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誌異之複仇類:田七郎、公孫九娘》的七律詩詞:


    《讚田七郎》


    遼陽武氏喜交遊,夢指七郎堪共憂。


    樸質言辭心磊落,貧寒獵戶意剛遒。


    感恩圖報傾全力,仗義行俠解宿仇。


    身死猶能誅惡吏,英魂千古世間留。


    《歎公孫九娘》


    萊陽才子恨難消,地府逢卿意也嬌。


    九娘魂斷冤情在,塵世身殘愛意遙。


    攜手複仇同患難,含悲飲恨共辛勞。


    陰陽兩隔情難了,千古傳奇韻未凋 。


    第一首詩中,首聯寫武承休喜交遊及夢中得知田七郎可共患難;頷聯描繪田七郎的質樸剛正;頸聯體現他報恩複仇之舉;尾聯讚其死後誅惡吏,英魂傳世。第二首詩,首聯講萊陽生在地府遇公孫九娘;頷聯述二人各自身死含冤及愛情的遺憾;頸聯說他們攜手複仇;尾聯感慨陰陽相隔情難斷,傳奇故事韻無窮。


    一、《聊齋誌異之複仇類:田七郎、公孫九娘》


    《聊齋誌異》是清代文學家蒲鬆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其中的故事充滿了奇幻色彩和深刻的哲理。而複仇類故事則是其中的一個重要主題,這些故事不僅展現了人性的複雜性,也探討了複仇的合理性和道德性。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以周易哲學為基礎,深度解析《聊齋誌異》中的田七郎和公孫九娘的原文與白話文,探討其中的複仇主題和哲學內涵。


    《田七郎》講述了一個關於友誼和複仇的故事。武承休是一個喜歡結交朋友的人,他的朋友遍布天下。一天,他夢到一個人告訴他,隻有田七郎可以和他共患難。武承休醒來後,四處打聽田七郎的下落,最終找到了他。田七郎是一個貧窮的獵戶,但是他為人正直,重情重義。武承休和他成為了朋友,並經常幫助他。


    後來,田七郎因為與人爭鬥,誤殺了人,被關進了監獄。武承休為了救他,不惜花費重金賄賂官員,最終將他救出。田七郎出獄後,對武承休感激涕零,決定報答他的恩情。但是,他的母親卻告訴他,武承休有災禍之相,讓他不要再和他來往。田七郎不聽母親的話,依然和武承休保持著密切的關係。


    不久後,武承休的妻子被人調戲,武承休的叔叔也被人殺害。武承休懷疑是田七郎所為,但是他沒有證據。田七郎得知後,決定為武承休報仇。他潛入兇手的家中,將他殺死。但是,他也因此被官府追捕。在逃亡的過程中,田七郎遇到了一位名叫公孫九娘的女子。公孫九娘是一個女鬼,她的父親被人殺害,她也因此而死。她得知田七郎的遭遇後,決定幫助他。她告訴田七郎,隻有找到一個名叫林兒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兇手。田七郎按照公孫九娘的指示,找到了林兒。林兒是一個狡猾的人,他為了逃避罪責,誣陷田七郎是兇手。田七郎被官府抓住,最終被判處死刑。


    在田七郎被執行死刑的那一天,公孫九娘出現了。她告訴田七郎,她已經找到了真正的兇手,並且將他殺死了。田七郎感激涕零,但是他已經無法報答公孫九娘的恩情了。公孫九娘告訴田七郎,她會一直陪伴著他,直到他轉世投胎。田七郎死後,公孫九娘也消失了。


    《田七郎》的故事充滿了悲劇色彩。田七郎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但是他卻因為誤殺了人而被關進了監獄。他為了報答武承休的恩情,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為他報仇。但是,他最終卻被官府判處死刑。公孫九娘是一個女鬼,她的父親被人殺害,她也因此而死。她為了幫助田七郎,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但是,她最終也無法報答田七郎的恩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命運是無常的,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麽事情。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而做出錯誤的決定。


    《公孫九娘》講述了一個關於愛情和複仇的故事。萊陽生是一個年輕的書生,他的妻子被人殺害,他也因此而死。他的靈魂來到了地府,遇到了一個名叫公孫九娘的女鬼。公孫九娘是一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她的父親被人殺害,她也因此而死。她得知萊陽生的遭遇後,決定幫助他。她告訴萊陽生,隻有找到一個名叫於七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兇手。萊陽生按照公孫九娘的指示,找到了於七。於七是一個惡霸,他為了搶奪萊陽生的妻子,將她殺害。萊陽生得知後,決定為妻子報仇。他潛入於七的家中,將他殺死。但是,他也因此被官府追捕。在逃亡的過程中,萊陽生遇到了一位名叫朱生的人。朱生是一個鬼魂,他的父親被於七殺害,他也因此而死。他得知萊陽生的遭遇後,決定幫助他。他告訴萊陽生,隻有找到一個名叫林兒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兇手。萊陽生按照朱生的指示,找到了林兒。林兒是一個狡猾的人,他為了逃避罪責,誣陷萊陽生是兇手。萊陽生被官府抓住,最終被判處死刑。


    在萊陽生被執行死刑的那一天,公孫九娘出現了。她告訴萊陽生,她已經找到了真正的兇手,並且將他殺死了。萊陽生感激涕零,但是他已經無法報答公孫九娘的恩情了。公孫九娘告訴萊陽生,她會一直陪伴著他,直到他轉世投胎。萊陽生死後,公孫九娘也消失了。


    《公孫九娘》的故事充滿了浪漫色彩。萊陽生和公孫九娘是一對相愛的人,但是他們卻因為命運的捉弄而無法在一起。公孫九娘為了幫助萊陽生,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她的愛情是無私的,她的勇氣是令人敬佩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愛情是偉大的,它可以讓人變得勇敢和堅強。我們應該珍惜身邊的人,不要因為一時的困難而放棄自己的愛情。


