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奴才於奴才之間的競爭。
也是很殘酷的,雖然身份都一樣,可一個受寵的奴才得到關愛和權利,可是很大的。
孔有德跪在地上,已經可以深切的感受到那種殺人的目光。
平時努力交好的千戶們,也都一個個的視他為眼中釘。
可他能有什麽辦法?
他也不想要啊,卻偏偏不能不要。
正如有些人說的:我給你的,你就必須拿著,不給你的,你就不能搶。
聽起來霸氣,可其中作為下位者的無奈和心酸,也就在這當中了。
“聽說你讀過書,知道很多的知識。”
阿敏一時半會還真就找不到賞賜的東西,給官職肯定不行,就算是滿人給他陰奉陽違,關鍵打仗的時候還得靠他們。
所以權利不能給,免得自己晚上睡不著覺。
賞賜女人更不可能了。
他可是知道盛京的那些儒生們都是什麽樣的,隻要有了家,那就幹貪他們的財物,來補貼家中的困難。
想了想,為了表示親近,還是有辦法的。
“奴才讀過幾年書,還算知道點東西。”
孔有德低著頭,看不到阿敏的表情,自然也就猜不出阿敏的想法。
“這個好,晚上我睡覺之前,就給我講講《三國演義》裏麵的故事,皇上都喜歡看,裏麵肯定是蘊藏著大道理的,早上的話,就給我倒夜香,這可是有些人八輩子都求不來的好差事。”
阿敏很滿意自己的賞賜。
在第一次見到孔有德的時候,可是橫看不順眼,豎看不順眼。
現在是怎麽看都順眼。
要知道,能夠給他倒夜香人,可都是最親近的美人,能夠和自己最親近的美人相提並論,其看中就可想而知了。
趴在地上,以頭觸地的孔有德身體一僵,麵上扭曲的,恨不得上去給阿敏幾個耳光。
一邊打,還要一邊罵:你家的賞賜就是倒夜香,虧你想的出來。
然而心中即便是再憤怒,也不敢抬頭拒絕。
就是一旁的尚可喜,心中都是一怔,想笑不敢笑,隻能死死的憋著,看起來仿佛就是羨慕激動之後才有的臉色。
眼角餘光掃了一眼兩旁的千戶們,卻看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場景。
這些人竟然是真的在羨慕。
而且那種嫉恨的眼神,恨不得在趴著的孔有德身上,刮下來幾塊肉。
仿佛在用眼中的怒火說:這樣的好事,怎麽麽能夠輪得到一個大明叛臣。
扭曲的認知,讓尚可喜頭皮發麻。
第一次清晰的認識到。
建奴就是建奴,哪怕是改了國號,現在叫做大清了,也依舊改變不了愚昧。
然而想到自己,當年也是吃了屎了,會從皮島跑出來給建奴投降。
在皮島自己雖然官職卑微,可到底活的像個人樣。
要說後悔吧,是真的後悔,悔得腸子都青了,卻又離不開阿敏的“照顧”。
實在是矛盾的。
尚可喜現在還對大明的勞改恐懼著。
要是他知道,在工程隊裏勞改,都要比給人做奴才有尊嚴,不知他會做何種選擇。
尚可喜和孔有德的思慮也隻是瞬間就結束了。
“奴才謝主子賞賜。”
再次抬起頭來的時候,孔有德已經控製住了心中的想法,哪怕是他現在心頭恨得想要把阿敏給幹掉。
也裝作了欣喜若狂的模樣。
“嗯,好好幹,我虧待不了你。”
強者從來都不會去關心,弱者心裏想的什麽玩意。
阿敏很滿意孔有德的迴應。
接著看向了同樣一臉“激動”的尚可喜。
“你繼續盯著邊市,一旦有了貨物,立刻全部給我買迴來,到時候賞賜也一定不會少了你的。”
再次聽到賞賜,尚可喜的臉都又快要扭曲了。
神特麽的賞賜。
這玩意就是在侮辱人,你們管這個叫賞賜,可此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是要腦袋還是要尊嚴。
不用想他就會做出判斷。
當年從皮島跑出來,身上就已經沒有尊嚴了,現在就是阿敏讓他給洗腳,也是毫不猶豫的“在所不辭”。
“奴才謝主子恩典。”
一邊激動的迴答,一邊在心裏默念“韓信也曾經受過胯下之辱。”
