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分封製和郡縣製的優劣性,明擺著就是,已經被淘汰了的,肯定就是最差的。
這一點幾乎已經然在座的人達成了共識。
至於優點,也隻有一樣。
那就是國祚很長,長到了可以看到兩個國家的興盛和衰亡。
畢竟八百年啊。
除了周朝之外,又有哪個明確有曆史記載的朝代,達到了這個水準。
又有哪一朝的帝王,不想追求這樣的豐功偉績?
這也算是,儒學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從禮演化出來的儒,自然也有著其獨到的一麵,隻是這種獨到的一麵恰恰會讓整個朝代,陷入一個不休的輪迴當中。
沒有人變法,打破這種循環的話。
那麽長久之下,朝代會變,隻有儒學從來都不會變。
“皇上可是要恢複井田製?”
範景文略一思索,就開口問道。
在一百多年前,也有一個人想要恢複上古製度,而那個人就是方孝孺,最後雖然民間傳聞是誅十族。
實際上,崇禎是看過秘密記錄的。
哪有那麽嚴重。
要是真的誅十族的話,可是會連整個皇族,也算在其中的。
互相牽扯之下,現在朱家人,也不會是到處都是。
範景文看得是王衝,問的卻是崇禎。
讓坐在前麵主持會議的王衝如坐針氈。
在衛武軍中,他是大會小會開過不少的,可要想主持現在這樣的會議,還真都從來都沒有過。
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
當然更多的就是怕。
可要王衝來說,要是皇上不是默認了他搞出來的這個名堂,也肯定著急不起來這麽多的朝臣。
不過這些話,隻能憋在自己的肚子裏。
不敢輕易地說出口。
崇禎看到王衝轉頭過來想要詢問。
“今天的會議你來主持,朕隻是旁聽,不管有沒有理,高宇順你都給朕記下。”
得不到幫助。
王衝就兩手一攤,看著發問的範景文苦笑道:“範大人,你覺得現在這樣的大明,迴的到井田製的時期嗎?皇上讓咱們討論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可不是為了選擇一種製度,來套在大明的身上,大明有大明的路子要走,這一點以前是,現在是,以後也是。”
隨即一收臉上的苦笑,嚴肅的接著道:“不合時宜的,總要被最合適的所替代,現在要要論的是分封製和郡縣製概念,而不是其中最具體的那種條條框框。”
“概念”這兩個字,在崇禎說出口之後,就應用在了很多的地方。
之前都是在道院中,適應在某一行業的研究裏麵,此時被王衝用在了這個會議上,讓在座的,經常看道院報刊的人,都是一陣無語。
好在此地的人,都不會像以前的朝臣一樣,隻會咬文嚼字的摳字眼。
非得把兩個不相幹的詞,翻來覆去的嚼碎了,然後還要嚼出其他不同的味道,才肯罷休。
概念就是反應客觀事物的思維方式。
也就是說,王衝給分封製和郡縣製,劃分了一種範圍,他覺得皇上要的不是複古,也而不是崇古貶今。
而是想要知道,為什麽從分封製開始,每一個朝代都走不出八百年的這種輪迴。
多少代人都挑不出來。
其中聰明的人,何其多。
也就隋朝最接近郡縣製的巔峰,可最後呢?
