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兵權旁落,自尋死路
殺前夫,嫁王爺,我給腹中孩兒找個爹 作者:一一不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雙眼驀然瞪大,不敢置信。
景舒珩卻不愣神,瞅準時機,一刀狠狠朝著白因提布砍去。
白因提布這才反應過來,但已經來不及。
隻能強扭身子,躲開脖子等要害,但左臂卻沒躲開,幾乎被景舒珩砍了下來!
隨著一聲慘烈的叫喊,白因提布重重摔在地上,雙眼不敢置信的瞪大,驚恐的看著自己的斷臂。
景舒珩秉持著,趁你病要你命的思想,借著又是一刀,朝著白因提布的頭,狠狠砍了下去。
白因提布避無可避,隻得就地打滾,這才險之又險的避開。
但他那隻手,再次受創。
這幾個唿吸的功夫,白因提布已經由原本的桀驁不馴,和野性蠻橫,轉變為神情驚恐,眼神瑟縮,帶著明顯的恐懼之意。
好在他的親衛終於反應過來,拚著受傷,也要掙脫景國兵將的糾纏,撲到白因提布的身前,將他保護在內!
景舒珩自然不想錯過,殺死白因提布的機會,提刀又是前撲,不到一盞茶的功夫,連殺三人!
但即便如此,機會稍縱即逝,白因提布已經趁著這個機會,在其他人的保護下,竭力拉開了,與景舒珩之間的距離。
見白因提布倉皇逃竄,頭也不迴的樣子,景舒珩眼底閃過一道遺憾之色,但也知見好就收,窮寇莫追的道理。
趁著白因提布,無暇顧及大局的機會,景舒珩帶領景國兵將,一鼓作氣,直接將北庸的十五萬大軍,陣型全部打散!在他們士氣低迷惶恐之際,幾乎殲滅他們三分之一的兵馬。
一直到兩個時辰之後,景國兵將,才終於將北庸的兵馬驅逐追殺,至北庸境內。
那抱頭鼠竄的樣子,短時間內,恐怕是不敢再侵景國邊境了。
敵軍逃離,景國兵將負責打掃戰場,身死的,受傷的,重傷未死但已無法逃離的北庸兵,都有專人負責處理。
而景舒珩則是終於有時間,將注意力,落在旁邊,早已昏死過去的韓誌義身上。
踱步上前,居高臨下的看著麵如金紙,唇色慘白,一身鮮血的韓誌義,景舒珩眉頭下意識皺起,冷聲吩咐:“將韓將軍抬迴去,找來軍醫救治,盡力保住韓將軍的性命!”
大軍仍在戰場,景舒珩這番話,不少人都聽到了,一時之間,眾人心思各異。
隻不過,大多將士都沒想到,在這種境地下,景舒珩竟還容得下韓誌義!
畢竟大家都不是傻子,‘清君側’是什麽意思,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而韓誌義,可是率領三十萬大軍,打著‘清君側’的名義,準備進攻京城的!隻是因為韓冬的突然死亡,這才改變了主意。
但凡韓冬沒死,如今的韓誌義,必然已經入關了!
所以他意圖謀反的罪名,板上釘釘,不容置喙!
作為親王,景舒珩便是當眾,斬下韓誌義的頭顱,都沒人敢說他的不是。
可景舒珩不僅沒有這麽做,還吩咐軍醫,救治重傷垂危的韓誌義。
這種氣度與涵養,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曾有的!
一時之間,眾兵將對景舒珩的敬仰之意,開始逐漸攀升。
而景舒珩,不是沒感受到眾人的視線,不過神色不變,長籲了口氣,雙手抱拳環視一圈,朗聲道:“今日能驅逐北庸敵寇,在場所有兵將,皆是我景國功臣!我景舒珩代表朝廷,感謝諸君浴血奮戰,一往無前!”
說完,微微躬身,行了一禮。
眾人都被景舒珩這一行為,嚇了一跳,但慌亂的推拒的同時,心中卻激動興奮,被認可的愉悅,和卸除‘造反之兵’陰霾的爽朗,充斥在所有人的心頭!
珩王殿下明白他們普通士兵的苦衷,並沒有把韓冬造反的罪名,分攤到他們的頭上!他們還是鎮守邊關的英雄,是父母兄弟心中的頂梁柱!
身上或輕或重的傷,在此刻,已經全部都無關緊要,心頭滿滿的,隻有一個感受,那就是:為朝廷,為百姓,拋頭顱灑熱血,是他們的榮耀!
