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晳一直不滿雍正繼位。若非雍正對他有恩且並未加害於廢太子,弘晳早就舉兵造反。他作為康熙皇帝最寵愛的皇孫,若非康熙皇帝擔心重演靖難之役,他必定是當之無愧的皇太孫,坐上龍椅的就不是胤禛了。縱使弘曆再受寵愛,但是誰也無法否定,弘晳才是康熙皇帝最寵愛的皇孫。他可以讓他的阿瑪再一次當上皇太子,他自己也有能力當皇帝。
可惜天不遂人願,他終究隻是混了一個和碩親王。
“話說過來,為什麽那和親王福晉會來找哥哥呢?”弘晈問。
“那次與矜和去和親王府,偶然與她閑談幾句。也不知道弘晝怎麽想的,就是不喜歡格格。吳紮庫氏因為這件事情跟和親王鬧矛盾,加之我之前勸過她幾句,她就自己來了。”弘晳道,“她來了也好,這兩天可以從她嘴裏套些話出來。”
“不過哥哥,您還是要防著淑慎公主。”弘晈想到了什麽,“您也知道,淑慎公主跟和親王走得近,若是讓她察覺到什麽,我們的計劃也就落空了。近幾年皇上身體不太好,估計離駕崩也不遠了。我阿瑪和孝敬皇後先後去世,本來就把皇上打垮了。皇上要駕崩之時,就是你我最好時機。”
“換作十二年前可以,如今有秘密立儲,你我若是篡位,到時候從正大光明匾後麵取出來遺詔就說不清了,還會被新帝清算。況且國喪趁亂非君子所為,不如等新第帝登基,他還根基未牢之時我們動手,這幾年,我們還有時間部署。我們部署的時間越長,機會就越大。況且你大哥還有弘昇被軟禁,新帝登基必然會大赦天下放了他們。我們需要趕快培植親信,加強我們的勢力。”弘晳分析,“你性子還是過於毛燥,我們需要靜觀其變。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什麽都不做,隻需要了解朝中風雲。皇上機警,在雍正這一朝我們切不可有什麽大動作。我侍奉在禦前,也了解皇上的性子。至於吳紮庫氏,她可以成為很好的一顆棋子。就是看她傻得可憐,倒令我有些於心不忍。”
“哥哥,這時候可不能憐香惜玉。”弘晈道,“若是我們有一步差錯,被她察覺了,我們吃不了兜著走!對她有一絲憐憫,就是對我們自己殘忍。”
“罷了,我們先說眼前事。若是弘晝找到這裏來,我們怎麽辦?”弘晳轉移話題,“我也讚同你的說法,一定防著矜和。矜和三天兩頭地到我這裏來,若是被她發現了無異於弘晝發現。”
“不如讓烏郎罕濟爾默氏福晉給她在郊外尋一處安置,就算被找到了,她也會為了自己的清白而隱瞞您的收留。”弘晈道,“或者就讓她留在這裏,假裝是一個丫鬟或者格格,一般也不會有人注意。”
“那瑤莞格格怎麽辦?”弘晳問,“平西府可不能無緣無故多出來一個小格格。”
“這更簡單了,隻是……您要承受背後的謠言。”弘晈在弘晳耳邊小聲道,“吳紮庫氏暫且不提,就說這小格格是您在外的私生女,因為她母親的身份,隻能把小格格接迴來。”
“這怎麽能行?”弘晳不樂意,“這根本行不通啊!就算我不管我的清白,這吳紮庫氏遲早是要迴去的,到時候小格格怎麽辦?”
“誰會去在意這些?”弘晈道,“您放心,一定不會露餡的。”
“瞞得了任何人,也瞞不了矜和。”弘晳道,“罷了,這都行不通,我和烏蘭圖婭商量一下。”
弘晈離開了,但是弘晳仍然在哭鬧——他想不到如何處理這件棘手的事。他英明一世,糊塗一時啊!
弘晳打算先去找纖嫋探討這件事,來到她的房間後,發現她正在看《滿漢字清文啟蒙》。纖嫋見他來了,連忙道:
“我知道我不該去你書房拿書,我現在就還迴去。”
“你先看吧。”弘晳翻了翻書,發現書隻翻了幾頁,有些意外:“你還不會?”
