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林水汐和蕭昊是怎麽做到的?
狂妃上街狗都嫌,誰來誰挨巴掌 作者:愛吃蘭花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天啟的腦袋都有些空白了!
包括連諸城在內的六座城池,全部淪陷了!
林水汐和蕭昊是怎麽做到的?
德秀公主看向那三名傳信兵,沉聲說,“連諸城的丟失,是不是因為主將王忠的背叛,主動向汐國獻了城門?”
其中一名傳信兵搖頭說,“傳迴來的情報說,並不是王忠開門迎敵,而是城門被攻破,連諸城的主要守將,除了王忠之外,全部戰死。”
“具體是什麽情況,目前還沒有詳細的情報!”
城門被攻破?
怎麽攻破?
在場的副將們麵麵相覷,都一臉的不可思議。
南涼國最大的敵人,就是原北趙,現在的汐國!
他們一直是宿敵,故而,邊境城池的防衛措施是最嚴密的!
連諸城城門厚實,牆城高聳,原本駐軍兩萬,前段時間增加了一萬,總共三萬人。
林水汐和蕭昊帶去兩萬西北軍,就算再加上原本連燕城的兩萬守軍傾巢而出,情報顯示,目前還沒有其他的汐國軍隊,增援連燕城,也就是說,林水汐和蕭昊最多隻有四萬人而已。
四萬人就能在短時間內攻陷連諸城,無論如何,都是不可能的。
要是連諸城全力防守,林水汐和蕭昊的四萬人,極有可能被打得潰不成軍,怎麽會被破城。
周天啟深吸一口氣,“這事,唯一的解釋,就是連諸城中出了叛徒,最有可能就是主將王忠,早就被汐國收買!”
德秀公主深以為然,手握成拳,憤怒地說,“天啟說得沒錯,連諸城若無二十萬大軍,絕對不可能攻破,必定是王忠那個逆賊,裏通外敵,與汐國軍隊裏應外合。”
“要不然,憑林水汐和蕭昊四萬人,給他們通天的本領,也攻不破連諸城 。”
官副將咬牙說,“該死的叛徒,竟然害得我南涼國連丟六城!”
“要是讓我抓住他,非得將他碎屍萬段。”
眾副將憤慨至極,紛紛出言咒罵王忠, 個個表現得恨不得將王忠生吞活剝了一般。
等大家都發泄了心中的憤怒之後,德秀公主看向周天啟,“天啟,連諸城已失,就算我們知道棲鳳山的河道,也無濟於事了!”
“他們已將整個棲鳳山都置於控製之下,而且,前沿陣地已經來到孝感城!”
“我們下一步,應該怎麽做?”
周天啟袖子裏的拳頭握得緊緊的,內心深處極度不甘和氣惱。
原本,他知道那條河道,能讓大軍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連燕城的身後,打連燕城守軍一個措手不及,對抵達連燕城的林水汐和蕭昊,來一個甕中捉鱉!
萬萬沒想到啊,他們還在為林水汐和蕭昊真的到連燕城來而歡天喜地之時,林水汐和蕭昊竟然一天都沒有停留,直接攻打了連諸城。
而連諸城還真的被打破了!
不僅打破了連諸城,還一下子拿下另外五個城池。
把他原來的計劃,完全打破了。
他鎮定心神,咬牙說,“現在隻能先把情報,稟報給陛下,我等率二十萬大軍,前去收複失地。”
“既然林水汐和蕭昊是靠王忠這個狗叛徒,才拿下的城池,那就沒有什麽驚慌和擔憂的,淪陷的六座城池,我們都奪迴來即可。”
“論攻城野戰,論排兵布陣,論謀略兵法,林水汐和蕭昊根本就是門外漢,本將軍根本不放在眼裏。”
德秀公主聞言,也自信起來,微微點頭。
“天啟說得沒錯,林水汐和蕭昊一個是深閨婦人,一個是紈絝子弟,一個有偶發的瘋症,一個則是二傻子久矣,就算現在轉好了,帶兵打仗也不是他能頓悟得了的!”
