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因為自身的重量很重,加上配備了大量的武器,所以這款裝甲車的速度不快,最大速度為45公裏每小時,跟之前的輪式運兵車比起來自然是有不小的差距。


    最後一款半履帶戰車差不多是兩者的折中產物,它的速度不快不慢,達到了50公裏每小時。


    火力不強不弱,裝備了一門57毫米火炮和一挺7.62毫米的機槍。


    噸位也不重,總噸位為15噸。


    軍方在考察了之後,對這三款裝甲車中的前兩款是十分滿意。


    裝甲運兵車可以為他們在草原上沒有鐵路的地方為部隊提供快速移動的交通工具(cfci),而且因為速度很快,所以完全可以用來追擊敵軍的騎兵。


    而裝甲突擊車自身的火力強大,所以完全可以用來充當部隊的炮兵,將沉重的牽引火炮部隊甩開,讓部隊能輕裝上陣,並且具備了很強的攻堅能力。


    這樣的話,他們就可以甩開傳統的騎兵部隊,以這些裝甲部隊作為依托,組建新的裝甲軍團了!


    一些年輕的軍官甚至在心中設想,一旦這些裝甲集團組建起來的話,必須要把這些裝甲車大規模的集中起來使用,才能更好的發揮出他們靈和集動的特點,將速度和火力的優勢集合起來。


    這樣一支部隊,一旦到了草原上,那幾乎是無人能擋了啊!


    這些人可能並不知道什麽是閃電戰,但是他們在看到了這種裝甲車之後,心中便隱約的有了一個閃電戰的構想了!


    “嗬嗬,軍方的胃口挺大的,一口氣采購4000輛裝甲車,他們還真敢要啊!”


    軍方對於一汽工廠生產的這些裝甲車顯然十分滿意,不然的話他們也不至於提出要采購這麽龐大的數量。


    林千羽自己心中當然也很清楚,未來是裝甲部隊的天下。


    除了眼下的裝甲車之外,噸位更大,火力更強,防護能力更好的坦克,也會陸續在戰爭中誕生。


    不過眼下嘛,他們倒也沒有必要裝備坦克,因為完全用不著。


    僅僅是這三種類型的裝甲車,其實在林千羽看來已經有些威力過剩了。


    誠然,西伯利亞的地形很適合裝甲部隊作戰,但是,采購4000輛裝甲車,並且組建專門的裝甲部隊,這可是要花很大一筆錢的!


    一汽那邊目前的生產技術並不成熟,不僅產量很低,而且造價很高。


    一輛輪式裝甲運兵車的造價高達2萬元。


    而一輛履帶式裝甲突擊車的價格更是高達5萬元。


    就算按照成本價出售,工廠完全給軍隊打白工,一分錢都不賺!


    這4000輛裝甲車也至少需要1.2億元以上的巨款!


    考慮到能波及到天朝的世界大戰一時半會打不起來,而對付一個毛熊的話,其實用不了這麽多的裝甲部隊。


    而且,過早的將這東西暴露出去的話,搞不好會給歐洲各國帶來啟發,要是讓他們山寨了天朝的這種武器的話,反而會對漢軍自己構成威脅。


    所以林千羽駁迴了陸軍的采購方案,隻同意對方采購100輛裝甲車先行試用,等熟悉了裝甲車的性能和用法之後,再慢慢的增加采購數量,擴大裝甲部隊的編製。


    在此之前,對付哥薩克騎兵和毛熊人在西伯利亞的軍隊,使用卡車部隊和鐵絲網就行了。


    使用卡車的話,這東西既可以用來運兵,也可以用來拉貨。


    作戰的時候讓士兵們以卡車為依托,架上鐵絲網和機槍,任憑敵軍的騎兵再怎麽強大,也不可能衝得開這樣的攔阻網的。


    所以對付一群區區的哥薩克,還用不著太早的暴露自己的底牌。


    不過,即便是卡車,這東西的價格也不便宜,考慮到未來進攻毛熊的時候,要動員的部隊數量龐大,且部隊的需要的物資需要大量卡車運送。


    所以這個采購數量必定不少,這讓林千羽有些頭疼。


    左右都繞不開一個錢字!


    於是,他隻能將財政部和央行的行長胡雪岩召集過來,詢問國庫的結餘情況了


    胡雪岩到了之後,皇帝沒有直接問他國庫還剩下多少錢這樣的問題。


    而是開口問道:“新貨幣的發行目前籌備的如何了?”


    在下令讓胡雪岩組建央行之後,大漢帝國準備發行自己的貨幣。


    這個準備工作之前已經做了很久了,甚至還提前在首都長安,南方重鎮粵城和經濟中心鬆江等三個地方進行了試點推廣,看看民間的反饋情況。


    而此時,胡雪岩和財政部的手中已經積累到了大量的數據和資料了。


    於是他不慌不忙的迴答道:


    “陛下,目前新貨幣的籌備情況進行的非常順利,我們的貨幣在鬆江和粵城等地受到了廣泛的歡迎,民眾們對於我們發行的貨幣極為喜愛,不少人都將其視若珍寶的收藏而來起來!”


