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裏戲外之東南蕩寇18
快穿:殺人祭天法力無邊 作者:小瓊峰很窮道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州安城頭,風卷殘雲,雲清清與張將軍並肩而立,目光如炬,眺望著遠方的地平線。
張將軍神色肅然,對雲清清恭維道:“雲盟主,多虧了您率領的武林義士相助,否則戚將軍恐怕沒法放心攻打山令港。”
他說的是肺腑之言。
州安城兵力很少,隻有五千,而且還不是戚家軍,隻是以前的衛所兵。
雖然經過戚承輝的訓練,已經沒有以往那麽不堪一擊了。
但論戰力,跟東夷賊軍相比還是有些差距。
再加上東夷那邊一堆的武林高手。
雖然他們是守城方,有著城牆的優勢,但勝負還真是難說。
雲清清帶領的三千武林軍才是守城的真正主力。
雲清清笑了笑,“也多虧戚將軍的訓練,如今他們有了新裝備,也到了一試鋒芒的時候。”
雲清清是親眼看著日月軍鳥槍換炮的。
之前連那種裝填需要一分鍾的鳥槍都沒有幾把。
如今連虎蹲炮都有十架。
連帶他們武林軍的裝備也很不錯。
區區一個山令港的大門,絕對擋不住虎蹲炮一輪齊射。
那邊的勝利隻是時間與傷亡的問題。
這邊才是大局所在。
如果這邊沒有擋住東夷賊軍,讓戚承輝的軍隊被兩麵夾擊,就算他是絕世將才也很難反敗為勝。
所以,除了融入戚家軍鴛鴦陣的人,還有少部分弓箭手。
其他的斥候等崗位的武林軍全被他派了過來。
八千對一萬,雖然沒有絕對的優勢,卻也不可能會被破城。
正當兩人交談之際,東夷賊軍的先頭部隊已如烏雲壓境般逼近,那黑壓壓的一片,令人心生寒意。
然而,雲清清卻麵不改色,她立刻下令道:
“傳令下去,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擊,違者軍法處置!”
武林中人就是這樣,熱血上頭說不定就從城牆上殺下去了。
那就是在自尋死路了!
如果這裏的是戚承輝帶領的戚家軍,就算隻有五千人,配合他們吊打這些賊寇也沒有問題。
但普通衛所兵……那還是算了吧!
“讓仙琴派準備好,這一戰能不能大獲全勝,就看他們有沒有吹牛了!”
一聲令下。
本來在城牆上的許多士兵和武林中人都往後退了幾步。
隨後,便是每隔一段就有人搬著一張琴上來。
待琴架好之後,一群女子坐在琴前,開始了試琴。
一時之間,原本彌漫在城頭上的肅殺之氣,似乎被這突如其來的琴音所驅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難以言喻的平和與寧靜。
賊軍來的速度很快。
隻是,任誰看到這城牆上的場景都得愣幾秒鍾。
賊軍也不例外,他們停留在箭的射程之外。
東夷將軍眉頭緊鎖,他抬手一揮,製止了軍隊繼續前進。
隨即,他側首看向身旁那位須發皆白、神情肅穆的老者,疑惑地問道:
“柳生大師,您看他們這是在搞什麽把戲?”
柳生大師雖閱曆豐富,見多識廣,但麵對眼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他沉吟片刻,隻能試探性地說道:
“這或許是在唱空城計吧!
當年諸葛亮便是以此法嚇退了司馬懿的大軍。
想來是這城中兵力不足,故而才想出如此計策。
隻是,諸葛亮能嚇退司馬懿,乃是因為他智計無雙,威望卓著。
而今,僅憑一群琴師,就想嚇退我東夷大軍……
哼,這城中的將領,隻怕是個紙上談兵的庸才罷了。”
東夷將領想了想,“確實,根據我們收到的情報,這城中隻有幾千日月軍,遠不是我們的對手。
如此,他們會想各種歪招也是正常。
隻是,他們可能想不到柳深大師你知識淵博,一眼便看穿了他們的計謀!
我們倒是可以聽著他們的琴,殺著他們的人了!
