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遷都計劃
手持玉璽,誰惹砸誰,老朱麻了 作者:大瘋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和鐵鉉又聊了一會兒之後,兵部主事齊泰就來到了謹身殿。
跪下磕頭:
“臣兵部主事齊泰,拜見人皇陛下。”
朱允熥看了一眼齊泰,而此刻的齊泰也是非常的緊張,不知道是不是朱允熥要對他動。
隻見朱允熥淡淡的開口說道:
“齊泰,有人彈劾你,在其位,不謀其政。隸屬兵部官員,卻時常私下裏跟淮王朱允炆走得很近。可有此事?”
聽聞此話,齊泰就知道自己完了。
便開口說:
“請問人皇陛下,不知是何人彈劾我?”
不等朱允熥說什麽,鐵鉉便開口說:
“正是本官彈劾,怎麽,齊大人?本官身為兵科給事中,還不能彈劾你兵部的官員嗎?”
聽到鐵鉉這麽說,齊泰眉頭一皺,自然是沒辦法辯駁什麽,就隻是說:
“原來是鐵鉉鐵大人彈劾,既如此,臣也就不做辯駁,請人皇陛下治罪。”
朱允熥點頭說:“你倒是頗有自知之明,既如此,就取消你一切官職,罰你在淮王府上給朱允文,做個伴讀。也好好教教他一些規矩。”
之所以朱允熥還是要讓齊泰待在朱允炆身邊,這主要是給朱允炆上個保險。
要知道這建文三傻,隻要待在朱允炆身邊,便難成大事。
所以朱允熥可不能將他們拆散,得讓他們待在一起。
那齊泰,卻沒想到朱允熥居然還要讓他在朱允炆身邊做什麽伴讀。
難道朱允熥心裏不清楚,他們幾個待在一起都是商量著怎麽樣搞事情嗎?
當然朱允熥非常清楚,而且根本就不怕他們搞事情,就怕他們不搞事情。
齊泰卻並不知曉這其中關鍵。
隻覺得朱允熥今日隻是如此懲罰他,已經算是一個很好的結果了。
看看詹徽,看看李原名這些,哪個有好下場?
說白了,以前跟朱允炆搞事業的,沒有幾個能有好下場。
可他齊泰現在似乎就有這個好下場,這還是挺好的。
本來在這之前他還擔心,朱允熥不會給他留什麽生路。
現在看來倒是想多了。
可他卻不知道在朱允熥這兒,他齊泰是絕對安全的,作為建文三傻之一,朱允熥實在沒理由把這個傻子給弄死。
弄死他的價值,遠遠沒有讓他留在朱允炆身邊,來的更大。
隻是這傻子他不知道罷了。
在齊泰看來,不管怎麽樣,他的命是保住了,而且以後還可以繼續在淮王府上謀份工作。
起碼有口飯吃,待遇也不會差。
別人不把他當迴事,朱允炆還是把他當迴事的。
不管能不能成事兒,朱允炆肯定會好好待他。
隻要朱允炆在,他再差又能差到哪兒去呢?
所以從謹身殿離開之後,齊泰反而還露出了一絲放鬆的笑容。
而謹身殿內,鐵鉉則是開口說:
“陛下,隻是如此輕描淡寫的懲罰,會不會太輕了些?這齊泰,雖然臣彈劾他玩忽職守,不謀其政。
可實際上他跟淮王私下走動頻繁,恐怕是結黨營私。陛下還讓他到淮王府上去當什麽伴讀,豈不是正中下懷?”
朱允熥笑了說:
“此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讓他待在朱允炆身邊,未嚐不是好事。”
鐵鉉恍然大悟,隨後說:
“原來如此,陛下智謀,讓人欽佩。”
朱允熥擺擺手:
“好了,馬屁就不要拍了,任職兵部以後,許多事情均要妥善處置。我相信你,所以才給予你這般的特殊待遇,你也莫要,辜負了我。”
聽到朱允熥的話,鐵鉉連忙說:
“臣絕不敢辜負,陛下信任。”
朱允熥點頭:“那就去吧。”
鐵鉉離開之後,朱允熥也是微微的鬆了一口氣,不得不說,真正掌權才知道這些瑣事太多了,處理起來也確實比較麻煩。
於是乎朱允熥就起身,準備去朱元璋那兒,還是要讓朱元璋幫他處理大部分的事情,好讓他安心的來發展大明。
到了武英殿,朱允熥發現,老朱這段時間確實清閑了很多。
嘴上說著要幫他分擔,實際上很多事情官員們還是先找朱允熥。
於是朱允熥就抱怨說:
“爺爺,雖然現在我做了人皇,但是你這個皇帝你還是保留著,很多事兒你也還是得處理呀。”
朱元璋立馬笑罵道:
“你這個臭小子,要當人皇的是你,當了以後嫌麻煩的還是你?”
