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分門別類。
在史可法的手中,這一門手藝算是發揚光大了。
而條理分明,能夠讓人一目了然的看懂帳幕上麵貨幣的走向,從而更加請起的了解到,大明的經濟處於一種怎樣的狀態。
“今年的農業稅收,並不是很高,皇上本就定的稅率很低,所以收上來的錢,還不夠給一些官吏們發俸祿的,隨著不斷的天災來臨,這樣的情況就更加的嚴重。”
史可法一邊說著農業稅,一邊解釋著其中的原因。
現在的苛捐雜稅,全部都沒有了。
農稅這一方麵,隻是按照田畝的大小來收稅,朝廷不管地裏種的是哪一種糧食,一律都按照二十稅一的標準收稅。
本就不多。
收起來還很麻煩。
“也就是說,現在可以取消這一方麵的稅收?”
崇禎眉頭一挑,取消農稅私塾是一個大趨勢,而且是在工商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候,必然要去做的。
老百姓本就窮。
那點莊稼地,又能交多少稅收?
還不如一起巨大的商業交易,手上的稅多。
“也不需要全部取消,可以規定多少田畝之下,不需要納稅。”
史可法給農稅畫出了一條線。
田畝多的,可以多交,少的那就不用交,一次來平衡其中的差距。
也可以拉近貧富之間的距離。
“那要是有人在其中動手腳,讓田畝多的人,不交稅,又該怎麽辦?大明不可能微課這個,在設置一個檢舉部門來監督這件事的運作。”
史可法的建議,崇禎覺得很不錯,可對於官僚這一方麵,崇禎不是很自信。
他活著的時候,或許沒有人在上麵下手,可要是他去了呢?
後麵的人,可以以此形成一個另類的“商業”。
許多的權利,在長時間的運轉之後,都會出現這樣的毛病。
根治是不可能的,隻能夠讓種事情,出現的很少,並且能夠被及時的發現,做出及時的糾正。
史可法考慮了良久崇禎的說法。
再設置一個部門,那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就會更多,簡直是劃不來。
可要是不這麽做的話,根據他的推算,皇上說的那些事情,絕對會出現。
到了那時,又是一場欺上瞞下的官吏和官吏之間的潛規則。
要是打破了還好。
可要是打不破的和,那就是毒瘤。
貽害萬年啊。
“農稅摘哦這個趨勢,是要免除的,這件事內閣牽頭,讓農部的人,配合來處理,總會不要給種地的人加重負擔就成。”
崇禎沒有一口免除這些稅收,隻是說著商討,就是怕他這一頭給免了農稅,就會有人立刻用另外的辦法給補迴來。
譬如說:種子漲價,水利灌溉需要出錢,等等。
不要認為這些人做不出來,崇禎對這個還是有經驗的,畢竟他曾經也是一個老百姓。
史可法想了想,這些事情反正個他無關。
他能夠做的,也就是把各處的稅收,整理出來,然後送進國庫。
等到需要的時候,再次支出出去,僅此而已。
“好了,你給朕說一說,今年的糧食儲備,各處的物資增減。”
“今年的棉花產量在一直增加,主要的增加原因,就是道院有人培育出了產量更高的棉花種子······”
一項農作物的增產,帶動的就是另外的一些行業也跟著增長。
棉衣,棉被這些就不用說了。
最恐怖的就是,崇禎讓人弄出來的那些衛生巾。
現在的價格還很高,即便如此,對於一些有錢人家來說,這種東西,簡直就是最吸引人的東西。
那個老爺的家裏,沒有幾房小妾。
殊不知,就是因為衛生巾的出現,不知道多少有錢人家的老爺,在暗中咒罵道院的人不省心,發明出了這麽個費錢的玩意。
之前的衛生紙就算了。
他們一個大老爺麽也能夠用得上。
可現在的這種,完全都是給女人用的。
一旦不買了,家中的女人總會有辦法讓這些老爺們就範。
錢花出去了,也就每個月那麽幾天的使用,還是一次性的,簡直就是冤大頭。
“水稻和小麥這些現在還沒有產量更高的種子?”
