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山一重,水一重,山水複相逢。”
崇禎坐在馬車上,看著窗外的景色,遠山黃遍,山角露出來的山石,醜陋的根本就看不出有什麽奇特的地方。
可架不住崇禎一直在看。
一路上,設計了三種棋的下法。
奈何自己隻有照抄的天賦,根本就沒有贏下來的手藝。
隻有在剛剛設計出來的第一次,旁人還在摸索規律的時候,自己能夠贏上一局,之後就是一直輸。
輸得他都要懷疑。
自己還會不會下棋了。
無奈之下,隻能給自己轉移尷尬的視線,於是就有了剛剛冒出口的所謂詩句。
亂七八糟的胡亂喊了一句。
崇禎急覺得還算滿意。
然而身邊的人卻沒有叫好聲。
迴頭看去,好家夥,沒了自己,人家三人也正在玩的開心著呢,完全就沒有注意到自己剛剛吟唱的詩句。
這怎麽行。
必須讓他們都聽聽,自己這個皇帝還是有文采的。
雖然批奏章的時候水文確實嚴重了那麽億點點。
可那都是為了讓大臣和官吏們看得懂啊,朕為了讓他們不至於歪解了政令的意思,容易嗎?
簡直是太難了好嗎?
心中想著,口中卻不閑著。
不斷的山一重山一重重複著,仿佛眼前就是山水如畫,美不勝收。
“皇上念得是詩,還是詞?”
終於不堪其擾的李長庚,放下了手中的骰子,轉頭看了過來,奇怪的問道。
實際上,在這一局的大富翁的遊戲當中,他已經快要輸了,遇到王衝這樣的可以用手投出骰子點數的人。
他能贏就是怪事。
本來說好了,各憑運氣的,可到了最後他快要贏了的時候,用皇上的話說,王衝開掛了。
一連幾次,不但自己輸得一塌糊塗。
就是高弘圖也瓜分了他的財富。
好好的贏局,卻成了必輸之句,而高弘圖也是鬆了一口氣,知道一旦李長庚輸了,自己也會跟著輸。
在沒有輸了之前,就結束。
很顯然對他是有利的,而且黑鍋還是李長庚來背,何樂而不為。
隻有王衝呆愣愣的看著李長庚,心中暗道:原來人一旦坐上了內閣首輔的位置,臉皮是可以與日俱增的增長的。
這才多久,耍不要臉的把戲,就已經爐火純青了。
看來自己還是嫩了一點,比不上這些老人們的手段,往後再有好玩的遊戲,自己必定是要謹慎再謹慎的。
殊不知,自己的開掛行為,已經破壞了整個棋局的規則。
憑運氣的玩法,硬生生的玩成了憑手藝取勝。
估計,以後這樣的消息傳出去之後,也不會有人和王衝玩這樣的棋局了。
明知贏不了,那還玩什麽?
“自然是詞了,難道你們聽不出來,這樣的絕句嗎?”
崇禎已經忘了這一句詞,到底是誰說出來的,反正他偶爾也在看唐詩宋詞,可沒有見到過有這樣的一句話。
或許是哪一個冷門詞人,寫出來的,剛好被這個時代的人給遺漏了。
現在則是被他又撿了起來。
“既然是詞,那麽下麵的呢?”
李長庚的追問,讓崇禎一時憋紅了連,他哪記得後麵還有什麽?
另外,作為一個內閣首輔,說後麵不行嗎?
為何要說下麵的呢?
難道要朕迴答說:下麵沒了。
那不成了王承恩了嗎?
雖然都是住在宮裏的,可到底有著根本性的區別好不好。
“應該是下麵沒了,要不李首輔給續上?”
高弘圖思索了一下,心裏琢磨著,單憑這兩句詞,聽起來還不錯,好不容易皇上有興致寫詞了。
他們這些做大臣的,可不能真的不給麵子。
崇禎委屈。
神特麽的下麵沒了,還給續上。
這玩意是能夠隨便續上的?
目光幽幽的看向了高弘圖,原以為此人是個君子,誰知道蔫壞蔫壞的。
高弘圖不明所以,完全弄不懂皇上是什麽意思,難道自己說的不對?
思量了一下,暗道:沒錯啊?
