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有了一個夢幻開局。
還有當地人劉興祚的配合,更有劉文秀時不時拿出來的食物最為獎勵。
周邊隱藏起來的那些百姓們,都開始打起精神幹活了。
而在這一刻,劉文秀從沒有發現,這麽一點地方,居然會藏著這麽多的百姓,不需要挨個去數,隻按照一些工程上的人員分布。
很快就能夠得到一個大概的數字。
差不多有三萬五遼人就在周圍隱藏著,據劉愛塔說說,當年阿敏來襲,就在複州,砍了兩萬顆腦袋。
可見當年的那一場失敗,引起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
造船,捕魚,修路,建房等等。
劉文秀都布置的不錯,其中李邦華和劉興祚沒有任何插手的餘地。
倒不是他獨攬大權,而是他的這些方法,李邦華和劉興祚根本就理解不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
和承諾給當地人的一些口糧,建設速度再次加快。
於此同時。
京師外麵的田野上,一片歡騰。
秋收開始了,四處都是忙碌的景象。
“那些打穀子的機械,就是道院研發的打穀機?”
袁可立的眼神還不錯。
距離還很遠,就能夠看得清楚。
“沒錯,就是農具廠的產能不足,要不然今年收割稻穀的速度應該更快一點。”
崇禎穿著常服,本來前幾天就想著出來看看京師外麵狀況的,一直都沒有抽出時間。
也是他懶了一點。
今日出門,還是袁可立拉著他的。
“產能”又是一個新詞。
袁可立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的大概意思。
“其實鐮刀的普及,已經起了大作用了。”
之前大明禁止的東西很多,莊稼漢收割糧食,使用的鐮刀,大部分都是木頭做的,一個是鐵礦產量不足。
另一個就是怕有人造反。
當時崇禎讓農具廠,生產了差不多兩萬八鐮刀,很快就銷售一空,讓他差點以為是有人倒賣出了遼東。
後來發現,是自己的百姓手中根本就沒有一件像樣的工具。
在接下來就是菜刀,剪刀了。
隻要百姓們手中有了閑錢,這三樣刀具,就是必須要購買的。
此刻被袁可立提起普及鐮刀,崇禎內心一陣尷尬,雖然百姓們使用木器不是他弄出來的,可好歹是他們這一階層禁止鐵器流通出來的產物。
“我讓人查了一下,還有許多地方沒有普及,估計明年就好多了。”
有了水利鍛造,像鐮刀,菜刀和剪刀這樣的工具,生產起來就塊多了,奈何市場是個無底洞,需要的人太多,根本就是供不應求。
為此崇禎還開放了民間農具廠。
據他所知,有六家分別生產這三樣東西,依然是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
倒不是他不想讓人多開辦幾個這樣的工廠,實在是鐵產量跟不上來,他得首先滿足槍炮的需求,然後才能夠考慮其他的東西。
“明年嗎?”
袁可立喃喃自語。
眼看著大明日新月異,他的身體卻在一天天的衰老,心中驀然的用處了一種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衝動。
看著身旁年輕的皇上,心中又有了一些欣慰。
能夠把大明的爛攤子,收拾的幹幹淨淨,本事已經很大了,而且身上還沒有什麽壞毛病,仔細想想曆史,怎麽看就是一代明君。
就是對儒家的不是很友好。
“算算時間,劉文秀應該已經到達紅嘴堡,和劉愛塔他們聯係上了。”
袁可立忽然話鋒一轉,轉到了遼東的戰事上麵。
“說起劉文秀,你不應該派李邦華前去的,年紀大了,就在中原歇著,教教學生們也是極好的,何必出去受苦呢。”
崇禎承認李邦華的才能,隻是如今的大明在就不是以前的大明了,經驗什麽的,也一點都用不上。
跑那麽遠,眼看著秋收過後,就要進入冬季了。
那麽大的年齡,就是在遭罪。
袁可立臉上一陣尷尬,本來是一番好意,誰知道隨著他對大明某些東西,了解的越多,就是到自己畫蛇添足了。
參謀們給出的方案,他也看到了,按照如今大明士兵的能打,他根本就看不出一點的破綻。
神奇的居然是,希望建奴們能夠多撐住一會,不要一推就倒。
免得顯得他們上一朝的文臣武將們,多麽的無能似得。
“哎,老夫考慮不周,讓皇上見笑了。”
老臉一紅,轉頭就承認了自己的不足。
“可惜了,早年無論是我,還是沈有容和李邦華,都在編練火槍兵,一直都沒有弄出名堂。”
他還記得,當年李邦華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在易州練兵的時候都是慎重選擇將吏、改造戰車、精製火藥、演習大炮。
而他自己在登萊也是在積極演練水軍。
然而,建設不易,放棄卻很快。
不管是李邦華的辦法,還是他在登萊演練的水師,都是人走如燈滅,啥都沒有剩下。
對於官吏的貪婪,他們心中是有數的,可貪婪道了這種地步,大明就是有金山銀山,也經不起這麽折騰。
“時運不濟罷了,其實就是弄出名堂了,以當時朝廷的開支,也餓不足夠全部換裝,而且要是建奴們拿到了大明的火器的話,你猜會是怎樣的一個結局?”
