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後一個契丹人一腳踹下了城頭,楊重貴喘息著隨手拋掉了那柄早已砍得滿是缺口的直刀,自今日卯時開戰至今一直站在他身後的老卒踉踉蹌蹌上前,雙手把著一柄兩頭開了刃鋒的長矛遞了上來。這老卒身上血跡斑斑,肩背處帶著箭傷,左xon處衣甲綻開,內裏是六寸長的一條刀口,鮮血已經凝結結痂,老卒滿麵灰塵,隻有兩隻眼睛依舊閃亮,楊重貴隻掃了他一眼,就接過了他手中的矛槍,隨手掂了掂分量,沒有說話,轉迴身望著城下。
在一陣悠長的號角聲中,契丹士兵正在有秩序地撤下去,各部族宮帳的步軍順著四道臨時架起的簡易橋梁緩緩撤過護城河,每架橋梁邊上,都有數十名契丹皮室甲士手持強弓硬弩守衛,他們一麵列陣以待一麵輪流朝城頭之上拋sè著一bo*冷箭,在城牆之下,一個身披鐵甲的契丹小將手中拖著一杆鐵骨朵冷冷注視著,目光如水一般沉靜。
楊重貴喘了口氣,下令道:“擂鼓”
咚咚咚的戰鼓聲擂了起來,站在用木板樹幹等粗糙材料搭建的建議橋梁通道邊上的耶律休哥眉關漸漸鎖了起來,他抬起頭,再度望了城頭那個依然tin立的身影一眼,抬起左手緊了緊箍在頭上的鐵盔。
隨著陣陣鼓聲,一隊神情疲憊動作僵硬的弓弩兵再度出現在城頭。
隨著帶隊指揮的口令聲,一排羽箭sè了下來,sè中了正在通過建議橋梁的幾名契丹士兵,弓箭的力道不強,但撤退的步軍披甲的不多,還是傷了三四個,有一個創在鎖骨處,搖搖晃晃之下跌下了護城河。
城樓下,十幾名皮室軍頓時一撥箭雨迴敬迴去,將城頭上向下sè箭的漢軍弓箭手sè倒了一個。
撤退便在這樣你來我往的遠程攻擊中進行著,契丹士兵的動作很,受傷的人很便會被拖到護城河外側,不至於堵塞橋梁通道阻礙jā通,如此在傷亡了二十多人之後,這支攻城的部族宮帳軍已經建製完整地撤到了護城河西岸。
眼見著守衛橋梁的皮室軍也開始緩緩撤迴,帶隊的安跋乞都長長籲了一口氣,低聲罵道:“這些南蠻野戰便是群披甲羊,守起烏龜殼倒是有模有樣。”
此刻耶律休哥帶著後一隊皮室軍通過了橋梁來到西岸,安跋乞都叫道:“遜寧郎君,你且迴寨休憩,此處jā給咱家便是。”
耶律休哥沒有答他,反倒迴轉了身,緊緊盯著城頭,他身邊的皮室軍開始o撤搭在護城河兩岸的樹木和木板,他們小心翼翼地作業著——這些攻城的材料都是費盡辛苦從周圍的村莊搜集來的,明日攻城還要用到。
安跋乞都詫異地望著耶律休哥,卻見這員un上剛剛生出了一抹細絨á的小將臉sè嚴肅神情冷峻地淡淡說道:“還沒完呢。”
隨著他的話音,城中的鼓聲鼓點突然間變得密集了起來,城上飛地墜了幾十條繩索下來,每條繩索的末端都係著一個人。
耶律休哥揮動手中的鐵骨朵,剛剛列好隊的二十名皮室甲士立刻拉動手中的弓弩,顧不上鏖戰竟日早已酸痛腫脹的雙臂,紛紛朝著城牆上sè出了一bo箭雨。
這一bo的sè擊效果差了很多,幾乎沒有sè到人,轉眼之間,三十多個漢軍士兵便已經墜到了城下,這三十幾個漢兵身形都比較矮小,卻人人披甲,落地之後毫不猶豫,揮刃砍斷了身上的繩索,齊齊順出背在背後的木槍,大聲嘶喊著朝著幾座還沒來得及收拾的簡易橋梁衝了過去。
耶律休哥大喝了一聲,催馬上前,他身邊的十幾個皮室兵也揮動手中的長矛、骨朵、長刀等兵刃,大步衝上了一座橋梁。安跋乞都咬了咬牙,o出自己的馬刀,也跟了上去。
誰都明白,若讓這股漢兵反擊成功,吃個小虧倒不算什麽,這些橋梁材料毀掉了,明日就別想著攻城了。
契丹大軍駐兵晉陽城下已經有八天了,搜集攻城所需器械的製造材料就用了將近五日。倒不是守城的將軍有先見之明——大遼與北漢畢竟是盟邦,耶律敵祿轉眼打起太原的主意,也是在高平臨撤退之前與耶律休哥臨時商議的結果,關於這一點,就連在這個時代唯一稱得上有先見之明的穿越者李革太尉也不可能,何況晉陽城中的文臣武將?
