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永樂大帝4
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 作者:彩色的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次,他用了開國元勳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
【本以為虎父無犬子,沒想到這個李景隆其實徒有虛名】
【朱棣也知道李景隆是個一戳就破的雞蛋,他心裏十分高興】
【但李景隆的五十萬大軍卻十分愁人】
【關鍵時刻,他想起了自己的弟弟寧王朱權】
【他向朱權借兵,承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
【借兵成功之後朱棣很快就打得李景隆的軍隊潰不成軍,】
【關鍵時刻李景隆竟然拋下軍隊連夜逃跑,】
【知道李景隆的性子朱棣開始對他使用針對的戰術】
【他謊稱遠征大同,李景隆聽後馬上出兵支援】
【沒想到李景隆剛到大同,朱棣就帶著人馬迴家了】
【李景隆再傻也知道自己被耍了,】
【軍隊在冰天雪地裏行軍本就艱難,現在白跑一趟士氣直接大降】
【1400年,氣不過的李景隆帶著六十萬大軍和朱棣在白溝河相遇了】
【這一次,他帶著一位朱棣的老部下,那人熟悉朱棣的作戰方式】
【但最終李景隆還是大敗】
漢武帝抬頭凝視著天幕上關於李景隆的內容,不禁嗤之以鼻,滿臉不屑地搖了搖頭,
“這當皇帝的莫非真是昏了頭不成?竟然會如此輕率地將如此多兵馬交由一個乳臭未幹、毫無經驗的毛頭小子來統率?”
他眉頭緊蹙,對此事感到極為不滿,
緊接著,漢武帝又對李景隆的做法憤憤不平,
“身為一軍之將,本應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可這家夥居然臨陣脫逃!”
“此等行徑,無疑給那些浴血奮戰的士兵們帶來了沉重至極的打擊”
“倘若我處於那個皇帝的位置,定要揮刀斬下此人頭顱,管他是誰家的孩子?”
說罷,漢武帝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宣泄滿腔憤懣,
此時,漢武帝腦海之中浮現出自己麾下的兩位猛將——衛青和霍去病的身影,
想起他們二人所立下的赫赫戰功以及英勇無畏的表現,漢武帝臉上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抹自豪而欣慰的笑容,
隻要有這兩人在,自己征討匈奴之時便可高枕無憂。
【見此情景朱允炆更加慌張,】
【於是他又一次臨陣換將成盛庸】
【這次他還真換對人了】
【朱棣在盛庸手上連連受挫】
【東昌之戰,盛庸將朱棣重重包圍,】
【朱棣手下第一大將張玉為營救朱棣戰死沙場】
【就連朱棣的次子朱高旭也險些命喪,】
【這一戰讓朱棣深受挫敗,軍隊也士氣低迷】
【在這關鍵時刻還是姚廣孝站了出來】
【他用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勸朱棣重新鼓起勇氣並提出新的作戰計劃——直搗應天】
【1401年,朱棣率領軍隊一路南下】
【等到他站在南京城外的時候,盛庸的軍隊還在趕迴來的路上】
【這一次,朱允炆終於怕了,他提議和朱棣平分江山,隻要朱棣能退兵】
【但船到橋頭,朱棣怎麽可能同意】
【在1402年,朱棣與李景隆等人裏應外合,不費一兵一卒就進駐了皇宮,史稱金川門之變】
【他進入皇宮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朱允炆】
【但沒想到找遍全宮上下也沒找到他的人】
【有人說他自焚而死,有人說他從地道逃出皇宮出家為僧】
【朱允炆的下落,也是明朝曆史的第一大懸案】
【同年,朱棣登基稱帝,接管了父親的江山】
【之後他開始大肆殺戮,殺掉了很多反對他的人】
【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方孝孺,】
【據說他被朱棣誅十族,連宗族親友,甚至學生都沒落下】
