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王進、史進與柴進
曹操魂穿武大郎之再造大宋 作者:悲傷跳跳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操移步正廳,邊走邊想:這王猛身上有傷,目前還在養傷階段,能有什麽要事匯報?
在武鬆的帶領下,王猛和一個壯漢走了進來。
曹操打眼一瞧,那個人他認識,竟然是一同前往開封的房旭!
這房旭在滄州交界遇到賊寇時,身負重傷,不便前行,於是曹操便將他留在了柴家莊,委托柴進幫忙為他療傷。
如今已有月餘,房旭顯然是痊愈了,便從滄州迴到了陽穀縣。他先是找到了王猛匯報工作,告訴王猛在柴家莊的所見所聞。
其中房旭說的一件事引起了王猛的注意,這才拖著傷病來找曹操。
甫一見麵,曹操便寒暄道:“王猛,你的傷可好些了?”
王猛胳膊纏著麻布掛在脖子上,不便行禮,直說道:“承蒙大人掛念,好多了,我的傷在手臂,行動上並無大礙。”
“那就好,我記得這位壯士是叫房旭吧?傷可好了?”曹操看著房旭,轉而問道。
房旭深知現在的曹操早已不是那時候的主簿,已經貴為陽穀縣兵馬都監,趕忙施禮道:“大人,屬下已經好了,此番前來,是有要事相告。”
曹操示意三人落座,疑惑的問道:“哦?何事?”
房旭坐定,娓娓道來:“自那日與大人在柴家莊一別,發生了許多的事。屬下從王大人口中得知陽穀團練已經順利組建,恭喜大人成為陽穀團練兵馬都監。”
“我在柴家莊養傷多日,後來慢慢好轉,便時常在莊中閑逛,偶有一日我竟然在莊中看到了王進!”
曹操觀察著房旭的表情,看他神情激動,曹操知道事情不簡單,疑惑的問道:“王進?此人是誰?”
房旭接著說道:“大人有所不知,這王進是當世有名武師王升的兒子,家傳使棒絕技,乃是八十萬禁軍教頭。”
武鬆聽聞,想到他的師兄林衝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因此插話道:“與林師兄齊名?想來也是條漢子。”
房旭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坊間傳聞高太尉未發跡時,曾學使棒,被王升打傷,兩人從此結仇。”
“後來高太尉大權在握,曾借故要置王進於死地,於是王教頭連夜帶著老母親逃離東京,這才活命。”
武鬆聽聞,想到林衝的遭遇,不忿的說道:“又是高俅!怎麽高太尉處處與八十萬禁軍教頭作對?怪不得禁軍戰鬥力低下,好手都被這廝逼走了,誰來教戰士上陣殺敵之術?”
房旭看了看武鬆,繼續說道:“據說王進曾路過史家莊,傳授史進武藝,然後投奔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安身,後來就不知所蹤了。”
曹操第一次聽見史進的名字,略有疑惑:“史家莊?史進?”
房旭便詳細的說出了其中的原委:“因為我早前與王教頭有過一麵之緣,對他十分欽佩,因此對他的事格外關注。但他後來音信全無,我覺得十分蹊蹺,將與他有關係的人也調查了一番,包括史進。”
“這史進是華州華陰縣人,因身上紋有九條青龍,江湖人稱‘九紋龍’,自小學習武藝。”
“在王教頭投宿史家莊時,偶然看見史進在練習武藝,他評論史進練得隻是花棒,上陣無用。”
“史進聽聞大怒,用盡畢生所學挑戰王教頭,卻被王教頭輕鬆擊敗。於是史進心服口服拜王教頭為師,用半年時間學會了十八般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
曹操聽到這裏,點評道:“史進尚且如此,想必這王進定然更加勇猛,後來呢?”
房旭接著說道:“後來少華山山匪‘神機軍師’朱武、‘白花蛇’楊春、‘跳澗虎’陳達前往華陰縣打劫,陳達被史進活捉,朱武、楊春自知不敵。”
“朱武為救陳達,聽聞史進重義氣,於是使出一計,夥同楊春自縛來降;史進深感其義氣,便放了陳達,與少華山結交。”
“史進與少華山結交之事不料被人揭發,報至官府。華陰縣縣令派兵包圍了史家莊,史進和朱武、陳達、楊春一起殺敗了官兵,史進不願落草,遠去渭州尋找師傅王進。”
“他費勁百般辛苦,也沒有尋得王進。倒是在路途中偶遇花和尚魯智深,兩人一見如故,結為異姓兄弟。”
此時武鬆開口說道:“這史進與我魯師兄是異姓兄弟?他日若有機緣,定要會一會這史進。”
曹操並未表露心跡,而是轉而問道:“你為什麽要將這些消息告訴我?”