“我們的大軍離孝感城隻有一天的路程,大軍立刻動員,奔襲孝感城,把孝感城拿下,用孝感城中叛徒的血來祭旗,再逐一收複失地。”
官副將騰地站起來,“沒錯,隻要收複失地,把汐國大軍打迴連燕城去,咱們再通過河道,合圍連燕城,到時候,一樣能活捉汐國皇帝和皇後。”
其他副將頓時信心倍增,紛紛站起來,鬥誌昂揚。
“現在的情況,隻是汐國人投機取巧,非攻城野戰之功,我等沒有什麽好驚慌的,丟失的奪迴來即可。”
“對,我們有二十萬大軍,那六座城池剛剛丟失,汐國人立足未穩,隻要一鼓作氣,就能拿下。”
“我們現在就去動員大軍,準備戰鬥,讓汐國人感受到,南涼大軍的威武霸氣!”
當即,宴席結束,原本安靜的南涼大軍臨時營地,頓時沸騰起來,替天行道的大旗,高高掛起,向著不遠處的孝感城進發。
東魏京城皇宮之中,萬壽殿之內,燈火通明,來往的宮人,正在積極地布置晚宴會場。
東魏二十萬大軍,預計三日內就會在東魏與汐國邊境集結完畢,到了同南涼約定的時間,便會一起發動對汐國的戰爭。
今日,正好是東魏景帝的壽辰,壽宴即將開始,百官陸續進宮。
宮門處的一輛國公府的馬車上,陳國公正笑看著坐在一起的兒子陳貌,得意洋洋地說,“你祖父本就可以拿下魏家的江山,不過就是放不下麵子,要那點名聲,怕被人罵,才任由皇位在魏家人手裏,坐了這麽多年。”
“你祖父去世之前,叮囑過我們,天予不取,必受其亂,正好,此次是難得的機會,隻要效仿汐國蕭氏,就能大功告成。”
陳貌一臉欽佩地看著陳康泰,“趁著天災,讓魏景發動戰爭,搞得東魏百姓怨聲載道,再將這一切的責任,推到魏景頭上。”
“哈哈哈,魏氏皇族民心盡喪,我們陳家再出來替天行道,懲治魏氏皇族,替百姓出氣,受到百姓的全麵擁戴,順理成章地取代魏氏。”
“汐國的蕭氏,當真是為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陳康泰笑得很是肆意,“貌兒,你很快就是東魏的皇太子了!”
陳貌就在馬車上,對著陳康泰跪下,行了一個大禮。
“兒臣拜見父皇!”
陳康泰愣了一下,隨即抬手過去,扶住陳貌的手腕,將他托了起來。
“皇兒平身!”
父子兩人對視一眼,肆意地大笑起來。
包括連諸城在內的六座城池,全部淪陷了!
林水汐和蕭昊是怎麽做到的?
德秀公主看向那三名傳信兵,沉聲說,“連諸城的丟失,是不是因為主將王忠的背叛,主動向汐國獻了城門?”
其中一名傳信兵搖頭說,“傳迴來的情報說,並不是王忠開門迎敵,而是城門被攻破,連諸城的主要守將,除了王忠之外,全部戰死。”
“具體是什麽情況,目前還沒有詳細的情報!”
城門被攻破?
怎麽攻破?
在場的副將們麵麵相覷,都一臉的不可思議。
南涼國最大的敵人,就是原北趙,現在的汐國!
他們一直是宿敵,故而,邊境城池的防衛措施是最嚴密的!
連諸城城門厚實,牆城高聳,原本駐軍兩萬,前段時間增加了一萬,總共三萬人。
林水汐和蕭昊帶去兩萬西北軍,就算再加上原本連燕城的兩萬守軍傾巢而出,情報顯示,目前還沒有其他的汐國軍隊,增援連燕城,也就是說,林水汐和蕭昊最多隻有四萬人而已。
四萬人就能在短時間內攻陷連諸城,無論如何,都是不可能的。
要是連諸城全力防守,林水汐和蕭昊的四萬人,極有可能被打得潰不成軍,怎麽會被破城。
周天啟深吸一口氣,“這事,唯一的解釋,就是連諸城中出了叛徒,最有可能就是主將王忠,早就被汐國收買!”
德秀公主深以為然,手握成拳,憤怒地說,“天啟說得沒錯,連諸城若無二十萬大軍,絕對不可能攻破,必定是王忠那個逆賊,裏通外敵,與汐國軍隊裏應外合。”
“要不然,憑林水汐和蕭昊四萬人,給他們通天的本領,也攻不破連諸城 。”
官副將咬牙說,“該死的叛徒,竟然害得我南涼國連丟六城!”
