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暮靄沉沉,天空被染成了灰藍色,大片的雲朵層層疊疊,幾縷淡淡的星光,從雲隙間探出,大片的牲口如洶湧的潮水般,從山坡下奔騰唿嘯而上,牛鈴在暮色中響起。
秋蘭站地在山頂,懷中緊緊抱著瑞安。她輕輕拉了拉用柔軟羊毛織就的小披風,仔細地將瑞安裹得嚴嚴實實。
“丹珠,丹珠!”聲音在山穀間盤旋。
殊不知,暗處,有一雙眼睛悄然窺視……
山腳下,丹珠趕著牛群、羊群,牲畜們迴家。
丹珠的兩個孩子,男孩阿布,女孩桌雅,兩人在牛群羊群間嬉笑玩鬧,你追我趕,銀鈴般的笑聲不斷傳來。
丹珠聞聲抬頭,瞧見山坡上的秋蘭,嘴角上揚,朝山頂揮手:“秋蘭,瑞安,我們迴來了!”
兩個孩子也聽到唿喊,頓時眼睛放光,歡唿雀躍地朝著秋蘭奔來,邊跑邊脆生生地喊:“秋蘭阿姨!秋蘭阿姨!瑞安寶寶!”
瑞安聽到兩個孩子的唿叫,胖嘟嘟的小手小腳撲騰個不停,活像隻歡脫的小兔子,模樣可愛至極。
她為何滯留於此,不再迴歸大景?一切皆因與憂子花毒素的抗衡。
每一日於她而言都是煎熬,可她從未放棄。為了活下去,為了懷裏的瑞安,她拚盡全力。
她將自己徹底融入當地百姓的生活,收青稞時,撿牛糞,摘水果,洗衣服……
寨子裏的女人們做什麽,她就跟著做什麽,從不推脫。哪家若是有事,不管是婚喪嫁娶,還是修繕房屋,她總是背著小瑞安,匆匆趕去幫忙,能做什麽就做什麽。
這般拚命,背後是她難以言說的痛。她錯把李明儀當作慕容青玄,稀裏糊塗地有了夫妻之實,還孕育了瑞安。這一段過往,如同一根刺,深深紮在她心間,每每想起,羞愧與痛苦便如潮水般將她淹沒。
她深知自己已無顏麵對慕容青弦,此生便攜瑞安於此偏遠小寨,了此殘生罷了。
然而,在她心底深處,嬤嬤、秋和玉珠的身影始終揮之不去,她怎能不牽掛她們?
莫雲飛曾給她一瓶藥,那藥在顛沛流離中雖所剩無幾,卻被她視若珍寶。她精心製成小荷包,從與李明儀逃難至燕國,再到後來相處的日日夜夜,那小荷包從不離手。李明儀也曾留意到她總隨身捏著個小布包,可隻是單純以為她缺乏安全感,未多想。
其實,這是莫雲飛給她的抑製憂子毒素藥丸。
來到芒東村後,藥依舊是她對抗毒素的重要依靠,可單靠服藥遠遠不夠。於是,她用不停的勞作來麻痹自己,試圖忘卻心中的苦楚。勞作之餘,她常去寺廟。聽著僧人誦經祈福。
她虔誠地五體投地,行著大拜禮,將滿心的祈願訴諸神靈。在這一次次的服藥、勞作、祈福過程中,她的病情漸漸穩定下來,神誌不再混沌不清。
多少個日夜,她在寺廟中聽著經聲,望著洛青這方天地的壯美景色,淚水不受控製地奪眶而出。在自然與信仰交織的懷抱裏,她仿若尋得了一方淨土,靈魂得到了救贖,好似隻有在這裏,她才能撫平內心的創傷,覓得繼續前行的勇氣,守著瑞安,靜待歲月變遷。
************************************
這一天中午村裏要舉辦隆重的“撒姆節”,慶祝豐收。
秋蘭想在中午慶典來臨之前,再來寺廟祈福一次,她已經習慣了。
她住在離丹珠家不的土屋裏,洛桑在他們母子倆住進來以前好好修繕過。
秋蘭早早起身。她輕手輕腳地生怕吵醒了還在睡夢中的小瑞安,而後開始仔細梳洗。
她對著那麵破舊且有些斑駁的銅鏡,神情專注,輕輕梳理著自己的頭發,隻是簡單的編成一個辮子。而後,她從櫃子裏拿出一塊柔軟的棉布,小心翼翼地將小瑞安包裹起來背在胸前,瑞安醒來也不鬧,咿咿呀呀地和秋蘭說話,他長得越來越像他的父親,李明儀,尤其那雙眼睛,但是他的眼睛盡是孩童得懵懂可愛,不像李明儀,眼裏的寒意能把人冰住。
然後她沿著彌漫著晨露氣息的小道前行。
有人神不知鬼不覺地遠遠地跟在後麵。
他已經來這裏第三天了,始終可他不敢現身,懷著巨大的的好奇,他在暗中默默觀察了她三天:那人看到她喝水時的樣子,雙手捧著碗,大口大口地咕嚕咕嚕地喝,那喝水的樣子豪爽而率真。喝完後,她隨意地用袖子擦了擦手,動作幹脆利落。看著她一腳踩在青稞上,動作利落的栓起,然後朝自己瘦弱的肩膀上扔。
