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準備鄉試
孫山表哥何書錦的科舉路 作者:做夢也想暴富的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秀才酒過後,何書錦就開始正式定親了,他有些緊張,不過鄉試在即,他也隻能調整自己的心態,好好研讀。
何書錦的未婚妻叫梁夢瑤,是個很好看的姑娘,身高一米七左右,身材均勻,臉蛋白皙,櫻桃小嘴,和何書錦站在一起十分般配。
梁夢瑤是京城人士,隻會說官話,廣南話不太會說,何書錦有送她幾本學習廣南話的書籍,畢竟嫁到何家了,還是需要會說些廣南話,這樣也好交流。
之所以送書還是因為何書瑜知曉未來大嫂不懂說廣南話,取笑自家大哥隻能跟妻子說官話,和家裏人說廣南話,天天兩種語言來迴切換。
何書錦之前沒想到這個,被何書瑜這麽一說以後,就讓家裏人都學著說官話,他每天迴來都跟家裏人練習,這樣後麵就好溝通了。
不過家裏人都年紀比較大,學習吃力,學得不是很好,有些話說不準,怕自己未婚妻聽不懂,所以就送了幾本書讓她也能學幾句廣南話。
轉眼間,鄉試在即。
府城裏多了許多學子,都是來考鄉試的。
鄉試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每三年考一次。
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正榜上有名就是舉人了。
鄉試的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
鄉試考九天,共三場,每場考三天。
何書錦去報名的時候發現報名的人特別多,熙熙攘攘的,比府試的還要多。
陪在何書錦身邊的何二郎說:“錦哥兒,這麽多學子報名呀,競爭可真大的。”
何書錦也這麽認為,說道:“是啊,每三年又多兩批秀才,所以越往後的鄉試報名的人就越多。
但是我們廣州府的錄取率並沒有變化,之前是百人中選幾十個,現在就是千人中選幾十個了。”
何二郎咽了咽口水,他想著錦哥兒壓力真是太大了,他不能說喪氣話,換了個說法:“無事,人多才能激發才能,錦哥兒,好好考,咱們家除了秀才已經很好了,阿爹很滿足,你莫有壓力。”
何書錦笑著說:“阿爹,我知道了,我也覺得自己學識還不夠,這次隻想著試試,知道鄉試是怎樣的流程也好,積累經驗嘛。”
何二郎點頭說:“這麽想就對了,快,準備到你了,快把憑證準備好。”
何書錦從文路手中接過憑證,檢查無誤後就拿給衙役驗證,然後報名。
報完名幾人沒有馬上迴家,倒是去了茶樓喝茶,茶樓裏最多的就是來自各個廣州管轄下的地區的學子。
不少學子在吟詩作對,還有的在聊這次鄉試的主考官是誰的話題。
和府試一樣,主考官是誰,喜歡什麽樣的文風這些都是要打聽的,但是一定要找熟人打聽,懂的都懂。
何書錦等人剛坐下,就聽到隔壁桌傳來三人的聲音,青衫學子說:“聽說這次鄉試有三千多人報名啊,隻錄取一百人是不是真的?”