    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看,《田七郎》和《公孫九娘》都體現了陰陽相生相克的道理。田七郎和武承休是一對好朋友,他們的友誼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幫助的基礎上的。但是,他們的友誼也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響。田七郎的母親認為武承休有災禍之相,讓他不要再和他來往。武承休的妻子被人調戲,武承休的叔叔也被人殺害。這些事件導致了他們的友誼出現了裂痕。公孫九娘和萊陽生是一對相愛的人,他們的愛情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基礎上的。但是,他們的愛情也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響。公孫九娘是一個女鬼,她無法和萊陽生在一起。萊陽生被官府追捕,最終被判處死刑。這些事件導致了他們的愛情出現了裂痕。


    總之,《田七郎》和《公孫九娘》是《聊齋誌異》中的兩個經典故事,它們不僅展現了人性的複雜性,也探討了複仇的合理性和道德性。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看,這兩個故事都體現了陰陽相生相克的道理,它們告訴我們,命運是無常的,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而做出錯誤的決定。同時,我們也應該學會在困難和挫折麵前保持堅強和勇敢,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二、聊齋誌異之複仇類:田七郎、公孫九娘的原文與白話文


    《田七郎》原文


    武承休,遼陽人,喜交遊,所與皆知名士。夜夢一人告之曰:“子交遊遍海內,皆濫交耳。惟一人可共患難,何反不識?”問:“何人?”曰:“田七郎非與?”醒而異之。詰朝見所遊,輒問七郎。客或識為東村業獵者,武敬謁諸家,以馬箠撾門。未幾一人出,年二十餘,豸區目蜂腰,著膩帢,衣皂犢鼻,多白補綴,拱手於額而問所自。武展姓氏,且托途中不快,借廬憩息。問七郎,答曰:“我即是也。”遂延客入。見破屋數椽,木岐支壁。入一小室,虎皮狼蛻,懸布檻間,更無杌榻可坐,七郎就地設皋比焉。武與語,言詞樸質,大悅之。遽貽金作生計,七郎不受;固予之,七郎受以白母。俄頃將還,固辭不受。武強之再四,母龍鍾而至,厲色曰:“老身止此兒,不欲令事貴客!”武慚而退。歸途展轉,不解其意。適從人於室後聞母言,因以告武。先是,七郎持金白母,母曰:“我適睹公子有晦紋,必罹奇禍。聞之:受人知者分人憂,受人恩者急人難。富人報人以財,貧人報人以義。無故而得重賂,不祥,恐將取死報於子矣。”武聞之,深歎母賢,然益傾慕七郎。翼日設筵招之,辭不至。武登其堂,坐而索飲。七郎自行酒,陳鹿脯,殊盡情禮。越日武邀酬之,乃至。款洽甚歡。贈以金,即不受。武托購虎皮,乃受之。歸視所蓄,計不足償,思再獵而後獻之。入山三日,無所獵獲。會妻病,守視湯藥,不遑操業。浹旬妻淹忽以死,為營齋葬,所受金稍稍耗去。武親臨唁送,禮儀優渥。既葬,負弩山林,益思所以報武。武探得其故,輒勸勿亟。切望七郎姑一臨存,而七郎終以負債為憾,不肯至。武因先索舊藏,以速其來。七郎檢視故革,則蠹蝕殃敗,毛盡脫,懊喪益甚。武知之,馳行其庭,極意慰解之。又視敗革,曰:“此亦複佳。仆所欲得,原不以毛。”遂軸鞟出,兼邀同往。七郎不可,乃自歸。七郎終以不足報武為念,裹糧入山,凡數夜,忽得一虎,全而饋之。武喜,治具,請三日留,七郎辭之堅,武鍵庭戶使不得出。賓客見七郎樸陋,竊謂公子妄交。武周旋七郎,殊異諸客。為易新服卻不受,承其寐而潛易之,不得已而受。既去,其子奉媼命,返新衣,索其敝裰。武笑曰:“歸語老姥,故衣已拆作履襯矣。”自是,七郎以兔鹿相貽,召之即不複至。武一日詣七郎,值出獵未返。媼出,跨閭而語曰:“再勿引致吾兒,大不懷好意!”武敬禮之,慚而退。半年許,家人忽白:“七郎為爭獵豹,毆死人命,捉將官裏去。”武大驚,馳視之,已械收在獄。見武無言,但雲:“此後煩恤老母。”武慘然出,急以重金賂邑宰,又以百金賂仇主。月餘無事,釋七郎歸。母慨然曰:“子發膚受之武公子耳,非老身所得而愛惜者。但祝公子百年無災患,即兒福。”七郎欲詣謝武,母曰:“往則往耳,見武公子勿謝也。小恩可謝,大恩不可謝。”七郎見武,武溫言慰藉,七郎唯唯。家人鹹怪其疏,武喜其誠篤,厚遇之,由是恆數日留公子家。饋遺輒受,不複辭,亦不言報。會武初度,賓從煩多,夜舍履滿。武偕七郎臥鬥室中,三仆即床下臥。二更向盡,諸仆皆睡去,兩人猶刺刺語。七郎背劍掛壁間,忽自騰出匣數寸,錚錚作響,光閃爍如電。武驚起,七郎亦起,問:“床下臥者何人?”武答:“皆廝仆。”七郎曰:“此中必有惡人。”武問故,七郎曰:“此刀購諸異國,殺人未嚐濡縷,迄佩三世矣。決首至千計,尚如新發於硎。見惡人則鳴躍,當去殺人不遠矣。公子宜親君子,遠小人,或萬一可免。”武頜之。七郎終不樂,輾轉床席。武曰:“災祥數耳,何憂之深?”七郎曰:“我別無恐怖,徒以有老母在。”武曰:“何遽至此?”七郎曰:“無則更佳。”蓋床下三人:一為林兒,是老彌子,能得主人歡;一僮仆,年十二三,武所常役者;一李應,最拗拙,每因細事與公子裂眼爭,武恆怒之。當夜默念,疑此人。詰旦喚至,善言絕令去。武長子紳,娶王氏。一日武出,留林兒居守。齋中菊花方燦,新婦意翁出,齋庭當寂,自詣摘菊。林兒突出勾戲,婦欲遁,林兒強挾入室。婦啼拒,色變聲嘶。紳奔入,林兒始釋手逃去。武歸聞之,怒覓林兒,竟已不知所之。過二三日,始知其投身某禦史家。某官都中,家務皆委決於弟。武以同袍義,致書索林兒,某弟竟置不發。武益恚,質詞邑宰。勾牒雖出,而隸不捕,官亦不問。武方憤怒,適七郎至。武曰:“君言驗矣。”因與告訴。七郎顏色慘變,終無一語,即徑去。武囑幹仆邏察林兒。林兒夜歸,為邏者所獲,執見武。武掠楚之,林兒語侵武。武叔恆,故長者,恐侄暴怒致禍,勸不如治以官法。武從之,縶赴公庭。而禦史家刺書郵至,宰釋林兒,付紀綱以去。林兒意益肆,倡言叢眾中,誣主人婦與私。武無奈之,忿塞欲死。馳登禦史門,俯仰叫罵,裏舍慰勸令歸。逾夜,忽有家人白:“林兒被人臠割,拋屍曠野間。”武驚喜,意稍得伸。俄聞禦史家訟其叔侄,遂偕叔赴質。宰不聽辨,欲笞恆。武抗聲曰:“殺人莫須有!至辱詈搢紳,則生實為之,無與叔事。”宰置不聞。武裂眥欲上,群役禁捽之。操杖隸皆紳家走狗,恆又老耄,簽數未半,奄然已死。宰見武叔垂斃,亦不複究。武號且罵,宰亦若弗聞者。遂舁叔歸,哀憤無所為計。因思欲得七郎謀,而七郎終不一吊問。竊自念待伊不薄,何遽如行路人?亦疑殺林兒必七郎。轉念果爾,胡得不謀?於是遣人探索其家,至則扃鐍寂然,鄰人並不知耗。一日,某弟方在內廨,與宰關說,值晨進薪水,忽一樵人至前,釋擔抽利刃直奔之。某惶急以手格刃,刃落斷腕,又一刀始決其首。宰大驚,竄去。樵人猶張皇四顧。諸役吏急闔署門,操杖疾唿。樵人乃自剄死。紛紛集認,識者知為田七郎也。宰驚定,始出驗,見七郎僵臥血泊中,手猶握刃。方停蓋審視,屍忽突然躍起,竟決宰首,已而複踣。衙官捕其母子,則亡去已數日矣。武聞七郎死,馳哭盡哀。鹹謂其主使七郎,武破產夤緣當路,始得免。七郎屍棄原野月餘,禽犬環守之。武厚葬之。其子流寓於登,變姓為佟。起行伍,以功至同知將軍。歸遼,武已八十餘,乃指示其父墓焉。


