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明眼人很多。
孫承宗能夠看得出來的東西,也一定能有別人看得出來。
而孔家在當地是什麽德行,隻要是去過山東的人都知道,若是按照崇禎規定的律法來辦事的話。
孔家上上下下,絕對都要去修路。
“孔家難辦了,就看整個天下的讀書人,是不是會聯名上書,讓皇上多一點顧忌。”
高弘圖手中的茶碗的茶水,已經冰涼了,不自覺的喝了一口,仿佛給自己的肚子裏,放了一塊冰塊,瞬間就清醒了過來。
“孔府是天下讀書人最後的顏麵了,若是皇上真的一點麵子都不給的話,我看大明內部又要烽煙四起了。”
袁可立來的晚了一點,還沒有深刻的感受過,崇禎治下的律法法規。
孫承宗可是一直在觀察著登基之後的崇禎,在京師第一次換了朝臣的時候,他還以為自己的機會來了。
可時間拖得越久,就知道自己的機會越是渺茫。
崇禎是一個不願意妥協的人,更是一個較真的人。
“恐怕皇上巴不得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呢。”
崇禎是怎麽忽然崛起的,孫承宗在幾人當中最有發言權,若不是陝西一帶出現了反賊,那可能迅速的拉起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
就憑京師王衝手上的哪一點人,最多可以保證,政令在京師範圍內還有點作用。
隻有養在深宮之中的皇帝,才符合全天下所有文臣,儒生的利益。
至於嘴上喊得治國平天下,可前提也要做好修身齊家吧。
所以在齊家沒做好之前,治國就得先等一等。
袁可立在發愣,曆史上這麽暴脾氣的皇帝可是不多,隻有高弘圖有些無語。
仔細的想一想,似乎亂起來了,更利於崇禎掌控整個大明。
“當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山東。
齊魯之地。
首先將齊、魯聯係起來的是孔子。
他說:“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過了不久,他又說:“齊、魯之故,吾子何不聞焉。”(《左傳·定公十年》)又進一步強調了兩國文化的內在聯係。
所以此地也是孔孟之學盛行的地方。
孟子已經悄悄的沉寂了下去(被朱元璋給幹下去的),孔子還在接受者四方學子的供奉。
而孔家作為孔子的後代,自然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
而這種優越感不是來自學問,更不是做出了什麽對每一朝,每一代的國家巨大的功績。
而是其本身的的那種血統在作祟。
都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可孔家已經延綿了不知多少代,這就說明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不是孟子說謊了。
就是孔家這種世家,真的是整個天下所有人的需要。
還是不可或缺的那種。
更是超出了許多頂級世家的那種潛力。
而這種連皇帝都懼怕的影響力,居然沒有一個皇帝想著如何去蒂,不但沒有加以限製,而是在繼續的累加尊榮。
也不知道這些人到底是怎麽想的。
做皇帝的可以忌憚領兵的大將,也可以揣測那些手握大權的重臣。
偏偏就放過了從來都沒有低調過的孔家。
這裏麵肯定是有原因的。
畢竟領兵的大將保護了國家,手握兵權的大臣們治理了國家,憑什麽一個沒有任何付出的孔家就讓自己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呢?
孔府。
雕欄玉徹依舊在。
大明的變化似乎從來都影響不到這裏。
孔胤植還是像往常一樣的出門溜達,身後跟著的家丁,拿著棍棒,不像是護衛,更像是山賊一般的簇擁著他。
“老爺,開春咱們是不是把所有的地都種上棉花,最近的棉花價格一路走高,利潤很大啊。”
管家不但管理者孔家的產業,還要分析者物價的流動,身兼數職,算是孔府最有權勢的人之一。
“不用,糧食還是要種,棉花可填補不飽肚子。”
孔胤植喜歡銀子,更加喜歡突地和產業,現在孔家的大部分土地都是收購的貧農手上的。
經過了不知道多少代人的摸索。
知道一件事情最重要,那就是時刻都要想著留夠口糧田。
本來眼看著大明的江山搖搖欲墜的快不行了,隻要陝西一帶的起義如燎原之火一般的席卷開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那麽他們孔家的基業,還能再上一層樓。
畢竟到時候,因為天災人禍,賣兒賣女的就多了,更何況是賣田地的。
可惜的就是,起義來的快,去的也快。
真不知道還要等到什麽時候才會有。
而最近不少人都在告訴他,皇上要清理袞州了,山東也在袞州的範圍內,讓他小心一下,別犯在皇上的手裏。
可他需要嗎?
