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武鬆幡然醒悟 曹操吐漏心聲
曹操魂穿武大郎之再造大宋 作者:悲傷跳跳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操看著王召,淡淡的迴道:“不錯,他日丞相麵前,我定當為大人美言幾句。”
“多謝,多謝,這都是小人應該做的。”王召忙不迭的說道。
曹操眼見目的達成,便帶著王猛走出了太原府衙,王召則安排人將那一千貫銅錢送到了唿延灼府上。
剛出府衙沒多久,王猛忍不住的笑了起來:“大人,你這一招借刀殺人可真是妙啊。二爺的仇算是報了,痛快!”
“敢傷我弟弟,縱是天王老子,也得付出代價。”曹操霸氣的說道。
王猛怔了一下,跟隨曹操一路走過來,見識了曹操的能力之後,他覺得曹操有說這句話的資本。
“而且之前被那廝搶走的銅錢也盡數收了迴來,大人,我算是服了。”王猛想到陳衝賠了性命卻一無所獲,更加的開心了。
曹操笑了笑,轉而問道:“王猛,跟了我這麽久,你覺得我是怎樣的人?”
“大人自仙人指點後,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行事風格都與常人不同,實有大才,猛欽佩不已。”王猛佩服的說道。
“哈哈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曹操想到武鬆的傷勢,眼中射出一道寒光,厲聲說道。
王猛看著曹操,覺得他雖然有仇必報,心狠手辣,但是對自己人卻非常好,是一個值得追隨的人。
曹操迴到唿延府,趕緊探望武鬆的病情。
此時武鬆已經醒過來了,正在下人的服侍下喝藥。
武鬆正在喝藥,看到曹操與王猛走了進來,急忙問道:“哥哥,你去哪了?”
曹操看見武鬆想起來,趕忙製止:“別動,好好養傷,感覺怎麽樣?”
“好多了,都是皮外傷,不礙事。”武鬆嘴上雖然這麽說,但曹操看得出來,此時的武鬆麵色慘白,極為虛弱,顯然沒有那麽樂觀。
王猛此時憋不住了,興高采烈的插話道:“二爺,你是不知道,主簿大人今天巧使妙計讓那陳衝身首異處,著實高明!”
武鬆感激的看著曹操,他明白曹操這是怕他咽不下這口氣,特意為他報仇。
曹操白了王猛一眼,說道:“多嘴!出去看著點兒,別讓任何人靠近,我與我弟弟說會兒話。”
等到屋子裏就剩下曹操和武鬆兩個人,武鬆開口道:“哥哥,謝謝你。”
“都是自家兄弟,不要說兩家話。”
武鬆想到自己的遭遇,沉默了片刻,似乎下了很大決心,開口說道:“之前我從沒有想過,我大宋官軍居然墮落至此,我現在才明白這兩年為什麽有那麽多起義造反的,實在是官逼民反啊。”
曹操坐在武鬆身邊,一邊看著武鬆的傷勢一邊說:“這一切的根源在哪裏你想過嗎?”
武鬆:“這兩天我想了很多,其一是你曾經說過大宋得國不正,其二便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不錯,當朝皇帝為了滿足一己私欲,不管百姓死活,的確是過了。我記得先賢曾經說過一句話,叫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形容的就是君民之間的關係。”曹操感慨道。
曹操這段時間讀了很多史書,總結了曆代王朝的興衰,發現王朝初期都是輕徭薄賦,休養生息,藏富於民。
這個時候國家十分強盛,外能禦敵,內無匪患。
而一旦統治者開始貪圖享樂,大肆剝削人民的時候,就是王朝走向末路的開端,無論是晉、隋、唐,還是中間的眾多小國,大多跳不出這個規律。
曹操認為這就是孟子宣揚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原因。
隻有人民擁護,才能建立萬世王朝,才能坐穩皇位。
“是啊,從大名府一路走來,我逐漸明白一件事——這樣的國家根本就不值得報效,這樣的皇帝根本就不值得效忠。”
武鬆說這話的時候情緒非常激動,不自覺的握緊了拳頭,也正因為這樣,身上的傷口因為用力被重新撕裂了好幾處,滲出血來。
曹操眯起了眼睛,眼神中充滿了智慧,仿佛看穿了一切:“還有一個問題,你有沒有想過?你以為當奸臣當道,致使民不聊生,皇帝真的不知道嗎?”
