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李定國的話,讓袁可立的腦海裏,立刻就有了一副無邊無際的大名地圖。
上麵有山川河流,也有大海之外的國都。
星星點點的大明百姓們,居住在其中繁衍生息,仿佛天上的星辰,映照在了人間,放眼望去,敵人早就做了土。
莫名的,袁可立為很早之前百姓們受到的罪,感到一陣心酸。
若是此前的大明,能夠像現在一樣,何至於被天災給拖得快要垮了,若是認真說起來的話,似乎天災還比不上人禍來的慘烈。
十州,十二州······
大明的疆域,往後到底會有多大?
一時之間,袁可立都在疑惑,他是不是要做夢了。
良久才道:“我原以為李大人是要做蕭規曹隨的治政理念,看來是老夫膚淺了。”
大明的一切,都已經在李長庚的時期,打下的堅實的基礎,隻要不走彎路,一直貫徹下去,遲早會迎來史書上那些文臣們最向往的盛世。
不過,看樣子,皇上不甘心蹉跎歲月。
李定國似乎也不願意停留在原地,李長庚打下的基礎是很好,可能夠更上一步,為何要堅持原地踏步呢?
“袁老謙虛了,我隻是見識多了一點而已,除此之外,在謀略方麵是比不上你老的。”
李定國說的是真話。
若不是他在皇上的禦書房,見過大明地圖之外,還畫了很大的一塊空白,上麵還填寫者什麽新大陸之類的話。
他怕是也會小心翼翼的,按照李長庚定下的路子,繼續往下走。
等到大明發展到頂峰的時候,整個大明的內部繼續內卷,反正曆史上,這種事情也是一直都在發生。
“見識嗎?”
袁可立若有所思,大明能夠走到今天這個樣子,崇禎的功勞功不可沒。
仿佛皇上每走一步,都會踏在一個很奇妙的時間節點上,還會不顧一切的,做著在大多數人看來,要斷了大明根基的事情。
當年,把朝堂上的大臣們,全部都送去修路是一件事。
後來的道院,就是另外一件事。
在幾乎所有的讀書人,都幸災樂禍的看著,皇上要把大明給折騰沒了的時候,卻忽然發現,少了他們這樣的儒生。
大明反而給站起來了。
這個就讓人很無語。
就是許多儒生們,想要說幾句怪話,酸話。
都不知道該如何說起,難道要說,朝廷清理蛀蟲不對?
那些蛀蟲應該都拉去砍頭,不要留下送去工程隊勞改?
怕是這話說出來,那就是把皇上和百姓們當成蠢蛋。
崇禎對袁可立的印象,就是崇禎的那種風起於青萍之末的見識,總是能夠從一點微妙的小事,看到往後的大勢。
袁可立可是真的沒有想過,道院有一天,會真的和內閣相提並論,還有隱隱超出一籌的那種超然姿態。
雖然不入朝堂。
可有的時候,道院發出來的聲音,朝堂之上,還是要仔細的琢磨一下的。
“是的,見識,在見識這一塊,大明現在,沒有一人比得上皇上。”
李定國向著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以示尊敬。
大明現在的製度很好。
已經能夠照顧到大明的方方麵麵,接下來就是精雕細琢,李長庚經過了這麽久的鍛煉,也一直都在為了內閣首輔這一職位,做著準備。
對於李定國的說法,沒有人不承認。
(本章未完,請翻頁)
於此同時。
就在禦書房中,崇禎也在接見李長庚。
已經快要崇禎十年了,再有一年的時間,李長庚也要從內閣首輔的位置上退下來,另選賢能。
“高句麗的國主李倧,已經向大明發了十七次國書了,都被劉興祚給攔了下來。”
劉興祚攔下了國書,同時也給他發出而來消息。
隻要崇禎,朝廷,接不到高句麗的國書,那麽就不需要去看高句麗國主李倧的委屈。
仁義,有時候就是這麽的虛偽。
在大明想要高句麗的時候,國主李倧就算是再謙卑,也不過是一盤菜而已。