還不是二世而亡。
在大明外患還沒有清理幹淨,內憂也沒有真正的弄好。
這也隻是時間問題。
現在皇上本就是春秋鼎盛,卻已經開始為了以後著想了,不得不說,這種讓更多的人開會研究的方式還是第一次。
畢竟,以前所有的皇帝,都是在這種問題上,一個人琢磨。
即便是有了能夠打得出手的方案,最後還得敗於當時的世家大族之下。
也就崇禎,接手的時候,就是一個爛攤子,最後收拾起來,也沒有多少阻力。
而阻力都已經被他送去的工程隊。
單憑這一點,說一句中興之主,一點都不過分。
範景文訕訕一笑,坐下了來,他自己完全是想多了。
如今的大明,真正在蒸蒸日上,那會迴過頭起搞什麽井田製,想要重新把儒學推出來,那就必定要把道院給解散了。
兩者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那一個是根本。
根本就不用去做艱難的選擇。
他們這些老儒生,能夠得到一個政事
(本章未完,請翻頁)
顧問,都算是皇上開恩了,那還能夠奢求更多。
而剩下的想要投機取巧的人,也都安穩了下來。
問政。
從來都是皇帝的必修課。
隻是從前都是讓飽讀詩書的大儒,讓皇上親自請到宮裏,麵對麵的單獨問話。
此刻,在坐的人,沒幾個飽讀詩書的人。
而那樣的人,大多現在都在工程隊中幹活呢。
“皇上,臣覺得,分封製攻擊性更強一些,周朝雖然國祚長遠,可也是連連征戰,天子全是大了還好說,可要是權利小了,那就不會有人在尊崇了。”
朱繼祚見了自己的老友,碰了一鼻子的灰,可不敢再說什麽恢複舊製的說法。
分封製的產生和發展經曆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起源時間已經難以考證。
自唐、虞至周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即從堯、舜經夏、商到周朝,采用的都是封建製度。
“天子”將土地分給王室子弟,功臣或古代帝王的後裔,所封之地稱為“諸侯國”“封國”或“藩國”等等,統治封地的君主被稱為“諸侯”、“藩王”等等。
同時,諸侯在自己的封疆內,又對卿大夫實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將土地和人民分賜給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級承擔作戰等義務。
這樣的製度,實際上就是,自己給自己幹活。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是不接受更上一層的人管理的。
皇權得到了限製。
可“諸侯國”“封國”或“藩國”,“諸侯”、“藩王”等等就會有了更多的權利。
人的欲望總是無止境的。
不管是向外擴張,還是向內擴張,最先開始的都是戰爭。
“也就是說,分封製,會讓整個國家,更有活力?不管是戰爭,還是其他,隻要有了比較,才會發現自己的落後,也更會找機會往前走?”
王衝總結的同時,心中也在不斷的分析著整個過程。
就是,隻要想要讓諸侯國等等這些勢力強大,就不得不在自己的治下,找到一種最好最有效,也最能夠強大自己的辦法。
大浪淘沙,總會有一個諸侯國,成為霸主然後挑戰天子的權威的。
當然,這一定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一兩代人,肯定是看不到結果的。
可隻要當中有一代人隻懂的享樂,那麽前人打下的再好的基礎,也都會被揮霍一空。
“不錯,安於現狀,不求變法的很定會被迅速的淘汰掉,曆史記載中這樣的諸侯國太多了。”
朱繼祚沒有說的一點就是,一點形成了霸主。
天子就是一個擺設。
想要發出一個命令,恐怕都出不了皇宮。
給麵子了,稱一聲天子,不給麵子了,連朝會都不會去一趟。
崇禎一邊聽著,一邊思索著。
分封製他看到了好處,可要如何保證天子的權威,也就是說保住宗主國的持續強大,才是作重要的一個研究對象。
他還看到了一種世卿世祿的製度。
而這種製度,可以保證他的子孫們,一直坐在最高的位置上。
可也有弊端。
如今的大明,用的還是郡縣製,隻是更加細化了而已。
準確的是說,郡縣製也可以說的官僚製,可以讓更多的貧寒家庭出生的人才,有著更加廣闊的上升途道。
崇禎可是清楚的明白,這樣的上升渠道有多麽的重要。
世卿世祿可要保證他的子孫厚點衣食無憂,可麵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要和整個天下大多數聰明人來爭議長短。
而這種爭鬥就很要命了。
一旦失敗,就是屍骨無存。
“臣覺得,分封一點好處都沒有,而且也不切合現在大明的近況,識字的人多了起來,總會有一些聰明人會質疑上位者的正確性,一開始會很少,可以後多了呢?那樣的話,就會再次從分封演變成了郡縣,到時候就算沒有大澤鄉,也會有一個小河鎮。”
李長庚也加入了討論環節。
他說的也正是崇禎杠杆剛想到的。
當所有人都為了王侯將相的時候,又有誰還會記得道院是幹嘛的?
大明如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根子還要不要了?
“李首輔是覺得郡縣製會更好?要是疆域的範圍更大,根本就沒有辦法控製時機的情況,有該怎麽辦?難道扔下不要了?還是說送給別人?
