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年,也就是公元1515年,大明王朝的天下,看似依舊是那副繁華與喧囂交織的模樣。京城之中,大街小巷人來人往,達官顯貴們坐著華麗的轎子,前唿後擁,盡顯威風;街邊的店鋪琳琅滿目,綢緞莊裏,那一匹匹綾羅綢緞在陽光下閃爍著華貴的光澤,引得不少富家千金駐足挑選;酒肆茶樓裏,賓客滿座,談笑聲、吆喝聲此起彼伏,或談生意經,或論詩詞文章。而在這熱鬧的表象之下,朝堂之上卻正為一件大事爭得不可開交,那便是“大禮議”之爭,可這事兒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卻仿佛是遠在雲端的風雲變幻,與自己的柴米油鹽生活隔著十萬八千裏呢。
據《明史》記載:“正德間,大禮議起,諸臣以世宗入繼大統,當遵何禮,爭辯紛紜。或言當以孝宗為皇考,生父興獻王為皇叔考,世宗弗從,堅欲尊生父為皇考,追崇帝號,由此朝議沸騰,群臣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數月間,朝堂幾無寧日。”這一場關於禮製的爭論,牽扯了眾多大臣,上至內閣首輔,下至各部官員,都卷入其中,各抒己見,言辭激烈,仿佛這關乎著大明的根基命脈一般,可在市井小民眼中,不過是那些當官的在咬文嚼字、爭個高低罷了,咱們故事的主人公劉石頭,便是這樣一位對此毫不在意的普通百姓。
劉石頭,本是京城郊外一個小村莊裏的普通鐵匠,年近三十,長得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的,那結實的臂膀,一看就是常年掄鐵錘打鐵練就的。他皮膚黝黑,臉上總是帶著憨厚的笑容,為人老實本分,性格有些直爽,心裏藏不住事兒,平日裏就守著自家的鐵匠鋪子,靠著給村裏人打造農具、修補鍋碗瓢盆之類的活兒,掙些辛苦錢,養活一家老小。
這一日,劉石頭像往常一樣,天還沒亮就起身,生起了打鐵爐裏的火,紅彤彤的火苗舔著爐壁,映得整個鋪子都暖烘烘的。他一邊往爐子裏添著炭火,一邊想著今天要打的活兒,鄰村的張大爺前幾日送來了一把破鋤頭,讓他幫忙修補一下,還有村裏的李嬸兒,家裏的鐵鍋漏了,也等著他給補呢。
等火生得差不多了,劉石頭便拿起鐵錘,開始了一天的勞作。鐵錘一下一下地砸在鐵塊上,發出“叮當叮當”的聲響,在這寂靜的清晨,顯得格外清脆,火星四濺,仿佛是鐵匠鋪裏獨有的煙火。
這時,村裏的教書先生王夫子路過鐵匠鋪,聽到這打鐵聲,便走了進來。王夫子平日裏就喜歡和村裏的人聊聊天下大事,可大家都忙著生計,沒幾個愛聽他那些文縐縐的話的,也就劉石頭為人憨厚,願意聽他嘮叨幾句。
“石頭啊,你可知如今朝堂上正鬧著一件大事呢,那可真是熱鬧得很呀。”王夫子搖著手中的折扇,邁著方步走進鋪子,開口說道。
劉石頭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抬起頭,一臉茫然地問:“啥大事啊,夫子您說說唄,不過咱這小老百姓,那些朝堂上的事兒,離咱可遠著呢。”
王夫子皺了皺眉頭,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說道:“這你就不懂了吧,如今這‘大禮議’之爭,關乎著咱大明的禮製,那可是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如今皇上和大臣們為了這事兒,都快吵翻天了。”
劉石頭撓了撓頭,笑著說:“哎呀,夫子,咱也不懂那些個禮製啥的,隻要能讓咱老百姓平平安安地過日子,有飯吃,有衣穿,管他們咋爭呢。”
王夫子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你呀,就是隻知道埋頭打鐵,這天下大事,也該關心關心嘛,這禮製要是亂了,說不定這天下也得跟著亂咯。”
