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雨,是纖細微小的,是空陰純淨的。我喜歡細雨,柔軟,輕緩。常是默默而來往無常,撲捉不定。


    坐在車裏,車速時緩時快。細雨已經悄然布滿了車窗。不一會,便被雨刮“唰”地掃飛了。


    或是大雨,猛的砸在車窗上。街邊的人們往往是迴避,咒罵著不如意的天,無可奈何。過了許久,雨滴不知飛向了何方,無影無蹤。唯餘暴虐後的柏油路麵的斑駁,但即刻又被忘記,複原。


    我不禁想起了他們。對於成績平平卻口技超長的同學,我們總是以一種厭煩嫌棄的心情去麵對。他們大多時候是很粗鄙,甚至可以說是下流。但無可否認的一點是,他們也能做貢獻。在一些體力或是偏門的方麵,我們不如。同伴說:“我的靈魂看不起他們。”否認,也認同。誠然,他們常令人討厭,可並非一無是處。反倒是我們。


    總是隻在老師麵前表現,隱藏自己的虛偽,不斷更換著自己的衣冠。


    不禁又想起了雨。


    他們頗有這種味道。既能引人憎恨,亦能使人展顏。


    他們頗有這種味道,默默地,反複,但純粹,不需要淘神費力地揣度。


    坐在車裏,天還是下著雨,不大不小吧。路上並不是人人都打著傘。


    補敘:


    這是處景篇中我最惦念的一篇。我兒時常去親戚家玩,那一帶喜雨,不坐副駕駛便會暈車的我,將看雨打車窗視作一大樂趣。


    向來封閉的我,很早就想要為此作一篇文章了。而這一篇觸景,也就是觸景的最後一篇,便在初三的寒假誕生了。


    可我並未能作出理想中的那種美文,終究沒能擺脫社會背景的幹擾。也是,長期處於那樣的狀態,什麽事情都會想到他們,以他們為延伸。


    或許這篇文章在我還未離開初中時看起來剛剛好,時間長後便顯得索然無味,立意不深了。可我現在很欣慰。


    這不就是經典麽?心心念念的一個事物,那個年齡一瞬的感悟與提筆,並以此灌注出年幼的想法,縱使遲暮也能迴味到指點江山的那段日子。。


    所謂雋永,便是我幾年間心中對車窗上那些雨的觀察吧?不是——是車窗上的雨,或點點密布,或剛剛濺裂,或飛翔在雨刮兩側,對我念念不忘的一個迴應。


    現在是傍晚,倒是慶幸,窗外正下著雨呢,雖然不在車上,但追憶的速度難以衡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何追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醍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醍弧並收藏何追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