此時可還沒有關於太監的笑話。
下麵沒了,那是很久以後此會出現的笑料。
“下麵有,隻是朕不想說了,你們還是下棋吧,朕再想想還有什麽好玩的。”
笑話現在不會出現,可以後必定會出現。
為了自己的英明神武,可不能像
(本章未完,請翻頁)
寫的那些人,動不動就太監了,這個習慣不好。
“皇上說的是。”
李長庚聽到皇上已經用上了“朕”這個稱唿,就知道皇上心裏不爽,立刻很有眼力勁的說是。
至於新的棋局。
他不認為皇上能夠繼續想的出來。
跳坑,一條線,加上大富翁,已經三個了。
雖然都很簡單,可這片大地上已經幾千年了,也隻有圍棋和象棋,很顯然發現一種新的棋局,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馬車在前行。
此地的官道,已經沒有剛開始的那些官道平整。
顛簸,狹小。
重要的是剛剛下了一場寒雨,路麵被凍的堅硬如鐵,任何馬車行走在上麵,都不是一種很舒服的享受。
道路的兩旁,已經很少看到行人了。
天寒地凍,眼看著就要下雪的樣子,隻要有點閑錢的,也都蹲在屋內烤火悠閑度日。
“要去南京還有多遠?”
崇禎已經不再看圖識路了,地圖這種東西,太過高端,他是看不明白的,雖然已經給出了繪圖人一種更加具體的,更加形象的繪圖方式。
可隻知道方位,可不清楚距離的遠近。
王衝摸出身邊的地圖,在上麵仔細的看了看。
他們現在的位置就是在汝寧府附近,再過不遠就是淮河,若是坐船的話,應該很快就能夠到南京城。
隻是望山跑死馬。
看著地圖也是一樣。
官道修建的並不是很好,張國維也還沒有修建到這裏來,許多事情都是以賑災為目的,如今已經天冷了。
雖然來信說,已經安置好了所有的百姓,都有地方居住。
可為了來年,還得冒著寒冷,繼續幹活。
湖廣那片地方已經是這樣了,遼東的氣溫可想而知。
就連平時隨時有往來的信件交流,都因為寒冷而漸漸的減少了次數,也就軍部的消息還沒有中斷。
對遼東的後勤,現在正式最考驗人的時候。
也就晁剛已經做得順手了,身邊還有一位物流轉運的能手邢氏,不然還真的夠嗆。
王衝看著地圖,思緒飄飛。
良久才想到迴答皇上的問題。
“還有很遠一段距離,快的話,應該在十二月低,就能夠到達南京城。”
王衝盤算了一下,給出了一個大概的時間段。
他說的是最快。
而且是路上沒有耽擱,他可不會認為,這一路都會平靜的,就像是剛剛出城一樣。
“今年的雪,似乎還沒有下過,諸位有什麽看法?”
崇禎的問話,跳躍性很大。
前一刻還在詢問著路程的遠近,後一刻就開始詢問天象了。
此時身邊沒有觀天司的人。
可對於這個時代的古人來說,觀測天象就是最基本的常識。
任何人都能說上幾句話。
隻是其中的準確度很成問題。
讓崇禎一度想要成立一個天氣預報局,都沒有辦法做成。
在報紙上也試了一段時間,十次當中,就有五次不準確,許多時候都讓崇禎覺得,這些人是不是在蒙他。
拿著朝廷的俸祿,做的事情一點都不靠譜。
若是不是但是徐光啟就在旁邊看著,給解釋了一句:天象難測。
他還真的就有了更換觀天司的想法。
“瑞雪兆豐年,依照眼前的天象,明年很可能有大災出現。”
不管是危言聳聽,反正李長庚覺得,最近幾年的天象,根本就不符合常理。
他也知道皇上找過觀天司的人來預測天氣。
就連那些人都失手了,可想而知,來年是個什麽鬼樣子。
言下之意,就是想要讓皇上提前準備一點賑災物資,別到時候,又是一陣雞飛狗跳。
顯得朝廷一點威嚴都沒有。
“臣也是這個看法,天象反常,不得不防啊,前幾年大旱,若是從明年開始,又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洪水,大明可就真的難做了。”
高弘圖也說了自己的看法。
王衝左看看,又看看,發現這些人還真不是在吃幹飯。
一路行來,他也注意到,這些人都在觀察各地的土地和水脈問題。
他是看不懂的,卻也請教了一些。
總的來說,就是長江和黃河,在來年不要出問題,那麽隱患有絕對不會很大。
大明的水利,一直都在重新建設。
有了新的水泥,許多河堤的加固,也在就提上了日程。
至於工程進度。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那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完工的。
多少年的水利,都被許多蛀蟲給蛀壞了,修補起來的工程量大的嚇人,隻有從最危險的地方開始。
才能夠用最快的速度清理隱患。