若是送給了別人,別人要是強大起來的,攻打大明又該如何解決,戰爭還是會來到,遠的不說,就是最近的建奴,從一個幾萬人的小部落,這才短短幾年的時間,就成了幾十萬人的大部落,現在人家還立國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在火槍沒有出現之前,咱們大明可是打不過人家的。”
王衝在說話的時候,微不可查的往後麵看了一眼。
看到皇上也在認真的聽著,心裏就很慌。
可嘴皮子利索的說著,自己都沒有仔細想過的問題。
李長庚的眼皮子直跳,目光深深的看了王衝一眼,心中暗道:這貨可是真敢說,是破罐子破摔了嗎?
此時此刻,他真的想要李定國迴來了。
內閣首輔的位子,看著好,權力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誰能明白其中的苦楚。
好在現在沒了伴君如伴虎,可也是一個危險的職業啊。
李長庚都想不明白,曾經的那些內閣首輔們,都是怎麽做事的。
“若是在郡縣製的控製之外,實行分封製,應該能夠解決這個辦法,要是大明的周圍有更大的國家,能夠威脅到大明,那就肢解他,分成數個小國家,這樣問題應該能夠解決了。”
一直都沒有說話,就是在閉目養神的晁剛,忽然冒出來了一句。
他的辦法很有軍人的作風。
一言不合,就把一個國家給分解了。
而隻要形不成最大的一股勢力,大明就不需要顧忌最後奴大欺主。
“這個是個好辦法。”
王衝眼睛一亮,他覺得,這個應該就是皇上最需要的答案。
分封可以不用在大明,大明之外的土地以後也不能閑著。
與其讓給一個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人,完全可以派自己的人過去。
“這種辦法,會不會對大明有影響?”
李長庚遲疑的問道。
總覺得這種做法不仁義,大明周圍的藩國,可都是大明朝廷承認過的,現在翻臉不認人了,往後還有誰會合大明打交道?
“有什麽影響,都換成了自己人,難道這些人轉眼就忘了大明的好?”
晁剛眼皮子一翻,悶聲說道。
他是可是查過史書的,每一次藩國來中原,走的時候都是大包小包,這些人給了大明什麽好處?
不就是說了幾句好聽話嗎?
換上自己人,不是說的會更加動聽?
還不用翻譯。
那是多好的事。
李長庚憋氣,臉色通紅的哼哧哼哧了半響,都不知道如何來迴答這句話。
隻因,他忽然發現,晁剛說的很有道理。
為何以前就沒有人想到這麽做呢?
隻有駱養性眼睛一亮,這麽做的話,他帶著的軍情部,似乎也就有作用了。
不由的看了皇上一眼,是不是皇上從一開始,就料到了有這麽一天?
而且看樣子,軍情部以後的權利,也不比錦衣衛指揮使的權利小多少。
“皇上,臣舉得,王上將說的很有道理,這麽做的話,不但可以讓擴大疆土,凡日月所照之處,都是我大明的土地,也算符合我大明的國號。”
駱養性立刻起身,把自己能夠想到的所有好話,都說了出來。
隻是說完之後,卻發現在座的所有人,都仿佛不認識他一樣的,目不轉睛的看著。
被看得心中發慌的時候。
訕訕一笑,挺直著的腰板,忽然一彎,點頭哈腰的坐下。
他沒有發現自己那個地方說的不對。
卻總覺得周圍的人,忽然之間都怪怪的。
他可是錦衣衛指揮使啊。
多少人都不想和他打交道,然而此時,此時這些人看他的眼神,就像是他看別人的眼神一樣。
帶著審視。
還有好奇。
似乎就連皇上都多看了他一眼。
他差點都以為自己身上有了其他的不合時宜的東西了。
接下來,整個會議就很熱鬧了。
所有的話題,都圍繞著駱養性說的那一句“凡日月所照之地,皆為大明國土。”
提氣啊。
這麽弘大的想法,以前不是沒有人說出來過,可能夠實現的一個都沒有。
也就現在。
大明有了火槍兵之後,可以用少量的人,進行更加遙遠的開疆擴土。
後勤的壓力變小不說,所獲得的利益,單單幾次和林丹汗,皇太極之間的勝利,就讓大明賺的盆滿缽滿。
更不要說其他更加勢力弱小的藩國了。
也就在此時,駱養性才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原來還有這麽熱血沸騰的時候。
完全都不像平時的自己。
(本章完)
樂文
</p>
分封製和郡縣製的優劣性,明擺著就是,已經被淘汰了的,肯定就是最差的。
這一點幾乎已經然在座的人達成了共識。
至於優點,也隻有一樣。
那就是國祚很長,長到了可以看到兩個國家的興盛和衰亡。
畢竟八百年啊。
除了周朝之外,又有哪個明確有曆史記載的朝代,達到了這個水準。
又有哪一朝的帝王,不想追求這樣的豐功偉績?
