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路當然沒有意見,微笑點頭示意。於是茶館老板興高采烈地收起原石,很大方地拿出來一罐好茶,用最好的泉水燒開衝泡。
不愧是好水配好茶,茶一衝開,茶湯紅豔明亮,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濃鬱,淡淡的清香,隨著蒸騰的熱氣,進入鼻息中,一股舒爽通透又香甜的感覺湧上來,讓人唇齒生津,躍躍欲試。
隨著香茶注入茶盞中,進口之時,初為苦澀,後為甘甜的茶水讓大家的談性逐漸濃厚起來。
隨著大家有唱有和,有前有後,七嘴八舌又有條不紊地敘述加補充,終於讓楊小路理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那兩團已經區分出正邪的欲望之氣的主人也明了,是張虎,張順哥倆。
這是一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一對年輕夫婦在時代的影響下,老人的教育下,執念於有人就有勢的多子多福理念的支配下,生了三個兒子。
生活所迫,夫妻倆起早貪黑的忙碌於地地壟田間,雖然辛苦,倒也能維持生活。
夫妻倆文化所限,也沒有時間教育子女,想起來說兩句,打兩下,忙自己的事想不起來,任其成長。
好在帶帶拉拉老大六七歲了,能幫著家裏幹點簡單的家務,看著弟弟了。
老大從懂事開始,受的最多的教育就是:你是老大,要照顧弟弟!這句話也開啟了老大任勞任怨,隻能付出,不能索取的人生。
老大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能挎著小竹筐,巴紮著兩條小短腿,跟著奶奶到田間地頭,挖野菜迴家喂雞鴨鵝。
再稍大點,或牽著牛,或牽著馬(農村種地離不了牛馬,幾乎家家都有,不求啥樣,能幹活就行),去草地中放牧,嬌小的身影,雙手緊緊握著韁繩,盡量遠的離開在他眼中那龐大的動物,生怕一不小心,就把他這小小的身軀踩扁了。
放牧的時間一般是後半下午,一直放到接近黑天,動物才能吃飽,放牧中既要躲避龐大的牲畜,還要小心腳下的蛇鼠以及泥坑,尤其是蚊蟲叮咬,讓小小的人兒苦不堪言。
老大再大點兒就被家長領著到田地間耕作,性格使之然,老大做事能吃苦,能忍耐,認認真真,紮紮實實,於是農活少不了他了。
幹著幹著就得到了鄰居的讚賞:“你家老大幹農活真像樣,一把好手,以後就是種地的命!”
等到弟弟們逐漸長到像他初入田地幹活那麽大時,也被拉到田地裏。
但不同的人,不同的命,倆弟弟到田地裏後,不是偷懶,就是玩耍、搗亂,幾次三番,被父母和鄰居定義為不是那塊幹活的料,遂順其自然。
於是老大老黃牛年一般,家裏田間辛苦忙碌,而弟弟們玩耍打鬧,吃喝玩樂,到處惹是生非。
這種生活一直持續到老大15歲那年初中畢業,考上了公費師範生,國家給每個月20多元錢的生活費。於是老大靠著這二每月20多元錢上完了師範,加了工作。
每月200多元的工資,去了函授大學文憑的費用,就所剩無幾。好在是被分到了偏遠山區的農村學校,管吃管住,否則……真是沒法否則……。
別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卻成了老大的救困稻草。當然,畢業之初,老大也曾祈求是否可以托托關係(一點生活用品和家長的麵子就可改變老大的命運)把自己安排的一個條件相對好的地方,被父母嚴詞拒絕了:“沒那個能力!”
在那偏遠的苦寒之地,苦熬了三年,終於一次偶然的機會,有人替換,走出了那個大山,老大從18歲變成了21歲。
調到了條件稍微好一點的農村學校,過了四年,25周歲那年的夏天調到了市裏的學校。
上班的那時起,父母的話從:你是老大,要照顧弟弟。又增加了一句:你有工作,你的兩個弟弟沒有工作,懂事點,幫幫家裏。
那時老大的兩個弟弟,吃喝玩樂,花天酒地,打架鬥毆,玩點小牌,不是在玩的路上,就是在打架被抓賠錢的路上。
在農村有房有地,還開個小商店,有個小車做點小買賣,本來家庭條件不錯,小有積蓄,沒有幾年就被弟弟們敗的差不多了。
當媽的在兩個心高氣傲,誌大才疏的二子,三子的教唆下,想學人做生意當老板,結果賠了幾萬元,不僅賠光了家裏的所有,還欠了一屁股債。
在這個過程中,他弟弟合夥在老人的默許下,找了一個拙劣的借口把老大攆出家門在外租了一間房,不再再理會。而另外一家四口關起門來喝酒吃肉,快哉!
