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保險
漁獵西北,重生86打獵開荒 作者:穿透幻影的太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陳漢良解釋說他是貸款買的,如果大壯也願意貸款,其實也能買得起。
接著,他們談到了大壯和李靜的事。大壯前天來過,告訴陳漢良他已經去了李靜家,想盡快結婚,但是李靜的父親覺得時間太緊,不同意。
冬天結婚的話,李靜的孕肚就會很明顯了。
“你嶽父還不知道這件事吧?”陳漢良問。
“當然不知道,這種事情我怎麽能告訴他呢?”大壯無奈地說。
陳漢良想了想說:“你應該找李靜的媽媽談談,她才是家裏的主心骨。”
“那我得告訴她李靜的情況嗎?”大壯問。
“當然要,而且你還應該準備一份重要的禮物,你知道她喜歡什麽嗎?”陳漢良建議。
“她最近特別想要一台電視機。”大壯迴答。
這樣,陳漢良給了大壯一個明確的方向,希望他能順利解決問題。
嘿,這事兒還真不小!
“你直接送台電視機過去不就完事了嗎?保準啥問題都解決。”
“開什麽玩笑,我家還沒電視機呢,我去送一台給李靜家?我爸知道了一定會揍我!”
現在可不是管自己家的時候。
“那你現在有多少錢?”
“一千多塊吧。要是買了兩台電視機,結婚的錢就不夠了。”
大壯最近做買賣一個多月,確實攢了不少錢。
“最近健美褲流行,一天能賺五六十塊,以前賣喇叭褲幾乎沒剩多少。”
“你結婚家裏不給你支援點嗎?”
大壯搖了搖頭:“我家的情況我知道,能給我三間土房就不錯了,別的別想了。”
其實,娶媳婦用不了太多錢,五百塊就夠用了,還能剩下不少。
“你現在有房子了嗎?”
“有,三間老房子。”
“那就行!有個地方住就行,我現在還住老房呢!估計彩禮得要三百塊吧?”
“對,現在都是這個價。”
陳漢良知道,彩禮的價格這些年一直在漲,從三百到一千,再到後來的幾千,簡直是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一千塊錢減去彩禮三百,還剩七百,可以買些家具了。你去跟李靜家人說,如果不盡快結婚,怕是會有更麻煩的事發生,到時候大家都難看。”
“這麽說會不會太直接了,李家人可能會生氣,甚至逼著李靜打掉孩子。”
“現在就得直話直說,時間緊迫,李家人不會真生氣的。你送台電視機當彩禮,他們還賺了呢。”
“這行得通嗎?”
“你去看看就知道了,我這兒正好有台批發價的電視機,隻要三百四,你告訴他們四百二買的,這樣你覺得怎麽樣?”
“真的假的,電視才三百四?”
“不信?走,帶你去看看。”
陳漢良帶著大壯到了小店後麵,果然看到兩張床上堆著兩台電視機。
大壯想了想:“我覺得有戲,迴家試試。”
“趕緊的,健美褲生意好,別耽誤了賺錢的好時機。”
“我這就去見我媽。”他匆匆告別。
盡管已是中午時分,陳漢良還是邀請大壯留下共進午餐,但大壯心急如焚,沒等吃完就騎車離開了。
大嫂林美娟已經為家人準備好了飯菜。
用過午餐後,陳漢良稍作休息,便在正午時刻開著拖拉機前往公社。
不過,他的目的地並不是供銷社。
因為這個時間點供銷社肯定已經關門了。
於是,他把車停在了一個新開的日雜商店前。
這家日雜商店從籌備到開業似乎經曆了一番波折。
之前聽說是要開一家小吃店,可是兩個月過去了,連陳漢良自己的店鋪都已經營業一個月,這家店才剛剛開門迎客,並且最終變成了一個日雜商店。
這其中的緣由讓人好奇,但對於陳漢良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現在他可以隨時來采購,而不用等到供銷社開門了。
店主看起來大約三十多歲,臉上帶著一種天然的愁容。
然而,這天陳漢良前來並非為了閑聊,而是問起了石棉瓦的事。
“老板,有石棉瓦賣嗎?”