劉石頭嘿嘿一笑,也不反駁,又拿起鐵錘繼續打鐵了,那“叮當”聲再次響起,仿佛是在迴應王夫子,他可沒心思去琢磨那些高深莫測的事兒呢。
過了幾日,村裏有人去京城辦事兒迴來,帶迴了不少關於“大禮議”的傳言,這下,村裏可就炸開了鍋,大家沒事兒就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聽說啊,好多大臣因為不同意皇上的想法,都被罷官了呢,這朝堂上如今可是換了不少人啊。”
“可不是嘛,這禮製的事兒,咱也不懂,可為啥要鬧得這麽厲害呀,好好的當官的不當,非要爭個啥呢。”
劉石頭聽著這些議論,也隻是偶爾插上幾句嘴,他心裏想著,自己每天忙活著打鐵的活兒都來不及,哪有閑工夫去管那些當官的事兒呢。
可這“大禮議”之爭的影響,卻漸漸波及到了他們這個小村莊。村裏有幾個年輕人,原本想著去京城謀個差事,也好掙些大錢,光宗耀祖。可如今聽說京城的官場因為這事兒亂得很,不少衙門都人心惶惶的,招人也少了,他們的心思也就淡了下來,隻能繼續留在村裏,跟著父輩們幹些農活或者學門手藝。
劉石頭的鐵匠鋪生意倒是沒受太大影響,畢竟村裏人還是得用農具,用鍋碗瓢盆呀。不過,有時候來打鐵的人也會忍不住抱怨幾句這世道。
有一迴,村裏的老獵戶李大叔來讓劉石頭幫忙打造幾支箭頭,一邊看著劉石頭打鐵,一邊唉聲歎氣地說:“石頭啊,你說這好好的,朝堂上鬧這一出,咱這小老百姓的日子雖說沒大變樣,可心裏總覺得不踏實啊,也不知道以後還會咋樣呢。”
劉石頭一邊用力敲打著鐵塊,一邊安慰道:“李大叔,您別太擔心了,咱就過好自己的日子唄,天塌下來有高個兒頂著呢。”
然而,劉石頭不想摻和的事兒,卻偏偏找上了他。村裏有個在京城當差的小吏,和劉石頭沾點親戚關係,因為在“大禮議”中站錯了隊,被罷了官,灰溜溜地迴到了村裏。這小吏心裏不服氣呀,覺得自己不過是遵循了老祖宗的禮製,怎麽就落得這麽個下場呢,便想拉著村裏的人一起,寫個折子,向朝廷申訴,表明他們的看法。
他找到了劉石頭,想著劉石頭在村裏人緣還不錯,要是能讓他幫忙勸勸大家一起署名,那這折子的分量可就重了些。
小吏拉著劉石頭,苦口婆心地說:“石頭啊,你看我這事兒多冤呐,咱都是為了大明的禮製著想,可如今卻被罷了官,你可得幫我這個忙啊,讓村裏的人一起幫我說說公道話呀。”
劉石頭一聽,頭都大了,他趕忙擺手說:“哎呀,表哥,我可不懂這些事兒,咱就是個打鐵的,哪能摻和到朝堂上去呀,您還是找別人吧。”
小吏卻不依不饒,繼續勸說道:“石頭,你怎麽就不明白呢,這事兒關乎著咱大明的根基呀,要是禮製亂了,以後咱們可都沒好日子過了,你就當是為了咱全村人著想嘛。”
劉石頭被纏得沒辦法,隻好說道:“表哥,您說的這些我真聽不懂,我就知道打鐵能掙錢養家,這朝堂上的事兒,咱小老百姓哪管得了呀,您就別為難我了。”
小吏見劉石頭油鹽不進,氣得一跺腳,轉身走了,邊走還邊嘟囔著:“你這榆木腦袋,真是沒見識,哼。”
劉石頭看著小吏離去的背影,無奈地搖了搖頭,心裏想著,這好好的日子,可別因為這些事兒給攪和亂了呀。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禮議”之爭依舊在朝堂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皇帝的態度越發堅決,而大臣們也各不相讓,兩邊僵持不下,朝堂的氣氛愈發緊張。
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們談論的話題也大多圍繞著這件事,茶館裏,說書先生都把“大禮議”編成了故事,講得繪聲繪色,引得聽眾們或唏噓不已,或義憤填膺,可到底誰對誰錯,大家心裏也沒個準數。
劉石頭偶爾也會跟著村裏的人去京城賣些自家打的農具,這一去,就看到了那熱鬧又有些混亂的場麵。街上時不時能看到一些官員模樣的人,神色匆匆,或是滿臉憂慮,或是一臉憤慨,仿佛整個京城都被這“大禮議”的陰霾籠罩著。