傳令,進兵。”
他沒有絲毫遲疑,直接命令大軍進攻。
隨著他一聲令下,賊寇發動了進攻。
他們發現一切都很順利。
走到了城牆之下都沒有弓箭、金汁等物落下。
唯一有的便是城牆上方傳來的琴聲。
一名賊寇忍不住放聲大笑,聲音中滿是得意與輕狂:
“這群日月軍,當真是可笑至極!
自己腳底抹油跑了,卻留下這麽一群娘們在這裏為我們助興。
待我等攻上城去,定要好好享受一下他們留給我們的‘禮物’!”
然而,樂極生悲。
就在眾人得意忘形之際,那原本寧靜美好的琴音,突然之間發生了變化。
它變得激昂而有力,殺伐果斷,如同戰場上的戰鼓,一聲聲敲擊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隨著琴音的變化,攻城的東夷賊軍們,突然感到一股難以名狀的難受湧上心頭,仿佛有千萬根針在紮,又似有萬般烈火在焚燒。
琴音越演越烈,逐漸達到了一個高潮。
那些原本還沉浸在得意之中的賊寇們,此刻已是麵色慘白,七竅流血,痛苦不堪。
他們驚恐地望著城牆之上,那些靜坐撫琴的女子,仿佛看到了來自地獄的使者,正用琴聲將他們一步步拖向深淵……
待到琴音上升到最巔峰時,大部分攻城的賊寇都已經倒了下去。
一曲終了,餘音繞梁,久久不散。
而那攻城的近三千賊寇,幾乎已是全軍覆沒。
隻餘下零星幾點,皆是武林高手,在戰場上苟延殘喘。
音攻終究是大範圍殺傷,殺的更多的是弱者……
他們的眼神中滿是驚恐與絕望,望著那高聳的城牆,心中再無半點攻城之意。
隻知拚盡全力,向後奔逃,企圖逃離這死亡的深淵。
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城牆上早已蓄勢待發的弓箭手。
箭矢數量並不多,畢竟之後還要麵對大軍,這麽點人不值得浪費箭。
但每一支都蘊含著深厚的內勁。
那些毫無防備的東夷高手,瞬間便成了活靶子。
有的更是倒黴至極,一人身後竟插著數支箭矢,如同刺蝟一般,慘狀不忍直視。
這一輪箭雨過後,那些幸存的東夷武林人士,也折損了大半。
最終能夠踉蹌逃迴的,不過寥寥十數人而已。
張將軍神色肅然,對雲清清恭維道:“雲盟主,多虧了您率領的武林義士相助,否則戚將軍恐怕沒法放心攻打山令港。”
他說的是肺腑之言。
州安城兵力很少,隻有五千,而且還不是戚家軍,隻是以前的衛所兵。
雖然經過戚承輝的訓練,已經沒有以往那麽不堪一擊了。
但論戰力,跟東夷賊軍相比還是有些差距。
再加上東夷那邊一堆的武林高手。
雖然他們是守城方,有著城牆的優勢,但勝負還真是難說。
雲清清帶領的三千武林軍才是守城的真正主力。
雲清清笑了笑,“也多虧戚將軍的訓練,如今他們有了新裝備,也到了一試鋒芒的時候。”
雲清清是親眼看著日月軍鳥槍換炮的。
之前連那種裝填需要一分鍾的鳥槍都沒有幾把。
如今連虎蹲炮都有十架。
連帶他們武林軍的裝備也很不錯。
區區一個山令港的大門,絕對擋不住虎蹲炮一輪齊射。
那邊的勝利隻是時間與傷亡的問題。
這邊才是大局所在。
如果這邊沒有擋住東夷賊軍,讓戚承輝的軍隊被兩麵夾擊,就算他是絕世將才也很難反敗為勝。
所以,除了融入戚家軍鴛鴦陣的人,還有少部分弓箭手。
其他的斥候等崗位的武林軍全被他派了過來。
八千對一萬,雖然沒有絕對的優勢,卻也不可能會被破城。
正當兩人交談之際,東夷賊軍的先頭部隊已如烏雲壓境般逼近,那黑壓壓的一片,令人心生寒意。
然而,雲清清卻麵不改色,她立刻下令道:
“傳令下去,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擊,違者軍法處置!”
武林中人就是這樣,熱血上頭說不定就從城牆上殺下去了。
那就是在自尋死路了!
如果這裏的是戚承輝帶領的戚家軍,就算隻有五千人,配合他們吊打這些賊寇也沒有問題。
但普通衛所兵……那還是算了吧!