“有,四毛一張。”
價格公道,石棉瓦也因此成了常見的建材。
雖然它對健康有害,由石棉和水泥製成的這種材料含有細小的纖維,一旦接觸皮膚就會引起不適,長期暴露更可能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
事實上,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國際上就已經開始逐步淘汰石棉瓦的使用了。
即便如此,陳漢良考慮到成本問題,還是決定購買一些。
畢竟,對於當時的建築需求來說,石棉瓦簡單又便宜。
陳漢良買了三十張石棉瓦,讓店主幫忙裝上了拖拉機。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路人找上門來,說是要雇傭車輛將貨物運送到東北方向的淩川縣,願意支付八十元作為運費。
淩川縣距離這裏約一百二十公裏,這樣的報酬對於一趟運輸來說算是相當豐厚了。
陳漢良果斷地拒絕了那個提議。他沒有駕照,拖拉機也沒有行車證,等於兩個都是“黑戶”。要他去外縣跑運輸?別說八十塊,就是給八百塊他也不幹。
“你這人真有意思,旁邊就有拖拉機站,裏麵那麽多車你怎麽不去租一輛?”陳漢良不解地問。
那人迴答:“我看中你的新車了,覺得更保險。”
看來這雇車的人眼光還挺獨到。
“我這車連車牌都沒上呢,去外縣不是自找麻煩嗎?這事我真的辦不了。”那人歎了口氣,轉身去了拖拉機站租車。
等陳漢良裝好石棉瓦時,拖拉機站也開門營業了。他決定把車開過去登記,順便買幾個油桶迴家儲備些柴油。
畢竟1983年那時候加油站並不多見。
拖拉機站有售新舊油桶,舊的九塊錢一個,新的十五元。
對於陳漢良來說,隻要不漏,新舊無所謂,但這次他還是買了七個新的。
每個桶能裝三百三十到三百四十斤零號柴油,七個桶加起來差不多一噸。他先裝滿了兩桶,加上油和桶的錢,總共花了三百多。
辦理完手續後,陳漢良將車輛資料交給了趙桓源。拖拉機要在霧島落戶需要通過檢查,並在農機監理所登記上牌。
趙桓源審核完材料後,為陳漢良的拖拉機完成了初步登記,出具了上牌所需的文件。
陳漢良打算等到考駕駛證那天再順便處理上牌的事兒。
接著,他們談到了大壯和李靜的事。大壯前天來過,告訴陳漢良他已經去了李靜家,想盡快結婚,但是李靜的父親覺得時間太緊,不同意。
冬天結婚的話,李靜的孕肚就會很明顯了。
“你嶽父還不知道這件事吧?”陳漢良問。
“當然不知道,這種事情我怎麽能告訴他呢?”大壯無奈地說。
陳漢良想了想說:“你應該找李靜的媽媽談談,她才是家裏的主心骨。”
“那我得告訴她李靜的情況嗎?”大壯問。
“當然要,而且你還應該準備一份重要的禮物,你知道她喜歡什麽嗎?”陳漢良建議。
“她最近特別想要一台電視機。”大壯迴答。
這樣,陳漢良給了大壯一個明確的方向,希望他能順利解決問題。
嘿,這事兒還真不小!
“你直接送台電視機過去不就完事了嗎?保準啥問題都解決。”
“開什麽玩笑,我家還沒電視機呢,我去送一台給李靜家?我爸知道了一定會揍我!”
現在可不是管自己家的時候。
“那你現在有多少錢?”
“一千多塊吧。要是買了兩台電視機,結婚的錢就不夠了。”
大壯最近做買賣一個多月,確實攢了不少錢。
“最近健美褲流行,一天能賺五六十塊,以前賣喇叭褲幾乎沒剩多少。”
“你結婚家裏不給你支援點嗎?”
大壯搖了搖頭:“我家的情況我知道,能給我三間土房就不錯了,別的別想了。”
其實,娶媳婦用不了太多錢,五百塊就夠用了,還能剩下不少。
“你現在有房子了嗎?”
“有,三間老房子。”
“那就行!有個地方住就行,我現在還住老房呢!估計彩禮得要三百塊吧?”