崇禎把他知道的辦法,已經交給了道院,按理說最先成功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應該是水稻才對。
可現在聽著,怎麽總覺得那個地方不對了似得。
事實上,這種水稻的雜交,是真的需要運氣的,若是運氣不夠好,就是一輩子也不可能出成果。
上天的眷顧。
不是那個人,或許就永遠也培育不出來。
畢竟,這玩意還講一點玄學,不是那麽很科學。
沒有辦法通過計算,得出準確的答案。
“水稻和小麥的產量增長幅度不是很大。”
史可法找到了文件上,關於這方麵的統計,仔細的看了看說道:“不過大豆和土豆,以及紅薯這三樣作物,產量一直都在翻番的增長,可以解決一些糧食缺少的問題。”
“那麽糧食的儲備,現在有多少盈餘?”
“主糧沒有多少,不過用雜糧生產出來的軍用餅幹,連續打兩場大一點的戰役,沒有一點問題。”
崇禎身手要來了史可法手中的文件。
蹙眉看了看,仔細的盤算了一下,大明的餘糧還不是很多。
要是往後再有天災,他用了儲備的糧食之後,一定會餓死人。
而大明已經兩年時間,沒有餓死人的事情出現了。
即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是有糧食吃的。
最多就是吃的差一點而已。
“肉類儲備呢?我記得大明建造了四個冰庫的。”
有了硝石製冷的辦法,建設大冰庫也就有了技術支撐。
“活的家禽和豬,羊倒是不少,按照市場價收購的各種肉類,也都儲藏滿了,就是這種冰庫的空間不夠大,敞開了吃的話,是用不了多久的。”
聽起來有四個,已經不少了。
實際上還沒有肉類的罐頭儲備的多,另外一點醃起來的各種肉類,也是不少,完全可以滿足,在缺少肉的時候,投放市場,以此平抑物價。
崇禎隻問了一個大概,史可法也隻能迴答一個大概。
要想拿到具體的數據,就得找畜牧部的人才成。
“國庫現在還有多少錢財?”
崇禎看著上一個月的交易額,商稅的提升,簡直都快成為一條豎線了。
真不知道,為何商業的交易,增長的會這門快。
難道是老百姓們的手中都有錢了,也都舍得花了?
“國庫現在還有盈利的五十萬左右的金元。”
稅收很多,支出更多,能夠有點盈餘,那都是老天開眼。
崇禎倒是沒有想到,大明都已經被天災折騰到這個樣子上了,居然還有盈利。
沒有全部把錢花出去,就說明,還是有人做事太摳門。
站在崇禎麵前的史可法,要是知道崇禎心裏是這樣想的,肯定會噴出一口老血。
他在這方麵,已經把關很嚴了。
沒有必要的開支,都已經被砍了不少,可落在皇上的眼中,就是摳門?
在皇上剛剛登基的時候,可都是為錢,可都是快要愁白了頭了,不得不親自下場,置辦一些賤業。
可現在,這都什麽事。
“既然有錢,那麽就做好物資上儲備,這些最後的總結數據,抄寫一份給朕拿過來。”
崇禎心中有數,現在的大明還真就是打不起來仗了。
錢財還很多。
就是物資,特別是糧食方麵的缺口還很大。
崇禎都犯愁,現在的大明才五千多萬人,要是以後有五個億的時候,又該怎麽辦?
是不是策略要轉變一下,先打下一個糧倉,再說其他的東西?
可打下一個糧倉,也要能夠搬糧食運輸迴來才成啊。
海上風雲多變幻。
誰知道是不是會在關鍵的時候,遇到大風大浪,然後耽誤了時間,造成更大的損失。
錢財無所謂。
可人口的損失才是最大的。
一個人從嬰兒,到成長起來,最少都要十五年。
這還沒有算,一些中途夭折的。
本來想要開口,說一些關於分封的事情,現在隻能暫時偃旗息鼓了。
“遼東的戰事,現在趨於平穩,不知道又多少人想要移民的?官府給出的保障,有沒有吸引到更多的人前去開發那一塊地方?”
