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過於擔心馬修的幺蛾子聖體的威力,張中科長決定反向操作,給馬修找一個一看就要出幺蛾子的任務,看是不是可以負負得正。
精挑細選了一番之後,張中科長就給了馬修一個“迷魂”的案子。
這個案子的委托人名叫徐颯飛,他聲稱自己的女朋友不愛自己了,一定是中了什麽魔法,或被下了什麽魔藥,要求法術事務局派法師來查個清楚。
按道理說,這種報案是該先分到刑事科的,額如果真是被施了法、下了藥,那就絕對是刑事案子。
可因為現在是情人節關口,這個時候來報這種案的實在是太多了,刑事口那邊忙不過來,且大多數案子都是庸人自擾,刑事口就把這類報案轉給了民事口。
按照原定的程序,如果民事口的法師初查後發現這裏麵確實有刑事犯罪,就再轉迴給刑事口,但很多時候刑事口會說,反正也不是什麽重罪,民事口接著辦就行了。
民事二科也分了許多這一類的案子,張中科長篩了一遍,就覺得徐颯飛的案子絕對要出幺蛾子。
徐颯飛可是個名人。
徐颯飛出名就出名在他是徐本兮的弟弟。
徐本兮是一個暢銷小說作家,擅長寫問題青少年。
徐本兮每一本書中的問題青少年都是以徐颯飛為原型。
徐本兮比徐颯飛大了近二十歲,兩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三十多歲的時候,徐本兮在網上開了個帖子,本意是把惹自己不快的弟弟徐颯飛的事跡掛網上,讓才十來歲的徐颯飛早早經曆網暴的教育。
帖子火了之後,徐本兮出了書,一本接一本,都以徐颯飛為原型。
徐颯飛不想出名也是不行了,但所幸並不都是惡名,也有不少人覺得徐颯飛是一個率性的人。
徐颯飛本人是一直聲稱不喜歡以這種方式出名,被所有人帶著有色眼鏡看。
之前還有過新聞,徐颯飛把徐本兮揍住了院。
在這個任務的申請書中,徐颯飛口中這個女朋友是徐本兮的妻子,大自己七八歲的嫂子,一個曾經的電影明星,馮曉靈。
馮曉靈也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電影明星。雖然說沒有哪個電影明星可以用簡單來形容,但馮曉靈絕對是他們裏麵最不簡單的。
馮曉靈主演的每一部電影都會票房大賣,但絕對要死人,有時死導演,有時死男一號,有時死製片人。
這些人無不是死於非命。
據傳聞,這都是馮曉靈身上的詛咒所致。
雖然已經有許多法學家為馮曉靈站台,說她身上除了不可阻擋的魅力之外,沒有任何詛咒,但信者寥寥。
看完這個任務申請書,張中科長就覺得這個任務要素實在是太過齊全了,絕對要出幺蛾子,而且是那種要出人命的幺蛾子。
法師們難免會有不講科學,也不講法學,而迷信講玄學的時候,即使是公職法師,已經當上科級領導的公職法師,也會偶爾迷信講玄學。
張中科長決定把這個案子分給馬修,也是因為覺得徐颯飛這一家的事情,講科學、講法學都是徒勞,不如就給玄學一個機會吧,讓身上有幺蛾子玄學加持的馬修來試試。
當然,張中科長是不可能這樣直接把真實想法講給馬修,倒不是為了馬修的尊嚴,而是怕玄學的事情,說出去就不靈了。
領了這個案子之後,馬修真就以為自己被張中科長高看了一眼,成了疑難雜症專家。
徐颯飛、徐本兮、馮曉靈這三人,馬修也是就知道的,但認識的過程與大多數同齡人不同。
與馬修同齡的人,大多數是青春期的時候就看過徐本兮的小說,先認識了徐本兮,後來通過雜誌、訪談知道了故事裏的原型是徐颯飛,而後認識了徐颯飛,再後來看了徐本兮小說改編的電影,就認識了馮曉靈。