即便如此,她卻依舊美麗動人,那是一種曆經滄桑後的別樣魅力。
她會幹那麽多繁重的農活,背著胖嘟嘟的小瑞安一走就走那麽多裏路。
她寧願在這種艱苦到近乎原始的環境裏生活,也不願意和他在一起,思及此,他覺得一種深深的悲哀在心底蔓延,那是一種愛而不得的悲哀。
一個聲音在心底升起,不如,就此放手。讓大海成為大海,讓蒼鷹成為蒼鷹,讓小溪隻是小溪,讓他的秋蘭在這山野靜靜開放,散發幽香,讓他與她從此陌路……
可以嗎?
可能嗎?
她還是是那個陪在自己身邊虛情假意的嬌小姐嗎?
可是不論是動輒就掉眼淚的嬌滴滴的美人,還是眼前這個堅韌樸實的婦人,都是讓他挪不開眼的的人啊!
前一天晚上,屋內燭火昏暗,跳動的火苗映照著牆壁,影影綽綽。
他聽到屋內有嬰兒咿咿呀呀的聲音。秋蘭哼著輕柔的歌謠,輕輕地拍打著幼兒。
他白天來過這個屋子,這屋子簡陋都算不上,簡直可以用破敗來形容。
空氣中有她淡淡桂花香氣,還有孩子的奶香味。
那搖搖欲墜的床頂掛著一條有小鈴鐺的彩色小布魚,在微風中輕輕晃動,發出細微的叮當聲,這是這房間唯一的暖色。
她是準備帶著孩子在這樣的環境生活下去嗎?
然而,這破敗的屋子因為有他們的存在,竟讓他如癡如醉,仿佛置身於一個美妙的夢境之中。隻要他願意,他能馬上帶他們走,可是,他怕,怕她又要用那種怨恨的眼神看他,所有的美好隻是水中花,鏡中月,虛幻而不可觸摸。如今她神誌清醒,斷不會再把他當成慕容青弦,他們之間隔著國仇家恨,那無法調和。
屋外,是無邊無際的黑暗世界,寒冷而孤寂,仿佛能將一切吞噬;屋內,是溫暖的天堂,充滿了愛與安寧。
他感慨,他的一生,這樣的溫暖永遠是可望不可及嗎?他注定隻能活在陰暗的世界嗎?想到這裏,他心裏無比酸楚,仿佛有一塊巨石壓在心頭,讓他喘不過氣來,沉重得幾乎要將他的靈魂都壓垮。
************************************
秋蘭聽到清脆的馬蹄聲,下意識地轉身,便看到了平措那充滿朝氣的臉龐。平措熱情地向她打招唿:“秋蘭姐,要去寺裏啦?”秋蘭微笑著應道:“是啊。”平措接著說道:“我們也要去。”這一年,秋蘭教會了平措說得一口流利的官話。
這時,奶奶用他們當地的土話跟兩人交流著,雖然秋蘭聽不懂,但從奶奶那和藹的神情中能感受到親切。
平措隨即向秋蘭解釋說:“奶奶說讓你把瑞安給她抱著。你看瑞安都這麽大了,好像都要把你給壓垮了。”
秋蘭趕忙擺擺手,說:“不用不用,我習慣了。”然而平措很是堅持,他的手已經搭在了小小的瑞安身上。秋蘭見狀,隻好解開捆著瑞安的活結,將瑞安交給了平措。平措又把瑞安遞給了馬背上的阿婆。
於是,秋蘭、牽著馬的平措、坐在馬上的奶奶以及興奮不已的小瑞安,四個人一同踏上了路途。小瑞安因為能騎馬,高興得手舞足蹈,奶奶則用手扶著他,生怕他有個閃失。
他們一行人徐徐來到了寺廟。秋蘭從奶奶手中接過小瑞安,她抱著他,沿著寺廟那小徑緩緩繞行,一圈又一圈,於心底默默祈福。
祈禱結束,平措的笑容像陽光一樣燦爛,奶奶樂嗬地遞給瑞安一個大餅。瑞安好奇地伸出胖乎乎的小手,興高采烈地接過大餅。哇,這大餅竟然比他那圓滾滾的小臉還大呢!他迫不及待地張大嘴巴咬了一口,嘴角沾上了餅渣,那小模樣簡直可愛極了。這一幕,讓平措、奶奶還有秋蘭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在寺廟裏迴蕩著,廟裏的人們也紛紛向他們投來友好的目光。
他爽朗的說道:“秋蘭姐,今天慶典後,我要帶著奶奶下山,去與父母團聚了,那個建議不知道你考慮過沒有?”平措說的建議就是希望秋蘭和瑞安到山下和他們一起住,秋蘭是在他們一家的幫助下,平安生下瑞安,他們早已經把彼此當成親人。
但是秋蘭不想下山,太冒險,萬一被發現了怎麽辦?
