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雲兒再次聽到喬綠兒和楊氏討論著要把家中的產業都給自己用作嫁妝。
這一次,顧長清和墨兒也在,算是一次比較正式的討論。
墨兒也不小了,知道家中的產業都給了喬雲兒,就意味將來他便不能再如現在這樣養尊處優。
可盡管如此,他還是半點沒有覺得不舍的點頭答應了喬綠兒的提議。
這次楊氏應的也幹脆,隻覺得財帛讓人虛榮心膨脹而容易失去自我,所以這些錢財她覺得不要也罷。
若是自己真想要享受榮華富貴,那也該是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賺來的才能讓自己理直氣壯。
而顧長清,自是和喬綠兒曆來都是一體的。
喬雲兒在門外聽著他們的討論,心中隻覺得一陣暖。
這算是歹竹出好筍了,喬綠兒和墨兒身上,都沒有半點喬家成和楊氏的習性。
如今她和楊氏算是冰釋前嫌,可是到底是不親厚的了。
她對她沒有多少母子情分她心裏明白,當時怕她闖禍連累家人的下意識舉動那才是她骨子裏最真實的反應。
至於如今她肯鬆口說把產業給她了,其實都是權衡利弊的結果罷了。
但是,能給就不錯了,她又不是真正的喬雲兒,也不奢望著真的能和楊氏有多深的母女情分。
事到如今,她對誰都沒有恨的,無論是喬家成還是楊氏她都不恨,她隻是覺得無所謂而已。
她推開門,眉眼都是笑意的看著眾人道:
“那些產業,就都留給大姐姐和墨兒吧,我的嫁妝,就隻需要把我手上的產業帶走就得了。
另外你們給些添妝,算是祝福就夠了。我不需要哪些產業的,我也懶得打理。
我若是想要錢,有的是賺錢的法子,實在不差那一點。”
喬雲兒原本是想著趁現在就讓他們分好家裏的產業的,但是想想又覺得自己還是不要插手的好。
既然自己決定不要了,那就隨便他們怎麽分。
若是她們是貪得無厭的人,那他們就不值得她去插手;若是她們都是懂得互相謙讓的,又何須讓她去多此一舉呢?
她把飯做出來了,也無需要她再分別喂進他的的口中去。
至於錢財的事,她也不是不貪。
到底喬綠兒真心待她一場,她自然是心甘情願把那些產業留給她的。
墨兒也是個好孩子,至少對她這個做姐姐的,也是向來聽話敬重。
況且他讀書尚且算可以,將來說不定還能有個好的前途,她就當自己是提前投資了。
喬綠兒聽喬雲兒拒絕了她的想法,當即便是有些急切起來。
“雲兒,你好歹如今已是縣主的身份,嫁的又是那樣的人家,若不是把家中產業都帶上,嫁妝單子上定然會不好看。
整個湖州府都看著呢,姐姐不想讓你成為別人眼中的笑話。
堂堂縣主,連件像樣的嫁妝都拿不出來,不就是讓人笑話嗎?”
喬綠兒做出這樣的決定,也不單單隻是因為賭氣而已,更多的,還是想到喬雲兒的將來。
楊氏一直都沒有想到這一層,聽喬綠兒如此說,她隻是詫異的看了她一眼。
方才,喬雲兒拒絕了喬綠兒的提議,她是暗暗鬆了一口氣的,如今又聽到這樣的說法,她心中又跟著糾結了起來。
這個時候,卻是見喬雲兒笑了起來,她拉著喬綠兒做了下來道:
“嫁妝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這幾年,我手中的產業也是賺了些錢的。
畢竟我賣的東西利潤大,比家中的產業來錢要快上一些的。
再說,我是聖上親封的縣主,我們家是什麽情況聖上應該是再清楚不過的,所以宮中那邊自然還會準備一份嫁妝的,不會讓我成為旁人的笑話。
我若是丟了臉,那不是等於聖上丟了臉嗎?”
