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插一段沈醉的日常,這是戰國副本之後的情節,單獨拉出一段,是因為戰國副本後,沈醉心境發生了一些變化,看到一個和自己曾經很相似的小夥子,沈醉會開始反思一些東西,這是後麵劇情的一個伏筆。)
三木,是書屋裏的兼職。麵試他時,他說他隻有高中文憑,白天的工作不怎麽賺錢,想晚上再打份兼職。我喜歡他的直白。
三木是性子極好的年輕人,而且懂的不少。隻要他能做到的,幾乎有求必應。畢竟現在脾氣溫柔的小夥,不多見。當然,也經常被書屋裏的小姐姐們調戲,隻是他每次都很有分寸感地開些幽默玩笑,然後繼續安靜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這樣溫柔幽默的年輕小夥,自然受到書屋小姐姐的喜歡,包括收銀台的顧夕。
三木幾乎每天都迴來書屋打工,而且我發現,他幾乎什麽都會一點。換燈泡,修理電器,後廚幫忙,讓我更加好奇的是,有次收銀台係統故障,急得顧夕差點哭出來了,三木說讓他試試,沒過多久,迴複了原樣。而且他的談吐,素養極好,隻是高中畢業,有點意思。
這天書屋打烊後,我在做清點。三木神色尷尬的來到我麵前,欲言又止。我心裏了然,調侃道,看來是找到新的好工作了,準備拋下我們了?三木不自然道,沈哥,我準備離開這個城市,迴老家,家裏老人需要我照顧。
我先是一愣,然後道,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嗎?
三木連忙道,不用不用,我隻是想提前和你說,我擔心我走後,沈哥你這邊不好安排工作。
我笑著拍打了一下他的肩膀說道,書屋就那麽大的地,沒了你照樣運作,哈哈哈。你如果家裏邊事著急,明天和大家道個別就滾蛋。
三木道,不是特別著急,不過我還是過幾天再走,小夕姐說係統升級了,她還不熟。煤氣快用完了,張嬸抬不動。還有沈哥你之前讓我整理的倉庫明細,我還要弄完給你。。。。
我聽得有點懵,這些大大小小的事兒,聽起來很瑣碎,但是差不多整個書屋的日常工作了吧。
我從吧台拿出一瓶酒,打斷了他,說道,你來這邊好像沒見過你喝酒,和我整點?
三木笑道,行。
三木能喝酒,但是一喝就臉紅。我問他,什麽時候開始喝酒。他說,以前在學校宿舍的舍友第一次帶他喝酒的。我抽出一根煙散給他,他也沒有猶豫,熟練的先幫我點了煙,再點自己的。我笑罵道,你小子藏得挺深啊!三木笑道,其實戒了挺久了,一直沒抽。
我有些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問道,你小子應該不是高中畢業,這點眼力我還是有的,說道說道。
三木淡淡的迴答,大學沒讀完,所以還是高中畢業。
每個人心裏都會有自己不想多和他人聊的小故事。我岔開話題,你小子人不錯,溫和,幽默,情商也高,怎麽就沒女朋友呢?要求高了吧,哈哈哈。
三木笑道,我這條件,就不耽誤其他好女孩了。而且我也沒有你們想象中的那麽好,我以前脾氣又倔又差,身邊朋友也不多。隻是這兩年改了很多。
明白,故事還挺曲折。我和他碰碰酒杯,很多故事,都在酒裏頭。
三木這小子,酒量不怎樣,酒品到倒不錯。帶著醉意,喜歡絮絮叨叨。大致也猜到了他的故事,一個辜負了最不該辜負的女孩的男孩,往後隻是想著把不曾給夠女孩溫柔的男孩,給與今後遇到的人足夠溫柔。
我看著已經不能喝了的男人,喝完杯中的酒。故事不一定講出來了才好聽,跟酒一起咽下心裏,也不錯。
——————
項羽頂住能量波,看向沈醉,全身黑氣四散,神色亢奮,戰意淩然。
“沈醉,任憑你的力量多大,蒼天是改變不了的。蒼天不在乎時間流逝,不在乎生命飄零,隻在乎對與錯,如今秦國就是錯的,而我順應天道,帶兵反秦,所以我就是對的。沈醉,你這個偽善者,天下人都要反秦,而你卻在護秦,這就是你所謂的仁愛嗎?”項羽譏笑道。
沈醉搖搖頭,輕聲道:“反抗隻是手段,對待不公的手段。我不信什麽蒼天,天意的,民心民願,才是蒼天,天意。隻是如今被你們這些打著大義的旗號有心之人利用了,變成了你們謀利的工具,滿足私欲的利器。我不是什麽仁愛之人,我隻是單純不喜爭鬥,但是我現在想阻止你,因為你的內心隻有私欲,沒有道義,這樣的人,即便得到了天下,也會讓天下萬劫不複,有人和我說過,幫他守護這個來之不易的太平,我答應了,所以今天你必須死。”
項羽發狂似的大笑,好像聽到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話。
“哈哈哈,沈醉,你還是這般自以為是,是不是那些仰慕你,崇拜你,認可你說的話的,就心中有道義?而那些厭惡你,反對你,不認可你的,心中就隻有私欲,就該殺?沈醉,你是不是覺得天下道理都給你占了,你永遠都是對的?哈哈哈,沈醉,你還是一如既往地讓人惡心。”
沈醉沒有多說什麽,這二愣子腦子缺根弦,而且如今魔氣作祟,想靠嘴遁說服他,那就是想屁吃。
沈醉握緊湛盧,腳下開啟風後八陣圖,圖陣開始旋轉,章邯等人,被八陣圖空間轉移到了沈醉身後。
項羽這邊也有了動作,全身四周的黑氣在項羽頭頂凝聚成一個巨大虛像。
刹那之間,雲海滾滾,然後好似被人隨手攪出一個巨大窟窿,隱約之間,可見一位巨大身形模糊的雲上神明,正在俯瞰大地,大笑道:“爾等螻蟻,不自量力。本尊陪你玩玩?”
然後一個滿頭紅發,頭頂有雙角,穿著上古鎧甲的法相,緩緩伸出一拳,嗤笑道:“可敢接下一拳?”
沈醉早已站在大地之上,仰頭望去。
狠狠揉了揉臉,右手舉起湛盧指向空中法相,卻又重新放下。
一位白袍赤足,長發飄飄的人,突然出現,與沈醉並肩而立後,感慨道:“沒想到還能見到他啊,還是老樣子,囂張至極啊。”
沈醉微笑道:“這不就是你憋的屁嗎?”
姬軒大袖飄搖,十分逍遙,眼神炙熱,大笑道:“沈醉,還真不是,你研究了河圖洛書那麽久,不知道它們能收容靈識嗎?不聊了,你繼續,好不容易等到了他,讓他給老子跪下!”
很好。
這就對了。
不愧是我一生之敵,就算是一絲靈識殘存,也不減當年氣勢!
大地轟然震顫。
一襲青袍直去雲海。
湛盧劍鋒凝聚巨大劍光,以劍問天。
隨後姬軒扶搖直上,大地皆是我之天地,無數術法,一起去往雲海。
我以我道問蒼天。
天幕之上,伏生扶須道:“原來如此,原來真是那位。”
老顧看到這一幕有些懵了,這特麽什麽情況,那人怎麽跑下去幫沈醉了?這些異象不是他弄出來的嗎?
“伏先生,那人到底是誰?”
伏生沒有直接迴答老顧,輕聲道:“靈界下麵的項羽凝聚出的法相,是上古蚩尤的靈識?”
老顧大驚:“蚩尤!他的魂靈和靈識,不是封印到與世隔絕的魔界中了嗎?”
“那位前輩,應該是姬軒轅。”伏生輕聲道。
老顧如遭雷擊,不會吧,那個人是軒轅黃帝,不應該啊!那為什麽要阻撓靈界,守護“書”是黃帝下給巫祝一脈的命令,世世代代守護,怎麽到了我這代,就出來搗亂了呢?還特麽是黃帝本尊!