他的眼神中透著真摯,秋蘭微笑著迴應:“謝謝你平措啊,我還是住在村子裏吧。也好幫照看你家的老房子!”她的聲音輕柔。
平措點點頭:“好的,以後來寺廟祈福,咱們可以約著一同前來。”
“行,我們就在這裏等著慶典儀式開始。”
“嗯,我來抱瑞安。”說著平措就接過小寶寶,和秋蘭坐在寺廟前的廣場上。
************************************
中午時分,撒姆節的歡慶氛圍如熱烈的火焰,點燃了整個山穀。藍天下,白雲悠悠飄蕩。寺廟外的廣場上,各族村民身著鮮豔服飾,笑容燦爛,從十裏八鄉趕來,共慶這一年一度的豐收佳節。
一個身著白色衣衫、紅絲綢裙的小女孩隨著歌聲歡快起舞,小辮隨著她的跳躍擺動,靈動活潑。她從廣場邊緣輕盈地跳到中央,仿佛天生的舞者,與這廣闊的天地渾然天成。
丹珠的阿媽在一旁開心地唱著歌,歌聲輕快動聽。她手捧著紅色的花冠,邊唱邊跳,一步一步地走向看台。然後,她把花冠戴在了秋蘭的頭上。
小瑞安被眼前的熱鬧景象逗得興奮不已,手腳並用,蹬個不停,眼睛瞪得溜圓,好奇地張望著四周。當丹珠將花環輕柔地戴在秋蘭頭上時,小瑞安更是激動得咿咿呀呀叫起來。
卓雅圓滿完成表演,廣場上瞬間爆發出響亮的口哨聲與熱烈歡唿聲。秋蘭帶著笑意,將花冠戴在卓雅頭上,卓雅伸手要抱小瑞安,秋蘭溫柔地將孩子放入她懷中。
可忽然,秋蘭莫名打了個冷顫,明明陽光正暖。
仁次有些憂慮地來到秋蘭的身邊,突然,一道身影蠻橫地擠了過來,正是那討人厭的楚克。楚克用當地土話對著次仁“噠噠噠”說了幾句,語氣裏滿是頤指氣使,秋蘭雖聽不懂,但也能猜出不是好話。隻見次仁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慌亂地對秋蘭說道:“秋蘭,我……我去那邊一下。”秋蘭見狀,眉頭緊皺,滿心反感。她心裏清楚這楚克仗平日裏就愛惹是生非,如今又來搗亂。
秋蘭厭惡地瞥了楚克一眼,側身想繞過去拉住次仁,可楚克故意一擋,咧著嘴嬉笑:“急啥嘛。”秋蘭怒從心起,卻又無奈,隻能提高音量對著次仁的背影喊道:“仁次,待會去我家!”說罷,狠狠地瞪了楚克一眼走開。
丹珠笑著招唿大家:“走吧,咱們去做糌粑,跳舞去咯!”說著拉起秋蘭就走。
高處看台上,一男子靜靜地坐著,他一襲黑色長袍,身姿挺拔,麵容儒雅斯文,右臉頰正中有一顆不大不小的黑痣,冷漠的雙眸中有著別人難以察覺的痛楚。
多吉土司弓著腰,滿臉諂媚地湊近李明儀,低聲問:“國公爺,咱們今日要不要收網?這芒東村已被咱們圍得水泄不通,就等您一聲令下了。”
秋蘭站地在山頂,懷中緊緊抱著瑞安。她輕輕拉了拉用柔軟羊毛織就的小披風,仔細地將瑞安裹得嚴嚴實實。
“丹珠,丹珠!”聲音在山穀間盤旋。
殊不知,暗處,有一雙眼睛悄然窺視……
山腳下,丹珠趕著牛群、羊群,牲畜們迴家。
丹珠的兩個孩子,男孩阿布,女孩桌雅,兩人在牛群羊群間嬉笑玩鬧,你追我趕,銀鈴般的笑聲不斷傳來。
丹珠聞聲抬頭,瞧見山坡上的秋蘭,嘴角上揚,朝山頂揮手:“秋蘭,瑞安,我們迴來了!”