李文當然不會知道,因為自己的緣故,耶律敵祿提前下定了撤退的決心,他不會知道,因為自己的緣故,使得遼國上層人物對南方局勢的關注大大加強,一批原本沒有計劃下放的少年貴族被提前分置各軍,而其中一個叫做耶律休哥的少年郎君不過寥寥數語,便將大遼驅虎吞狼的國策變成了假道伐虢。
蝴蝶效應……
踏上木橋,耶律休哥的眉頭鎖得越緊了——打頭衝上去幾個皮室勇士幾乎一個照麵便紛紛栽下了護城河去。
這批矮小的漢軍與耶律休哥見過的漢軍決然不同,他們手中端著木槍,身披皮甲,雖然隻有不足十個人,卻自有一股一往無前的凜然氣勢。
木槍刺出毫不猶豫,刺中之後幾乎立刻撒手,o出帶在身上的短刀繼續向前——不是百戰餘生的血勇之士,不會有這麽堅定果決的臨戰反應。
安跋乞都沒有跟著衝上來,他帶著一隊部族軍衝上了旁邊的另外一座木橋。
有耶律休哥在,這座木橋顯然不需要擔心,安跋乞都也是久經戰陣的人,的責任應該在哪裏,相比耶律休哥,他的壓力要輕一些,他踏上的這座木橋上,隻有四個漢軍士兵衝上來。
四名漢軍當中打頭的一名漢軍士兵頭戴鐵盔,身披皮甲,樣貌看不清楚,動作卻是格外狠辣迅捷,他手中的那柄木槍此刻已經刺中了第三名部族軍士兵,轉瞬之間便又將槍尖對準了第五個。
安跋乞都看出了些端倪,這個漢軍士兵的木槍每次出擊力道都拿捏得將將好,都是撿著契丹士兵沒有甲胄衣服保護的地方下手,或者咽喉,或者鎖骨,或者大ti根部,每次槍刃入ro都是點到即止,半個槍刃沒入敵人的身體便立即o出,力道還未用完,敵人已經栽倒,槍刃已經轉向了下一個目標。
要做到這一點,不僅僅需要對力道和度有著準確地把握,重要的是,要有絕對充足的自信,自信能夠躲過敵人的攻擊和臨死的反噬,自信有足夠的反應來應對下一個敵人可能在任何一個方向動的攻擊。
安跋乞都大喝一聲,輪著手中的馬槊朝著那名漢軍砸了下去。
他別無選擇,他騎在馬上,馬的分量加上他的分量,整座橋梁都在搖晃,身邊都是自己手下的部族戰士,不管朝哪個方向揮舞兵器都會打到自己人。朝前刺的話……他不敢保證能否刺到對方的身體,但對方一定能夠搶先刺中自己胯下的戰馬。這個時候,什麽招數技巧統統沒用,簡單的論起來砸過去,是簡捷犀利的攻擊。