“現在建奴已經退縮到了毛憐衛,高句麗也就對大明敞開了大門,隻要越過鴨綠江立刻就能夠占據平襄。”
崇禎指著地圖。
說著大明現在占據的優勢。
高句麗在很早之前,被倭寇打了一次,接著被建奴的阿敏帶兵,連續打了兩次,最後袁可立他們又上去打了一次。
短短的十年時間。
遭受的戰爭創傷,早就讓這個國家,到了搖搖欲墜的邊緣了。
現在大明的軍隊,隻需要進去輕輕的一推,高句麗很快就會變成大明的一個諸侯國。
“時間和優勢都在大明,所以朕希望你在退下內閣首輔的位置之後,可以前去高句麗,把當地的民生治理起來,算是朕對自己孩子朱慈照一個成年禮。”
送禮都是送東西。
到了崇禎的口中,就是送一個國家。
崇禎的大兒子,朱慈烺已經是大明的太子了,田妃的兒子朱慈照,也不能給的東西少了。
李長庚站在原地,微微低著頭,心中卻是波瀾一片。
分封要開始了?
原來是這樣的分封法,把周圍的小國家,全部打趴下,換成自己的兒子來做國主。
辦法是個好辦法。
就怕皇上的兒子不夠用。
心中閃過皇上的兒子不夠用的時候,卻又是一驚,難道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也有機會不成?
他是想到了王衝上將軍。
大明唯一的一個上將軍,其中的那些權利,也都是莫名其妙的。
開府建牙不像。
做一番王似乎也不夠格。
要是能夠背靠大明,打下一個小國家,然後鳩占鵲巢,那麽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隻是這樣做的話,對於大明的人口要求,也就更多的。
隻希望,在五年之後,大明的人口能夠翻一番,不然隨著分封的開始,遷移出去的人口多了,大明的閑置土地多的,怕是都沒有人前去種植。
“皇上,文臣方麵,臣一點問題都沒有,可是武將也是需要早一點確立的。”
李長庚略一思索。
就明白了他以後的去向,說實話,要是真讓他退下去的話,他是不甘心的,雖然年紀很大了。
可他認為,自己還能為了大明多幹上幾十年。
權利是個好東西,難怪以前的人不斷的在爭奪,做出的某些莫名其妙,沒有下限的事情,總是那麽的讓人覺得腦子進水了。
實在是屁股決定了腦袋。
很多事,不由得他不那麽去做。
不過相比大明的內閣首輔,還是差距太遠了一點。
即便李長庚不想承認,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權利,也不得不按照皇上的意
(本章未完,請翻頁)
思做下去。
“武將就要從軍隊中選拔了,到時候看誰想要去高句麗,選一個沉穩的人出來就成。”
在將軍方麵,崇禎是一點都不擔心的。
大明有本事,能夠獨當一麵的文官或許很少,可武將絕對管夠。
“對了,隻要你李長庚做的不錯,往後你的子女,都可以有一人進入高句麗的中樞去做官,六部隨你選,往後能不能夠做到首輔的位置上,就要靠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崇禎深知,要想馬兒跑,就得給馬吃草。
沒有絕大的好處,也就沒有人會背井離鄉的,跑到那麽遠的地方去,治理一個窮苦的小國家。
隻有縮水的那種世襲罔替,才是最能夠吸引人的地方。
名利和一個家族的傳承,在這個時代,沒有人能夠拒絕的了。
在崇禎說完此話之後,李長庚的唿吸就急促了幾分。
“這件事,你自己心裏有數,別往外傳。”
崇禎口中說著讓李長庚保密。
心裏可不認為,李長庚能夠守住這樣的一個秘密,不讓往外說的話,實際上就是要李長庚大嘴巴的往外傳。
不然,他怎麽可能一個人布局臣諾大的分封諸侯?