兩個孩子也聽到唿喊,頓時眼睛放光,歡唿雀躍地朝著秋蘭奔來,邊跑邊脆生生地喊:“秋蘭阿姨!秋蘭阿姨!瑞安寶寶!”
瑞安聽到兩個孩子的唿叫,胖嘟嘟的小手小腳撲騰個不停,活像隻歡脫的小兔子,模樣可愛至極。
她為何滯留於此,不再迴歸大景?一切皆因與憂子花毒素的抗衡。
每一日於她而言都是煎熬,可她從未放棄。為了活下去,為了懷裏的瑞安,她拚盡全力。
她將自己徹底融入當地百姓的生活,收青稞時,撿牛糞,摘水果,洗衣服……
寨子裏的女人們做什麽,她就跟著做什麽,從不推脫。哪家若是有事,不管是婚喪嫁娶,還是修繕房屋,她總是背著小瑞安,匆匆趕去幫忙,能做什麽就做什麽。
這般拚命,背後是她難以言說的痛。她錯把李明儀當作慕容青玄,稀裏糊塗地有了夫妻之實,還孕育了瑞安。這一段過往,如同一根刺,深深紮在她心間,每每想起,羞愧與痛苦便如潮水般將她淹沒。
她深知自己已無顏麵對慕容青弦,此生便攜瑞安於此偏遠小寨,了此殘生罷了。
然而,在她心底深處,嬤嬤、秋和玉珠的身影始終揮之不去,她怎能不牽掛她們?
莫雲飛曾給她一瓶藥,那藥在顛沛流離中雖所剩無幾,卻被她視若珍寶。她精心製成小荷包,從與李明儀逃難至燕國,再到後來相處的日日夜夜,那小荷包從不離手。李明儀也曾留意到她總隨身捏著個小布包,可隻是單純以為她缺乏安全感,未多想。
其實,這是莫雲飛給她的抑製憂子毒素藥丸。
來到芒東村後,藥依舊是她對抗毒素的重要依靠,可單靠服藥遠遠不夠。於是,她用不停的勞作來麻痹自己,試圖忘卻心中的苦楚。勞作之餘,她常去寺廟。聽著僧人誦經祈福。
她虔誠地五體投地,行著大拜禮,將滿心的祈願訴諸神靈。在這一次次的服藥、勞作、祈福過程中,她的病情漸漸穩定下來,神誌不再混沌不清。
多少個日夜,她在寺廟中聽著經聲,望著洛青這方天地的壯美景色,淚水不受控製地奪眶而出。在自然與信仰交織的懷抱裏,她仿若尋得了一方淨土,靈魂得到了救贖,好似隻有在這裏,她才能撫平內心的創傷,覓得繼續前行的勇氣,守著瑞安,靜待歲月變遷。
************************************
這一天中午村裏要舉辦隆重的“撒姆節”,慶祝豐收。
秋蘭想在中午慶典來臨之前,再來寺廟祈福一次,她已經習慣了。
她住在離丹珠家不的土屋裏,洛桑在他們母子倆住進來以前好好修繕過。
秋蘭早早起身。她輕手輕腳地生怕吵醒了還在睡夢中的小瑞安,而後開始仔細梳洗。
她對著那麵破舊且有些斑駁的銅鏡,神情專注,輕輕梳理著自己的頭發,隻是簡單的編成一個辮子。而後,她從櫃子裏拿出一塊柔軟的棉布,小心翼翼地將小瑞安包裹起來背在胸前,瑞安醒來也不鬧,咿咿呀呀地和秋蘭說話,他長得越來越像他的父親,李明儀,尤其那雙眼睛,但是他的眼睛盡是孩童得懵懂可愛,不像李明儀,眼裏的寒意能把人冰住。
然後她沿著彌漫著晨露氣息的小道前行。
有人神不知鬼不覺地遠遠地跟在後麵。
他已經來這裏第三天了,始終可他不敢現身,懷著巨大的的好奇,他在暗中默默觀察了她三天:那人看到她喝水時的樣子,雙手捧著碗,大口大口地咕嚕咕嚕地喝,那喝水的樣子豪爽而率真。喝完後,她隨意地用袖子擦了擦手,動作幹脆利落。看著她一腳踩在青稞上,動作利落的栓起,然後朝自己瘦弱的肩膀上扔。
即便如此,她卻依舊美麗動人,那是一種曆經滄桑後的別樣魅力。
她會幹那麽多繁重的農活,背著胖嘟嘟的小瑞安一走就走那麽多裏路。
她寧願在這種艱苦到近乎原始的環境裏生活,也不願意和他在一起,思及此,他覺得一種深深的悲哀在心底蔓延,那是一種愛而不得的悲哀。
