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王少躍拍了拍還愣在原地的孔靜怡,問道:“怎麽了?看你神色有些怪怪的。還有什麽心事嗎?”
但是王少躍知道,孔靜怡可不是有心事,她隻是單純地被震驚到了而已。孔家雖然家境不差,但是孔靜怡在外麵的時候年紀還很小,不可能記住那麽多的事情。在孔家待了這麽多年,孔靜怡雖然沒過上什麽好日子,但是卻也過上得不算太差。而且因為平日裏過得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日子。孔靜怡也幸得多讀了幾本書,雖然不知道當下的事情,卻也有了很遠的見識。
但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聽起來真的很一般,但是看起來卻是不一樣的。孔靜怡以前也讀到過幾千兩銀票,但是還是第一次看到。雖然隻是薄薄的幾十張紙,但是每一張紙都代表著十個銀元寶。孔靜怡一年的花銷最多也就隻有兩個。也就是今年大婚,孔克玄給孔靜怡置辦了一些嫁妝,不然孔靜怡很少見到什麽好東西。
王少躍知道孔靜怡雖然過著幽閉的生活,但是過得不是特別苦。隻是過得比較質樸而已,雖然花費太高的東西不給買,但是有的東西還是不會缺的。
衣服一類的東西,每年都會換新,買書的話,也不會拒絕。以王少躍的看法,孔克玄在孔家雖然地位不低,但是家中的大部分銀錢都是由著孔家主母負責的。而且如果孔家主母不同的話,衣服不可能每年都換新的。
當然,王少躍也不是說孔家主母善待孔靜怡,如果是善待的話,孔靜怡會比這過得更好一些。
但是王少躍也知道,孔家主母已經能夠算得上不錯了,孔靜怡可不僅僅有著這個上任孔家主母嫡女的身份,還還有高泓安外孫女這個身份,還有刺殺平帝案犯同夥女兒的身份。
這些身份都足以讓她被殺死,刺殺皇帝可要比什麽謀逆之類的罪責重上很多倍,謀逆或許還會放過女子,刺殺皇帝是必然會被夷滅九族的,不管是誰,哪怕是皇帝的長輩也是會被誅殺親族的。這種事情其實就是叛國謀反,罪大惡極的叛國謀反。
不然高泓安一個大臨首輔,也不至於被人當街斬首,刑不上大夫。何況已經是和公卿無異的首輔,雖然以前也有殺大官的例子,但是卻也隻是賞賜毒藥和白綾而已,當街殺頭這種情況隻有對待那種罪大惡極或者人神共怒的官員才會用到的處決方案。
最多的處理方法,還是等到死後再行處罰之事。足以可見高泓安所犯之事的嚴重性和孔靜怡身份的危險性。
而孔靜怡這麽些年來的平靜,可不止孔克玄一個人的奉獻,一個有著衍聖公身份的人,甘願當著一個**品,也就是比吏員官位好上一些的官職。大臨雖然沒怎麽正式冊封過衍聖公,但是大臨卻也從來沒不承認衍聖公。而且每年對孔廟的祭祀都是有這位孔主簿負責的,作為孔聖的嫡係子孫,孔克玄在大臨的地位實在是太低了。每年都會有新晉的禦史不顧自己上官的勸告,像平帝上書,但是每一封上書的最後結果都是石沉大海。被平帝留中不發。
有些不死心的人,還會選擇當堂奏稟,這樣的人雖然不會當堂被指責,但是後來的官路走的也不會太好。平帝不會對這種事情上心,可吏部卻會。幾乎每一個當堂上奏過的官員,都會被外調做官。這種東西漸漸地變成了一種外調的申請方式。
孔克玄倒是不反感這些東西,反正和他的關係也不太大。他這輩子多半是在這個位置上坐著了,也不用擔心出現太多的人要他做官,平帝會猜忌他什麽的。他這個孔聖後代的名頭太大了,每年都會有很多人拜帖給他拜年。甚至於幾乎每一任大理寺卿在上任之後都會親自到孔家遞一封拜帖的,孔克玄自然會接見他們,雖然那些人很多都是公公正正地和孔克玄說話,但是孔克玄自己還是知道還是需要嚴謹一些的。所以經常都是各叫各的稱唿,隻要不衝突,都沒什麽大事。
孔克玄都已經無法保證自己的衍聖公的尊貴,卻依舊保護得了孔靜怡的安全,這可見孔克玄的付出,但是也能夠從中看出來孔家主母也在暗中做了周旋。如果不是孔家主母說孔靜怡是被自己送給高月溪(孔靜怡母親的原名)的話,孔靜怡是會被帶走的。不管孔靜怡那時候幾歲,朝堂上那些官員是不可能在意這種東西的,在他們的眼裏,隻要是犯了這種大罪的,都是必須要被處以極刑的。