那可都是要人去治理的。
不是隨便用手在地圖上一劃,然後喊一句這都是‘我的,我的,全部是我的’。
怕是到了最後,自己的子女們,到了封地。
也是手中無人可用。
送走了李長庚。
外麵等候多時的晁剛和洪承疇,聯袂走了進來。
“皇上安康”
不說萬歲了,在平常的場合,隻一句問安就成。
大明的變化,在方方麵麵,潛移默化的削減著一些不合時宜的東西。
“嗯,兩位愛卿請坐。”
崇禎看著洪承疇和晁剛,他不是不想招來更多的大明將軍,實在是路途遙遠,其他人隻能用書信的形式來闡述今天的小會議。
“現在建奴們快要被滅掉了,往後打下來的那一片地方,朕打算就叫做建州,不知諸位有什麽看法?”
一個打下的新的土地,被更名為建州,那就說明,天下九州,多出來了一州。
而且也會因此,多出一位州將軍。
洪承疇和晁剛兩人對視一眼。
多一個州,也算是為了大明開疆擴土了,隻是這個州,範圍廣闊,而且打下來的人,人員也很多。
李過現在已經是將軍了,可到底是不如州將軍的權利大。
另一邊的劉文秀也是不逞多讓。
雖然劉文秀有前去摘桃子的嫌疑,可任命誰為建州將軍,也是一件很考驗人的事情。
“建奴們的地盤,被稱作為建州,也是確有其實。”
洪承疇站起身來,上前說道。
他是冀州將軍,冀州本身的地盤已經很大了,若是不分割出去,怕是整個大明,就數他手中的權利最大。
不過,建州的建立之後。
他洪承疇心中也就放鬆一截。
“不知皇上,想要任命誰去做建州將軍?”
洪承疇不敢問的話,晁剛來問。
軍部的事情,就有軍部來處理,這也是崇禎沒有對李長庚提起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章完)
樂文
</p>
李定國的話,讓袁可立的腦海裏,立刻就有了一副無邊無際的大名地圖。
上麵有山川河流,也有大海之外的國都。
星星點點的大明百姓們,居住在其中繁衍生息,仿佛天上的星辰,映照在了人間,放眼望去,敵人早就做了土。
莫名的,袁可立為很早之前百姓們受到的罪,感到一陣心酸。
若是此前的大明,能夠像現在一樣,何至於被天災給拖得快要垮了,若是認真說起來的話,似乎天災還比不上人禍來的慘烈。
十州,十二州······
大明的疆域,往後到底會有多大?
一時之間,袁可立都在疑惑,他是不是要做夢了。
良久才道:“我原以為李大人是要做蕭規曹隨的治政理念,看來是老夫膚淺了。”
大明的一切,都已經在李長庚的時期,打下的堅實的基礎,隻要不走彎路,一直貫徹下去,遲早會迎來史書上那些文臣們最向往的盛世。
不過,看樣子,皇上不甘心蹉跎歲月。
李定國似乎也不願意停留在原地,李長庚打下的基礎是很好,可能夠更上一步,為何要堅持原地踏步呢?
“袁老謙虛了,我隻是見識多了一點而已,除此之外,在謀略方麵是比不上你老的。”
李定國說的是真話。
若不是他在皇上的禦書房,見過大明地圖之外,還畫了很大的一塊空白,上麵還填寫者什麽新大陸之類的話。
他怕是也會小心翼翼的,按照李長庚定下的路子,繼續往下走。
等到大明發展到頂峰的時候,整個大明的內部繼續內卷,反正曆史上,這種事情也是一直都在發生。
“見識嗎?”