然而他的攻擊還是落空了,對麵的漢軍士兵身形一矮,向前搶了兩步,已經鑽到了他的馬槊攻擊死角下,手中的木槍斜斜舉起,一伸一縮,戰馬稀溜溜一聲淒厲的長嘶,脖頸下被刺出了一個將近碗底大小的血窟窿。
那個漢軍士兵就地一個翻滾,左手綽槍,右手攀住了一根沒有削掉的粗大樹枝,支撐著身體側著橫在木橋邊上,堪堪躲過了高高飛起的兩隻馬掌,隨即,安跋乞慘嚎一聲,連人帶馬摔進了護城河中。
這一幕生,從頭到尾不過唿吸之間,僅僅一個照麵,契丹部族軍的堂堂副指揮使便已經被人扔下了河,在一旁的木橋上鏖戰的耶律休哥揮舞著鐵骨朵砸開了迎麵刺來的一杆木槍,目瞪口呆的望著相鄰的木橋上生的這一幕。渾沒在意身邊側麵砍來的一柄長刀。
等到身邊的皮室兵怒吼著撲上去將攻擊耶律休哥的漢兵撲翻,兩個人翻滾著滾落橋下,耶律休哥的目光還在盯著側麵的木橋上,那名身形矮小的漢軍士兵剛剛翻身站了起來,頭盔不知何時掉落了,lu出了線條圓潤的臉部弧線,齊耳的短,一對鳳目中透sè出冷森森的光芒,雪白的脖頸上連一個凸起也沒有——竟是個沒有喉結的nv人。
這一刻,耶律休哥幾乎被當場石化……
……
呂端遞上了自己的名刺,si中府én前守衛的內衛軍官打開看了一眼,恭敬卻堅決地遞還了迴來:“還請使君見諒,這個不行。”
呂端一愣,那軍官看上去不過十七八歲年紀,身上穿著一套老式的延慶軍服,從臂章上的標識看不過是個禦侮校尉,神情氣度卻頗為老成,沒有在上官麵前的惶恐,卻也並沒有這個年月看慣了的武人的跋扈。
呂端皺起了眉頭:“本州是奉si中劄前來參與會議的。”
他拿出了李彬的手劄,遞了過去。
那軍官接過來,展開看了一下,又jā還迴去,依舊是一樣的言辭:“還請使君見諒,此劄事涉機密,下官密級不夠,不敢逾權……”
呂端有些惱怒了,他揚起了頭:“這也不成,那也不成,你是哪個將軍帶的兵?竟敢藐視朝廷大臣?”
那軍官卻並不慌làn,隨手從身後一個身穿低品文官服sè的年輕人手中拿過了一張便箋,取了筆墨出來,態度依然恭敬地道:“請使君寫下尊諱、職銜、來自何處、來訪何人、所為何事、何時到來……執此én劄,自有人替使君通傳。”
“荒謬——”呂端一拂袖,冷笑道:“……si中手劄事涉機密,本州來意自然是軍國重事,錄於紙上,爾等便敢看了?”