老顧剛想再問什麽,突然心湖中響起沈醉的聲音。
“老顧,靈界即將破滅,我送你和伏先生出去。”
沒等老顧反應,眼前一黑,感覺被什麽力量拉扯出靈界。
伏生獨自一人站在天幕中,眼神複雜,有欣慰,有哀傷,有憧憬。。。。
此時的沈醉,衝天空中緩緩降落,落地後捂住心口,單手拄劍在地。
天空中的巨大法相已經消失,黑雲散去,項羽披頭散發,七竅流血,但是周身的黑氣並沒有散去,神色更加張狂,宛如煉獄走出的惡鬼。
“哈哈哈,沈醉,你真得厲害啊,不過如今你的靈力已經耗竭,而我後邊還有四十萬大軍,你如何阻我!”
說完,項羽雙瞳通紅,黑氣更盛,黑氣彌漫著後麵被箴言術困住的四十萬大軍,束縛住他們的金色文字,全部擊散,恢複行動,向鹹陽城攻來。
章邯轉頭示意城頭上的李斯,李斯立即下令,打開城門,二十五萬城內的鹹陽軍也殺出城外。
英布高高舉起鐵矛,一夾馬腹,怒吼道:“兒郎們,隨我大破秦軍,殺入鹹陽!”
諸侯軍大將英布一馬當先。
諸侯大軍各營所有萬夫長,千夫長,百夫長,皆是如此。
悍不畏死,絕非秦軍狼虎之師獨有!
在項羽陣中大將眼中,好似天下的兵馬,就根本不算個東西,唯有近在眼前的秦軍,才配與我們一戰!
在這鹹陽城下的大地之上,兵力優勢的諸侯軍鋒線自然而然更為漫長,密密麻麻如蝗蟲過境。
英布接近兩萬嫡係親騎逐漸與左右兩翼騎軍拉開兩百步。
這兩萬騎嫻熟形成十個大型橫列,橫列與橫列之間相隔頗寬,大體上四列輕騎在前,五列輕騎在後,唯獨有一列重騎緊隨第一列輕騎之後。
英布麾下的騎軍,是項羽軍中的精銳騎軍,所披掛鎧甲多是胡服內墊牛皮,仿製於趙國趙武靈王那支為“胡服騎射”的騎軍,上褶下袴﹐有貂蟬為飾的冠﹐金鉤為飾的具帶﹐足穿靴﹐便於騎射。
就在英布麾下那一列最前輕騎準備加速前衝時。
異象橫生。
接下來本該是英布率先以那列輕騎用性命去阻滯秦軍衝勢,然後交由身後的重騎一鼓作氣鑿穿敵方陣型!
但是原本齊頭並進的秦軍先頭三萬騎兵突然變陣,而且變得莫名其妙,位置居中的萬騎竟然有意無意稍稍放緩衝勢,左右兩翼則在刹那間開始向兩側收攏鋒線,迅速加厚陣型,然後不再刻意保留戰馬腳力,驟然加速,幾乎是繞過了英布的中路大軍,插入方向,恰好是銜接疏散陣型薄弱的左右側輕騎交接地帶,這就像是要當場斬斷英布部主力之外的兩條胳膊!
太快了。
早有預謀!
遭逢變故,英布卻沒有絲毫猶豫,繼續領軍奮勇向前,哪怕被兩股秦國騎軍在間隙中成功鑿穿陣型,己方僅是中軍大營就留有三萬精悍步卒駐守,絕無炸營隱憂,因為那三萬,是魏武卒。一旦雙方撥轉馬頭再度衝鋒,隱藏在左營中的那支實力強悍,季布親自率領的數千重騎,隻要趁機殺出,說不定就能將深入敵後的秦軍鐵騎徹底擊潰!
如果說左右兩股秦國騎軍的衝陣充滿了刁鑽氣息,那麽雙方中軍的兇狠碰撞,就是毫不拖泥帶水的硬碰硬。
先是英布那一列輕騎加速穿過縫隙急速向前,弓箭騎射,這些輕騎皆是膂力出眾之輩,五十步內,羽箭之勢,威力驚人!
幾乎是一個照麵,三百騎秦軍就當場墜馬而死。
但是秦國騎軍第一排鋒線依舊齊頭並進,人人臉色冷漠,畏死者先死!
不管天下其它軍伍如何,這個道理,秦國將士從春秋戰國一路蕩平中原,已經傳承了足足幾百年了!
這列英布輕騎在弓箭之後,或抽刀出鞘或丟套馬索,麵對那一排長槍橫放如林,同樣悍不畏死。
與秦國軍隊爭生死,如何才能讓自己活下來,趙國之民也經曆了整整上百年!
僅是一個擦肩而過,近千英布輕騎就那麽被一槍撞死於馬背之上。
那些輕騎接下來還要麵對之後的一列列秦軍軍鐵槍。
注定是十不存一的慘烈結局。
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騎軍撞陣。
沒有什麽馬弓互射,沒有半點花哨招式。
因為這一列輕騎的毅然犧牲,雙方的第一次長槍互撞,使得英布所在後排那支重騎軍占據先天優勢。
英布與身邊依次排開的近百騎貼身扈從,大多數幾乎都是毫無懸念地一槍撞敵下馬。
騎軍撞陣之中,落馬者必死無疑,這是鐵律。
騎軍衝鋒,鐵槍開陣,極為忌諱一槍貫穿敵人身軀,即便能夠快速抽出,仍是會貽誤戰機,生死一線,容不得任何馬虎,況且兩軍相互鑿陣,可不是隻有一排鋒線,否則鑿之一字從何說起?
一擊斃命的同時要求最大程度蓄力,就是活到最後的保證。
悄無聲息之間,最後一列重騎已經位於最後,四列輕騎越過那列鋒線快速突進。
因為英布深知戰場之上,最後那一口氣,不能墜!
左翼三萬秦國騎軍之中,蒙毅作為錐頭,悍然開陣,位於這種陣型的前方騎軍,無一不是先鋒營敢死士,死得最早最快。
章邯和蒙毅,李由本就是武將,秦軍殺出鹹陽,他們分別趕到左右後軍,統領軍隊。
諸侯軍各路將領對此人本就不陌生,早在之前就有過交手後,更是恨得牙癢癢。
大概整個秦軍,也隻有此人能夠如此特立獨行,手持一杆鐵槍,左右腰間佩劍懸刀,馬鞍兩側更是皆掛戟囊。
蒙家軍統帥,蒙毅!
這三萬騎軍,蒙家軍嫡係騎軍,大概是沒有人預料到秦軍精銳中的精銳,竟然會避免正麵作戰的緣故,三萬騎的側麵鑿陣,顯得勢如破竹,恰似刀割豆腐,遊刃有餘。
另一股右側秦軍輕騎的插入,更為輕鬆,幾股由諸侯軍臨時匯聚而成的騎軍,匆忙出營,本就與中軍陣型存有間隙,瞬間就被右側章邯帶領的兩萬騎在側麵上削去一大片,竟是硬生生給殺掉一千多騎。若說雙方萬人規模的正麵撞陣,殺敵千餘,不會顯得如何出奇,甚至擱在習慣了不死不休的戰國戰場上,都談不上慘烈二字。但是當下這種純粹屬於擦身而過的衝鋒陣型,兵力優勢的一方還會折損千人,就有些荒唐了,足可見諸侯軍這些臨時整合的所謂精銳,遇上曾經被譽為秦末第一名將的章邯,哪怕諸侯軍求戰欲望強烈,毫無怯意,仍然是有心無力。
如果說秦軍左右兩翼騎軍避重就輕的突入,已經足夠匪夷所思,那麽秦軍在接下來表現更是讓諸侯軍的主力感到莫名其妙。
在相互鑿開陣型後,本該各自撥轉馬頭,展開第二次衝鋒,這才是之前騎軍作戰的題中之義,但是讓諸侯軍左右兩營騎軍瞠目結舌的一幕發生了,在蒙毅和章邯的統領下,五萬左右騎軍竟是直奔諸侯軍大營而去!