“讓仙琴派準備好,這一戰能不能大獲全勝,就看他們有沒有吹牛了!”
一聲令下。
本來在城牆上的許多士兵和武林中人都往後退了幾步。
隨後,便是每隔一段就有人搬著一張琴上來。
待琴架好之後,一群女子坐在琴前,開始了試琴。
一時之間,原本彌漫在城頭上的肅殺之氣,似乎被這突如其來的琴音所驅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難以言喻的平和與寧靜。
賊軍來的速度很快。
隻是,任誰看到這城牆上的場景都得愣幾秒鍾。
賊軍也不例外,他們停留在箭的射程之外。
東夷將軍眉頭緊鎖,他抬手一揮,製止了軍隊繼續前進。
隨即,他側首看向身旁那位須發皆白、神情肅穆的老者,疑惑地問道:
“柳生大師,您看他們這是在搞什麽把戲?”
柳生大師雖閱曆豐富,見多識廣,但麵對眼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他沉吟片刻,隻能試探性地說道:
“這或許是在唱空城計吧!
當年諸葛亮便是以此法嚇退了司馬懿的大軍。
想來是這城中兵力不足,故而才想出如此計策。
隻是,諸葛亮能嚇退司馬懿,乃是因為他智計無雙,威望卓著。
而今,僅憑一群琴師,就想嚇退我東夷大軍……
哼,這城中的將領,隻怕是個紙上談兵的庸才罷了。”
東夷將領想了想,“確實,根據我們收到的情報,這城中隻有幾千日月軍,遠不是我們的對手。
如此,他們會想各種歪招也是正常。
隻是,他們可能想不到柳深大師你知識淵博,一眼便看穿了他們的計謀!
我們倒是可以聽著他們的琴,殺著他們的人了!
傳令,進兵。”
他沒有絲毫遲疑,直接命令大軍進攻。
隨著他一聲令下,賊寇發動了進攻。
他們發現一切都很順利。
走到了城牆之下都沒有弓箭、金汁等物落下。
唯一有的便是城牆上方傳來的琴聲。
一名賊寇忍不住放聲大笑,聲音中滿是得意與輕狂:
“這群日月軍,當真是可笑至極!
自己腳底抹油跑了,卻留下這麽一群娘們在這裏為我們助興。
待我等攻上城去,定要好好享受一下他們留給我們的‘禮物’!”
然而,樂極生悲。
就在眾人得意忘形之際,那原本寧靜美好的琴音,突然之間發生了變化。
它變得激昂而有力,殺伐果斷,如同戰場上的戰鼓,一聲聲敲擊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隨著琴音的變化,攻城的東夷賊軍們,突然感到一股難以名狀的難受湧上心頭,仿佛有千萬根針在紮,又似有萬般烈火在焚燒。
琴音越演越烈,逐漸達到了一個高潮。
那些原本還沉浸在得意之中的賊寇們,此刻已是麵色慘白,七竅流血,痛苦不堪。
他們驚恐地望著城牆之上,那些靜坐撫琴的女子,仿佛看到了來自地獄的使者,正用琴聲將他們一步步拖向深淵……
待到琴音上升到最巔峰時,大部分攻城的賊寇都已經倒了下去。
一曲終了,餘音繞梁,久久不散。
而那攻城的近三千賊寇,幾乎已是全軍覆沒。
隻餘下零星幾點,皆是武林高手,在戰場上苟延殘喘。
音攻終究是大範圍殺傷,殺的更多的是弱者……
他們的眼神中滿是驚恐與絕望,望著那高聳的城牆,心中再無半點攻城之意。
隻知拚盡全力,向後奔逃,企圖逃離這死亡的深淵。
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城牆上早已蓄勢待發的弓箭手。
箭矢數量並不多,畢竟之後還要麵對大軍,這麽點人不值得浪費箭。
但每一支都蘊含著深厚的內勁。
那些毫無防備的東夷高手,瞬間便成了活靶子。
有的更是倒黴至極,一人身後竟插著數支箭矢,如同刺蝟一般,慘狀不忍直視。
這一輪箭雨過後,那些幸存的東夷武林人士,也折損了大半。
最終能夠踉蹌逃迴的,不過寥寥十數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