朱允熥說:“我沒嫌麻煩呀,我就是說很多事情你還是要幫著我處理一下。咱爺倆一起發展大明啊。你進行基礎的國家大事的處理。
我主攻大明未來的發展道路。咱爺孫倆,把路線確定了,各司其職,共同努力呀。
結果我讓你幫我,可很多瑣事兒還是找到我這兒來。我光處理這些事兒,這國家還怎麽發展呀?”
聽到朱允熥的話,朱元璋苦笑著點頭說:
“咱原以為你做了人皇,咱就可以像太上皇一樣享受享受結果,沒想到啊,還得給你小子幹活。算了,正好你也來了,有件事情咱也要跟你商量商量。”
朱允熥疑惑:“什麽事情?”
朱元璋先是歎了一口氣,隨後才說:
“你也知道,當初你爹在的時候,咱就跟他一起計劃過想要遷都!”
朱允熥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
就是因為要做遷都考察,所以朱標去了好幾個地方。
最後一趟去西安府之後迴來,就染了風寒,加上各種勞累,才撒手人寰的。
提起這個,朱元璋心裏也是非常的難受,可遷都的事情,雖然因為朱標的去世,一直擱置。
可眼下,大明國本已定,一派欣欣向榮,各方麵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這不免又讓朱元璋想起了這樣的事情。
還是覺得,遷都的事情,該考慮一下。
於是就對朱允熥說:
“你覺得這遷都該往哪裏遷比較好?”
對於這個事情,朱允熥其實不用怎麽想。
作為一個穿越者,曆史的選擇已經給了他答案。
未來的社會發展的那麽好,世界格局那麽大,各種因素的加持下,在那個欣欣向榮一派美好的新社會,依舊將首都定在了北平。
所以,答案也就不言而喻。
從曆史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封建王朝還是未來的新社會,將首都定在北平,都是利大於弊的。
從曆史的角度來看待的話,北方的敵人,一直是潛在的威脅,那麽將首都定在北方,確實就能夠起到天子守國門的作用。
一旦將首都定在北平,大明的大部隊,也都會往北方移過去,將北方徹底作為重要的戰略地。
可以防範很多北方的隱患發生。
所以朱允熥就直接開口說:
“若是要我說的話,我覺得遷都北平很合適。”
跪下磕頭:
“臣兵部主事齊泰,拜見人皇陛下。”
朱允熥看了一眼齊泰,而此刻的齊泰也是非常的緊張,不知道是不是朱允熥要對他動。
隻見朱允熥淡淡的開口說道:
“齊泰,有人彈劾你,在其位,不謀其政。隸屬兵部官員,卻時常私下裏跟淮王朱允炆走得很近。可有此事?”
聽聞此話,齊泰就知道自己完了。
便開口說:
“請問人皇陛下,不知是何人彈劾我?”
不等朱允熥說什麽,鐵鉉便開口說:
“正是本官彈劾,怎麽,齊大人?本官身為兵科給事中,還不能彈劾你兵部的官員嗎?”
聽到鐵鉉這麽說,齊泰眉頭一皺,自然是沒辦法辯駁什麽,就隻是說:
“原來是鐵鉉鐵大人彈劾,既如此,臣也就不做辯駁,請人皇陛下治罪。”
朱允熥點頭說:“你倒是頗有自知之明,既如此,就取消你一切官職,罰你在淮王府上給朱允文,做個伴讀。也好好教教他一些規矩。”
之所以朱允熥還是要讓齊泰待在朱允炆身邊,這主要是給朱允炆上個保險。
要知道這建文三傻,隻要待在朱允炆身邊,便難成大事。
所以朱允熥可不能將他們拆散,得讓他們待在一起。
那齊泰,卻沒想到朱允熥居然還要讓他在朱允炆身邊做什麽伴讀。
難道朱允熥心裏不清楚,他們幾個待在一起都是商量著怎麽樣搞事情嗎?
當然朱允熥非常清楚,而且根本就不怕他們搞事情,就怕他們不搞事情。
齊泰卻並不知曉這其中關鍵。
隻覺得朱允熥今日隻是如此懲罰他,已經算是一個很好的結果了。
看看詹徽,看看李原名這些,哪個有好下場?