老大辛辛苦苦存的一萬元準備買房結婚的錢被母親以領弟弟做生意為由哄騙走了。
恰好趕上機會,老大買房想拿迴錢,被告知,錢都賠光了,還欠債,沒錢給你。
暈頭轉向的老大實在沒招,苦苦哀求父母,多少還他一點,機會難得,已經26的他想結婚了,急要房子。
終於,父母出去借了5000多塊錢還給了老大,並告知剩下的錢就不要想了。
老大又向別人借了一部分,終於算把房子的首期付上了。老大處了個對象,談婚論嫁了,需要雙方父母見麵。老大的父母拒絕了,既不出麵,也不出錢。
老大咬著牙辦了一個在當時來說也是極其簡單的婚禮。父母從農村拉了一大幫人去坐席,隨禮的錢被父母拿走,席錢卻要老大出,連租車到市裏的錢也要老大出,老大哪有錢?
老大哀求母親拿出一部分隨禮的錢應應急,以後一定還。母親嫌棄婚禮簡單,在親戚麵前丟了麵子,摔碎了一個塑料盆,把老大攆出家門,想要錢?門都沒有!一分也不給!當我沒養你,滾!
哭著走出家門的老大,暗暗發誓再也不迴這個家了。
哪有想的那麽簡單。父母兒子的關係是斷不了的。從此,舉債度日,節衣縮食的老大,被父母兄弟找上門:你是老大,你有工作,拿錢!
別人,見到父母,弟弟,心情愉快,溫馨和諧。老大見到父母,弟弟膽戰心驚,沒有親情,隻有金錢,或者說金錢可以換得片刻的親情。
不愧是好水配好茶,茶一衝開,茶湯紅豔明亮,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濃鬱,淡淡的清香,隨著蒸騰的熱氣,進入鼻息中,一股舒爽通透又香甜的感覺湧上來,讓人唇齒生津,躍躍欲試。
隨著香茶注入茶盞中,進口之時,初為苦澀,後為甘甜的茶水讓大家的談性逐漸濃厚起來。
隨著大家有唱有和,有前有後,七嘴八舌又有條不紊地敘述加補充,終於讓楊小路理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那兩團已經區分出正邪的欲望之氣的主人也明了,是張虎,張順哥倆。
這是一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一對年輕夫婦在時代的影響下,老人的教育下,執念於有人就有勢的多子多福理念的支配下,生了三個兒子。
生活所迫,夫妻倆起早貪黑的忙碌於地地壟田間,雖然辛苦,倒也能維持生活。
夫妻倆文化所限,也沒有時間教育子女,想起來說兩句,打兩下,忙自己的事想不起來,任其成長。
好在帶帶拉拉老大六七歲了,能幫著家裏幹點簡單的家務,看著弟弟了。
老大從懂事開始,受的最多的教育就是:你是老大,要照顧弟弟!這句話也開啟了老大任勞任怨,隻能付出,不能索取的人生。
老大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能挎著小竹筐,巴紮著兩條小短腿,跟著奶奶到田間地頭,挖野菜迴家喂雞鴨鵝。
再稍大點,或牽著牛,或牽著馬(農村種地離不了牛馬,幾乎家家都有,不求啥樣,能幹活就行),去草地中放牧,嬌小的身影,雙手緊緊握著韁繩,盡量遠的離開在他眼中那龐大的動物,生怕一不小心,就把他這小小的身軀踩扁了。
放牧的時間一般是後半下午,一直放到接近黑天,動物才能吃飽,放牧中既要躲避龐大的牲畜,還要小心腳下的蛇鼠以及泥坑,尤其是蚊蟲叮咬,讓小小的人兒苦不堪言。
老大再大點兒就被家長領著到田地間耕作,性格使之然,老大做事能吃苦,能忍耐,認認真真,紮紮實實,於是農活少不了他了。
幹著幹著就得到了鄰居的讚賞:“你家老大幹農活真像樣,一把好手,以後就是種地的命!”
