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地點都能被稱作“釘子戶”,而在魔都,那些自詡為“釘子戶”的地方,往往都會加上一個具有地域特色的前綴,諸如hk區“釘子戶”、上隻角“釘子戶”、黃泥渡“釘子戶”等。然而,如果有一個地方能夠直接以“釘子戶”自稱,無需任何前綴,那麽大家心照不宣地都會知道是哪裏。


    當遇到不了解的外地人時,為了方便解釋,隻需在前麵加上“魔都”二字,即魔都“釘子戶”,這樣的全稱立刻就能讓人不明覺厲。


    這才是真正的城市地標。


    當魔都的其他“釘子戶”們競相爭奪排名時,這個小區的居民們卻往往以一種淡然的態度看待:“瞧瞧,這有什麽了不起的,能跟我們比哇?”


    占據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擁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一出家門,南京路的繁華景象便映入眼簾,抬頭望去,外灘的壯麗風光盡收眼底,而背後則是市政府大樓的莊嚴矗立。


    或許有人會對周邊環境有所微詞,盡管街道稍顯狹窄,但這絲毫未減住戶們享受這一獨特地理位置所帶來的便捷與榮耀。


    至於人民廣場、博物館這些聲名遠播的名勝,盡管吸引了無數遊客不遠千裏而來,甚至需要提前數月精心規劃行程、安排假期,頗為繁瑣。但對於小區的居民而言,前往這些地方不過是步行一站路的距離,去與不去,不過是一個五分鍾內就能做出的決定,超過五分鍾,就已經走到了。


    稍顯遺憾的是,這一站路的距離,似乎略顯遙遠,也確實帶來了些許不便……對於人民廣場這樣的“偏遠之地”,我們實在提不起興趣前往。我們更願意留在自己溫馨的小家中,在這繁華熱鬧的市中心,靜靜享受那份獨有的寧靜與別致。


    隔壁緊鄰著醫院,誰家看病有我們小區簡單?住院部就在隔壁樓,看病時跟醫生交流都是這樣的場景:“指著醫生辦公室的窗外,對麵那棟樓,二樓那邊,哎,對了,我家就在那個房間旁邊……”


    “醫生,這塊地方也算是醫院的地界,我們也算是醫院的房客。物業費還是醫院收的,前幾年又漲了1毛5分錢......”


    “那個錢都是小事情啦,看病的時候幫幫忙,可得給咱好好瞧,好哇?”


    當然,地區的優越也離不開周邊環境的烘托。小區周圍遍布著眾多曆史遺跡,說不定轉過街角,那家不起眼的小書店,就曾是哪位名人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


    至少,小區轉角的郵局,在幾十年前戰火紛飛的歲月裏,曾是一個聲名顯赫的交通站。它的傳奇故事,被諸多暢銷書所記載,流傳甚廣。


    盡管那棟老宅因歲月的洗禮而時常大門緊鎖,僅在定期清掃之時,後門才會悄然開啟。然而,雲釗在兒時卻曾偷偷溜入其中。某次,不知何故,大門竟意外地敞開著,無人問津,他這樣一個孩童便借此機會踏入了屋內。


    邁進門檻的那一刻,他眼前展現的是牆壁上掛滿的一塊塊斑駁的鏡框,每個鏡框內都鑲嵌著一張照片,旁邊則密密麻麻地鐫刻著文字。由於雲釗當時年幼,個子尚矮,隻能仰望著閱讀到最下方那些低矮處的故事。


    他依稀記得其中一張黑白且略顯陳舊的照片上,展示著一個小孩子。照片旁的文字,以密集的報紙5號字書寫,講述了一個無名英雄的故事。


    這位英雄在文字中僅被提及小名——小囡囡,一個在魔都極為常見的名字,每年有數萬人同名。他的事跡也稱不上顯赫,就是那種在典型的英雄故事裏,都必然會發生且一筆帶過的內容。


    他,一個看似平凡無奇的人,每日重複著將報紙送至指定地點的簡單任務。然而,就在他七歲那年,初諳世事之時,一次送報的經曆卻讓他做出了非凡之舉。為了保護機密信息免遭竊取,他毫不猶豫地跳入了江中。幸運的是,孩子精通水性,並未溺水,可惜在水中被圍困,隨後被抓。


    麵對審問,年僅七歲的他,一口咬定自己是因為害怕被搶劫才逃跑,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都未曾吐露情報的來源。


    或許,在孩子純真的心靈中,隻是秉持著一個簡單而堅定的信念——不出賣朋友。但這樣的品質,怎能不讓後人將他視為英雄?那張稚嫩的臉龐,那抹純真的笑容,永遠定格在了他七歲的年華裏。


