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隻因怕喝酒 不敢迴家鄉
我們的長處或優點:劉玉堂隨筆小品精選 作者:劉玉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我有十來個春節沒在老家過了,有時思想起來挺傷情。
這固然與我父母早就去世了有關,但那裏還有我的老姐,還有一大窩嫡係的親屬及旁係的親戚。說來挺牽強,我是隻因怕喝酒,不敢迴家鄉。
十多年前,我從部隊轉業的時候是在老家過了一個春節的。乍一迴去的感覺還不錯,有點榮歸故裏的那麽點小意思。我曾在一篇文章裏提到,我有一個在外邊工作的三叔迴家過春節的時候,帶了一個穿棉猴兒(一種帶帽子的棉大衣)的未婚妻迴來。那時村裏的人大都第一次見棉猴這種東西,遂將他們震得一愣愣的。也讓少不更事的我產生出將來也帶個穿棉猴的未婚妻迴來的小野心。因此上,這一次迴去過春節,我即不管我老婆同意不同意一定讓她把那早已過時了的棉猴來穿上。哎,效果還不錯,好幾個老娘們兒拽著我老婆的棉猴兒看來看去,嘴裏還直嘟囔:“你看人家是人,咱也是人,人家這人……”加之我那時已整了點小知名度出來,你覺得一個作家比一個部隊的營級幹部迴家鄉還受重視似的。天天晚上就有人來啦呱,談往事、敘別情,甚至還有人向你反映鄉裏的某某人不是什麽好東西,要你來一篇,給他曝曝光……
可一過節不行了,從年初一的下午開始,一天三次酒,整得我胃潰瘍犯了。酒當然不是什麽好酒,無非是地瓜幹子散裝酒,個別高粱酒還是高度的;菜是大魚大肉,屋裏大都沒爐子,個別有爐子的因為屋子透風撒氣也不暖和。冷冷嗬嗬,油漬麻花,經常吃著吃著,那菜就凝固成白花花的豬大油了。
那位說了,你不會不喝嗎?問題是在那種氣氛和語言環境下,你不喝不行。不喝就是瞧不起他,甚至是忘本,是忘了自己能扒幾碗幹飯了。而我家鄉敬酒還不是跟你碰一下杯喝了就完事兒,而是他要站起來,端著酒杯光讓你喝,他自己不喝。特別是晚輩們,統統端,這個端了你喝了,那個端了你不喝,那就要起摩擦。他要尋思,他老子過去是否跟你有過結。同樣的道理,這家請你你去了,那家請你你不去,還是有問題。那麽幹脆你一家也不去行不行呢?不行,那你就是老絕戶,是關起門來朝天過,是不中交。而每場酒,沒有三四個小時還下不來,如此循環往複,不等輪上三天,毀了,所有的毛病都出來了。
因此上,這些年我偶爾迴一次老家,從不敢住在家裏或大白天在村裏露麵,總是晚上迴去跟老姐坐一會兒,爾後馬上就開拔。好在我老姐還很理解,嗯,你迴來一趟,若是讓人看見了,不去看看誰也不好……
由此想到我們的國情。我們在表示心意、敬意、感謝之意方麵,的確,除了請客送禮別沒有道道兒。而請客當然就是喝酒,不喝酒怎麽表示呢?