崇禎不是小看當時大明的朝堂。
聰明人有,還很多,可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為了大明考慮的。
就連當時的神宗皇帝也在貪財,中官有所進獻,都被稱為孝順,更別說底下的人了。
上行下效啊。
你要是不去貪財,那就融入不進朝堂,崇禎看過李邦華的一些隱秘消息,就是因為李邦華奏疏上批評了一點貪財的文章。
就被神宗給調走了。
更不要說是別人了。
可以說,那個年底啊,是一個瘋狂的年代,貪贓枉法是正事,其他的都是邪魔外道。
當地崇禎看到這一點消息的時候,心中隊伍無語,恨不得去皇陵,把神宗給叫起來,好好的聊一下,是不是應該在神宗的身上,也貪一把。
袁可立不用去猜。
在當時的朝堂之上,真要弄出了那種厲害的火槍,不需要多久,就一定會出現在建奴的手中。
而且是嶄新的那種。
最後,還會因為出價高,把造槍的工匠,都會賣給建奴。
都是些要錢不要命的人,誰管這些火槍,是不是最後會打在自己的身上。
兩人一邊閑聊,一邊往迴走去。
很快就上了官道。
“水泥是個好東西,當年要是有水泥的話,遼東的建設應該會更快一點。”
袁可立是看到什麽說什麽。
有太多的話,曾經憋在心裏不吐不快,在高陽縣的時候和孫承宗沒有多少話可說,都是失敗者,也就不揭瘡疤了。
和高弘圖倒是聊得來。
可也是霧裏看花,許多東西,都是要過許久,才能夠想明白到底有什麽用。
就拿水泥來說。
簡單實用,道院的研究,也沒有花費多大的功夫,當時為何就沒有人能夠想到,石頭燒成灰還能夠這麽用。
“嗯,加快建設,相信往後一兩百年,要是沒有人能夠研究出更好的替代品的話,應該還在使用。”
崇禎可是知道水泥這東西到底應用有多廣泛。
就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都沒有出現一種更好的替代品。
也就是在水泥的質量上下功夫罷了。
想要研究出新產品,那真的需要一種科學上的偶然性。
畢竟,材料科學,有時候就得講運氣。
“聽說這條路,還是前任內閣首輔他們修建的?”
前任內閣首輔有兩位,一個黃立極,一個韓爌,好巧不巧,都修過同一條路。
袁可立唏噓一陣的問道。
心中想著:要是這兩人,能夠看到現在大明的模樣的話,是不是當時就會安安穩穩的輔佐皇上了?
眼看著,隻要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兢兢業業的幹活,青史留名是板上明擺著的事情。
就是不清楚,這些人現在後不後悔。
“當時還有好多大臣和他們的親人呢,你要是走京津官道的話,那條路還是福王修的呢。”
崇禎一點都不介意別人知道,一些工程隊中都有些什麽人。
反正隨著時間的推移。
這些人也都是茶餘飯後的話頭,都是釘在恥辱上麵的重要角色。
忽地。
遠處傳來了一陣鍾聲。
袁可立腳步一頓,仔細的傾聽了一會。
“是機械鍾聲。”
在機械兩個字上麵,袁可立加重了語氣。
徐光啟他是認識的,就是沒想到有一天此人會有這麽大的成就。
有了這種準確的報時機械鍾,所有的時間,就都有了更準確的標準,人們也就不需要抬頭看天色,然後算計現在大概是什麽時辰了。
省時省力。
簡直就是開創性的壯舉。
“是機械鍾。”
當日,在崇禎離開徐光啟的院子之後,徐光啟隻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弄出了一個簡單的成品。
然後有經過了眾多的人,一起來精簡這一器械。
五天時間,就讓最原始的機械鍾縮小了一半,此時需要的材料,也已經大大的降低了下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到最後投產。
那就更容易了。
雖然到現在,還沒有大範圍的普及開,可那也隻是遲早的問題。
如今隻要有機械鍾的地方,衙門的上下班時間,就更準時了。
袁可立隻看到了方便實用,暫時還看不到準時這一條件,會產生多嚴謹的社會秩序。
當然。
崇禎也不知道這一點,隻是覺得這東西能夠賣上價,還能夠讓衙門和工廠上下班的人更準時。
內在的社會秩序。
他本就是學渣,隻會拿來主義,那會潛心的研究。
就算是想要說出一點道理,也都是似是而非。
也就現在做皇帝久了,磨練出來了一點對整個國家的新看法,改良某些製度的時候,也不會挑著好的先用上。
而是看合不合適了。
至於想要改動,暫時還做不到,他能做的也就替換。
“這東西好啊,聽說還能夠再小一點,帶在手上?”