說白了,以前跟朱允炆搞事業的,沒有幾個能有好下場。
可他齊泰現在似乎就有這個好下場,這還是挺好的。
本來在這之前他還擔心,朱允熥不會給他留什麽生路。
現在看來倒是想多了。
可他卻不知道在朱允熥這兒,他齊泰是絕對安全的,作為建文三傻之一,朱允熥實在沒理由把這個傻子給弄死。
弄死他的價值,遠遠沒有讓他留在朱允炆身邊,來的更大。
隻是這傻子他不知道罷了。
在齊泰看來,不管怎麽樣,他的命是保住了,而且以後還可以繼續在淮王府上謀份工作。
起碼有口飯吃,待遇也不會差。
別人不把他當迴事,朱允炆還是把他當迴事的。
不管能不能成事兒,朱允炆肯定會好好待他。
隻要朱允炆在,他再差又能差到哪兒去呢?
所以從謹身殿離開之後,齊泰反而還露出了一絲放鬆的笑容。
而謹身殿內,鐵鉉則是開口說:
“陛下,隻是如此輕描淡寫的懲罰,會不會太輕了些?這齊泰,雖然臣彈劾他玩忽職守,不謀其政。
可實際上他跟淮王私下走動頻繁,恐怕是結黨營私。陛下還讓他到淮王府上去當什麽伴讀,豈不是正中下懷?”
朱允熥笑了說:
“此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讓他待在朱允炆身邊,未嚐不是好事。”
鐵鉉恍然大悟,隨後說:
“原來如此,陛下智謀,讓人欽佩。”
朱允熥擺擺手:
“好了,馬屁就不要拍了,任職兵部以後,許多事情均要妥善處置。我相信你,所以才給予你這般的特殊待遇,你也莫要,辜負了我。”
聽到朱允熥的話,鐵鉉連忙說:
“臣絕不敢辜負,陛下信任。”
朱允熥點頭:“那就去吧。”
鐵鉉離開之後,朱允熥也是微微的鬆了一口氣,不得不說,真正掌權才知道這些瑣事太多了,處理起來也確實比較麻煩。
於是乎朱允熥就起身,準備去朱元璋那兒,還是要讓朱元璋幫他處理大部分的事情,好讓他安心的來發展大明。
到了武英殿,朱允熥發現,老朱這段時間確實清閑了很多。
嘴上說著要幫他分擔,實際上很多事情官員們還是先找朱允熥。
於是朱允熥就抱怨說:
“爺爺,雖然現在我做了人皇,但是你這個皇帝你還是保留著,很多事兒你也還是得處理呀。”
朱元璋立馬笑罵道:
“你這個臭小子,要當人皇的是你,當了以後嫌麻煩的還是你?”
朱允熥說:“我沒嫌麻煩呀,我就是說很多事情你還是要幫著我處理一下。咱爺倆一起發展大明啊。你進行基礎的國家大事的處理。
我主攻大明未來的發展道路。咱爺孫倆,把路線確定了,各司其職,共同努力呀。
結果我讓你幫我,可很多瑣事兒還是找到我這兒來。我光處理這些事兒,這國家還怎麽發展呀?”
聽到朱允熥的話,朱元璋苦笑著點頭說:
“咱原以為你做了人皇,咱就可以像太上皇一樣享受享受結果,沒想到啊,還得給你小子幹活。算了,正好你也來了,有件事情咱也要跟你商量商量。”
朱允熥疑惑:“什麽事情?”
朱元璋先是歎了一口氣,隨後才說:
“你也知道,當初你爹在的時候,咱就跟他一起計劃過想要遷都!”
朱允熥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
就是因為要做遷都考察,所以朱標去了好幾個地方。
最後一趟去西安府之後迴來,就染了風寒,加上各種勞累,才撒手人寰的。
提起這個,朱元璋心裏也是非常的難受,可遷都的事情,雖然因為朱標的去世,一直擱置。
可眼下,大明國本已定,一派欣欣向榮,各方麵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這不免又讓朱元璋想起了這樣的事情。
還是覺得,遷都的事情,該考慮一下。
於是就對朱允熥說:
“你覺得這遷都該往哪裏遷比較好?”
對於這個事情,朱允熥其實不用怎麽想。
作為一個穿越者,曆史的選擇已經給了他答案。
未來的社會發展的那麽好,世界格局那麽大,各種因素的加持下,在那個欣欣向榮一派美好的新社會,依舊將首都定在了北平。
所以,答案也就不言而喻。
從曆史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封建王朝還是未來的新社會,將首都定在北平,都是利大於弊的。
從曆史的角度來看待的話,北方的敵人,一直是潛在的威脅,那麽將首都定在北方,確實就能夠起到天子守國門的作用。
一旦將首都定在北平,大明的大部隊,也都會往北方移過去,將北方徹底作為重要的戰略地。
可以防範很多北方的隱患發生。
所以朱允熥就直接開口說:
“若是要我說的話,我覺得遷都北平很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