這也是治標不治本。
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真的得用上好幾年的時間才行。
“小冰河時期,就是這個樣子,天時不利,咱們就隻能人定勝天了。”
崇禎長出一口氣。
對大明的建設,他已經很努力的去做了,奈何老天爺仿佛就是跟他過不去,不給他一點難堪,就似乎不舒坦。
李長庚是聽說過小冰河時期這句話的。
那時還是從皇上的口中說出來的,為了這一句話,和這一句話表現出來的天象問題。
不知道多少人翻遍了所有的書籍。
就是想要找出,古人麵對這樣的天象,是怎麽解決的。
然而。
得到的答案,都是改朝換代。
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能夠挺過這樣極端的天象。
糧食減產,各種天災不斷。
還要被有心人給折騰一點反賊出來,朝廷上下的官吏也不省心。
如此種種的各層矛盾,聚集在了一起,整個王朝想要不被換掉,那都是一個奇跡。
“民事多艱啊。”
崇禎的目光再次看向了外麵。
心中得意的想著,自己總算是把下麵沒了的話題,轉開了。
然而,此時此刻。
他卻高興不起來。
話題是他引起的,可實實在在的天災,卻是存在的。
遠山含黛,不過是想象中的景致。
眼前隻是落光了葉子的山頭。
山腳下一條玉帶環繞,霧氣升騰起來,看著分外的詭異,就仿佛是有妖魔出行,在人間私掠成性。
“是啊,民事多艱啊。”
李長庚也跟著念叨了一遍。
他無法想象,若不是皇上力挽狂瀾,如今的大明到底會是一個怎樣的模樣,怕是千瘡百孔,都是一句好的形容詞。
高弘圖嘴巴動了動,歎息一聲,怔怔的從車窗看向而來外麵。
雪未下,風已來。
琉璃窗上麵的霧氣很快就遮擋了他們的視線。
“皇上還請放寬心,今年的老百姓們,已經比去年過得更好了,若是不信的話,咱們可以去下一個縣城,好好的看看。”
王衝不是很懂天象。
可他懂的如今的百姓們,吃飯不會成問題。
就是看病難,和怕冷,暫時沒有解決。
棉衣的產能一直不是很高,還都緊著遼東的軍隊在使用。
而到了冬天,才是一些身上有病,或者是一些老人們,最難熬的季節。
寒冷會帶走他們身上的最後一絲溫度。
不過好的一點就是,肚子不會餓著。
殘忍的說法就是,還有機會做一個飽死鬼,在這種天災不斷的年代,這就很不容易了。
當然。
這些話,王衝可不敢輕易的說出口,免得給皇上心裏添堵。
反正,以皇上的聰慧,這一點也是能夠想得到的。
“這次就不進城了,城內也沒啥好看了,咱們去村子裏,看看村裏的老人是怎麽生活的。”
養濟院已經開辦了很長時間了。
崇禎花費的金元也是不少,就是田守新下的力氣也很大,成效如何,就看今年的冬季,是不是有用。
即便是隻能夠救下幾個人的性命。
那都是值得的。
就怕機構是設置了,可總有人會去鑽空子,讓本來可以或下去的人死了,本就不需要養濟院的人,卻又占了一個好位子。
這種事。不得不防啊。
上一次可是有人差點逼得王承恩和田守新自殺。
隻希望這一次,不會再出現這樣的事端。
聽到皇上要去村子,李長庚和高弘圖心中就是一緊。
皇權不下鄉已經在皇上的手中打破了,如今已經下到了村子裏。
可具體的事務,還真就不好做。
萬一出現了問題,他們就是想要叫人,也都沒有機會。
畢竟鄉下,離著縣城還是太遠了一些。
就是鎮子,也不近啊。
有心想要勸解一下,卻又找不到合適的借口,隻能看向了王衝。
然而,使了好幾個眼色,王衝都是無動於衷,就明白此次下鄉,已經成了定局,隻希望一切安好。
(本章完)
樂文
</p>
“山一重,水一重,山水複相逢。”
崇禎坐在馬車上,看著窗外的景色,遠山黃遍,山角露出來的山石,醜陋的根本就看不出有什麽奇特的地方。
可架不住崇禎一直在看。
一路上,設計了三種棋的下法。
奈何自己隻有照抄的天賦,根本就沒有贏下來的手藝。
隻有在剛剛設計出來的第一次,旁人還在摸索規律的時候,自己能夠贏上一局,之後就是一直輸。
輸得他都要懷疑。
自己還會不會下棋了。
無奈之下,隻能給自己轉移尷尬的視線,於是就有了剛剛冒出口的所謂詩句。
亂七八糟的胡亂喊了一句。
崇禎急覺得還算滿意。
然而身邊的人卻沒有叫好聲。
迴頭看去,好家夥,沒了自己,人家三人也正在玩的開心著呢,完全就沒有注意到自己剛剛吟唱的詩句。
這怎麽行。
必須讓他們都聽聽,自己這個皇帝還是有文采的。
雖然批奏章的時候水文確實嚴重了那麽億點點。
可那都是為了讓大臣和官吏們看得懂啊,朕為了讓他們不至於歪解了政令的意思,容易嗎?