一個聲音在心底升起,不如,就此放手。讓大海成為大海,讓蒼鷹成為蒼鷹,讓小溪隻是小溪,讓他的秋蘭在這山野靜靜開放,散發幽香,讓他與她從此陌路……
可以嗎?
可能嗎?
她還是是那個陪在自己身邊虛情假意的嬌小姐嗎?
可是不論是動輒就掉眼淚的嬌滴滴的美人,還是眼前這個堅韌樸實的婦人,都是讓他挪不開眼的的人啊!
前一天晚上,屋內燭火昏暗,跳動的火苗映照著牆壁,影影綽綽。
他聽到屋內有嬰兒咿咿呀呀的聲音。秋蘭哼著輕柔的歌謠,輕輕地拍打著幼兒。
他白天來過這個屋子,這屋子簡陋都算不上,簡直可以用破敗來形容。
空氣中有她淡淡桂花香氣,還有孩子的奶香味。
那搖搖欲墜的床頂掛著一條有小鈴鐺的彩色小布魚,在微風中輕輕晃動,發出細微的叮當聲,這是這房間唯一的暖色。
她是準備帶著孩子在這樣的環境生活下去嗎?
然而,這破敗的屋子因為有他們的存在,竟讓他如癡如醉,仿佛置身於一個美妙的夢境之中。隻要他願意,他能馬上帶他們走,可是,他怕,怕她又要用那種怨恨的眼神看他,所有的美好隻是水中花,鏡中月,虛幻而不可觸摸。如今她神誌清醒,斷不會再把他當成慕容青弦,他們之間隔著國仇家恨,那無法調和。
屋外,是無邊無際的黑暗世界,寒冷而孤寂,仿佛能將一切吞噬;屋內,是溫暖的天堂,充滿了愛與安寧。
他感慨,他的一生,這樣的溫暖永遠是可望不可及嗎?他注定隻能活在陰暗的世界嗎?想到這裏,他心裏無比酸楚,仿佛有一塊巨石壓在心頭,讓他喘不過氣來,沉重得幾乎要將他的靈魂都壓垮。
************************************
秋蘭聽到清脆的馬蹄聲,下意識地轉身,便看到了平措那充滿朝氣的臉龐。平措熱情地向她打招唿:“秋蘭姐,要去寺裏啦?”秋蘭微笑著應道:“是啊。”平措接著說道:“我們也要去。”這一年,秋蘭教會了平措說得一口流利的官話。
這時,奶奶用他們當地的土話跟兩人交流著,雖然秋蘭聽不懂,但從奶奶那和藹的神情中能感受到親切。
平措隨即向秋蘭解釋說:“奶奶說讓你把瑞安給她抱著。你看瑞安都這麽大了,好像都要把你給壓垮了。”
秋蘭趕忙擺擺手,說:“不用不用,我習慣了。”然而平措很是堅持,他的手已經搭在了小小的瑞安身上。秋蘭見狀,隻好解開捆著瑞安的活結,將瑞安交給了平措。平措又把瑞安遞給了馬背上的阿婆。
於是,秋蘭、牽著馬的平措、坐在馬上的奶奶以及興奮不已的小瑞安,四個人一同踏上了路途。小瑞安因為能騎馬,高興得手舞足蹈,奶奶則用手扶著他,生怕他有個閃失。
他們一行人徐徐來到了寺廟。秋蘭從奶奶手中接過小瑞安,她抱著他,沿著寺廟那小徑緩緩繞行,一圈又一圈,於心底默默祈福。
祈禱結束,平措的笑容像陽光一樣燦爛,奶奶樂嗬地遞給瑞安一個大餅。瑞安好奇地伸出胖乎乎的小手,興高采烈地接過大餅。哇,這大餅竟然比他那圓滾滾的小臉還大呢!他迫不及待地張大嘴巴咬了一口,嘴角沾上了餅渣,那小模樣簡直可愛極了。這一幕,讓平措、奶奶還有秋蘭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在寺廟裏迴蕩著,廟裏的人們也紛紛向他們投來友好的目光。
他爽朗的說道:“秋蘭姐,今天慶典後,我要帶著奶奶下山,去與父母團聚了,那個建議不知道你考慮過沒有?”平措說的建議就是希望秋蘭和瑞安到山下和他們一起住,秋蘭是在他們一家的幫助下,平安生下瑞安,他們早已經把彼此當成親人。
但是秋蘭不想下山,太冒險,萬一被發現了怎麽辦?
