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靈帝野心,衛家崛起
三國:靈堂詐屍,開局嚇哭蔡文姬 作者:墮落小青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撲通!”
群臣再次跪了!
帝皇一怒。
袁隗再次受傷,再也堅持不住,暈了過去。
“把太傅抬下去,找禦醫好生醫治!”
“諾!”
劉宏一揮手,幾個小太監快速把袁隗抬走了。
“諸位愛卿也看到了,賊人已經猖狂到挾持皇親國戚了。誰家有人才,誰家有大將,能解決眼下麻煩的?”
這也是劉宏的難處,錢糧有了,可以招兵買馬了,卻沒有將領。
一方麵他沒有可信任的人,另一方麵,士家提出這個辦法,又出錢出糧。
於情於理都應該安排他們的人上任,這算是一種政治妥協,雙方關係的平衡。
由於士家之首袁隗不在,一時群臣竟無人說話。
見狀,張讓趁機說道:“陛下,老奴舉薦,由小黃門蹇碩擔任上軍校尉。”
“臣反對!”太尉段熲馬上提出質疑。
“如此重要之職,豈能由一閹人擔任,傳出去豈有損我大漢威名?”
“臣等附議,望陛下三思。”
“望陛下三思。”
群臣同議。
劉宏臉色鐵青,這事全部人都反對,他自然不能一意孤行下去。
成立西園八校,是群臣所願,也是他心中所想。
這是從大將軍何進手裏分兵權,至於這兵權掌握在誰的手裏,這就很重要了。
就在劉宏為難之際,張讓在他耳邊悄悄說了些什麽,讓他眼神一亮。
劉宏一拍龍椅,怒道:“三思,三思,朕已經四思五思了!黃巾反賊猖獗,爾等接連戰敗,大漢的威名,早就被爾等丟盡了!”
“陛下息怒!”
“息怒,息怒!叫朕如何息怒?”
“行了,爾等不必再說,朕自領無上將軍。封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統領西園八校,直接受命於朕。”
劉宏大手一揮,不給群臣反駁的機會,直接拍板。
“陛下聖明!”張讓帶著一眾太監直接跪了。
“陛下聖明!”太傅袁隗不在,群臣無首,見事已至此,隻能跟著應和。
“好,此事就此定下,日後誰再敢多言,休怪朕不客氣。”不給眾人說話的機會,劉宏接著說道:
“當務之急,是支援皇甫嵩將軍,哪位愛卿願往,可以舉薦他人,可以也可毛遂自薦。”
靈帝話音剛落,隻見一個身高七尺,細眼長髯,皮膚偏黑之人上前說道:“陛下,臣曹操願領兵支援皇甫嵩將軍,不破黃巾,願提頭來見!”
“臣袁紹願往!”
“臣袁術願往!”
三人從小一起長大,袁術看不起袁紹,袁紹看不起曹操。
現在曹操都上了,兩人自然也不甘落後。
“好!”
“封袁紹為中軍校尉,領兵兩千;曹操為典軍校尉,領軍兩千;袁術為左校尉,領兵兩千。一同征討黃巾,即日出發。”
“謝陛下!”三人領命退下。
但袁術的臉色並不好看,袁術是袁家嫡子,袁紹是庶出。但袁紹的中軍校尉卻排在自己之上,就連曹操都排在自己前麵。
不得不說,皇帝還是有些手段,西園八校袁家就占了兩個。既給了袁家麵子,堵住了袁隗的嘴,又挑撥了袁家兄弟的關係。
劉宏把袁術的表情看在心裏,嘴角輕微上揚。
“退朝!”
群臣如蒙大赦,徐徐退去。
等人都走了以後,劉宏並沒有離開。
他摸著龍椅,對身邊的張讓問道:“張公,你覺得朕這個皇帝當得如何?”
張讓不知道劉宏為什麽會這麽問,還是像往常一樣答道:“陛下在位一十六年,外部異族臣服,內部國泰民安,當屬明君!”