“對,現在都是這個價。”
陳漢良知道,彩禮的價格這些年一直在漲,從三百到一千,再到後來的幾千,簡直是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一千塊錢減去彩禮三百,還剩七百,可以買些家具了。你去跟李靜家人說,如果不盡快結婚,怕是會有更麻煩的事發生,到時候大家都難看。”
“這麽說會不會太直接了,李家人可能會生氣,甚至逼著李靜打掉孩子。”
“現在就得直話直說,時間緊迫,李家人不會真生氣的。你送台電視機當彩禮,他們還賺了呢。”
“這行得通嗎?”
“你去看看就知道了,我這兒正好有台批發價的電視機,隻要三百四,你告訴他們四百二買的,這樣你覺得怎麽樣?”
“真的假的,電視才三百四?”
“不信?走,帶你去看看。”
陳漢良帶著大壯到了小店後麵,果然看到兩張床上堆著兩台電視機。
大壯想了想:“我覺得有戲,迴家試試。”
“趕緊的,健美褲生意好,別耽誤了賺錢的好時機。”
“我這就去見我媽。”他匆匆告別。
盡管已是中午時分,陳漢良還是邀請大壯留下共進午餐,但大壯心急如焚,沒等吃完就騎車離開了。
大嫂林美娟已經為家人準備好了飯菜。
用過午餐後,陳漢良稍作休息,便在正午時刻開著拖拉機前往公社。
不過,他的目的地並不是供銷社。
因為這個時間點供銷社肯定已經關門了。
於是,他把車停在了一個新開的日雜商店前。
這家日雜商店從籌備到開業似乎經曆了一番波折。
之前聽說是要開一家小吃店,可是兩個月過去了,連陳漢良自己的店鋪都已經營業一個月,這家店才剛剛開門迎客,並且最終變成了一個日雜商店。
這其中的緣由讓人好奇,但對於陳漢良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現在他可以隨時來采購,而不用等到供銷社開門了。
店主看起來大約三十多歲,臉上帶著一種天然的愁容。
然而,這天陳漢良前來並非為了閑聊,而是問起了石棉瓦的事。
“老板,有石棉瓦賣嗎?”
“有,四毛一張。”
價格公道,石棉瓦也因此成了常見的建材。
雖然它對健康有害,由石棉和水泥製成的這種材料含有細小的纖維,一旦接觸皮膚就會引起不適,長期暴露更可能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
事實上,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國際上就已經開始逐步淘汰石棉瓦的使用了。
即便如此,陳漢良考慮到成本問題,還是決定購買一些。
畢竟,對於當時的建築需求來說,石棉瓦簡單又便宜。
陳漢良買了三十張石棉瓦,讓店主幫忙裝上了拖拉機。
就在這個時候,一位路人找上門來,說是要雇傭車輛將貨物運送到東北方向的淩川縣,願意支付八十元作為運費。
淩川縣距離這裏約一百二十公裏,這樣的報酬對於一趟運輸來說算是相當豐厚了。
陳漢良果斷地拒絕了那個提議。他沒有駕照,拖拉機也沒有行車證,等於兩個都是“黑戶”。要他去外縣跑運輸?別說八十塊,就是給八百塊他也不幹。
“你這人真有意思,旁邊就有拖拉機站,裏麵那麽多車你怎麽不去租一輛?”陳漢良不解地問。
那人迴答:“我看中你的新車了,覺得更保險。”
看來這雇車的人眼光還挺獨到。
“我這車連車牌都沒上呢,去外縣不是自找麻煩嗎?這事我真的辦不了。”那人歎了口氣,轉身去了拖拉機站租車。
等陳漢良裝好石棉瓦時,拖拉機站也開門營業了。他決定把車開過去登記,順便買幾個油桶迴家儲備些柴油。
畢竟1983年那時候加油站並不多見。
拖拉機站有售新舊油桶,舊的九塊錢一個,新的十五元。
對於陳漢良來說,隻要不漏,新舊無所謂,但這次他還是買了七個新的。
每個桶能裝三百三十到三百四十斤零號柴油,七個桶加起來差不多一噸。他先裝滿了兩桶,加上油和桶的錢,總共花了三百多。
辦理完手續後,陳漢良將車輛資料交給了趙桓源。拖拉機要在霧島落戶需要通過檢查,並在農機監理所登記上牌。
趙桓源審核完材料後,為陳漢良的拖拉機完成了初步登記,出具了上牌所需的文件。
陳漢良打算等到考駕駛證那天再順便處理上牌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