“那他為什麽不殺了蔡京、童貫、梁師成等一眾奸臣?答案就是皇帝在利用他們來滿足自己的欲望。”
“貪圖享樂,這就是人性。即使他是皇帝,也不是一個完人。”
其實武鬆此時已經想到了這一點,隻是此前他一直不願意直視這個問題。
武鬆沒有正麵迴答曹操的問題,而是轉而說道:“無論是漢朝,還是唐朝,都做到了抵禦外辱,可我大宋自建國以來就一直守內虛外,導致內強外軟。結果就是被異族騎到頭上欺負,真不知道趙家是怎麽想的。”
“還不是怕坐不穩皇位。如果有機會的話,你想建立一個怎樣的國家?”曹操轉而問道。
武鬆想了良久,開口說道:“容我想一想,對內要官不欺民,民不媚官,百姓安居樂業,居者有其所,食者有其源,耕者有其田,商者有其利;對外要揚我國威,攻必克,克必果,讓外族拜服,永遠不敢再犯我華夏!”
武鬆說這話的時候,臉上洋溢著幸福。
“說得好!”曹操由衷的讚歎著武鬆的迴答,隨即問道:“那,你願意幫我建立這樣的國家嗎?”
武鬆眼中燃氣熊熊火焰:“哥哥,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從今往後,你讓我做什麽我就做什麽,我會好好看書,鍛煉武藝,做你的左膀右臂!”
“好!趙宋氣數已盡,我們要兄弟同心,拯救藜民於水火之中,實現大義。”
這是曹操第一次吐露心聲,他明白武鬆這幾日意誌消沉是因為信仰被打破,曹操需要幫助武鬆重新找到努力的方向和生存的意義。
等武鬆傷勢好的差不多了,曹操一行便告別了唿延灼,繼續前往東京開封府。
良久,曹操迴身看向太原府,讚歎道:“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真是個好地方啊。”
然而曹操話隻說了一半,另一半則是:
若天下有變,當首爭太原!
“多謝,多謝,這都是小人應該做的。”王召忙不迭的說道。
曹操眼見目的達成,便帶著王猛走出了太原府衙,王召則安排人將那一千貫銅錢送到了唿延灼府上。
剛出府衙沒多久,王猛忍不住的笑了起來:“大人,你這一招借刀殺人可真是妙啊。二爺的仇算是報了,痛快!”
“敢傷我弟弟,縱是天王老子,也得付出代價。”曹操霸氣的說道。
王猛怔了一下,跟隨曹操一路走過來,見識了曹操的能力之後,他覺得曹操有說這句話的資本。
“而且之前被那廝搶走的銅錢也盡數收了迴來,大人,我算是服了。”王猛想到陳衝賠了性命卻一無所獲,更加的開心了。
曹操笑了笑,轉而問道:“王猛,跟了我這麽久,你覺得我是怎樣的人?”
“大人自仙人指點後,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行事風格都與常人不同,實有大才,猛欽佩不已。”王猛佩服的說道。
“哈哈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曹操想到武鬆的傷勢,眼中射出一道寒光,厲聲說道。
王猛看著曹操,覺得他雖然有仇必報,心狠手辣,但是對自己人卻非常好,是一個值得追隨的人。
曹操迴到唿延府,趕緊探望武鬆的病情。
此時武鬆已經醒過來了,正在下人的服侍下喝藥。
武鬆正在喝藥,看到曹操與王猛走了進來,急忙問道:“哥哥,你去哪了?”
曹操看見武鬆想起來,趕忙製止:“別動,好好養傷,感覺怎麽樣?”
“好多了,都是皮外傷,不礙事。”武鬆嘴上雖然這麽說,但曹操看得出來,此時的武鬆麵色慘白,極為虛弱,顯然沒有那麽樂觀。
王猛此時憋不住了,興高采烈的插話道:“二爺,你是不知道,主簿大人今天巧使妙計讓那陳衝身首異處,著實高明!”
