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對於學院招不到生員。


    崇禎認為這是不合理的,雖然軍隊也能夠培養人才,可要是沒有民間某些聰明人的改良,就憑軍隊那種小基數工匠。


    想要創造出更多的新技術,那就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了。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他得承認,有時候軍隊培養出來的工匠,確實有點呆板。


    倒不是這些人沒有創造力,而是紀律已經刻在了骨子裏,他們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遵守已經學過的東西。


    所以在百姓們覺得去學院花冤枉錢,學一門手藝,顯然是無法理解的。


    晁剛不知道皇上要商量什麽。


    而叫上他,還以為是軍部又有什麽新的作戰計劃呢。


    袁可立是打過仗的,高桂英也不是“外人”,再加上他的話,想要做什麽也就不難猜到了。


    軍部的會議室不大。


    暫時能夠在這裏辦公的人,也隻有晁剛一人,還有一位女將軍,還在湖廣賑災呢。


    “軍部的位置不錯,就是規模小了。”


    隨著道院不斷的擴充,範圍大的都快要趕上整個皇宮了,雖然其中更有一大半的閑置房間。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是在慢慢的補充著人才。


    據說徐光啟已經決定對道院盡心變法了,要把研究材料和研究火器的那些人分開,免得聚在一起互相影響。


    當然還有更細的劃分,暫時還沒有規劃好。


    “暫時夠了,除了臣,所有的將軍都在外麵,建的大了,也沒有多少人去使用。”


    晁剛很務實。


    要想在京師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弄到一片很大的土地,花出去的金元簡直不要太多。


    而對於行軍打仗軍人來說,完全沒有必要弄的花裏胡哨的。


    “你該不會認為,軍部就幾個人處理全國的事務吧?往後大明的疆域大了,進來的人可就多了,未雨綢繆總是要有的。”


    崇禎坐在了上首位置,而晁剛卻是若有所思。


    聽皇上的語氣,似乎這個地方以後要成為一個軍部特有的朝堂,就像是大明的文淵閣一樣?


    隨著眾人落座。


    在崇禎示意下,高桂英就把剛剛遇到的問題,再次說了一遍。


    其中的原因,確實和軍隊有關,讓晁剛一陣緊張,要是皇上不在允許軍隊培養自己的人才。


    那麽他們的募兵工作,就不是很好開展了。


    並不是任何一個百姓,都能夠清晰的認識到,當兵是在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大多數也不過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吃飽飯。


    也就隻有進入了軍隊的人,經過了再教育的人,才能夠明白這是一個怎樣難得的機會。


    畢竟。


    有時候愚昧並不是不信,而是信了也不以為然,特別是在家中條件還差不多的情況下。


    “皇上,現在的募兵工作宣傳的方向,剛好就有可以進入軍隊免費的學習手藝,要是沒了這個的話,勢必對募兵有很大的影響。”


    崇禎叫晁剛進來是為了解決問題的,可話音剛落,晁剛反而提出了問題。


    如今隨著大明的穩定,也就湖廣的災情,聳人聽聞之外,所有人的生活都過得好了。


    也正因為生活過的好了。


    就沒有多少人,想要出來當兵了,也就一些有錢人的家裏,或者幹脆就是一些商人們,為了自己的財富安全著想。


    送出去了自己家族當中,不是很受寵的孩子。


    對於募兵工作,或許以前沒有所少人重視,可在崇禎弄出了一個募兵部之後,見識過這樣募兵訓練出來的士兵們,到底有多優秀,才漸漸的被人所接受。


    並且認為是對軍隊來說,最好的,最重要的一個部門。


    良莠不齊已經不存在了。


    從根源上杜絕了歪兵的存在,聽晁剛說會對募兵有影響,高桂英的眉頭就皺的更緊了。


    她忽然發現,自己花了大價錢弄出來的這個百工學府,忽然就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


    袁可立也在考慮著這個問題。


    想要募兵工作順利一些,就不能夠取消軍隊的免費傳授手藝。


    而要是這樣的一項製度不被取消的話,百工學府就別想招到更多的生員。


    在一個免費,一個要錢的比較之下。


    沒有誰會腦子進水了,選擇交錢去學習一個可以免費的生存技能。


    崇禎心中也在思索著對策。


    在他曾經有過的經曆之中,他是知


    (本章未完,請翻頁)


    道,可以讓朝廷下達一個政令,軍隊學習的所有技能,出了軍隊就不再認可。


    這樣雖然是一個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


    可以朝廷的政令來達成目的,那就不是他想要的了。


    都是一樣的手藝,也沒有多大的區別,這種區別對待,對於去當兵的人,就是一種對立的矛盾。


    “軍隊學習技能,依然是免費的,這點不可更改,朕想的是,可不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想一點別的辦法?”


