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鄭芝龍覺得,他們的鄭家船隊,要是和荷蘭人的船隊打海戰的話,隻要沒有了劉香從旁搗亂。
是絕對會贏的。
可就算是贏了,也是慘勝,往後鄭家想要在海上,有所作為的話,那麽就沒有了任何的機會。
從頭開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對自己的弟弟,鄭芝虎的想法,他是很讚同的。
正好也看一看,大明律中,說的那些對百姓們保護的律法,是不是真實的。
畢竟,福建雖然還沒有被皇上清理過,可到底也是大明的土地。
隻要自己報上去,朝廷就必須管,而且這件事,還是因為為大明運輸糧食,才被人家給打劫了的。
不管如何,這都是一個正當的請求。
福建鄭家和南京的應天府有些距離。
消息的傳遞,實際上並不是很快。
崇禎在南京城的事情並不多,作為皇帝,已經有了手下一大群的官員,他能夠做的就是悠閑的四處閑逛。
然而,許多時候,就仿佛一個皇帝,悠閑了就連老天爺也看不過眼似得。
“皇上,鄭家來信,說是運糧的船隊遭到了荷蘭人的襲擊,沉了三艘貨船,整整損失了三百四十人。”
崇禎走的是去往秦淮河的那一條路。
之前的魏國公徐文爵他們實在是用心了,修建的確實不錯,
秦淮河的蕭條,崇禎心中很滿意,沒有了商女不知亡國恨的那種所謂的“繁華”,南京城這個地方,還是有的救的。
短短的幾個月時間,立刻就重新煥發了生機。
今日正高興的遊覽周圍的景致,忽然就被這一件糟心的事情給破壞了。
他的軍隊出去打仗,每一次勝利,都沒有損失這麽多人的。
那個什麽荷蘭人就這麽的瘋狂?
在大明的沿海,就敢發動戰鬥,真當大明的水軍,是真的水軍?
傳令兵小心的看著,麵色鐵青的皇上一眼,然後趕緊底下了頭,大明自從火槍兵無敵了之後。
那曾吃過這麽大的虧。
即便是在海上,大明的士兵們,也都覺得,自己也應該是無敵的才對。
“這個消息,發給李長庚他們了嗎?”
崇禎原本還打算,一步一步來的,就是想要更穩一點,然而所有的事物發展,都會按照著崇禎的意誌來行進。
總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敵人跳出來,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崇禎在心裏默默的想了一下,似乎從自己登基以來,整個大明就沒有好過,雖然都是天災,
也都是本就會出現的災難。
可依然讓他的心裏難受,依然在努力的建設這個國家。
好不容易老天爺消停了,人禍卻又起來了。
心中暗道:難怪按照原本的曆史軌跡,崇禎會放棄了他的所有,實在是麵對的困難太大了,也太多了一些。
“迴皇上的話,已經給了他們具體的消息。”
傳令兵迅速的迴答道。
“劉世勳現在迴來了沒有?”
崇禎在到了南京城之後,劉世勳就出去接手新的一批戰船了,等到湊夠五百艘戰艦,才算是一支渤海艦隊的成行。
造船廠的不斷建設,讓造船的速度也在不斷的攀升。
如今整個水軍,不再是戰船的稀缺,而是船員的訓練,有點跟不上新戰艦的增長速度了。
“還沒有,不過消息已經用最快的速度送過去了。”
聽完傳令兵的話,崇禎也不再為難這個小兵,隻是簡單的傳話而已,更多的消息,小兵也不一定清楚。
**
應天府的衙門大堂。
所有有身份的人,都已經來到了這裏。
大堂的正中-央,掛著一張沿海地圖,看上麵的顏色,還是剛畫出來不久,而且使用的地圖繪製方式,還是最早的哪一種。
習慣了新的繪製地圖。
再次看到這種“很古老”,“很抽象”的地圖,那都不是很舒服。
“地圖是鄭家送過來的,也都是鄭家自己人,花費了絕大的代價,才製作出來的,準確性,應該是沒有問題。”
王衝在說出沒有問題的時候,嘴角一抽。
相比現在大明的繪製地圖的手藝,這樣的地圖已經很有問題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了。
海岸線多長,有多少礁石,沿海的海水,深淺多少,礁石之間的距離是多少,上麵都,沒有任何的標識。
做多就是上麵點幾個點,又或者畫一個圈。
要不是上麵寫著字,還真就不一定能夠分辨出,上麵畫的是什麽玩意。
就是海岸上,那個地方適合登錄,那個地方有補給,也都描述的不是很清楚。
隻畫一條曲線,是幾個意思?