【但這隻是野史記載,曆史上應該沒有其事】
【登基之後的朱棣深知自己謀反罪孽深重,他開始為自己贖罪】
【他將建文時期被廢黜的諸王恢複原位,允他們進京朝見】
【他恢複舊製,大赦天下,恢複田地,選拔官員】
【他主持修篆《永樂大典》,派鄭和下西洋,南北征戰親征瓦剌和韃靼,親征阿魯台,最後於大軍班師途中逝世】
【他的治理被稱為“永樂盛世”】
【因為做錯了一件事,他這一生都在贖罪】
【他隻想做些什麽,再多做些什麽,隻希望後人在罵他謀朝篡位的時候能記起他的好】
【能記得他雖然是一個亂臣賊子,但也是一個好皇帝】
看到最後,康熙心中感慨萬分,
“要是當初朱元璋沒有殺掉藍玉,朱棣肯定不會造反成功的,一切都是因果報應啊……”
思索至此,康熙決定以後一定要善待功臣,絕不寒了他們的心……
……………………
視頻結束後,秦雨墨十分感慨,
“可惜耗時耗力的《永樂大典》到現在已經失傳了”
朱棣:秦小姐,別可惜,朕現在就讓他們多寫幾套好好保存
康熙:確實,我其實也想看看完整版的《永樂大典》
朱棣:那沒事兒,我在自己墓裏多塞兩套,讓我後代的子孫們也都在墓裏塞兩套,要不臣子們也塞了吧,總會有一套傳下來的
秦雨墨:感謝永樂大帝,您真是太疼我們這些後輩了
朱棣:哈哈哈,朕搞這《永樂大典》就是給人看的,不能到最後朕東西搞了沒人看了啊
…………
不久之後,某個平行時空,專家們在考古明代某墓穴時發現了完整的《永樂大典》…………
………………
評論區……
陰陽歸一:{朱棣,上下五千年唯一一個有英文名的皇帝[讚]}
希爾維婭\/謝燃:{朱棣最大的功就是永樂大典和遷都北京[讚]}
瑞安殿下:{還有鄭和下西洋}
千與千祈:{下西洋順便找找建文[狗頭]}
南太群島的黃雲初:{想削藩就用推恩令啊,哪能上來就幹}
白國的王希月:{最諷刺的是朱棣完成了建文遺願—— 削藩}
苦惱的魚: {削藩沒錯,錯的是方式[捂臉]}
君悅司:{他沒有老朱那種廢宰相還要等十年抓住把柄才動手的毅力}
五音不全的大音樂家:{洪武15年,朱雄英和馬皇後死了,洪武25年,朱標死了,洪武28年朱爽死了,洪武31年朱棡死了,朱棣就成了活著的老大,根據嫡長子繼承製,要是我我也不甘心}
123:{還得是李景隆[讚] 既讓大家覺得我盡力了又給了朱棣機會,最後開門迎接獲得最大功勞。}
通體漆黑的唐穆宗: {朱元璋隻給朱棣留了800府兵,朱允炆還能把皇位丟了[捂臉][捂臉]}
愛吃龍蝦的青祖:{他知道自己名不正言不順,把一切精力放在擴大疆土上,他讓他的孩子名正言順,天命所歸!}
: {草民朱元璋參見永樂大帝[跪拜]}
宮尚角的老婆:{呔,簡直是倒反天罡!}
【本以為虎父無犬子,沒想到這個李景隆其實徒有虛名】
【朱棣也知道李景隆是個一戳就破的雞蛋,他心裏十分高興】
【但李景隆的五十萬大軍卻十分愁人】
【關鍵時刻,他想起了自己的弟弟寧王朱權】
【他向朱權借兵,承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
【借兵成功之後朱棣很快就打得李景隆的軍隊潰不成軍,】
【關鍵時刻李景隆竟然拋下軍隊連夜逃跑,】
【知道李景隆的性子朱棣開始對他使用針對的戰術】
【他謊稱遠征大同,李景隆聽後馬上出兵支援】
【沒想到李景隆剛到大同,朱棣就帶著人馬迴家了】
【李景隆再傻也知道自己被耍了,】
【軍隊在冰天雪地裏行軍本就艱難,現在白跑一趟士氣直接大降】
【1400年,氣不過的李景隆帶著六十萬大軍和朱棣在白溝河相遇了】
【這一次,他帶著一位朱棣的老部下,那人熟悉朱棣的作戰方式】
【但最終李景隆還是大敗】
漢武帝抬頭凝視著天幕上關於李景隆的內容,不禁嗤之以鼻,滿臉不屑地搖了搖頭,
“這當皇帝的莫非真是昏了頭不成?竟然會如此輕率地將如此多兵馬交由一個乳臭未幹、毫無經驗的毛頭小子來統率?”
他眉頭緊蹙,對此事感到極為不滿,
緊接著,漢武帝又對李景隆的做法憤憤不平,
“身為一軍之將,本應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可這家夥居然臨陣脫逃!”
“此等行徑,無疑給那些浴血奮戰的士兵們帶來了沉重至極的打擊”
“倘若我處於那個皇帝的位置,定要揮刀斬下此人頭顱,管他是誰家的孩子?”