不需要。
本來他還想著怎麽把孔聖人的塑像,還迴去呢,現在不就正好是個機會。
上次從京師來的那些人可是把他氣得夠嗆。
聖人的塑像,沒有沐浴焚香,是能夠隨意搬動的?
若人人都這樣,到時候誰還在意孔學,說還在意孔家啊。
所以他知道什麽時候空家人可以躲,可以投降,什麽時候,是不能躲,還要迎難而上的。
邊走邊想著心思。
忽然前麵一陣騷亂,又有哭泣聲傳來,隻是不大一會,就平靜了下來,似乎眼前的一切都從來沒有發生過。
孔胤植沒有問為什麽。
在這裏發生這樣的事情,肯定就是一些莊稼戶無理取鬧,弄出來的雞毛蒜皮的事情。
隻要打一頓就好。
若是還不成,就打兩頓,打三頓,一直到好了為止。
在曲阜,孔家的家規,可是比官府的律法還要有效的。
繼續前行,今天一早他還要接見南京來的官員,商量著如何才能夠在登州碼頭上,占據一點自家的利益。
隻要皮島的袁崇煥做的好,商路暢通。
就有的是白花花的銀子進賬。
“現在是什麽時辰了?”
走著走著,孔胤植忽然開口問道,冬日的外景,若是下雪的話,還能夠看上一眼,可現在除了寒冷,還是寒冷。
轉悠一下,也算是對自己產業的巡視了。
“迴老爺,現在差三刻就是巳時了。”
“那就擺好酒菜,等一會有人要來,可不要失了禮數。”
官道上。
沒有人組織起來清理積雪。
一輛馬車走的特別艱難,隨時都在小心著,不要一下子栽倒路旁。
看起來幹硬的路麵,其實滑溜的,一不留神就會出大事,後麵跟著車隊的護衛們,也是一個個的在注意腳下,根本就提不起行走的速度。
阮大铖一直都不喜歡坐車。
顛簸不說,還沒有一點安全感,隻是這一次沒有辦法了,才派他來和孔家接觸。
“一群混蛋,都想要銀子,卻都開口閉口的說談銀子俗氣,有本事不要和我搶生意啊。”
被連續的顛簸,阮大铖不由的破口大罵。
南京城那麽多的官員,偏偏就選中了他,若不是現在還想著兵部尚書的位置,他那會跑到山東來。
快到孔府曲阜的路上,才好了許多。
總算孔家人,還知道在自家門口修路。
**
孔府阮大铖來過。
每一次到來,心中總有一種憧憬和羨慕。
世間的世家不知幾繁,可能夠流傳到如今的似乎就隻有這麽一個。
他自己許多時候也在想,如何才能夠把阮家,也像孔家這麽長遠的流傳下去,可做了許多的準備,都是無用功。
就如同那些詩句中說的: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千年世家,談何容易啊。
“懋甲兄,今日可要多叨擾叨擾了。”
收迴散亂的思緒,瞧著桌麵上的菜肴,阮大铖的眼角就不由的抽搐,早就聽說過孔家的家宴,從來都是奢華無比,堪比皇帝的國宴。
現在見了果真名不虛傳。
烤花籃桂魚、烤鴨、烤乳豬、一品豆腐、壽字鴨羹等等十六道,這還是最簡單的家常菜。
他自己在畫舫上,也是一個舍得銀子的風流才子,可也絕對不會這麽奢侈。
“哪裏,哪裏,以後還要阮兄多多指教才好。”
幾人互相謙虛了一陣。
才借著酒宴轉入了正題。
“你們說的登州商隊,我可以入股,不過有一件事情,你們也得明白,崇禎要清理袞州,山東就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我們孔家若是失勢,別說登州商行了,就是皮島的袁崇煥,估計都得狼狽逃竄。”
孔胤植不想去猜,也不想說那些彎彎繞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切都是利字當頭。
自己要抵擋崇禎的變法,就需要外力介入。
不然單憑他們一家,可沒有底氣和皇帝對著幹。
“這個南京的所有大臣們,都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隻要崇禎不打算妥協,那麽大明就要亂了。”
阮大铖此時說話的底氣很足,對於崇禎也是一點都不忌憚,雖然上次還借助國丈周奎的手,建立了商行。
可事情的發展變化實在是太快。
本來潤物細無聲的手段,已經不需要了,眼看著袞州要是能夠拿下,崇禎的手上就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而他們這些大臣們,就算是想要投降,或者告老還鄉,在崇禎的政策之下,也是被清洗的對象。
心存僥幸的都在修路呢。
“你們有辦法解決火槍的問題了?”
