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作協在xx酒店的哪裏?
我們的長處或優點:劉玉堂隨筆小品精選 作者:劉玉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我所在的單位知名度不高,一般人不知道在哪裏。即使你是老濟南,你可能知道馬記或俊記牛肉店,蔣家或王家燒雞館,卻未必知道作協所在的具體位置。有一次一位本市的朋友要接我去幹件什麽事情,我在電話裏告訴了他半天,他還是不知道在哪裏。還是我朋友聰明,他說你單位附近有什麽酒店吧?我驀地想起一個,他即說,噢,原來在那裏呀,你到那酒店門口等我去吧。
我在那裏等他的工夫,心理上即有點小失衡:別看你單位是個什麽級,從裏麵出來的人一個個也感覺良好,好像多有學問似的,可還是不如人家一個小酒館出名,遂想出了這樣一個題目:作協在xx酒店的哪裏?
朋友知道小酒館而不知道作協,估計與他經常出沒於各種各樣的酒場兒或酒店也有關。可即使他不是什麽酒鬼,也未必知道作協在哪裏,你也沒必要非讓人家知道不可。認識酒店的老板吃飯能打折,知道作協在哪裏有什麽用?
我強調這一點,也絲毫沒有抱怨的意思。相反,我恰恰覺得這很正常。我們的人民如果不把注意力放到經濟領域或與消費有關的事情上,而隻盯著意識形態的某個部門,那才是不正常的。一個政府如果不把主要的精力和財力放到經濟建設上,有了錢不是首先用到解決國計民生的大事情上,比方擴大內需拉動消費了,救救災了,扶扶貧了,解決下崗工人的就業問題了,而是首先解決某個文學問題或某張非常專業的小報上,那也是不正常的。
認識到這一點,有助於我們加深對市場經濟及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生存與發展的理解。我們曾引導企業有困難不要找市長而要找市場;農民蒜薹賣不出去,不要找政府而要找信息。可輪到自己頭上的時候,怎麽就不去找市場,而隻會怨天憂人,要麽埋怨政府不支持,要麽埋怨斷奶之政策呢?甚至將國家的正式刊號及輿論陣地當作達到自己某種私利和福利的籌碼,一邊投靠還一邊罵娘,就是不埋怨自己無能。
文學當然是重要的、神聖的,但它和與之相關的產業以及管理它的某個部門不能劃等號。正像中華民族的文化很重要,但與之有關的某些部門諸如文化館、歌舞廳、夜總會、錄像放映點很可能成為掃黃打非的對象二者不能劃等號一樣,你也不能因為某個文化館或歌舞廳生存不下去,就虛張聲勢,在那裏發動別人與你共傷懷。
我們注意到,同樣的政策和條件下,大部分斷奶的報紙和刊物都生存得很好,有些隻有內部準印號的報刊生存得也不錯。有的純文學刊物甚至還主動要求斷奶,如《大家》。有些很有影響的純文學刊物,如《小說》、《昆侖》主動停辦了,據我所知,也不是因為經費問題,而是他們內部調整改革的結果。
而且文學事業有一個主體和載體的問題。學校裏麵的教材、教師是重要的,但圍繞著教材做文章的諸如各種輔導材料、高考試題集錦之類就很可能是投機取巧、假冒偽劣。那些聲稱為教師服務的管理部門,一般也比教師生活得好,他們坐著小轎車為你這擠公共汽車的人服務,一旦與你一樣擠公共汽車了,就會咋唿國家不重視教育。而管理文學事業的某些部門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說到底,文學事業還是少數人的事業。鋼鐵是重要的,但全民大煉鋼鐵就會勞民傷財;文學是重要的,全民大搞文學也要起禍端,起碼比較容易引發階級鬥爭。
所以,人們知道某某小酒館而不知道作協,這很正常,犯不了什麽錯誤。
</p>
我所在的單位知名度不高,一般人不知道在哪裏。即使你是老濟南,你可能知道馬記或俊記牛肉店,蔣家或王家燒雞館,卻未必知道作協所在的具體位置。有一次一位本市的朋友要接我去幹件什麽事情,我在電話裏告訴了他半天,他還是不知道在哪裏。還是我朋友聰明,他說你單位附近有什麽酒店吧?我驀地想起一個,他即說,噢,原來在那裏呀,你到那酒店門口等我去吧。
我在那裏等他的工夫,心理上即有點小失衡:別看你單位是個什麽級,從裏麵出來的人一個個也感覺良好,好像多有學問似的,可還是不如人家一個小酒館出名,遂想出了這樣一個題目:作協在xx酒店的哪裏?
朋友知道小酒館而不知道作協,估計與他經常出沒於各種各樣的酒場兒或酒店也有關。可即使他不是什麽酒鬼,也未必知道作協在哪裏,你也沒必要非讓人家知道不可。認識酒店的老板吃飯能打折,知道作協在哪裏有什麽用?
我強調這一點,也絲毫沒有抱怨的意思。相反,我恰恰覺得這很正常。我們的人民如果不把注意力放到經濟領域或與消費有關的事情上,而隻盯著意識形態的某個部門,那才是不正常的。一個政府如果不把主要的精力和財力放到經濟建設上,有了錢不是首先用到解決國計民生的大事情上,比方擴大內需拉動消費了,救救災了,扶扶貧了,解決下崗工人的就業問題了,而是首先解決某個文學問題或某張非常專業的小報上,那也是不正常的。
認識到這一點,有助於我們加深對市場經濟及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生存與發展的理解。我們曾引導企業有困難不要找市長而要找市場;農民蒜薹賣不出去,不要找政府而要找信息。可輪到自己頭上的時候,怎麽就不去找市場,而隻會怨天憂人,要麽埋怨政府不支持,要麽埋怨斷奶之政策呢?甚至將國家的正式刊號及輿論陣地當作達到自己某種私利和福利的籌碼,一邊投靠還一邊罵娘,就是不埋怨自己無能。
文學當然是重要的、神聖的,但它和與之相關的產業以及管理它的某個部門不能劃等號。正像中華民族的文化很重要,但與之有關的某些部門諸如文化館、歌舞廳、夜總會、錄像放映點很可能成為掃黃打非的對象二者不能劃等號一樣,你也不能因為某個文化館或歌舞廳生存不下去,就虛張聲勢,在那裏發動別人與你共傷懷。
我們注意到,同樣的政策和條件下,大部分斷奶的報紙和刊物都生存得很好,有些隻有內部準印號的報刊生存得也不錯。有的純文學刊物甚至還主動要求斷奶,如《大家》。有些很有影響的純文學刊物,如《小說》、《昆侖》主動停辦了,據我所知,也不是因為經費問題,而是他們內部調整改革的結果。
而且文學事業有一個主體和載體的問題。學校裏麵的教材、教師是重要的,但圍繞著教材做文章的諸如各種輔導材料、高考試題集錦之類就很可能是投機取巧、假冒偽劣。那些聲稱為教師服務的管理部門,一般也比教師生活得好,他們坐著小轎車為你這擠公共汽車的人服務,一旦與你一樣擠公共汽車了,就會咋唿國家不重視教育。而管理文學事業的某些部門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說到底,文學事業還是少數人的事業。鋼鐵是重要的,但全民大煉鋼鐵就會勞民傷財;文學是重要的,全民大搞文學也要起禍端,起碼比較容易引發階級鬥爭。
所以,人們知道某某小酒館而不知道作協,這很正常,犯不了什麽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