間的關係都搞壞了呢?
在這艱難的日子裏,我也想過離開京城,去別的地方討飯。可我又聽說別的地方也不太平,到處都是戰亂和災荒。我想,還是在京城待著吧,至少這裏我還熟悉一些。
有一天,我在街頭遇到一個算命先生。我心想,反正討不到飯,不如讓他給我算算命,看看這日子什麽時候才能好起來。我對算命先生說:“先生,您給我算一算,我這日子什麽時候才能好過點啊?”算命先生看了看我的手相,又看了看我的麵相,然後搖搖頭說:“阿福啊,你這命相不太好,近期恐怕還是要吃苦。不過你也別灰心,說不定過段時間就會好起來。”我聽了他的話,心裏半信半疑。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依舊在這京城的大街小巷裏討飯。雖然生活照舊難,但我還是沒有放棄。我每天都在期待著能討到足夠的食物,能有一個暖和的地方睡覺。我相信,總會有一天,這日子會好起來的。
在這大明嘉靖三年,大禮議結束了,可我的生活卻沒有因此而改變。我依舊是那個在街頭流浪的乞丐,為了一口飯而奔波。我希望朝廷能真正關注到我們這些老百姓的生活,讓我們的日子不再這麽艱難。我會繼續在這艱難的歲月裏,尋找著生活的希望,期待著有一天,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我知道,我的希望很渺茫,但我還是會堅持下去。因為我是個乞丐,除了堅持,我沒有別的選擇。我相信,隻要我不放棄,總會有那麽一絲希望,能讓我的生活變得好起來。哪怕隻是能吃飽飯,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我也就滿足了。
1524年
- 德意誌地區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史稱“德國農民戰爭”,反抗封建壓迫,後遭殘酷鎮壓。
- 大明嘉靖三年,“大禮議”之爭激烈,嘉靖帝堅持追尊生父為皇考,引發朝廷內部大震動,許多官員受牽連。
- 佛郎機繼續在亞洲開拓殖民地,擴大貿易範圍,加強與東方的經濟聯係。
要說這大禮議,我最初是從幾個在街邊下棋的老頭那兒聽來的。那天我像往常一樣在街邊晃悠,找機會討點吃的。路過一個棋攤,就聽到一個白胡子老頭說:“你知道嗎?大禮議這事兒啊,總算是有個了結了。”另一個老頭接話道:“是啊,折騰了這麽久,也不知道到底是個啥結果。”我當時就好奇,湊過去問:“大爺,這大禮議到底是啥呀?怎麽老聽你們說。”白胡子老頭看了我一眼,笑著說:“阿福啊,這大禮議就是皇上想給他親生父母上個尊號,可大臣們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兩邊就吵起來了,吵了好幾年呢。”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裏想:“這皇上家裏的事兒,跟我有啥關係,能讓我吃飽飯才是正事。”
後來我才知道,這大禮議可不是件小事。據《明史紀事本末·大禮議》記載,正德皇帝駕崩後,堂弟朱厚熜繼位,也就是嘉靖皇帝。嘉靖皇帝想追尊自己的親生父親興獻王為皇考,可大臣們大多依據傳統禮法,認為嘉靖皇帝應稱孝宗為皇考,以興獻王為皇叔考。這一來,雙方各執一詞,朝堂上分成了兩派,互不相讓。
隨著大禮議的發展,這事兒在京城傳得越來越廣,連我這乞丐都經常能聽到人們談論。我在一個小飯館門口討飯的時候,聽到裏麵的食客們在說:“這大禮議鬧得,朝廷上下都不安寧,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另一個人說:“是啊,那些大臣們為了這事兒,有的還丟了官呢。”我聽著他們的話,心裏覺得這事兒雖然熱鬧,但好像離我很遙遠。
終於,在這嘉靖三年,大禮議結束了。嘉靖皇帝最終還是追尊自己的親生父親為睿宗獻皇帝。我本以為這事兒結束了,朝廷能把心思放在治理國家上,老百姓的日子能好過點,我討飯也能輕鬆點。可現實卻給了我當頭一棒。
大禮議結束後,我發現這京城的街頭並沒有什麽明顯的變化。我還是像以前一樣,每天天不亮就出門,在大街小巷裏討飯。可討到的東西還是那麽少,人們還是像以前一樣,自己的日子都過得緊緊巴巴的,哪有多餘的食物施舍給我。
