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超帶著兩萬兵馬極速前行。


    這崤函道是從東進入大成城最近的通道,穿過十五裏的函穀關,再走四十裏地就是潼關,出了潼關走30裏坡道就是黃河衝刷出來的平坦大道,再之後到大成城就是一馬平川,毫無阻攔。


    但是這最近的路也是最難走的路,先不說函穀關自成一險,易守難攻,那潼關更是巍巍挺拔,與那絕壁相連,攻取難度比函穀關更甚。


    尤其是出了函穀關再走二十裏,有十裏地的陡坡,當地人稱黃巷坡,車馬爬坡本就艱難,況且這黃巷坡更是路如其名,整個十裏地都像胡同巷子一般狹小,最窄的地方隻容人馬並排而行,若是在高處伏擊,隻怕隊形一亂,將領們前後都不得通行。


    這楊玉超之所以敢帶兵穿行,一是篤定李承光大鬧大成城,大成營兵馬無暇顧及,自己進兵隱秘又神速,大成營必然反應不及,絕難預料。二是那潼關守關將軍趙丁早就被楊家收買,趙丁祖籍就在三川郡新城縣,發跡之前就接受了楊家的資助,當了潼關守將之後,楊家更是讓趙丁的家族成了新城第一家族,趙丁早已綁在了楊家這條大船上。


    此番過了函穀關,拿下潼關如探囊取物,楊玉超想到此處更是迫不及待。


    若控製了函穀關和潼關,就算不進大成城,那李承前也得心有顧及,便不敢肆無忌憚,楊正泰自然腰杆挺直,又如沐春風了。


    楊玉超領著人馬,不到卯時就到了黃巷坡前,看著這黝黑的深巷,尤其是正值深秋,深夜變長,天氣又涼,這黃巷坡冒著絲絲黑冷氣,像那吃人的大嘴,流出了口水。


    楊玉超打了個冷戰,心裏不免發虛,迴身看看困餓交加的士兵,強打精神道:“傳令下去,穿過黃巷坡,到潼關休整,那裏給兄弟們備好了熱酒熱湯大塊肉!”


    傳令兵轉身傳令,隨著一聲聲的傳令音,眾將士也瞬間有了精神,紛紛跟著楊玉超進了黃巷坡。


    楊玉超走在當前,大軍浩浩蕩蕩,不多時就塞滿了峽穀。


    這時噹一聲炮響,隻見黃巷坡兩側的峽穀上亮起了無數火把,接著礌石滾木紛紛滾落,峽穀裏頓時人仰馬翻,哭爹喊娘。


    隻是這峽穀太過細長,往前跑不知道有多遠,往後退又全是人,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被砸了個頭破血流。


    這還不算完,礌石滾木之後,更是一鍋鍋熱油傾盆而下,一支支火箭隨後而發,峽穀裏成了一片火海,人哭馬嘶,都像無頭蒼蠅般四處亂竄。


    楊玉超走在隊伍的前列,聽到炮響就知道不妙,自己中了埋伏!趕緊催馬前行,衝出穀口,身邊的校尉也拚死防護,可是一路落石,又怎麽那麽好衝。


    等楊玉超帶著幾名校尉衝出穀口,天也微微放亮,幾人早已丟盔棄甲,狼狽不堪。幾人累的氣喘籲籲,驚魂未定,楊玉超迴首望去,山穀裏還一片火光,哭聲陣陣,自知大勢已去,不免心中悲痛,羞憤難當。


    這時卻聽一聲大笑:“哈哈,楊都尉何故如此狼狽?”


    楊玉超迴身定睛一看,不遠處旌旗招展,烏泱泱大軍排列森嚴,正前方一長眉白須老將,黑盔黑甲威風凜凜的坐在馬上,不是那太尉李正山又是何人!


    楊玉超慘然笑道:“原來是太尉大人,成王敗寇,我楊玉超今日如此下場,大將軍又何必取笑。”


    “嗬嗬,不錯,成王敗寇!侯爺有旨,請楊都尉進京為官,特封太尉府輪值上將軍,以後咱們就同殿為將了,剛才說笑,楊都尉切莫生氣。”


    “來人呐,給楊將軍準備衣物,梳洗一番。”說完,李正山撥馬掉頭,帶著大軍奔潼關而去。


    楊玉超心中苦澀,李承前把他放在京中,與軟禁無疑,隻怕自己的老爹早已被架空軟禁,當日的書信說不定也是李承前故意放開的口子,目的就是引自己前來。


    看來大哥和二哥也難免遭遇不測,楊家此次真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呀。


    楊玉超一邊感歎,一邊又百思不得其解,那李承光不是領兵前來嗎?為何李承前還敢分兵,這究竟是怎麽迴事?


    李正泰離開,王超早已帶人堵住楊玉超人馬的後路,正在收拾殘局,此處不表。


    待楊玉超趕到潼關,看到潼關上吊著的屍體,心中更加悲涼,那屍體正是潼關守將趙丁,看來楊家的動作沒有瞞過李承前,隨著這場大戰,整個崤函道再無楊家立錐之地,李承前早已把這大成城的東大門握在了手裏。


    楊玉超被帶到了京城,看到楊家門外站立的虎賁軍,心中已知父親早已被軟禁,情況果然如自己猜測的這般。


    楊正泰看著這個自己寄予厚望的幼子,不免老淚縱橫,黯然喟歎道:“孩子,楊家氣數已盡了。不出所料,不日你大哥和你二哥就會被押解進京,更是會被封高官厚祿,到那時,天下人皆知我楊家把持朝政,定會有不憤之士起兵來討,到那時,恐怕就是我楊家滅門之時啊,怕連治兒這孩子都難逃毒手啊。”


    楊玉超瞬間明白,這李承前把持朝政還不滿足,正是要借楊家之手,讓自己上位!


    這位低調了十年的侯爺,一旦出現機會,定是不會錯過!


    “可是那李承光不是帶了大軍前來,要以兵扣城嗎?”楊玉超問道。


    “李承光看似魯莽粗鄙,其實心思縝密,粗中有細,要不然先帝如何派他鎮守隴西,這可是先帝起家的地方。”


    “若他強行攻城,那與謀反無異,這次聽著聲勢浩大,其實就帶了五千輕騎,胡攪蠻纏也不過是為了攪混了水,漁翁得利,待我得知,為時已晚,李承前也是看出了他的意圖,才設計我楊家,隻是為父也有一事不明,承前承光這兩兄弟向來不合,絕不會配合做戲,此次我楊家失勢,李承前獲益最大,而那李承光又為何如此,勞力傷財無所獲,這並不正常。”


    楊家父子在府中唏噓暫且不表,再來說說李承光。


    自那日和張虎在城門大戰之後,李承光見進城無望,想起那中年謀士的話,也不再叫囂挑釁,跟城裏討要了吃食,酒足飯飽,又裝模作樣的對著大成城祭奠一番,連夜就帶著五千輕騎離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要成為大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揮袖掃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揮袖掃清風並收藏我要成為大將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