“小時候貪玩不學,聽了科爾沁福晉的話,我覺得我現在應該開始學學了。”纖嫋道,“可惜我沒有無師自通的能力,看了好久也不怎麽看得懂。”
“我教你如何?”弘晳拿來紙筆,“??????,你知道是什麽意思嗎?”
“聽你的發音,好像是……沙琪瑪?”纖嫋問。
“好吧,我們要從最基礎的開始,‘??????’是滿洲非常出名的美食,就是你說的沙琪瑪。看來你連最基礎的都不會,隻能靠聽發音大概猜出意思。但是有很多詞匯是你靠聽發音聽不懂的,你作為滿洲貴族,卻不會說滿語,這是天理不容的。”弘晳深感無奈,“你要學著,必須學會。瑤莞自然會有乳娘照顧,你不必擔心,但是這幾天我必須給你過一下基礎。”
纖嫋感覺有些羞愧,自己身為一個正宗滿洲人卻不會說滿語。平常把滿語的家庭稱謂弄得比誰都清楚,實際上自己就不會說幾句。
“你看這些字頭,單獨有一種寫法,在詞頭、詞中和詞尾會有各種變形,而且可能不止一種,會根據你的發音出現不同的形式。”弘晳在紙上演示,“你就照著書上的,把這幾頁上麵的每一個抄五遍,先寫習慣。先主幹,後圈點。至於讀音,你先看看書上怎麽教的,若是對發音有疑惑可以問我。”
“還是大概可以看懂。”纖嫋開始抄書,“先主幹再圈點對嗎?”
“先把這些字頭寫好,才能組合在一起。”弘晳看了看纖嫋在紙上照著書畫畫,有些無奈:“你這可不是寫字,是在畫畫。你平常寫字的時候是什麽樣的?你寫幾個漢字來看看。”
纖嫋寫下幾個漢字,雖然不是書法,但是一目了然很清晰。但是弘晳看著纖嫋對滿語的生疏,十分無奈。
“都說了不要畫畫。”弘晳有些不耐煩了。
“我沒有,我就是照著書上寫的!”纖嫋有些委屈。
弘晳急了,直接抓住纖嫋的手就開始示範。纖嫋看著弘晳蒼勁的筆法,隨手一寫不管什麽文字都是書法,不由得驚歎起來。此時弘晳意識到自己有些操之過急,連忙鬆開手:
“你自己寫吧。”
纖嫋模仿著弘晳的書法,逐漸開始寫出字樣了。弘晳很欣慰,認為“孺子可教”,開始教她後麵的內容。纖嫋很認真,字也越寫越好。
“也不難嘛!”纖嫋喜不自禁,“等我把這個學會了,到時候就可以驚豔所有人了!”
“學了滿語,想必你還不會蒙古語吧?但是滿蒙互通,隻要會一種,很快就可以學會另一種,甚至不需要係統地學習。”弘晳道,“你且先休息一會兒,我們明日繼續。”
“所幸我沒有生活在遼宋夏金元時期,否則那麽多語言怎麽學得過來?”纖嫋伸了一個懶腰,“五個民族,五種語言,我可學不會。”
“我大清若想長遠統治下去,必須學習漢人的文化。可是如今漢化有些過度,導致很多滿洲人都不會滿洲話。若非有《清文啟蒙》,更多的滿洲人都不會滿語。”弘晳歎氣,“若是能夠改一改這風氣該多好!我大清入主中原已久,但是民間仍然有許多反清複明的組織。對於漢人,我們滿洲人沒有趕盡殺絕,也給了優厚的待遇,可是如今我們滿洲人開始漢化,竟然連自己的語言文字都不會。我真擔心,到了以後,會滿語的人越來越少,最後導致這種語言的消亡。若是真的有那一刻,恐怕我大清統治已經搖搖欲墜了。”
“我覺得這種語言我們應該推廣,不應該隻有我們滿洲人‘漢化’,還必須讓漢人‘滿化’。”纖嫋道,“不如在昌平開一間可以學習滿語的學堂。若是理親王您可以派滿洲大臣去教,那樣就會有更多人願意學習了。在學習滿語的時候,同時教授四書五經,這樣既保證推動科舉發展,又可以宣揚滿洲語言文化。若是科舉考試再加入滿文考試,那樣想必更有利於‘滿化’。”