    做決定很容易,難得就是在所有的選擇當中選一個最正確的。


    現在的問題就在於,崇禎已經自己把所有能夠想到的路子給堵死了,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


    而不願意動用朝廷的政令這種手段,也是他給自己畫下的一道線,不是任何一種問題都必須要用政令來解決的。


    要是一旦習慣了用政令來解決所有問題的話。


    底下的人,絕對會有樣學樣的這麽處理。


    “要不補貼那些去百工學府學習的人?”


    之所以晁剛這麽說,就是因為這種補貼,以前崇禎玩過。


    現在最明顯的一塊,就是糧食。


    看起來還不錯,就是花費的成本高了一點,相比花點錢就能夠解決最根本的問題,晁剛覺得皇上一點都不會介意。


    正如一開始建立的水軍,沒有多少人前去報名一樣。


    最後還不是用高於陸軍的軍餉給解決了。


    他還記得當時因為身體原因,那些暈船的人,沒有被選上哭鼻子的事情。


    “一味的補貼,不是正途,這一點你要認清楚,現在是要民間對百工學院的認可,並且認為,從百工學院是能夠學到更好的東西的。”


    崇禎否定了晁剛的想法。


    一個是國家的事情,另一個是私人的事情,都不是一迴事怎麽補貼?


    而且要補貼多久?


    沒有一個良好的收入和支出循環,這個學院辦的越久,付出越大,最後的收益就越小。


    “皇上,老夫是聽說,以後大明的所有工匠都要分級?”


    袁可立忽然問道。


    對工匠分級是很難的,每一個朝代都有這樣的想法和做法,最後都沒有辦法成功。


    就是不知道,皇上會用什麽樣的辦法。


    “是有這麽迴事,不過那也到等到大明平靜下來,才能夠去做,畢竟是整個大明的所有工匠。”


    崇禎點頭說道。


    而且他已經想好了,工匠的分級,每一個行業自己去選,自己去分。


    免得形成外行指揮內行的事情發生。


    而每一個工匠的晉級,也都需要最少三位更高一個級別的工匠們的認可才行。


    現在暫時隻有一個意向,還沒有設計好各種條例和規章製度。


    而最優秀的工匠,升任為大匠之後,可以選擇進入道院。


    “道院如今都是大匠,不知道皇上對大匠的評分標準是什麽?”


    這一點袁可立真的很好奇。


    而好奇的也不隻他一個人,就連晁剛和高桂英也支起了耳朵,想要聽聽崇禎的看法。


    “手藝和思路,就是說手藝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入選,某些有著重要意義的思路,也是可以入選的,重要的是自己要能夠做出一項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東西。”


    崇禎說的其實就是創新。


    隻有能夠拿出自己的最新成果,不管是有用沒有,都會得到道院的認可。


    畢竟此時沒有用的東西,不一定往後沒有用。


    科技的積累,總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


    “這樣啊,那百工學院的事情,也有一個好辦法可以解決,就是學院隻招收那種技術水平很高的工匠,然後培養那種可以突破自己水平的知識和手藝。”


    袁可立畢竟是教過書的。


    以前他學的是私塾,現在則是小學,對於這種從從小學,一直上到中學,乃至於大學的升學方式,體會很深刻。


    層層遞進,可以篩選出一些學習更好的,淘汰掉那些學習不行的。


    而教書的先生和學校,不但扮演者教書的任務,也扮演者伯樂的任務,完全可以做到學業有成的學生,幾乎很難有濫竽充數的存在。


    崇禎聽得一愣。


    心中暗道:誰要是在說古人不聰明,他肯定是要在腦袋上給一個腦瓜崩子。


    他是鑽了牛角尖了。


    總覺得百工一定要從小學習,培養興趣和手藝。


    (本章未完,請翻頁)