若是被韓信知道了尚可喜的想法,絕對會從棺材裏爬出來,狠狠的給上幾個嘴巴子,拿老子相比,你不配。
隻可惜,韓信葬在了關內。
關外太遠,感知不到。
湖廣的一場地龍翻身,讓不知多少人都徹夜難眠。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有人欣喜,自然也就有人焦慮的坐臥不寧。
欣喜的是,對手遭難了,自己就能鬆口氣做自己的事情。
坐臥不寧的則是。
自己的決戰要到了,必須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不但可以達到對手,自己還能夠從中漁利。
盛京的皇太極親自領兵已經出發了。
跟隨的還有杜度等人,幾乎是除了廣寧和西平的軍隊,算的上是全麵出擊了,在大明的手中失敗了,就要在蒙古人的身上找迴來。
用漢人的話說:這叫做,牆外損失,牆內補。
**
林丹汗西遷以來,雖然取得一些軍事勝利,但卻得罪了大多數蒙古封建主,使他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離統一蒙古的夢想也越來越遙遠。
當時漠西和漠北原本就不臣服林丹汗,漠南諸部則在林丹汗的打擊下紛紛東投後金。林丹汗雖獲得富庶的右翼故地,但因為“塞外霜早,顆粒無收兼厲疫盛行”,蒙古諸部幾入絕境。
而各部的抵抗也大大削弱了察哈爾部本身的力量:“插(察哈爾部)之疲甚、餓甚、窮甚”,其兵員嚴重減耗,“插有馬約備僅收四萬,插眾不滿五萬”。
皇太極早就看準這個機會,決定發動對林丹汗的決戰,徹底征服漠南蒙古。
而此次大明無法插手關外的戰爭,就是上天對他們滿人最好的恩賜。
想著大明不是幹旱,就是地龍翻身。
而關外卻是風調雨順,簡直就是上天都在恩賜於他們,想要失敗都難。
鑲黃旗有九大老姓,分別是:瓜爾佳氏、鈕祜祿氏、博爾濟吉特氏、舒穆祿氏、烏喇那拉氏、哈達那拉氏、葉赫那拉氏、郭絡羅氏、伊爾根覺羅氏。
此時烏喇那拉氏中兩人,悄悄的脫離了隊伍。
行軍打仗,特別是人多的時候,最容易掉隊,少一兩個人一時半會還真就發現不了。
宣府即宣府鎮,是明初設立的九邊鎮之一,因鎮總兵駐宣化府得名,也有簡稱“宣鎮”者。
所轄邊牆東起居庸關四海治,西達今山西東北隅陽高縣的西洋河,長一千零二十三裏。
此時林丹汗正在宣府鎮中訓練兵馬。
這裏離邊市是他所認為最安全,也最近的一個地方。
邊市裏麵的東西,雖然沒有辦法壯大他的實力,可能夠讓他享受到以往不曾享受到的奢華。
如今整個蒙古貴族,都在這樣的享受著。
本來林丹汗想要和大清決戰,幾乎大部分的貴族們都不願意,可在享受到了大明的奢侈品之後。
這種觀念就轉變了。
想要享受的好,就必須拿到更多的財富。
麵對大明他們是打不過的,可大清還是能夠一戰,隻要贏了,就有了繼續在邊市交易的本錢。
這個就是意外之喜。
林丹汗覺得,自己統一蒙古,恢複“成吉思汗”豐功偉績的時刻到了。
“報,大汗,外麵有烏喇那拉氏中的兩人前來求見。”
一名護衛從外麵走進了帳篷,單膝跪地拱手說道。
林丹汗自比成吉思汗。
有著房屋他都不住,就是喜歡住在帳篷湖中,似乎隻有這樣他才能夠感受到先輩的榮光,讓長生天保佑他武運昌隆。
“快請。”
林丹汗麵色一變,起身急促的說道。
隻有他知道,烏喇那拉氏來人是意味著什麽,在大清皇太極的手中安插探子可不容易。
能夠存活了這麽兩人,就是關鍵時刻使用的。
若不是軍情緊急,肯定是不舍得用出來。
不一會,在外麵焦急等待的兩名烏喇那拉氏人就虧阿布走了進來。
兩人一身反而風塵,滿眼血絲,疲憊的仿佛已經有許久都沒有休息過了。
“在下烏喇那拉氏浩齊特、烏珠穆沁拜見可汗。”
“快快請起,可是皇太極已經起兵了?”