說完了物資儲備和國庫的錢財。
看沒有辦法從這方麵打開局麵,崇禎隻用從另一個方麵來促使前期麵對高句麗的工作提前展開。
“很多人都對
(本章未完,請翻頁)
遼東的土地很感興趣,不過真正下定決心的人很少,就在一旬前,還有人組織了一批人,前去遼東那個地方看看當地的環境,是不是真的像報刊上說的那麽好。”
一旬前的事。
崇禎仔細的思索了一下。
“朕還以為,這些人應該等一等,隨著王衝一起去來動一趟的。”
對於有人組織起來前去考察,崇禎還真就沒有想過。
不是他大意了,而是他一時沒有想到。
“這些人本來是有這樣的想法,不過他們怕被限製的行動的自由,看不到他們想藥看到的東西,隻能冒險出去了。”
“這樣啊,到時候朕給軍隊裏去一份公文,就說適當的照顧一下這些人的安全。”
崇禎都有一點衝動,想要把大明火槍兵,退役下來的一些火槍,賣出去一部分的。
最後想了想,還是等到把整個大明都清理一遍之後,在這麽做。
往後都要走出去。
手中沒有武器,肯定是不行的。
民間可雇用不起軍隊,隻能他們自己想辦法。
或許那個時候的老兵,也就更加的值錢了。
能夠新練一些護衛,也能夠作為主力,來保護自己的一些財產。
恐怕就是想要這些人轉業,都沒有多少人願意了。
其實一些有遠見的人,已經開始悄悄的接觸一些受了重傷,連轉業都沒有辦法,隻能領著朝廷高額軍餉的士兵了。
拿著雙份的工資。
沒有誰舍得拒絕,隻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
而那些在使用刀劍年代手上的士兵,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不會使用火槍,更沒有係統的訓練過。
在一些的商人眼中,那就是沒有絲毫的價值。
也就崇禎,花著大價錢在養著。
不然這些人的日子,就是大明最難熬的一群人,幹活沒有力氣,也不懂得任何的一種生存技能。
扯遠了一點。
崇禎和李長庚他們好好的討論了一下,整個大明往後的發展方向,重心在什麽地方之後,才起身走了出去。
出門就是離著皇宮不遠。
崇禎瞧著坤寧宮的方向,心中歎息了一聲。
出門在外,就是耽擱的時間再長,也總是要迴家的。
不提崇禎的煩惱。
就是崇禎一直惦記著的荷蘭人和西班牙人。
也已經組織了一批船隊,向著大明乘風破浪,行駛而來。
這些人沒有接到過大明水軍的戰況到底有多麽猛烈,所以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一場遠航的郊遊。
荷蘭海軍主力艦均為蓋倫船,這是一型極為優秀的帆船。通常擁有兩層或多層甲板。為了追求更強的火力,在船舶設計方麵開始追求更大的船型。
蓋倫船就是其中最為耀眼的一種船隻。
普特曼斯就在這樣的一隻船上。
他的經曆很是耀眼。
1624年以下級商務員進入荷蘭東印-度公司工作,1626年升任上席商物員和法庭法官,兼管巴達維亞(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華人事務。1627年升任市參議會主-席。1629年受命接替彼得·奴易茲(pieternuyts)出任駐福爾摩沙長官負責整頓大員商館事務,使大員商館於1632年至1633年間轉虧為盈。
本來按照荷蘭人的意圖,就是要派他前來大明的海域,剿滅海盜的。
隻是隨著韋麻朗的一些消息傳出去之後,荷蘭人就對大明多了一些謹慎,直到澳門再也傳遞不出去消息之後。
所有人都知道,大明有變。
於是他的這一次出使大明的使命,也就從剿滅海盜,變成了和大明開通通商的協議。
在做生意這一塊。
他們的做法就是,能夠打得過,就會吃幹抹淨。
打不過的情況下,才會坐下來談判,至於談判的強硬與否,還要看對手是不是很強大。
不過這一點,普特曼斯很自信。
自信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戰船,絕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戰船。
在某些方麵,他是和韋恩不一樣的。
那個瘋子,隻會殺人,可不懂得以和為貴。
而以和為貴這四個字,還是他將要麵對大明的時候,特意學來的,就是想要到時候,交流起來方便一些。
畢竟,東方的大明,可是“磨滅了他們荷蘭人去過的不少遊人”。
能不打,那就一定不要起衝突。
(本章完)
樂文
</p>
分門別類。
在史可法的手中,這一門手藝算是發揚光大了。
而條理分明,能夠讓人一目了然的看懂帳幕上麵貨幣的走向,從而更加請起的了解到,大明的經濟處於一種怎樣的狀態。
“今年的農業稅收,並不是很高,皇上本就定的稅率很低,所以收上來的錢,還不夠給一些官吏們發俸祿的,隨著不斷的天災來臨,這樣的情況就更加的嚴重。”
史可法一邊說著農業稅,一邊解釋著其中的原因。
現在的苛捐雜稅,全部都沒有了。
農稅這一方麵,隻是按照田畝的大小來收稅,朝廷不管地裏種的是哪一種糧食,一律都按照二十稅一的標準收稅。
本就不多。
收起來還很麻煩。
“也就是說,現在可以取消這一方麵的稅收?”