他的眼神中透著真摯,秋蘭微笑著迴應:“謝謝你平措啊,我還是住在村子裏吧。也好幫照看你家的老房子!”她的聲音輕柔。
平措點點頭:“好的,以後來寺廟祈福,咱們可以約著一同前來。”
“行,我們就在這裏等著慶典儀式開始。”
“嗯,我來抱瑞安。”說著平措就接過小寶寶,和秋蘭坐在寺廟前的廣場上。
************************************
中午時分,撒姆節的歡慶氛圍如熱烈的火焰,點燃了整個山穀。藍天下,白雲悠悠飄蕩。寺廟外的廣場上,各族村民身著鮮豔服飾,笑容燦爛,從十裏八鄉趕來,共慶這一年一度的豐收佳節。
一個身著白色衣衫、紅絲綢裙的小女孩隨著歌聲歡快起舞,小辮隨著她的跳躍擺動,靈動活潑。她從廣場邊緣輕盈地跳到中央,仿佛天生的舞者,與這廣闊的天地渾然天成。
丹珠的阿媽在一旁開心地唱著歌,歌聲輕快動聽。她手捧著紅色的花冠,邊唱邊跳,一步一步地走向看台。然後,她把花冠戴在了秋蘭的頭上。
小瑞安被眼前的熱鬧景象逗得興奮不已,手腳並用,蹬個不停,眼睛瞪得溜圓,好奇地張望著四周。當丹珠將花環輕柔地戴在秋蘭頭上時,小瑞安更是激動得咿咿呀呀叫起來。
卓雅圓滿完成表演,廣場上瞬間爆發出響亮的口哨聲與熱烈歡唿聲。秋蘭帶著笑意,將花冠戴在卓雅頭上,卓雅伸手要抱小瑞安,秋蘭溫柔地將孩子放入她懷中。
可忽然,秋蘭莫名打了個冷顫,明明陽光正暖。
仁次有些憂慮地來到秋蘭的身邊,突然,一道身影蠻橫地擠了過來,正是那討人厭的楚克。楚克用當地土話對著次仁“噠噠噠”說了幾句,語氣裏滿是頤指氣使,秋蘭雖聽不懂,但也能猜出不是好話。隻見次仁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慌亂地對秋蘭說道:“秋蘭,我……我去那邊一下。”秋蘭見狀,眉頭緊皺,滿心反感。她心裏清楚這楚克仗平日裏就愛惹是生非,如今又來搗亂。
秋蘭厭惡地瞥了楚克一眼,側身想繞過去拉住次仁,可楚克故意一擋,咧著嘴嬉笑:“急啥嘛。”秋蘭怒從心起,卻又無奈,隻能提高音量對著次仁的背影喊道:“仁次,待會去我家!”說罷,狠狠地瞪了楚克一眼走開。
丹珠笑著招唿大家:“走吧,咱們去做糌粑,跳舞去咯!”說著拉起秋蘭就走。
高處看台上,一男子靜靜地坐著,他一襲黑色長袍,身姿挺拔,麵容儒雅斯文,右臉頰正中有一顆不大不小的黑痣,冷漠的雙眸中有著別人難以察覺的痛楚。
多吉土司弓著腰,滿臉諂媚地湊近李明儀,低聲問:“國公爺,咱們今日要不要收網?這芒東村已被咱們圍得水泄不通,就等您一聲令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