“你的提議非常好,可惜你隻是女兒家,不能上朝堂。科舉考試這麽多年都是定型了的,我隻希望大清能夠有一個英明的君主采取你的建議。但是我想,暫時不會有了。”弘晳歎氣,“我也是多麽希望‘滿化’,但是若是真的要推行‘滿化’措施,這會非常艱難。因為漢人實在是太多了,若是突然這樣推行,會引起漢人公憤,極其不利於我大清統治。如果真的要‘滿化’,不能從科舉開始,若是因為不懂滿語而浪費人才,那會有非常大的損失。但是我覺得開設滿語學堂很不錯,但是從哪裏找那麽多老師呢?這是十分不現實的。任何政策剛開始要推動都會十分困難,更何況是‘滿化’措施呢?更何況,有錢讀書的人並不多。”
“其實那些科舉不能過關的,若是滿語過關,可以朝廷派去當老師啊!”纖嫋道,“考科舉的有很多人,可能他們隻是為了拿朝廷穩定的俸祿罷了。”
“如今沒有這種話題可以討論,貿然進諫是不行的,隻能看以後有沒有機會。”弘晳道。
“我相信會有的。”纖嫋道。
“對了,剛才我找人商量,可能你不能長期留在我這裏。”弘晳道,“如今京城已經找完了,弘晝很快就會找到昌平。我讓烏蘭圖婭幫你在昌平城邊找一處安置,你和瑤莞格格去那裏住如何?我會給你準備婢女和乳娘的。”
“那也甚好,隻是這滿語我今日才學,就這麽斷了,豈不是半途而廢了?”纖嫋問。
“這樣,我會抽時間來教你如何?”弘晳問。
纖嫋答應了。烏蘭圖婭連忙在昌平城邊找了一處偏僻的地方安置纖嫋,又給她配置好所需要的一切。
此時弘晝正在到處尋找纖嫋,他大概猜到了纖嫋離家出走的原因。他好不容易把弘曆拖到王府與他一起找人——他自己感覺十分後悔,或許找到她之後,由弘曆去說情會更好。
“整個京城我都找過了,還是沒有找到,如今隻能去鄰城找一找。”弘晝十分擔心,“我擔心她跑了就迴不來了。”
“你先別急,可有問過吳紮庫氏貼身的一些奴才?”弘曆問。
“問過,但是他們都不知道。”弘晝道。
“他們或許有所隱瞞,必須要逼問。吳紮庫氏若是想要離家出走必須有人幫忙,而她又沒有出月不太可能跑遠。她肯定不敢迴娘家,因為她知道那裏會被你想到。既然京城找不到就一定是在鄰城了。”弘曆分析,“我們瞎找隻會打草驚蛇,不如先問問她手下的人。”
弘晝連忙叫來了琅玕、玲瓏、雪瓔和浸月,可惜她們都表示不知道。琅玕和玲瓏都急哭了,畢竟是她們最先發現纖嫋不見了。相比其琅玕和玲瓏,雪瓔和浸月有相當大的自由,不必每日守在纖嫋身邊,因此對於纖嫋始終似乎並不知情。雪瓔十分擔心,畢竟纖嫋是找她幫忙。她隻知道纖嫋去了昌平,但是並不知道纖嫋具體要去哪裏。雪瓔也十分擔心,在弘晝決定放棄逼問她們的時候,雪瓔說出來了:
“嫡福晉去了昌平。”
“她去了昌平哪裏?”弘晝連忙問。
“我……我不知道,嫡福晉隻讓我準備車馬,也隻說讓我尋一個熟悉去昌平的車夫。”雪瓔低下頭。
“那就好辦了,理親王住在昌平,可以讓他幫忙尋找。”弘曆道,“隻是你與理親王關係不好,也不知道他願不願意幫你尋找福晉。平常你看不慣他,他倒沒與你怎樣,如今有求於他,不知是否行得通。”
“我親自去找他,表明我的誠意!”弘晝道。