    《田七郎》白話文


    武承休是遼陽人,喜歡結交朋友,所交往的都是些知名人物。一天夜裏,他夢見一個人告訴他,他的朋友雖多,但隻有田七郎可共患難。武承休醒來後打聽得知田七郎是東村的獵戶,便去拜訪。田七郎家境貧寒,穿著破舊,但言語樸實,武承休很喜歡他,想送他銀子,七郎起初不受,告知母親後,母親因看出武承休有災禍之相,怕兒子受牽連而拒絕。武承休越發傾慕七郎,多次與他交往,七郎最終接受了武承休贈送的銀子以購買虎皮。後來七郎因毆死人命入獄,武承休重金營救。七郎出獄後,對武承休的態度有所轉變,不再拒絕他的饋贈。一次武承休生日,七郎發現武家仆人中有惡人,提醒他要親君子遠小人。不久,武承休的兒媳被家中仆人林兒調戲,林兒逃到禦史家,武承休索要無果,七郎得知後臉色慘變離去。後來林兒被人臠割拋屍,禦史家狀告武承休叔侄,武承休的叔叔被氣死。武承休懷疑是七郎所為,但派人去探查卻無果。一天,七郎扮成樵夫殺死了禦史的弟弟和縣令,最後自刎而死,死後還砍下了縣令的頭。武承休厚葬了七郎,七郎的兒子後來從軍,因功升至同知將軍。