聽到大明就要亂,孔胤植心中就是一驚,沒想到南京的那些人,真夠可以的,居然也弄出火槍了,
原本上一次福王時間,就是一個混亂的開端。
誰能想到,福王的手下,可那個叫做劉良佐的總兵,一點作用都沒有,那一次可是著實嚇了所有人一跳。
生怕崇禎拉著隊伍,一路的打到南京去。
從那時開始,他們收集到的消息,都在說明一件事情,就是不解決火槍,這仗就沒辦法打的起來。
“這個就是秘密了,你隻需要知道,我們也有一支一萬人的火槍兵就行。”
阮大铖是見過了那些火槍兵的,和原本大明自己生產的三眼火銃真的而是兩迴事,不但射程遠,攻擊力還很高。
完全可以取代弓箭的應用。
最重要的是,訓練新兵的時間能夠大幅度的縮短。
當然這也是崇禎的手上,兵員源源不斷的真正原因,能夠快速的補充新兵,那麽戰爭就能繼續打下去。
直到一方沒有銀子,或者是錢財不夠用了為止。
“這樣啊,那麽登州商行的股份,我孔家隻占一成,剩下的算是支援你們撥亂反正的大事業。”
孔胤植迅速就做出了決定,隻見他摸著下巴上的胡須道:“不過那種火槍你們要是多的乎啊,孔府也打算買上一批,價格好商量。”
“那玩意很貴的,差不多五十兩銀子一杆火槍,而且你還不知道,南京城的不少鐵匠,可都跑到了崇禎的手下,想要找到一些手藝好的,都沒有辦法。”
阮大铖說起鐵匠,心裏就是窩火,以前還嘲笑崇禎本工匠當寶貝,殊不知隻有讀書人才能治理好國家。
現在好嗎。
自己要用的時候,手上已經沒人了。
想要培養出一個合格的工匠,可不比讀書識字容易多少。
“五十兩銀子啊,照這麽說的話,崇禎的手上還是真的有銀子的。”
不打算不知道,一算下一跳,他是知道崇禎的手上,差不對有多少火槍兵的,最少三萬人是有的。
一人一杆火槍,三萬人就是多少?
“你小看了崇禎的國庫,單憑縣府的那個商業集市,就是日進鬥金,南京許多人現在眼紅著那個錢財,也想要建立一個,隻是到現在還在扯皮,拿不出一個章程出來。”
眼紅崇禎弄出來的生意的人多了。
可能夠成功的有幾個?