袁可立若有所思,大明能夠走到今天這個樣子,崇禎的功勞功不可沒。
仿佛皇上每走一步,都會踏在一個很奇妙的時間節點上,還會不顧一切的,做著在大多數人看來,要斷了大明根基的事情。
當年,把朝堂上的大臣們,全部都送去修路是一件事。
後來的道院,就是另外一件事。
在幾乎所有的讀書人,都幸災樂禍的看著,皇上要把大明給折騰沒了的時候,卻忽然發現,少了他們這樣的儒生。
大明反而給站起來了。
這個就讓人很無語。
就是許多儒生們,想要說幾句怪話,酸話。
都不知道該如何說起,難道要說,朝廷清理蛀蟲不對?
那些蛀蟲應該都拉去砍頭,不要留下送去工程隊勞改?
怕是這話說出來,那就是把皇上和百姓們當成蠢蛋。
崇禎對袁可立的印象,就是崇禎的那種風起於青萍之末的見識,總是能夠從一點微妙的小事,看到往後的大勢。
袁可立可是真的沒有想過,道院有一天,會真的和內閣相提並論,還有隱隱超出一籌的那種超然姿態。
雖然不入朝堂。
可有的時候,道院發出來的聲音,朝堂之上,還是要仔細的琢磨一下的。
“是的,見識,在見識這一塊,大明現在,沒有一人比得上皇上。”
李定國向著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以示尊敬。
大明現在的製度很好。
已經能夠照顧到大明的方方麵麵,接下來就是精雕細琢,李長庚經過了這麽久的鍛煉,也一直都在為了內閣首輔這一職位,做著準備。
對於李定國的說法,沒有人不承認。
(本章未完,請翻頁)
於此同時。
就在禦書房中,崇禎也在接見李長庚。
已經快要崇禎十年了,再有一年的時間,李長庚也要從內閣首輔的位置上退下來,另選賢能。
“高句麗的國主李倧,已經向大明發了十七次國書了,都被劉興祚給攔了下來。”
劉興祚攔下了國書,同時也給他發出而來消息。
隻要崇禎,朝廷,接不到高句麗的國書,那麽就不需要去看高句麗國主李倧的委屈。
仁義,有時候就是這麽的虛偽。
在大明想要高句麗的時候,國主李倧就算是再謙卑,也不過是一盤菜而已。
“現在建奴已經退縮到了毛憐衛,高句麗也就對大明敞開了大門,隻要越過鴨綠江立刻就能夠占據平襄。”
崇禎指著地圖。
說著大明現在占據的優勢。
高句麗在很早之前,被倭寇打了一次,接著被建奴的阿敏帶兵,連續打了兩次,最後袁可立他們又上去打了一次。
短短的十年時間。
遭受的戰爭創傷,早就讓這個國家,到了搖搖欲墜的邊緣了。
現在大明的軍隊,隻需要進去輕輕的一推,高句麗很快就會變成大明的一個諸侯國。
“時間和優勢都在大明,所以朕希望你在退下內閣首輔的位置之後,可以前去高句麗,把當地的民生治理起來,算是朕對自己孩子朱慈照一個成年禮。”
送禮都是送東西。
到了崇禎的口中,就是送一個國家。
崇禎的大兒子,朱慈烺已經是大明的太子了,田妃的兒子朱慈照,也不能給的東西少了。
李長庚站在原地,微微低著頭,心中卻是波瀾一片。
分封要開始了?
原來是這樣的分封法,把周圍的小國家,全部打趴下,換成自己的兒子來做國主。
辦法是個好辦法。
就怕皇上的兒子不夠用。
心中閃過皇上的兒子不夠用的時候,卻又是一驚,難道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也有機會不成?
