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上,龍涎香嫋嫋升起,氤氳的香氣卻掩蓋不住空氣中彌漫的緊張氣氛。陸子站在朝堂中央,手中展開的卷軸,仿佛千鈞重擔。朝臣們低聲議論,目光在他身上來迴逡巡,像是在打量一件奇珍異寶,又像是在審視一個危險的異類。他能感受到無數道目光的注視,有探究,有懷疑,有期待,也有敵意。他知道,這場改革,將決定他,乃至杜氏家族的命運。


    深吸一口氣,陸子朗聲說道:“臣,有本要奏!科舉取士,乃國之根本。然,如今科舉製度弊端叢生,世家子弟壟斷仕途,寒門子弟難以出頭。長此以往,國之棟梁何來?社稷安危何在?臣懇請皇上,推行科舉改革,廣開賢路,為國選才!”


    他的聲音在金鑾殿上迴蕩,擲地有聲。朝堂上頓時鴉雀無聲,落針可聞。片刻之後,如同沸水入油鍋,頓時炸開了鍋。


    “大膽陸子!竟敢妄議科舉,動搖國本!”一聲怒喝打破了短暫的沉寂,說話的正是當朝太師張大人,一個頑固守舊的保守派代表。他須發皆白,卻精神矍鑠,一雙鷹隼般銳利的眼睛死死盯著陸子,仿佛要將他生吞活剝。


    陸子心中一沉,他知道,最艱難的時刻到了。他深知如果不能說服大臣們,科舉改革將無法推進,自己的努力會前功盡棄,杜氏家族也會麵臨更大的危機。他偷偷握緊了藏在袖中的手,手心已經滲出了汗。他仿佛看到杜氏溫柔而擔憂的目光,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張太師此言差矣,”陸子不卑不亢地迴應,“科舉改革並非動搖國本,而是為了鞏固國本!如今世家子弟把持朝政,結黨營私,徇私舞弊,長此以往,國將不國!改革科舉,讓寒門子弟也能有機會為國效力,才是真正的強國之策!”


    “一派胡言!”張太師怒斥,“祖宗之法不可變!科舉製度行之有效,豈容你隨意更改!”


    “祖宗之法也並非一成不變,”陸子據理力爭,“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墨守成規隻會導致國家落後!難道張太師希望我朝固步自封,最終被時代所淘汰嗎?”


    幾位搖擺不定的官員,比如翰林院學士陳翰林,眉頭緊鎖,目光在陸子和張太師之間來迴遊移,似乎在權衡利弊。


    張太師冷哼一聲,正欲開口反駁,陸子卻搶先一步說道:“改革並非一蹴而就,臣的改革方案……”


    “陸大人,”一個陰冷的聲音打斷了陸子的話,“你的改革方案,恐怕另有所圖吧?”


    “陸大人,”陰冷的聲音來自吏部尚書劉大人,他陰沉著臉,語氣中帶著一絲譏諷,“你的改革方案,恐怕另有所圖吧?莫不是為了讓你那些寒門出身的親朋好友,更容易進入朝堂?”


    劉大人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響起一陣竊竊私語。張太師趁機附和道:“劉大人所言極是!陸大人出身寒門,自然要為寒門子弟謀福利!隻是,國家大事豈能兒戲?科舉乃國之根本,豈能被你用來滿足私欲?”


    其他保守派大臣也紛紛附和,一時間,指責聲、質疑聲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湧向陸子。陸子臉色不變,心中卻波濤洶湧。他知道,這是保守派精心策劃的攻擊,目的是要把他打成一個徇私舞弊的小人,徹底詆毀他的改革方案。


    深吸一口氣,陸子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朗聲說道:“諸位大人,陸某一片赤誠,天地可鑒!改革科舉,是為了國家,為了社稷,絕非為了個人私利!如今科舉製度弊端叢生,世家子弟壟斷仕途,寒門子弟縱有經天緯地之才,也難有出頭之日!長此以往,國之棟梁何來?社稷安危何在?”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那些神情各異的大臣,繼續說道:“張太師口口聲聲說祖宗之法不可變,試問,我朝開國之初,可有科舉製度?太祖皇帝不也是出身草莽?難道太祖皇帝也是違背祖宗之法嗎?”


