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孔靜怡到沒有因為王少躍的打趣再惱怒什麽,因為她覺得這句是有些美的。
“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這句實在是顯出了那種梳妝時慵懶的樣子。她沒去想詞句美不美,她覺得詞句那種意境是非常美的。
懶起二字,就能夠看出來所描寫之人的慵態,而後麵的那句弄妝梳洗遲的“遲”二字,雖然是在說梳洗晚了,又何嚐不是再說那女子的慵憊。
孔靜怡問道:“夫君可記得全詞的具體內容嗎?”
王少躍不假思索地說道:“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麵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孔靜怡說道:“這可是專門描寫女子梳洗打扮的詞嗎?”
王少躍說:“我記得沒錯的話,應該就是了。而且這裏麵沒有任何對自己命運的慨歎的。”
孔靜怡說道:“那就是一句絕佳的詞句了。不像父親那首青玉案一樣,看起來像是在偶遇女子,其實是自己的牢騷。”
王少躍記得孔克玄好像是填過很多首《青玉案》的,他想了想,記起是那首了,於是他說道:“是那首,‘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吧。”
孔靜怡說道:“是的。父親在給我的草稿中標明了一些東西,像是什麽哀怨、誌不得訴,還有什麽自己此位不堪承其才。他總是會在自己的詩詞裏抱怨這些內容的。”
雖然聽著孔靜怡的語氣有些好笑,但是王少躍沒有什麽想笑的意思,他說道:“嶽丈大人在那個位子很是屈才。”
就算孔克玄不適合當官,大臨官場不重視文名,可以孔克玄大臨文壇領袖的身份,就算不去禮部當個侍郎,最起碼能換個國子監的祭酒吧。就算辦事不利,祭酒也當不上,那總能夠混得一個司業的職位吧。何以至於連一個典簿都混不上,還是個九品的小官。
而且大理寺可以說得上是和平帝以及靖天司交好的,如果不是這一點,恐怕孔克玄連一個普通主簿都混不上。
因為高泓安的事,孔克玄作為高泓安的女婿,應該也在“誅九族夷三族”之內,但是因為孔克玄還有一層身份——孔家家主,所以就得以幸免。
但是這也導致了他幾乎不會有任何仕途上的成就,平帝是不會覺得這件事有任何不妥的,因為孔克玄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己人。
可是沒辦法這麽做,因為有個人一直在用某件事情威壓他,如果他敢繼續重用孔克玄,那個家夥一定會下手的。
他或許不會對孔克玄這件事在動什麽手腳,但是他會讓他的那些爪牙對平帝死諫。而且平帝自己也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孔家人可以重用,但是孔克玄不可以。
如果重用孔克玄的話,就在代表著再與全天下的人說,我平帝這個人脾氣好,孔克玄家裏都有人刺殺他了。他還能以包容之心對待孔克玄,真是位賢明之主啊,那你們所有大臣都一起來吧,沒事的,平帝會善待你們的家人。
他們看不見高泓安的族滅,他們隻能看到孔克玄被重用。而且君主可以有胸懷四海,心有八川,但是那是有區別的。在地方普通官員的眼裏,如果一個君主連被人刺殺都可以忍受,那麽那個君主就不是什麽有智慧的人。
看起來是平帝一個人的麵子問題,確實整個大臨的問題。大臨是一個國家,皇帝再不堪,也是百姓和普通官員眼中的神,連神都被人踐踏了的話。那麽大臨真的危矣。
王少躍不能理解他們那種見不到皇帝的心情,卻能明白他們的那種期盼。在偏遠地方的百姓眼裏,或許都不知道現在的皇帝是哪位,但是他們卻依舊保持著對皇帝的敬畏。
在他們眼裏如今的皇帝不是很賢明之人,甚至有傳言皇帝昏庸無道,但是當他們受災的時候,官員都會說這是陛下的賑災。
不管是何種說法,但是在他們眼裏盧陽王雖然光輝偉大,平帝雖然有些問題,但是隻要平帝還在位一天,那麽他們就是平帝的子民。
他們不懂什麽叫反叛,也可以叫他們這種行為為逆來順受,但是不能說他們所奉行的事就是錯誤。
對於王少躍來說,或許大臨很不完美。但是在王少躍的眼裏,大臨永遠是他的故鄉,永遠是他的家,永遠是他願意以畢生努力去奮鬥拚搏的地方。
孔靜怡感覺到王少躍有些走神,雖然王少躍手上動作沒停,但是動作卻沒有之前那樣的輕柔。
孔靜怡沒有打擾他,過了一會兒,王少躍繼續說道:“為什麽嶽父大人還一直是那麽個官品。”
孔靜怡沉默,過了好一會兒,她才說道:“可能是因為我母親的緣故吧。我的外祖父是那位高首輔。”
王少躍說道:“嗯。我知道。”
孔靜怡聲音有些顫抖地問道:“你若是不方便,可以休了我的。”
王少躍繼續給她梳著頭,說:“怎麽,覺得我人好,就想著不要坑害於我?”