簡直是太難了好嗎?
心中想著,口中卻不閑著。
不斷的山一重山一重重複著,仿佛眼前就是山水如畫,美不勝收。
“皇上念得是詩,還是詞?”
終於不堪其擾的李長庚,放下了手中的骰子,轉頭看了過來,奇怪的問道。
實際上,在這一局的大富翁的遊戲當中,他已經快要輸了,遇到王衝這樣的可以用手投出骰子點數的人。
他能贏就是怪事。
本來說好了,各憑運氣的,可到了最後他快要贏了的時候,用皇上的話說,王衝開掛了。
一連幾次,不但自己輸得一塌糊塗。
就是高弘圖也瓜分了他的財富。
好好的贏局,卻成了必輸之句,而高弘圖也是鬆了一口氣,知道一旦李長庚輸了,自己也會跟著輸。
在沒有輸了之前,就結束。
很顯然對他是有利的,而且黑鍋還是李長庚來背,何樂而不為。
隻有王衝呆愣愣的看著李長庚,心中暗道:原來人一旦坐上了內閣首輔的位置,臉皮是可以與日俱增的增長的。
這才多久,耍不要臉的把戲,就已經爐火純青了。
看來自己還是嫩了一點,比不上這些老人們的手段,往後再有好玩的遊戲,自己必定是要謹慎再謹慎的。
殊不知,自己的開掛行為,已經破壞了整個棋局的規則。
憑運氣的玩法,硬生生的玩成了憑手藝取勝。
估計,以後這樣的消息傳出去之後,也不會有人和王衝玩這樣的棋局了。
明知贏不了,那還玩什麽?
“自然是詞了,難道你們聽不出來,這樣的絕句嗎?”
崇禎已經忘了這一句詞,到底是誰說出來的,反正他偶爾也在看唐詩宋詞,可沒有見到過有這樣的一句話。
或許是哪一個冷門詞人,寫出來的,剛好被這個時代的人給遺漏了。
現在則是被他又撿了起來。
“既然是詞,那麽下麵的呢?”
李長庚的追問,讓崇禎一時憋紅了連,他哪記得後麵還有什麽?
另外,作為一個內閣首輔,說後麵不行嗎?
為何要說下麵的呢?
難道要朕迴答說:下麵沒了。
那不成了王承恩了嗎?
雖然都是住在宮裏的,可到底有著根本性的區別好不好。
“應該是下麵沒了,要不李首輔給續上?”
高弘圖思索了一下,心裏琢磨著,單憑這兩句詞,聽起來還不錯,好不容易皇上有興致寫詞了。
他們這些做大臣的,可不能真的不給麵子。
崇禎委屈。
神特麽的下麵沒了,還給續上。
這玩意是能夠隨便續上的?
目光幽幽的看向了高弘圖,原以為此人是個君子,誰知道蔫壞蔫壞的。
高弘圖不明所以,完全弄不懂皇上是什麽意思,難道自己說的不對?
思量了一下,暗道:沒錯啊?