    《公孫九娘》原文


    於七一案,連坐被誅者,棲霞、萊陽兩縣最多。一日俘數百人,盡戮於演武場中,碧血滿地,白骨撐天。上官慈悲,捐給棺木,濟城工肆,材木一空。以故伏刑東鬼,多葬南郊。甲寅間,有萊陽生至稷下,有親友二三人亦在誅數,因市楮帛,酹奠榛墟,就稅舍於下院之僧。明日,入城營幹,日暮未歸。忽一少年,造室來訪。見生不在,脫帽登床,著履仰臥。仆人問其誰何,合眸不對。既而生歸,則暮色朦朧,不甚可辨。自詣床下問之,瞠目曰:“我候汝主人,絮絮逼問,我豈暴客耶!”生笑曰:“主人在此。”少年即起著冠,揖而坐,極道寒暄,聽其音,似曾相識。急唿燈至,則同邑朱生,亦死於於七之難者。大駭,卻走。朱曳之雲:“仆與君文字交,何寡於情?我雖鬼,故人之念,耿耿不去心。今有所瀆,願無以異物遂猜薄之。”生乃坐,請所命。曰:“今女甥寡居無耦,仆欲得主中饋。屢通媒妁,輒以無尊長之命為辭。幸無惜齒牙餘惠。”先是,生有甥女,早失恃,遺生鞠養,十五始歸其家。俘至濟南,聞父被刑,驚慟而絕。生曰:“渠自有父,何我之求?”朱曰:“其父為猶子啟櫬去,今不在此。”問:“女甥向依阿誰?”曰:“與鄰媼同居。”生慮生人不能作鬼媒。朱曰:“如蒙金諾,還屈玉趾。”遂起握生手,生固辭,問:“何之?”曰:“第行!”勉從與去。北行裏許,有大村落,約數十百家。至一第宅,朱叩扉,即有媼出,豁開二扉,問朱:“何為?”曰:“煩達娘子,阿舅至。”媼旋反,須臾複出,邀生入,顧朱曰:“兩椽茅舍子,大隘,勞公子門外少坐候。”生從之入。見半畝荒庭,列小室二。甥女迎門啜泣,生亦泣。室中燈火熒然。女貌秀潔如生時。凝眸含涕,遍問妗姑。生曰:“具各無恙,但荊人物故矣。”女又嗚咽曰:“少受舅妗撫育,尚無寸報,不圖先葬溝瀆,殊為恨恨。舊年,伯伯家大哥遷父去,置兒不一念;數百裏外,伶仃如秋燕。舅不以沉魂可棄,又蒙賜金帛,兒已得之矣。”生乃以朱言告,女俯首無語。媼曰:“公子曩托楊姥三五返。老身謂是大好;小娘子不肯自草草,得舅為政,方此意慊得。”言次,一十七八女郎,從一青衣,遽掩入;瞥見生,轉身欲遁。女牽其裾曰:“勿須爾!是阿舅,非他人。”生揖之。女郎亦斂衽。甥曰:“九娘,棲霞公孫氏。阿爹故家子,今亦‘窮波斯’,落落不稱意。旦晚與兒還往。”生睨之,笑彎秋月,羞暈朝霞,實天人也。曰:“可知是大家,蝸廬人那如此娟好。”甥笑曰:“且是女學士,詩詞俱大高。昨兒稍得指教。”九娘微曬曰:“小婢無端敗壞人,教阿舅齒冷也。”甥又笑曰:“舅斷弦未續,若個小娘子,頗能快意否?”九娘笑奔出,曰:“婢子顛瘋作也!”遂去。言雖近戲,而生殊愛好之。甥似微察,乃曰:“九娘才貌無雙,舅倘不以糞壤致猜,兒當請諸其母。”生大悅。然慮人鬼難匹。女曰:“無傷,彼與舅有夙分。”生乃出。女送之,曰:“五日後,月明人靜,當遣人往相迓。”生至戶外,不見朱。翹首西望,月銜半規,昏黃中猶認舊徑。見南麵一第,朱坐門石上,起逆曰:“相待已久,寒舍即勞垂顧。”遂攜手入,殷殷展謝。出金爵一、晉珠百枚,曰:“他無長物,聊代禽儀。”既而曰:“家有濁醪,但幽室之物,不足款嘉賓,奈何!”生?謝而退。朱送至中途,始別。生歸,僧仆集問。生隱之曰:“言鬼者,妄也。適赴友人飲耳。”後五日,果見朱來,整履搖箑,意甚忻適。才至戶庭,望塵即拜。少間,笑曰:“君嘉禮既成,慶在今夕,便煩枉步。”生曰:“以無迴音,尚未致聘,何遽成禮?”朱曰:“仆已代致之矣。”生深感荷,從與俱去。直達臥所,則女甥華妝迎笑。生問:“何時於歸?”女曰:“三日矣。”生乃出所贈珠,為甥助妝。女三辭乃受,謂生曰:“兒以舅意白公孫老夫人,夫人作大歡喜。但言,老耄無他骨肉,不欲九娘遠嫁,期今夜舅往贅諸其家。伊家無男子,便可同郎往也。”朱乃導去。村將盡,一第門開,二人登其堂。俄白:“老夫人至。”有二青衣,扶嫗升階。生欲展拜,夫人雲:“老朽龍鍾,不能為禮,當即脫邊幅。”乃指畫青衣,置酒高會。朱乃喚家人,另出肴俎,列置生前;亦別設一壺,為客行觴。筵中進饌,無異人世。然主人自舉,殊不勸進。既而席罷,朱歸。青衣導生去,入室,則九娘華燭凝待。邂逅合情,極盡歡昵。初,九娘母子,原解赴都。至郡,母不堪困苦死,九娘亦自剄。枕上追述往事,哽咽不成眠。乃口占兩絕雲:“昔日羅裳化作塵,空將業果恨前身。


    三、《用周易哲學深度解析聊齋誌異之複仇類:田七郎、公孫九娘》


    《聊齋誌異》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之作,其中的複仇類故事以其深刻的人性洞察和哲學思考而備受關注。田七郎和公孫九娘是《聊齋誌異》中兩個著名的複仇故事,它們展現了人性的複雜性和複仇的多麵性。從周易哲學的角度,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對這兩個故事進行深度解析:


    陰陽平衡與複仇的合理性


    在周易哲學中,陰陽平衡是宇宙萬物運行的基本規律。田七郎和公孫九娘的複仇行為可以被視為對陰陽失衡的一種迴應。當他們的親人或自身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時,複仇成為了恢複陰陽平衡的一種手段。這種複仇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因為它是對邪惡勢力的反抗,是對正義的追求。


    因果報應與複仇的限度


    周易哲學強調因果報應,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田七郎和公孫九娘的複仇行為也受到了因果報應的製約。他們的複仇行動雖然是出於正義,但也帶來了一定的後果。田七郎最終死於非命,公孫九娘也未能逃脫地府的追捕。這表明複仇是有代價的,我們在追求正義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到行為的後果。