這是崇禎建議的,至於以大明現在的手藝人,能不能夠做到,他就不知道了。
“應該沒問題,就算現在不行,以後也一定能行。”
崇禎說的很確定,讓袁可立眉頭一挑。
袁可立是見過機械鍾的,一人高,還很笨重,他想不出來有什麽辦法,可以讓每日一個人都擁有。
不過他相信道院裏的人,能夠做出這樣的東西。
在他的心目中,如今的道院,可都是創造奇跡的地方,不知道多少工匠想要進去瞧一瞧。
為此,皇家百工學府的學費聽說都要漲了。
兩人沿著官道的路邊,一邊散步,一邊聊天。
聊著聊著,就又聊到了遼東,準確的說是聊到劉興祚的身上。
“老夫想不明白,皇上為何要給劉興祚一個將軍的職位?”
一開始他是沒有弄明白,將軍到底是什麽職位,之前的大明,各種雜號將軍都有,不過是一個稱號。
可現在不同了。
將軍的職位含金量高的不可思議。
整個大明才幾個?
還都是打仗打出來的,沒有任何一人例外。
“他值得這個將軍的職位。”
崇禎可不是腦子一熱,隨心所欲的給出一個雜號將軍。
縱觀大明近幾十年,投降建奴的大臣很多,可從建奴迴來的大臣就隻有劉興祚一人。
千金買馬骨也好。
反正他是見不得這樣的人,不但沒有名,也沒有利。
人家已經為了大明,放棄了一切,自己給出一點名利,怎麽了?
後麵的人要是想效仿都不成。
從來之後雪中送炭得到的迴報多,憑什麽讓錦上添花的人名利雙收?
而且現在的大明,也不需要錦上添花的人了。
就劉興祚一人的封號,他都是頂著壓力辦下去的,可不能因為這個,葬送了他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尚武精神。
“此前和皇後看戲,皇後問我,為何四大美人之中還有一個不真實的貂蟬。”
“當時我就在想,為什麽。”
說起這個,袁可立想了想,沒有任何的頭緒,此時他也情不自禁的想要問一句“為什麽了。”
“其實啊,挺簡單的,在很早的時候,四大美人當中還有個趙飛燕,可最後換成了一個不真實的貂蟬。
那時我就在想,她們四人之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犧牲,犧牲自己成全了她們身後的國家。”
隨著皇上的話徐徐展開,袁可立也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犧牲啊,也隻有犧牲,才能夠換迴國家的強大。”
袁可立感歎道。
然而轉頭看去,卻發現皇上不認同這個道理。
崇禎嘴角翹起,說不出的譏諷。
“看吧,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犧牲是美好的,是正義的,是為了誰誰誰,其實不歸哦是把自己身上的責任,推到了某一個人的身上而已。
西施犧牲了自己,隻能說當時的越國勾踐和範蠡的無能,要是越國強大的話,那用得著去犧牲一個女人。
王昭君如此,楊玉環如此,就連一個不真實的貂蟬也是如此。
而能夠把自己的無能,包裝成一種大義,也是儒生們的拿手好戲,我記得第一次有四大美人這個說法的時候,還是從宋開始的,到了咱們這一朝才算定型。”
崇禎的奇怪說法,讓袁可立腦子嗡嗡的。
跳過著這些犧牲,似乎這些女人的美色,都無足輕重。
是什麽時候,人們已經把犧牲當成了一種理所當然呢?
