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我們的觀念——老兵的故事之十
我們的長處或優點:劉玉堂隨筆小品精選 作者:劉玉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凡是當過兵的人,你發現他們大都有著共同的一些東西,諸如組織觀念、上下級觀念、時間觀念比較強了,比較關心國際或國家大事了,哪裏有戰事的時候喜歡議論他們的飛機是什麽型號集束炸彈是怎麽迴事兒了,平時儀表比較端莊內務比較整潔生活裏麵也比較艱苦樸素了,喜歡不分場合地管人叫同誌了,他在負責某個單位的時候比較武斷喜歡用命令的口氣安排工作也比較喜歡訓斥人了,他若負責某項具體工作則往往過分強調它的重要性喜歡引用他直接上司的話不容易通融甚至拿著雞毛當令箭了等等。這就與他在部隊所受的教育有關。
我說過,當兵的年月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好的時段,有一首歌裏就唱十八歲十八歲我們把軍參。這個年齡段裏麵所受的教育,對他的觀念乃至整個世界觀的形成真的是太重要了。毛**說,從老百姓到軍人有一個距離,而讓軍人再迴到地方的時候也不是原來的他了,他或多或少地要帶著我以上所列舉的那些個痕跡。這些痕跡有的有用,有的則會給你帶來諸多的不便與尷尬。比方說,從一般意義上說部隊裏麵的那個上下級觀念在地方上也是適用的,但你那個上級乃造反派出身一身“文革”遺風行幫習氣不搞****專搞小圈子或者幹脆就是個腐敗分子,你不跟他鬥爭,而是跟在他的屁股後邊一個勁兒地尊重、服從,那就要尷尬。或者你那個上級是個捱一天算一天挨到退休就算完的老好人,你畢恭畢敬地向他請示工作他這麽不行那麽不行,可你若跟他吹胡子瞪眼他馬上就答應了,那你也得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但總的來說,在部隊形成的那些觀念大都是好觀念,它可能不怎麽時髦,但它比較正確。比方說,講究黨的紀律,黨內的事兒沒有你的傳達任務在家裏也不說了,反對自由主義了,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了,依靠組織而不是依靠個人解決問題了,按接班人的五條標準要求自己了等等,我都把它們當作做人的信條而比較自覺地保持和恪守。——這有點個人總結或標榜自己的味道了,趕快扭轉話題。
觀念的形成當然有個過程。我在學習《反對自由主義》的時候,記住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當麵不說背後亂說背後議論人什麽的是自由主義,但生活裏麵往往又不可能不議論別人,特別是一些熟人。一個湖南籍的老兵就告訴我,背後議論別人的優點或長處不算是自由主義,而議論人家的缺點、毛病或生理缺陷才是自由主義。我就很受啟發。我認為這樣的認識現在也不過時。當然公眾人物除外,某些名人偷稅漏稅走私販毒打罵記者,隻要不是無中生有、造謠生事,不守著他的時候議論一下也沒什麽不可以。作家們的作品也可以隨便議論。
有一年,我們政治部的個同誌家裏遭了災,有好心的同誌提議大夥捐一點款幫助他一下,我們也都拿了錢。可領導上知道之後又將錢退給了我們。他當時說,大夥的心意是好的,是學雷鋒,但我們黨講究有困難依靠組織解決,不提倡個人捐款幫助他人,這樣他心裏就會永遠感謝黨、感謝組織,而不是感謝個人,我們反對在革命隊伍裏麵搞個人感情投資拉私人關係。這一點現在好像有點過時了,如今各種各樣的捐款集資甚至強令攤派什麽的可是太多了,是市場經濟的原因嗎?
那個接班人的五條標準對我的影響也特別大。如今它可能不再是提幹的標準,但起碼可以是做人的標準我認為。
……我在部隊十四年,學習和養成了些老觀念,有時我會為這些觀念所困惑,甚至遭遇不識時務之尷尬,但我無怨無悔。
</p>
凡是當過兵的人,你發現他們大都有著共同的一些東西,諸如組織觀念、上下級觀念、時間觀念比較強了,比較關心國際或國家大事了,哪裏有戰事的時候喜歡議論他們的飛機是什麽型號集束炸彈是怎麽迴事兒了,平時儀表比較端莊內務比較整潔生活裏麵也比較艱苦樸素了,喜歡不分場合地管人叫同誌了,他在負責某個單位的時候比較武斷喜歡用命令的口氣安排工作也比較喜歡訓斥人了,他若負責某項具體工作則往往過分強調它的重要性喜歡引用他直接上司的話不容易通融甚至拿著雞毛當令箭了等等。這就與他在部隊所受的教育有關。
我說過,當兵的年月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好的時段,有一首歌裏就唱十八歲十八歲我們把軍參。這個年齡段裏麵所受的教育,對他的觀念乃至整個世界觀的形成真的是太重要了。毛**說,從老百姓到軍人有一個距離,而讓軍人再迴到地方的時候也不是原來的他了,他或多或少地要帶著我以上所列舉的那些個痕跡。這些痕跡有的有用,有的則會給你帶來諸多的不便與尷尬。比方說,從一般意義上說部隊裏麵的那個上下級觀念在地方上也是適用的,但你那個上級乃造反派出身一身“文革”遺風行幫習氣不搞****專搞小圈子或者幹脆就是個腐敗分子,你不跟他鬥爭,而是跟在他的屁股後邊一個勁兒地尊重、服從,那就要尷尬。或者你那個上級是個捱一天算一天挨到退休就算完的老好人,你畢恭畢敬地向他請示工作他這麽不行那麽不行,可你若跟他吹胡子瞪眼他馬上就答應了,那你也得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但總的來說,在部隊形成的那些觀念大都是好觀念,它可能不怎麽時髦,但它比較正確。比方說,講究黨的紀律,黨內的事兒沒有你的傳達任務在家裏也不說了,反對自由主義了,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了,依靠組織而不是依靠個人解決問題了,按接班人的五條標準要求自己了等等,我都把它們當作做人的信條而比較自覺地保持和恪守。——這有點個人總結或標榜自己的味道了,趕快扭轉話題。
觀念的形成當然有個過程。我在學習《反對自由主義》的時候,記住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當麵不說背後亂說背後議論人什麽的是自由主義,但生活裏麵往往又不可能不議論別人,特別是一些熟人。一個湖南籍的老兵就告訴我,背後議論別人的優點或長處不算是自由主義,而議論人家的缺點、毛病或生理缺陷才是自由主義。我就很受啟發。我認為這樣的認識現在也不過時。當然公眾人物除外,某些名人偷稅漏稅走私販毒打罵記者,隻要不是無中生有、造謠生事,不守著他的時候議論一下也沒什麽不可以。作家們的作品也可以隨便議論。
有一年,我們政治部的個同誌家裏遭了災,有好心的同誌提議大夥捐一點款幫助他一下,我們也都拿了錢。可領導上知道之後又將錢退給了我們。他當時說,大夥的心意是好的,是學雷鋒,但我們黨講究有困難依靠組織解決,不提倡個人捐款幫助他人,這樣他心裏就會永遠感謝黨、感謝組織,而不是感謝個人,我們反對在革命隊伍裏麵搞個人感情投資拉私人關係。這一點現在好像有點過時了,如今各種各樣的捐款集資甚至強令攤派什麽的可是太多了,是市場經濟的原因嗎?
那個接班人的五條標準對我的影響也特別大。如今它可能不再是提幹的標準,但起碼可以是做人的標準我認為。
……我在部隊十四年,學習和養成了些老觀念,有時我會為這些觀念所困惑,甚至遭遇不識時務之尷尬,但我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