還有幾個很抽象寫意的山頭,又是幾個意思?
總之,王衝看得不是很舒服,好在之前的大明地圖,他還是看過的,自然是能夠看明白個大概。
“這裏就是濠鏡澳,現在荷蘭公司的船隊,就在這上麵駐守,有資料表示,荷蘭東印-度公司是在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8月7日抵達澎湖,但12月15日被咱們大明朝的軍隊驅離,之後時隔十八年(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再度占據澎湖,同年戰敗葡萄牙人,從而拿到了濠鏡澳的駐守權。”
隨著王衝的解釋,眾人也都知道,這樣的一個公司,到底是怎麽來到大明的。
可這其中,又關葡萄牙人什麽事?
難道也是那個地方的一個民族?
李長庚不由的問了出來,不是他見識太少,實在是在很早之前,就沒有走過多遠的路。
一切都是書上的東西,他才能讀到一些。
書本之外的,那就真的沒法認知了。
“還是我來說吧,這個西班牙人,可不是大明的一個民族,和荷蘭人一樣,都是外來的人口,在正德八年-九年之間,葡萄牙人歐維治從馬六甲航抵廣東珠江口屯門澳,與當地居民進行了香料貿易。由於貿易的頻繁,三十九年之後,開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雖然從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門的居住權,但大明朝廷仍在此設有官府,由廣東直接管轄。”
高弘圖在南京城居住的時間比較長,這裏的不少的商人,也都是跑海商的,消息也都很是暢通。
對於書本上很少記載的東西,他也就聽過不少。
眾人聽著高弘圖娓娓道來,仿佛一副時間的畫卷,就展現在了自己的麵前。
“葡萄牙人最初限定隻能居住在濠鏡澳南方,可在天啟三年(1623年)葡萄牙朝廷委任馬士加路也為首任澳門總督之後,葡萄牙人在澳門一直擁有特權或特殊地位,據說讓周圍的一些百姓們十分的不滿。”
高弘圖正在侃侃而談的時候。
就聽到外麵一個聲音傳來。
“你確定,不是西班牙人侵略了我大明的國土?什麽時候,大明的土地上,需要一個外人來委任官員了?”
崇禎遠遠的就聽到了西班牙人求得隻是居住權,然而繼續聽了下去之後,發現人家那是稀罕居住權。
分明是在作為一級官府,在控製著大明的一個重要出海口。
崇禎心中無語,合著租界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了?
這大明朝,到了最後,地方上居然已經爛成了這副模樣。
心中無語的同時,也很是吃驚,他的曆史學的本就不好,要不是高弘圖說出來這些,他還真就不清楚,濠鏡澳具體到底實在什麽地方。
高弘圖一陣尷尬。
文人的春秋筆法,斷章取義,似乎在皇上麵前,一點用處都沒有。
他也是看出來了,你說的越是清楚的地方,皇上不會去深想,可要是想要用模糊的是偶發蒙混過關的話。
皇上絕對會挑選出來,專門讓你給講這一段。
不說明白,那就去查資料。
想要大而化之,肯定是不行的,可正是因為如此,扯下了當地官員身上的遮羞布之後會發現。
他們總結出來的結果。
不過是符合儒學的結果,好的全都在,壞的一律隱藏。
時間久了,自然就會有人對這一段的曆史產生遺忘。
王衝狐疑的看了看高弘圖,就是坐在一旁打算隻帶著耳朵,前來旁聽的高傑,都不由自主的看了過去。
能夠把侵略,說的很順耳。
也就隻有學儒學的這些人,會做的出來了。
“臣,見過皇上。”
高弘圖連忙起身行禮。
“行了,你們都坐著,朕也隻是糾正一下不對的說辭,沒別的意思。”
崇禎口中的沒別的意思。
高弘圖可不敢當真,就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李長庚和李定國也是一愣一愣的。
他們兩人都是聰明人,可在認知的局限上,一時半會還真就沒有琢磨透皇上和高弘圖之間的對話,到底是在說什麽。
“這一次的會議,朕想說的就是,這是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對大明的入侵,所以必須還擊,還要做出驅逐和讓對方給咱們賠償的辦法。”
崇禎邊走邊說。
等到走到給他留下的主位上,就定下了整個事件的基調。
那就是,這一仗必須要打,不但要打還要打的漂亮,打的這兩個自以為很了不起的國家,聽到大明的聲音,看到大明的旗幟,就得立刻畢恭畢敬的不敢給臉色。
“劉世勳還有多久,才會迴到南京城?”