那軍官的態度依舊不卑不亢,耐心地解釋道:“使君誤會了,這‘所為何事’一欄,不須詳錄,隻需錄下事由即可,例如若使君自請見si中,便寫‘公務請見’即可,若si中召使君議決事務,便寫‘公務會議’即可……”
呂端愣住了,一卻說不出話來,那軍官臉上並無半分刁難詰問之意,口氣也並無半分不耐,分明是一副公事公辦神sè,倒讓他一時之間沒了主意。
“此乃通判夏州的呂易直使君——”
一個聲音在身後響起,呂端立時迴過身,卻見一輛馬車停在身後,節製延慶七州政事的八路軍節度長史秦固正自車上下來。
秦固走到那個軍官麵前,臉sè頗有些不好看,他伸手從袖內掏出了一麵銅牌,眼尖的呂端一眼看到銅牌上刻著幾行字體,大小不一。
醒目的是兩個大秦固。
呂端暗自搖頭,將七州執政長史名諱這麽大刺刺刻上去,固然簡單,卻畢竟失之尊重。
秦固的名字一側,是三個誰也看不懂的蝌蚪003
秦固的名字下方,是一行軍節度長史。
小字下方,又是一行細小的文字:顯德元年三月內衛參軍處核。
那軍官仔細地驗看了銅牌,恭恭敬敬遞迴去,立正,左手平xon,向秦固敬禮。
秦固帶著呂端往裏麵走著,語調溫和地道:“易直莫要掛懷,這些內衛不認得你,不肯放你進來,如今七州命劄,皆出兩府,關防緊密一些原也應該……隻是……”
“這些內衛,方也驗看了堅兄的腰牌。”
秦固一愣,隨即苦笑道那不是腰牌,是出入證”
呂端沒言聲,秦固解釋道:“這是內衛參軍核的出入證,憑此銅牌,可出入兩府。”
呂端忍不住問道:“這與腰牌有何區別?”
秦固攤開手:“我也不明所以,懷仁愛鬧,你又不是不,這等事務,隻管由他鬧去就是……”
不等呂端繼續問,他便開口道:“易直此來,是向si中述職的?”
他這一問立時將呂端的注意力從那莫名其妙的出入證上扯了開來,呂端的職務軍檢校夏州節度判官,屬軍長史房節製,按照道理,即便述職,也是向秦固這個總領七州政事的節度長史述職,萬萬沒有越過秦固來向李彬述職的道理,因此秦固這一問,已然帶了幾分不滿的味道。
呂端不是延慶本地人,是從朝廷空降過來監督馬政的,是李文革力排眾議將其拔擢為通判夏州的一方守臣,對此秦固等本土文臣當時並不讚同,隻是拗不過那位鑽起牛角尖來比誰都要執拗的太尉,勉強屈從而已。但這並不等於秦固會為了屈就李文革的態度而放棄原則。
製度就是製度,呂端即便是朝廷派來的官員,也絕不允許破壞延慶軍政集團內部的製度和秩序。
呂端開口道:“不是,要述職自然是先去帥府拜會堅……”
他頓了頓,道:“是si中召我來參與今日的會議的”
秦固頓時醒悟:“原來如此,那便是為了建行台的事情,si中要聽聽易直的意思。”
“行台?”呂端心中一凜,“行台?”
“延慶道行台én下省——”秦固語氣肯定地道,“易直不知道此事麽?”
呂端的步不由自主地停下了,心下的驚駭震撼,一時間全都表現在了臉上。
所謂行台,其實是隋末唐初的一個臨時行政建製,相當於朝廷的派出機構,如同唐初的“行軍總管府”是總管諸軍的軍事建製一樣,行台其實是個主管諸州政務的大行政建製,隻是初唐時期的行台,是行台尚省,也就是個由朝廷外派的小尚省,其官長無論是尚令還是左右仆sè、各部尚,都比京師的尚省低上半格。
初唐時尚令為正二品,行台尚令則為從二品;尚左右仆sè為從二品,行台尚左右仆sè則為正三品,以此類推。
即便如此,行台尚令的職務也不輕易授予,隻有李姓宗室可能出任此職。
在行台尚省之上,還有一個大的行政建製叫做大行台尚省,與京師尚省平起平坐,而這個大行台尚令有唐一代隻有一個人擔任過,那便是底定了大唐四百年江山的秦王李世民,後來的大唐太宗文皇帝。
由此可見,“行台”對於中央政權而言,是一個何等敏感的存在。
所謂行台,實與割據裂土無異,說得再嚴重點,一旦建起了行台,延慶政權就扯下了後一層遮羞布,公開與大梁朝廷分庭抗禮了。
以李文革的做派,這倒並不奇怪,自封建疏一上,此刻的朝廷上,若還有誰說這位太尉安分守己並無問鼎之心,那真的奇怪。
隻有一件事呂端還不大明白——延慶道行台én下省,那是什麽東東?
