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英荷在在多佛海峽發生戰爭,影響很大。


    這一年,別的國家都沒有任何的舉動,就是大明這麽具有侵略性的大國家,也是毫無動靜。


    於是,英荷之爭的結果,就很引人注目了。


    遠在大明京師的朱慈烺,想要具體的知道多佛海峽發生戰爭,按照現如今海上交通的速度,最快就得大半年時間。


    可在澳洲的崇禎,就不需要那麽長時間了。


    距離的縮短,知道的消息就越是快速,也越是具體。


    七月八日兩國正式宣戰。


    英國方麵製定的戰略主要是控製多佛爾海峽和北海,切斷荷蘭與外界的一切聯係,迫使荷蘭人投降。為此,海軍艦隊司令布萊克采取了集中強大艦隊、攔截通過海峽的一切荷蘭船隻的戰術,以確保其的絕對製海權。


    他大膽地在海軍作戰中引進了陸軍作戰注意隊形和整體效果的戰法,發展了海軍戰術。戰爭的伊始,英國便將自己的艦隊分成紅、白、藍三個支隊以便於指揮。並頒布了「第一個海軍紀律條令」,整頓軍紀。


    另外,他還派出艦隊到蘇格蘭北部襲擊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運銀船,到北海擊沉或捕獲荷蘭的捕魚船,甚至進入波羅的海,破壞荷蘭和北歐、東歐方麵的海上貿易。毫無疑問,這種戰略戰術的運用對於荷蘭經濟方麵的打擊是致命的。


    荷蘭方麵製定的戰略是以強大的艦隊為商船護航,強行通過多佛爾海峽,確保與外界的聯係。決定於海軍實力的對比,這本就是多少有些消極的戰略,然而戰略部署的不當卻更使之陷入劣勢的境地:荷蘭在次要戰場,即地中海戰區投入了過多的兵力,從而使其在海峽爭奪方麵的力量顯得十分薄弱。


    荷蘭海軍將領馬頓·特羅普(1579-1653)盡管在與法國海盜和西班牙海軍的長期作戰中積累了豐富的海戰經驗,具有很高的統率藝術,荷蘭水兵的戰鬥素質也比較高,但各艦常常缺乏協調能力,加之裝備、數量方麵的欠缺,以致在軍事方麵仍處於劣勢,使得英國的海上封鎖奏了效。


    崇禎乘坐著天鵝湖上的小船。


    船頭掛著一個提燈。


    現在是白天,自然是用不上的。


    船舷上,放著兩根釣竿,釣竿上掛著銅鈴,隻要有魚上鉤了,就會響起來提醒釣魚的人。


    在這艘船的周圍,還有著三艘小船不近不遠的守著。


    崇禎坐在船上的躺椅,一邊品茶,一邊看著手中的一些關於英荷之間的這次戰爭,詳細的匯總。


    高岩的秘碟們,連這麽詳細的消息,都打探的到。


    很顯然,這些秘碟的手段,已經快要趕得上大明的錦衣衛了。


    「這個叫羅伯特·布萊克的人了不得啊。」


    崇禎不由的感歎道,不是隻有大明的人,才會有人才。


    其他的國家都是廢物。


    不外乎是這個時代的交通,並不如何便利,想要遠征,花費的代價實在是太大。


    能夠通過做生意,拿到自己的利益,也是符合這些國家大部分人權益的。


    這也是和大明,沒有更大的衝突原因。


    在東方的利益,還不足以讓這些人放棄一切,不管不顧的和大明作戰,一個小小的荷蘭公司,都差點讓一開始還沒有變法的大明,走不出沿海。


    「隻有走出來,才能夠看到外麵的精彩,你是不知道,現在長安城中最大的圖書館中,有一大半的藏書,都是從其他的國家,翻譯過來了的。」


    高桂英慵懶的端著茶杯,小口的喝著。


    在崇禎沒來之間,她的生活很單調,不是給自己的兒子做吃的,就是去軍中訓練一些女兵


    。


    「這一次的英荷戰爭可是了不得,幾乎每次海戰雙方都要投入兩三萬名左右的水兵,七八千門大炮,交戰更是頻繁。


    最早的作戰是在普利茅斯海,荷蘭水軍將領德·魯伊特和英國的水軍將領喬治·艾斯丘打成了平手,不過對於荷蘭人來說,平手就是勝利,現在喬治·艾斯丘已經由於領導力和組織能力不善而被國內指責,失去了指揮官的職位。」