    聽到胡雪岩的話,林千羽心中也很高興。


    民眾們能接受他們發行的貨幣,這說明他們之前的準備工作是成功的。


    為了緩解民眾們對紙幣的抵觸情緒,所以新貨幣在發行的時候,既發行了紙幣,也發行了銀幣。


    銀幣跟後世民國時期發行的袁大頭銀幣差不多,一共分為四種。


    包括一元,五角,貳角和一角。


    一元錢的銀元重量為25克,五角的銀元重12.5,克,貳角的銀元重5克,一角銀元重2.5克。


    這些銀元的白銀的含量很高,普遍都超過了95%,另外加入了少量的銅增加硬度。


    因為含銀量很高,所以這東西受到民間的歡迎也就不奇怪了。


    自從明清時期,因為對外貿易的關係導致大量的白銀從海外流入,張居正的一條鞭法之後,白銀成為了朝廷默認的法定貨幣。


    於是,白銀和銅錢便一起流通於市麵上,成為了天朝的法定貨幣。


    而且因為銅錢太重攜帶不方便,所以白銀的流通更受歡迎。


    隻是官府鑄造的銀錠麵額比較大,涉及到價格比較低的買賣的時候,民間會自己將銀錠裁剪之後,進行交易。


    這使得民間的白銀成色不一,有的含銀量很高,有的含銀量很低。


    所以民間在交易的時候,有經驗的人都會咬上一口,或者吹一吹放到耳邊去聽一下聲音,以此判斷是否是真正的白銀。


    而此時,大漢帝國禁止民間私自鑄造銀幣,鑄幣權收歸國有。


    央行發行的銀幣規格統一,造型優美,上麵刻有精美的圖畫。


    更重要的是,央行的銀幣含銀量極高,這使得民間的那些良莠不齊的銀錠都會被政府發行的銀元取代,陸續退出市場。


    畢竟,沒有人會傻到不要政府擔保,品相好,含銀量高,且有防偽標識的銀幣。


    反而去接受來曆不明,含銀量不高,而且品相很差的銀錠的。


    這使得市場上的那些正在流通的白銀遲早會退出市場,而央行在各地的營業網點提供了兌換業務。


    可以承接民間白銀的兌換,根據民間銀錠的含銀量,將其兌換成等額的銀幣或者是紙幣。


    這樣一來,民間的白銀會迅速的流入政府的手中,讓他們能獲得大量的白銀去鑄造銀幣,進一步的將銀幣推廣到全國去!


    推廣銀幣其實並不是林千羽或者是央行的目的,真正的目的其實是推廣紙幣。


    因此,在發行銀幣的時候,央行也發行了對應的紙幣,紙幣的麵額比較多。


    有跟銀幣對應的一元、五角、貳角和一角等麵值。


    除此之外,紙幣還有二元、五元和十元、二十元、五十元和一百元等比較大的麵額。


    在一角之下,紙幣對應的有五分、貳分和一分。


    一角以下因為麵值太小,銀幣的重量太輕難以鑄造。


    所以對應的銀幣沒有,取而代之的是銅幣。


    五分、貳分和一分都有對應的銅幣


    對於民間而言,他們早就有使用銅幣的習慣,所以這些小額貨幣使用銅幣他們自然可以接受。


    而稍微大額一點的則由銀幣代替,所以政府的這一次新貨幣的發行,在民間並未引起太大的波動。


    甚至因為政府擬定了各種麵額的銀幣和銅幣,不像以前那樣需要一枚銅錢一枚銅錢的去數。


    也不需要拿秤去稱量白銀的重量,並且為此爭論不休。


    這使得民眾們普遍都能接受銀幣和銅幣,因為用起來是真的非常方便。


    至於跟銀幣一起發行的紙幣,目前為止鮮有人問津。


    不過對此皇帝也不著急,紙幣可以跟銀幣等額兌換。


    在價值上,兩者是完全一樣的。


    而且相較於銀幣而言,紙幣更加輕便,更方便攜帶。


    一旦有人嚐試使用,並且確定紙幣能等額兌換銀幣之後,相信絕大多數民眾會接受這種紙幣的。


    林千羽要的就是他們認可紙幣的價值,並且潛移默化的強化這種信念。


    這樣的話,等到某天他們習慣了紙幣之後,再慢慢的減少銀幣的發行量,著手迴收市場上的銀幣的話,就不會引起太大的反彈了。


    既然央行的目的是為了推廣紙幣,那麽麵額超過一元的銀幣,自然就不會再去鑄造了。


    對此,央行方麵的解釋是大麵額的銀幣重量太重,不方便攜帶,實用性不高,所以隻發行了紙幣。


    這一點因為目前大家的關注目光都在新銀幣上,所以也沒多少人會在意。


    畢竟,此時絕大多數人都隻能接受銀幣,接受不了紙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反清後,我挨個揍列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晚晚晚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晚晚晚晴並收藏清穿:反清後,我挨個揍列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