閱讀全的的網址,如果您喜歡蠶室廢人寫的《北唐》。.。
在一陣悠長的號角聲中,契丹士兵正在有秩序地撤下去,各部族宮帳的步軍順著四道臨時架起的簡易橋梁緩緩撤過護城河,每架橋梁邊上,都有數十名契丹皮室甲士手持強弓硬弩守衛,他們一麵列陣以待一麵輪流朝城頭之上拋sè著一bo*冷箭,在城牆之下,一個身披鐵甲的契丹小將手中拖著一杆鐵骨朵冷冷注視著,目光如水一般沉靜。
楊重貴喘了口氣,下令道:“擂鼓”
咚咚咚的戰鼓聲擂了起來,站在用木板樹幹等粗糙材料搭建的建議橋梁通道邊上的耶律休哥眉關漸漸鎖了起來,他抬起頭,再度望了城頭那個依然tin立的身影一眼,抬起左手緊了緊箍在頭上的鐵盔。
隨著陣陣鼓聲,一隊神情疲憊動作僵硬的弓弩兵再度出現在城頭。
隨著帶隊指揮的口令聲,一排羽箭sè了下來,sè中了正在通過建議橋梁的幾名契丹士兵,弓箭的力道不強,但撤退的步軍披甲的不多,還是傷了三四個,有一個創在鎖骨處,搖搖晃晃之下跌下了護城河。
城樓下,十幾名皮室軍頓時一撥箭雨迴敬迴去,將城頭上向下sè箭的漢軍弓箭手sè倒了一個。
撤退便在這樣你來我往的遠程攻擊中進行著,契丹士兵的動作很,受傷的人很便會被拖到護城河外側,不至於堵塞橋梁通道阻礙jā通,如此在傷亡了二十多人之後,這支攻城的部族宮帳軍已經建製完整地撤到了護城河西岸。
眼見著守衛橋梁的皮室軍也開始緩緩撤迴,帶隊的安跋乞都長長籲了一口氣,低聲罵道:“這些南蠻野戰便是群披甲羊,守起烏龜殼倒是有模有樣。”
此刻耶律休哥帶著後一隊皮室軍通過了橋梁來到西岸,安跋乞都叫道:“遜寧郎君,你且迴寨休憩,此處jā給咱家便是。”
耶律休哥沒有答他,反倒迴轉了身,緊緊盯著城頭,他身邊的皮室軍開始o撤搭在護城河兩岸的樹木和木板,他們小心翼翼地作業著——這些攻城的材料都是費盡辛苦從周圍的村莊搜集來的,明日攻城還要用到。
安跋乞都詫異地望著耶律休哥,卻見這員un上剛剛生出了一抹細絨á的小將臉sè嚴肅神情冷峻地淡淡說道:“還沒完呢。”
隨著他的話音,城中的鼓聲鼓點突然間變得密集了起來,城上飛地墜了幾十條繩索下來,每條繩索的末端都係著一個人。
耶律休哥揮動手中的鐵骨朵,剛剛列好隊的二十名皮室甲士立刻拉動手中的弓弩,顧不上鏖戰竟日早已酸痛腫脹的雙臂,紛紛朝著城牆上sè出了一bo箭雨。
這一bo的sè擊效果差了很多,幾乎沒有sè到人,轉眼之間,三十多個漢軍士兵便已經墜到了城下,這三十幾個漢兵身形都比較矮小,卻人人披甲,落地之後毫不猶豫,揮刃砍斷了身上的繩索,齊齊順出背在背後的木槍,大聲嘶喊著朝著幾座還沒來得及收拾的簡易橋梁衝了過去。
耶律休哥大喝了一聲,催馬上前,他身邊的十幾個皮室兵也揮動手中的長矛、骨朵、長刀等兵刃,大步衝上了一座橋梁。安跋乞都咬了咬牙,o出自己的馬刀,也跟了上去。
誰都明白,若讓這股漢兵反擊成功,吃個小虧倒不算什麽,這些橋梁材料毀掉了,明日就別想著攻城了。
契丹大軍駐兵晉陽城下已經有八天了,搜集攻城所需器械的製造材料就用了將近五日。倒不是守城的將軍有先見之明——大遼與北漢畢竟是盟邦,耶律敵祿轉眼打起太原的主意,也是在高平臨撤退之前與耶律休哥臨時商議的結果,關於這一點,就連在這個時代唯一稱得上有先見之明的穿越者李革太尉也不可能,何況晉陽城中的文臣武將?