潛意識裏,曹操總覺得這件事沒那麽簡單,但具體問題出在哪裏,他又一時說不上來。
房旭聽聞,起身便拜:“小人幸得大人憐愛,保住性命,與張將軍飲酒之時發現大人惜才愛才,這才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說與大人。”
“昨日迴來後與王大人談論起近況,獲悉陽穀團練組建之初,心想團練若得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指導,戰力定然急速上升。”
曹操分析了片刻,開口說道:“隻怕此事沒有這麽簡單。”
房旭聽聞,愣在原地,良久拜道:“小人還有一事相求,如若大人不棄,小人願意誓死追隨大人。”
曹操聽聞,追問道:“哦?為何?”
房旭解釋道:“大人不棄重傷之人,有情有義;為陽穀團練以身犯險,為國為民;跟著大人,方能出人頭地。”
曹操眼睛一轉,為難的說道:“可是陽穀團練人員已滿,這……”
房旭跪在地上,鄭重的說道:“隻要能跟著大人,即使是家丁護院,小人也甘之如飴。”
曹操見狀,隻得應允。“這,好吧。”
房旭聽聞,開心的站了起來。
等到送走了王猛和房旭,曹操坐在椅子上,冷靜的分析著今天得到的信息。
八十萬禁軍教頭,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王進、柴進,他們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聯?
這王進武藝高強,教出的徒弟已然如此了得,為何不知所蹤?又為何會出現在柴進府中?
在柴家莊時,曹操就曾經點出柴進與梁山的關係——這柴進實則是梁山的幕後金主。
同時曹操也知道這位皇室後裔與軍中關係頗深,要不然林衝也不會在禁軍中就早已聽聞柴進的大名,路過柴家莊時還主動求見。
而且王進先是投奔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安身,後又離奇的出現在柴家莊,曹操隱隱覺得他們之間一定有關聯。
禁軍、邊軍、梁山中都出現了柴進的身影,曹操判定柴進所圖非小,絕不僅僅隻是想做個富家翁。
在武鬆的帶領下,王猛和一個壯漢走了進來。
曹操打眼一瞧,那個人他認識,竟然是一同前往開封的房旭!
這房旭在滄州交界遇到賊寇時,身負重傷,不便前行,於是曹操便將他留在了柴家莊,委托柴進幫忙為他療傷。
如今已有月餘,房旭顯然是痊愈了,便從滄州迴到了陽穀縣。他先是找到了王猛匯報工作,告訴王猛在柴家莊的所見所聞。
其中房旭說的一件事引起了王猛的注意,這才拖著傷病來找曹操。
甫一見麵,曹操便寒暄道:“王猛,你的傷可好些了?”
王猛胳膊纏著麻布掛在脖子上,不便行禮,直說道:“承蒙大人掛念,好多了,我的傷在手臂,行動上並無大礙。”
“那就好,我記得這位壯士是叫房旭吧?傷可好了?”曹操看著房旭,轉而問道。
房旭深知現在的曹操早已不是那時候的主簿,已經貴為陽穀縣兵馬都監,趕忙施禮道:“大人,屬下已經好了,此番前來,是有要事相告。”
曹操示意三人落座,疑惑的問道:“哦?何事?”
房旭坐定,娓娓道來:“自那日與大人在柴家莊一別,發生了許多的事。屬下從王大人口中得知陽穀團練已經順利組建,恭喜大人成為陽穀團練兵馬都監。”
“我在柴家莊養傷多日,後來慢慢好轉,便時常在莊中閑逛,偶有一日我竟然在莊中看到了王進!”
曹操觀察著房旭的表情,看他神情激動,曹操知道事情不簡單,疑惑的問道:“王進?此人是誰?”
房旭接著說道:“大人有所不知,這王進是當世有名武師王升的兒子,家傳使棒絕技,乃是八十萬禁軍教頭。”
武鬆聽聞,想到他的師兄林衝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因此插話道:“與林師兄齊名?想來也是條漢子。”
房旭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坊間傳聞高太尉未發跡時,曾學使棒,被王升打傷,兩人從此結仇。”
“後來高太尉大權在握,曾借故要置王進於死地,於是王教頭連夜帶著老母親逃離東京,這才活命。”
武鬆聽聞,想到林衝的遭遇,不忿的說道:“又是高俅!怎麽高太尉處處與八十萬禁軍教頭作對?怪不得禁軍戰鬥力低下,好手都被這廝逼走了,誰來教戰士上陣殺敵之術?”