相比之下,與英布中軍展開撞陣的中路秦軍,戰損最大,鑿陣速度也最為緩慢,戰場上雙方都拋下了兩千多具屍體,秦軍稍稍兩千出頭,諸侯軍接近三千,這種互換,已經足夠堪稱壯烈。
一身鐵甲滿是血跡的英布已經停馬站在末尾處,抖落槍頭鮮血,這位性格如火的將軍勒馬轉身,瞪大眼睛,瞬間領會秦軍的真正意圖,怒吼道:“鍾離昧!不用去管敵軍左右兩翼,拚死纏住這支中軍,不要讓他們流竄入營!”
聽到英布的怒吼之後,從楚國貴族出身的鍾離昧到那些麾下萬夫長千夫長,紛紛醒悟,故而也顧不得陣型,雙營騎軍先鋒急速轉身,尚未與中路秦軍失之交臂的尾部騎軍則開始斜插過去,試圖將其一寸寸攔腰截斷,如剁長蛇!一旦某支騎軍喪失陣型,很大程度上也就失去了速度,陷入泥潭後,就隻能束手待斃了。
秦國鐵騎軍的驍勇善戰毋庸置疑,可畢竟不是金剛不敗的神仙,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依舊所向披靡。
對這種困境,中路統帥王離毫不猶豫地做出了壯士割腕的舉動,位於兩翼鋒線的千餘騎,第一時間向外撒開出去,無形中與居中的大股騎軍拉開大段距離,以此來拖延兩側諸侯軍騎軍的亡命衝撞。
偏移陣型的五千騎秦軍軍,是在用性命換取主力騎軍的穩固陣型。
不斷遠離主力的那外圍兩側三千騎千騎,竭力狂奔,在騎卒的驅使下,心有靈犀的戰馬根本不計體力,充滿飛蛾撲火的壯麗。
不斷有秦軍被諸侯騎軍的長矛捅落馬背,然後被後邊的諸侯軍用戰刀輕輕一抹,就挑起一顆頭顱。有被諸侯軍用套馬索扯落馬背後,一路拖拽,血肉模糊。
不成體係各自為戰的這支秦軍,麵對源源不斷的敵軍,必死無疑。
英布沒有想到這次秦軍真正的意圖,竟然會是後方陣營中的術士集團,更沒有想到他們對自己大營的內部部署如此熟悉。
所以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
秦軍左右兩翼的突陣,中路主力的鑿陣,以及其中那五千騎秦軍的犧牲,皆是如此。
讓這個身經百戰的英布措手不及!
英布立即傳令,營中魏武卒一律出營結陣於大營後方術士集團!命右營大軍中路一起追殺秦軍,各自繞營而過,盡快纏住敵軍!不用貪功,若是秦軍軍試圖分路撤迴後方,務必就近咬死其中一股騎軍!還有,讓韓信率軍阻截後方那五萬步軍,應該是劉邦的軍隊,看服飾以布衣頭巾居多,夾雜些許秦國的黑甲步軍而已,戰力不值一提。
與此同時,英布身邊一位青年將領,微笑道:“將軍放心,劉季之輩,不過爾爾。”
英布瞥了眼這位神色倨傲的韓信,點了點頭。
在韓信帶領數萬步軍迂迴前行秦軍後方之後,這位身經百戰的英布將軍並沒有絲毫氣餒,一座無關大局走勢的術士集團與否,他不心疼,諸侯軍底蘊還經得起這種損耗,隻要中軍與右營騎軍成功截下一股秦軍,將其吃下,哪怕不足半數,甚至隻需要是兩三萬騎,這場仗就是己方小勝。
一旦鍾離昧的精騎打爛那支王離的中軍,就更是穩操勝券,這座大營就會是左右將領秦軍的墳地!
英布相信蒙毅和章邯還不至於如此昏聵。
事實上闖入敵營的秦軍動向都在英布預料之中。
左右秦軍騎軍匯流的,麵對術士集團一陣突襲,百家術士用術法抵抗,但是麵對秦軍匯合的五萬鐵騎,還是被衝得七零八落,死傷數百個,然後並未分兵兩路,而是保持陣型,一同沿著諸侯軍大營左側外圍突圍。
剛好遇上兵力眾多的十萬騎龍且率領項家軍。
而仍有一萬人的英布嫡係主力精騎,在稍稍繞出一段遠路後,也開始從後方疾馳而來。
再往下,諸侯軍的魏武卒也開始出營結陣,已經開始不斷向左方移動,堵截那支即便能夠順利鑿陣迴撤的章邯和蒙毅騎軍。
更往下,是以韓信帶領的精銳步兵和弓兵對陣劉邦部十萬後方軍。
按照這種情形,蒙毅和章邯的騎軍主力想要越過三道防線,同時還要避開英布和龍且精銳騎軍的追殺,絕對要付出慘重代價!
韓信忍不住哈哈大笑,高聲道:“李由,劉季!你們二人的頭顱何在?!”
一支人數並不占優勢的騎軍,想要一鼓作氣鑿穿間距恰當且銜接緊密的三道防線,尤其是其中兩道防線同為大規模胡服騎射和魏武卒,一般情況下,無異於癡人說夢。
如果再加上身後有將近十萬項家精騎咬尾追殺,大概已經完全可以用“死地”二字來形容處境。
就是在這種極端險峻的形勢下,一路向下奔襲的秦軍軍開始變陣,槍矛多半都已毀棄的先鋒騎軍稍稍收攏鋒線,以一馬當先的蒙毅為首,人人抽刀出鞘,以錐形開陣,顯然是要用最快的速度越過三萬魏武卒。與此同時,大致在章邯軍陣型中段位置,拉伸出一條涇渭分明的界線,放緩戰馬奔速的萬餘秦國騎軍集中在後方,幾乎人人槍矛俱在,以正常的騎軍撞陣姿態,鋪出一排排槍矛橫出的淩厲鋒線。
前者開陣,更多是用以撕裂敵方陣型,同時最大程度阻滯諸侯騎軍的速度,後者兇狠撞陣,則是更為生死相搏。
不遠不近剛好能夠咬住這支秦軍後背的龍且部騎軍,在那位項羽的副將的親自率領下,沒有竭力前衝,而是在秦軍變陣的同時,陣型亦是悄然變化,騎陣中間薄兩翼厚,一來他們戰損最大,加上先前繞行至諸侯軍前軍截斷秦軍迴撤之路,騎卒與戰馬都有些疲憊,一鼓作氣之後,便需要借此機會重新蓄勢,再者聯手英布的胡服騎射進行前後夾擊,一旦他們衝得太快,碰上穿過秦軍軍陣型的,就會造成己方對撞的尷尬局麵,反而容易相互掣肘,所以龍且部騎軍如洪流遇到江心砥柱,有意讓出正下方的大片地帶,以便友軍撥馬轉身,到時候自然而然聚攏在一起的兩支騎軍,陣型瞬間就能夠變成中腹兩翼皆厚重的絕佳情景,配合魏武卒構成的拒馬陣,肯定能夠對那支鋒芒一挫再挫的蒙毅和章邯軍造成相當可觀的殺傷。
但是蒙毅章邯騎軍原本已經流露出全軍覆沒的跡象,在劉邦部軍隊與韓信五萬精銳步弓兵的相互鑿陣之後,形勢急轉直下!
五萬氣勢洶洶的韓信精銳,本以為是一場簡簡單單便能撈取滔天戰功的勝仗,不曾想在碰撞之後,根本就是兵敗如山倒!
劉邦和左右兩名中年武將並駕齊驅,勢不可擋!
這十萬步兵的戰力怎麽可能是劉邦那個雜牌兵?!
當之無愧的蒙毅章邯帶領主力還差不多!
韓信部五萬精銳就像是一幅被利器撕開的綢緞,戰損極大,相互鑿陣之後,竟是躺下了一萬士兵。
這種重創簡直是匪夷所思,牽一發而動全身。
韓信部精銳步兵莫名其妙的不堪一擊,直接導致魏武卒防禦陣線的人心浮動,因為隻要上麵的秦國騎軍順利迴測,就會形成一騎一步對步軍前後夾擊的態勢。
刹那之間,形勢互換,勝負易手!