等到弟弟們逐漸長到像他初入田地幹活那麽大時,也被拉到田地裏。
但不同的人,不同的命,倆弟弟到田地裏後,不是偷懶,就是玩耍、搗亂,幾次三番,被父母和鄰居定義為不是那塊幹活的料,遂順其自然。
於是老大老黃牛年一般,家裏田間辛苦忙碌,而弟弟們玩耍打鬧,吃喝玩樂,到處惹是生非。
這種生活一直持續到老大15歲那年初中畢業,考上了公費師範生,國家給每個月20多元錢的生活費。於是老大靠著這二每月20多元錢上完了師範,加了工作。
每月200多元的工資,去了函授大學文憑的費用,就所剩無幾。好在是被分到了偏遠山區的農村學校,管吃管住,否則……真是沒法否則……。
別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卻成了老大的救困稻草。當然,畢業之初,老大也曾祈求是否可以托托關係(一點生活用品和家長的麵子就可改變老大的命運)把自己安排的一個條件相對好的地方,被父母嚴詞拒絕了:“沒那個能力!”
在那偏遠的苦寒之地,苦熬了三年,終於一次偶然的機會,有人替換,走出了那個大山,老大從18歲變成了21歲。
調到了條件稍微好一點的農村學校,過了四年,25周歲那年的夏天調到了市裏的學校。
上班的那時起,父母的話從:你是老大,要照顧弟弟。又增加了一句:你有工作,你的兩個弟弟沒有工作,懂事點,幫幫家裏。
那時老大的兩個弟弟,吃喝玩樂,花天酒地,打架鬥毆,玩點小牌,不是在玩的路上,就是在打架被抓賠錢的路上。
在農村有房有地,還開個小商店,有個小車做點小買賣,本來家庭條件不錯,小有積蓄,沒有幾年就被弟弟們敗的差不多了。
當媽的在兩個心高氣傲,誌大才疏的二子,三子的教唆下,想學人做生意當老板,結果賠了幾萬元,不僅賠光了家裏的所有,還欠了一屁股債。
在這個過程中,他弟弟合夥在老人的默許下,找了一個拙劣的借口把老大攆出家門在外租了一間房,不再再理會。而另外一家四口關起門來喝酒吃肉,快哉!
老大辛辛苦苦存的一萬元準備買房結婚的錢被母親以領弟弟做生意為由哄騙走了。
恰好趕上機會,老大買房想拿迴錢,被告知,錢都賠光了,還欠債,沒錢給你。
暈頭轉向的老大實在沒招,苦苦哀求父母,多少還他一點,機會難得,已經26的他想結婚了,急要房子。
終於,父母出去借了5000多塊錢還給了老大,並告知剩下的錢就不要想了。
老大又向別人借了一部分,終於算把房子的首期付上了。老大處了個對象,談婚論嫁了,需要雙方父母見麵。老大的父母拒絕了,既不出麵,也不出錢。
老大咬著牙辦了一個在當時來說也是極其簡單的婚禮。父母從農村拉了一大幫人去坐席,隨禮的錢被父母拿走,席錢卻要老大出,連租車到市裏的錢也要老大出,老大哪有錢?
老大哀求母親拿出一部分隨禮的錢應應急,以後一定還。母親嫌棄婚禮簡單,在親戚麵前丟了麵子,摔碎了一個塑料盆,把老大攆出家門,想要錢?門都沒有!一分也不給!當我沒養你,滾!
哭著走出家門的老大,暗暗發誓再也不迴這個家了。
哪有想的那麽簡單。父母兒子的關係是斷不了的。從此,舉債度日,節衣縮食的老大,被父母兄弟找上門:你是老大,你有工作,拿錢!
別人,見到父母,弟弟,心情愉快,溫馨和諧。老大見到父母,弟弟膽戰心驚,沒有親情,隻有金錢,或者說金錢可以換得片刻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