這和黨派什麽的沒有太大的關係,和這個有關的事情是皇帝的性命和尊嚴。古代有很多帝王,會冒著生命危險去做一些事情,他們不是不愛惜自己的生命,不可能有人比皇帝愛惜生命的(有很多帝王都有過對丹藥等東西的探索),他們之所以這麽做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自己的名譽。
總有些東西要比生命重要,隻是對於皇帝來說,最重要的不隻是生命,還有聲譽。被朝堂上那些官員罵,那是可以忍受的,不忍受的後果就是被罵的更慘。
皇帝被大臣嘲諷或者辱罵,大臣們可以去圓場。可皇帝被刺殺不殺個昏天黑地的話,那麽就會被人扣上一個大帽子——君辱臣死的大帽子。有什麽事情比皇帝被刺殺更加侮辱皇帝的嗎?沒有,在當今這座天下都沒有。
所以他們不可能說出什麽念及株連之人年紀太小的話,就不殺了的話,哪怕是說話再不經過腦子的禦史,也知道有的話是不應該說的。他們隻是心直口快,或者不懂得恭迎。他們不是傻子,誰也不可能看不出來自己所麵對的是一方泥潭,稍有不慎,就可能讓自己掙紮不出。
這時候孔家主母的話就很重要了,是的,他們不能夠確定孔靜怡不是孔家主母的女兒。但是關鍵也關鍵在於他們也不能夠確定,他們不能夠確定這個,自然也不能夠確定孔靜怡是高月溪的女兒。
孔靜怡確實是被高月溪過繼給孔家現任主母的,但是高月溪可從來沒說過是自己生的。孔家自己是有穩婆的,可是那個穩婆早就死了。沒有對證了,話語權就在孔家這邊了。
隻要孔家主母說這是她過繼給的,孔家傭人也這麽說。這一切就被定下來了。
他們無從查證這些事情,不可能有人知道孔府裏的事情的。孔家作為聖人家族,其實如果是不會有什麽大事的。也不會有什麽諜子去探查,就算有,這種事情也不足以讓他們暴露自己在孔家安排了諜子這些事。
他們的謀劃可不止是一個不過幾歲大的孩子。
滴血認親這種東西,最大的特點就是想準就準,想不準就不準。平帝不覺得自己手下的太醫會偏向孔克玄一方,但是太醫自己覺得會啊。平帝是沒給他授意,但是孔克玄那邊——不對,是自己去驗親那邊給的太多了,自己不得不公正起來。
王少躍知道,看起來這裏麵孔家主母沒有出什麽大力,但是這裏麵她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人都以為孔家這個主母是在高月溪死後才娶的,可是王少躍卻知道,孔家主母是孔克玄當年的小妾。
孔家主母這麽說,雖然會讓人覺得很牽強,但是這樣隻要有所道理,就會有很多的人去幫助孔克玄。孔克玄的身份太特殊了。
在市麵上流傳最多的說法,就是孔靜怡克死了自己的母親——高月溪,他們中有的人其實並不知道高月溪是因為高泓安的事死的。
但是他們當中很多人當然也知道有傳聞孔靜怡是現在這個孔家主母的女兒,後來給了高月溪,而高月溪後來死了這件事。那樣聽起來實在是沒什麽太多的樂趣。
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把本來很好解釋的事情,變成不好解釋的事情,而這樣做的最好辦法,就是讓這些事情帶上“天命”二字。
這樣樂趣就有了,說起來還會有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至於給孔靜怡造成了什麽樣子的影響,那是孔靜怡自己的事情,和他們有什麽關係呢?他們從來不會覺得自己錯了。
而且孔靜怡是個女子,對於他們來說,一個女子的作用可要比男子的作用差上很多。
一個女子還不足以讓他們不要臉,一個男子才會。對於他們來說,一個高泓安的後代,不管是孫子還是外孫都很危險。
王少躍覺得雖然孔家主母後來做的很不好,但是王少躍不能夠覺得她做的所有事情都是錯誤的。
而且孔家主母對孔靜怡的不好,也未必完全是不好。對於孔靜怡來說,她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安全。或許沒什麽太多的人惦記她,但是一定會有人惦記她。有人害怕高泓安死灰複燃。
你是天才,一秒記住:紅甘泉:
</p>
王少躍拍了拍還愣在原地的孔靜怡,問道:“怎麽了?看你神色有些怪怪的。還有什麽心事嗎?”