龍且集合而成的將十萬騎軍,雖然依舊咬牙阻截往下迴撤的秦軍,但麵對一支人數依舊達到四萬多人的秦國精銳騎軍,自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斬殺敵騎不下百人的蒙毅的鐵槍早已崩斷,馬鞍兩側的四十餘枚戟囊更是短戟用盡,術士集團四十餘具屍體,無一例外頭顱上都插有一枝短戟!
當作為騎陣錐頭的蒙毅率先成功殺穿敵陣,滿甲鮮血。
而蒙毅章邯身後看似是四萬多秦國騎軍,其實準確說來不足兩萬千騎,因為其中夾雜有戰力遠遜秦國騎軍的劉邦部兩萬多人!
章邯這一手偷梁換柱,正是這場從頭到尾都給諸侯騎軍荒誕感覺的戰事,真正的關鍵所在。
事實上先前這兩萬多人始終跟隨在左右翼兩股秦軍鐵騎精銳身後,從破陣到入營,再到現在的迴撤,戰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戰事初期,兩翼秦軍最早的破陣太過輕鬆,所以並未被諸侯軍看破他們的身份。
於是在眼下的戰場之上,諸侯大軍陷入無比尷尬的滑稽境地。
最下方的韓信部步兵給打得精氣神半點不剩,然後是陣型尚未徹底凝聚成勢的魏武卒方陣,這支匆忙出營結陣的步軍,多是披掛輕質皮甲而已,畢竟不是當年信陵君率領的重甲步卒,而且這支步軍的初衷是用以攻打鹹陽城的,怎麽可能是用來抗拒秦國騎軍的正麵衝鋒?對於這種步騎之戰,臨時拚湊的魏武卒無論是裝備還是素養,都顯得異常生澀稚嫩。
更下方,是已經與蒙與章邯軍擦肩英布騎軍,最下方,則是讓出中腹的韓信五萬步弓兵精銳。本該同氣連枝的完整防線,支離破碎。諸侯軍兵力依舊占優,可是雙方的士氣,天壤之別!
蒙毅舉目眺望那相隔一座諸侯軍步軍方陣的劉邦部騎軍,那才是貨真價實的秦軍主力。
領軍的正是王賁和李信兩位老將。
蒙毅扯了扯嘴角,舉起腰間的刀,輕輕一旋。章邯嘖嘖暗笑,論這種大規模的軍戰,我老章沒怕過誰,當然,沈先生除外。
他們身後四萬多秦國騎根本就不理睬魏武卒和韓信步弓兵的步軍大陣,在步陣邊緣畫弧繞行,輕鬆迴撤。
蒙毅聽到一個嗓音後,突然錯愕轉頭。
在正麵撞陣後,還剩下一萬王離前軍騎軍,有一騎竟是筆直撞向諸侯軍步軍方陣,長槍向前,怒吼道:“秦軍鐵騎!敢死者!隨我死!”
臉色冷漠的蒙毅和一臉呆滯的章邯放緩馬速,始終轉頭望去。胡亥那個家夥瘋了不成?
今日戰事首尾,都出於章邯的縝密部署,本來到目前為此,一切都在章邯的算計之中,可章邯可從沒有讓先頭的王離中軍主動赴死一說!
要知道這種擅做主張畫蛇添足的大膽行徑,按照大秦軍律,斬首示眾!你別以為你當過皇帝,就那麽亂來啊!
在蒙毅視野中,隻見那一騎在即將撞上諸侯步軍拒馬槍之際,猛地勒緊馬韁,那匹出自隴西牧場的甲等戰馬,驟然高高躍起!越過前兩排向前傾斜的拒馬長矛,連人帶馬一撞而入!重重墜落的戰馬鐵蹄,當場踩踏死一名魏武卒步卒。
不堪重負的戰馬雙膝折斷,那名秦國騎卒手中鐵槍兇狠遞出,竟是一槍接連捅穿三名步卒的胸口!
落地後的秦國騎卒雙手握槍,向前狂奔。在他身後,那一條王離部中軍騎軍鋒線,麵對正前方那座寒光閃爍的魏武卒拒馬陣,人馬皆無絲毫退縮,就那麽筆直撞去!那一匹匹隴西戰馬就那麽被尖銳長槍捅死。
騎軍麵對嚴陣以待的步軍方陣,想要正麵開陣,前排先鋒騎軍必死,這是板上釘釘的結局,隻有這樣,才能一點點打破步軍陣型。除了用騎卒和戰馬的性命去填,沒有任何捷徑可言。
一萬王離部中路秦國鐵騎,撞陣!到最後,竟是無一人跟隨蒙毅章邯軍繞陣迴撤。
魏武卒步軍拒馬步陣第一排,許多長矛之上,秦軍人馬皆掛屍而亡!一些長矛更是掛有兩具屍體。步陣在這種源源不斷的撞擊之下,不得不向後退縮。
戰馬衝鋒之下的那股巨大慣性,許多拒馬槍都被崩斷,哪怕許多中軍騎卒被韓信部步弓重弩射死在陣前,可是很多戰馬憑借慣性,依舊是蠻橫地撞入陣中,開始有諸侯軍步卒被直接撞死在陣中。
這個諸侯步軍方陣哪裏見識過這般不計傷亡的騎軍衝鋒。
此時此地,前方拒馬槍陣破碎不堪後,加上那名最先撞入陣中的秦國騎卒拚死攪亂,後邊的韓信部弓弩步卒就徹底茫然了,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
更致命的還在這座血肉模糊的戰場之外。
蒙毅章邯麾下的秦國精銳騎軍沒有轉頭幫忙中路王離部騎軍,而是徑直迴撤,衝向試圖支援步陣的英布騎軍。
而王賁和李信親自領軍的秦軍主力黑甲軍,則毫不猶豫地向前方殺去,向步陣後方撞去。
蒙毅章邯兩人不再轉頭望向那座屍體累積的戰場。
那名年輕秦國騎將,胡亥,曾經的皇帝陛下,如今在王離部做個小將。
蒙毅忍不住心想,他是想讓天下人知道,秦國嬴氏,不負祖宗威名嗎?。
章邯想著,這小子如果能夠僥幸活下來,和沈先生說一下,讓他來我這邊當個將軍?
在秦國騎軍主力的馳援之下,本就搖搖欲墜的韓信步陣從最早的足足將近五萬人,死傷過半!
步軍一旦被騎軍破陣,即使如此,一萬王離部騎軍也僅剩三千騎而已。
渾身浴血的胡亥,是被從天而降的沈醉從屍體堆裏彎腰抓起,兩人迴到鹹陽城頭。
傷亡慘重的三千王離中路騎軍,在章邯親自調度的主力秦國騎軍掩護下,撥馬撤退。
韓信部的精銳步兵在蒙毅章邯部秦軍鐵騎的劇烈衝擊之下,陣型被搗爛得稀稀疏疏,最終還是沒能夠與北方的龍且和英布主力大軍形成包圍圈。
隻能眼睜睜看著韓信部即將全軍覆滅,突然,一股黑氣在步兵陣中散開,形成的能量波讓周圍秦國鐵騎和黑甲軍放下一片。
“韓信,你還是那麽廢物!”來人正是項羽,龍且和英布騎軍也趕到,停下前進的步伐。
項羽看著城頭上的沈醉,高聲喊道:“沈醉,你個縮頭烏龜,秦國將士都在浴血奮戰,而你,就打算躲在鹹陽城坐享其成嗎?”
說完,項羽周身黑氣暴漲,鹹陽上空頓時風雲變幻。
城頭上抱著已盡昏迷的胡亥,皺著眉頭,你丫的,開掛的嗎?仗著自己魔氣用不完啊!
突然沈醉身邊出現了一個身形,姬軒。
“沈醉,你該怎麽辦呢?”