李文當然不會知道,因為自己的緣故,耶律敵祿提前下定了撤退的決心,他不會知道,因為自己的緣故,使得遼國上層人物對南方局勢的關注大大加強,一批原本沒有計劃下放的少年貴族被提前分置各軍,而其中一個叫做耶律休哥的少年郎君不過寥寥數語,便將大遼驅虎吞狼的國策變成了假道伐虢。
蝴蝶效應……
踏上木橋,耶律休哥的眉頭鎖得越緊了——打頭衝上去幾個皮室勇士幾乎一個照麵便紛紛栽下了護城河去。
這批矮小的漢軍與耶律休哥見過的漢軍決然不同,他們手中端著木槍,身披皮甲,雖然隻有不足十個人,卻自有一股一往無前的凜然氣勢。
木槍刺出毫不猶豫,刺中之後幾乎立刻撒手,o出帶在身上的短刀繼續向前——不是百戰餘生的血勇之士,不會有這麽堅定果決的臨戰反應。
安跋乞都沒有跟著衝上來,他帶著一隊部族軍衝上了旁邊的另外一座木橋。
有耶律休哥在,這座木橋顯然不需要擔心,安跋乞都也是久經戰陣的人,的責任應該在哪裏,相比耶律休哥,他的壓力要輕一些,他踏上的這座木橋上,隻有四個漢軍士兵衝上來。
四名漢軍當中打頭的一名漢軍士兵頭戴鐵盔,身披皮甲,樣貌看不清楚,動作卻是格外狠辣迅捷,他手中的那柄木槍此刻已經刺中了第三名部族軍士兵,轉瞬之間便又將槍尖對準了第五個。
安跋乞都看出了些端倪,這個漢軍士兵的木槍每次出擊力道都拿捏得將將好,都是撿著契丹士兵沒有甲胄衣服保護的地方下手,或者咽喉,或者鎖骨,或者大ti根部,每次槍刃入ro都是點到即止,半個槍刃沒入敵人的身體便立即o出,力道還未用完,敵人已經栽倒,槍刃已經轉向了下一個目標。
要做到這一點,不僅僅需要對力道和度有著準確地把握,重要的是,要有絕對充足的自信,自信能夠躲過敵人的攻擊和臨死的反噬,自信有足夠的反應來應對下一個敵人可能在任何一個方向動的攻擊。
安跋乞都大喝一聲,輪著手中的馬槊朝著那名漢軍砸了下去。
他別無選擇,他騎在馬上,馬的分量加上他的分量,整座橋梁都在搖晃,身邊都是自己手下的部族戰士,不管朝哪個方向揮舞兵器都會打到自己人。朝前刺的話……他不敢保證能否刺到對方的身體,但對方一定能夠搶先刺中自己胯下的戰馬。這個時候,什麽招數技巧統統沒用,簡單的論起來砸過去,是簡捷犀利的攻擊。
然而他的攻擊還是落空了,對麵的漢軍士兵身形一矮,向前搶了兩步,已經鑽到了他的馬槊攻擊死角下,手中的木槍斜斜舉起,一伸一縮,戰馬稀溜溜一聲淒厲的長嘶,脖頸下被刺出了一個將近碗底大小的血窟窿。
那個漢軍士兵就地一個翻滾,左手綽槍,右手攀住了一根沒有削掉的粗大樹枝,支撐著身體側著橫在木橋邊上,堪堪躲過了高高飛起的兩隻馬掌,隨即,安跋乞慘嚎一聲,連人帶馬摔進了護城河中。
這一幕生,從頭到尾不過唿吸之間,僅僅一個照麵,契丹部族軍的堂堂副指揮使便已經被人扔下了河,在一旁的木橋上鏖戰的耶律休哥揮舞著鐵骨朵砸開了迎麵刺來的一杆木槍,目瞪口呆的望著相鄰的木橋上生的這一幕。渾沒在意身邊側麵砍來的一柄長刀。