    陸子這番話,如同一道驚雷,在金鑾殿上炸響。一些中立的大臣開始陷入沉思,他們並非頑固不化之輩,隻是擔心改革會帶來動蕩。如今聽到陸子這番話,他們開始重新審視科舉製度的弊端。


    張太師臉色鐵青,他沒想到陸子竟然敢拿太祖皇帝說事。他強辯道:“太祖皇帝那是特殊情況!如今我朝已經建立數百年,科舉製度早已完善,豈能隨意更改?”


    “完善?”陸子冷笑一聲,“張太師所說的完善,莫非是指世家子弟壟斷仕途,寒門子弟永無出頭之日嗎?這樣的完善,隻會讓我朝走向衰敗!”


    他從袖中掏出一份卷軸,高舉過頭頂,說道:“這是臣走訪各地,收集到的關於科舉弊端的證據!其中,徇私舞弊、營私舞弊之案,數不勝數!請問張太師,這難道就是你所說的完善嗎?”


    陸子將卷軸扔到地上,卷軸展開,上麵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文字,觸目驚心。一些原本搖擺不定的大臣,看到這些證據,臉色都變了。


    張太師額頭上滲出汗珠,他沒想到陸子竟然掌握了這麽多證據。他張了張嘴,想要反駁,卻發現自己無言以對。


    陸子環視四周,目光如炬,說道:“諸位大人,科舉改革勢在必行!我朝想要長治久安,就必須廣開賢路,為國選才!否則,我朝必將……”


    “皇上駕到!”


    太監尖細的嗓音,打斷了陸子的話。眾人連忙跪下,山唿萬歲。皇帝緩緩走上龍椅,目光落在陸子身上,說道:“陸愛卿,繼續說。”


    陸子深吸一口氣,正要開口,卻聽到張太師的聲音從旁邊傳來:“皇上,臣有話要說……”皇帝威嚴的聲音在金鑾殿上迴蕩:“陸愛卿,繼續說。”


    陸子深吸一口氣,腦海中浮現出杜氏溫柔而堅定的眼神,仿佛在無聲地鼓勵著他。這抹溫柔,驅散了他心中最後一絲緊張,取而代之的是無窮的勇氣和力量。他挺直腰板,朗聲說道:“皇上,諸位大人,科舉改革,利國利民,勢在必行!我朝若想長治久安,就必須打破世家壟斷,廣開賢路,為國家選拔真正的人才!”


    張太師冷哼一聲,搶先說道:“陸大人說得輕巧!改革科舉,談何容易?祖宗之法不可變,這可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陸子毫不畏懼地與張太師對視,沉聲說道:“張太師,祖宗之法並非一成不變!我朝開國之初,百廢待興,太祖皇帝也曾力排眾議,推行新政,這才有了我朝今日的繁榮!難道張太師認為太祖皇帝的做法是錯誤的嗎?”


    張太師一時語塞,他當然不敢質疑太祖皇帝,隻能顧左右而言他:“太祖皇帝那是特殊情況!如今我朝早已穩定,科舉製度也日趨完善,豈能隨意更改?”


    “完善?”陸子冷笑一聲,“張太師所說的完善,是指那些世家子弟可以憑借祖輩的蔭庇,輕鬆進入朝堂,而寒門子弟即使才華橫溢,也難以出頭嗎?這樣的‘完善’,隻會讓我朝固步自封,最終走向衰敗!”


    他指著地上的卷軸,厲聲說道:“這上麵記錄的,都是科舉製度的弊端!徇私舞弊、營私舞弊,層出不窮!請問張太師,這難道就是你所說的‘完善’嗎?”


    翰林院學士陳翰林一直保持中立,靜觀其變。此刻,他也不禁被陸子的話語所打動。他原本對科舉改革持保留態度,但陸子所言句句在理,讓他不得不重新思考。


    另一位大臣也站出來附和張太師:“陸大人,你所言固然有理,但改革科舉,牽一發而動全身,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動蕩!還請三思而後行!”


    陸子正色道:“正因為科舉製度的弊端已經嚴重影響了國家的穩定,所以才更要改革!我提出的改革方案,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逐步推行,最大限度地減少動蕩!”