林丹汗上前扶起兩人,在外麵盛傳的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的林丹汗,實際上也一樣有著自己的個人魅力。
而禮賢下士,也從來不止別人會用。
林丹汗用的也一樣很精彩。
浩齊特、烏珠穆沁兩人詫異了一下,立刻就說出了關於皇太極的所有消息。
“十萬兵馬?他可真敢?”
林丹汗聽聞之後,就是怒不可竭,完全就是不把他放下眼中,也不把大明放在眼中。
“是不是大明發生了什麽事情,所以才促使皇太極鋌而走險的?”
心中這麽想著,口中也就問了出來。
“可汗英明,大明現在已經因為中原的湖廣受災眼中,無力幹涉關外了。”
浩齊特說著自己知道的一切。
同時還說了邊市的大概情況,這些都是從廣寧流傳到盛京的消息,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算隱秘,至於有多真實就不知道了。
“連邊市也受到了影響?不日就要關市?”
林丹汗倒抽一口涼氣。
他的美好生活,還沒有享受多久,大明就要關市,也太不地道了。
不過隻要想到,關市不但影響的是他們蒙古人,就是大清也在影響範圍,而且比他們還要大,心中接著就是一陣舒爽。
自己倒黴,能夠看到自己的對手更加倒黴。
那麽自己也就不算倒黴了。
“傳令下去,立刻升帳。”
思索了一會,林丹汗決定率先出擊,他不能在等了,萬一關市的消息傳播出去,會引起多大的問題,可不好說。
他現在能夠把蒙古各個部落勉強的捏合到一起,也是因為邊市消費太高的原因。
“你們兩人辛苦了,下去休息一會,過幾天就會給你們每人一個小部落。”
這是林丹汗的承諾。
至於小部落哪裏來,就不是浩齊特、烏珠穆沁能操的心了。
不過也可以猜測一二,隻要這次戰爭能夠打起來,被殲滅的部落就會有很多,分出來兩個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而他們之所以拚命的來此報信,還不就是為了這一點賞賜。
隨著浩齊特、烏珠穆沁兩人下去,宣府鎮中就響起了一聲聲的鼓聲。
那是隻有可汗升帳的時候,才會用到的大鼓。
所有在宣府鎮的人,無論是正在做著什麽,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計,開始跪在地上祈禱。
這是蒙古人的習俗。
不過當中的漢人也不少,都是當年宣府鎮失陷之後沒有來得及撤離的人。
不一會,街道上就響起了馬蹄聲。
這些都是跟隨在林丹汗身邊的貴族。
帳篷之內。
很快就坐滿了人,隻是場麵並不嚴肅,不少人在交頭接耳的低聲詢問著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他們其中剛剛還在外麵訓練士兵為攻打大清做準備呢。
林丹汗高座汗位。
視線看著底下的人,雖然亂糟糟的,可要比曾經手下無人可用強多了。
“人都來齊了嗎?”