白衫學子說道:“九成是真的,你沒發現最近府城多了好多人嗎,客棧都住滿了,有些人找不到客棧的,隻能找破廟住了。”
“真的啊,天哪,今年怎麽這麽多人,上榜的機會豈不是更加渺茫了。”身穿灰淺色長衫的學子說道。
白衫學子說:“唉,我的詩賦不好,算學也一般,還有這麽多人一起考,看來上榜的機會更渺茫了”
淺灰色長衫學子說:“你的策論寫得好啊,夫子都常誇,就我每一方麵都是中規中矩的,若是這次鄉試不上榜,我就去別的書院求學了。”
青衫學子安撫道:“先別說喪氣話,還有幾天時間,這幾天我們好好研讀吧,爭取一次過,不然要是等下一次鄉試,先不說要等三年,到時候報名的人會更多。”
白衫學子認同“你說的有道理,我們一起努力。”
何書錦等人將對話全都聽完了,心裏想著競爭真大啊。
畢竟是鄉試,有金舉人,銀進士的說法,舉人的含金量比進士還高。
鄉試是30個人裏麵錄取1個人,而會試是10個人裏麵錄取1個人,鄉試的淘汰率更甚,也更難考。
能考上舉人的都是人中之龍,中了舉人也意味著一隻腳已經踏入仕途,有參加會試的機會。
即使日後會試不中,也有機會去外地或者小地方做官,大多是基層的職位,但也是個官,在小地方當官,直接就是土皇帝。
如果考上舉人,又有門路,亦可在戶籍地當個縣令也是有可能的。
何書錦輕啜一口茶,沉思片刻,安撫著何二郎道:“阿爹,這次前來參加鄉試的學子眾多,確實競爭激烈。但是也不用過於擔憂,我會盡力而為的。”
何二郎點點頭,不過心裏還是為何書錦擔心,他就怕何書錦不上榜,然後就沉迷於失敗之中,起不來。
此時,旁邊另一桌的討論引起了他的注意。
“聽聞城東有一位姓劉的老先生,曾多次擔任鄉試的閱卷官,對科舉甚是了解。”
“真的嗎?若是能得到他的指點,想必對考試大有裨益。”
何書錦心裏想著真的有嗎,他覺得好像不太靠譜,但是何二郎很心動,轉頭對何書錦說:“錦哥兒,要不然你也去拜訪一下這位劉老先生,或許能有所收獲。”
何書錦有些猶豫,何二郎覺得還是走一趟好,拉著何書錦結賬後便朝著城東方向而去。
何書錦與何二郎來到城東,四處打聽劉老先生的住處。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終於找到了劉老先生的家門。
不過老先生的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隊,看來很多人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何二郎派文路迴何家,叫他把何書錦之前的文章拿來,讓何書錦決定也排一下隊,求老先生指點文章,說不定能有突破。
隊伍一點點的往前,落日與晚風相攜,終於要輪到何書錦了。
家丁問道:“敢問公子也是來請教我家老爺鄉試之事?”
何書錦笑著說:“是極,敢問可否請老先生為在下指點文章?”
家丁說道:“自是可以,不過還請公子上交二百兩指點費。”
何書錦震驚的說:“二百兩?今日沒帶這麽多錢。”
何書錦沒想到竟然要交這麽多錢,頓時怯了意。
家丁說道:“那煩請公子去取二百兩來,再遞上文章。”
家丁擺出請的手勢,將何書錦請走。
何書錦走出隊伍,歎了口氣,他覺得自己應該是想對了。
何書錦的未婚妻叫梁夢瑤,是個很好看的姑娘,身高一米七左右,身材均勻,臉蛋白皙,櫻桃小嘴,和何書錦站在一起十分般配。
梁夢瑤是京城人士,隻會說官話,廣南話不太會說,何書錦有送她幾本學習廣南話的書籍,畢竟嫁到何家了,還是需要會說些廣南話,這樣也好交流。
之所以送書還是因為何書瑜知曉未來大嫂不懂說廣南話,取笑自家大哥隻能跟妻子說官話,和家裏人說廣南話,天天兩種語言來迴切換。
何書錦之前沒想到這個,被何書瑜這麽一說以後,就讓家裏人都學著說官話,他每天迴來都跟家裏人練習,這樣後麵就好溝通了。
不過家裏人都年紀比較大,學習吃力,學得不是很好,有些話說不準,怕自己未婚妻聽不懂,所以就送了幾本書讓她也能學幾句廣南話。
轉眼間,鄉試在即。
府城裏多了許多學子,都是來考鄉試的。
鄉試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每三年考一次。
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正榜上有名就是舉人了。
鄉試的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
鄉試考九天,共三場,每場考三天。
何書錦去報名的時候發現報名的人特別多,熙熙攘攘的,比府試的還要多。
陪在何書錦身邊的何二郎說:“錦哥兒,這麽多學子報名呀,競爭可真大的。”
何書錦也這麽認為,說道:“是啊,每三年又多兩批秀才,所以越往後的鄉試報名的人就越多。
但是我們廣州府的錄取率並沒有變化,之前是百人中選幾十個,現在就是千人中選幾十個了。”
何二郎咽了咽口水,他想著錦哥兒壓力真是太大了,他不能說喪氣話,換了個說法:“無事,人多才能激發才能,錦哥兒,好好考,咱們家除了秀才已經很好了,阿爹很滿足,你莫有壓力。”
何書錦笑著說:“阿爹,我知道了,我也覺得自己學識還不夠,這次隻想著試試,知道鄉試是怎樣的流程也好,積累經驗嘛。”
何二郎點頭說:“這麽想就對了,快,準備到你了,快把憑證準備好。”
何書錦從文路手中接過憑證,檢查無誤後就拿給衙役驗證,然後報名。
報完名幾人沒有馬上迴家,倒是去了茶樓喝茶,茶樓裏最多的就是來自各個廣州管轄下的地區的學子。
不少學子在吟詩作對,還有的在聊這次鄉試的主考官是誰的話題。
和府試一樣,主考官是誰,喜歡什麽樣的文風這些都是要打聽的,但是一定要找熟人打聽,懂的都懂。
何書錦等人剛坐下,就聽到隔壁桌傳來三人的聲音,青衫學子說:“聽說這次鄉試有三千多人報名啊,隻錄取一百人是不是真的?”