崇禎眉頭一挑,取消農稅私塾是一個大趨勢,而且是在工商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候,必然要去做的。
老百姓本就窮。
那點莊稼地,又能交多少稅收?
還不如一起巨大的商業交易,手上的稅多。
“也不需要全部取消,可以規定多少田畝之下,不需要納稅。”
史可法給農稅畫出了一條線。
田畝多的,可以多交,少的那就不用交,一次來平衡其中的差距。
也可以拉近貧富之間的距離。
“那要是有人在其中動手腳,讓田畝多的人,不交稅,又該怎麽辦?大明不可能微課這個,在設置一個檢舉部門來監督這件事的運作。”
史可法的建議,崇禎覺得很不錯,可對於官僚這一方麵,崇禎不是很自信。
他活著的時候,或許沒有人在上麵下手,可要是他去了呢?
後麵的人,可以以此形成一個另類的“商業”。
許多的權利,在長時間的運轉之後,都會出現這樣的毛病。
根治是不可能的,隻能夠讓種事情,出現的很少,並且能夠被及時的發現,做出及時的糾正。
史可法考慮了良久崇禎的說法。
再設置一個部門,那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就會更多,簡直是劃不來。
可要是不這麽做的話,根據他的推算,皇上說的那些事情,絕對會出現。
到了那時,又是一場欺上瞞下的官吏和官吏之間的潛規則。
要是打破了還好。
可要是打不破的和,那就是毒瘤。
貽害萬年啊。
“農稅摘哦這個趨勢,是要免除的,這件事內閣牽頭,讓農部的人,配合來處理,總會不要給種地的人加重負擔就成。”
崇禎沒有一口免除這些稅收,隻是說著商討,就是怕他這一頭給免了農稅,就會有人立刻用另外的辦法給補迴來。
譬如說:種子漲價,水利灌溉需要出錢,等等。
不要認為這些人做不出來,崇禎對這個還是有經驗的,畢竟他曾經也是一個老百姓。
史可法想了想,這些事情反正個他無關。
他能夠做的,也就是把各處的稅收,整理出來,然後送進國庫。
等到需要的時候,再次支出出去,僅此而已。
“好了,你給朕說一說,今年的糧食儲備,各處的物資增減。”
“今年的棉花產量在一直增加,主要的增加原因,就是道院有人培育出了產量更高的棉花種子······”
一項農作物的增產,帶動的就是另外的一些行業也跟著增長。
棉衣,棉被這些就不用說了。
最恐怖的就是,崇禎讓人弄出來的那些衛生巾。
現在的價格還很高,即便如此,對於一些有錢人家來說,這種東西,簡直就是最吸引人的東西。
那個老爺的家裏,沒有幾房小妾。
殊不知,就是因為衛生巾的出現,不知道多少有錢人家的老爺,在暗中咒罵道院的人不省心,發明出了這麽個費錢的玩意。
之前的衛生紙就算了。
他們一個大老爺麽也能夠用得上。
可現在的這種,完全都是給女人用的。
一旦不買了,家中的女人總會有辦法讓這些老爺們就範。
錢花出去了,也就每個月那麽幾天的使用,還是一次性的,簡直就是冤大頭。
“水稻和小麥這些現在還沒有產量更高的種子?”