我去集市討飯,那些攤主們還是一臉無奈地對我說:“阿福啊,你看這日子,還是老樣子,我這生意也不好做,實在沒東西給你了。”我去大戶人家門口討飯,管家還是不耐煩地把我趕走:“去去去,沒看到我們家也不寬裕嗎?哪有閑錢給你這乞丐。”
我心裏那個鬱悶啊,這大禮議折騰了這麽久,怎麽對我的生活一點幫助都沒有呢?我想起之前聽到人們說,大禮議結束後,朝廷會好好治理國家,老百姓的日子會越來越好。可現在看來,都是騙人的。
不僅討飯難,這京城的物價好像還漲了不少。以前一個饅頭一文錢,現在都要兩文錢了。我好不容易討到幾文錢,想買個饅頭吃,卻發現隻能買半個。我心裏想著:“這日子可怎麽過啊,連饅頭都快吃不起了。”
我在破廟裏和幾個老乞丐夥伴聊天,大家都在抱怨這大禮議結束後的生活。老陳說:“阿福啊,我還以為這大禮議結束了,咱們的日子能好點呢,沒想到還是這麽難。”我歎了口氣說:“是啊,我也以為能沾點光,結果還是老樣子,說不定比以前還難了。”
老錢也在一旁說:“你們說,這朝廷整天折騰這些事兒,怎麽就不想想咱們老百姓的死活呢?”大家聽了,都紛紛點頭。
這大禮議雖然結束了,但它帶來的影響好像還在持續。我聽說因為大禮議,朝廷裏很多大臣都受到了牽連,有的被罷官,有的被貶職。這使得朝廷的一些政策推行不下去,很多事情都陷入了混亂。
我在街頭看到一些工匠在修繕房屋,就問其中一個工匠:“大哥,你們這是在修啥呀?”工匠苦著臉說:“阿福啊,這是給一個被貶職的官員修房子。聽說他因為在大禮議中站錯了隊,被皇上貶了,房子也破破爛爛的,現在隻能修一修。”我聽了,心裏想著:“這大禮議可真是害了不少人啊。”
除了朝廷裏的事兒,這大禮議好像還影響到了民間的風氣。我發現人們之間的關係好像變得更緊張了。以前大家見麵還會互相打個招唿,聊聊天,現在都變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說錯話。
我在一個胡同裏討飯,遇到兩個鄰居在吵架。一個說:“你是不是在大禮議的事兒上支持錯了人,現在還這麽橫。”另一個說:“你懂什麽,我隻是說了句實話,你別在這裏亂咬人。”我聽著他們的爭吵,心裏覺得很無奈。這大禮議怎麽連老百姓之間的關係都搞壞了呢?
在這艱難的日子裏,我也想過離開京城,去別的地方討飯。可我又聽說別的地方也不太平,到處都是戰亂和災荒。我想,還是在京城待著吧,至少這裏我還熟悉一些。
有一天,我在街頭遇到一個算命先生。我心想,反正討不到飯,不如讓他給我算算命,看看這日子什麽時候才能好起來。我對算命先生說:“先生,您給我算一算,我這日子什麽時候才能好過點啊?”算命先生看了看我的手相,又看了看我的麵相,然後搖搖頭說:“阿福啊,你這命相不太好,近期恐怕還是要吃苦。不過你也別灰心,說不定過段時間就會好起來。”我聽了他的話,心裏半信半疑。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依舊在這京城的大街小巷裏討飯。雖然生活照舊難,但我還是沒有放棄。我每天都在期待著能討到足夠的食物,能有一個暖和的地方睡覺。我相信,總會有一天,這日子會好起來的。
在這大明嘉靖三年,大禮議結束了,可我的生活卻沒有因此而改變。我依舊是那個在街頭流浪的乞丐,為了一口飯而奔波。我希望朝廷能真正關注到我們這些老百姓的生活,讓我們的日子不再這麽艱難。我會繼續在這艱難的歲月裏,尋找著生活的希望,期待著有一天,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我知道,我的希望很渺茫,但我還是會堅持下去。因為我是個乞丐,除了堅持,我沒有別的選擇。我相信,隻要我不放棄,總會有那麽一絲希望,能讓我的生活變得好起來。哪怕隻是能吃飽飯,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我也就滿足了。
1524年
- 德意誌地區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史稱“德國農民戰爭”,反抗封建壓迫,後遭殘酷鎮壓。
- 大明嘉靖三年,“大禮議”之爭激烈,嘉靖帝堅持追尊生父為皇考,引發朝廷內部大震動,許多官員受牽連。
- 佛郎機繼續在亞洲開拓殖民地,擴大貿易範圍,加強與東方的經濟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