這也算是,儒學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從禮演化出來的儒,自然也有著其獨到的一麵,隻是這種獨到的一麵恰恰會讓整個朝代,陷入一個不休的輪迴當中。
沒有人變法,打破這種循環的話。
那麽長久之下,朝代會變,隻有儒學從來都不會變。
“皇上可是要恢複井田製?”
範景文略一思索,就開口問道。
在一百多年前,也有一個人想要恢複上古製度,而那個人就是方孝孺,最後雖然民間傳聞是誅十族。
實際上,崇禎是看過秘密記錄的。
哪有那麽嚴重。
要是真的誅十族的話,可是會連整個皇族,也算在其中的。
互相牽扯之下,現在朱家人,也不會是到處都是。
範景文看得是王衝,問的卻是崇禎。
讓坐在前麵主持會議的王衝如坐針氈。
在衛武軍中,他是大會小會開過不少的,可要想主持現在這樣的會議,還真都從來都沒有過。
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
當然更多的就是怕。
可要王衝來說,要是皇上不是默認了他搞出來的這個名堂,也肯定著急不起來這麽多的朝臣。
不過這些話,隻能憋在自己的肚子裏。
不敢輕易地說出口。
崇禎看到王衝轉頭過來想要詢問。
“今天的會議你來主持,朕隻是旁聽,不管有沒有理,高宇順你都給朕記下。”
得不到幫助。
王衝就兩手一攤,看著發問的範景文苦笑道:“範大人,你覺得現在這樣的大明,迴的到井田製的時期嗎?皇上讓咱們討論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可不是為了選擇一種製度,來套在大明的身上,大明有大明的路子要走,這一點以前是,現在是,以後也是。”
隨即一收臉上的苦笑,嚴肅的接著道:“不合時宜的,總要被最合適的所替代,現在要要論的是分封製和郡縣製概念,而不是其中最具體的那種條條框框。”
“概念”這兩個字,在崇禎說出口之後,就應用在了很多的地方。
之前都是在道院中,適應在某一行業的研究裏麵,此時被王衝用在了這個會議上,讓在座的,經常看道院報刊的人,都是一陣無語。
好在此地的人,都不會像以前的朝臣一樣,隻會咬文嚼字的摳字眼。
非得把兩個不相幹的詞,翻來覆去的嚼碎了,然後還要嚼出其他不同的味道,才肯罷休。
概念就是反應客觀事物的思維方式。
也就是說,王衝給分封製和郡縣製,劃分了一種範圍,他覺得皇上要的不是複古,也而不是崇古貶今。
而是想要知道,為什麽從分封製開始,每一個朝代都走不出八百年的這種輪迴。
多少代人都挑不出來。
其中聰明的人,何其多。
也就隋朝最接近郡縣製的巔峰,可最後呢?