想通了這一點,眾人愈發振奮,打掃戰場時,都激情滿滿。
而景舒珩這邊兒,在安慰了將士們後,便幾個副將的簇擁中,翻身上馬,輕揮馬鞭,朝著利台坡的方向而去。
一盞茶後,臨時搭建的軍中大營,映入眼簾。當看清縱馬上前之人,是景舒珩時,不少人全都表情驚駭,慌亂無措。
景舒珩眸中閃過一道凜厲之色,麵上卻絲毫不顯,“許久不見,諸位將軍怎的如此驚訝?”
“你...你不是死了嗎?”一個副手,下意識喃喃出聲,等反應過來之後,又慌忙用手捂住嘴巴。
景舒珩並未惱怒,而是輕笑反問:“誰跟你說,本王死了?”
那名副手神色一變,撲通一下跪在地上,呐呐著想要解釋,但嘴張開了,卻不知該說些什麽,隻能無措的磕頭求饒。
景舒珩瞥了他一眼,依舊含笑,環視一圈兒,將眾人的神色全部盡收眼底,後又問了一遍:“誰告訴你們,本王死了?”
沒人敢答這個話,全都沉默不語,低頭逃避景舒珩的視線。
問不出結果,景舒珩也不惱,微微挑眉,聲音雖然平緩,威壓卻開始加重:“既然你們都不知道,那本王便不追問,但如今,本王希望諸位知曉一件事。”
他的眼神開始冷沉,“韓誌義重傷垂危,已經沒有能力再領大軍,對敵北庸。”
“而本王,早先便已受皇命而來。往後便由我率領諸君對敵,屆時,有用到各位的份兒上,還希望諸位多多輔助,傾力相助。”
說著,他的眼神再次環視一圈兒,臉上雖然依舊帶笑,但眼底的殺意,卻並未掩飾:“畢竟大家都是我朝功臣良將,想來也不希望,所有功勳,全部化為烏有。”
“甚至還有可能牽連親眷宗族,是吧?”
在場之人都不是傻子,自然聽得出來,他言下的威脅之意。
可知道是一迴事兒,還真沒人敢當眾,表達出任何不服的意思。
造反之事,朝廷未曾殃及無辜,隻處置韓家,已經是法外開恩,若是到這個時候,還不知輕重,那就真是自尋死路了!
景舒珩卻不愣神,瞅準時機,一刀狠狠朝著白因提布砍去。
白因提布這才反應過來,但已經來不及。
隻能強扭身子,躲開脖子等要害,但左臂卻沒躲開,幾乎被景舒珩砍了下來!
隨著一聲慘烈的叫喊,白因提布重重摔在地上,雙眼不敢置信的瞪大,驚恐的看著自己的斷臂。
景舒珩秉持著,趁你病要你命的思想,借著又是一刀,朝著白因提布的頭,狠狠砍了下去。
白因提布避無可避,隻得就地打滾,這才險之又險的避開。
但他那隻手,再次受創。
這幾個唿吸的功夫,白因提布已經由原本的桀驁不馴,和野性蠻橫,轉變為神情驚恐,眼神瑟縮,帶著明顯的恐懼之意。
好在他的親衛終於反應過來,拚著受傷,也要掙脫景國兵將的糾纏,撲到白因提布的身前,將他保護在內!
景舒珩自然不想錯過,殺死白因提布的機會,提刀又是前撲,不到一盞茶的功夫,連殺三人!
但即便如此,機會稍縱即逝,白因提布已經趁著這個機會,在其他人的保護下,竭力拉開了,與景舒珩之間的距離。
見白因提布倉皇逃竄,頭也不迴的樣子,景舒珩眼底閃過一道遺憾之色,但也知見好就收,窮寇莫追的道理。
趁著白因提布,無暇顧及大局的機會,景舒珩帶領景國兵將,一鼓作氣,直接將北庸的十五萬大軍,陣型全部打散!在他們士氣低迷惶恐之際,幾乎殲滅他們三分之一的兵馬。
一直到兩個時辰之後,景國兵將,才終於將北庸的兵馬驅逐追殺,至北庸境內。
那抱頭鼠竄的樣子,短時間內,恐怕是不敢再侵景國邊境了。
敵軍逃離,景國兵將負責打掃戰場,身死的,受傷的,重傷未死但已無法逃離的北庸兵,都有專人負責處理。
而景舒珩則是終於有時間,將注意力,落在旁邊,早已昏死過去的韓誌義身上。
踱步上前,居高臨下的看著麵如金紙,唇色慘白,一身鮮血的韓誌義,景舒珩眉頭下意識皺起,冷聲吩咐:“將韓將軍抬迴去,找來軍醫救治,盡力保住韓將軍的性命!”