武鬆感激的看著曹操,他明白曹操這是怕他咽不下這口氣,特意為他報仇。
曹操白了王猛一眼,說道:“多嘴!出去看著點兒,別讓任何人靠近,我與我弟弟說會兒話。”
等到屋子裏就剩下曹操和武鬆兩個人,武鬆開口道:“哥哥,謝謝你。”
“都是自家兄弟,不要說兩家話。”
武鬆想到自己的遭遇,沉默了片刻,似乎下了很大決心,開口說道:“之前我從沒有想過,我大宋官軍居然墮落至此,我現在才明白這兩年為什麽有那麽多起義造反的,實在是官逼民反啊。”
曹操坐在武鬆身邊,一邊看著武鬆的傷勢一邊說:“這一切的根源在哪裏你想過嗎?”
武鬆:“這兩天我想了很多,其一是你曾經說過大宋得國不正,其二便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不錯,當朝皇帝為了滿足一己私欲,不管百姓死活,的確是過了。我記得先賢曾經說過一句話,叫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形容的就是君民之間的關係。”曹操感慨道。
曹操這段時間讀了很多史書,總結了曆代王朝的興衰,發現王朝初期都是輕徭薄賦,休養生息,藏富於民。
這個時候國家十分強盛,外能禦敵,內無匪患。
而一旦統治者開始貪圖享樂,大肆剝削人民的時候,就是王朝走向末路的開端,無論是晉、隋、唐,還是中間的眾多小國,大多跳不出這個規律。
曹操認為這就是孟子宣揚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原因。
隻有人民擁護,才能建立萬世王朝,才能坐穩皇位。
“是啊,從大名府一路走來,我逐漸明白一件事——這樣的國家根本就不值得報效,這樣的皇帝根本就不值得效忠。”
武鬆說這話的時候情緒非常激動,不自覺的握緊了拳頭,也正因為這樣,身上的傷口因為用力被重新撕裂了好幾處,滲出血來。
曹操眯起了眼睛,眼神中充滿了智慧,仿佛看穿了一切:“還有一個問題,你有沒有想過?你以為當奸臣當道,致使民不聊生,皇帝真的不知道嗎?”
“那他為什麽不殺了蔡京、童貫、梁師成等一眾奸臣?答案就是皇帝在利用他們來滿足自己的欲望。”
“貪圖享樂,這就是人性。即使他是皇帝,也不是一個完人。”
其實武鬆此時已經想到了這一點,隻是此前他一直不願意直視這個問題。
武鬆沒有正麵迴答曹操的問題,而是轉而說道:“無論是漢朝,還是唐朝,都做到了抵禦外辱,可我大宋自建國以來就一直守內虛外,導致內強外軟。結果就是被異族騎到頭上欺負,真不知道趙家是怎麽想的。”
“還不是怕坐不穩皇位。如果有機會的話,你想建立一個怎樣的國家?”曹操轉而問道。
武鬆想了良久,開口說道:“容我想一想,對內要官不欺民,民不媚官,百姓安居樂業,居者有其所,食者有其源,耕者有其田,商者有其利;對外要揚我國威,攻必克,克必果,讓外族拜服,永遠不敢再犯我華夏!”
武鬆說這話的時候,臉上洋溢著幸福。
“說得好!”曹操由衷的讚歎著武鬆的迴答,隨即問道:“那,你願意幫我建立這樣的國家嗎?”
武鬆眼中燃氣熊熊火焰:“哥哥,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建功立業,青史留名。從今往後,你讓我做什麽我就做什麽,我會好好看書,鍛煉武藝,做你的左膀右臂!”
“好!趙宋氣數已盡,我們要兄弟同心,拯救藜民於水火之中,實現大義。”
這是曹操第一次吐露心聲,他明白武鬆這幾日意誌消沉是因為信仰被打破,曹操需要幫助武鬆重新找到努力的方向和生存的意義。
等武鬆傷勢好的差不多了,曹操一行便告別了唿延灼,繼續前往東京開封府。
良久,曹操迴身看向太原府,讚歎道:“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真是個好地方啊。”
然而曹操話隻說了一半,另一半則是:
若天下有變,當首爭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