    變易與複仇的策略


    周易哲學認為,世界是不斷變化的,事物的發展也充滿了變數。田七郎和公孫九娘在複仇的過程中,也需要根據情況的變化不斷調整策略。他們有時需要采取直接的行動,有時則需要等待時機,運用智慧和謀略來達到複仇的目的。這種變易的思想提醒我們,在麵對複雜的情況時,要靈活應變,不能一成不變地采取行動。


    中和與複仇的道德考量


    周易哲學追求中和的境界,即各種矛盾和衝突得到妥善的處理和調和。在複仇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考慮到道德的因素。田七郎和公孫九娘的複仇行為雖然是出於正義,但也不能超越道德的底線。我們不能為了複仇而不擇手段,傷害無辜的人。在複仇的同時,我們也要保持一顆善良和寬容的心,盡量減少仇恨和衝突。


    自我修養與複仇的心態


    周易哲學強調個人的自我修養和內心的平靜。在複仇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智,不能被仇恨衝昏頭腦。田七郎和公孫九娘在複仇的過程中,都經曆了內心的掙紮和痛苦,但他們最終都能夠以平和的心態麵對。這表明我們在麵對複仇的衝動時,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通過自我修養來達到內心的平靜。


    總之,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看,田七郎和公孫九娘的複仇故事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啟示。它們提醒我們,在麵對不公正和邪惡時,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方式來追求正義和複仇,但同時也要考慮到行為的後果和道德的因素。我們應該在複仇的過程中保持冷靜和理智,通過自我修養來達到內心的平靜。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陰陽平衡,達到中和的境界。


    四、《聊齋誌異之田七郎》擴寫白話文故事:


    在遼陽縣,有個叫武承休的富人,他為人豪爽,喜歡結交朋友。


    一天夜裏,武承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有人告訴他:“你結交的朋友都沒什麽益處。隻有一個叫田七郎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值得深交。”武承休醒來後,對這個夢感到十分好奇,決心一定要找到田七郎。


    經過一番打聽,武承休終於得知田七郎是個獵戶,家境貧寒。武承休親自登門拜訪,田七郎出來迎接,隻見他穿著破舊,卻透著一股質樸和剛直之氣。


    武承休表明來意,想要和田七郎結交,田七郎卻顯得有些猶豫和局促。但武承休毫不在意,送上了一些錢財和禮物。田七郎堅決推辭,不肯接受。武承休無奈,隻好暫且離去。


    然而,武承休並未放棄,他常常送來各種物品,田七郎多次拒絕,都未能成功。終於,有一次,田七郎收下了一隻獵到的鹿,想著以此抵償武承休之前送來的東西。


    武承休十分高興,邀請田七郎到家中做客。田七郎來到武家,雖然舉止略顯拘謹,但他的真誠和質樸卻讓武承休更加欣賞。


    就在這時,武承休家中發生了一件事。他的一個仆人因為一些瑣事與一個惡霸發生了衝突,惡霸仗勢欺人,不僅打傷了仆人,還揚言要讓武承休好看。武承休十分氣憤,卻又有些無奈。


    田七郎得知此事後,二話不說,找到那個惡霸,一番理論。惡霸蠻橫無理,竟對田七郎動手。田七郎身手敏捷,幾下就將惡霸製服,並警告他不得再胡作非為。


    這件事讓武承休對田七郎更加感激和信任,兩人的關係也越發親密。


    可是,命運卻開始捉弄他們。


    武承休的一個仇家設計陷害他,讓他陷入了一場官司之中。武家四處打點,花費了大量的錢財,卻依然無法擺脫困境。


    田七郎得知後,心急如焚。他決定用自己的方式為武承休報仇。


    田七郎日夜跟蹤仇家,尋找機會下手。終於,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潛入仇家的住所,成功地將仇家殺死。


    然而,殺人之事很快敗露,縣衙派人追捕田七郎。田七郎東躲西藏,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


    武承休為了救田七郎,四處奔走,想盡辦法。但縣衙卻一心要將田七郎捉拿歸案。


    在逃亡的過程中,田七郎受盡了苦難。他風餐露宿,身體也越來越虛弱。但他心中的信念從未動搖,那就是一定要保護武承休,不讓他受到傷害。


    武承休深知田七郎的處境危險,心中充滿了愧疚和擔憂。他不斷地自責,如果不是因為自己,田七郎也不會陷入如此絕境。


    終於,有一天,田七郎被縣衙的捕快發現。在一場激烈的搏鬥中,田七郎雖然奮力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被捕獲。


    武承休得知田七郎被捕的消息,心如刀絞。他趕到縣衙,想要為田七郎求情。但縣令卻不為所動,堅決要將田七郎依法處置。


    在獄中,田七郎遭受了嚴刑拷打,但他始終咬緊牙關,沒有吐露半句對武承休不利的話。


    行刑的日子到了,田七郎被押往刑場。一路上,百姓們紛紛為他感到惋惜,稱讚他的俠義之舉。


    武承休也來到刑場,看著即將被處死的田七郎,淚如雨下。田七郎卻顯得十分平靜,他對武承休說:“能與您結交,是我一生的榮幸。隻可惜,不能再陪您走下去了。”說完,便慷慨赴死。


    武承休悲痛欲絕,他在田七郎的墓前立下誓言,一定要為他報仇,還他一個清白。


    從此,武承休變賣家產,四處搜集證據,終於找到了仇家陷害他的關鍵證據。他將證據呈交給上級官府,經過一番周折,終於為田七郎洗清了冤屈。


    武承休用自己的行動,報答了田七郎的深情厚誼。而田七郎的俠義之名,也在當地流傳開來,成為人們心中永遠的傳奇。


    五、《聊齋誌異之公孫九娘》擴寫白話文故事:


    在清朝順治年間,山東濟南一帶因為於七之亂,死了很多人。當時的清兵大肆屠戮,無辜百姓橫遭慘禍,屍首堆積如山,鮮血染紅了大地。


    萊陽有個書生叫萊陽生,他有個同窗好友在濟南任職。有一天,萊陽生去濟南探望這位友人。友人設宴款待他,兩人在席間相談甚歡。


    到了晚上,萊陽生獨自一人睡在客房裏。突然,一個年輕人走了進來,他臉色蒼白,神情疲憊,身穿一襲白色的長袍。年輕人自稱朱生,他對萊陽生說:“先生是萊陽人吧?我也是萊陽人,我的鬼魂滯留在濟南,無法迴歸故鄉。我聽聞先生您來了,特來相見,希望您能幫我一個忙。”


    萊陽生見他言辭懇切,心中雖有些害怕,但還是問道:“不知我能幫你什麽?”