弘晝連忙準備厚禮去往昌平求於弘晳。畢竟不知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分解。
可惜天不遂人願,他終究隻是混了一個和碩親王。
“話說過來,為什麽那和親王福晉會來找哥哥呢?”弘晈問。
“那次與矜和去和親王府,偶然與她閑談幾句。也不知道弘晝怎麽想的,就是不喜歡格格。吳紮庫氏因為這件事情跟和親王鬧矛盾,加之我之前勸過她幾句,她就自己來了。”弘晳道,“她來了也好,這兩天可以從她嘴裏套些話出來。”
“不過哥哥,您還是要防著淑慎公主。”弘晈想到了什麽,“您也知道,淑慎公主跟和親王走得近,若是讓她察覺到什麽,我們的計劃也就落空了。近幾年皇上身體不太好,估計離駕崩也不遠了。我阿瑪和孝敬皇後先後去世,本來就把皇上打垮了。皇上要駕崩之時,就是你我最好時機。”
“換作十二年前可以,如今有秘密立儲,你我若是篡位,到時候從正大光明匾後麵取出來遺詔就說不清了,還會被新帝清算。況且國喪趁亂非君子所為,不如等新第帝登基,他還根基未牢之時我們動手,這幾年,我們還有時間部署。我們部署的時間越長,機會就越大。況且你大哥還有弘昇被軟禁,新帝登基必然會大赦天下放了他們。我們需要趕快培植親信,加強我們的勢力。”弘晳分析,“你性子還是過於毛燥,我們需要靜觀其變。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什麽都不做,隻需要了解朝中風雲。皇上機警,在雍正這一朝我們切不可有什麽大動作。我侍奉在禦前,也了解皇上的性子。至於吳紮庫氏,她可以成為很好的一顆棋子。就是看她傻得可憐,倒令我有些於心不忍。”
“哥哥,這時候可不能憐香惜玉。”弘晈道,“若是我們有一步差錯,被她察覺了,我們吃不了兜著走!對她有一絲憐憫,就是對我們自己殘忍。”
“罷了,我們先說眼前事。若是弘晝找到這裏來,我們怎麽辦?”弘晳轉移話題,“我也讚同你的說法,一定防著矜和。矜和三天兩頭地到我這裏來,若是被她發現了無異於弘晝發現。”
“不如讓烏郎罕濟爾默氏福晉給她在郊外尋一處安置,就算被找到了,她也會為了自己的清白而隱瞞您的收留。”弘晈道,“或者就讓她留在這裏,假裝是一個丫鬟或者格格,一般也不會有人注意。”
“那瑤莞格格怎麽辦?”弘晳問,“平西府可不能無緣無故多出來一個小格格。”
“這更簡單了,隻是……您要承受背後的謠言。”弘晈在弘晳耳邊小聲道,“吳紮庫氏暫且不提,就說這小格格是您在外的私生女,因為她母親的身份,隻能把小格格接迴來。”
“這怎麽能行?”弘晳不樂意,“這根本行不通啊!就算我不管我的清白,這吳紮庫氏遲早是要迴去的,到時候小格格怎麽辦?”
“誰會去在意這些?”弘晈道,“您放心,一定不會露餡的。”
“瞞得了任何人,也瞞不了矜和。”弘晳道,“罷了,這都行不通,我和烏蘭圖婭商量一下。”
弘晈離開了,但是弘晳仍然在哭鬧——他想不到如何處理這件棘手的事。他英明一世,糊塗一時啊!
弘晳打算先去找纖嫋探討這件事,來到她的房間後,發現她正在看《滿漢字清文啟蒙》。纖嫋見他來了,連忙道:
“我知道我不該去你書房拿書,我現在就還迴去。”
“你先看吧。”弘晳翻了翻書,發現書隻翻了幾頁,有些意外:“你還不會?”