</p>
(插一段沈醉的日常,這是戰國副本之後的情節,單獨拉出一段,是因為戰國副本後,沈醉心境發生了一些變化,看到一個和自己曾經很相似的小夥子,沈醉會開始反思一些東西,這是後麵劇情的一個伏筆。)
三木,是書屋裏的兼職。麵試他時,他說他隻有高中文憑,白天的工作不怎麽賺錢,想晚上再打份兼職。我喜歡他的直白。
三木是性子極好的年輕人,而且懂的不少。隻要他能做到的,幾乎有求必應。畢竟現在脾氣溫柔的小夥,不多見。當然,也經常被書屋裏的小姐姐們調戲,隻是他每次都很有分寸感地開些幽默玩笑,然後繼續安靜地做好自己的工作。這樣溫柔幽默的年輕小夥,自然受到書屋小姐姐的喜歡,包括收銀台的顧夕。
三木幾乎每天都迴來書屋打工,而且我發現,他幾乎什麽都會一點。換燈泡,修理電器,後廚幫忙,讓我更加好奇的是,有次收銀台係統故障,急得顧夕差點哭出來了,三木說讓他試試,沒過多久,迴複了原樣。而且他的談吐,素養極好,隻是高中畢業,有點意思。
這天書屋打烊後,我在做清點。三木神色尷尬的來到我麵前,欲言又止。我心裏了然,調侃道,看來是找到新的好工作了,準備拋下我們了?三木不自然道,沈哥,我準備離開這個城市,迴老家,家裏老人需要我照顧。
我先是一愣,然後道,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嗎?
三木連忙道,不用不用,我隻是想提前和你說,我擔心我走後,沈哥你這邊不好安排工作。
我笑著拍打了一下他的肩膀說道,書屋就那麽大的地,沒了你照樣運作,哈哈哈。你如果家裏邊事著急,明天和大家道個別就滾蛋。
三木道,不是特別著急,不過我還是過幾天再走,小夕姐說係統升級了,她還不熟。煤氣快用完了,張嬸抬不動。還有沈哥你之前讓我整理的倉庫明細,我還要弄完給你。。。。
我聽得有點懵,這些大大小小的事兒,聽起來很瑣碎,但是差不多整個書屋的日常工作了吧。
我從吧台拿出一瓶酒,打斷了他,說道,你來這邊好像沒見過你喝酒,和我整點?
三木笑道,行。
三木能喝酒,但是一喝就臉紅。我問他,什麽時候開始喝酒。他說,以前在學校宿舍的舍友第一次帶他喝酒的。我抽出一根煙散給他,他也沒有猶豫,熟練的先幫我點了煙,再點自己的。我笑罵道,你小子藏得挺深啊!三木笑道,其實戒了挺久了,一直沒抽。
我有些按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問道,你小子應該不是高中畢業,這點眼力我還是有的,說道說道。
三木淡淡的迴答,大學沒讀完,所以還是高中畢業。
每個人心裏都會有自己不想多和他人聊的小故事。我岔開話題,你小子人不錯,溫和,幽默,情商也高,怎麽就沒女朋友呢?要求高了吧,哈哈哈。
三木笑道,我這條件,就不耽誤其他好女孩了。而且我也沒有你們想象中的那麽好,我以前脾氣又倔又差,身邊朋友也不多。隻是這兩年改了很多。
明白,故事還挺曲折。我和他碰碰酒杯,很多故事,都在酒裏頭。
三木這小子,酒量不怎樣,酒品到倒不錯。帶著醉意,喜歡絮絮叨叨。大致也猜到了他的故事,一個辜負了最不該辜負的女孩的男孩,往後隻是想著把不曾給夠女孩溫柔的男孩,給與今後遇到的人足夠溫柔。
我看著已經不能喝了的男人,喝完杯中的酒。故事不一定講出來了才好聽,跟酒一起咽下心裏,也不錯。
——————
項羽頂住能量波,看向沈醉,全身黑氣四散,神色亢奮,戰意淩然。
“沈醉,任憑你的力量多大,蒼天是改變不了的。蒼天不在乎時間流逝,不在乎生命飄零,隻在乎對與錯,如今秦國就是錯的,而我順應天道,帶兵反秦,所以我就是對的。沈醉,你這個偽善者,天下人都要反秦,而你卻在護秦,這就是你所謂的仁愛嗎?”項羽譏笑道。
沈醉搖搖頭,輕聲道:“反抗隻是手段,對待不公的手段。我不信什麽蒼天,天意的,民心民願,才是蒼天,天意。隻是如今被你們這些打著大義的旗號有心之人利用了,變成了你們謀利的工具,滿足私欲的利器。我不是什麽仁愛之人,我隻是單純不喜爭鬥,但是我現在想阻止你,因為你的內心隻有私欲,沒有道義,這樣的人,即便得到了天下,也會讓天下萬劫不複,有人和我說過,幫他守護這個來之不易的太平,我答應了,所以今天你必須死。”
項羽發狂似的大笑,好像聽到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話。
“哈哈哈,沈醉,你還是這般自以為是,是不是那些仰慕你,崇拜你,認可你說的話的,就心中有道義?而那些厭惡你,反對你,不認可你的,心中就隻有私欲,就該殺?沈醉,你是不是覺得天下道理都給你占了,你永遠都是對的?哈哈哈,沈醉,你還是一如既往地讓人惡心。”
沈醉沒有多說什麽,這二愣子腦子缺根弦,而且如今魔氣作祟,想靠嘴遁說服他,那就是想屁吃。
沈醉握緊湛盧,腳下開啟風後八陣圖,圖陣開始旋轉,章邯等人,被八陣圖空間轉移到了沈醉身後。
項羽這邊也有了動作,全身四周的黑氣在項羽頭頂凝聚成一個巨大虛像。
刹那之間,雲海滾滾,然後好似被人隨手攪出一個巨大窟窿,隱約之間,可見一位巨大身形模糊的雲上神明,正在俯瞰大地,大笑道:“爾等螻蟻,不自量力。本尊陪你玩玩?”
然後一個滿頭紅發,頭頂有雙角,穿著上古鎧甲的法相,緩緩伸出一拳,嗤笑道:“可敢接下一拳?”
沈醉早已站在大地之上,仰頭望去。
狠狠揉了揉臉,右手舉起湛盧指向空中法相,卻又重新放下。
一位白袍赤足,長發飄飄的人,突然出現,與沈醉並肩而立後,感慨道:“沒想到還能見到他啊,還是老樣子,囂張至極啊。”
沈醉微笑道:“這不就是你憋的屁嗎?”
姬軒大袖飄搖,十分逍遙,眼神炙熱,大笑道:“沈醉,還真不是,你研究了河圖洛書那麽久,不知道它們能收容靈識嗎?不聊了,你繼續,好不容易等到了他,讓他給老子跪下!”
很好。
這就對了。
不愧是我一生之敵,就算是一絲靈識殘存,也不減當年氣勢!
大地轟然震顫。
一襲青袍直去雲海。
湛盧劍鋒凝聚巨大劍光,以劍問天。
隨後姬軒扶搖直上,大地皆是我之天地,無數術法,一起去往雲海。
我以我道問蒼天。
天幕之上,伏生扶須道:“原來如此,原來真是那位。”
老顧看到這一幕有些懵了,這特麽什麽情況,那人怎麽跑下去幫沈醉了?這些異象不是他弄出來的嗎?
“伏先生,那人到底是誰?”
伏生沒有直接迴答老顧,輕聲道:“靈界下麵的項羽凝聚出的法相,是上古蚩尤的靈識?”
老顧大驚:“蚩尤!他的魂靈和靈識,不是封印到與世隔絕的魔界中了嗎?”
“那位前輩,應該是姬軒轅。”伏生輕聲道。
老顧如遭雷擊,不會吧,那個人是軒轅黃帝,不應該啊!那為什麽要阻撓靈界,守護“書”是黃帝下給巫祝一脈的命令,世世代代守護,怎麽到了我這代,就出來搗亂了呢?還特麽是黃帝本尊!