房旭看了看武鬆,繼續說道:“據說王進曾路過史家莊,傳授史進武藝,然後投奔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安身,後來就不知所蹤了。”
曹操第一次聽見史進的名字,略有疑惑:“史家莊?史進?”
房旭便詳細的說出了其中的原委:“因為我早前與王教頭有過一麵之緣,對他十分欽佩,因此對他的事格外關注。但他後來音信全無,我覺得十分蹊蹺,將與他有關係的人也調查了一番,包括史進。”
“這史進是華州華陰縣人,因身上紋有九條青龍,江湖人稱‘九紋龍’,自小學習武藝。”
“在王教頭投宿史家莊時,偶然看見史進在練習武藝,他評論史進練得隻是花棒,上陣無用。”
“史進聽聞大怒,用盡畢生所學挑戰王教頭,卻被王教頭輕鬆擊敗。於是史進心服口服拜王教頭為師,用半年時間學會了十八般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
曹操聽到這裏,點評道:“史進尚且如此,想必這王進定然更加勇猛,後來呢?”
房旭接著說道:“後來少華山山匪‘神機軍師’朱武、‘白花蛇’楊春、‘跳澗虎’陳達前往華陰縣打劫,陳達被史進活捉,朱武、楊春自知不敵。”
“朱武為救陳達,聽聞史進重義氣,於是使出一計,夥同楊春自縛來降;史進深感其義氣,便放了陳達,與少華山結交。”
“史進與少華山結交之事不料被人揭發,報至官府。華陰縣縣令派兵包圍了史家莊,史進和朱武、陳達、楊春一起殺敗了官兵,史進不願落草,遠去渭州尋找師傅王進。”
“他費勁百般辛苦,也沒有尋得王進。倒是在路途中偶遇花和尚魯智深,兩人一見如故,結為異姓兄弟。”
此時武鬆開口說道:“這史進與我魯師兄是異姓兄弟?他日若有機緣,定要會一會這史進。”
曹操並未表露心跡,而是轉而問道:“你為什麽要將這些消息告訴我?”
潛意識裏,曹操總覺得這件事沒那麽簡單,但具體問題出在哪裏,他又一時說不上來。
房旭聽聞,起身便拜:“小人幸得大人憐愛,保住性命,與張將軍飲酒之時發現大人惜才愛才,這才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說與大人。”
“昨日迴來後與王大人談論起近況,獲悉陽穀團練組建之初,心想團練若得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指導,戰力定然急速上升。”
曹操分析了片刻,開口說道:“隻怕此事沒有這麽簡單。”
房旭聽聞,愣在原地,良久拜道:“小人還有一事相求,如若大人不棄,小人願意誓死追隨大人。”
曹操聽聞,追問道:“哦?為何?”
房旭解釋道:“大人不棄重傷之人,有情有義;為陽穀團練以身犯險,為國為民;跟著大人,方能出人頭地。”
曹操眼睛一轉,為難的說道:“可是陽穀團練人員已滿,這……”
房旭跪在地上,鄭重的說道:“隻要能跟著大人,即使是家丁護院,小人也甘之如飴。”
曹操見狀,隻得應允。“這,好吧。”
房旭聽聞,開心的站了起來。
等到送走了王猛和房旭,曹操坐在椅子上,冷靜的分析著今天得到的信息。
八十萬禁軍教頭,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王進、柴進,他們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聯?
這王進武藝高強,教出的徒弟已然如此了得,為何不知所蹤?又為何會出現在柴進府中?
在柴家莊時,曹操就曾經點出柴進與梁山的關係——這柴進實則是梁山的幕後金主。
同時曹操也知道這位皇室後裔與軍中關係頗深,要不然林衝也不會在禁軍中就早已聽聞柴進的大名,路過柴家莊時還主動求見。
而且王進先是投奔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安身,後又離奇的出現在柴家莊,曹操隱隱覺得他們之間一定有關聯。
禁軍、邊軍、梁山中都出現了柴進的身影,曹操判定柴進所圖非小,絕不僅僅隻是想做個富家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