孔靜怡輕聲應道:“嗯。是的。”
王少躍停下手,半蹲下身子,摟住坐在椅子上的孔靜怡,輕聲地說道:“傻丫頭。我說的是我知道,所以我的意思是早就知道了”
孔靜怡問道:“你說的話是什麽意思?你早就知道了?父親說這是個秘密。”
王少躍抱著她說道:“本來想瞞你一些時日的,但是你既然說明了,我也就沒有什麽隱瞞的必要了。你記不記得,在你小時候去你外祖父家裏的時候,遇見一個在你祖父身邊讀書的比你大幾歲的孩子。”
孔靜怡思考了一下,說道:“依稀記得。隻是我小時候的事情,記得都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就記不得那個人到底叫什麽名字了。但是我記得好像是有這樣一個人來著。夫君莫非就是那個人嗎?”
王少躍說道:“你說對了。我就是那個人。我那時就在你外祖父的家中讀書,你的外祖父也就是我的先生。所以你現在還覺得我還會在乎你所說的那些事嗎?我不在乎的。”
孔靜怡說道:“可是你今年年紀也不大,但我的印象裏,那人長得一直就很高。”
王少躍說道:“我比你大幾歲,自然會比你長得高了。而且我現在長得也很高。”
孔靜怡說:“可是我無法把我印象中遇見的那個人和夫君聯係在一起,在我的印象裏,那人一直是比較圓潤的身材的。而夫君明顯得比他消瘦好多。”
王少躍覺得有些好笑,自己小時候的時候,確實還是有些胖的,隻是沒想到孔靜怡竟然能夠記得這麽清楚,於是他說道:“我那時確實是比較胖的。現在瘦是因為前幾年一直沒在長安城這邊。我說過的,我那些年一直在南唐那邊。”
孔靜怡說道:“那夫君怎麽認出我來的呢?”
王少躍在想這些事情要不要先告訴孔靜怡,想了想,他決定還是先把這些事情隱瞞一段時間為好,畢竟現在靖天司的身份還是比較尷尬,而且孔克玄的身份是靖天司的一步暗棋。
王少躍說:“我和以前比起來變化很大,但是娘子不一樣,娘子自小就瘦弱不是嗎?而且娘子這些年來還是改變不了自己的一些小習慣的。比如我記得娘子小時候,就喜歡在吃飯用筷子的時候翹起自己的小拇指。”
王少躍不會告訴孔靜怡,自己當年是因為討厭那個小破孩,才記得這些有關孔靜怡的習慣的。
孔靜怡說道:“夫君說的確實沒錯。隻是夫君還記得清這麽多事。不像我,連有關外祖父的事情都記不得太多了。”
王少躍鬆開抱著她的手,抬起孔靜怡坐著的椅子,讓椅子連同孔靜怡一起轉了過來。
王少躍把手搭在椅子背上,然後和孔靜怡說道:“我那時要比娘子大上一些年紀的。而且我自小的記性就要好上一些。”
王少躍記得當年的孔靜怡可是個實實在在的笨小孩,隻是這些年或許是在家裏待的世間有些過久,所以就開始多記了一些事情。
王少躍還記得那時候的她雖然很受高泓安的喜歡,但是每次當高泓安想要教她寫字的時候,孔靜怡記起來總會很慢。甚至還出現過上午教的字,下午就忘得一幹二淨的情況。
孔靜怡這個樣子看著王少躍,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於是她說道:“夫君還是站著說話吧。”
孔靜怡沒有任何怪王少躍的意思,甚至於他還有一點開心的感覺,因為王少躍這個樣子其實才是正好說明他在乎自己。
因為王少躍知道自己的身份,還娶了自己。而且從來沒有在自己身前提起過這些事情。
</p>
孔靜怡到沒有因為王少躍的打趣再惱怒什麽,因為她覺得這句是有些美的。
“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這句實在是顯出了那種梳妝時慵懶的樣子。她沒去想詞句美不美,她覺得詞句那種意境是非常美的。
懶起二字,就能夠看出來所描寫之人的慵態,而後麵的那句弄妝梳洗遲的“遲”二字,雖然是在說梳洗晚了,又何嚐不是再說那女子的慵憊。
孔靜怡問道:“夫君可記得全詞的具體內容嗎?”