崇禎在底下的人愣神的時候,立刻問道。
本來按照高弘圖的想法,那就是必須要荷蘭人給出一個說法。
很顯然,皇上就沒打算要這樣的說法,而是想要通過戰鬥,把這個說法給打出來。
讓荷蘭人帶著禮物,乖乖的向大明道歉,並且做出賠償。
皇上一直以來,麵對建奴的進攻,都是防守反擊,在高弘圖他們的眼中,這麽激進的方法,本就不應該出自皇上的口中才對。
實際上,若不是大明連續幾年,關內都是天災人禍不斷。
那會給人這樣的一個錯覺。
不管打不打得贏,先打一仗再說,然後總結經驗。
知彼知己,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若隻是口頭上的話。
說的再多,也會無力的。
能被人說死的,也都是要臉的,看荷蘭人和西班牙人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人家隻需要錢財和權利,根本就沒有臉麵。
積毀銷金,刀誅筆伐,肯定是不會起到任何作用的。
反而會被人給看輕了,認為是大明怕了他們,連動手的想法都不敢有。
“最快也要三天的時間。”
作為劉世勳代表入會的楊廷麟,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
“三天時間?”
崇禎低頭沉思,琢磨著手中的兵力,還能夠調動那個方向的。
想來想去,最後發現,還得把窩在鳳陽府的村船艇給調動起來。
和高傑,黃得功的兵力,凝成一股,應該是能夠把這些混蛋入侵者,從陸地上趕到海裏去的。
隻要失去了陸地的補給。
那麽大明的戰船,對戰起來的話,又會拉平經驗上的劣勢。
隻要一次性,大明的戰艦,損失不大,那麽來迴幾次,也就會出現一批精銳的大明水軍。
水軍是什麽?
那是曾經在崇禎另一個世界上,永遠也不會失敗的一種兵種。
隻不過他們是徜徉在網絡的海洋上而已。
不過都是麵對的海洋作戰。
崇禎對他的大明水軍,也一樣抱有同樣的餓期望。
“從南京城,到濠鏡澳,從陸地上走,需要多長時間?”
崇禎隻需要給出自己的意圖,明確自己的想法,自然就有人會給他豐滿整個作戰計劃。
地圖他是看不明白的,也就隻有交給看得明白的人。
至於禦駕親征。
崇禎從來都沒有想過。
一個小小的地方,那用的了他上去湊數。
“急行軍的話,需要最少一個月的時間,中途還不能耽擱,還沒有辦法帶上大型火器。”
坐在最後一排的黃得功,心中立刻就算出了時間度。
隻要不帶火炮的話,憑著現在大明的士兵,一個月的時間,絕對能夠到達濠鏡澳。
然而,人到了之後,戰鬥力還剩多少,黃得功就不敢保證了。
“要是帶上火炮呢?”
