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兩個人?
大明最強錦衣衛,一曲天外飛劍來 作者:折木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禁軍校尉一臉嚴肅地說著。
“這麽多白銀啊?看來你們收獲不少呀!”
“那這次也該給自己留點了吧?”
明武宗聽到後,臉上露出興奮的表情,“終於不用那麽拮據了吧?真是太好了!”
“……”
麵對皇上的意外之語,禁軍校尉有點兒茫然,按理說是應該慶祝國家財富增加、誇獎大臣辦事利落才對呀。
為啥變成了高興自己人手頭寬裕起來了呢?
“祝賀皇上喜得白銀入庫...”
旁邊的劉談瑾等人趕緊趴下來恭喜道。
“想要讓高鴻誌多點存款,真是不容易啊!不過總算是有所成就了!”
對於增加這麽多金銀財寶,明武宗其實不太在乎。
他在意的是,這批款項中的一部分肯定能分給他,估計怎麽著也有個幾十萬可以落到高鴻誌手裏。
就算是高大人把很大一部分用來做慈善,應該還是會有剩餘吧?
這個場麵實在讓人驚訝,從未聽說哪位皇帝主動幫手下加薪。
不過想想高鴻誌這個人選的話,似乎倒也合理。
前陣子皇上賜給他那麽多賞銀,結果高大人卻全部買了糧食等日用品送給城裏百姓,還不忘囑咐受惠者感謝的是皇家恩典,無形之中提升了君主的聲望。
後來又在河南那邊以皇上名義捐出去許多錢物救助民眾,贏得一片讚譽。
京城裏的人都知道這件事。
對於這樣一個德高望重的好官,明武宗時刻關心其生活狀態確實說得過去。
“記住以後隻要看到高鴻誌帶隊就直接放行,無需詢問!”
明武宗揮揮手對校尉講完,轉身對身邊眾人說:“咱們出去迎一迎他吧。”
然後他率先朝外走去。
其他隨從迅速緊跟而上。
他們對明武宗會出乾清宮迎接高鴻誌的事早已習以為常。
在皇帝心中,高大人的重要性顯然超過了這些宮廷侍從。
過了片刻,
高鴻誌率先到達,率領著浩大的車隊來到了乾清宮前。
看到這麽多車輛和隨行人員,明武宗的臉上浮現出喜悅的笑容。
下了馬後,高鴻誌幾步走到明武宗跟前,恭敬地作了個揖:“臣高鴻誌參見皇上。”
“參見皇上。”數百名護衛也陸續下馬或離開馬車,向明武宗深深鞠了一躬。
“都平身吧。”明武宗笑著揮手道。
“謝皇上恩典。”包括高鴻誌在內的所有侍衛感激地說。
此時劉談瑾已經開始安排將這一百輛貨車上的銀兩轉移到皇宮內庫中去了。
“高大人,最近你們怎麽有這麽多收獲?”明武宗好奇地問高鴻誌。
他真沒想到錦衣衛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籌集這麽多財富。
“啟稟皇上,雖然我們確實繳獲了不少,但總數並沒有達到兩百萬白銀,差不多是這個數字的一半左右,”
高鴻誌稍作思考,“我想既然將來這些東西都是要上交給皇上的,幹脆湊整一百萬直接給您送來好了。”
聽聞此言,明武宗感慨道:“也就是說你們大部分收入都給了朕了?”
高鴻誌點頭迴應:“是這樣的,陛下。”
“下次不必如此了,”明武宗說道,“之前已經說了隻需交納一半。
另一半你留下一部分自己使用,另一部分供整個組織運營。
這樣你自己豈不是一點都沒有了嗎?還能保證正常運轉嗎?”
對此問題,高鴻誌輕鬆地笑了笑:“目前還足夠支撐日常運作,並不需要擔心資金問題。
而且我們總有辦法保證不會缺錢花。”
聞言,明武宗深吸一口氣感歎道:“如果我朝每個官員都能像愛卿這樣忠心耿耿,何愁江山不穩啊!”