白衫學子說道:“九成是真的,你沒發現最近府城多了好多人嗎,客棧都住滿了,有些人找不到客棧的,隻能找破廟住了。”
“真的啊,天哪,今年怎麽這麽多人,上榜的機會豈不是更加渺茫了。”身穿灰淺色長衫的學子說道。
白衫學子說:“唉,我的詩賦不好,算學也一般,還有這麽多人一起考,看來上榜的機會更渺茫了”
淺灰色長衫學子說:“你的策論寫得好啊,夫子都常誇,就我每一方麵都是中規中矩的,若是這次鄉試不上榜,我就去別的書院求學了。”
青衫學子安撫道:“先別說喪氣話,還有幾天時間,這幾天我們好好研讀吧,爭取一次過,不然要是等下一次鄉試,先不說要等三年,到時候報名的人會更多。”
白衫學子認同“你說的有道理,我們一起努力。”
何書錦等人將對話全都聽完了,心裏想著競爭真大啊。
畢竟是鄉試,有金舉人,銀進士的說法,舉人的含金量比進士還高。
鄉試是30個人裏麵錄取1個人,而會試是10個人裏麵錄取1個人,鄉試的淘汰率更甚,也更難考。
能考上舉人的都是人中之龍,中了舉人也意味著一隻腳已經踏入仕途,有參加會試的機會。
即使日後會試不中,也有機會去外地或者小地方做官,大多是基層的職位,但也是個官,在小地方當官,直接就是土皇帝。
如果考上舉人,又有門路,亦可在戶籍地當個縣令也是有可能的。
何書錦輕啜一口茶,沉思片刻,安撫著何二郎道:“阿爹,這次前來參加鄉試的學子眾多,確實競爭激烈。但是也不用過於擔憂,我會盡力而為的。”
何二郎點點頭,不過心裏還是為何書錦擔心,他就怕何書錦不上榜,然後就沉迷於失敗之中,起不來。
此時,旁邊另一桌的討論引起了他的注意。
“聽聞城東有一位姓劉的老先生,曾多次擔任鄉試的閱卷官,對科舉甚是了解。”
“真的嗎?若是能得到他的指點,想必對考試大有裨益。”
何書錦心裏想著真的有嗎,他覺得好像不太靠譜,但是何二郎很心動,轉頭對何書錦說:“錦哥兒,要不然你也去拜訪一下這位劉老先生,或許能有所收獲。”
何書錦有些猶豫,何二郎覺得還是走一趟好,拉著何書錦結賬後便朝著城東方向而去。
何書錦與何二郎來到城東,四處打聽劉老先生的住處。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終於找到了劉老先生的家門。
不過老先生的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隊,看來很多人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何二郎派文路迴何家,叫他把何書錦之前的文章拿來,讓何書錦決定也排一下隊,求老先生指點文章,說不定能有突破。
隊伍一點點的往前,落日與晚風相攜,終於要輪到何書錦了。
家丁問道:“敢問公子也是來請教我家老爺鄉試之事?”
何書錦笑著說:“是極,敢問可否請老先生為在下指點文章?”
家丁說道:“自是可以,不過還請公子上交二百兩指點費。”
何書錦震驚的說:“二百兩?今日沒帶這麽多錢。”
何書錦沒想到竟然要交這麽多錢,頓時怯了意。
家丁說道:“那煩請公子去取二百兩來,再遞上文章。”
家丁擺出請的手勢,將何書錦請走。
何書錦走出隊伍,歎了口氣,他覺得自己應該是想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