他是想到了王衝上將軍。
大明唯一的一個上將軍,其中的那些權利,也都是莫名其妙的。
開府建牙不像。
做一番王似乎也不夠格。
要是能夠背靠大明,打下一個小國家,然後鳩占鵲巢,那麽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隻是這樣做的話,對於大明的人口要求,也就更多的。
隻希望,在五年之後,大明的人口能夠翻一番,不然隨著分封的開始,遷移出去的人口多了,大明的閑置土地多的,怕是都沒有人前去種植。
“皇上,文臣方麵,臣一點問題都沒有,可是武將也是需要早一點確立的。”
李長庚略一思索。
就明白了他以後的去向,說實話,要是真讓他退下去的話,他是不甘心的,雖然年紀很大了。
可他認為,自己還能為了大明多幹上幾十年。
權利是個好東西,難怪以前的人不斷的在爭奪,做出的某些莫名其妙,沒有下限的事情,總是那麽的讓人覺得腦子進水了。
實在是屁股決定了腦袋。
很多事,不由得他不那麽去做。
不過相比大明的內閣首輔,還是差距太遠了一點。
即便李長庚不想承認,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權利,也不得不按照皇上的意
(本章未完,請翻頁)
思做下去。
“武將就要從軍隊中選拔了,到時候看誰想要去高句麗,選一個沉穩的人出來就成。”
在將軍方麵,崇禎是一點都不擔心的。
大明有本事,能夠獨當一麵的文官或許很少,可武將絕對管夠。
“對了,隻要你李長庚做的不錯,往後你的子女,都可以有一人進入高句麗的中樞去做官,六部隨你選,往後能不能夠做到首輔的位置上,就要靠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崇禎深知,要想馬兒跑,就得給馬吃草。
沒有絕大的好處,也就沒有人會背井離鄉的,跑到那麽遠的地方去,治理一個窮苦的小國家。
隻有縮水的那種世襲罔替,才是最能夠吸引人的地方。
名利和一個家族的傳承,在這個時代,沒有人能夠拒絕的了。
在崇禎說完此話之後,李長庚的唿吸就急促了幾分。
“這件事,你自己心裏有數,別往外傳。”
崇禎口中說著讓李長庚保密。
心裏可不認為,李長庚能夠守住這樣的一個秘密,不讓往外說的話,實際上就是要李長庚大嘴巴的往外傳。
不然,他怎麽可能一個人布局臣諾大的分封諸侯?
那可都是要人去治理的。
不是隨便用手在地圖上一劃,然後喊一句這都是‘我的,我的,全部是我的’。
怕是到了最後,自己的子女們,到了封地。
也是手中無人可用。
送走了李長庚。
外麵等候多時的晁剛和洪承疇,聯袂走了進來。
“皇上安康”
不說萬歲了,在平常的場合,隻一句問安就成。
大明的變化,在方方麵麵,潛移默化的削減著一些不合時宜的東西。
“嗯,兩位愛卿請坐。”
崇禎看著洪承疇和晁剛,他不是不想招來更多的大明將軍,實在是路途遙遠,其他人隻能用書信的形式來闡述今天的小會議。
“現在建奴們快要被滅掉了,往後打下來的那一片地方,朕打算就叫做建州,不知諸位有什麽看法?”
一個打下的新的土地,被更名為建州,那就說明,天下九州,多出來了一州。
而且也會因此,多出一位州將軍。
洪承疇和晁剛兩人對視一眼。
多一個州,也算是為了大明開疆擴土了,隻是這個州,範圍廣闊,而且打下來的人,人員也很多。
李過現在已經是將軍了,可到底是不如州將軍的權利大。
另一邊的劉文秀也是不逞多讓。
雖然劉文秀有前去摘桃子的嫌疑,可任命誰為建州將軍,也是一件很考驗人的事情。
“建奴們的地盤,被稱作為建州,也是確有其實。”
洪承疇站起身來,上前說道。
他是冀州將軍,冀州本身的地盤已經很大了,若是不分割出去,怕是整個大明,就數他手中的權利最大。
不過,建州的建立之後。
他洪承疇心中也就放鬆一截。
“不知皇上,想要任命誰去做建州將軍?”
洪承疇不敢問的話,晁剛來問。
軍部的事情,就有軍部來處理,這也是崇禎沒有對李長庚提起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章完)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