馬修認識這三個人並不是按照這個順序。
無論是原主馬修、還是現馬修,都沒有太多青春期情懷,對這一類青春期問題少年題材不怎麽感冒,都沒看過徐本兮的小說。
馬修穿越過來之後,在瀏覽網站的時候,看到了馮曉靈的圖片。
當時馬修還不知道圖片上的人是誰,就隻覺得好美,是兩輩子見過得最美的人。
然後,馬修就學會了這方世界搜索引擎中的圖片檢索功能,知道了這位美人原來是叫馮曉靈,並且如此有故事,而後又認識了徐本兮、徐颯飛。
時至今日,第一眼的驚豔已經沒了,馬修早已不再覺得馮曉靈天下第一號美女,並且已經許久沒再想起過這三個人。
看完案卷,馬修帶著疑惑搜索了三個人的消息。
馮曉靈已經息影幾年,沒太多新消息,但網上還是有不少近照,依然美麗。
徐本兮也已經許久沒寫新書,但新消息卻是不少,多是與緋聞有關。
徐颯飛在網上最近一張照片,還是五六年前的照片,拍攝於戒癮所大門口,不知是正準備進去,還是剛出來。
但無論馬修怎麽檢索,都搜不到徐颯飛與馮曉靈之間有什麽八卦緋聞。
看來網上是不會有什麽收獲,馬修就打算見見真人。
在聯係徐颯飛之前,馬修又想到,之前好像有一個說法,馬修同齡的那一代人中,在普通人中,每五個人裏就肯定有一個人是徐本兮的書迷。
宋大偉、朱小能、楚北山、孟春秋、胡青雲,正好是五個人。
馬修分別給他們發了信息,問他們是不是徐本兮的書迷。
朱小能、楚北山、孟春秋、胡青雲都是簡單迴複說自己不是,宋大偉則是情緒激烈地否認,並說“傻x才會看徐本兮寫的書”。
馬修這下知道誰曾是徐本兮的書迷,而現在又不好意思承認了。
幾番追問之後,宋大偉隻能承認,自己年輕時“誤入歧途”,迷戀上了徐本兮的書,不僅每一本都看過,而且每一部改編電影也都看過。
在宋大偉發誓保密之後,馬修就將案子的情況告訴了宋大偉,問他知不知道徐颯飛、馮曉靈之間的八卦。
精挑細選了一番之後,張中科長就給了馬修一個“迷魂”的案子。
這個案子的委托人名叫徐颯飛,他聲稱自己的女朋友不愛自己了,一定是中了什麽魔法,或被下了什麽魔藥,要求法術事務局派法師來查個清楚。
按道理說,這種報案是該先分到刑事科的,額如果真是被施了法、下了藥,那就絕對是刑事案子。
可因為現在是情人節關口,這個時候來報這種案的實在是太多了,刑事口那邊忙不過來,且大多數案子都是庸人自擾,刑事口就把這類報案轉給了民事口。
按照原定的程序,如果民事口的法師初查後發現這裏麵確實有刑事犯罪,就再轉迴給刑事口,但很多時候刑事口會說,反正也不是什麽重罪,民事口接著辦就行了。
民事二科也分了許多這一類的案子,張中科長篩了一遍,就覺得徐颯飛的案子絕對要出幺蛾子。
徐颯飛可是個名人。
徐颯飛出名就出名在他是徐本兮的弟弟。
徐本兮是一個暢銷小說作家,擅長寫問題青少年。
徐本兮每一本書中的問題青少年都是以徐颯飛為原型。
徐本兮比徐颯飛大了近二十歲,兩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三十多歲的時候,徐本兮在網上開了個帖子,本意是把惹自己不快的弟弟徐颯飛的事跡掛網上,讓才十來歲的徐颯飛早早經曆網暴的教育。
帖子火了之後,徐本兮出了書,一本接一本,都以徐颯飛為原型。
徐颯飛不想出名也是不行了,但所幸並不都是惡名,也有不少人覺得徐颯飛是一個率性的人。
徐颯飛本人是一直聲稱不喜歡以這種方式出名,被所有人帶著有色眼鏡看。
之前還有過新聞,徐颯飛把徐本兮揍住了院。
在這個任務的申請書中,徐颯飛口中這個女朋友是徐本兮的妻子,大自己七八歲的嫂子,一個曾經的電影明星,馮曉靈。