王少躍不假思索地說道:“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麵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孔靜怡說道:“這可是專門描寫女子梳洗打扮的詞嗎?”
王少躍說:“我記得沒錯的話,應該就是了。而且這裏麵沒有任何對自己命運的慨歎的。”
孔靜怡說道:“那就是一句絕佳的詞句了。不像父親那首青玉案一樣,看起來像是在偶遇女子,其實是自己的牢騷。”
王少躍記得孔克玄好像是填過很多首《青玉案》的,他想了想,記起是那首了,於是他說道:“是那首,‘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吧。”
孔靜怡說道:“是的。父親在給我的草稿中標明了一些東西,像是什麽哀怨、誌不得訴,還有什麽自己此位不堪承其才。他總是會在自己的詩詞裏抱怨這些內容的。”
雖然聽著孔靜怡的語氣有些好笑,但是王少躍沒有什麽想笑的意思,他說道:“嶽丈大人在那個位子很是屈才。”
就算孔克玄不適合當官,大臨官場不重視文名,可以孔克玄大臨文壇領袖的身份,就算不去禮部當個侍郎,最起碼能換個國子監的祭酒吧。就算辦事不利,祭酒也當不上,那總能夠混得一個司業的職位吧。何以至於連一個典簿都混不上,還是個九品的小官。
而且大理寺可以說得上是和平帝以及靖天司交好的,如果不是這一點,恐怕孔克玄連一個普通主簿都混不上。
因為高泓安的事,孔克玄作為高泓安的女婿,應該也在“誅九族夷三族”之內,但是因為孔克玄還有一層身份——孔家家主,所以就得以幸免。
但是這也導致了他幾乎不會有任何仕途上的成就,平帝是不會覺得這件事有任何不妥的,因為孔克玄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己人。
可是沒辦法這麽做,因為有個人一直在用某件事情威壓他,如果他敢繼續重用孔克玄,那個家夥一定會下手的。
他或許不會對孔克玄這件事在動什麽手腳,但是他會讓他的那些爪牙對平帝死諫。而且平帝自己也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孔家人可以重用,但是孔克玄不可以。
如果重用孔克玄的話,就在代表著再與全天下的人說,我平帝這個人脾氣好,孔克玄家裏都有人刺殺他了。他還能以包容之心對待孔克玄,真是位賢明之主啊,那你們所有大臣都一起來吧,沒事的,平帝會善待你們的家人。
他們看不見高泓安的族滅,他們隻能看到孔克玄被重用。而且君主可以有胸懷四海,心有八川,但是那是有區別的。在地方普通官員的眼裏,如果一個君主連被人刺殺都可以忍受,那麽那個君主就不是什麽有智慧的人。
看起來是平帝一個人的麵子問題,確實整個大臨的問題。大臨是一個國家,皇帝再不堪,也是百姓和普通官員眼中的神,連神都被人踐踏了的話。那麽大臨真的危矣。
王少躍不能理解他們那種見不到皇帝的心情,卻能明白他們的那種期盼。在偏遠地方的百姓眼裏,或許都不知道現在的皇帝是哪位,但是他們卻依舊保持著對皇帝的敬畏。
在他們眼裏如今的皇帝不是很賢明之人,甚至有傳言皇帝昏庸無道,但是當他們受災的時候,官員都會說這是陛下的賑災。
不管是何種說法,但是在他們眼裏盧陽王雖然光輝偉大,平帝雖然有些問題,但是隻要平帝還在位一天,那麽他們就是平帝的子民。
他們不懂什麽叫反叛,也可以叫他們這種行為為逆來順受,但是不能說他們所奉行的事就是錯誤。
對於王少躍來說,或許大臨很不完美。但是在王少躍的眼裏,大臨永遠是他的故鄉,永遠是他的家,永遠是他願意以畢生努力去奮鬥拚搏的地方。
孔靜怡感覺到王少躍有些走神,雖然王少躍手上動作沒停,但是動作卻沒有之前那樣的輕柔。
孔靜怡沒有打擾他,過了一會兒,王少躍繼續說道:“為什麽嶽父大人還一直是那麽個官品。”
孔靜怡沉默,過了好一會兒,她才說道:“可能是因為我母親的緣故吧。我的外祖父是那位高首輔。”
王少躍說道:“嗯。我知道。”
孔靜怡聲音有些顫抖地問道:“你若是不方便,可以休了我的。”
王少躍繼續給她梳著頭,說:“怎麽,覺得我人好,就想著不要坑害於我?”