有一次,劉石頭和村裏的人在京城的集市上擺攤賣農具,旁邊有幾個書生模樣的人,正激烈地討論著“大禮議”。
一個書生漲紅了臉,大聲說道:“皇上此舉,實乃違背禮製,自古以孝治天下,當以孝宗為皇考,怎可隨意追崇生父,壞了祖宗規矩呀。”
另一個書生卻反駁道:“皇上入繼大統,尊崇生父,亦是人之常情,況且禮製亦當順應時勢而變,怎能一味守舊呢。”
兩人爭得麵紅耳赤,周圍圍了不少人在看熱鬧,劉石頭在一旁聽著,隻覺得腦袋嗡嗡直響,他心想,這些讀書人的事兒,可真夠複雜的,自己還是趕緊把農具賣完,迴村打鐵去吧。
日子就在這看似平靜卻又暗潮湧動的氛圍中一天天過去,劉石頭依舊守著他的鐵匠鋪,過著自己平淡的日子。他每天看著爐火的跳動,聽著鐵錘的聲響,心裏隻盼著這“大禮議”的事兒能早點結束,讓這天下能恢複往日的安寧,哪怕隻是讓他們這個小村莊能繼續安安穩穩的也好呀。
而這正德十年,天下除了大明王朝被“大禮議”攪得朝堂不寧,周邊的一些國家或者朝代亦有著各自的情況。
朝鮮王朝
當時處於中宗李懌在位時期,朝鮮國內繼續推行文治政策,重視文化教育,儒家思想在朝鮮進一步紮根。各地的書院蓬勃發展,培養出眾多飽學之士,他們研習經典,傳承禮儀文化,使得朝鮮的社會風氣愈發崇尚學識與禮儀。在農業方麵,朝鮮積極鼓勵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糧食產量穩步提升,百姓生活相對安穩,對外界大明王朝的這場“大禮議”之爭雖有所耳聞,但因距離遙遠,且自身禮製體係相對穩定,並未受太大影響,依舊沿著自己既定的發展道路穩步前行。
日本室町幕府
依然深陷內亂之中,各地守護大名之間爭權奪利,戰火紛飛,城市與鄉村屢遭戰火破壞,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在這樣動蕩的局勢下,日本的民間文化卻在頑強地傳承與發展,像茶道、花道等藝術形式不斷演變,成為了百姓們在艱難生活中的精神寄托。同時,日本沿海地區偶有外國船隻往來,開始接觸到一些外來文化,但由於國內局勢混亂,尚未能對這些外部影響進行有效的吸收與融合,隻是在民間引起了一些小小的波瀾。
奧斯曼帝國
正處在蘇萊曼大帝統治的輝煌階段,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不斷開疆拓土,領土範圍涵蓋中東、巴爾幹半島以及北非等廣袤地區,成為當時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帝國。其文化上融合多種民族文化元素,創造出了燦爛輝煌的建築、文學、藝術成果,如伊斯坦布爾的諸多宏偉清真寺以及眾多優秀的文學作品,與歐洲各國、東方國家都有著頻繁的貿易往來,對周邊地區乃至整個歐洲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奧斯曼帝國此時主要關注自身的領土擴張、文化建設以及貿易發展,對於遠在東方大明王朝的“大禮議”事件並未過多留意。
葡萄牙王國
在大航海時代的浪潮中高歌猛進,航海家們持續探索新的航線,拓展海外殖民地,通過海上貿易獲取巨額財富。1515年,葡萄牙的船隻頻繁出沒於各大洋,與眾多國家和地區建立起貿易聯係,積極傳播葡萄牙的文化與宗教,影響力日益擴大。他們在海外的探索與擴張活動,更多地聚焦於尋找新的資源、開拓新的市場,對於大明王朝內部這場關於禮製的爭論,幾乎沒有關注,隻是在偶然間與大明沿海地區有所接觸時,或許才會聽聞一二,但也不會對其航海事業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西班牙王國