說實在話,南京的商人們照貓畫虎都弄不來,更別說理解其中的某些東西了。
其實說的直白一點,崇禎玩的而是產業鏈,而他們隻是選了其中的一環,自然利潤看起來沒有崇禎的高了。
孔胤植一愣,險種暗道:原來不止我一個人失敗。
“那麽我在這裏就恭喜你們能順利完成大業了,到時候開創一個堪比宋朝的偉大朝代,也是指日可待。”
以前還可以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以後可就要反過來了,變成士大夫和皇帝共治天下。
“哈哈哈,說不得崇禎失敗了之後,也會躲在某個角落唉聲歎氣的說一句:雕欄玉砌應猶在了。”
阮大铖哈哈一笑,說著說著,自己突然一愣。
曆史上的南唐後主李煜,他的皇後姓周,而崇禎的皇後也姓周,是不是真的是曆史的輪迴,剛好讓他們給遇到了。
即便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可以前的天人感應學說,依然在儒家之間有著很廣闊的市場。
曆史的巧合,迴到了現實,總是能夠給某些人一種膽氣的。
而這種膽氣,通常都被他們稱作為天命所歸。
(本章完)
樂文
</p>
明眼人很多。
孫承宗能夠看得出來的東西,也一定能有別人看得出來。
而孔家在當地是什麽德行,隻要是去過山東的人都知道,若是按照崇禎規定的律法來辦事的話。
孔家上上下下,絕對都要去修路。
“孔家難辦了,就看整個天下的讀書人,是不是會聯名上書,讓皇上多一點顧忌。”
高弘圖手中的茶碗的茶水,已經冰涼了,不自覺的喝了一口,仿佛給自己的肚子裏,放了一塊冰塊,瞬間就清醒了過來。
“孔府是天下讀書人最後的顏麵了,若是皇上真的一點麵子都不給的話,我看大明內部又要烽煙四起了。”
袁可立來的晚了一點,還沒有深刻的感受過,崇禎治下的律法法規。
孫承宗可是一直在觀察著登基之後的崇禎,在京師第一次換了朝臣的時候,他還以為自己的機會來了。
可時間拖得越久,就知道自己的機會越是渺茫。
崇禎是一個不願意妥協的人,更是一個較真的人。
“恐怕皇上巴不得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呢。”
崇禎是怎麽忽然崛起的,孫承宗在幾人當中最有發言權,若不是陝西一帶出現了反賊,那可能迅速的拉起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
就憑京師王衝手上的哪一點人,最多可以保證,政令在京師範圍內還有點作用。
隻有養在深宮之中的皇帝,才符合全天下所有文臣,儒生的利益。
至於嘴上喊得治國平天下,可前提也要做好修身齊家吧。
所以在齊家沒做好之前,治國就得先等一等。
袁可立在發愣,曆史上這麽暴脾氣的皇帝可是不多,隻有高弘圖有些無語。
仔細的想一想,似乎亂起來了,更利於崇禎掌控整個大明。
“當真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山東。
齊魯之地。
首先將齊、魯聯係起來的是孔子。
他說:“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過了不久,他又說:“齊、魯之故,吾子何不聞焉。”(《左傳·定公十年》)又進一步強調了兩國文化的內在聯係。
所以此地也是孔孟之學盛行的地方。
孟子已經悄悄的沉寂了下去(被朱元璋給幹下去的),孔子還在接受者四方學子的供奉。
而孔家作為孔子的後代,自然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
而這種優越感不是來自學問,更不是做出了什麽對每一朝,每一代的國家巨大的功績。
而是其本身的的那種血統在作祟。
都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可孔家已經延綿了不知多少代,這就說明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不是孟子說謊了。
就是孔家這種世家,真的是整個天下所有人的需要。
還是不可或缺的那種。
更是超出了許多頂級世家的那種潛力。
而這種連皇帝都懼怕的影響力,居然沒有一個皇帝想著如何去蒂,不但沒有加以限製,而是在繼續的累加尊榮。
也不知道這些人到底是怎麽想的。
做皇帝的可以忌憚領兵的大將,也可以揣測那些手握大權的重臣。
偏偏就放過了從來都沒有低調過的孔家。
這裏麵肯定是有原因的。
畢竟領兵的大將保護了國家,手握兵權的大臣們治理了國家,憑什麽一個沒有任何付出的孔家就讓自己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呢?
孔府。
雕欄玉徹依舊在。
大明的變化似乎從來都影響不到這裏。
孔胤植還是像往常一樣的出門溜達,身後跟著的家丁,拿著棍棒,不像是護衛,更像是山賊一般的簇擁著他。
“老爺,開春咱們是不是把所有的地都種上棉花,最近的棉花價格一路走高,利潤很大啊。”
管家不但管理者孔家的產業,還要分析者物價的流動,身兼數職,算是孔府最有權勢的人之一。
“不用,糧食還是要種,棉花可填補不飽肚子。”
孔胤植喜歡銀子,更加喜歡突地和產業,現在孔家的大部分土地都是收購的貧農手上的。
經過了不知道多少代人的摸索。
知道一件事情最重要,那就是時刻都要想著留夠口糧田。
本來眼看著大明的江山搖搖欲墜的快不行了,隻要陝西一帶的起義如燎原之火一般的席卷開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那麽他們孔家的基業,還能再上一層樓。
畢竟到時候,因為天災人禍,賣兒賣女的就多了,更何況是賣田地的。
可惜的就是,起義來的快,去的也快。
真不知道還要等到什麽時候才會有。
而最近不少人都在告訴他,皇上要清理袞州了,山東也在袞州的範圍內,讓他小心一下,別犯在皇上的手裏。
可他需要嗎?