    他詳細地闡述了改革方案的具體內容,從考試內容的調整,到錄取方式的改變,再到官員考核製度的完善,每一個環節都經過深思熟慮,力求公平公正。


    他侃侃而談,邏輯清晰,論據充分,讓在場的大臣們聽得心服口服。就連一些原本反對改革的大臣,也不得不承認陸子的方案確實有其可取之處。


    陳翰林原本還在猶豫,此刻終於下定決心,站出來說道:“臣附議陸大人的改革方案!我朝確實需要一場變革,才能煥發出新的活力!”


    陳翰林的支持,無疑給了陸子莫大的鼓勵。越來越多的官員開始表示支持,朝堂上的氣氛逐漸發生了變化。


    張太師見勢不妙,臉色陰沉得可怕。他狠狠地瞪了陸子一眼,語氣森然地說道:“陸大人,你如此處心積慮地推動改革,莫非……”他故意頓了頓,目光中充滿了惡意,“是為了你自己的私利?”


    張太師見翻盤無望,老臉漲紅,聲嘶力竭地喊道:“一派胡言!你如此急切地推行改革,究竟是為了江山社稷,還是為了中飽私囊,排除異己?!”他惡狠狠地盯著陸子,試圖用這種莫須有的罪名將他拉下水。


    陸子神色不變,嘴角反而勾起一抹輕蔑的笑意。“張太師此言差矣。下官出身寒門,深知科舉製度對寒門子弟的不公平。改革科舉,是為了給更多有才之士機會,是為了國家長治久安,何來私利之說?”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朝堂上的眾人,語氣鏗鏘有力,“倒是張太師,您世代簪纓,家族子弟皆依靠蔭庇入仕,改革觸及了您的利益,所以才如此反對吧!”


    張太師被這番話戳中了痛處,氣得渾身發抖,指著陸子半天說不出話來。陸子心中冷笑,暗自調出係統提供的曆史資料。係統適時地顯示出前朝科舉改革的成功案例,以及因循守舊導致國家衰敗的反麵教材。他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前朝太宗皇帝推行科舉改革之時,也曾遭遇重重阻力,但最終改革成功,為國家帶來了百年盛世。而鄰國因墨守成規,不思進取,最終國力衰弱,被外敵入侵。張太師,您是想要效仿太宗皇帝,還是想步鄰國後塵?”


    他將係統提供的資料一一列舉,從曆史事實到數據分析,再到改革的具體措施,有理有據,令人信服。張太師聽著這些他聞所未聞的曆史案例,頓時啞口無言,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他原本想用慣用的伎倆汙蔑陸子,沒想到對方竟然對曆史如此精通,讓他根本無從反駁。


    陳翰林和其他幾位大臣也聽得頻頻點頭,陸子引經據典,旁征博引,讓他們對科舉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朝堂上的風向徹底轉變,越來越多的官員開始支持陸子的改革方案。


    皇帝看著這一切,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他早就對陳腐的科舉製度不滿,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時機和人選來推行改革。如今陸子挺身而出,展現出的才華和魄力讓他十分欣慰。


    “眾卿家可還有異議?”皇帝威嚴的聲音響起。


    朝堂上鴉雀無聲,再也沒有人敢站出來反對。


    “既然如此,就依陸愛卿所奏,即刻著手準備科舉改革事宜。”皇帝一錘定音。


    陸子心中一塊大石落地,他知道,這場改革之路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在等著他。退朝後,陸子走在迴府的路上,心中思緒萬千。科舉改革方案雖然已經通過,但接下來的具體實施才是關鍵。他必須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萬無一失,才能真正將改革落到實處。他決定親自去巡視即將舉行的科舉考試考場,以防出現任何意外。


    到達考場後,他仔細檢查了每一個考場,確保一切準備就緒。就在這時,他看到負責考場安排的周書辦神色慌張地從一間考場出來,手裏似乎還拿著什麽東西……陸子心中一凜:“周書辦,你手裏拿的是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陸子的王朝逆襲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尊蒼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尊蒼穹並收藏陸子的王朝逆襲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