    崇禎聽著高桂英,一點點的把這次戰役,說給崇禎來聽。


    作為最熟悉崇禎的人之一,高桂英是知道,崇禎並沒有多少領兵打仗的能力。


    大明之所以能夠中興,不過是崇禎的內政能力實在是太強了。


    讓大明的軍隊,完全不需要顧及消耗。


    可以說是在用強大的國力,來滅掉了周圍的強敵。


    戰鬥這種事情,隻要打的多了,損失的少了,自然就會湧現出一群懂得打仗的人。


    當然,崇禎的識人之名,可是被整個大明所有人都認可的。


    在崇禎提拔起來的人,沒有一個人是濫竽充數的,這就很恐怖了。


    就是再完善的科舉,都打不到這樣的結果。


    崇禎隻是點著頭,其中兩軍作戰的門道,他看不出來有啥訣竅,不過這一戰兩個國家打了平手。


    那麽荷蘭人的自信心就會高漲。


    往後英國人就要難熬了。


    「你覺得,這一次打海戰,荷蘭人和英國人,誰會贏得勝利?」


    外國的曆史,崇禎記得並不多。


    本就是個學渣,對於曆史上的這一次大海戰,有沒有出現過,他自己心裏都沒譜。


    更不要說去從有限的消息中,判斷出那一個國家會在海戰上麵去的上風。


    不過,根據他記憶中,英國是笑到了最後。


    荷蘭人很顯然最後落敗了。


    「暫時看不出來,荷蘭被稱之為‘海上馬車夫",而英國現在也是後起之秀,占據著最有利的地理位置,這一場大戰恐怕要持續很久才會結束。」


    高桂英搖了搖頭。


    單憑這點消息,可沒法判斷的清楚,她的大順也才剛剛建立起來不久,可沒有辦法摻和到其中。


    「咱們隔岸觀火就成,不管誰輸誰贏,都會和周圍的一些有實力的國家,建立起攻守同盟,利益就在這裏麵。」


    攻守同盟?


    崇禎臉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是吃驚不小。


    自己的女人,什麽時候成長到了這種地步,連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博弈,都弄的比他還清楚。


    難道說,出了遠門,才會更加的鍛煉人?


    「隔岸觀火好啊,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可也是有合縱連橫的大家,這就很考驗各個地方的大使館人的本事了。」


    崇禎在大明重新分化了鴻臚寺這樣的一個部門。


    要做的事情,也不在是等在大明,接待一些前來朝貢的人,而是要求走出去,在許多的國家,建立大使館,不但可以搜查一些隱秘的消息。


    也可以通過遊說的方式,讓這些有大使館的國家,做出對大明有力的做法。


    在大順。


    崇禎覺得,高桂英不可能不做這樣的事情。


    「恩,我大順也是設立了一個外交部,雖然不是鴻臚寺,不過隻能是差不多一樣的。」


    高桂英說的這個外交部。


    是她在來到澳洲之後,學著周邊的許多國家,建立起來的部門。


    在這裏建立國家,並不是一直都照抄大明,才算是進步。


    崇禎又聽到了一個熟悉有陌生的詞


    匯。


    原本這些都是他的專利。


    現在換了一個人,一時半會還真的有點不習慣。


    正想要說點什麽,船舷釣竿上的鈴鐺‘叮鈴鈴"的響了。


    崇禎迅速的起身,拿起魚竿,猛地一扯。


    隻見繃緊的絲線,不斷的‘嗡嗡"作響,仿佛琴弦不斷的抖動,魚竿的杆頭也在劇烈的顫抖。


    「有魚了,快拿抄網。」


    崇禎腳下的小船,不斷的在水中蕩漾。


    手中的魚竿,也被彎成了一張弓。


    高桂英也是手腳麻利,釣魚她也釣過,不過一個人,沒啥意思,就是跟著她兒子一起來,可也找不到和崇禎在一起的感覺。


    就在崇禎和高桂英他們起身拉魚竿的時候,周圍守護者的小船上,所有人的人都是一陣緊張。


    要是這兩人,隨便一個落水的話。


    他們這些人都得拚了命的去救。


    對於釣魚沒有人覺得有什麽,可在船上釣魚,還是這麽小的船,麵臨的危險,誰也預料不到。


    很快,崇禎就在高桂英的配合下,釣到了今天的第一條魚。


    一尺來長,通體雪白。


    「這是當地的鱸魚,味道很是鮮美。」


    高桂英立刻眉開眼笑。


    今天晚上又可以給崇禎和她的兒子加餐了。


    能夠吃到皇上釣的魚,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吃得到的。


    崇禎隻知道,在大明有鱸魚,沒想到出了一趟遠門,已經千裏之外了,還能夠見到這種魚。


    「你說,是把它清蒸,還是做湯?」


    崇禎瞧著魚簍裏麵,不斷的折騰的鱸魚,忽然感覺自己的肚子有點餓了。


    盡管他們才吃過飯不久。


    「一條魚可不夠,今天還有人要人,得多釣上幾條才成,到時候不管是紅燒,還是清蒸,都可以。」


    高桂英還想做一個全魚宴的。


    讓崇禎好好的嚐嚐,澳洲的鱸魚,和大明的鱸魚,到底有什麽不一樣。


    「還有人要來?誰啊?」


    「別問,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熟人?」


    「肯定是熟人。」


    「······」


    崇禎一時半會猜不到,高桂英卻又吊著他的胃口,不告訴他。


    接下來釣魚的時候,都有些心不在焉。


    好幾條大一點的魚,都被他給放跑了。


    或許實在這裏很少有人來釣魚,又或者是這裏的魚很多,就是崇禎這樣的新手,都能夠滿載而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崇禎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