崇禎可是知道,戰船上麵都有火炮的,若是不帶重型火器的話,士兵們上去,那就不是在打仗,而是在送死。
這就不是崇禎願意看到的了。
誰的命不是命。
雖然大明是發了軍餉的,榮耀也給了,可讓生命更有保障的情況下去戰鬥,才是崇禎最願意看到的。
一個漠視子民的皇帝,一定不是一個好皇帝。
就是今日這個朝廷不倒,不是因為朝廷做的有多好,而是百姓們暫時還能夠然忍耐。
(本章完)
樂文
</p>
鄭芝龍覺得,他們的鄭家船隊,要是和荷蘭人的船隊打海戰的話,隻要沒有了劉香從旁搗亂。
是絕對會贏的。
可就算是贏了,也是慘勝,往後鄭家想要在海上,有所作為的話,那麽就沒有了任何的機會。
從頭開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對自己的弟弟,鄭芝虎的想法,他是很讚同的。
正好也看一看,大明律中,說的那些對百姓們保護的律法,是不是真實的。
畢竟,福建雖然還沒有被皇上清理過,可到底也是大明的土地。
隻要自己報上去,朝廷就必須管,而且這件事,還是因為為大明運輸糧食,才被人家給打劫了的。
不管如何,這都是一個正當的請求。
福建鄭家和南京的應天府有些距離。
消息的傳遞,實際上並不是很快。
崇禎在南京城的事情並不多,作為皇帝,已經有了手下一大群的官員,他能夠做的就是悠閑的四處閑逛。
然而,許多時候,就仿佛一個皇帝,悠閑了就連老天爺也看不過眼似得。
“皇上,鄭家來信,說是運糧的船隊遭到了荷蘭人的襲擊,沉了三艘貨船,整整損失了三百四十人。”
崇禎走的是去往秦淮河的那一條路。
之前的魏國公徐文爵他們實在是用心了,修建的確實不錯,
秦淮河的蕭條,崇禎心中很滿意,沒有了商女不知亡國恨的那種所謂的“繁華”,南京城這個地方,還是有的救的。
短短的幾個月時間,立刻就重新煥發了生機。
今日正高興的遊覽周圍的景致,忽然就被這一件糟心的事情給破壞了。
他的軍隊出去打仗,每一次勝利,都沒有損失這麽多人的。
那個什麽荷蘭人就這麽的瘋狂?
在大明的沿海,就敢發動戰鬥,真當大明的水軍,是真的水軍?
傳令兵小心的看著,麵色鐵青的皇上一眼,然後趕緊底下了頭,大明自從火槍兵無敵了之後。
那曾吃過這麽大的虧。
即便是在海上,大明的士兵們,也都覺得,自己也應該是無敵的才對。
“這個消息,發給李長庚他們了嗎?”
崇禎原本還打算,一步一步來的,就是想要更穩一點,然而所有的事物發展,都會按照著崇禎的意誌來行進。
總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敵人跳出來,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崇禎在心裏默默的想了一下,似乎從自己登基以來,整個大明就沒有好過,雖然都是天災,
也都是本就會出現的災難。
可依然讓他的心裏難受,依然在努力的建設這個國家。
好不容易老天爺消停了,人禍卻又起來了。
心中暗道:難怪按照原本的曆史軌跡,崇禎會放棄了他的所有,實在是麵對的困難太大了,也太多了一些。
“迴皇上的話,已經給了他們具體的消息。”
傳令兵迅速的迴答道。
“劉世勳現在迴來了沒有?”
崇禎在到了南京城之後,劉世勳就出去接手新的一批戰船了,等到湊夠五百艘戰艦,才算是一支渤海艦隊的成行。
造船廠的不斷建設,讓造船的速度也在不斷的攀升。
如今整個水軍,不再是戰船的稀缺,而是船員的訓練,有點跟不上新戰艦的增長速度了。
“還沒有,不過消息已經用最快的速度送過去了。”
聽完傳令兵的話,崇禎也不再為難這個小兵,隻是簡單的傳話而已,更多的消息,小兵也不一定清楚。
**
應天府的衙門大堂。
所有有身份的人,都已經來到了這裏。
大堂的正中-央,掛著一張沿海地圖,看上麵的顏色,還是剛畫出來不久,而且使用的地圖繪製方式,還是最早的哪一種。
習慣了新的繪製地圖。
再次看到這種“很古老”,“很抽象”的地圖,那都不是很舒服。
“地圖是鄭家送過來的,也都是鄭家自己人,花費了絕大的代價,才製作出來的,準確性,應該是沒有問題。”
王衝在說出沒有問題的時候,嘴角一抽。
相比現在大明的繪製地圖的手藝,這樣的地圖已經很有問題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了。
海岸線多長,有多少礁石,沿海的海水,深淺多少,礁石之間的距離是多少,上麵都,沒有任何的標識。
做多就是上麵點幾個點,又或者畫一個圈。
要不是上麵寫著字,還真就不一定能夠分辨出,上麵畫的是什麽玩意。
就是海岸上,那個地方適合登錄,那個地方有補給,也都描述的不是很清楚。
隻畫一條曲線,是幾個意思?