崇禎把他知道的辦法,已經交給了道院,按理說最先成功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應該是水稻才對。
可現在聽著,怎麽總覺得那個地方不對了似得。
事實上,這種水稻的雜交,是真的需要運氣的,若是運氣不夠好,就是一輩子也不可能出成果。
上天的眷顧。
不是那個人,或許就永遠也培育不出來。
畢竟,這玩意還講一點玄學,不是那麽很科學。
沒有辦法通過計算,得出準確的答案。
“水稻和小麥的產量增長幅度不是很大。”
史可法找到了文件上,關於這方麵的統計,仔細的看了看說道:“不過大豆和土豆,以及紅薯這三樣作物,產量一直都在翻番的增長,可以解決一些糧食缺少的問題。”
“那麽糧食的儲備,現在有多少盈餘?”
“主糧沒有多少,不過用雜糧生產出來的軍用餅幹,連續打兩場大一點的戰役,沒有一點問題。”
崇禎身手要來了史可法手中的文件。
蹙眉看了看,仔細的盤算了一下,大明的餘糧還不是很多。
要是往後再有天災,他用了儲備的糧食之後,一定會餓死人。
而大明已經兩年時間,沒有餓死人的事情出現了。
即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是有糧食吃的。
最多就是吃的差一點而已。
“肉類儲備呢?我記得大明建造了四個冰庫的。”
有了硝石製冷的辦法,建設大冰庫也就有了技術支撐。
“活的家禽和豬,羊倒是不少,按照市場價收購的各種肉類,也都儲藏滿了,就是這種冰庫的空間不夠大,敞開了吃的話,是用不了多久的。”
聽起來有四個,已經不少了。
實際上還沒有肉類的罐頭儲備的多,另外一點醃起來的各種肉類,也是不少,完全可以滿足,在缺少肉的時候,投放市場,以此平抑物價。
崇禎隻問了一個大概,史可法也隻能迴答一個大概。
要想拿到具體的數據,就得找畜牧部的人才成。
“國庫現在還有多少錢財?”
崇禎看著上一個月的交易額,商稅的提升,簡直都快成為一條豎線了。
真不知道,為何商業的交易,增長的會這門快。
難道是老百姓們的手中都有錢了,也都舍得花了?
“國庫現在還有盈利的五十萬左右的金元。”
稅收很多,支出更多,能夠有點盈餘,那都是老天開眼。
崇禎倒是沒有想到,大明都已經被天災折騰到這個樣子上了,居然還有盈利。
沒有全部把錢花出去,就說明,還是有人做事太摳門。
站在崇禎麵前的史可法,要是知道崇禎心裏是這樣想的,肯定會噴出一口老血。
他在這方麵,已經把關很嚴了。
沒有必要的開支,都已經被砍了不少,可落在皇上的眼中,就是摳門?
在皇上剛剛登基的時候,可都是為錢,可都是快要愁白了頭了,不得不親自下場,置辦一些賤業。
可現在,這都什麽事。
“既然有錢,那麽就做好物資上儲備,這些最後的總結數據,抄寫一份給朕拿過來。”
崇禎心中有數,現在的大明還真就是打不起來仗了。
錢財還很多。
就是物資,特別是糧食方麵的缺口還很大。
崇禎都犯愁,現在的大明才五千多萬人,要是以後有五個億的時候,又該怎麽辦?
是不是策略要轉變一下,先打下一個糧倉,再說其他的東西?
可打下一個糧倉,也要能夠搬糧食運輸迴來才成啊。
海上風雲多變幻。
誰知道是不是會在關鍵的時候,遇到大風大浪,然後耽誤了時間,造成更大的損失。
錢財無所謂。
可人口的損失才是最大的。
一個人從嬰兒,到成長起來,最少都要十五年。
這還沒有算,一些中途夭折的。
本來想要開口,說一些關於分封的事情,現在隻能暫時偃旗息鼓了。
“遼東的戰事,現在趨於平穩,不知道又多少人想要移民的?官府給出的保障,有沒有吸引到更多的人前去開發那一塊地方?”
