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時光如同白駒過隙,轉眼間,沈亦晨和林悠然已經步入了大三的門檻。這一年的他們,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兩人的關係悄然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沈亦晨在法律係的學業上愈發精進,他不僅在各類法學競賽中屢獲佳績,還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嚐試著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他的努力得到了學院師生的廣泛認可,甚至有幾位資深教授開始有意無意地提及他作為未來法學界新星的潛力。然而,沈亦晨深知,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頭,法律之路漫長且艱難,他必須保持謙遜與勤奮,方能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相比之下,林悠然則經曆了創作生涯的一個小低穀。雖然她的作品依舊能在一些文學雜誌上占據一席之地,但她的內心卻漸漸感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空虛與迷茫。她開始反思,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條孤獨而又充滿不確定性的寫作之路。每當夜深人靜時,林悠然總會拿起筆,卻又在空白的稿紙上久久無法落下第一個字。那種對文字的熱愛與掙紮,讓她既痛苦又無奈。


    “悠然,你最近似乎心事重重。”沈亦晨在一次晚自習後,見林悠然獨自一人坐在圖書館的角落,神情凝重,便輕聲問道。


    林悠然抬頭,勉強擠出一絲微笑:“沒什麽,隻是有點累,可能是創作遇到瓶頸了吧。”


    沈亦晨輕輕點頭,他知道林悠然的不易,卻也明白,這個時候,任何言語的安慰都可能顯得蒼白無力。於是,他提議:“要不,我們去散散步吧,也許換個環境,心情會好一些。”


    林悠然沒有拒絕,兩人並肩走在校園的小道上,夜風輕拂,帶著一絲涼意。沈亦晨講述著自己對法律事業的憧憬與規劃,林悠然則靜靜地聽著,偶爾點頭迴應。然而,她的心思顯然並不在此,她更在意的,是如何突破當前的創作困境。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意外的消息打破了林悠然心中的平靜。學校文學社收到了一份來自知名文學雜誌的征稿通知,主題是“青春與夢想”。這個主題觸動了林悠然內心深處的敏感神經,她仿佛看到了突破瓶頸的曙光。然而,她也深知,這是一次不容錯過的機會,同時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亦晨,我想參加這次征稿。”林悠然在一次晚餐時,向沈亦晨透露了自己的決定。


    沈亦晨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真的嗎?悠然,這是個好主意!我相信你一定能寫出打動人心的作品。”


    林悠然微微一笑,心中卻五味雜陳。她知道,這次創作不僅關乎個人的榮譽,更是對自己寫作能力的一次重要檢驗。於是,她決定全身心投入到這次創作中,無論結果如何,都要給自己一個交代。


    接下來的日子裏,林悠然幾乎將所有的課餘時間都投入到了寫作中。她反複構思,不斷修改,力求每一個字都能精準地傳達出自己的情感與思想。而沈亦晨,則在一旁默默支持著她,無論是深夜的陪伴,還是偶爾的靈感激發,都成了林悠然最堅實的後盾。


    就在截稿日的前一天,林悠然終於完成了她的作品——《夢開始的地方》。這篇文章講述了她對青春的感悟,對夢想的追求,以及對未來的憧憬。每一個字都凝聚著她的心血與汗水,也承載著她對沈亦晨的感激與依賴。


    作品提交後,林悠然的心情變得異常複雜。她既期待能得到認可,又害怕麵對失敗。而沈亦晨,則始終保持著樂觀的態度,不斷鼓勵她:“悠然,無論結果如何,你都已經盡力了。而且,我相信你的才華,一定會得到應有的迴報。”


    一個月後,一封來自文學雜誌的信件悄然出現在林悠然的收件箱裏。當她顫抖著雙手打開信封,看到那份印有“錄用通知”的紙張時,淚水瞬間模糊了她的視線。那一刻,所有的努力與堅持都得到了最好的證明。


    “亦晨,我成功了!”林悠然興奮地跑到沈亦晨麵前,將這份來之不易的榮譽與他分享。


    沈亦晨緊緊握住林悠然的手,眼中滿是驕傲與喜悅:“我就知道你可以的,悠然。你做到了,你真的做到了!”


    這次的成功,不僅讓林悠然重拾了對寫作的信心,也讓兩人的關係更加深厚。他們一起經曆了創作的喜悅與艱辛,也一起見證了彼此的成長與蛻變。在未來的日子裏,無論麵對怎樣的挑戰與困難,他們都將攜手共進,共同書寫屬於他們的青春篇章。


    隨著林悠然的作品在文學界逐漸嶄露頭角,沈亦晨也在法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他們各自在夢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卻始終不忘彼此的陪伴與支持。這段青澀的十年約定,正悄然綻放出最絢爛的色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澀的十年約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3918250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39182500並收藏青澀的十年約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