不需要。
本來他還想著怎麽把孔聖人的塑像,還迴去呢,現在不就正好是個機會。
上次從京師來的那些人可是把他氣得夠嗆。
聖人的塑像,沒有沐浴焚香,是能夠隨意搬動的?
若人人都這樣,到時候誰還在意孔學,說還在意孔家啊。
所以他知道什麽時候空家人可以躲,可以投降,什麽時候,是不能躲,還要迎難而上的。
邊走邊想著心思。
忽然前麵一陣騷亂,又有哭泣聲傳來,隻是不大一會,就平靜了下來,似乎眼前的一切都從來沒有發生過。
孔胤植沒有問為什麽。
在這裏發生這樣的事情,肯定就是一些莊稼戶無理取鬧,弄出來的雞毛蒜皮的事情。
隻要打一頓就好。
若是還不成,就打兩頓,打三頓,一直到好了為止。
在曲阜,孔家的家規,可是比官府的律法還要有效的。
繼續前行,今天一早他還要接見南京來的官員,商量著如何才能夠在登州碼頭上,占據一點自家的利益。
隻要皮島的袁崇煥做的好,商路暢通。
就有的是白花花的銀子進賬。
“現在是什麽時辰了?”
走著走著,孔胤植忽然開口問道,冬日的外景,若是下雪的話,還能夠看上一眼,可現在除了寒冷,還是寒冷。
轉悠一下,也算是對自己產業的巡視了。
“迴老爺,現在差三刻就是巳時了。”
“那就擺好酒菜,等一會有人要來,可不要失了禮數。”
官道上。
沒有人組織起來清理積雪。
一輛馬車走的特別艱難,隨時都在小心著,不要一下子栽倒路旁。
看起來幹硬的路麵,其實滑溜的,一不留神就會出大事,後麵跟著車隊的護衛們,也是一個個的在注意腳下,根本就提不起行走的速度。
阮大铖一直都不喜歡坐車。
顛簸不說,還沒有一點安全感,隻是這一次沒有辦法了,才派他來和孔家接觸。
“一群混蛋,都想要銀子,卻都開口閉口的說談銀子俗氣,有本事不要和我搶生意啊。”
被連續的顛簸,阮大铖不由的破口大罵。
南京城那麽多的官員,偏偏就選中了他,若不是現在還想著兵部尚書的位置,他那會跑到山東來。
快到孔府曲阜的路上,才好了許多。
總算孔家人,還知道在自家門口修路。
**
孔府阮大铖來過。
每一次到來,心中總有一種憧憬和羨慕。
世間的世家不知幾繁,可能夠流傳到如今的似乎就隻有這麽一個。
他自己許多時候也在想,如何才能夠把阮家,也像孔家這麽長遠的流傳下去,可做了許多的準備,都是無用功。
就如同那些詩句中說的: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千年世家,談何容易啊。
“懋甲兄,今日可要多叨擾叨擾了。”
收迴散亂的思緒,瞧著桌麵上的菜肴,阮大铖的眼角就不由的抽搐,早就聽說過孔家的家宴,從來都是奢華無比,堪比皇帝的國宴。
現在見了果真名不虛傳。
烤花籃桂魚、烤鴨、烤乳豬、一品豆腐、壽字鴨羹等等十六道,這還是最簡單的家常菜。
他自己在畫舫上,也是一個舍得銀子的風流才子,可也絕對不會這麽奢侈。
“哪裏,哪裏,以後還要阮兄多多指教才好。”
幾人互相謙虛了一陣。
才借著酒宴轉入了正題。
“你們說的登州商隊,我可以入股,不過有一件事情,你們也得明白,崇禎要清理袞州,山東就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我們孔家若是失勢,別說登州商行了,就是皮島的袁崇煥,估計都得狼狽逃竄。”
孔胤植不想去猜,也不想說那些彎彎繞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一切都是利字當頭。
自己要抵擋崇禎的變法,就需要外力介入。
不然單憑他們一家,可沒有底氣和皇帝對著幹。
“這個南京的所有大臣們,都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隻要崇禎不打算妥協,那麽大明就要亂了。”
阮大铖此時說話的底氣很足,對於崇禎也是一點都不忌憚,雖然上次還借助國丈周奎的手,建立了商行。
可事情的發展變化實在是太快。
本來潤物細無聲的手段,已經不需要了,眼看著袞州要是能夠拿下,崇禎的手上就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而他們這些大臣們,就算是想要投降,或者告老還鄉,在崇禎的政策之下,也是被清洗的對象。
心存僥幸的都在修路呢。
“你們有辦法解決火槍的問題了?”