但是王少躍知道,孔靜怡可不是有心事,她隻是單純地被震驚到了而已。孔家雖然家境不差,但是孔靜怡在外麵的時候年紀還很小,不可能記住那麽多的事情。在孔家待了這麽多年,孔靜怡雖然沒過上什麽好日子,但是卻也過上得不算太差。而且因為平日裏過得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日子。孔靜怡也幸得多讀了幾本書,雖然不知道當下的事情,卻也有了很遠的見識。
但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聽起來真的很一般,但是看起來卻是不一樣的。孔靜怡以前也讀到過幾千兩銀票,但是還是第一次看到。雖然隻是薄薄的幾十張紙,但是每一張紙都代表著十個銀元寶。孔靜怡一年的花銷最多也就隻有兩個。也就是今年大婚,孔克玄給孔靜怡置辦了一些嫁妝,不然孔靜怡很少見到什麽好東西。
王少躍知道孔靜怡雖然過著幽閉的生活,但是過得不是特別苦。隻是過得比較質樸而已,雖然花費太高的東西不給買,但是有的東西還是不會缺的。
衣服一類的東西,每年都會換新,買書的話,也不會拒絕。以王少躍的看法,孔克玄在孔家雖然地位不低,但是家中的大部分銀錢都是由著孔家主母負責的。而且如果孔家主母不同的話,衣服不可能每年都換新的。
當然,王少躍也不是說孔家主母善待孔靜怡,如果是善待的話,孔靜怡會比這過得更好一些。
但是王少躍也知道,孔家主母已經能夠算得上不錯了,孔靜怡可不僅僅有著這個上任孔家主母嫡女的身份,還還有高泓安外孫女這個身份,還有刺殺平帝案犯同夥女兒的身份。
這些身份都足以讓她被殺死,刺殺皇帝可要比什麽謀逆之類的罪責重上很多倍,謀逆或許還會放過女子,刺殺皇帝是必然會被夷滅九族的,不管是誰,哪怕是皇帝的長輩也是會被誅殺親族的。這種事情其實就是叛國謀反,罪大惡極的叛國謀反。
不然高泓安一個大臨首輔,也不至於被人當街斬首,刑不上大夫。何況已經是和公卿無異的首輔,雖然以前也有殺大官的例子,但是卻也隻是賞賜毒藥和白綾而已,當街殺頭這種情況隻有對待那種罪大惡極或者人神共怒的官員才會用到的處決方案。
最多的處理方法,還是等到死後再行處罰之事。足以可見高泓安所犯之事的嚴重性和孔靜怡身份的危險性。
而孔靜怡這麽些年來的平靜,可不止孔克玄一個人的奉獻,一個有著衍聖公身份的人,甘願當著一個**品,也就是比吏員官位好上一些的官職。大臨雖然沒怎麽正式冊封過衍聖公,但是大臨卻也從來沒不承認衍聖公。而且每年對孔廟的祭祀都是有這位孔主簿負責的,作為孔聖的嫡係子孫,孔克玄在大臨的地位實在是太低了。每年都會有新晉的禦史不顧自己上官的勸告,像平帝上書,但是每一封上書的最後結果都是石沉大海。被平帝留中不發。
有些不死心的人,還會選擇當堂奏稟,這樣的人雖然不會當堂被指責,但是後來的官路走的也不會太好。平帝不會對這種事情上心,可吏部卻會。幾乎每一個當堂上奏過的官員,都會被外調做官。這種東西漸漸地變成了一種外調的申請方式。
孔克玄倒是不反感這些東西,反正和他的關係也不太大。他這輩子多半是在這個位置上坐著了,也不用擔心出現太多的人要他做官,平帝會猜忌他什麽的。他這個孔聖後代的名頭太大了,每年都會有很多人拜帖給他拜年。甚至於幾乎每一任大理寺卿在上任之後都會親自到孔家遞一封拜帖的,孔克玄自然會接見他們,雖然那些人很多都是公公正正地和孔克玄說話,但是孔克玄自己還是知道還是需要嚴謹一些的。所以經常都是各叫各的稱唿,隻要不衝突,都沒什麽大事。
孔克玄都已經無法保證自己的衍聖公的尊貴,卻依舊保護得了孔靜怡的安全,這可見孔克玄的付出,但是也能夠從中看出來孔家主母也在暗中做了周旋。如果不是孔家主母說孔靜怡是被自己送給高月溪(孔靜怡母親的原名)的話,孔靜怡是會被帶走的。不管孔靜怡那時候幾歲,朝堂上那些官員是不可能在意這種東西的,在他們的眼裏,隻要是犯了這種大罪的,都是必須要被處以極刑的。