喬雲兒說的肯定,像是早早就得到了消息一般。
可她就是這樣篤定了,封了個縣主卻沒有任何賞賜這本身就不合常理,那麽就隻有一個解釋。
聖上為了省錢,隻怕是把賞賜當成嫁妝一並給她了。
喬雲兒的話,喬綠兒將信將疑,皺著眉頭,看向了顧長清。
“按常理來說,縣主出嫁,宮中是不一定會準備嫁妝的,但是雲兒和子恆是聖旨賜婚,且冊封縣主時沒有賞賜,隻怕雲兒說的也是真的。”
顧長清解釋著,喬雲兒卻是在心中一陣歎息。
家貧啊……就是嫁妝這裏,都要算計到聖上頭上去了。
可是,誰又知道,她手上早就已經有了謝子恆給的價值幾萬兩的嫁妝了呢。
想要炫耀卻又不能的感覺,可真是讓她哪哪都不得勁呢。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喬雲兒沒有再刻意去關注府城那邊的消息,隻是謝子恆偶爾的來信中會提及一些罷了。
她現在不想多做過問,她幫不上什麽忙,問了也不過是自尋煩惱而已,所以幹脆就隻是乖乖在家中看著鈴鐺日夜不停的趕工幫她繡著嫁衣。
眼看著婚期越來越近,雖然喬雲兒拒絕了喬綠兒把家產給她做陪嫁的提議,但是她還是把這些年來的三分之二的積蓄給了她做嫁妝。
宅子的倉庫裏,也漸漸堆滿了給她一件件置辦迴來的嫁妝。
謝子恆帶來的聘禮,他們是一樣沒有留,盡數又折迴去給她做了嫁妝。
可就算是這樣,喬綠兒始終覺得不夠,已有三十六抬的嫁妝了,在清河縣已經算是頭一份,可是她還是覺得不夠,畢竟是縣主嫁人。
直到約定出嫁前的兩天,朝廷的賞賜姍姍來遲,卻是帶來了豐厚的添妝。
那些添妝裏,多是古玩字畫,再者就是些頭麵布料,看上去也算是華貴。
這樣一湊下來,喬雲兒的嫁妝也算是湊出了一個六十六抬來。
這樣豐厚的嫁妝,就是放在整個府城,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了。
如此,喬綠兒一顆心才算落了下來。
出嫁前一天,是女方家曬妝的日子,也都是後宅女子來添妝。
楊家那邊的女眷幾乎都來了,三房的,甚至是三河縣內有頭有臉的人家都來添妝,畢竟是縣主,嫁的還是總督大人。
尋常喬雲兒的玩伴,也大多是那幾個表姐妹堂姐妹的,這會子倒是嫁人的沒有嫁人都來陪著她聊天。
晚飯後,喬雲兒特意找了李氏說話,知道現在大舅舅和小舅舅都在家務農,喬雲兒便是知道勸不迴他們了。
當即,喬雲兒便想到了讓兩位舅舅去買些荒山種果樹,三年五載的果子能吃了,便把果子做成罐頭、果幹等,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謀生之路。
喬雲兒把想法和李氏說了以後,李氏也是慎重的說會迴去商量。
喬雲兒便是笑著讓李氏迴去商量好,若是有不懂的,自是可以寫信問她。
她掛心著楊家的事,如今和李氏說了以後,才算是安心的迴了房。
卻不料才關了房門要準備睡覺,喬綠兒便是鬼鬼祟祟的進了門,強行給她塞了一本書喊她自己看,便轉身出了房門去。
喬雲兒滿臉疑惑,猝不及防的把那書翻開。
好家夥,古人這寫實的畫技竟是都用在這上麵了,可真叫一個畫得栩栩如生呐。
這一次,顧長清和墨兒也在,算是一次比較正式的討論。
墨兒也不小了,知道家中的產業都給了喬雲兒,就意味將來他便不能再如現在這樣養尊處優。
可盡管如此,他還是半點沒有覺得不舍的點頭答應了喬綠兒的提議。
這次楊氏應的也幹脆,隻覺得財帛讓人虛榮心膨脹而容易失去自我,所以這些錢財她覺得不要也罷。
若是自己真想要享受榮華富貴,那也該是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賺來的才能讓自己理直氣壯。
而顧長清,自是和喬綠兒曆來都是一體的。
喬雲兒在門外聽著他們的討論,心中隻覺得一陣暖。
這算是歹竹出好筍了,喬綠兒和墨兒身上,都沒有半點喬家成和楊氏的習性。
如今她和楊氏算是冰釋前嫌,可是到底是不親厚的了。
她對她沒有多少母子情分她心裏明白,當時怕她闖禍連累家人的下意識舉動那才是她骨子裏最真實的反應。
至於如今她肯鬆口說把產業給她了,其實都是權衡利弊的結果罷了。
但是,能給就不錯了,她又不是真正的喬雲兒,也不奢望著真的能和楊氏有多深的母女情分。
事到如今,她對誰都沒有恨的,無論是喬家成還是楊氏她都不恨,她隻是覺得無所謂而已。
她推開門,眉眼都是笑意的看著眾人道:
“那些產業,就都留給大姐姐和墨兒吧,我的嫁妝,就隻需要把我手上的產業帶走就得了。
另外你們給些添妝,算是祝福就夠了。我不需要哪些產業的,我也懶得打理。
我若是想要錢,有的是賺錢的法子,實在不差那一點。”
喬雲兒原本是想著趁現在就讓他們分好家裏的產業的,但是想想又覺得自己還是不要插手的好。
既然自己決定不要了,那就隨便他們怎麽分。
若是她們是貪得無厭的人,那他們就不值得她去插手;若是她們都是懂得互相謙讓的,又何須讓她去多此一舉呢?