聽到大明就要亂,孔胤植心中就是一驚,沒想到南京的那些人,真夠可以的,居然也弄出火槍了,
原本上一次福王時間,就是一個混亂的開端。
誰能想到,福王的手下,可那個叫做劉良佐的總兵,一點作用都沒有,那一次可是著實嚇了所有人一跳。
生怕崇禎拉著隊伍,一路的打到南京去。
從那時開始,他們收集到的消息,都在說明一件事情,就是不解決火槍,這仗就沒辦法打的起來。
“這個就是秘密了,你隻需要知道,我們也有一支一萬人的火槍兵就行。”
阮大铖是見過了那些火槍兵的,和原本大明自己生產的三眼火銃真的而是兩迴事,不但射程遠,攻擊力還很高。
完全可以取代弓箭的應用。
最重要的是,訓練新兵的時間能夠大幅度的縮短。
當然這也是崇禎的手上,兵員源源不斷的真正原因,能夠快速的補充新兵,那麽戰爭就能繼續打下去。
直到一方沒有銀子,或者是錢財不夠用了為止。
“這樣啊,那麽登州商行的股份,我孔家隻占一成,剩下的算是支援你們撥亂反正的大事業。”
孔胤植迅速就做出了決定,隻見他摸著下巴上的胡須道:“不過那種火槍你們要是多的乎啊,孔府也打算買上一批,價格好商量。”
“那玩意很貴的,差不多五十兩銀子一杆火槍,而且你還不知道,南京城的不少鐵匠,可都跑到了崇禎的手下,想要找到一些手藝好的,都沒有辦法。”
阮大铖說起鐵匠,心裏就是窩火,以前還嘲笑崇禎本工匠當寶貝,殊不知隻有讀書人才能治理好國家。
現在好嗎。
自己要用的時候,手上已經沒人了。
想要培養出一個合格的工匠,可不比讀書識字容易多少。
“五十兩銀子啊,照這麽說的話,崇禎的手上還是真的有銀子的。”
不打算不知道,一算下一跳,他是知道崇禎的手上,差不對有多少火槍兵的,最少三萬人是有的。
一人一杆火槍,三萬人就是多少?
“你小看了崇禎的國庫,單憑縣府的那個商業集市,就是日進鬥金,南京許多人現在眼紅著那個錢財,也想要建立一個,隻是到現在還在扯皮,拿不出一個章程出來。”
眼紅崇禎弄出來的生意的人多了。
可能夠成功的有幾個?
說實在話,南京的商人們照貓畫虎都弄不來,更別說理解其中的某些東西了。
其實說的直白一點,崇禎玩的而是產業鏈,而他們隻是選了其中的一環,自然利潤看起來沒有崇禎的高了。
孔胤植一愣,險種暗道:原來不止我一個人失敗。
“那麽我在這裏就恭喜你們能順利完成大業了,到時候開創一個堪比宋朝的偉大朝代,也是指日可待。”
以前還可以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以後可就要反過來了,變成士大夫和皇帝共治天下。
“哈哈哈,說不得崇禎失敗了之後,也會躲在某個角落唉聲歎氣的說一句:雕欄玉砌應猶在了。”
阮大铖哈哈一笑,說著說著,自己突然一愣。
曆史上的南唐後主李煜,他的皇後姓周,而崇禎的皇後也姓周,是不是真的是曆史的輪迴,剛好讓他們給遇到了。
即便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已經傳遍了大江南北,可以前的天人感應學說,依然在儒家之間有著很廣闊的市場。
曆史的巧合,迴到了現實,總是能夠給某些人一種膽氣的。
而這種膽氣,通常都被他們稱作為天命所歸。
(本章完)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