馮曉靈也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電影明星。雖然說沒有哪個電影明星可以用簡單來形容,但馮曉靈絕對是他們裏麵最不簡單的。
馮曉靈主演的每一部電影都會票房大賣,但絕對要死人,有時死導演,有時死男一號,有時死製片人。
這些人無不是死於非命。
據傳聞,這都是馮曉靈身上的詛咒所致。
雖然已經有許多法學家為馮曉靈站台,說她身上除了不可阻擋的魅力之外,沒有任何詛咒,但信者寥寥。
看完這個任務申請書,張中科長就覺得這個任務要素實在是太過齊全了,絕對要出幺蛾子,而且是那種要出人命的幺蛾子。
法師們難免會有不講科學,也不講法學,而迷信講玄學的時候,即使是公職法師,已經當上科級領導的公職法師,也會偶爾迷信講玄學。
張中科長決定把這個案子分給馬修,也是因為覺得徐颯飛這一家的事情,講科學、講法學都是徒勞,不如就給玄學一個機會吧,讓身上有幺蛾子玄學加持的馬修來試試。
當然,張中科長是不可能這樣直接把真實想法講給馬修,倒不是為了馬修的尊嚴,而是怕玄學的事情,說出去就不靈了。
領了這個案子之後,馬修真就以為自己被張中科長高看了一眼,成了疑難雜症專家。
徐颯飛、徐本兮、馮曉靈這三人,馬修也是就知道的,但認識的過程與大多數同齡人不同。
與馬修同齡的人,大多數是青春期的時候就看過徐本兮的小說,先認識了徐本兮,後來通過雜誌、訪談知道了故事裏的原型是徐颯飛,而後認識了徐颯飛,再後來看了徐本兮小說改編的電影,就認識了馮曉靈。
馬修認識這三個人並不是按照這個順序。
無論是原主馬修、還是現馬修,都沒有太多青春期情懷,對這一類青春期問題少年題材不怎麽感冒,都沒看過徐本兮的小說。
馬修穿越過來之後,在瀏覽網站的時候,看到了馮曉靈的圖片。
當時馬修還不知道圖片上的人是誰,就隻覺得好美,是兩輩子見過得最美的人。
然後,馬修就學會了這方世界搜索引擎中的圖片檢索功能,知道了這位美人原來是叫馮曉靈,並且如此有故事,而後又認識了徐本兮、徐颯飛。
時至今日,第一眼的驚豔已經沒了,馬修早已不再覺得馮曉靈天下第一號美女,並且已經許久沒再想起過這三個人。
看完案卷,馬修帶著疑惑搜索了三個人的消息。
馮曉靈已經息影幾年,沒太多新消息,但網上還是有不少近照,依然美麗。
徐本兮也已經許久沒寫新書,但新消息卻是不少,多是與緋聞有關。
徐颯飛在網上最近一張照片,還是五六年前的照片,拍攝於戒癮所大門口,不知是正準備進去,還是剛出來。
但無論馬修怎麽檢索,都搜不到徐颯飛與馮曉靈之間有什麽八卦緋聞。
看來網上是不會有什麽收獲,馬修就打算見見真人。
在聯係徐颯飛之前,馬修又想到,之前好像有一個說法,馬修同齡的那一代人中,在普通人中,每五個人裏就肯定有一個人是徐本兮的書迷。
宋大偉、朱小能、楚北山、孟春秋、胡青雲,正好是五個人。
馬修分別給他們發了信息,問他們是不是徐本兮的書迷。
朱小能、楚北山、孟春秋、胡青雲都是簡單迴複說自己不是,宋大偉則是情緒激烈地否認,並說“傻x才會看徐本兮寫的書”。
馬修這下知道誰曾是徐本兮的書迷,而現在又不好意思承認了。
幾番追問之後,宋大偉隻能承認,自己年輕時“誤入歧途”,迷戀上了徐本兮的書,不僅每一本都看過,而且每一部改編電影也都看過。
在宋大偉發誓保密之後,馬修就將案子的情況告訴了宋大偉,問他知不知道徐颯飛、馮曉靈之間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