同樣熱衷於大航海事業,不斷資助航海探險活動,意圖在海外開拓出屬於自己的殖民地。這一年,西班牙在美洲等地的殖民活動逐漸深入,開始大規模開發當地的資源,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殖民統治體係,對世界格局的改變越發顯著。西班牙國內的精力主要放在海外擴張以及對殖民地的管理上,對於遙遠東方大明王朝的“大禮議”之事,知曉甚少,也無暇顧及,隻是按照自己既定的發展軌跡,在大航海的道路上不斷邁進。
據《明史》記載:“正德間,大禮議起,諸臣以世宗入繼大統,當遵何禮,爭辯紛紜。或言當以孝宗為皇考,生父興獻王為皇叔考,世宗弗從,堅欲尊生父為皇考,追崇帝號,由此朝議沸騰,群臣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數月間,朝堂幾無寧日。”這一場關於禮製的爭論,牽扯了眾多大臣,上至內閣首輔,下至各部官員,都卷入其中,各抒己見,言辭激烈,仿佛這關乎著大明的根基命脈一般,可在市井小民眼中,不過是那些當官的在咬文嚼字、爭個高低罷了,咱們故事的主人公劉石頭,便是這樣一位對此毫不在意的普通百姓。
劉石頭,本是京城郊外一個小村莊裏的普通鐵匠,年近三十,長得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的,那結實的臂膀,一看就是常年掄鐵錘打鐵練就的。他皮膚黝黑,臉上總是帶著憨厚的笑容,為人老實本分,性格有些直爽,心裏藏不住事兒,平日裏就守著自家的鐵匠鋪子,靠著給村裏人打造農具、修補鍋碗瓢盆之類的活兒,掙些辛苦錢,養活一家老小。
這一日,劉石頭像往常一樣,天還沒亮就起身,生起了打鐵爐裏的火,紅彤彤的火苗舔著爐壁,映得整個鋪子都暖烘烘的。他一邊往爐子裏添著炭火,一邊想著今天要打的活兒,鄰村的張大爺前幾日送來了一把破鋤頭,讓他幫忙修補一下,還有村裏的李嬸兒,家裏的鐵鍋漏了,也等著他給補呢。
等火生得差不多了,劉石頭便拿起鐵錘,開始了一天的勞作。鐵錘一下一下地砸在鐵塊上,發出“叮當叮當”的聲響,在這寂靜的清晨,顯得格外清脆,火星四濺,仿佛是鐵匠鋪裏獨有的煙火。
這時,村裏的教書先生王夫子路過鐵匠鋪,聽到這打鐵聲,便走了進來。王夫子平日裏就喜歡和村裏的人聊聊天下大事,可大家都忙著生計,沒幾個愛聽他那些文縐縐的話的,也就劉石頭為人憨厚,願意聽他嘮叨幾句。
“石頭啊,你可知如今朝堂上正鬧著一件大事呢,那可真是熱鬧得很呀。”王夫子搖著手中的折扇,邁著方步走進鋪子,開口說道。
劉石頭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抬起頭,一臉茫然地問:“啥大事啊,夫子您說說唄,不過咱這小老百姓,那些朝堂上的事兒,離咱可遠著呢。”
王夫子皺了皺眉頭,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說道:“這你就不懂了吧,如今這‘大禮議’之爭,關乎著咱大明的禮製,那可是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如今皇上和大臣們為了這事兒,都快吵翻天了。”
劉石頭撓了撓頭,笑著說:“哎呀,夫子,咱也不懂那些個禮製啥的,隻要能讓咱老百姓平平安安地過日子,有飯吃,有衣穿,管他們咋爭呢。”
王夫子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你呀,就是隻知道埋頭打鐵,這天下大事,也該關心關心嘛,這禮製要是亂了,說不定這天下也得跟著亂咯。”
劉石頭嘿嘿一笑,也不反駁,又拿起鐵錘繼續打鐵了,那“叮當”聲再次響起,仿佛是在迴應王夫子,他可沒心思去琢磨那些高深莫測的事兒呢。
過了幾日,村裏有人去京城辦事兒迴來,帶迴了不少關於“大禮議”的傳言,這下,村裏可就炸開了鍋,大家沒事兒就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聽說啊,好多大臣因為不同意皇上的想法,都被罷官了呢,這朝堂上如今可是換了不少人啊。”