還不是二世而亡。
在大明外患還沒有清理幹淨,內憂也沒有真正的弄好。
這也隻是時間問題。
現在皇上本就是春秋鼎盛,卻已經開始為了以後著想了,不得不說,這種讓更多的人開會研究的方式還是第一次。
畢竟,以前所有的皇帝,都是在這種問題上,一個人琢磨。
即便是有了能夠打得出手的方案,最後還得敗於當時的世家大族之下。
也就崇禎,接手的時候,就是一個爛攤子,最後收拾起來,也沒有多少阻力。
而阻力都已經被他送去的工程隊。
單憑這一點,說一句中興之主,一點都不過分。
範景文訕訕一笑,坐下了來,他自己完全是想多了。
如今的大明,真正在蒸蒸日上,那會迴過頭起搞什麽井田製,想要重新把儒學推出來,那就必定要把道院給解散了。
兩者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那一個是根本。
根本就不用去做艱難的選擇。
他們這些老儒生,能夠得到一個政事
(本章未完,請翻頁)
顧問,都算是皇上開恩了,那還能夠奢求更多。
而剩下的想要投機取巧的人,也都安穩了下來。
問政。
從來都是皇帝的必修課。
隻是從前都是讓飽讀詩書的大儒,讓皇上親自請到宮裏,麵對麵的單獨問話。
此刻,在坐的人,沒幾個飽讀詩書的人。
而那樣的人,大多現在都在工程隊中幹活呢。
“皇上,臣覺得,分封製攻擊性更強一些,周朝雖然國祚長遠,可也是連連征戰,天子全是大了還好說,可要是權利小了,那就不會有人在尊崇了。”
朱繼祚見了自己的老友,碰了一鼻子的灰,可不敢再說什麽恢複舊製的說法。
分封製的產生和發展經曆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起源時間已經難以考證。
自唐、虞至周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即從堯、舜經夏、商到周朝,采用的都是封建製度。
“天子”將土地分給王室子弟,功臣或古代帝王的後裔,所封之地稱為“諸侯國”“封國”或“藩國”等等,統治封地的君主被稱為“諸侯”、“藩王”等等。
同時,諸侯在自己的封疆內,又對卿大夫實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將土地和人民分賜給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級承擔作戰等義務。
這樣的製度,實際上就是,自己給自己幹活。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是不接受更上一層的人管理的。
皇權得到了限製。
可“諸侯國”“封國”或“藩國”,“諸侯”、“藩王”等等就會有了更多的權利。
人的欲望總是無止境的。
不管是向外擴張,還是向內擴張,最先開始的都是戰爭。
“也就是說,分封製,會讓整個國家,更有活力?不管是戰爭,還是其他,隻要有了比較,才會發現自己的落後,也更會找機會往前走?”
王衝總結的同時,心中也在不斷的分析著整個過程。
就是,隻要想要讓諸侯國等等這些勢力強大,就不得不在自己的治下,找到一種最好最有效,也最能夠強大自己的辦法。
大浪淘沙,總會有一個諸侯國,成為霸主然後挑戰天子的權威的。
當然,這一定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一兩代人,肯定是看不到結果的。
可隻要當中有一代人隻懂的享樂,那麽前人打下的再好的基礎,也都會被揮霍一空。
“不錯,安於現狀,不求變法的很定會被迅速的淘汰掉,曆史記載中這樣的諸侯國太多了。”
朱繼祚沒有說的一點就是,一點形成了霸主。
天子就是一個擺設。
想要發出一個命令,恐怕都出不了皇宮。
給麵子了,稱一聲天子,不給麵子了,連朝會都不會去一趟。
崇禎一邊聽著,一邊思索著。
分封製他看到了好處,可要如何保證天子的權威,也就是說保住宗主國的持續強大,才是作重要的一個研究對象。
他還看到了一種世卿世祿的製度。
而這種製度,可以保證他的子孫們,一直坐在最高的位置上。
可也有弊端。
如今的大明,用的還是郡縣製,隻是更加細化了而已。
準確的是說,郡縣製也可以說的官僚製,可以讓更多的貧寒家庭出生的人才,有著更加廣闊的上升途道。
崇禎可是清楚的明白,這樣的上升渠道有多麽的重要。
世卿世祿可要保證他的子孫厚點衣食無憂,可麵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要和整個天下大多數聰明人來爭議長短。
而這種爭鬥就很要命了。
一旦失敗,就是屍骨無存。
“臣覺得,分封一點好處都沒有,而且也不切合現在大明的近況,識字的人多了起來,總會有一些聰明人會質疑上位者的正確性,一開始會很少,可以後多了呢?那樣的話,就會再次從分封演變成了郡縣,到時候就算沒有大澤鄉,也會有一個小河鎮。”
李長庚也加入了討論環節。
他說的也正是崇禎杠杆剛想到的。
當所有人都為了王侯將相的時候,又有誰還會記得道院是幹嘛的?
大明如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根子還要不要了?
“李首輔是覺得郡縣製會更好?要是疆域的範圍更大,根本就沒有辦法控製時機的情況,有該怎麽辦?難道扔下不要了?還是說送給別人?