“皇上太過獎了,這不過是作為臣子應盡之責而已。”高鴻誌謙虛地說。
“的確難能可貴啊!然而能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實在是寥寥無幾!”明武宗讚許地說。
這時他又想到一個問題:“話說迴來,這段日子你應該也攢了些積蓄吧?總得保留一些給自己用才行。”
沉吟一會兒,高鴻誌答道:“感謝皇上的關心,其實我隻有那份薪水而已。”
這讓周圍的人都感到十分驚訝,沒想到他竟然什麽都沒為自己留下。
“哎……朕本想讓你留點財產也不容易啊,”明武宗無奈地說。
“不過以後還是希望你能稍微取用一點。
畢竟除了工資以外,生活也要有些其他來源嘛。”
“其實我也拿了些錢出去辦事。”高鴻誌正色解釋說。
“隻不過全部用來幫助那些需要救濟的人了。
這也是我作為朝廷官員理所應當做的事情之一吧。”
最終,明武宗隻得搖頭歎氣:“罷了,你說服力太強了。
那麽現在告訴朕,除了錢外,你還有什麽願望嗎?
無論是什麽要求朕都可以考慮滿足!”
“嘶……”
聽到明武宗的話,劉談瑾等人的臉色都變得震驚起來。
隻有高鴻誌還鎮定一些,如果換成別人這樣說,他們恐怕會懷疑明武宗是不是頭腦發熱了。
高鴻誌思考了一下,一臉認真地說:“陛下如果一定要賜我點什麽,那麽鬥膽請求陛下把兩個人賞給我。”
“兩個人?”
明武宗皺眉問道,“不知道高愛卿想要誰?”
劉談瑾等人也很好奇地看著高鴻誌,能讓高大人這麽上心的人,到底是誰?
“翰林院編修李尋歡。”
“貴州龍場驛站的驛丞王守仁。”
高鴻誌向明武宗拱手說道。
這兩人都是他急需的人才。
李尋歡是眾所周知的才華橫溢之人,如今已是弘治十八年殿試的探花。
目前他還在翰林院任職,並未辭職。
至於王守仁,他的學識貫通儒釋道三家,既能揮劍殺敵又能文思泉湧,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學者。
更關鍵的是,在未來的曆史中,王守仁被譽為真正的聖人!
對於這樣的人才,高鴻誌自然是心向往之。
他知道王守仁是在貴州龍場領悟到真諦的,但沒想到在這個世界裏,他已經在那裏呆了三年。
據說弘治帝已經看到了王守仁的潛力,於是把他從正五品的兵部貶為小小的驛丞,希望能好好錘煉他,為將來的大用做好準備。
“這麽多白銀啊?看來你們收獲不少呀!”
“那這次也該給自己留點了吧?”
明武宗聽到後,臉上露出興奮的表情,“終於不用那麽拮據了吧?真是太好了!”
“……”
麵對皇上的意外之語,禁軍校尉有點兒茫然,按理說是應該慶祝國家財富增加、誇獎大臣辦事利落才對呀。
為啥變成了高興自己人手頭寬裕起來了呢?
“祝賀皇上喜得白銀入庫...”
旁邊的劉談瑾等人趕緊趴下來恭喜道。
“想要讓高鴻誌多點存款,真是不容易啊!不過總算是有所成就了!”
對於增加這麽多金銀財寶,明武宗其實不太在乎。
他在意的是,這批款項中的一部分肯定能分給他,估計怎麽著也有個幾十萬可以落到高鴻誌手裏。
就算是高大人把很大一部分用來做慈善,應該還是會有剩餘吧?
這個場麵實在讓人驚訝,從未聽說哪位皇帝主動幫手下加薪。
不過想想高鴻誌這個人選的話,似乎倒也合理。
前陣子皇上賜給他那麽多賞銀,結果高大人卻全部買了糧食等日用品送給城裏百姓,還不忘囑咐受惠者感謝的是皇家恩典,無形之中提升了君主的聲望。
後來又在河南那邊以皇上名義捐出去許多錢物救助民眾,贏得一片讚譽。
京城裏的人都知道這件事。
對於這樣一個德高望重的好官,明武宗時刻關心其生活狀態確實說得過去。
“記住以後隻要看到高鴻誌帶隊就直接放行,無需詢問!”