太監在這個時代似乎就是權力身邊的最好炫耀的人物。
大明有,大清有。
就連林丹汗的身邊也一樣有。
“迴大汗,人都到齊了。”
站在一旁默默的數著到場的人數,應該是差不多的。
“諸位,皇太極已經向咱們這個方向出兵了。”
林丹汗先聲奪人,沒有囉嗦立刻就放出了這個消息。
帳篷之中一靜。
所有想知道為何擂鼓的人,都心中明了,戰爭要來了。
“皇太極想要戰,咱們就戰鬥到底。”
其中一人激動的說道,為了購買大明的奢侈品,自己付出的已經夠多了,想要迴本,攻打大明肯定不行。
那麽大清就是不二之選。
柿子要挑軟的捏,以前大明是軟柿子,現在軟柿子就成了大清了。
“好,咱們是成吉思汗的子孫,以前沒有敗過,往後也不能失敗。”
林丹汗氣勢軒昂的一陣胡說八道。
底下的人明知道都是假話,卻都聽著很受用,自己是無敵的,身上流淌著黃金之血。
沒道理會失敗。
於此同時。
滿桂也帶領著他的火槍騎兵三千人馬,在沿著城牆根上來迴巡邏。
他所關注的就是蒙古人的動向。
而接到的命令就是防守。
要不然以他的膽子,絕對會前去把失陷的宣府鎮給收迴來不可,旁人或許忘記了,他絕對不會忘記。
當年宣府鎮可是被蒙古人偷襲,才沒有保住的。
而當年若是有現在這麽精良的火器,那會讓蒙古人爬上城頭。
不過這些也都是想一想而已。
“尉長,宣府鎮有動靜,鎮子外麵的那些蒙古士兵們正在集合。”
有了望遠鏡,就可以在很遠的地方,觀察敵情。
也不容易被別人所發現。
“全軍戒備。”
滿桂不敢大意,宣府鎮的蒙古人可是最少有十萬人,他才三千,雖然火器犀利,可到底人太少了一些。
而且都是訓練時間最短的。
使用武器還不夠熟練。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所有的士兵們,都開始給火槍上彈,隨之準備著發出自己的怒火。
(本章完)
樂文
</p>
奴才於奴才之間的競爭。
也是很殘酷的,雖然身份都一樣,可一個受寵的奴才得到關愛和權利,可是很大的。
孔有德跪在地上,已經可以深切的感受到那種殺人的目光。
平時努力交好的千戶們,也都一個個的視他為眼中釘。
可他能有什麽辦法?
他也不想要啊,卻偏偏不能不要。
正如有些人說的:我給你的,你就必須拿著,不給你的,你就不能搶。
聽起來霸氣,可其中作為下位者的無奈和心酸,也就在這當中了。
“聽說你讀過書,知道很多的知識。”
阿敏一時半會還真就找不到賞賜的東西,給官職肯定不行,就算是滿人給他陰奉陽違,關鍵打仗的時候還得靠他們。
所以權利不能給,免得自己晚上睡不著覺。
賞賜女人更不可能了。
他可是知道盛京的那些儒生們都是什麽樣的,隻要有了家,那就幹貪他們的財物,來補貼家中的困難。
想了想,為了表示親近,還是有辦法的。
“奴才讀過幾年書,還算知道點東西。”
孔有德低著頭,看不到阿敏的表情,自然也就猜不出阿敏的想法。
“這個好,晚上我睡覺之前,就給我講講《三國演義》裏麵的故事,皇上都喜歡看,裏麵肯定是蘊藏著大道理的,早上的話,就給我倒夜香,這可是有些人八輩子都求不來的好差事。”
阿敏很滿意自己的賞賜。
在第一次見到孔有德的時候,可是橫看不順眼,豎看不順眼。
現在是怎麽看都順眼。
要知道,能夠給他倒夜香人,可都是最親近的美人,能夠和自己最親近的美人相提並論,其看中就可想而知了。
趴在地上,以頭觸地的孔有德身體一僵,麵上扭曲的,恨不得上去給阿敏幾個耳光。