“可不是嘛,這禮製的事兒,咱也不懂,可為啥要鬧得這麽厲害呀,好好的當官的不當,非要爭個啥呢。”
劉石頭聽著這些議論,也隻是偶爾插上幾句嘴,他心裏想著,自己每天忙活著打鐵的活兒都來不及,哪有閑工夫去管那些當官的事兒呢。
可這“大禮議”之爭的影響,卻漸漸波及到了他們這個小村莊。村裏有幾個年輕人,原本想著去京城謀個差事,也好掙些大錢,光宗耀祖。可如今聽說京城的官場因為這事兒亂得很,不少衙門都人心惶惶的,招人也少了,他們的心思也就淡了下來,隻能繼續留在村裏,跟著父輩們幹些農活或者學門手藝。
劉石頭的鐵匠鋪生意倒是沒受太大影響,畢竟村裏人還是得用農具,用鍋碗瓢盆呀。不過,有時候來打鐵的人也會忍不住抱怨幾句這世道。
有一迴,村裏的老獵戶李大叔來讓劉石頭幫忙打造幾支箭頭,一邊看著劉石頭打鐵,一邊唉聲歎氣地說:“石頭啊,你說這好好的,朝堂上鬧這一出,咱這小老百姓的日子雖說沒大變樣,可心裏總覺得不踏實啊,也不知道以後還會咋樣呢。”
劉石頭一邊用力敲打著鐵塊,一邊安慰道:“李大叔,您別太擔心了,咱就過好自己的日子唄,天塌下來有高個兒頂著呢。”
然而,劉石頭不想摻和的事兒,卻偏偏找上了他。村裏有個在京城當差的小吏,和劉石頭沾點親戚關係,因為在“大禮議”中站錯了隊,被罷了官,灰溜溜地迴到了村裏。這小吏心裏不服氣呀,覺得自己不過是遵循了老祖宗的禮製,怎麽就落得這麽個下場呢,便想拉著村裏的人一起,寫個折子,向朝廷申訴,表明他們的看法。
他找到了劉石頭,想著劉石頭在村裏人緣還不錯,要是能讓他幫忙勸勸大家一起署名,那這折子的分量可就重了些。
小吏拉著劉石頭,苦口婆心地說:“石頭啊,你看我這事兒多冤呐,咱都是為了大明的禮製著想,可如今卻被罷了官,你可得幫我這個忙啊,讓村裏的人一起幫我說說公道話呀。”
劉石頭一聽,頭都大了,他趕忙擺手說:“哎呀,表哥,我可不懂這些事兒,咱就是個打鐵的,哪能摻和到朝堂上去呀,您還是找別人吧。”
小吏卻不依不饒,繼續勸說道:“石頭,你怎麽就不明白呢,這事兒關乎著咱大明的根基呀,要是禮製亂了,以後咱們可都沒好日子過了,你就當是為了咱全村人著想嘛。”
劉石頭被纏得沒辦法,隻好說道:“表哥,您說的這些我真聽不懂,我就知道打鐵能掙錢養家,這朝堂上的事兒,咱小老百姓哪管得了呀,您就別為難我了。”
小吏見劉石頭油鹽不進,氣得一跺腳,轉身走了,邊走還邊嘟囔著:“你這榆木腦袋,真是沒見識,哼。”
劉石頭看著小吏離去的背影,無奈地搖了搖頭,心裏想著,這好好的日子,可別因為這些事兒給攪和亂了呀。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禮議”之爭依舊在朝堂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皇帝的態度越發堅決,而大臣們也各不相讓,兩邊僵持不下,朝堂的氣氛愈發緊張。
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們談論的話題也大多圍繞著這件事,茶館裏,說書先生都把“大禮議”編成了故事,講得繪聲繪色,引得聽眾們或唏噓不已,或義憤填膺,可到底誰對誰錯,大家心裏也沒個準數。
劉石頭偶爾也會跟著村裏的人去京城賣些自家打的農具,這一去,就看到了那熱鬧又有些混亂的場麵。街上時不時能看到一些官員模樣的人,神色匆匆,或是滿臉憂慮,或是一臉憤慨,仿佛整個京城都被這“大禮議”的陰霾籠罩著。
有一次,劉石頭和村裏的人在京城的集市上擺攤賣農具,旁邊有幾個書生模樣的人,正激烈地討論著“大禮議”。
一個書生漲紅了臉,大聲說道:“皇上此舉,實乃違背禮製,自古以孝治天下,當以孝宗為皇考,怎可隨意追崇生父,壞了祖宗規矩呀。”
另一個書生卻反駁道:“皇上入繼大統,尊崇生父,亦是人之常情,況且禮製亦當順應時勢而變,怎能一味守舊呢。”