老顧剛想再問什麽,突然心湖中響起沈醉的聲音。
“老顧,靈界即將破滅,我送你和伏先生出去。”
沒等老顧反應,眼前一黑,感覺被什麽力量拉扯出靈界。
伏生獨自一人站在天幕中,眼神複雜,有欣慰,有哀傷,有憧憬。。。。
此時的沈醉,衝天空中緩緩降落,落地後捂住心口,單手拄劍在地。
天空中的巨大法相已經消失,黑雲散去,項羽披頭散發,七竅流血,但是周身的黑氣並沒有散去,神色更加張狂,宛如煉獄走出的惡鬼。
“哈哈哈,沈醉,你真得厲害啊,不過如今你的靈力已經耗竭,而我後邊還有四十萬大軍,你如何阻我!”
說完,項羽雙瞳通紅,黑氣更盛,黑氣彌漫著後麵被箴言術困住的四十萬大軍,束縛住他們的金色文字,全部擊散,恢複行動,向鹹陽城攻來。
章邯轉頭示意城頭上的李斯,李斯立即下令,打開城門,二十五萬城內的鹹陽軍也殺出城外。
英布高高舉起鐵矛,一夾馬腹,怒吼道:“兒郎們,隨我大破秦軍,殺入鹹陽!”
諸侯軍大將英布一馬當先。
諸侯大軍各營所有萬夫長,千夫長,百夫長,皆是如此。
悍不畏死,絕非秦軍狼虎之師獨有!
在項羽陣中大將眼中,好似天下的兵馬,就根本不算個東西,唯有近在眼前的秦軍,才配與我們一戰!
在這鹹陽城下的大地之上,兵力優勢的諸侯軍鋒線自然而然更為漫長,密密麻麻如蝗蟲過境。
英布接近兩萬嫡係親騎逐漸與左右兩翼騎軍拉開兩百步。
這兩萬騎嫻熟形成十個大型橫列,橫列與橫列之間相隔頗寬,大體上四列輕騎在前,五列輕騎在後,唯獨有一列重騎緊隨第一列輕騎之後。
英布麾下的騎軍,是項羽軍中的精銳騎軍,所披掛鎧甲多是胡服內墊牛皮,仿製於趙國趙武靈王那支為“胡服騎射”的騎軍,上褶下袴﹐有貂蟬為飾的冠﹐金鉤為飾的具帶﹐足穿靴﹐便於騎射。
就在英布麾下那一列最前輕騎準備加速前衝時。
異象橫生。
接下來本該是英布率先以那列輕騎用性命去阻滯秦軍衝勢,然後交由身後的重騎一鼓作氣鑿穿敵方陣型!
但是原本齊頭並進的秦軍先頭三萬騎兵突然變陣,而且變得莫名其妙,位置居中的萬騎竟然有意無意稍稍放緩衝勢,左右兩翼則在刹那間開始向兩側收攏鋒線,迅速加厚陣型,然後不再刻意保留戰馬腳力,驟然加速,幾乎是繞過了英布的中路大軍,插入方向,恰好是銜接疏散陣型薄弱的左右側輕騎交接地帶,這就像是要當場斬斷英布部主力之外的兩條胳膊!
太快了。
早有預謀!
遭逢變故,英布卻沒有絲毫猶豫,繼續領軍奮勇向前,哪怕被兩股秦國騎軍在間隙中成功鑿穿陣型,己方僅是中軍大營就留有三萬精悍步卒駐守,絕無炸營隱憂,因為那三萬,是魏武卒。一旦雙方撥轉馬頭再度衝鋒,隱藏在左營中的那支實力強悍,季布親自率領的數千重騎,隻要趁機殺出,說不定就能將深入敵後的秦軍鐵騎徹底擊潰!
如果說左右兩股秦國騎軍的衝陣充滿了刁鑽氣息,那麽雙方中軍的兇狠碰撞,就是毫不拖泥帶水的硬碰硬。
先是英布那一列輕騎加速穿過縫隙急速向前,弓箭騎射,這些輕騎皆是膂力出眾之輩,五十步內,羽箭之勢,威力驚人!
幾乎是一個照麵,三百騎秦軍就當場墜馬而死。
但是秦國騎軍第一排鋒線依舊齊頭並進,人人臉色冷漠,畏死者先死!
不管天下其它軍伍如何,這個道理,秦國將士從春秋戰國一路蕩平中原,已經傳承了足足幾百年了!
這列英布輕騎在弓箭之後,或抽刀出鞘或丟套馬索,麵對那一排長槍橫放如林,同樣悍不畏死。
與秦國軍隊爭生死,如何才能讓自己活下來,趙國之民也經曆了整整上百年!
僅是一個擦肩而過,近千英布輕騎就那麽被一槍撞死於馬背之上。
那些輕騎接下來還要麵對之後的一列列秦軍軍鐵槍。
注定是十不存一的慘烈結局。
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騎軍撞陣。
沒有什麽馬弓互射,沒有半點花哨招式。
因為這一列輕騎的毅然犧牲,雙方的第一次長槍互撞,使得英布所在後排那支重騎軍占據先天優勢。
英布與身邊依次排開的近百騎貼身扈從,大多數幾乎都是毫無懸念地一槍撞敵下馬。
騎軍撞陣之中,落馬者必死無疑,這是鐵律。
騎軍衝鋒,鐵槍開陣,極為忌諱一槍貫穿敵人身軀,即便能夠快速抽出,仍是會貽誤戰機,生死一線,容不得任何馬虎,況且兩軍相互鑿陣,可不是隻有一排鋒線,否則鑿之一字從何說起?
一擊斃命的同時要求最大程度蓄力,就是活到最後的保證。
悄無聲息之間,最後一列重騎已經位於最後,四列輕騎越過那列鋒線快速突進。
因為英布深知戰場之上,最後那一口氣,不能墜!
左翼三萬秦國騎軍之中,蒙毅作為錐頭,悍然開陣,位於這種陣型的前方騎軍,無一不是先鋒營敢死士,死得最早最快。
章邯和蒙毅,李由本就是武將,秦軍殺出鹹陽,他們分別趕到左右後軍,統領軍隊。
諸侯軍各路將領對此人本就不陌生,早在之前就有過交手後,更是恨得牙癢癢。
大概整個秦軍,也隻有此人能夠如此特立獨行,手持一杆鐵槍,左右腰間佩劍懸刀,馬鞍兩側更是皆掛戟囊。
蒙家軍統帥,蒙毅!
這三萬騎軍,蒙家軍嫡係騎軍,大概是沒有人預料到秦軍精銳中的精銳,竟然會避免正麵作戰的緣故,三萬騎的側麵鑿陣,顯得勢如破竹,恰似刀割豆腐,遊刃有餘。
另一股右側秦軍輕騎的插入,更為輕鬆,幾股由諸侯軍臨時匯聚而成的騎軍,匆忙出營,本就與中軍陣型存有間隙,瞬間就被右側章邯帶領的兩萬騎在側麵上削去一大片,竟是硬生生給殺掉一千多騎。若說雙方萬人規模的正麵撞陣,殺敵千餘,不會顯得如何出奇,甚至擱在習慣了不死不休的戰國戰場上,都談不上慘烈二字。但是當下這種純粹屬於擦身而過的衝鋒陣型,兵力優勢的一方還會折損千人,就有些荒唐了,足可見諸侯軍這些臨時整合的所謂精銳,遇上曾經被譽為秦末第一名將的章邯,哪怕諸侯軍求戰欲望強烈,毫無怯意,仍然是有心無力。
如果說秦軍左右兩翼騎軍避重就輕的突入,已經足夠匪夷所思,那麽秦軍在接下來表現更是讓諸侯軍的主力感到莫名其妙。
在相互鑿開陣型後,本該各自撥轉馬頭,展開第二次衝鋒,這才是之前騎軍作戰的題中之義,但是讓諸侯軍左右兩營騎軍瞠目結舌的一幕發生了,在蒙毅和章邯的統領下,五萬左右騎軍竟是直奔諸侯軍大營而去!