一邊打,還要一邊罵:你家的賞賜就是倒夜香,虧你想的出來。
然而心中即便是再憤怒,也不敢抬頭拒絕。
就是一旁的尚可喜,心中都是一怔,想笑不敢笑,隻能死死的憋著,看起來仿佛就是羨慕激動之後才有的臉色。
眼角餘光掃了一眼兩旁的千戶們,卻看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場景。
這些人竟然是真的在羨慕。
而且那種嫉恨的眼神,恨不得在趴著的孔有德身上,刮下來幾塊肉。
仿佛在用眼中的怒火說:這樣的好事,怎麽麽能夠輪得到一個大明叛臣。
扭曲的認知,讓尚可喜頭皮發麻。
第一次清晰的認識到。
建奴就是建奴,哪怕是改了國號,現在叫做大清了,也依舊改變不了愚昧。
然而想到自己,當年也是吃了屎了,會從皮島跑出來給建奴投降。
在皮島自己雖然官職卑微,可到底活的像個人樣。
要說後悔吧,是真的後悔,悔得腸子都青了,卻又離不開阿敏的“照顧”。
實在是矛盾的。
尚可喜現在還對大明的勞改恐懼著。
要是他知道,在工程隊裏勞改,都要比給人做奴才有尊嚴,不知他會做何種選擇。
尚可喜和孔有德的思慮也隻是瞬間就結束了。
“奴才謝主子賞賜。”
再次抬起頭來的時候,孔有德已經控製住了心中的想法,哪怕是他現在心頭恨得想要把阿敏給幹掉。
也裝作了欣喜若狂的模樣。
“嗯,好好幹,我虧待不了你。”
強者從來都不會去關心,弱者心裏想的什麽玩意。
阿敏很滿意孔有德的迴應。
接著看向了同樣一臉“激動”的尚可喜。
“你繼續盯著邊市,一旦有了貨物,立刻全部給我買迴來,到時候賞賜也一定不會少了你的。”
再次聽到賞賜,尚可喜的臉都又快要扭曲了。
神特麽的賞賜。
這玩意就是在侮辱人,你們管這個叫賞賜,可此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是要腦袋還是要尊嚴。
不用想他就會做出判斷。
當年從皮島跑出來,身上就已經沒有尊嚴了,現在就是阿敏讓他給洗腳,也是毫不猶豫的“在所不辭”。
“奴才謝主子恩典。”
一邊激動的迴答,一邊在心裏默念“韓信也曾經受過胯下之辱。”
若是被韓信知道了尚可喜的想法,絕對會從棺材裏爬出來,狠狠的給上幾個嘴巴子,拿老子相比,你不配。
隻可惜,韓信葬在了關內。
關外太遠,感知不到。
湖廣的一場地龍翻身,讓不知多少人都徹夜難眠。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有人欣喜,自然也就有人焦慮的坐臥不寧。
欣喜的是,對手遭難了,自己就能鬆口氣做自己的事情。
坐臥不寧的則是。
自己的決戰要到了,必須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不但可以達到對手,自己還能夠從中漁利。
盛京的皇太極親自領兵已經出發了。
跟隨的還有杜度等人,幾乎是除了廣寧和西平的軍隊,算的上是全麵出擊了,在大明的手中失敗了,就要在蒙古人的身上找迴來。
用漢人的話說:這叫做,牆外損失,牆內補。
**
林丹汗西遷以來,雖然取得一些軍事勝利,但卻得罪了大多數蒙古封建主,使他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離統一蒙古的夢想也越來越遙遠。