明武宗揮揮手對校尉講完,轉身對身邊眾人說:“咱們出去迎一迎他吧。”
然後他率先朝外走去。
其他隨從迅速緊跟而上。
他們對明武宗會出乾清宮迎接高鴻誌的事早已習以為常。
在皇帝心中,高大人的重要性顯然超過了這些宮廷侍從。
過了片刻,
高鴻誌率先到達,率領著浩大的車隊來到了乾清宮前。
看到這麽多車輛和隨行人員,明武宗的臉上浮現出喜悅的笑容。
下了馬後,高鴻誌幾步走到明武宗跟前,恭敬地作了個揖:“臣高鴻誌參見皇上。”
“參見皇上。”數百名護衛也陸續下馬或離開馬車,向明武宗深深鞠了一躬。
“都平身吧。”明武宗笑著揮手道。
“謝皇上恩典。”包括高鴻誌在內的所有侍衛感激地說。
此時劉談瑾已經開始安排將這一百輛貨車上的銀兩轉移到皇宮內庫中去了。
“高大人,最近你們怎麽有這麽多收獲?”明武宗好奇地問高鴻誌。
他真沒想到錦衣衛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籌集這麽多財富。
“啟稟皇上,雖然我們確實繳獲了不少,但總數並沒有達到兩百萬白銀,差不多是這個數字的一半左右,”
高鴻誌稍作思考,“我想既然將來這些東西都是要上交給皇上的,幹脆湊整一百萬直接給您送來好了。”
聽聞此言,明武宗感慨道:“也就是說你們大部分收入都給了朕了?”
高鴻誌點頭迴應:“是這樣的,陛下。”
“下次不必如此了,”明武宗說道,“之前已經說了隻需交納一半。
另一半你留下一部分自己使用,另一部分供整個組織運營。
這樣你自己豈不是一點都沒有了嗎?還能保證正常運轉嗎?”
對此問題,高鴻誌輕鬆地笑了笑:“目前還足夠支撐日常運作,並不需要擔心資金問題。
而且我們總有辦法保證不會缺錢花。”
聞言,明武宗深吸一口氣感歎道:“如果我朝每個官員都能像愛卿這樣忠心耿耿,何愁江山不穩啊!”
“皇上太過獎了,這不過是作為臣子應盡之責而已。”高鴻誌謙虛地說。
“的確難能可貴啊!然而能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實在是寥寥無幾!”明武宗讚許地說。
這時他又想到一個問題:“話說迴來,這段日子你應該也攢了些積蓄吧?總得保留一些給自己用才行。”
沉吟一會兒,高鴻誌答道:“感謝皇上的關心,其實我隻有那份薪水而已。”
這讓周圍的人都感到十分驚訝,沒想到他竟然什麽都沒為自己留下。
“哎……朕本想讓你留點財產也不容易啊,”明武宗無奈地說。
“不過以後還是希望你能稍微取用一點。
畢竟除了工資以外,生活也要有些其他來源嘛。”
“其實我也拿了些錢出去辦事。”高鴻誌正色解釋說。
“隻不過全部用來幫助那些需要救濟的人了。
這也是我作為朝廷官員理所應當做的事情之一吧。”
最終,明武宗隻得搖頭歎氣:“罷了,你說服力太強了。
那麽現在告訴朕,除了錢外,你還有什麽願望嗎?
無論是什麽要求朕都可以考慮滿足!”
“嘶……”
聽到明武宗的話,劉談瑾等人的臉色都變得震驚起來。
隻有高鴻誌還鎮定一些,如果換成別人這樣說,他們恐怕會懷疑明武宗是不是頭腦發熱了。
高鴻誌思考了一下,一臉認真地說:“陛下如果一定要賜我點什麽,那麽鬥膽請求陛下把兩個人賞給我。”
“兩個人?”
明武宗皺眉問道,“不知道高愛卿想要誰?”
劉談瑾等人也很好奇地看著高鴻誌,能讓高大人這麽上心的人,到底是誰?
“翰林院編修李尋歡。”
“貴州龍場驛站的驛丞王守仁。”
高鴻誌向明武宗拱手說道。
這兩人都是他急需的人才。
李尋歡是眾所周知的才華橫溢之人,如今已是弘治十八年殿試的探花。
目前他還在翰林院任職,並未辭職。
至於王守仁,他的學識貫通儒釋道三家,既能揮劍殺敵又能文思泉湧,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學者。
更關鍵的是,在未來的曆史中,王守仁被譽為真正的聖人!
對於這樣的人才,高鴻誌自然是心向往之。
他知道王守仁是在貴州龍場領悟到真諦的,但沒想到在這個世界裏,他已經在那裏呆了三年。
據說弘治帝已經看到了王守仁的潛力,於是把他從正五品的兵部貶為小小的驛丞,希望能好好錘煉他,為將來的大用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