說完了物資儲備和國庫的錢財。
看沒有辦法從這方麵打開局麵,崇禎隻用從另一個方麵來促使前期麵對高句麗的工作提前展開。
“很多人都對
(本章未完,請翻頁)
遼東的土地很感興趣,不過真正下定決心的人很少,就在一旬前,還有人組織了一批人,前去遼東那個地方看看當地的環境,是不是真的像報刊上說的那麽好。”
一旬前的事。
崇禎仔細的思索了一下。
“朕還以為,這些人應該等一等,隨著王衝一起去來動一趟的。”
對於有人組織起來前去考察,崇禎還真就沒有想過。
不是他大意了,而是他一時沒有想到。
“這些人本來是有這樣的想法,不過他們怕被限製的行動的自由,看不到他們想藥看到的東西,隻能冒險出去了。”
“這樣啊,到時候朕給軍隊裏去一份公文,就說適當的照顧一下這些人的安全。”
崇禎都有一點衝動,想要把大明火槍兵,退役下來的一些火槍,賣出去一部分的。
最後想了想,還是等到把整個大明都清理一遍之後,在這麽做。
往後都要走出去。
手中沒有武器,肯定是不行的。
民間可雇用不起軍隊,隻能他們自己想辦法。
或許那個時候的老兵,也就更加的值錢了。
能夠新練一些護衛,也能夠作為主力,來保護自己的一些財產。
恐怕就是想要這些人轉業,都沒有多少人願意了。
其實一些有遠見的人,已經開始悄悄的接觸一些受了重傷,連轉業都沒有辦法,隻能領著朝廷高額軍餉的士兵了。
拿著雙份的工資。
沒有誰舍得拒絕,隻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
而那些在使用刀劍年代手上的士兵,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不會使用火槍,更沒有係統的訓練過。
在一些的商人眼中,那就是沒有絲毫的價值。
也就崇禎,花著大價錢在養著。
不然這些人的日子,就是大明最難熬的一群人,幹活沒有力氣,也不懂得任何的一種生存技能。
扯遠了一點。
崇禎和李長庚他們好好的討論了一下,整個大明往後的發展方向,重心在什麽地方之後,才起身走了出去。
出門就是離著皇宮不遠。
崇禎瞧著坤寧宮的方向,心中歎息了一聲。
出門在外,就是耽擱的時間再長,也總是要迴家的。
不提崇禎的煩惱。
就是崇禎一直惦記著的荷蘭人和西班牙人。
也已經組織了一批船隊,向著大明乘風破浪,行駛而來。
這些人沒有接到過大明水軍的戰況到底有多麽猛烈,所以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一場遠航的郊遊。
荷蘭海軍主力艦均為蓋倫船,這是一型極為優秀的帆船。通常擁有兩層或多層甲板。為了追求更強的火力,在船舶設計方麵開始追求更大的船型。
蓋倫船就是其中最為耀眼的一種船隻。
普特曼斯就在這樣的一隻船上。
他的經曆很是耀眼。
1624年以下級商務員進入荷蘭東印-度公司工作,1626年升任上席商物員和法庭法官,兼管巴達維亞(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華人事務。1627年升任市參議會主-席。1629年受命接替彼得·奴易茲(pieternuyts)出任駐福爾摩沙長官負責整頓大員商館事務,使大員商館於1632年至1633年間轉虧為盈。
本來按照荷蘭人的意圖,就是要派他前來大明的海域,剿滅海盜的。
隻是隨著韋麻朗的一些消息傳出去之後,荷蘭人就對大明多了一些謹慎,直到澳門再也傳遞不出去消息之後。
所有人都知道,大明有變。
於是他的這一次出使大明的使命,也就從剿滅海盜,變成了和大明開通通商的協議。
在做生意這一塊。
他們的做法就是,能夠打得過,就會吃幹抹淨。
打不過的情況下,才會坐下來談判,至於談判的強硬與否,還要看對手是不是很強大。
不過這一點,普特曼斯很自信。
自信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戰船,絕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戰船。
在某些方麵,他是和韋恩不一樣的。
那個瘋子,隻會殺人,可不懂得以和為貴。
而以和為貴這四個字,還是他將要麵對大明的時候,特意學來的,就是想要到時候,交流起來方便一些。
畢竟,東方的大明,可是“磨滅了他們荷蘭人去過的不少遊人”。
能不打,那就一定不要起衝突。
(本章完)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