還有幾個很抽象寫意的山頭,又是幾個意思?
總之,王衝看得不是很舒服,好在之前的大明地圖,他還是看過的,自然是能夠看明白個大概。
“這裏就是濠鏡澳,現在荷蘭公司的船隊,就在這上麵駐守,有資料表示,荷蘭東印-度公司是在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8月7日抵達澎湖,但12月15日被咱們大明朝的軍隊驅離,之後時隔十八年(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再度占據澎湖,同年戰敗葡萄牙人,從而拿到了濠鏡澳的駐守權。”
隨著王衝的解釋,眾人也都知道,這樣的一個公司,到底是怎麽來到大明的。
可這其中,又關葡萄牙人什麽事?
難道也是那個地方的一個民族?
李長庚不由的問了出來,不是他見識太少,實在是在很早之前,就沒有走過多遠的路。
一切都是書上的東西,他才能讀到一些。
書本之外的,那就真的沒法認知了。
“還是我來說吧,這個西班牙人,可不是大明的一個民族,和荷蘭人一樣,都是外來的人口,在正德八年-九年之間,葡萄牙人歐維治從馬六甲航抵廣東珠江口屯門澳,與當地居民進行了香料貿易。由於貿易的頻繁,三十九年之後,開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雖然從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門的居住權,但大明朝廷仍在此設有官府,由廣東直接管轄。”
高弘圖在南京城居住的時間比較長,這裏的不少的商人,也都是跑海商的,消息也都很是暢通。
對於書本上很少記載的東西,他也就聽過不少。
眾人聽著高弘圖娓娓道來,仿佛一副時間的畫卷,就展現在了自己的麵前。
“葡萄牙人最初限定隻能居住在濠鏡澳南方,可在天啟三年(1623年)葡萄牙朝廷委任馬士加路也為首任澳門總督之後,葡萄牙人在澳門一直擁有特權或特殊地位,據說讓周圍的一些百姓們十分的不滿。”
高弘圖正在侃侃而談的時候。
就聽到外麵一個聲音傳來。
“你確定,不是西班牙人侵略了我大明的國土?什麽時候,大明的土地上,需要一個外人來委任官員了?”
崇禎遠遠的就聽到了西班牙人求得隻是居住權,然而繼續聽了下去之後,發現人家那是稀罕居住權。
分明是在作為一級官府,在控製著大明的一個重要出海口。
崇禎心中無語,合著租界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了?
這大明朝,到了最後,地方上居然已經爛成了這副模樣。
心中無語的同時,也很是吃驚,他的曆史學的本就不好,要不是高弘圖說出來這些,他還真就不清楚,濠鏡澳具體到底實在什麽地方。
高弘圖一陣尷尬。
文人的春秋筆法,斷章取義,似乎在皇上麵前,一點用處都沒有。
他也是看出來了,你說的越是清楚的地方,皇上不會去深想,可要是想要用模糊的是偶發蒙混過關的話。
皇上絕對會挑選出來,專門讓你給講這一段。
不說明白,那就去查資料。
想要大而化之,肯定是不行的,可正是因為如此,扯下了當地官員身上的遮羞布之後會發現。
他們總結出來的結果。
不過是符合儒學的結果,好的全都在,壞的一律隱藏。
時間久了,自然就會有人對這一段的曆史產生遺忘。
王衝狐疑的看了看高弘圖,就是坐在一旁打算隻帶著耳朵,前來旁聽的高傑,都不由自主的看了過去。
能夠把侵略,說的很順耳。
也就隻有學儒學的這些人,會做的出來了。
“臣,見過皇上。”
高弘圖連忙起身行禮。
“行了,你們都坐著,朕也隻是糾正一下不對的說辭,沒別的意思。”
崇禎口中的沒別的意思。
高弘圖可不敢當真,就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李長庚和李定國也是一愣一愣的。
他們兩人都是聰明人,可在認知的局限上,一時半會還真就沒有琢磨透皇上和高弘圖之間的對話,到底是在說什麽。
“這一次的會議,朕想說的就是,這是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對大明的入侵,所以必須還擊,還要做出驅逐和讓對方給咱們賠償的辦法。”
崇禎邊走邊說。
等到走到給他留下的主位上,就定下了整個事件的基調。
那就是,這一仗必須要打,不但要打還要打的漂亮,打的這兩個自以為很了不起的國家,聽到大明的聲音,看到大明的旗幟,就得立刻畢恭畢敬的不敢給臉色。
“劉世勳還有多久,才會迴到南京城?”