說罷,漢武帝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宣泄滿腔憤懣,
此時,漢武帝腦海之中浮現出自己麾下的兩位猛將——衛青和霍去病的身影,
想起他們二人所立下的赫赫戰功以及英勇無畏的表現,漢武帝臉上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抹自豪而欣慰的笑容,
隻要有這兩人在,自己征討匈奴之時便可高枕無憂。
【見此情景朱允炆更加慌張,】
【於是他又一次臨陣換將成盛庸】
【這次他還真換對人了】
【朱棣在盛庸手上連連受挫】
【東昌之戰,盛庸將朱棣重重包圍,】
【朱棣手下第一大將張玉為營救朱棣戰死沙場】
【就連朱棣的次子朱高旭也險些命喪,】
【這一戰讓朱棣深受挫敗,軍隊也士氣低迷】
【在這關鍵時刻還是姚廣孝站了出來】
【他用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勸朱棣重新鼓起勇氣並提出新的作戰計劃——直搗應天】
【1401年,朱棣率領軍隊一路南下】
【等到他站在南京城外的時候,盛庸的軍隊還在趕迴來的路上】
【這一次,朱允炆終於怕了,他提議和朱棣平分江山,隻要朱棣能退兵】
【但船到橋頭,朱棣怎麽可能同意】
【在1402年,朱棣與李景隆等人裏應外合,不費一兵一卒就進駐了皇宮,史稱金川門之變】
【他進入皇宮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朱允炆】
【但沒想到找遍全宮上下也沒找到他的人】
【有人說他自焚而死,有人說他從地道逃出皇宮出家為僧】
【朱允炆的下落,也是明朝曆史的第一大懸案】
【同年,朱棣登基稱帝,接管了父親的江山】
【之後他開始大肆殺戮,殺掉了很多反對他的人】
【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方孝孺,】
【據說他被朱棣誅十族,連宗族親友,甚至學生都沒落下】
【但這隻是野史記載,曆史上應該沒有其事】
【登基之後的朱棣深知自己謀反罪孽深重,他開始為自己贖罪】
【他將建文時期被廢黜的諸王恢複原位,允他們進京朝見】
【他恢複舊製,大赦天下,恢複田地,選拔官員】
【他主持修篆《永樂大典》,派鄭和下西洋,南北征戰親征瓦剌和韃靼,親征阿魯台,最後於大軍班師途中逝世】
【他的治理被稱為“永樂盛世”】
【因為做錯了一件事,他這一生都在贖罪】
【他隻想做些什麽,再多做些什麽,隻希望後人在罵他謀朝篡位的時候能記起他的好】
【能記得他雖然是一個亂臣賊子,但也是一個好皇帝】
看到最後,康熙心中感慨萬分,
“要是當初朱元璋沒有殺掉藍玉,朱棣肯定不會造反成功的,一切都是因果報應啊……”
思索至此,康熙決定以後一定要善待功臣,絕不寒了他們的心……
……………………
視頻結束後,秦雨墨十分感慨,
“可惜耗時耗力的《永樂大典》到現在已經失傳了”
朱棣:秦小姐,別可惜,朕現在就讓他們多寫幾套好好保存
康熙:確實,我其實也想看看完整版的《永樂大典》
朱棣:那沒事兒,我在自己墓裏多塞兩套,讓我後代的子孫們也都在墓裏塞兩套,要不臣子們也塞了吧,總會有一套傳下來的
秦雨墨:感謝永樂大帝,您真是太疼我們這些後輩了
朱棣:哈哈哈,朕搞這《永樂大典》就是給人看的,不能到最後朕東西搞了沒人看了啊
…………
不久之後,某個平行時空,專家們在考古明代某墓穴時發現了完整的《永樂大典》…………
………………
評論區……
陰陽歸一:{朱棣,上下五千年唯一一個有英文名的皇帝[讚]}
希爾維婭\/謝燃:{朱棣最大的功就是永樂大典和遷都北京[讚]}
瑞安殿下:{還有鄭和下西洋}
千與千祈:{下西洋順便找找建文[狗頭]}
南太群島的黃雲初:{想削藩就用推恩令啊,哪能上來就幹}
白國的王希月:{最諷刺的是朱棣完成了建文遺願—— 削藩}
苦惱的魚: {削藩沒錯,錯的是方式[捂臉]}
君悅司:{他沒有老朱那種廢宰相還要等十年抓住把柄才動手的毅力}
五音不全的大音樂家:{洪武15年,朱雄英和馬皇後死了,洪武25年,朱標死了,洪武28年朱爽死了,洪武31年朱棡死了,朱棣就成了活著的老大,根據嫡長子繼承製,要是我我也不甘心}
123:{還得是李景隆[讚] 既讓大家覺得我盡力了又給了朱棣機會,最後開門迎接獲得最大功勞。}
通體漆黑的唐穆宗: {朱元璋隻給朱棣留了800府兵,朱允炆還能把皇位丟了[捂臉][捂臉]}
愛吃龍蝦的青祖:{他知道自己名不正言不順,把一切精力放在擴大疆土上,他讓他的孩子名正言順,天命所歸!}
: {草民朱元璋參見永樂大帝[跪拜]}
宮尚角的老婆:{呔,簡直是倒反天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