等到身邊的皮室兵怒吼著撲上去將攻擊耶律休哥的漢兵撲翻,兩個人翻滾著滾落橋下,耶律休哥的目光還在盯著側麵的木橋上,那名身形矮小的漢軍士兵剛剛翻身站了起來,頭盔不知何時掉落了,lu出了線條圓潤的臉部弧線,齊耳的短,一對鳳目中透sè出冷森森的光芒,雪白的脖頸上連一個凸起也沒有——竟是個沒有喉結的nv人。
這一刻,耶律休哥幾乎被當場石化……
……
呂端遞上了自己的名刺,si中府én前守衛的內衛軍官打開看了一眼,恭敬卻堅決地遞還了迴來:“還請使君見諒,這個不行。”
呂端一愣,那軍官看上去不過十七八歲年紀,身上穿著一套老式的延慶軍服,從臂章上的標識看不過是個禦侮校尉,神情氣度卻頗為老成,沒有在上官麵前的惶恐,卻也並沒有這個年月看慣了的武人的跋扈。
呂端皺起了眉頭:“本州是奉si中劄前來參與會議的。”
他拿出了李彬的手劄,遞了過去。
那軍官接過來,展開看了一下,又jā還迴去,依舊是一樣的言辭:“還請使君見諒,此劄事涉機密,下官密級不夠,不敢逾權……”
呂端有些惱怒了,他揚起了頭:“這也不成,那也不成,你是哪個將軍帶的兵?竟敢藐視朝廷大臣?”
那軍官卻並不慌làn,隨手從身後一個身穿低品文官服sè的年輕人手中拿過了一張便箋,取了筆墨出來,態度依然恭敬地道:“請使君寫下尊諱、職銜、來自何處、來訪何人、所為何事、何時到來……執此én劄,自有人替使君通傳。”
“荒謬——”呂端一拂袖,冷笑道:“……si中手劄事涉機密,本州來意自然是軍國重事,錄於紙上,爾等便敢看了?”
那軍官的態度依舊不卑不亢,耐心地解釋道:“使君誤會了,這‘所為何事’一欄,不須詳錄,隻需錄下事由即可,例如若使君自請見si中,便寫‘公務請見’即可,若si中召使君議決事務,便寫‘公務會議’即可……”
呂端愣住了,一卻說不出話來,那軍官臉上並無半分刁難詰問之意,口氣也並無半分不耐,分明是一副公事公辦神sè,倒讓他一時之間沒了主意。
“此乃通判夏州的呂易直使君——”
一個聲音在身後響起,呂端立時迴過身,卻見一輛馬車停在身後,節製延慶七州政事的八路軍節度長史秦固正自車上下來。
秦固走到那個軍官麵前,臉sè頗有些不好看,他伸手從袖內掏出了一麵銅牌,眼尖的呂端一眼看到銅牌上刻著幾行字體,大小不一。
醒目的是兩個大秦固。
呂端暗自搖頭,將七州執政長史名諱這麽大刺刺刻上去,固然簡單,卻畢竟失之尊重。
秦固的名字一側,是三個誰也看不懂的蝌蚪003
秦固的名字下方,是一行軍節度長史。
小字下方,又是一行細小的文字:顯德元年三月內衛參軍處核。
那軍官仔細地驗看了銅牌,恭恭敬敬遞迴去,立正,左手平xon,向秦固敬禮。
秦固帶著呂端往裏麵走著,語調溫和地道:“易直莫要掛懷,這些內衛不認得你,不肯放你進來,如今七州命劄,皆出兩府,關防緊密一些原也應該……隻是……”
“這些內衛,方也驗看了堅兄的腰牌。”
秦固一愣,隨即苦笑道那不是腰牌,是出入證”
呂端沒言聲,秦固解釋道:“這是內衛參軍核的出入證,憑此銅牌,可出入兩府。”
呂端忍不住問道:“這與腰牌有何區別?”