“小時候貪玩不學,聽了科爾沁福晉的話,我覺得我現在應該開始學學了。”纖嫋道,“可惜我沒有無師自通的能力,看了好久也不怎麽看得懂。”
“我教你如何?”弘晳拿來紙筆,“??????,你知道是什麽意思嗎?”
“聽你的發音,好像是……沙琪瑪?”纖嫋問。
“好吧,我們要從最基礎的開始,‘??????’是滿洲非常出名的美食,就是你說的沙琪瑪。看來你連最基礎的都不會,隻能靠聽發音大概猜出意思。但是有很多詞匯是你靠聽發音聽不懂的,你作為滿洲貴族,卻不會說滿語,這是天理不容的。”弘晳深感無奈,“你要學著,必須學會。瑤莞自然會有乳娘照顧,你不必擔心,但是這幾天我必須給你過一下基礎。”
纖嫋感覺有些羞愧,自己身為一個正宗滿洲人卻不會說滿語。平常把滿語的家庭稱謂弄得比誰都清楚,實際上自己就不會說幾句。
“你看這些字頭,單獨有一種寫法,在詞頭、詞中和詞尾會有各種變形,而且可能不止一種,會根據你的發音出現不同的形式。”弘晳在紙上演示,“你就照著書上的,把這幾頁上麵的每一個抄五遍,先寫習慣。先主幹,後圈點。至於讀音,你先看看書上怎麽教的,若是對發音有疑惑可以問我。”
“還是大概可以看懂。”纖嫋開始抄書,“先主幹再圈點對嗎?”
“先把這些字頭寫好,才能組合在一起。”弘晳看了看纖嫋在紙上照著書畫畫,有些無奈:“你這可不是寫字,是在畫畫。你平常寫字的時候是什麽樣的?你寫幾個漢字來看看。”
纖嫋寫下幾個漢字,雖然不是書法,但是一目了然很清晰。但是弘晳看著纖嫋對滿語的生疏,十分無奈。
“都說了不要畫畫。”弘晳有些不耐煩了。
“我沒有,我就是照著書上寫的!”纖嫋有些委屈。
弘晳急了,直接抓住纖嫋的手就開始示範。纖嫋看著弘晳蒼勁的筆法,隨手一寫不管什麽文字都是書法,不由得驚歎起來。此時弘晳意識到自己有些操之過急,連忙鬆開手:
“你自己寫吧。”
纖嫋模仿著弘晳的書法,逐漸開始寫出字樣了。弘晳很欣慰,認為“孺子可教”,開始教她後麵的內容。纖嫋很認真,字也越寫越好。
“也不難嘛!”纖嫋喜不自禁,“等我把這個學會了,到時候就可以驚豔所有人了!”
“學了滿語,想必你還不會蒙古語吧?但是滿蒙互通,隻要會一種,很快就可以學會另一種,甚至不需要係統地學習。”弘晳道,“你且先休息一會兒,我們明日繼續。”
“所幸我沒有生活在遼宋夏金元時期,否則那麽多語言怎麽學得過來?”纖嫋伸了一個懶腰,“五個民族,五種語言,我可學不會。”
“我大清若想長遠統治下去,必須學習漢人的文化。可是如今漢化有些過度,導致很多滿洲人都不會滿洲話。若非有《清文啟蒙》,更多的滿洲人都不會滿語。”弘晳歎氣,“若是能夠改一改這風氣該多好!我大清入主中原已久,但是民間仍然有許多反清複明的組織。對於漢人,我們滿洲人沒有趕盡殺絕,也給了優厚的待遇,可是如今我們滿洲人開始漢化,竟然連自己的語言文字都不會。我真擔心,到了以後,會滿語的人越來越少,最後導致這種語言的消亡。若是真的有那一刻,恐怕我大清統治已經搖搖欲墜了。”
“我覺得這種語言我們應該推廣,不應該隻有我們滿洲人‘漢化’,還必須讓漢人‘滿化’。”纖嫋道,“不如在昌平開一間可以學習滿語的學堂。若是理親王您可以派滿洲大臣去教,那樣就會有更多人願意學習了。在學習滿語的時候,同時教授四書五經,這樣既保證推動科舉發展,又可以宣揚滿洲語言文化。若是科舉考試再加入滿文考試,那樣想必更有利於‘滿化’。”