劉宏自嘲笑道:“張公,朕是昏庸,不是傻……”
“老奴該死!老奴該死!”張讓嚇得冷汗直流,跪地連連磕頭。
別看他平時忽悠劉宏,那是劉宏願意被他忽悠,不是代表劉宏傻。
相反,他跟隨劉宏身邊多年,很清楚劉宏的性格。
“起來吧……”
“這麽多年,全靠張公對抗士族,否則這江山還姓不姓劉,還是未知之數。”劉宏歎息道。
身為皇帝,錢糧掌握在士家手裏,兵權掌握在外戚手裏。
他原以為自己可以控製外戚勢力,直到皇後毒殺王美人,一切都變了。
宦官的權力是他給的,一定程度上來說,宦官的權力,就是皇權。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兩者密不可分。
但出了封婿與徐奉之事以後,這種關係也被打破。
現在他能信任的就隻有張讓了,他也不可能收迴宦官權力。
“陛下,都是老奴該做的,沒有陛下,就沒有老奴的今天。老奴所有的一切,都是陛下給的,就算陛下要老奴的命,老奴也絕不會皺一下眉頭。”
張讓說的倒是實話,因為他知道劉宏絕對不會殺他。
“朕已經沒有幾年好活了,隻是希望有生之年,大漢不要亡在朕的手裏。”劉宏說著閉上了眼睛,他自己的身體,自己很清楚。
“陛下龍體安康,正值壯年,定可長命百歲。”
實際上,張讓也很清楚,劉宏最多還有三到五年好活。這也是為什麽,十常侍行事越來越放肆的原因,這是最後的狂歡。
“嗬!”劉宏輕笑,他沒有接張讓的話,而是問道:“你覺得衛鷹這個人怎麽樣?”
“年少有為,足智多謀,頗有勇武。手下更有徐晃關羽這樣的猛將,是個人才。”
張讓本就想拉攏衛鷹,加上收了衛鷹好處,自然不會放過給他說好話的機會。
“那你覺得他比衛青霍去病如何?”張讓的話,說到了劉宏心裏。
“有過之而無不及……”
“怎麽說?”劉宏沒想到張讓對衛鷹的評價,會這麽高,一時來了興趣。
“他比衛霍二人會做人。”張讓拿出一個盒子,打開說道:“這是他讓人送來的。”
裏麵裝滿黃金,整整一百兩黃金,是郭嘉安排人送來的,當然裏麵也有衛鷹的意思。
衛青霍去病空有一身本事,沒有政治頭腦,所以死於政治鬥爭。身為皇帝,劉宏對皇家這些事,心知肚明。
靈帝看著箱子良久,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像是長輩見到喜愛晚輩的笑容。
他將箱子合上,推迴給張讓:“退迴去吧,另外再加一千二百兩,這筆錢由十常侍一人出一百兩。”
“諾!”
張讓不敢說不,群臣都大出血了,他們這點,隻是九牛一毛而已。
劉宏要的,隻是他們的一個態度。
“另外封衛鷹為下軍校尉,領軍征討黃巾。聽聞他的兄長衛覬,師從蔡邕,封他為太子太傅,進宮教導兩位皇子。”
調衛覬入朝為官,看似是對衛家天大的恩惠,實際是起到一個人質的效果。
“陛下英明!”
群臣再次跪了!
帝皇一怒。
袁隗再次受傷,再也堅持不住,暈了過去。
“把太傅抬下去,找禦醫好生醫治!”
“諾!”
劉宏一揮手,幾個小太監快速把袁隗抬走了。
“諸位愛卿也看到了,賊人已經猖狂到挾持皇親國戚了。誰家有人才,誰家有大將,能解決眼下麻煩的?”
這也是劉宏的難處,錢糧有了,可以招兵買馬了,卻沒有將領。
一方麵他沒有可信任的人,另一方麵,士家提出這個辦法,又出錢出糧。
於情於理都應該安排他們的人上任,這算是一種政治妥協,雙方關係的平衡。
由於士家之首袁隗不在,一時群臣竟無人說話。
見狀,張讓趁機說道:“陛下,老奴舉薦,由小黃門蹇碩擔任上軍校尉。”
“臣反對!”太尉段熲馬上提出質疑。
“如此重要之職,豈能由一閹人擔任,傳出去豈有損我大漢威名?”
“臣等附議,望陛下三思。”
“望陛下三思。”
群臣同議。
劉宏臉色鐵青,這事全部人都反對,他自然不能一意孤行下去。
成立西園八校,是群臣所願,也是他心中所想。
這是從大將軍何進手裏分兵權,至於這兵權掌握在誰的手裏,這就很重要了。
就在劉宏為難之際,張讓在他耳邊悄悄說了些什麽,讓他眼神一亮。
劉宏一拍龍椅,怒道:“三思,三思,朕已經四思五思了!黃巾反賊猖獗,爾等接連戰敗,大漢的威名,早就被爾等丟盡了!”
“陛下息怒!”
“息怒,息怒!叫朕如何息怒?”
“行了,爾等不必再說,朕自領無上將軍。封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統領西園八校,直接受命於朕。”
劉宏大手一揮,不給群臣反駁的機會,直接拍板。
“陛下聖明!”張讓帶著一眾太監直接跪了。
“陛下聖明!”太傅袁隗不在,群臣無首,見事已至此,隻能跟著應和。
“好,此事就此定下,日後誰再敢多言,休怪朕不客氣。”不給眾人說話的機會,劉宏接著說道:
“當務之急,是支援皇甫嵩將軍,哪位愛卿願往,可以舉薦他人,可以也可毛遂自薦。”
靈帝話音剛落,隻見一個身高七尺,細眼長髯,皮膚偏黑之人上前說道:“陛下,臣曹操願領兵支援皇甫嵩將軍,不破黃巾,願提頭來見!”