相比之下,與英布中軍展開撞陣的中路秦軍,戰損最大,鑿陣速度也最為緩慢,戰場上雙方都拋下了兩千多具屍體,秦軍稍稍兩千出頭,諸侯軍接近三千,這種互換,已經足夠堪稱壯烈。
一身鐵甲滿是血跡的英布已經停馬站在末尾處,抖落槍頭鮮血,這位性格如火的將軍勒馬轉身,瞪大眼睛,瞬間領會秦軍的真正意圖,怒吼道:“鍾離昧!不用去管敵軍左右兩翼,拚死纏住這支中軍,不要讓他們流竄入營!”
聽到英布的怒吼之後,從楚國貴族出身的鍾離昧到那些麾下萬夫長千夫長,紛紛醒悟,故而也顧不得陣型,雙營騎軍先鋒急速轉身,尚未與中路秦軍失之交臂的尾部騎軍則開始斜插過去,試圖將其一寸寸攔腰截斷,如剁長蛇!一旦某支騎軍喪失陣型,很大程度上也就失去了速度,陷入泥潭後,就隻能束手待斃了。
秦國鐵騎軍的驍勇善戰毋庸置疑,可畢竟不是金剛不敗的神仙,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依舊所向披靡。
對這種困境,中路統帥王離毫不猶豫地做出了壯士割腕的舉動,位於兩翼鋒線的千餘騎,第一時間向外撒開出去,無形中與居中的大股騎軍拉開大段距離,以此來拖延兩側諸侯軍騎軍的亡命衝撞。
偏移陣型的五千騎秦軍軍,是在用性命換取主力騎軍的穩固陣型。
不斷遠離主力的那外圍兩側三千騎千騎,竭力狂奔,在騎卒的驅使下,心有靈犀的戰馬根本不計體力,充滿飛蛾撲火的壯麗。
不斷有秦軍被諸侯騎軍的長矛捅落馬背,然後被後邊的諸侯軍用戰刀輕輕一抹,就挑起一顆頭顱。有被諸侯軍用套馬索扯落馬背後,一路拖拽,血肉模糊。
不成體係各自為戰的這支秦軍,麵對源源不斷的敵軍,必死無疑。
英布沒有想到這次秦軍真正的意圖,竟然會是後方陣營中的術士集團,更沒有想到他們對自己大營的內部部署如此熟悉。
所以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
秦軍左右兩翼的突陣,中路主力的鑿陣,以及其中那五千騎秦軍的犧牲,皆是如此。
讓這個身經百戰的英布措手不及!
英布立即傳令,營中魏武卒一律出營結陣於大營後方術士集團!命右營大軍中路一起追殺秦軍,各自繞營而過,盡快纏住敵軍!不用貪功,若是秦軍軍試圖分路撤迴後方,務必就近咬死其中一股騎軍!還有,讓韓信率軍阻截後方那五萬步軍,應該是劉邦的軍隊,看服飾以布衣頭巾居多,夾雜些許秦國的黑甲步軍而已,戰力不值一提。
與此同時,英布身邊一位青年將領,微笑道:“將軍放心,劉季之輩,不過爾爾。”
英布瞥了眼這位神色倨傲的韓信,點了點頭。
在韓信帶領數萬步軍迂迴前行秦軍後方之後,這位身經百戰的英布將軍並沒有絲毫氣餒,一座無關大局走勢的術士集團與否,他不心疼,諸侯軍底蘊還經得起這種損耗,隻要中軍與右營騎軍成功截下一股秦軍,將其吃下,哪怕不足半數,甚至隻需要是兩三萬騎,這場仗就是己方小勝。
一旦鍾離昧的精騎打爛那支王離的中軍,就更是穩操勝券,這座大營就會是左右將領秦軍的墳地!
英布相信蒙毅和章邯還不至於如此昏聵。
事實上闖入敵營的秦軍動向都在英布預料之中。
左右秦軍騎軍匯流的,麵對術士集團一陣突襲,百家術士用術法抵抗,但是麵對秦軍匯合的五萬鐵騎,還是被衝得七零八落,死傷數百個,然後並未分兵兩路,而是保持陣型,一同沿著諸侯軍大營左側外圍突圍。
剛好遇上兵力眾多的十萬騎龍且率領項家軍。
而仍有一萬人的英布嫡係主力精騎,在稍稍繞出一段遠路後,也開始從後方疾馳而來。
再往下,諸侯軍的魏武卒也開始出營結陣,已經開始不斷向左方移動,堵截那支即便能夠順利鑿陣迴撤的章邯和蒙毅騎軍。
更往下,是以韓信帶領的精銳步兵和弓兵對陣劉邦部十萬後方軍。
按照這種情形,蒙毅和章邯的騎軍主力想要越過三道防線,同時還要避開英布和龍且精銳騎軍的追殺,絕對要付出慘重代價!
韓信忍不住哈哈大笑,高聲道:“李由,劉季!你們二人的頭顱何在?!”
一支人數並不占優勢的騎軍,想要一鼓作氣鑿穿間距恰當且銜接緊密的三道防線,尤其是其中兩道防線同為大規模胡服騎射和魏武卒,一般情況下,無異於癡人說夢。
如果再加上身後有將近十萬項家精騎咬尾追殺,大概已經完全可以用“死地”二字來形容處境。
就是在這種極端險峻的形勢下,一路向下奔襲的秦軍軍開始變陣,槍矛多半都已毀棄的先鋒騎軍稍稍收攏鋒線,以一馬當先的蒙毅為首,人人抽刀出鞘,以錐形開陣,顯然是要用最快的速度越過三萬魏武卒。與此同時,大致在章邯軍陣型中段位置,拉伸出一條涇渭分明的界線,放緩戰馬奔速的萬餘秦國騎軍集中在後方,幾乎人人槍矛俱在,以正常的騎軍撞陣姿態,鋪出一排排槍矛橫出的淩厲鋒線。
前者開陣,更多是用以撕裂敵方陣型,同時最大程度阻滯諸侯騎軍的速度,後者兇狠撞陣,則是更為生死相搏。
不遠不近剛好能夠咬住這支秦軍後背的龍且部騎軍,在那位項羽的副將的親自率領下,沒有竭力前衝,而是在秦軍變陣的同時,陣型亦是悄然變化,騎陣中間薄兩翼厚,一來他們戰損最大,加上先前繞行至諸侯軍前軍截斷秦軍迴撤之路,騎卒與戰馬都有些疲憊,一鼓作氣之後,便需要借此機會重新蓄勢,再者聯手英布的胡服騎射進行前後夾擊,一旦他們衝得太快,碰上穿過秦軍軍陣型的,就會造成己方對撞的尷尬局麵,反而容易相互掣肘,所以龍且部騎軍如洪流遇到江心砥柱,有意讓出正下方的大片地帶,以便友軍撥馬轉身,到時候自然而然聚攏在一起的兩支騎軍,陣型瞬間就能夠變成中腹兩翼皆厚重的絕佳情景,配合魏武卒構成的拒馬陣,肯定能夠對那支鋒芒一挫再挫的蒙毅和章邯軍造成相當可觀的殺傷。
但是蒙毅章邯騎軍原本已經流露出全軍覆沒的跡象,在劉邦部軍隊與韓信五萬精銳步弓兵的相互鑿陣之後,形勢急轉直下!
五萬氣勢洶洶的韓信精銳,本以為是一場簡簡單單便能撈取滔天戰功的勝仗,不曾想在碰撞之後,根本就是兵敗如山倒!
劉邦和左右兩名中年武將並駕齊驅,勢不可擋!
這十萬步兵的戰力怎麽可能是劉邦那個雜牌兵?!
當之無愧的蒙毅章邯帶領主力還差不多!
韓信部五萬精銳就像是一幅被利器撕開的綢緞,戰損極大,相互鑿陣之後,竟是躺下了一萬士兵。
這種重創簡直是匪夷所思,牽一發而動全身。
韓信部精銳步兵莫名其妙的不堪一擊,直接導致魏武卒防禦陣線的人心浮動,因為隻要上麵的秦國騎軍順利迴測,就會形成一騎一步對步軍前後夾擊的態勢。
刹那之間,形勢互換,勝負易手!