我累了、寂寞或有點好事兒的時候,也經常約朋友一起喝個小酒。朋友相聚,不分級別,不論職務,甚至也不管年齡,想喝就喝,想唱就唱,那就純粹是一種娛樂或休閑了。而要跟個當點什麽官兒的人喝酒呢?特別他還自覺不自覺地擺擺官架子什麽的?那就會格外累。某次聚會,一個負著點什麽小責的朋友的朋友,大概平時指揮別人指揮慣了,待輪到別人敬酒的時候,指揮來指揮去,這麽敬不行,那麽喝不行,就是他行,指揮得別人無所措手足,讓人很不愉快。讓你覺得這場酒還不如不喝。
這正是:隻因怕喝酒,不敢迴家鄉;不與官同席,蓋因怕緊張。
</p>
我有十來個春節沒在老家過了,有時思想起來挺傷情。
這固然與我父母早就去世了有關,但那裏還有我的老姐,還有一大窩嫡係的親屬及旁係的親戚。說來挺牽強,我是隻因怕喝酒,不敢迴家鄉。
十多年前,我從部隊轉業的時候是在老家過了一個春節的。乍一迴去的感覺還不錯,有點榮歸故裏的那麽點小意思。我曾在一篇文章裏提到,我有一個在外邊工作的三叔迴家過春節的時候,帶了一個穿棉猴兒(一種帶帽子的棉大衣)的未婚妻迴來。那時村裏的人大都第一次見棉猴這種東西,遂將他們震得一愣愣的。也讓少不更事的我產生出將來也帶個穿棉猴的未婚妻迴來的小野心。因此上,這一次迴去過春節,我即不管我老婆同意不同意一定讓她把那早已過時了的棉猴來穿上。哎,效果還不錯,好幾個老娘們兒拽著我老婆的棉猴兒看來看去,嘴裏還直嘟囔:“你看人家是人,咱也是人,人家這人……”加之我那時已整了點小知名度出來,你覺得一個作家比一個部隊的營級幹部迴家鄉還受重視似的。天天晚上就有人來啦呱,談往事、敘別情,甚至還有人向你反映鄉裏的某某人不是什麽好東西,要你來一篇,給他曝曝光……
可一過節不行了,從年初一的下午開始,一天三次酒,整得我胃潰瘍犯了。酒當然不是什麽好酒,無非是地瓜幹子散裝酒,個別高粱酒還是高度的;菜是大魚大肉,屋裏大都沒爐子,個別有爐子的因為屋子透風撒氣也不暖和。冷冷嗬嗬,油漬麻花,經常吃著吃著,那菜就凝固成白花花的豬大油了。
那位說了,你不會不喝嗎?問題是在那種氣氛和語言環境下,你不喝不行。不喝就是瞧不起他,甚至是忘本,是忘了自己能扒幾碗幹飯了。而我家鄉敬酒還不是跟你碰一下杯喝了就完事兒,而是他要站起來,端著酒杯光讓你喝,他自己不喝。特別是晚輩們,統統端,這個端了你喝了,那個端了你不喝,那就要起摩擦。他要尋思,他老子過去是否跟你有過結。同樣的道理,這家請你你去了,那家請你你不去,還是有問題。那麽幹脆你一家也不去行不行呢?不行,那你就是老絕戶,是關起門來朝天過,是不中交。而每場酒,沒有三四個小時還下不來,如此循環往複,不等輪上三天,毀了,所有的毛病都出來了。
因此上,這些年我偶爾迴一次老家,從不敢住在家裏或大白天在村裏露麵,總是晚上迴去跟老姐坐一會兒,爾後馬上就開拔。好在我老姐還很理解,嗯,你迴來一趟,若是讓人看見了,不去看看誰也不好……
由此想到我們的國情。我們在表示心意、敬意、感謝之意方麵,的確,除了請客送禮別沒有道道兒。而請客當然就是喝酒,不喝酒怎麽表示呢?
我累了、寂寞或有點好事兒的時候,也經常約朋友一起喝個小酒。朋友相聚,不分級別,不論職務,甚至也不管年齡,想喝就喝,想唱就唱,那就純粹是一種娛樂或休閑了。而要跟個當點什麽官兒的人喝酒呢?特別他還自覺不自覺地擺擺官架子什麽的?那就會格外累。某次聚會,一個負著點什麽小責的朋友的朋友,大概平時指揮別人指揮慣了,待輪到別人敬酒的時候,指揮來指揮去,這麽敬不行,那麽喝不行,就是他行,指揮得別人無所措手足,讓人很不愉快。讓你覺得這場酒還不如不喝。
這正是:隻因怕喝酒,不敢迴家鄉;不與官同席,蓋因怕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