此時可還沒有關於太監的笑話。
下麵沒了,那是很久以後此會出現的笑料。
“下麵有,隻是朕不想說了,你們還是下棋吧,朕再想想還有什麽好玩的。”
笑話現在不會出現,可以後必定會出現。
為了自己的英明神武,可不能像
(本章未完,請翻頁)
寫的那些人,動不動就太監了,這個習慣不好。
“皇上說的是。”
李長庚聽到皇上已經用上了“朕”這個稱唿,就知道皇上心裏不爽,立刻很有眼力勁的說是。
至於新的棋局。
他不認為皇上能夠繼續想的出來。
跳坑,一條線,加上大富翁,已經三個了。
雖然都很簡單,可這片大地上已經幾千年了,也隻有圍棋和象棋,很顯然發現一種新的棋局,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馬車在前行。
此地的官道,已經沒有剛開始的那些官道平整。
顛簸,狹小。
重要的是剛剛下了一場寒雨,路麵被凍的堅硬如鐵,任何馬車行走在上麵,都不是一種很舒服的享受。
道路的兩旁,已經很少看到行人了。
天寒地凍,眼看著就要下雪的樣子,隻要有點閑錢的,也都蹲在屋內烤火悠閑度日。
“要去南京還有多遠?”
崇禎已經不再看圖識路了,地圖這種東西,太過高端,他是看不明白的,雖然已經給出了繪圖人一種更加具體的,更加形象的繪圖方式。
可隻知道方位,可不清楚距離的遠近。
王衝摸出身邊的地圖,在上麵仔細的看了看。
他們現在的位置就是在汝寧府附近,再過不遠就是淮河,若是坐船的話,應該很快就能夠到南京城。
隻是望山跑死馬。
看著地圖也是一樣。
官道修建的並不是很好,張國維也還沒有修建到這裏來,許多事情都是以賑災為目的,如今已經天冷了。
雖然來信說,已經安置好了所有的百姓,都有地方居住。
可為了來年,還得冒著寒冷,繼續幹活。
湖廣那片地方已經是這樣了,遼東的氣溫可想而知。
就連平時隨時有往來的信件交流,都因為寒冷而漸漸的減少了次數,也就軍部的消息還沒有中斷。
對遼東的後勤,現在正式最考驗人的時候。
也就晁剛已經做得順手了,身邊還有一位物流轉運的能手邢氏,不然還真的夠嗆。
王衝看著地圖,思緒飄飛。
良久才想到迴答皇上的問題。
“還有很遠一段距離,快的話,應該在十二月低,就能夠到達南京城。”
王衝盤算了一下,給出了一個大概的時間段。
他說的是最快。
而且是路上沒有耽擱,他可不會認為,這一路都會平靜的,就像是剛剛出城一樣。
“今年的雪,似乎還沒有下過,諸位有什麽看法?”
崇禎的問話,跳躍性很大。
前一刻還在詢問著路程的遠近,後一刻就開始詢問天象了。
此時身邊沒有觀天司的人。
可對於這個時代的古人來說,觀測天象就是最基本的常識。
任何人都能說上幾句話。
隻是其中的準確度很成問題。
讓崇禎一度想要成立一個天氣預報局,都沒有辦法做成。
在報紙上也試了一段時間,十次當中,就有五次不準確,許多時候都讓崇禎覺得,這些人是不是在蒙他。
拿著朝廷的俸祿,做的事情一點都不靠譜。
若是不是但是徐光啟就在旁邊看著,給解釋了一句:天象難測。
他還真的就有了更換觀天司的想法。
“瑞雪兆豐年,依照眼前的天象,明年很可能有大災出現。”
不管是危言聳聽,反正李長庚覺得,最近幾年的天象,根本就不符合常理。
他也知道皇上找過觀天司的人來預測天氣。
就連那些人都失手了,可想而知,來年是個什麽鬼樣子。
言下之意,就是想要讓皇上提前準備一點賑災物資,別到時候,又是一陣雞飛狗跳。
顯得朝廷一點威嚴都沒有。
“臣也是這個看法,天象反常,不得不防啊,前幾年大旱,若是從明年開始,又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洪水,大明可就真的難做了。”
高弘圖也說了自己的看法。
王衝左看看,又看看,發現這些人還真不是在吃幹飯。
一路行來,他也注意到,這些人都在觀察各地的土地和水脈問題。
他是看不懂的,卻也請教了一些。
總的來說,就是長江和黃河,在來年不要出問題,那麽隱患有絕對不會很大。
大明的水利,一直都在重新建設。