她把飯做出來了,也無需要她再分別喂進他的的口中去。
至於錢財的事,她也不是不貪。
到底喬綠兒真心待她一場,她自然是心甘情願把那些產業留給她的。
墨兒也是個好孩子,至少對她這個做姐姐的,也是向來聽話敬重。
況且他讀書尚且算可以,將來說不定還能有個好的前途,她就當自己是提前投資了。
喬綠兒聽喬雲兒拒絕了她的想法,當即便是有些急切起來。
“雲兒,你好歹如今已是縣主的身份,嫁的又是那樣的人家,若不是把家中產業都帶上,嫁妝單子上定然會不好看。
整個湖州府都看著呢,姐姐不想讓你成為別人眼中的笑話。
堂堂縣主,連件像樣的嫁妝都拿不出來,不就是讓人笑話嗎?”
喬綠兒做出這樣的決定,也不單單隻是因為賭氣而已,更多的,還是想到喬雲兒的將來。
楊氏一直都沒有想到這一層,聽喬綠兒如此說,她隻是詫異的看了她一眼。
方才,喬雲兒拒絕了喬綠兒的提議,她是暗暗鬆了一口氣的,如今又聽到這樣的說法,她心中又跟著糾結了起來。
這個時候,卻是見喬雲兒笑了起來,她拉著喬綠兒做了下來道:
“嫁妝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這幾年,我手中的產業也是賺了些錢的。
畢竟我賣的東西利潤大,比家中的產業來錢要快上一些的。
再說,我是聖上親封的縣主,我們家是什麽情況聖上應該是再清楚不過的,所以宮中那邊自然還會準備一份嫁妝的,不會讓我成為旁人的笑話。
我若是丟了臉,那不是等於聖上丟了臉嗎?”
喬雲兒說的肯定,像是早早就得到了消息一般。
可她就是這樣篤定了,封了個縣主卻沒有任何賞賜這本身就不合常理,那麽就隻有一個解釋。
聖上為了省錢,隻怕是把賞賜當成嫁妝一並給她了。
喬雲兒的話,喬綠兒將信將疑,皺著眉頭,看向了顧長清。
“按常理來說,縣主出嫁,宮中是不一定會準備嫁妝的,但是雲兒和子恆是聖旨賜婚,且冊封縣主時沒有賞賜,隻怕雲兒說的也是真的。”
顧長清解釋著,喬雲兒卻是在心中一陣歎息。
家貧啊……就是嫁妝這裏,都要算計到聖上頭上去了。
可是,誰又知道,她手上早就已經有了謝子恆給的價值幾萬兩的嫁妝了呢。
想要炫耀卻又不能的感覺,可真是讓她哪哪都不得勁呢。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喬雲兒沒有再刻意去關注府城那邊的消息,隻是謝子恆偶爾的來信中會提及一些罷了。
她現在不想多做過問,她幫不上什麽忙,問了也不過是自尋煩惱而已,所以幹脆就隻是乖乖在家中看著鈴鐺日夜不停的趕工幫她繡著嫁衣。
眼看著婚期越來越近,雖然喬雲兒拒絕了喬綠兒把家產給她做陪嫁的提議,但是她還是把這些年來的三分之二的積蓄給了她做嫁妝。
宅子的倉庫裏,也漸漸堆滿了給她一件件置辦迴來的嫁妝。
謝子恆帶來的聘禮,他們是一樣沒有留,盡數又折迴去給她做了嫁妝。
可就算是這樣,喬綠兒始終覺得不夠,已有三十六抬的嫁妝了,在清河縣已經算是頭一份,可是她還是覺得不夠,畢竟是縣主嫁人。
直到約定出嫁前的兩天,朝廷的賞賜姍姍來遲,卻是帶來了豐厚的添妝。
那些添妝裏,多是古玩字畫,再者就是些頭麵布料,看上去也算是華貴。
這樣一湊下來,喬雲兒的嫁妝也算是湊出了一個六十六抬來。
這樣豐厚的嫁妝,就是放在整個府城,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了。
如此,喬綠兒一顆心才算落了下來。
出嫁前一天,是女方家曬妝的日子,也都是後宅女子來添妝。
楊家那邊的女眷幾乎都來了,三房的,甚至是三河縣內有頭有臉的人家都來添妝,畢竟是縣主,嫁的還是總督大人。
尋常喬雲兒的玩伴,也大多是那幾個表姐妹堂姐妹的,這會子倒是嫁人的沒有嫁人都來陪著她聊天。
晚飯後,喬雲兒特意找了李氏說話,知道現在大舅舅和小舅舅都在家務農,喬雲兒便是知道勸不迴他們了。
當即,喬雲兒便想到了讓兩位舅舅去買些荒山種果樹,三年五載的果子能吃了,便把果子做成罐頭、果幹等,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謀生之路。
喬雲兒把想法和李氏說了以後,李氏也是慎重的說會迴去商量。
喬雲兒便是笑著讓李氏迴去商量好,若是有不懂的,自是可以寫信問她。
她掛心著楊家的事,如今和李氏說了以後,才算是安心的迴了房。
卻不料才關了房門要準備睡覺,喬綠兒便是鬼鬼祟祟的進了門,強行給她塞了一本書喊她自己看,便轉身出了房門去。
喬雲兒滿臉疑惑,猝不及防的把那書翻開。
好家夥,古人這寫實的畫技竟是都用在這上麵了,可真叫一個畫得栩栩如生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