若是送給了別人,別人要是強大起來的,攻打大明又該如何解決,戰爭還是會來到,遠的不說,就是最近的建奴,從一個幾萬人的小部落,這才短短幾年的時間,就成了幾十萬人的大部落,現在人家還立國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在火槍沒有出現之前,咱們大明可是打不過人家的。”
王衝在說話的時候,微不可查的往後麵看了一眼。
看到皇上也在認真的聽著,心裏就很慌。
可嘴皮子利索的說著,自己都沒有仔細想過的問題。
李長庚的眼皮子直跳,目光深深的看了王衝一眼,心中暗道:這貨可是真敢說,是破罐子破摔了嗎?
此時此刻,他真的想要李定國迴來了。
內閣首輔的位子,看著好,權力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誰能明白其中的苦楚。
好在現在沒了伴君如伴虎,可也是一個危險的職業啊。
李長庚都想不明白,曾經的那些內閣首輔們,都是怎麽做事的。
“若是在郡縣製的控製之外,實行分封製,應該能夠解決這個辦法,要是大明的周圍有更大的國家,能夠威脅到大明,那就肢解他,分成數個小國家,這樣問題應該能夠解決了。”
一直都沒有說話,就是在閉目養神的晁剛,忽然冒出來了一句。
他的辦法很有軍人的作風。
一言不合,就把一個國家給分解了。
而隻要形不成最大的一股勢力,大明就不需要顧忌最後奴大欺主。
“這個是個好辦法。”
王衝眼睛一亮,他覺得,這個應該就是皇上最需要的答案。
分封可以不用在大明,大明之外的土地以後也不能閑著。
與其讓給一個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人,完全可以派自己的人過去。
“這種辦法,會不會對大明有影響?”
李長庚遲疑的問道。
總覺得這種做法不仁義,大明周圍的藩國,可都是大明朝廷承認過的,現在翻臉不認人了,往後還有誰會合大明打交道?
“有什麽影響,都換成了自己人,難道這些人轉眼就忘了大明的好?”
晁剛眼皮子一翻,悶聲說道。
他是可是查過史書的,每一次藩國來中原,走的時候都是大包小包,這些人給了大明什麽好處?
不就是說了幾句好聽話嗎?
換上自己人,不是說的會更加動聽?
還不用翻譯。
那是多好的事。
李長庚憋氣,臉色通紅的哼哧哼哧了半響,都不知道如何來迴答這句話。
隻因,他忽然發現,晁剛說的很有道理。
為何以前就沒有人想到這麽做呢?
隻有駱養性眼睛一亮,這麽做的話,他帶著的軍情部,似乎也就有作用了。
不由的看了皇上一眼,是不是皇上從一開始,就料到了有這麽一天?
而且看樣子,軍情部以後的權利,也不比錦衣衛指揮使的權利小多少。
“皇上,臣舉得,王上將說的很有道理,這麽做的話,不但可以讓擴大疆土,凡日月所照之處,都是我大明的土地,也算符合我大明的國號。”
駱養性立刻起身,把自己能夠想到的所有好話,都說了出來。
隻是說完之後,卻發現在座的所有人,都仿佛不認識他一樣的,目不轉睛的看著。
被看得心中發慌的時候。
訕訕一笑,挺直著的腰板,忽然一彎,點頭哈腰的坐下。
他沒有發現自己那個地方說的不對。
卻總覺得周圍的人,忽然之間都怪怪的。
他可是錦衣衛指揮使啊。
多少人都不想和他打交道,然而此時,此時這些人看他的眼神,就像是他看別人的眼神一樣。
帶著審視。
還有好奇。
似乎就連皇上都多看了他一眼。
他差點都以為自己身上有了其他的不合時宜的東西了。
接下來,整個會議就很熱鬧了。
所有的話題,都圍繞著駱養性說的那一句“凡日月所照之地,皆為大明國土。”
提氣啊。
這麽弘大的想法,以前不是沒有人說出來過,可能夠實現的一個都沒有。
也就現在。
大明有了火槍兵之後,可以用少量的人,進行更加遙遠的開疆擴土。
後勤的壓力變小不說,所獲得的利益,單單幾次和林丹汗,皇太極之間的勝利,就讓大明賺的盆滿缽滿。
更不要說其他更加勢力弱小的藩國了。
也就在此時,駱養性才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原來還有這麽熱血沸騰的時候。
完全都不像平時的自己。
(本章完)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