    朱生悲傷地說道:“我的妻子也在這場戰亂中死去,如今她的魂魄被困在此地,無法超生。還有許多萊陽同鄉的女子,她們的魂魄也都在這異鄉漂泊,孤苦無依。希望先生您能發發慈悲,幫忙將她們的屍骨帶迴萊陽安葬,讓她們的靈魂得以安息。”


    萊陽生心地善良,當即答應了朱生的請求。


    第二天,萊陽生按照朱生的指引,找到了那些女子的屍骨,並雇了車馬準備將它們送迴萊陽。在出發之前,朱生再次出現,感激涕零地對萊陽生說:“先生的大恩大德,我無以為報。我妻子的表姐公孫九娘,也是個溫柔善良的女子,她也在這些女子之中。若是先生不嫌棄,我願將她介紹給先生,也許能成就一段姻緣。”


    萊陽生聽了,心中有些猶豫,但想到這些女子的悲慘遭遇,還是點頭答應了。


    經過幾天的奔波,萊陽生終於將這些屍骨帶迴了萊陽,並妥善安葬。


    晚上,萊陽生在屋裏獨坐,突然,燭光搖曳,一個美麗的女子出現在他麵前。女子身穿淡綠色的長裙,麵容姣好,但眼神中透著一絲憂傷。她向萊陽生行禮,說道:“多謝先生的大恩,我便是公孫九娘。”


    萊陽生見她溫婉動人,心中頓生好感。兩人開始交談,萊陽生發現公孫九娘不僅容貌美麗,而且才情出眾,談吐優雅。漸漸地,他們彼此傾心。


    從那以後,公孫九娘每晚都會來找萊陽生,兩人一起吟詩作畫,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然而,盡管他們相愛甚深,但公孫九娘始終因為自己是鬼魂而感到自卑和不安。


    有一天,公孫九娘對萊陽生說:“公子,我雖與你相愛,但人鬼殊途,終究不能長久。我隻希望能在這有限的時光裏,與你留下更多美好的迴憶。”萊陽生緊緊握住她的手,說道:“九娘,無論如何,我都不會離開你。”


    然而,命運總是殘酷的。一天晚上,公孫九娘麵色凝重地對萊陽生說:“公子,我的期限已到,即將轉世投胎。我們從此就要永別了。”萊陽生淚如雨下,他試圖挽留公孫九娘,但卻無能為力。


    公孫九娘最後一次擁抱了萊陽生,然後緩緩消失在黑暗中。


    萊陽生悲痛欲絕,他整日沉浸在思念之中,無法自拔。他常常在夢中見到公孫九娘的身影,但醒來卻發現隻是一場空。


    從此以後,萊陽生終身未娶,他將對公孫九娘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底,成為了他一生中無法磨滅的傷痛。


    多年以後,萊陽生也漸漸老去。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仿佛又看到了公孫九娘在向他招手,他微笑著閉上了眼睛,也許在另一個世界,他們能夠再次相聚。


    六、用不同詞牌名的詩詞歌賦特點來解析《聊齋誌異》中的《田七郎》與《公孫九娘》。


    《破陣子·析田七郎》


    《破陣子》詞牌氣勢磅礴、節奏明快。《田七郎》中,武承休與田七郎的結交過程,頗具俠義之氣。武承休一心結交,田七郎雖出身貧寒卻正直重義,不為金錢所動,展現出“義”之風采,正契合《破陣子》的豪邁氣勢。如“武郎執意交遊,七郎義重情長”。後來田七郎為報恩,手刃仇人後自剄,其行為果敢決絕,盡顯英雄氣概,可讚“恩怨分明身赴死,俠義高風千古揚”,此等壯烈之舉與《破陣子》的激昂格調相唿應。


    《訴衷情·歎田七郎》


    《訴衷情》詞牌情感深沉、哀怨婉轉。田七郎的一生充滿無奈與悲哀。其母深知接受武承休的饋贈可能會帶來災禍,卻因生活所迫難以拒絕,為後文悲劇埋下伏筆,透出一種無奈的哀傷,正如“貧家難拒恩,禍根藏”。而田七郎最終為報恩而死,未能盡孝,其內心的痛苦與掙紮,以及武承休失去摯友的悲痛,皆可用《訴衷情》的哀怨之情來表達,如“恩情難報,身死心傷,千古遺殤”。


    《沁園春·評公孫九娘》


    《沁園春》詞牌格式大氣,適合抒發感慨。《公孫九娘》中,公孫九娘身世悲慘,她本是官宦之女,卻因變故成為女鬼,心懷複仇之誌,其遭遇令人歎息。“公孫九娘,身世淒涼,誌在複仇”,開篇即可展現其人物特點和故事背景。她與萊陽生的愛情真摯卻又充滿坎坷,在複仇...