“臣袁紹願往!”
“臣袁術願往!”
三人從小一起長大,袁術看不起袁紹,袁紹看不起曹操。
現在曹操都上了,兩人自然也不甘落後。
“好!”
“封袁紹為中軍校尉,領兵兩千;曹操為典軍校尉,領軍兩千;袁術為左校尉,領兵兩千。一同征討黃巾,即日出發。”
“謝陛下!”三人領命退下。
但袁術的臉色並不好看,袁術是袁家嫡子,袁紹是庶出。但袁紹的中軍校尉卻排在自己之上,就連曹操都排在自己前麵。
不得不說,皇帝還是有些手段,西園八校袁家就占了兩個。既給了袁家麵子,堵住了袁隗的嘴,又挑撥了袁家兄弟的關係。
劉宏把袁術的表情看在心裏,嘴角輕微上揚。
“退朝!”
群臣如蒙大赦,徐徐退去。
等人都走了以後,劉宏並沒有離開。
他摸著龍椅,對身邊的張讓問道:“張公,你覺得朕這個皇帝當得如何?”
張讓不知道劉宏為什麽會這麽問,還是像往常一樣答道:“陛下在位一十六年,外部異族臣服,內部國泰民安,當屬明君!”
劉宏自嘲笑道:“張公,朕是昏庸,不是傻……”
“老奴該死!老奴該死!”張讓嚇得冷汗直流,跪地連連磕頭。
別看他平時忽悠劉宏,那是劉宏願意被他忽悠,不是代表劉宏傻。
相反,他跟隨劉宏身邊多年,很清楚劉宏的性格。
“起來吧……”
“這麽多年,全靠張公對抗士族,否則這江山還姓不姓劉,還是未知之數。”劉宏歎息道。
身為皇帝,錢糧掌握在士家手裏,兵權掌握在外戚手裏。
他原以為自己可以控製外戚勢力,直到皇後毒殺王美人,一切都變了。
宦官的權力是他給的,一定程度上來說,宦官的權力,就是皇權。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兩者密不可分。
但出了封婿與徐奉之事以後,這種關係也被打破。
現在他能信任的就隻有張讓了,他也不可能收迴宦官權力。
“陛下,都是老奴該做的,沒有陛下,就沒有老奴的今天。老奴所有的一切,都是陛下給的,就算陛下要老奴的命,老奴也絕不會皺一下眉頭。”
張讓說的倒是實話,因為他知道劉宏絕對不會殺他。
“朕已經沒有幾年好活了,隻是希望有生之年,大漢不要亡在朕的手裏。”劉宏說著閉上了眼睛,他自己的身體,自己很清楚。
“陛下龍體安康,正值壯年,定可長命百歲。”
實際上,張讓也很清楚,劉宏最多還有三到五年好活。這也是為什麽,十常侍行事越來越放肆的原因,這是最後的狂歡。
“嗬!”劉宏輕笑,他沒有接張讓的話,而是問道:“你覺得衛鷹這個人怎麽樣?”
“年少有為,足智多謀,頗有勇武。手下更有徐晃關羽這樣的猛將,是個人才。”
張讓本就想拉攏衛鷹,加上收了衛鷹好處,自然不會放過給他說好話的機會。
“那你覺得他比衛青霍去病如何?”張讓的話,說到了劉宏心裏。
“有過之而無不及……”
“怎麽說?”劉宏沒想到張讓對衛鷹的評價,會這麽高,一時來了興趣。
“他比衛霍二人會做人。”張讓拿出一個盒子,打開說道:“這是他讓人送來的。”
裏麵裝滿黃金,整整一百兩黃金,是郭嘉安排人送來的,當然裏麵也有衛鷹的意思。
衛青霍去病空有一身本事,沒有政治頭腦,所以死於政治鬥爭。身為皇帝,劉宏對皇家這些事,心知肚明。
靈帝看著箱子良久,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像是長輩見到喜愛晚輩的笑容。
他將箱子合上,推迴給張讓:“退迴去吧,另外再加一千二百兩,這筆錢由十常侍一人出一百兩。”
“諾!”
張讓不敢說不,群臣都大出血了,他們這點,隻是九牛一毛而已。
劉宏要的,隻是他們的一個態度。
“另外封衛鷹為下軍校尉,領軍征討黃巾。聽聞他的兄長衛覬,師從蔡邕,封他為太子太傅,進宮教導兩位皇子。”
調衛覬入朝為官,看似是對衛家天大的恩惠,實際是起到一個人質的效果。
“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