大軍仍在戰場,景舒珩這番話,不少人都聽到了,一時之間,眾人心思各異。
隻不過,大多將士都沒想到,在這種境地下,景舒珩竟還容得下韓誌義!
畢竟大家都不是傻子,‘清君側’是什麽意思,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而韓誌義,可是率領三十萬大軍,打著‘清君側’的名義,準備進攻京城的!隻是因為韓冬的突然死亡,這才改變了主意。
但凡韓冬沒死,如今的韓誌義,必然已經入關了!
所以他意圖謀反的罪名,板上釘釘,不容置喙!
作為親王,景舒珩便是當眾,斬下韓誌義的頭顱,都沒人敢說他的不是。
可景舒珩不僅沒有這麽做,還吩咐軍醫,救治重傷垂危的韓誌義。
這種氣度與涵養,是絕大多數人,都不曾有的!
一時之間,眾兵將對景舒珩的敬仰之意,開始逐漸攀升。
而景舒珩,不是沒感受到眾人的視線,不過神色不變,長籲了口氣,雙手抱拳環視一圈,朗聲道:“今日能驅逐北庸敵寇,在場所有兵將,皆是我景國功臣!我景舒珩代表朝廷,感謝諸君浴血奮戰,一往無前!”
說完,微微躬身,行了一禮。
眾人都被景舒珩這一行為,嚇了一跳,但慌亂的推拒的同時,心中卻激動興奮,被認可的愉悅,和卸除‘造反之兵’陰霾的爽朗,充斥在所有人的心頭!
珩王殿下明白他們普通士兵的苦衷,並沒有把韓冬造反的罪名,分攤到他們的頭上!他們還是鎮守邊關的英雄,是父母兄弟心中的頂梁柱!
身上或輕或重的傷,在此刻,已經全部都無關緊要,心頭滿滿的,隻有一個感受,那就是:為朝廷,為百姓,拋頭顱灑熱血,是他們的榮耀!
想通了這一點,眾人愈發振奮,打掃戰場時,都激情滿滿。
而景舒珩這邊兒,在安慰了將士們後,便幾個副將的簇擁中,翻身上馬,輕揮馬鞭,朝著利台坡的方向而去。
一盞茶後,臨時搭建的軍中大營,映入眼簾。當看清縱馬上前之人,是景舒珩時,不少人全都表情驚駭,慌亂無措。
景舒珩眸中閃過一道凜厲之色,麵上卻絲毫不顯,“許久不見,諸位將軍怎的如此驚訝?”
“你...你不是死了嗎?”一個副手,下意識喃喃出聲,等反應過來之後,又慌忙用手捂住嘴巴。
景舒珩並未惱怒,而是輕笑反問:“誰跟你說,本王死了?”
那名副手神色一變,撲通一下跪在地上,呐呐著想要解釋,但嘴張開了,卻不知該說些什麽,隻能無措的磕頭求饒。
景舒珩瞥了他一眼,依舊含笑,環視一圈兒,將眾人的神色全部盡收眼底,後又問了一遍:“誰告訴你們,本王死了?”
沒人敢答這個話,全都沉默不語,低頭逃避景舒珩的視線。
問不出結果,景舒珩也不惱,微微挑眉,聲音雖然平緩,威壓卻開始加重:“既然你們都不知道,那本王便不追問,但如今,本王希望諸位知曉一件事。”
他的眼神開始冷沉,“韓誌義重傷垂危,已經沒有能力再領大軍,對敵北庸。”
“而本王,早先便已受皇命而來。往後便由我率領諸君對敵,屆時,有用到各位的份兒上,還希望諸位多多輔助,傾力相助。”
說著,他的眼神再次環視一圈兒,臉上雖然依舊帶笑,但眼底的殺意,卻並未掩飾:“畢竟大家都是我朝功臣良將,想來也不希望,所有功勳,全部化為烏有。”
“甚至還有可能牽連親眷宗族,是吧?”
在場之人都不是傻子,自然聽得出來,他言下的威脅之意。
可知道是一迴事兒,還真沒人敢當眾,表達出任何不服的意思。
造反之事,朝廷未曾殃及無辜,隻處置韓家,已經是法外開恩,若是到這個時候,還不知輕重,那就真是自尋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