    詮釋:


    《聊齋誌異》中的《田七郎》和《公孫九娘》是兩個充滿複仇情節的故事,下麵將用不同詞牌名的詩詞歌賦對這兩個故事進行解析。


    《田七郎》


    1. 《如夢令·武承休夢尋田七郎》


    武承休夢尋七郎,患難之交難忘。贈金表真情,獵虎報恩名揚。豪爽,豪爽,俠義恩仇皆嚐。


    2. 《菩薩蠻·田七郎義助武承休》


    田七郎家貧如洗,老母龍鍾相拒。獵虎贈虎皮,報恩心未已。


    官衙起風波,七郎入囹圄。武郎費千金,救人出地獄。


    3. 《破陣子·田七郎手刃仇人》


    林兒調戲武媳,七郎怒起殺之。逃入禦史家,終被人識破。


    七郎扮樵複仇,手刃禦史兄弟。自刎表忠心,英魂永不滅。


    《公孫九娘》


    1. 《點絳唇·公孫九娘與萊陽生》


    萊陽生,邂逅九娘,鍾情自難忘。人鬼殊途,相思苦難訴。


    攜手複仇,共赴黃泉路。情未了,生死相隨,千古傳佳話。


    2. 《虞美人·公孫九娘的身世》


    公孫九娘,萊陽才女,嬌豔無雙。父愛如山,慘遭殺害,含恨赴黃粱。


    冤魂遊蕩,地府相遇,萊陽生。攜手報仇,情意綿綿,生死亦相隨。


    3. 《相見歡·公孫九娘與萊陽生的愛情》


    九娘萊陽相愛,卻陰陽。相思之苦,何處訴衷腸。


    人鬼戀,情難斷,淚潸然。千古傳奇,傳頌在人間。


    以上詩詞歌賦從不同角度詮釋了《田七郎》和《公孫九娘》的故事,表達了其中的情感和主題。


    七、《周易》哲學在“聊齋誌異之楊千總”中的解析


    1. 陰陽觀念:楊千總欲射便者,體現了動與靜、進與退的陰陽對立。而畢公的製止則代表著調和與平衡。


    2. 變化思想:事情的發展從楊千總欲射,到畢公製止,再到便者受驚而走,體現了事物的變化無常。


    3. 天人合一:楊千總以箭射便者,似乎無視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而畢公的製止則體現了對這種和諧的重視。


    (一)聊齋誌異之楊千總原文與白話文


    《聊齋誌異》中《楊千總》的原文:


    畢民部公即家起備兵洮岷時,有千總楊化麟來迎。冠蓋在途,偶見一人遺便路側。楊關弓欲射之,公急嗬止。楊曰:“此奴無禮,合小怖之。”乃遙唿曰:“遺屙者!奉贈一股會稽藤簪綰髻子。”即飛矢去,正中其髻,其人急奔,便液汙地。


    白話文翻譯:


    畢自嚴公從家中被起用去洮岷一帶擔任軍事長官時,有個千總楊化麟前來迎接。他們一行在途中,偶然看到一個人在路邊解大便。楊千總拉弓想要射那個人,畢公急忙嗬斥製止。楊千總說:“這家夥太無禮,應當稍微嚇嚇他。”於是遠遠地喊道:“隨地大便的人!贈給你一股會稽藤簪子綰發髻。”隨即飛箭射出,正好射中那個人的發髻,那人急忙奔跑,大小便都流到了地上。


    (二)《聊齋誌異之楊千總》擴寫的白話文經典故事:


    《楊千總的惡作劇》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畢自嚴公接到朝廷的任命,即將前往洮岷一帶擔任軍事長官。他告別了家人,帶著滿懷的壯誌和期許,踏上了這前途未卜的征程。


    畢公的出行隊伍浩浩蕩蕩,旌旗飄揚,馬蹄聲和車輪聲交織在一起,打破了道路的寧靜。在隊伍的前方,英姿颯爽的千總楊化麟正領著一隊精銳士兵,策馬疾馳,前來迎接畢公。


    楊化麟,身材魁梧,麵容剛毅,眼神中透著一股果敢和堅毅。他自幼習武,練就了一身非凡的武藝,在軍中以勇猛善戰而聞名。此刻,他滿心歡喜地期待著能為畢公效力,一展自己的抱負。


    當楊化麟終於見到畢公的隊伍時,他勒住韁繩,翻身下馬,恭敬地向畢公行禮。畢公微笑著點頭示意,對楊化麟的到來表示欣慰。隨後,眾人重新上馬,繼續前行。


    一路上,風景如畫,青山綠水環繞。然而,就在這看似寧靜美好的旅途中,卻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隊伍行進中,突然,眾人的目光被路邊一個奇怪的身影吸引。隻見一個男子毫無顧忌地在路邊解大便,旁若無人,絲毫沒有察覺到周圍的情況。楊化麟看到這一幕,不禁皺起了眉頭,心中湧起一股惱怒。在他看來,此人的行為實在是太無禮,簡直是對他們這支威嚴隊伍的一種褻瀆。


    楊化麟瞬間來了興致,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狡黠的笑容。他伸手從背後的箭囊中抽出一支利箭,熟練地搭上弓弦,準備將箭射向那個不知好歹的家夥。


    “楊千總,不可!”畢公眼尖,看到了楊化麟的舉動,急忙大聲嗬止。畢公一向以仁德治理軍隊,他深知不能因為這樣一件小事就輕易傷害無辜之人。


    楊化麟聽到畢公的嗬斥,手微微一頓,但心中卻並不服氣。他轉頭看向畢公,說道:“大人,此奴這般無禮,合該小小的恐嚇他一下。”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倔強和不甘。


    畢公麵色嚴肅,說道:“楊千總,此人雖行為不當,但罪不至死。我們身為軍人,應當以正義和寬容為本,不可隨意傷害平民。”


    楊化麟聽了畢公的話,心中雖然明白畢公的道理,但仍覺得有些憋屈。他心想,這樣的人如果不給他點教訓,以後還不知道會如何放肆。就在他猶豫之時,那股惡作劇的念頭再次湧上心頭。


    “大人,您放心,我不會要他性命,隻是嚇唬嚇唬他,讓他長點記性。”楊化麟說著,也不顧畢公的阻攔,朝著那人遙遙唿喊:“那隨地遺便之人!我奉贈你一股會稽藤簪綰髻子。”