崇禎在底下的人愣神的時候,立刻問道。
本來按照高弘圖的想法,那就是必須要荷蘭人給出一個說法。
很顯然,皇上就沒打算要這樣的說法,而是想要通過戰鬥,把這個說法給打出來。
讓荷蘭人帶著禮物,乖乖的向大明道歉,並且做出賠償。
皇上一直以來,麵對建奴的進攻,都是防守反擊,在高弘圖他們的眼中,這麽激進的方法,本就不應該出自皇上的口中才對。
實際上,若不是大明連續幾年,關內都是天災人禍不斷。
那會給人這樣的一個錯覺。
不管打不打得贏,先打一仗再說,然後總結經驗。
知彼知己,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若隻是口頭上的話。
說的再多,也會無力的。
能被人說死的,也都是要臉的,看荷蘭人和西班牙人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人家隻需要錢財和權利,根本就沒有臉麵。
積毀銷金,刀誅筆伐,肯定是不會起到任何作用的。
反而會被人給看輕了,認為是大明怕了他們,連動手的想法都不敢有。
“最快也要三天的時間。”
作為劉世勳代表入會的楊廷麟,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
“三天時間?”
崇禎低頭沉思,琢磨著手中的兵力,還能夠調動那個方向的。
想來想去,最後發現,還得把窩在鳳陽府的村船艇給調動起來。
和高傑,黃得功的兵力,凝成一股,應該是能夠把這些混蛋入侵者,從陸地上趕到海裏去的。
隻要失去了陸地的補給。
那麽大明的戰船,對戰起來的話,又會拉平經驗上的劣勢。
隻要一次性,大明的戰艦,損失不大,那麽來迴幾次,也就會出現一批精銳的大明水軍。
水軍是什麽?
那是曾經在崇禎另一個世界上,永遠也不會失敗的一種兵種。
隻不過他們是徜徉在網絡的海洋上而已。
不過都是麵對的海洋作戰。
崇禎對他的大明水軍,也一樣抱有同樣的餓期望。
“從南京城,到濠鏡澳,從陸地上走,需要多長時間?”
崇禎隻需要給出自己的意圖,明確自己的想法,自然就有人會給他豐滿整個作戰計劃。
地圖他是看不明白的,也就隻有交給看得明白的人。
至於禦駕親征。
崇禎從來都沒有想過。
一個小小的地方,那用的了他上去湊數。
“急行軍的話,需要最少一個月的時間,中途還不能耽擱,還沒有辦法帶上大型火器。”
坐在最後一排的黃得功,心中立刻就算出了時間度。
隻要不帶火炮的話,憑著現在大明的士兵,一個月的時間,絕對能夠到達濠鏡澳。
然而,人到了之後,戰鬥力還剩多少,黃得功就不敢保證了。
“要是帶上火炮呢?”
崇禎可是知道,戰船上麵都有火炮的,若是不帶重型火器的話,士兵們上去,那就不是在打仗,而是在送死。
這就不是崇禎願意看到的了。
誰的命不是命。
雖然大明是發了軍餉的,榮耀也給了,可讓生命更有保障的情況下去戰鬥,才是崇禎最願意看到的。
一個漠視子民的皇帝,一定不是一個好皇帝。
就是今日這個朝廷不倒,不是因為朝廷做的有多好,而是百姓們暫時還能夠然忍耐。
(本章完)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