兩人爭得麵紅耳赤,周圍圍了不少人在看熱鬧,劉石頭在一旁聽著,隻覺得腦袋嗡嗡直響,他心想,這些讀書人的事兒,可真夠複雜的,自己還是趕緊把農具賣完,迴村打鐵去吧。
日子就在這看似平靜卻又暗潮湧動的氛圍中一天天過去,劉石頭依舊守著他的鐵匠鋪,過著自己平淡的日子。他每天看著爐火的跳動,聽著鐵錘的聲響,心裏隻盼著這“大禮議”的事兒能早點結束,讓這天下能恢複往日的安寧,哪怕隻是讓他們這個小村莊能繼續安安穩穩的也好呀。
而這正德十年,天下除了大明王朝被“大禮議”攪得朝堂不寧,周邊的一些國家或者朝代亦有著各自的情況。
朝鮮王朝
當時處於中宗李懌在位時期,朝鮮國內繼續推行文治政策,重視文化教育,儒家思想在朝鮮進一步紮根。各地的書院蓬勃發展,培養出眾多飽學之士,他們研習經典,傳承禮儀文化,使得朝鮮的社會風氣愈發崇尚學識與禮儀。在農業方麵,朝鮮積極鼓勵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糧食產量穩步提升,百姓生活相對安穩,對外界大明王朝的這場“大禮議”之爭雖有所耳聞,但因距離遙遠,且自身禮製體係相對穩定,並未受太大影響,依舊沿著自己既定的發展道路穩步前行。
日本室町幕府
依然深陷內亂之中,各地守護大名之間爭權奪利,戰火紛飛,城市與鄉村屢遭戰火破壞,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在這樣動蕩的局勢下,日本的民間文化卻在頑強地傳承與發展,像茶道、花道等藝術形式不斷演變,成為了百姓們在艱難生活中的精神寄托。同時,日本沿海地區偶有外國船隻往來,開始接觸到一些外來文化,但由於國內局勢混亂,尚未能對這些外部影響進行有效的吸收與融合,隻是在民間引起了一些小小的波瀾。
奧斯曼帝國
正處在蘇萊曼大帝統治的輝煌階段,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不斷開疆拓土,領土範圍涵蓋中東、巴爾幹半島以及北非等廣袤地區,成為當時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帝國。其文化上融合多種民族文化元素,創造出了燦爛輝煌的建築、文學、藝術成果,如伊斯坦布爾的諸多宏偉清真寺以及眾多優秀的文學作品,與歐洲各國、東方國家都有著頻繁的貿易往來,對周邊地區乃至整個歐洲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奧斯曼帝國此時主要關注自身的領土擴張、文化建設以及貿易發展,對於遠在東方大明王朝的“大禮議”事件並未過多留意。
葡萄牙王國
在大航海時代的浪潮中高歌猛進,航海家們持續探索新的航線,拓展海外殖民地,通過海上貿易獲取巨額財富。1515年,葡萄牙的船隻頻繁出沒於各大洋,與眾多國家和地區建立起貿易聯係,積極傳播葡萄牙的文化與宗教,影響力日益擴大。他們在海外的探索與擴張活動,更多地聚焦於尋找新的資源、開拓新的市場,對於大明王朝內部這場關於禮製的爭論,幾乎沒有關注,隻是在偶然間與大明沿海地區有所接觸時,或許才會聽聞一二,但也不會對其航海事業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西班牙王國
同樣熱衷於大航海事業,不斷資助航海探險活動,意圖在海外開拓出屬於自己的殖民地。這一年,西班牙在美洲等地的殖民活動逐漸深入,開始大規模開發當地的資源,建立起了相對完善的殖民統治體係,對世界格局的改變越發顯著。西班牙國內的精力主要放在海外擴張以及對殖民地的管理上,對於遙遠東方大明王朝的“大禮議”之事,知曉甚少,也無暇顧及,隻是按照自己既定的發展軌跡,在大航海的道路上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