孔靜怡輕聲應道:“嗯。是的。”
王少躍停下手,半蹲下身子,摟住坐在椅子上的孔靜怡,輕聲地說道:“傻丫頭。我說的是我知道,所以我的意思是早就知道了”
孔靜怡問道:“你說的話是什麽意思?你早就知道了?父親說這是個秘密。”
王少躍抱著她說道:“本來想瞞你一些時日的,但是你既然說明了,我也就沒有什麽隱瞞的必要了。你記不記得,在你小時候去你外祖父家裏的時候,遇見一個在你祖父身邊讀書的比你大幾歲的孩子。”
孔靜怡思考了一下,說道:“依稀記得。隻是我小時候的事情,記得都不是很清楚,所以我就記不得那個人到底叫什麽名字了。但是我記得好像是有這樣一個人來著。夫君莫非就是那個人嗎?”
王少躍說道:“你說對了。我就是那個人。我那時就在你外祖父的家中讀書,你的外祖父也就是我的先生。所以你現在還覺得我還會在乎你所說的那些事嗎?我不在乎的。”
孔靜怡說道:“可是你今年年紀也不大,但我的印象裏,那人長得一直就很高。”
王少躍說道:“我比你大幾歲,自然會比你長得高了。而且我現在長得也很高。”
孔靜怡說:“可是我無法把我印象中遇見的那個人和夫君聯係在一起,在我的印象裏,那人一直是比較圓潤的身材的。而夫君明顯得比他消瘦好多。”
王少躍覺得有些好笑,自己小時候的時候,確實還是有些胖的,隻是沒想到孔靜怡竟然能夠記得這麽清楚,於是他說道:“我那時確實是比較胖的。現在瘦是因為前幾年一直沒在長安城這邊。我說過的,我那些年一直在南唐那邊。”
孔靜怡說道:“那夫君怎麽認出我來的呢?”
王少躍在想這些事情要不要先告訴孔靜怡,想了想,他決定還是先把這些事情隱瞞一段時間為好,畢竟現在靖天司的身份還是比較尷尬,而且孔克玄的身份是靖天司的一步暗棋。
王少躍說:“我和以前比起來變化很大,但是娘子不一樣,娘子自小就瘦弱不是嗎?而且娘子這些年來還是改變不了自己的一些小習慣的。比如我記得娘子小時候,就喜歡在吃飯用筷子的時候翹起自己的小拇指。”
王少躍不會告訴孔靜怡,自己當年是因為討厭那個小破孩,才記得這些有關孔靜怡的習慣的。
孔靜怡說道:“夫君說的確實沒錯。隻是夫君還記得清這麽多事。不像我,連有關外祖父的事情都記不得太多了。”
王少躍鬆開抱著她的手,抬起孔靜怡坐著的椅子,讓椅子連同孔靜怡一起轉了過來。
王少躍把手搭在椅子背上,然後和孔靜怡說道:“我那時要比娘子大上一些年紀的。而且我自小的記性就要好上一些。”
王少躍記得當年的孔靜怡可是個實實在在的笨小孩,隻是這些年或許是在家裏待的世間有些過久,所以就開始多記了一些事情。
王少躍還記得那時候的她雖然很受高泓安的喜歡,但是每次當高泓安想要教她寫字的時候,孔靜怡記起來總會很慢。甚至還出現過上午教的字,下午就忘得一幹二淨的情況。
孔靜怡這個樣子看著王少躍,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於是她說道:“夫君還是站著說話吧。”
孔靜怡沒有任何怪王少躍的意思,甚至於他還有一點開心的感覺,因為王少躍這個樣子其實才是正好說明他在乎自己。
因為王少躍知道自己的身份,還娶了自己。而且從來沒有在自己身前提起過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