“你的提議非常好,可惜你隻是女兒家,不能上朝堂。科舉考試這麽多年都是定型了的,我隻希望大清能夠有一個英明的君主采取你的建議。但是我想,暫時不會有了。”弘晳歎氣,“我也是多麽希望‘滿化’,但是若是真的要推行‘滿化’措施,這會非常艱難。因為漢人實在是太多了,若是突然這樣推行,會引起漢人公憤,極其不利於我大清統治。如果真的要‘滿化’,不能從科舉開始,若是因為不懂滿語而浪費人才,那會有非常大的損失。但是我覺得開設滿語學堂很不錯,但是從哪裏找那麽多老師呢?這是十分不現實的。任何政策剛開始要推動都會十分困難,更何況是‘滿化’措施呢?更何況,有錢讀書的人並不多。”
“其實那些科舉不能過關的,若是滿語過關,可以朝廷派去當老師啊!”纖嫋道,“考科舉的有很多人,可能他們隻是為了拿朝廷穩定的俸祿罷了。”
“如今沒有這種話題可以討論,貿然進諫是不行的,隻能看以後有沒有機會。”弘晳道。
“我相信會有的。”纖嫋道。
“對了,剛才我找人商量,可能你不能長期留在我這裏。”弘晳道,“如今京城已經找完了,弘晝很快就會找到昌平。我讓烏蘭圖婭幫你在昌平城邊找一處安置,你和瑤莞格格去那裏住如何?我會給你準備婢女和乳娘的。”
“那也甚好,隻是這滿語我今日才學,就這麽斷了,豈不是半途而廢了?”纖嫋問。
“這樣,我會抽時間來教你如何?”弘晳問。
纖嫋答應了。烏蘭圖婭連忙在昌平城邊找了一處偏僻的地方安置纖嫋,又給她配置好所需要的一切。
此時弘晝正在到處尋找纖嫋,他大概猜到了纖嫋離家出走的原因。他好不容易把弘曆拖到王府與他一起找人——他自己感覺十分後悔,或許找到她之後,由弘曆去說情會更好。
“整個京城我都找過了,還是沒有找到,如今隻能去鄰城找一找。”弘晝十分擔心,“我擔心她跑了就迴不來了。”
“你先別急,可有問過吳紮庫氏貼身的一些奴才?”弘曆問。
“問過,但是他們都不知道。”弘晝道。
“他們或許有所隱瞞,必須要逼問。吳紮庫氏若是想要離家出走必須有人幫忙,而她又沒有出月不太可能跑遠。她肯定不敢迴娘家,因為她知道那裏會被你想到。既然京城找不到就一定是在鄰城了。”弘曆分析,“我們瞎找隻會打草驚蛇,不如先問問她手下的人。”
弘晝連忙叫來了琅玕、玲瓏、雪瓔和浸月,可惜她們都表示不知道。琅玕和玲瓏都急哭了,畢竟是她們最先發現纖嫋不見了。相比其琅玕和玲瓏,雪瓔和浸月有相當大的自由,不必每日守在纖嫋身邊,因此對於纖嫋始終似乎並不知情。雪瓔十分擔心,畢竟纖嫋是找她幫忙。她隻知道纖嫋去了昌平,但是並不知道纖嫋具體要去哪裏。雪瓔也十分擔心,在弘晝決定放棄逼問她們的時候,雪瓔說出來了:
“嫡福晉去了昌平。”
“她去了昌平哪裏?”弘晝連忙問。
“我……我不知道,嫡福晉隻讓我準備車馬,也隻說讓我尋一個熟悉去昌平的車夫。”雪瓔低下頭。
“那就好辦了,理親王住在昌平,可以讓他幫忙尋找。”弘曆道,“隻是你與理親王關係不好,也不知道他願不願意幫你尋找福晉。平常你看不慣他,他倒沒與你怎樣,如今有求於他,不知是否行得通。”
“我親自去找他,表明我的誠意!”弘晝道。
弘晝連忙準備厚禮去往昌平求於弘晳。畢竟不知後事如何,請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