他不禁想起他人生當中,遇到的最近的一件大事,那就是朝堂中的某些人,犧牲了戚家軍。
(本章完)
</p>
有了一個夢幻開局。
還有當地人劉興祚的配合,更有劉文秀時不時拿出來的食物最為獎勵。
周邊隱藏起來的那些百姓們,都開始打起精神幹活了。
而在這一刻,劉文秀從沒有發現,這麽一點地方,居然會藏著這麽多的百姓,不需要挨個去數,隻按照一些工程上的人員分布。
很快就能夠得到一個大概的數字。
差不多有三萬五遼人就在周圍隱藏著,據劉愛塔說說,當年阿敏來襲,就在複州,砍了兩萬顆腦袋。
可見當年的那一場失敗,引起的後果到底有多嚴重。
造船,捕魚,修路,建房等等。
劉文秀都布置的不錯,其中李邦華和劉興祚沒有任何插手的餘地。
倒不是他獨攬大權,而是他的這些方法,李邦華和劉興祚根本就理解不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
和承諾給當地人的一些口糧,建設速度再次加快。
於此同時。
京師外麵的田野上,一片歡騰。
秋收開始了,四處都是忙碌的景象。
“那些打穀子的機械,就是道院研發的打穀機?”
袁可立的眼神還不錯。
距離還很遠,就能夠看得清楚。
“沒錯,就是農具廠的產能不足,要不然今年收割稻穀的速度應該更快一點。”
崇禎穿著常服,本來前幾天就想著出來看看京師外麵狀況的,一直都沒有抽出時間。
也是他懶了一點。
今日出門,還是袁可立拉著他的。
“產能”又是一個新詞。
袁可立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其中的大概意思。
“其實鐮刀的普及,已經起了大作用了。”
之前大明禁止的東西很多,莊稼漢收割糧食,使用的鐮刀,大部分都是木頭做的,一個是鐵礦產量不足。
另一個就是怕有人造反。
當時崇禎讓農具廠,生產了差不多兩萬八鐮刀,很快就銷售一空,讓他差點以為是有人倒賣出了遼東。
後來發現,是自己的百姓手中根本就沒有一件像樣的工具。
在接下來就是菜刀,剪刀了。
隻要百姓們手中有了閑錢,這三樣刀具,就是必須要購買的。
此刻被袁可立提起普及鐮刀,崇禎內心一陣尷尬,雖然百姓們使用木器不是他弄出來的,可好歹是他們這一階層禁止鐵器流通出來的產物。
“我讓人查了一下,還有許多地方沒有普及,估計明年就好多了。”
有了水利鍛造,像鐮刀,菜刀和剪刀這樣的工具,生產起來就塊多了,奈何市場是個無底洞,需要的人太多,根本就是供不應求。
為此崇禎還開放了民間農具廠。
據他所知,有六家分別生產這三樣東西,依然是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
倒不是他不想讓人多開辦幾個這樣的工廠,實在是鐵產量跟不上來,他得首先滿足槍炮的需求,然後才能夠考慮其他的東西。
“明年嗎?”
袁可立喃喃自語。
眼看著大明日新月異,他的身體卻在一天天的衰老,心中驀然的用處了一種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衝動。
看著身旁年輕的皇上,心中又有了一些欣慰。
能夠把大明的爛攤子,收拾的幹幹淨淨,本事已經很大了,而且身上還沒有什麽壞毛病,仔細想想曆史,怎麽看就是一代明君。
就是對儒家的不是很友好。
“算算時間,劉文秀應該已經到達紅嘴堡,和劉愛塔他們聯係上了。”
袁可立忽然話鋒一轉,轉到了遼東的戰事上麵。
“說起劉文秀,你不應該派李邦華前去的,年紀大了,就在中原歇著,教教學生們也是極好的,何必出去受苦呢。”
崇禎承認李邦華的才能,隻是如今的大明在就不是以前的大明了,經驗什麽的,也一點都用不上。
跑那麽遠,眼看著秋收過後,就要進入冬季了。
那麽大的年齡,就是在遭罪。
袁可立臉上一陣尷尬,本來是一番好意,誰知道隨著他對大明某些東西,了解的越多,就是到自己畫蛇添足了。
參謀們給出的方案,他也看到了,按照如今大明士兵的能打,他根本就看不出一點的破綻。
神奇的居然是,希望建奴們能夠多撐住一會,不要一推就倒。
免得顯得他們上一朝的文臣武將們,多麽的無能似得。
“哎,老夫考慮不周,讓皇上見笑了。”
老臉一紅,轉頭就承認了自己的不足。
“可惜了,早年無論是我,還是沈有容和李邦華,都在編練火槍兵,一直都沒有弄出名堂。”
他還記得,當年李邦華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在易州練兵的時候都是慎重選擇將吏、改造戰車、精製火藥、演習大炮。
而他自己在登萊也是在積極演練水軍。
然而,建設不易,放棄卻很快。
不管是李邦華的辦法,還是他在登萊演練的水師,都是人走如燈滅,啥都沒有剩下。
對於官吏的貪婪,他們心中是有數的,可貪婪道了這種地步,大明就是有金山銀山,也經不起這麽折騰。
“時運不濟罷了,其實就是弄出名堂了,以當時朝廷的開支,也餓不足夠全部換裝,而且要是建奴們拿到了大明的火器的話,你猜會是怎樣的一個結局?”