    然而事實證明,他的辦法在這個有師徒傳承的時代,根本不就行不通。


    不管是軍隊也好,還是有師徒傳承的也好,他們可能手藝不是很精通,可好歹是已經有了手藝啊。


    而大明往後需要的則是更高端的人才。


    那麽百工學府也可以把有手藝,有想法的人,培養的更加高端。


    就是短時間來說,招收的學子範圍會更小。


    高桂英也是一怔,她一開始的想法就是給百姓們一個掙錢的門路,沒想過可以做那種更加精英的教育。


    仔細的想想,袁可立的說法沒有錯。


    可和她的初衷已經大不相同了。


    她此時想要說出自己的看法,卻幾次張嘴都不知道如何去說,學手藝在軍隊就可以免費,人家憑什麽來你這個收費的地方?


    也就提升更高的手藝,才有更高的價值吧。


    這麽一想,這個學院,根本就不是給平常人開辦的。


    “這個辦法不錯,百工學院隻教更高層次的學問,看起來學生少了,可質量提高了。”


    崇禎不由的看向了袁可立,還是袁老爺子給力。


    瞬間就能夠想到這麽絕妙的主意,不就是他後世的那些特別專業,也特別牛逼的大學招生方式嗎?


    吸引人才,然後培養根高層次的人才。


    如此循環,何愁大明人才不夠?


    晁剛的臉上也很精彩,他可沒有想過,原來問題還可以這樣的解決。


    果然皇上說的是對的:辦法總比困難多,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諸位要是沒有異議的話,那就按照袁老的意思去辦。”


    能夠解決這個難題,崇禎的心情又好了起來。


    “我這就去通知學院的人,那些已經招進來的人,也都得退錢,並且說明原因。”


    好在人不是很多,高桂英隻要吩咐下去,還是能夠辦妥的。


    得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高桂英一刻都不想耽擱,隻是想著把百工學院,忽然從一個培養手藝人的地方,突然提升到了一個培養大匠的地方。


    高桂英的心裏總有點古怪。


    到底哪個地方不對經,她現在也是說不清楚了。


    崇禎想著以後這樣的類似百工學院的需要會有很多,就發現有些東西已經要提上日程了。


    對於學校的管理,現在朝廷也隻管著小學和中學。


    那也是各個縣城教諭們的事情。


    “你們覺得,以後這樣的學院會不會多?要是多起來又該如何管理?是官府插手其中,還是讓它們自由的發展?”


    崇禎幹脆就接著這個機會,把所有的問題都給解決了。


    就算解決不了,也得給別人留下一個印象。


    也方便後來者討論這個問題。


    袁可立眼睛一亮,各縣的學校那麽多,以後能夠出人才的地方就多,現在雖然看著中學已經是學問最高的地方了。


    他知道,皇上手中可是還有著更高層次的教材。


    高中,大學的建立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且因為皇上品準的私人建立小學,想必以後也會有私人的大學。


    要是不加以監管的話,一定會出紕漏的。


    誰能保證當中沒有喊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家夥。


    “皇上想要做到哪一步?”


    袁可立語氣沉凝的問道。


    要是開放的力度大的話,他都想要然自己家裏的兒子,炸鍋賣鐵的也要建立一所學校。


    崇禎也不知道,他能夠放權道哪一步。


    五千年的文明,讓他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總會患得患失,放出去的權利大了的話,自己的控製力度就小了,而且很可能被某些不良用心的人給利用了。


    可要是放出去的權利小了的話。


    又很可能培養出一些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庸才。


    思索良久,崇禎才緩緩的決定:“學校就是學習的地方,不參政議政,其他的隨意。”


    袁可立一怔。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進亦憂退亦憂,是這個時代所有讀書人都很明確的道理。


    現在卻被套上了這種規定。


    那麽培養出來的學子,到底有什麽用?


    畢竟。


    除了書本上的知識,這些人可什麽都不懂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崇禎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