這和黨派什麽的沒有太大的關係,和這個有關的事情是皇帝的性命和尊嚴。古代有很多帝王,會冒著生命危險去做一些事情,他們不是不愛惜自己的生命,不可能有人比皇帝愛惜生命的(有很多帝王都有過對丹藥等東西的探索),他們之所以這麽做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自己的名譽。
總有些東西要比生命重要,隻是對於皇帝來說,最重要的不隻是生命,還有聲譽。被朝堂上那些官員罵,那是可以忍受的,不忍受的後果就是被罵的更慘。
皇帝被大臣嘲諷或者辱罵,大臣們可以去圓場。可皇帝被刺殺不殺個昏天黑地的話,那麽就會被人扣上一個大帽子——君辱臣死的大帽子。有什麽事情比皇帝被刺殺更加侮辱皇帝的嗎?沒有,在當今這座天下都沒有。
所以他們不可能說出什麽念及株連之人年紀太小的話,就不殺了的話,哪怕是說話再不經過腦子的禦史,也知道有的話是不應該說的。他們隻是心直口快,或者不懂得恭迎。他們不是傻子,誰也不可能看不出來自己所麵對的是一方泥潭,稍有不慎,就可能讓自己掙紮不出。
這時候孔家主母的話就很重要了,是的,他們不能夠確定孔靜怡不是孔家主母的女兒。但是關鍵也關鍵在於他們也不能夠確定,他們不能夠確定這個,自然也不能夠確定孔靜怡是高月溪的女兒。
孔靜怡確實是被高月溪過繼給孔家現任主母的,但是高月溪可從來沒說過是自己生的。孔家自己是有穩婆的,可是那個穩婆早就死了。沒有對證了,話語權就在孔家這邊了。
隻要孔家主母說這是她過繼給的,孔家傭人也這麽說。這一切就被定下來了。
他們無從查證這些事情,不可能有人知道孔府裏的事情的。孔家作為聖人家族,其實如果是不會有什麽大事的。也不會有什麽諜子去探查,就算有,這種事情也不足以讓他們暴露自己在孔家安排了諜子這些事。
他們的謀劃可不止是一個不過幾歲大的孩子。
滴血認親這種東西,最大的特點就是想準就準,想不準就不準。平帝不覺得自己手下的太醫會偏向孔克玄一方,但是太醫自己覺得會啊。平帝是沒給他授意,但是孔克玄那邊——不對,是自己去驗親那邊給的太多了,自己不得不公正起來。
王少躍知道,看起來這裏麵孔家主母沒有出什麽大力,但是這裏麵她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人都以為孔家這個主母是在高月溪死後才娶的,可是王少躍卻知道,孔家主母是孔克玄當年的小妾。
孔家主母這麽說,雖然會讓人覺得很牽強,但是這樣隻要有所道理,就會有很多的人去幫助孔克玄。孔克玄的身份太特殊了。
在市麵上流傳最多的說法,就是孔靜怡克死了自己的母親——高月溪,他們中有的人其實並不知道高月溪是因為高泓安的事死的。
但是他們當中很多人當然也知道有傳聞孔靜怡是現在這個孔家主母的女兒,後來給了高月溪,而高月溪後來死了這件事。那樣聽起來實在是沒什麽太多的樂趣。
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把本來很好解釋的事情,變成不好解釋的事情,而這樣做的最好辦法,就是讓這些事情帶上“天命”二字。
這樣樂趣就有了,說起來還會有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至於給孔靜怡造成了什麽樣子的影響,那是孔靜怡自己的事情,和他們有什麽關係呢?他們從來不會覺得自己錯了。
而且孔靜怡是個女子,對於他們來說,一個女子的作用可要比男子的作用差上很多。
一個女子還不足以讓他們不要臉,一個男子才會。對於他們來說,一個高泓安的後代,不管是孫子還是外孫都很危險。
王少躍覺得雖然孔家主母後來做的很不好,但是王少躍不能夠覺得她做的所有事情都是錯誤的。
而且孔家主母對孔靜怡的不好,也未必完全是不好。對於孔靜怡來說,她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安全。或許沒什麽太多的人惦記她,但是一定會有人惦記她。有人害怕高泓安死灰複燃。
你是天才,一秒記住:紅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