崇禎不是小看當時大明的朝堂。
聰明人有,還很多,可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為了大明考慮的。
就連當時的神宗皇帝也在貪財,中官有所進獻,都被稱為孝順,更別說底下的人了。
上行下效啊。
你要是不去貪財,那就融入不進朝堂,崇禎看過李邦華的一些隱秘消息,就是因為李邦華奏疏上批評了一點貪財的文章。
就被神宗給調走了。
更不要說是別人了。
可以說,那個年底啊,是一個瘋狂的年代,貪贓枉法是正事,其他的都是邪魔外道。
當地崇禎看到這一點消息的時候,心中隊伍無語,恨不得去皇陵,把神宗給叫起來,好好的聊一下,是不是應該在神宗的身上,也貪一把。
袁可立不用去猜。
在當時的朝堂之上,真要弄出了那種厲害的火槍,不需要多久,就一定會出現在建奴的手中。
而且是嶄新的那種。
最後,還會因為出價高,把造槍的工匠,都會賣給建奴。
都是些要錢不要命的人,誰管這些火槍,是不是最後會打在自己的身上。
兩人一邊閑聊,一邊往迴走去。
很快就上了官道。
“水泥是個好東西,當年要是有水泥的話,遼東的建設應該會更快一點。”
袁可立是看到什麽說什麽。
有太多的話,曾經憋在心裏不吐不快,在高陽縣的時候和孫承宗沒有多少話可說,都是失敗者,也就不揭瘡疤了。
和高弘圖倒是聊得來。
可也是霧裏看花,許多東西,都是要過許久,才能夠想明白到底有什麽用。
就拿水泥來說。
簡單實用,道院的研究,也沒有花費多大的功夫,當時為何就沒有人能夠想到,石頭燒成灰還能夠這麽用。
“嗯,加快建設,相信往後一兩百年,要是沒有人能夠研究出更好的替代品的話,應該還在使用。”
崇禎可是知道水泥這東西到底應用有多廣泛。
就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前,都沒有出現一種更好的替代品。
也就是在水泥的質量上下功夫罷了。
想要研究出新產品,那真的需要一種科學上的偶然性。
畢竟,材料科學,有時候就得講運氣。
“聽說這條路,還是前任內閣首輔他們修建的?”
前任內閣首輔有兩位,一個黃立極,一個韓爌,好巧不巧,都修過同一條路。
袁可立唏噓一陣的問道。
心中想著:要是這兩人,能夠看到現在大明的模樣的話,是不是當時就會安安穩穩的輔佐皇上了?
眼看著,隻要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兢兢業業的幹活,青史留名是板上明擺著的事情。
就是不清楚,這些人現在後不後悔。
“當時還有好多大臣和他們的親人呢,你要是走京津官道的話,那條路還是福王修的呢。”
崇禎一點都不介意別人知道,一些工程隊中都有些什麽人。
反正隨著時間的推移。
這些人也都是茶餘飯後的話頭,都是釘在恥辱上麵的重要角色。
忽地。
遠處傳來了一陣鍾聲。
袁可立腳步一頓,仔細的傾聽了一會。
“是機械鍾聲。”
在機械兩個字上麵,袁可立加重了語氣。
徐光啟他是認識的,就是沒想到有一天此人會有這麽大的成就。
有了這種準確的報時機械鍾,所有的時間,就都有了更準確的標準,人們也就不需要抬頭看天色,然後算計現在大概是什麽時辰了。
省時省力。
簡直就是開創性的壯舉。
“是機械鍾。”
當日,在崇禎離開徐光啟的院子之後,徐光啟隻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弄出了一個簡單的成品。
然後有經過了眾多的人,一起來精簡這一器械。
五天時間,就讓最原始的機械鍾縮小了一半,此時需要的材料,也已經大大的降低了下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到最後投產。
那就更容易了。
雖然到現在,還沒有大範圍的普及開,可那也隻是遲早的問題。
如今隻要有機械鍾的地方,衙門的上下班時間,就更準時了。
袁可立隻看到了方便實用,暫時還看不到準時這一條件,會產生多嚴謹的社會秩序。
當然。
崇禎也不知道這一點,隻是覺得這東西能夠賣上價,還能夠讓衙門和工廠上下班的人更準時。
內在的社會秩序。
他本就是學渣,隻會拿來主義,那會潛心的研究。
就算是想要說出一點道理,也都是似是而非。
也就現在做皇帝久了,磨練出來了一點對整個國家的新看法,改良某些製度的時候,也不會挑著好的先用上。
而是看合不合適了。
至於想要改動,暫時還做不到,他能做的也就替換。
“這東西好啊,聽說還能夠再小一點,帶在手上?”