當時漠西和漠北原本就不臣服林丹汗,漠南諸部則在林丹汗的打擊下紛紛東投後金。林丹汗雖獲得富庶的右翼故地,但因為“塞外霜早,顆粒無收兼厲疫盛行”,蒙古諸部幾入絕境。
而各部的抵抗也大大削弱了察哈爾部本身的力量:“插(察哈爾部)之疲甚、餓甚、窮甚”,其兵員嚴重減耗,“插有馬約備僅收四萬,插眾不滿五萬”。
皇太極早就看準這個機會,決定發動對林丹汗的決戰,徹底征服漠南蒙古。
而此次大明無法插手關外的戰爭,就是上天對他們滿人最好的恩賜。
想著大明不是幹旱,就是地龍翻身。
而關外卻是風調雨順,簡直就是上天都在恩賜於他們,想要失敗都難。
鑲黃旗有九大老姓,分別是:瓜爾佳氏、鈕祜祿氏、博爾濟吉特氏、舒穆祿氏、烏喇那拉氏、哈達那拉氏、葉赫那拉氏、郭絡羅氏、伊爾根覺羅氏。
此時烏喇那拉氏中兩人,悄悄的脫離了隊伍。
行軍打仗,特別是人多的時候,最容易掉隊,少一兩個人一時半會還真就發現不了。
宣府即宣府鎮,是明初設立的九邊鎮之一,因鎮總兵駐宣化府得名,也有簡稱“宣鎮”者。
所轄邊牆東起居庸關四海治,西達今山西東北隅陽高縣的西洋河,長一千零二十三裏。
此時林丹汗正在宣府鎮中訓練兵馬。
這裏離邊市是他所認為最安全,也最近的一個地方。
邊市裏麵的東西,雖然沒有辦法壯大他的實力,可能夠讓他享受到以往不曾享受到的奢華。
如今整個蒙古貴族,都在這樣的享受著。
本來林丹汗想要和大清決戰,幾乎大部分的貴族們都不願意,可在享受到了大明的奢侈品之後。
這種觀念就轉變了。
想要享受的好,就必須拿到更多的財富。
麵對大明他們是打不過的,可大清還是能夠一戰,隻要贏了,就有了繼續在邊市交易的本錢。
這個就是意外之喜。
林丹汗覺得,自己統一蒙古,恢複“成吉思汗”豐功偉績的時刻到了。
“報,大汗,外麵有烏喇那拉氏中的兩人前來求見。”
一名護衛從外麵走進了帳篷,單膝跪地拱手說道。
林丹汗自比成吉思汗。
有著房屋他都不住,就是喜歡住在帳篷湖中,似乎隻有這樣他才能夠感受到先輩的榮光,讓長生天保佑他武運昌隆。
“快請。”
林丹汗麵色一變,起身急促的說道。
隻有他知道,烏喇那拉氏來人是意味著什麽,在大清皇太極的手中安插探子可不容易。
能夠存活了這麽兩人,就是關鍵時刻使用的。
若不是軍情緊急,肯定是不舍得用出來。
不一會,在外麵焦急等待的兩名烏喇那拉氏人就虧阿布走了進來。
兩人一身反而風塵,滿眼血絲,疲憊的仿佛已經有許久都沒有休息過了。
“在下烏喇那拉氏浩齊特、烏珠穆沁拜見可汗。”
“快快請起,可是皇太極已經起兵了?”
林丹汗上前扶起兩人,在外麵盛傳的喜怒哀樂都寫在臉上的林丹汗,實際上也一樣有著自己的個人魅力。
而禮賢下士,也從來不止別人會用。
林丹汗用的也一樣很精彩。
浩齊特、烏珠穆沁兩人詫異了一下,立刻就說出了關於皇太極的所有消息。
“十萬兵馬?他可真敢?”
林丹汗聽聞之後,就是怒不可竭,完全就是不把他放下眼中,也不把大明放在眼中。
“是不是大明發生了什麽事情,所以才促使皇太極鋌而走險的?”
心中這麽想著,口中也就問了出來。
“可汗英明,大明現在已經因為中原的湖廣受災眼中,無力幹涉關外了。”
浩齊特說著自己知道的一切。
同時還說了邊市的大概情況,這些都是從廣寧流傳到盛京的消息,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算隱秘,至於有多真實就不知道了。
“連邊市也受到了影響?不日就要關市?”