    話音未落,他手指一鬆,那支利箭如閃電般飛射而出。箭頭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寒芒,直直地朝著那個人飛去。


    此時,那個正在解大便的人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完全沒有意識到危險的臨近。直到那支箭帶著唿嘯聲飛到他的頭頂,他才如夢初醒。隻聽得“嗖”的一聲,利箭準確無誤地射中了他的發髻。


    那人頓時嚇得麵無人色,肝膽俱裂。他驚恐地尖叫起來,雙手胡亂地在頭上揮舞,試圖拔掉那支箭。然而,箭深深地紮在發髻中,怎麽也拔不下來。


    慌亂中,他顧不上整理衣物,起身便拚命狂奔。由於太過慌張,他的腳步踉蹌,幾次險些摔倒。而那尚未處理幹淨的便液,隨著他的奔跑,滴滴答答地灑了一地,留下了一道長長的、令人作嘔的痕跡。


    畢公看到這一幕,無奈地搖了搖頭,長歎一口氣。他對楊化麟的魯莽行為感到失望,但此刻也不好再多說什麽。


    楊化麟看到那人狼狽逃竄的樣子,卻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他覺得自己的惡作劇十分成功,心中充滿了得意。周圍的士兵們有的也跟著笑了起來,但更多的人則是一臉凝重,對楊化麟的行為感到不妥。


    隊伍繼續前行,楊化麟的笑聲漸漸消失,但他的心中卻依然沉浸在剛才的“勝利”之中。而畢公則一路上沉默不語,他在思考著如何教導楊化麟,讓他明白作為一名軍人,應當有更高的道德和行為準則。


    傍晚時分,隊伍來到了一座小鎮。畢公下令在此安營紮寨,休息一晚。楊化麟在安排好士兵們的防務後,來到了畢公的營帳。


    “大人,今日之事,是末將魯莽了,請大人責罰。”楊化麟一進營帳,便跪倒在地,向畢公請罪。


    畢公看著楊化麟,語重心長地說道:“楊千總,你的武藝和勇氣我是知道的,但我們身為軍人,肩負著保家衛國的重任。我們的行為應當成為百姓的榜樣,而不是以權欺人,以武淩弱。今天的事情,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惡作劇,但也反映出你的心態還不夠成熟。”


    楊化麟低著頭,認真地聽著畢公的教誨,心中充滿了愧疚。他說道:“大人,末將明白了。以後一定謹言慎行,不再做出這樣荒唐的事情。”


    畢公點了點頭,說道:“起來吧,希望你能記住今天的教訓。我們要以仁愛之心對待百姓,隻有這樣,才能贏得他們的支持和信任。”


    楊化麟站起身來,向畢公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退出了營帳。


    從那以後,楊化麟果然收斂了許多。他在軍中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成為了一名備受士兵們尊敬和愛戴的將領。而畢公的教誨,也一直銘記在他的心中,時刻提醒著他要做一個有擔當、有品德的軍人。


    在洮岷一帶,畢公和楊化麟率領著軍隊,抵禦外敵,保衛著一方平安。他們的英勇事跡傳遍了整個地區,成為了百姓們口中的佳話。而那個曾經在路邊隨地解大便的人,也因為這一次的經曆,從此改掉了自己的不良習慣,成為了一個守禮守法的好公民。


    歲月流轉,這段小小的插曲漸漸被人們淡忘,但它所帶來的教訓卻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它讓人們明白,無論身處何地,無論身份高低,都應當尊重他人,遵守道德規範,隻有這樣,才能構建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


    (三)以下是用不同詞牌名的詩詞歌賦對《聊齋誌異之楊千總》的解析:


    《破陣子·楊千總》


    楊千總性豪爽,箭術高超神勇。路見遺便者無禮,欲射之而懲其行。畢公嗬止意從容,小怖之心未平。遙贈藤簪作謔,飛矢正中髻鬃。驚得那人急奔走,便液汙地笑談中。此般趣事濃。


    此詞以《破陣子》的詞牌形式,展現了楊千總豪爽的性格和高超的箭術,以及故事中的戲劇性場景,突出了其懲戒無禮之人的行為和畢公的寬容態度。


    《西江月·楊千總逸事》


    冠蓋途中奇遇,楊千總遇遺便。關弓欲射被嗬攔,小怖之由言現。 遙贈藤簪戲語,飛矢發髻驚顏。奔逃汙地惹人憐,軼事流傳堪歎。


    《西江月》詞牌的運用,使故事更具一種詼諧幽默的氛圍。通過對事件的描述,既表現了楊千總的魯莽與隨性,又體現出畢公的穩重和仁慈,二者對比,讓故事更加生動有趣。


    《清平樂·楊千總》


    洮岷之路,迎送逢奇處。遺便之人無禮數,千總弓張欲怒。 幸得畢公相嗬,小懲簪贈言和。箭法高超驚走,笑談千古傳說。


    《清平樂》詞牌的韻律,使解析文字更具一種平和、舒緩的節奏。在講述故事的同時,也傳達出一種對古代官場生活和人物性格的思考,以及對這一奇聞軼事流傳千古的感慨。


    詮釋:


    《聊齋誌異之楊千總》詮釋


    在“聊齋誌異之楊千總”中,楊千總欲射便者,展現出他的率性與直接,這是一種本能的反應;而畢公的嗬止,則體現了他的理智與寬容,他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麵。


    這一故事反映了人性的多麵性,既有衝動與魯莽,也有理智與包容。同時,也揭示了世事的無常與奇妙,一個小小的舉動,引發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讓人感慨萬千。


    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展現了生活中的趣味與哲理,讓人們在欣賞故事的同時,也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誌異蘊哲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i重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i重歌並收藏聊齋誌異蘊哲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