    事實上,雲釗後來才得知,在那個舊社會,孩子們通常都按虛歲來計算年齡。因此,那個在酷刑下堅貞不屈、誓死保護組織的孩子,其實還隻是個六歲多的幼童。


    這樣年幼的孩子,究竟是如何擁有如此堅定的意誌和勇氣?我們不禁猜測,他的身邊或許有著許多英雄人物的榜樣,正是這些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塑造了他堅毅不屈的性格。


    屋子被巧妙地分割成了幾個溫馨的房間和一個寬敞明亮的大廳,每一麵牆都掛滿了各式各樣的故事畫或照片,它們靜靜地訴說著過往的歲月。


    聽院子裏的老人們講起,在以前開放的日子裏,曾承載著無數人的淚水。那時,天天都有人哭著從裏麵走出來,仿佛裏麵藏著什麽難以言說的秘密或悲傷。很多人一旦踏入那扇門,就再也沒能輕鬆地走出來,他們的心靈被那裏的故事深深觸動,久久不能自已。


    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裏實在無法接待大量客流,不得不選擇了關閉。然而,作為曆史的遺跡,它承載著太多的記憶與意義,必須得到妥善的保護。因此,盡管大門緊閉,不再對外開放,但那份曆史的厚重與溫度,依舊在歲月的長河中靜靜流淌,等待著有心人的聆聽與感悟。


    不遠處的花杏樓,同樣是一座承載著曆史記憶的遺跡。與前麵已經沉寂的交通站不同,花杏樓至今仍煥發著勃勃生機,經營得如火如荼,仿佛一位曆經滄桑卻依舊風華正茂的老者,可以算得上是活著的文物,見證著時代的變遷與城市的繁榮。


    這裏有大名鼎鼎的花杏樓月餅。每當中秋佳節臨近,花杏樓的月餅便成了人們爭相品嚐的美味。想要一嚐這傳說中的美味?那你可得做好排隊等候的準備,因為那隊伍之長,簡直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


    花杏樓的總部就設在小區門口,位置之便利,讓小區住戶們盡享口福。隻需站在自家窗前,便能清晰地望見排隊的盛況。每當看到隊伍稍顯稀疏,他們便悠然自得地踱步過去,掏出月餅票,就能輕鬆包上一隻今早新鮮出爐、香氣四溢的美味月餅。這不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一種生活的儀式感,讓人在品味中感受到歲月的靜好與傳承的力量。


    月餅的美味自不必贅述,但是月餅票的“奧妙”,濃懂哇?


    隻需持有一張月餅票,將其贈予他人,這份人情便傳遞到位。隨後,這張票可能會輾轉至黃牛手中,黃牛再將其轉售給迴收者,如此一番流轉,仿佛月餅票被賦予了某種金融屬性,形成了一種類似“月餅證券化”的現象。


    小區裏家家戶戶都是此道高手,限購時,爺叔阿姨們總能拿出一堆孩子們的身份證,一疊一疊地從花杏樓搞到月餅票。若能深刻理解這一過程中的運作機製,那絕對堪稱經濟學領域的行家裏手。


    “月餅經濟學家”或許真有資格去角逐諾貝爾經濟學獎,隻不過撰寫相關論文確實有些難度,最大的挑戰在於,向外國人闡釋這一概念頗為棘手。就拿搶月餅找黃牛這事兒來說吧,為何會牽扯到一頭“神奇的牛”?這“神奇的牛”可真夠讓翻譯們傷透腦筋,耗費無數腦細胞。


    反正我們小區的大爺大媽們,那檔次絕對是拿得出手的,每天與那些站在華夏經濟學最前沿的非著名“經濟學家”一同跳著廣場舞,場麵甚是和諧。


    而這些非著名的“經濟學家”們,每天收月餅票時坐著的小凳子,還是向咱們小區住戶借的呢,如若不然,他們恐怕就隻能委屈自己,蹲著忙生意了。


    至於“月餅經濟學家”們的夢想還是有的,最多的夢想就是,能住在我們小區。他們天天打聽著小區有沒有房子出租,不知道還以為是和醫院的病人家屬呢。這無形中賦予了小區住戶一種住在“羅馬”般的尊貴感。


    當然,小區存在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設施略顯舊,加之道路阻塞,使得交通出行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而停車問題更是雪上加霜,難上加難。


    拆遷重建似乎是解決這一係列問題的唯一出路。然而,遺憾的是,醫院因資金匱乏,無法進行拆遷與重建。更為關鍵的是,目前的物業費是由醫院自行收取的,一旦進行拆遷,這個地方優先用於擴建道路,醫院也就失去了這一收入來源。


    正所謂“蚊子腿也是肉”,與其輕舉妄動,不如保持現狀,日子也就這樣一天天平淡地流逝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洞修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多叉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多叉樹並收藏白洞修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