林丹汗倒抽一口涼氣。
他的美好生活,還沒有享受多久,大明就要關市,也太不地道了。
不過隻要想到,關市不但影響的是他們蒙古人,就是大清也在影響範圍,而且比他們還要大,心中接著就是一陣舒爽。
自己倒黴,能夠看到自己的對手更加倒黴。
那麽自己也就不算倒黴了。
“傳令下去,立刻升帳。”
思索了一會,林丹汗決定率先出擊,他不能在等了,萬一關市的消息傳播出去,會引起多大的問題,可不好說。
他現在能夠把蒙古各個部落勉強的捏合到一起,也是因為邊市消費太高的原因。
“你們兩人辛苦了,下去休息一會,過幾天就會給你們每人一個小部落。”
這是林丹汗的承諾。
至於小部落哪裏來,就不是浩齊特、烏珠穆沁能操的心了。
不過也可以猜測一二,隻要這次戰爭能夠打起來,被殲滅的部落就會有很多,分出來兩個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而他們之所以拚命的來此報信,還不就是為了這一點賞賜。
隨著浩齊特、烏珠穆沁兩人下去,宣府鎮中就響起了一聲聲的鼓聲。
那是隻有可汗升帳的時候,才會用到的大鼓。
所有在宣府鎮的人,無論是正在做著什麽,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計,開始跪在地上祈禱。
這是蒙古人的習俗。
不過當中的漢人也不少,都是當年宣府鎮失陷之後沒有來得及撤離的人。
不一會,街道上就響起了馬蹄聲。
這些都是跟隨在林丹汗身邊的貴族。
帳篷之內。
很快就坐滿了人,隻是場麵並不嚴肅,不少人在交頭接耳的低聲詢問著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他們其中剛剛還在外麵訓練士兵為攻打大清做準備呢。
林丹汗高座汗位。
視線看著底下的人,雖然亂糟糟的,可要比曾經手下無人可用強多了。
“人都來齊了嗎?”
太監在這個時代似乎就是權力身邊的最好炫耀的人物。
大明有,大清有。
就連林丹汗的身邊也一樣有。
“迴大汗,人都到齊了。”
站在一旁默默的數著到場的人數,應該是差不多的。
“諸位,皇太極已經向咱們這個方向出兵了。”
林丹汗先聲奪人,沒有囉嗦立刻就放出了這個消息。
帳篷之中一靜。
所有想知道為何擂鼓的人,都心中明了,戰爭要來了。
“皇太極想要戰,咱們就戰鬥到底。”
其中一人激動的說道,為了購買大明的奢侈品,自己付出的已經夠多了,想要迴本,攻打大明肯定不行。
那麽大清就是不二之選。
柿子要挑軟的捏,以前大明是軟柿子,現在軟柿子就成了大清了。
“好,咱們是成吉思汗的子孫,以前沒有敗過,往後也不能失敗。”
林丹汗氣勢軒昂的一陣胡說八道。
底下的人明知道都是假話,卻都聽著很受用,自己是無敵的,身上流淌著黃金之血。
沒道理會失敗。
於此同時。
滿桂也帶領著他的火槍騎兵三千人馬,在沿著城牆根上來迴巡邏。
他所關注的就是蒙古人的動向。
而接到的命令就是防守。
要不然以他的膽子,絕對會前去把失陷的宣府鎮給收迴來不可,旁人或許忘記了,他絕對不會忘記。
當年宣府鎮可是被蒙古人偷襲,才沒有保住的。
而當年若是有現在這麽精良的火器,那會讓蒙古人爬上城頭。
不過這些也都是想一想而已。
“尉長,宣府鎮有動靜,鎮子外麵的那些蒙古士兵們正在集合。”
有了望遠鏡,就可以在很遠的地方,觀察敵情。
也不容易被別人所發現。
“全軍戒備。”
滿桂不敢大意,宣府鎮的蒙古人可是最少有十萬人,他才三千,雖然火器犀利,可到底人太少了一些。
而且都是訓練時間最短的。
使用武器還不夠熟練。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所有的士兵們,都開始給火槍上彈,隨之準備著發出自己的怒火。
(本章完)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