這是崇禎建議的,至於以大明現在的手藝人,能不能夠做到,他就不知道了。
“應該沒問題,就算現在不行,以後也一定能行。”
崇禎說的很確定,讓袁可立眉頭一挑。
袁可立是見過機械鍾的,一人高,還很笨重,他想不出來有什麽辦法,可以讓每日一個人都擁有。
不過他相信道院裏的人,能夠做出這樣的東西。
在他的心目中,如今的道院,可都是創造奇跡的地方,不知道多少工匠想要進去瞧一瞧。
為此,皇家百工學府的學費聽說都要漲了。
兩人沿著官道的路邊,一邊散步,一邊聊天。
聊著聊著,就又聊到了遼東,準確的說是聊到劉興祚的身上。
“老夫想不明白,皇上為何要給劉興祚一個將軍的職位?”
一開始他是沒有弄明白,將軍到底是什麽職位,之前的大明,各種雜號將軍都有,不過是一個稱號。
可現在不同了。
將軍的職位含金量高的不可思議。
整個大明才幾個?
還都是打仗打出來的,沒有任何一人例外。
“他值得這個將軍的職位。”
崇禎可不是腦子一熱,隨心所欲的給出一個雜號將軍。
縱觀大明近幾十年,投降建奴的大臣很多,可從建奴迴來的大臣就隻有劉興祚一人。
千金買馬骨也好。
反正他是見不得這樣的人,不但沒有名,也沒有利。
人家已經為了大明,放棄了一切,自己給出一點名利,怎麽了?
後麵的人要是想效仿都不成。
從來之後雪中送炭得到的迴報多,憑什麽讓錦上添花的人名利雙收?
而且現在的大明,也不需要錦上添花的人了。
就劉興祚一人的封號,他都是頂著壓力辦下去的,可不能因為這個,葬送了他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尚武精神。
“此前和皇後看戲,皇後問我,為何四大美人之中還有一個不真實的貂蟬。”
“當時我就在想,為什麽。”
說起這個,袁可立想了想,沒有任何的頭緒,此時他也情不自禁的想要問一句“為什麽了。”
“其實啊,挺簡單的,在很早的時候,四大美人當中還有個趙飛燕,可最後換成了一個不真實的貂蟬。
那時我就在想,她們四人之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犧牲,犧牲自己成全了她們身後的國家。”
隨著皇上的話徐徐展開,袁可立也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犧牲啊,也隻有犧牲,才能夠換迴國家的強大。”
袁可立感歎道。
然而轉頭看去,卻發現皇上不認同這個道理。
崇禎嘴角翹起,說不出的譏諷。
“看吧,幾乎所有人,都認為犧牲是美好的,是正義的,是為了誰誰誰,其實不歸哦是把自己身上的責任,推到了某一個人的身上而已。
西施犧牲了自己,隻能說當時的越國勾踐和範蠡的無能,要是越國強大的話,那用得著去犧牲一個女人。
王昭君如此,楊玉環如此,就連一個不真實的貂蟬也是如此。
而能夠把自己的無能,包裝成一種大義,也是儒生們的拿手好戲,我記得第一次有四大美人這個說法的時候,還是從宋開始的,到了咱們這一朝才算定型。”
崇禎的奇怪說法,讓袁可立腦子嗡嗡的。
跳過著這些犧牲,似乎這些女人的美色,都無足輕重。
是什麽時候,人們已經把犧牲當成了一種理所當然呢?
他不禁想起他人生當中,遇到的最近的一件大事,那就是朝堂中的某些人,犧牲了戚家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