秦固攤開手:“我也不明所以,懷仁愛鬧,你又不是不,這等事務,隻管由他鬧去就是……”
不等呂端繼續問,他便開口道:“易直此來,是向si中述職的?”
他這一問立時將呂端的注意力從那莫名其妙的出入證上扯了開來,呂端的職務軍檢校夏州節度判官,屬軍長史房節製,按照道理,即便述職,也是向秦固這個總領七州政事的節度長史述職,萬萬沒有越過秦固來向李彬述職的道理,因此秦固這一問,已然帶了幾分不滿的味道。
呂端不是延慶本地人,是從朝廷空降過來監督馬政的,是李文革力排眾議將其拔擢為通判夏州的一方守臣,對此秦固等本土文臣當時並不讚同,隻是拗不過那位鑽起牛角尖來比誰都要執拗的太尉,勉強屈從而已。但這並不等於秦固會為了屈就李文革的態度而放棄原則。
製度就是製度,呂端即便是朝廷派來的官員,也絕不允許破壞延慶軍政集團內部的製度和秩序。
呂端開口道:“不是,要述職自然是先去帥府拜會堅……”
他頓了頓,道:“是si中召我來參與今日的會議的”
秦固頓時醒悟:“原來如此,那便是為了建行台的事情,si中要聽聽易直的意思。”
“行台?”呂端心中一凜,“行台?”
“延慶道行台én下省——”秦固語氣肯定地道,“易直不知道此事麽?”
呂端的步不由自主地停下了,心下的驚駭震撼,一時間全都表現在了臉上。
所謂行台,其實是隋末唐初的一個臨時行政建製,相當於朝廷的派出機構,如同唐初的“行軍總管府”是總管諸軍的軍事建製一樣,行台其實是個主管諸州政務的大行政建製,隻是初唐時期的行台,是行台尚省,也就是個由朝廷外派的小尚省,其官長無論是尚令還是左右仆sè、各部尚,都比京師的尚省低上半格。
初唐時尚令為正二品,行台尚令則為從二品;尚左右仆sè為從二品,行台尚左右仆sè則為正三品,以此類推。
即便如此,行台尚令的職務也不輕易授予,隻有李姓宗室可能出任此職。
在行台尚省之上,還有一個大的行政建製叫做大行台尚省,與京師尚省平起平坐,而這個大行台尚令有唐一代隻有一個人擔任過,那便是底定了大唐四百年江山的秦王李世民,後來的大唐太宗文皇帝。
由此可見,“行台”對於中央政權而言,是一個何等敏感的存在。
所謂行台,實與割據裂土無異,說得再嚴重點,一旦建起了行台,延慶政權就扯下了後一層遮羞布,公開與大梁朝廷分庭抗禮了。
以李文革的做派,這倒並不奇怪,自封建疏一上,此刻的朝廷上,若還有誰說這位太尉安分守己並無問鼎之心,那真的奇怪。
隻有一件事呂端還不大明白——延慶道行台én下省,那是什麽東東?
閱讀全的的網址,如果您喜歡蠶室廢人寫的《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