龍且集合而成的將十萬騎軍,雖然依舊咬牙阻截往下迴撤的秦軍,但麵對一支人數依舊達到四萬多人的秦國精銳騎軍,自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斬殺敵騎不下百人的蒙毅的鐵槍早已崩斷,馬鞍兩側的四十餘枚戟囊更是短戟用盡,術士集團四十餘具屍體,無一例外頭顱上都插有一枝短戟!
當作為騎陣錐頭的蒙毅率先成功殺穿敵陣,滿甲鮮血。
而蒙毅章邯身後看似是四萬多秦國騎軍,其實準確說來不足兩萬千騎,因為其中夾雜有戰力遠遜秦國騎軍的劉邦部兩萬多人!
章邯這一手偷梁換柱,正是這場從頭到尾都給諸侯騎軍荒誕感覺的戰事,真正的關鍵所在。
事實上先前這兩萬多人始終跟隨在左右翼兩股秦軍鐵騎精銳身後,從破陣到入營,再到現在的迴撤,戰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戰事初期,兩翼秦軍最早的破陣太過輕鬆,所以並未被諸侯軍看破他們的身份。
於是在眼下的戰場之上,諸侯大軍陷入無比尷尬的滑稽境地。
最下方的韓信部步兵給打得精氣神半點不剩,然後是陣型尚未徹底凝聚成勢的魏武卒方陣,這支匆忙出營結陣的步軍,多是披掛輕質皮甲而已,畢竟不是當年信陵君率領的重甲步卒,而且這支步軍的初衷是用以攻打鹹陽城的,怎麽可能是用來抗拒秦國騎軍的正麵衝鋒?對於這種步騎之戰,臨時拚湊的魏武卒無論是裝備還是素養,都顯得異常生澀稚嫩。
更下方,是已經與蒙與章邯軍擦肩英布騎軍,最下方,則是讓出中腹的韓信五萬步弓兵精銳。本該同氣連枝的完整防線,支離破碎。諸侯軍兵力依舊占優,可是雙方的士氣,天壤之別!
蒙毅舉目眺望那相隔一座諸侯軍步軍方陣的劉邦部騎軍,那才是貨真價實的秦軍主力。
領軍的正是王賁和李信兩位老將。
蒙毅扯了扯嘴角,舉起腰間的刀,輕輕一旋。章邯嘖嘖暗笑,論這種大規模的軍戰,我老章沒怕過誰,當然,沈先生除外。
他們身後四萬多秦國騎根本就不理睬魏武卒和韓信步弓兵的步軍大陣,在步陣邊緣畫弧繞行,輕鬆迴撤。
蒙毅聽到一個嗓音後,突然錯愕轉頭。
在正麵撞陣後,還剩下一萬王離前軍騎軍,有一騎竟是筆直撞向諸侯軍步軍方陣,長槍向前,怒吼道:“秦軍鐵騎!敢死者!隨我死!”
臉色冷漠的蒙毅和一臉呆滯的章邯放緩馬速,始終轉頭望去。胡亥那個家夥瘋了不成?
今日戰事首尾,都出於章邯的縝密部署,本來到目前為此,一切都在章邯的算計之中,可章邯可從沒有讓先頭的王離中軍主動赴死一說!
要知道這種擅做主張畫蛇添足的大膽行徑,按照大秦軍律,斬首示眾!你別以為你當過皇帝,就那麽亂來啊!
在蒙毅視野中,隻見那一騎在即將撞上諸侯步軍拒馬槍之際,猛地勒緊馬韁,那匹出自隴西牧場的甲等戰馬,驟然高高躍起!越過前兩排向前傾斜的拒馬長矛,連人帶馬一撞而入!重重墜落的戰馬鐵蹄,當場踩踏死一名魏武卒步卒。
不堪重負的戰馬雙膝折斷,那名秦國騎卒手中鐵槍兇狠遞出,竟是一槍接連捅穿三名步卒的胸口!
落地後的秦國騎卒雙手握槍,向前狂奔。在他身後,那一條王離部中軍騎軍鋒線,麵對正前方那座寒光閃爍的魏武卒拒馬陣,人馬皆無絲毫退縮,就那麽筆直撞去!那一匹匹隴西戰馬就那麽被尖銳長槍捅死。
騎軍麵對嚴陣以待的步軍方陣,想要正麵開陣,前排先鋒騎軍必死,這是板上釘釘的結局,隻有這樣,才能一點點打破步軍陣型。除了用騎卒和戰馬的性命去填,沒有任何捷徑可言。
一萬王離部中路秦國鐵騎,撞陣!到最後,竟是無一人跟隨蒙毅章邯軍繞陣迴撤。
魏武卒步軍拒馬步陣第一排,許多長矛之上,秦軍人馬皆掛屍而亡!一些長矛更是掛有兩具屍體。步陣在這種源源不斷的撞擊之下,不得不向後退縮。
戰馬衝鋒之下的那股巨大慣性,許多拒馬槍都被崩斷,哪怕許多中軍騎卒被韓信部步弓重弩射死在陣前,可是很多戰馬憑借慣性,依舊是蠻橫地撞入陣中,開始有諸侯軍步卒被直接撞死在陣中。
這個諸侯步軍方陣哪裏見識過這般不計傷亡的騎軍衝鋒。
此時此地,前方拒馬槍陣破碎不堪後,加上那名最先撞入陣中的秦國騎卒拚死攪亂,後邊的韓信部弓弩步卒就徹底茫然了,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
更致命的還在這座血肉模糊的戰場之外。
蒙毅章邯麾下的秦國精銳騎軍沒有轉頭幫忙中路王離部騎軍,而是徑直迴撤,衝向試圖支援步陣的英布騎軍。
而王賁和李信親自領軍的秦軍主力黑甲軍,則毫不猶豫地向前方殺去,向步陣後方撞去。
蒙毅章邯兩人不再轉頭望向那座屍體累積的戰場。
那名年輕秦國騎將,胡亥,曾經的皇帝陛下,如今在王離部做個小將。
蒙毅忍不住心想,他是想讓天下人知道,秦國嬴氏,不負祖宗威名嗎?。
章邯想著,這小子如果能夠僥幸活下來,和沈先生說一下,讓他來我這邊當個將軍?
在秦國騎軍主力的馳援之下,本就搖搖欲墜的韓信步陣從最早的足足將近五萬人,死傷過半!
步軍一旦被騎軍破陣,即使如此,一萬王離部騎軍也僅剩三千騎而已。
渾身浴血的胡亥,是被從天而降的沈醉從屍體堆裏彎腰抓起,兩人迴到鹹陽城頭。
傷亡慘重的三千王離中路騎軍,在章邯親自調度的主力秦國騎軍掩護下,撥馬撤退。
韓信部的精銳步兵在蒙毅章邯部秦軍鐵騎的劇烈衝擊之下,陣型被搗爛得稀稀疏疏,最終還是沒能夠與北方的龍且和英布主力大軍形成包圍圈。
隻能眼睜睜看著韓信部即將全軍覆滅,突然,一股黑氣在步兵陣中散開,形成的能量波讓周圍秦國鐵騎和黑甲軍放下一片。
“韓信,你還是那麽廢物!”來人正是項羽,龍且和英布騎軍也趕到,停下前進的步伐。
項羽看著城頭上的沈醉,高聲喊道:“沈醉,你個縮頭烏龜,秦國將士都在浴血奮戰,而你,就打算躲在鹹陽城坐享其成嗎?”
說完,項羽周身黑氣暴漲,鹹陽上空頓時風雲變幻。
城頭上抱著已盡昏迷的胡亥,皺著眉頭,你丫的,開掛的嗎?仗著自己魔氣用不完啊!
突然沈醉身邊出現了一個身形,姬軒。
“沈醉,你該怎麽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