“要是讓我抓住他,非得將他碎屍萬段。”
眾副將憤慨至極,紛紛出言咒罵王忠, 個個表現得恨不得將王忠生吞活剝了一般。
等大家都發泄了心中的憤怒之後,德秀公主看向周天啟,“天啟,連諸城已失,就算我們知道棲鳳山的河道,也無濟於事了!”
“他們已將整個棲鳳山都置於控製之下,而且,前沿陣地已經來到孝感城!”
“我們下一步,應該怎麽做?”
周天啟袖子裏的拳頭握得緊緊的,內心深處極度不甘和氣惱。
原本,他知道那條河道,能讓大軍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連燕城的身後,打連燕城守軍一個措手不及,對抵達連燕城的林水汐和蕭昊,來一個甕中捉鱉!
萬萬沒想到啊,他們還在為林水汐和蕭昊真的到連燕城來而歡天喜地之時,林水汐和蕭昊竟然一天都沒有停留,直接攻打了連諸城。
而連諸城還真的被打破了!
不僅打破了連諸城,還一下子拿下另外五個城池。
把他原來的計劃,完全打破了。
他鎮定心神,咬牙說,“現在隻能先把情報,稟報給陛下,我等率二十萬大軍,前去收複失地。”
“既然林水汐和蕭昊是靠王忠這個狗叛徒,才拿下的城池,那就沒有什麽驚慌和擔憂的,淪陷的六座城池,我們都奪迴來即可。”
“論攻城野戰,論排兵布陣,論謀略兵法,林水汐和蕭昊根本就是門外漢,本將軍根本不放在眼裏。”
德秀公主聞言,也自信起來,微微點頭。
“天啟說得沒錯,林水汐和蕭昊一個是深閨婦人,一個是紈絝子弟,一個有偶發的瘋症,一個則是二傻子久矣,就算現在轉好了,帶兵打仗也不是他能頓悟得了的!”
“我們的大軍離孝感城隻有一天的路程,大軍立刻動員,奔襲孝感城,把孝感城拿下,用孝感城中叛徒的血來祭旗,再逐一收複失地。”
官副將騰地站起來,“沒錯,隻要收複失地,把汐國大軍打迴連燕城去,咱們再通過河道,合圍連燕城,到時候,一樣能活捉汐國皇帝和皇後。”
其他副將頓時信心倍增,紛紛站起來,鬥誌昂揚。
“現在的情況,隻是汐國人投機取巧,非攻城野戰之功,我等沒有什麽好驚慌的,丟失的奪迴來即可。”
“對,我們有二十萬大軍,那六座城池剛剛丟失,汐國人立足未穩,隻要一鼓作氣,就能拿下。”
“我們現在就去動員大軍,準備戰鬥,讓汐國人感受到,南涼大軍的威武霸氣!”
當即,宴席結束,原本安靜的南涼大軍臨時營地,頓時沸騰起來,替天行道的大旗,高高掛起,向著不遠處的孝感城進發。
東魏京城皇宮之中,萬壽殿之內,燈火通明,來往的宮人,正在積極地布置晚宴會場。
東魏二十萬大軍,預計三日內就會在東魏與汐國邊境集結完畢,到了同南涼約定的時間,便會一起發動對汐國的戰爭。
今日,正好是東魏景帝的壽辰,壽宴即將開始,百官陸續進宮。
宮門處的一輛國公府的馬車上,陳國公正笑看著坐在一起的兒子陳貌,得意洋洋地說,“你祖父本就可以拿下魏家的江山,不過就是放不下麵子,要那點名聲,怕被人罵,才任由皇位在魏家人手裏,坐了這麽多年。”
“你祖父去世之前,叮囑過我們,天予不取,必受其亂,正好,此次是難得的機會,隻要效仿汐國蕭氏,就能大功告成。”
陳貌一臉欽佩地看著陳康泰,“趁著天災,讓魏景發動戰爭,搞得東魏百姓怨聲載道,再將這一切的責任,推到魏景頭上。”
“哈哈哈,魏氏皇族民心盡喪,我們陳家再出來替天行道,懲治魏氏皇族,替百姓出氣,受到百姓的全麵擁戴,順理成章地取代魏氏。”
“汐國的蕭氏,當真是為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陳康泰笑得很是肆意,“貌兒,你很快就是東魏的皇太子了!”
陳貌就在馬車上,對著陳康泰跪下,行了一個大禮。
“兒臣拜見父皇!”
陳康泰愣了一下,隨即抬手過去,扶住陳貌的手腕,將他托了起來。
“皇兒平身!”
父子兩人對視一眼,肆意地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