有了新的水泥,許多河堤的加固,也在就提上了日程。
至於工程進度。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那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完工的。
多少年的水利,都被許多蛀蟲給蛀壞了,修補起來的工程量大的嚇人,隻有從最危險的地方開始。
才能夠用最快的速度清理隱患。
這也是治標不治本。
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真的得用上好幾年的時間才行。
“小冰河時期,就是這個樣子,天時不利,咱們就隻能人定勝天了。”
崇禎長出一口氣。
對大明的建設,他已經很努力的去做了,奈何老天爺仿佛就是跟他過不去,不給他一點難堪,就似乎不舒坦。
李長庚是聽說過小冰河時期這句話的。
那時還是從皇上的口中說出來的,為了這一句話,和這一句話表現出來的天象問題。
不知道多少人翻遍了所有的書籍。
就是想要找出,古人麵對這樣的天象,是怎麽解決的。
然而。
得到的答案,都是改朝換代。
沒有任何一個朝代,能夠挺過這樣極端的天象。
糧食減產,各種天災不斷。
還要被有心人給折騰一點反賊出來,朝廷上下的官吏也不省心。
如此種種的各層矛盾,聚集在了一起,整個王朝想要不被換掉,那都是一個奇跡。
“民事多艱啊。”
崇禎的目光再次看向了外麵。
心中得意的想著,自己總算是把下麵沒了的話題,轉開了。
然而,此時此刻。
他卻高興不起來。
話題是他引起的,可實實在在的天災,卻是存在的。
遠山含黛,不過是想象中的景致。
眼前隻是落光了葉子的山頭。
山腳下一條玉帶環繞,霧氣升騰起來,看著分外的詭異,就仿佛是有妖魔出行,在人間私掠成性。
“是啊,民事多艱啊。”
李長庚也跟著念叨了一遍。
他無法想象,若不是皇上力挽狂瀾,如今的大明到底會是一個怎樣的模樣,怕是千瘡百孔,都是一句好的形容詞。
高弘圖嘴巴動了動,歎息一聲,怔怔的從車窗看向而來外麵。
雪未下,風已來。
琉璃窗上麵的霧氣很快就遮擋了他們的視線。
“皇上還請放寬心,今年的老百姓們,已經比去年過得更好了,若是不信的話,咱們可以去下一個縣城,好好的看看。”
王衝不是很懂天象。
可他懂的如今的百姓們,吃飯不會成問題。
就是看病難,和怕冷,暫時沒有解決。
棉衣的產能一直不是很高,還都緊著遼東的軍隊在使用。
而到了冬天,才是一些身上有病,或者是一些老人們,最難熬的季節。
寒冷會帶走他們身上的最後一絲溫度。
不過好的一點就是,肚子不會餓著。
殘忍的說法就是,還有機會做一個飽死鬼,在這種天災不斷的年代,這就很不容易了。
當然。
這些話,王衝可不敢輕易的說出口,免得給皇上心裏添堵。
反正,以皇上的聰慧,這一點也是能夠想得到的。
“這次就不進城了,城內也沒啥好看了,咱們去村子裏,看看村裏的老人是怎麽生活的。”
養濟院已經開辦了很長時間了。
崇禎花費的金元也是不少,就是田守新下的力氣也很大,成效如何,就看今年的冬季,是不是有用。
即便是隻能夠救下幾個人的性命。
那都是值得的。
就怕機構是設置了,可總有人會去鑽空子,讓本來可以或下去的人死了,本就不需要養濟院的人,卻又占了一個好位子。
這種事。不得不防啊。
上一次可是有人差點逼得王承恩和田守新自殺。
隻希望這一次,不會再出現這樣的事端。
聽到皇上要去村子,李長庚和高弘圖心中就是一緊。
皇權不下鄉已經在皇上的手中打破了,如今已經下到了村子裏。
可具體的事務,還真就不好做。
萬一出現了問題,他們就是想要叫人,也都沒有機會。
畢竟鄉下,離著縣城還是太遠了一些。
就是鎮子,也不近啊。
有心想要勸解一下,卻又找不到合適的借口,隻能看向了王衝。
然而,使了好幾個眼色,王衝都是無動於衷,就明白此次下鄉,已經成了定局,隻希望一切安好。
(本章完)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