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一道巨大的光幕矗立在國書院的廣場上,吸引了無數學子的目光。


    上麵是一篇文章——柳狀元所寫的有關於神書的心得感悟。


    雖然有人質疑柳狀元並非神學院的人,憑什麽寫這個心得體會?


    “我記得聖上當時禦賜的正是神書一冊,期望柳狀元多多參悟,想來能寫成此文也並不奇怪。”


    溫柔的女聲響起,帶著不容置疑的堅韌。


    眾人看去,見說話之人正是探花林書影,有些本欲反駁的話便咽了下去。


    “而且,你們忘了?柳笙可是會試第一,難道你們真的覺得她對神書的理解會比你們差?”


    林書影身邊正是瞿春妍,抱著雙臂靠在走廊柱子上,冷冷地看著圍觀的學子。


    “是啊……可別忘了會試考的正是對神學的感悟。”


    “柳狀元願意拿出來分享,還是得好好看看。”


    於是在議論聲中,眾人閱讀起來,不禁讚歎連連。


    “柳狀元的文章果然寫得好啊!”


    “這文章裏的道理,雖然不像文公子講課那般深奧玄妙,卻淺顯易懂,通俗明了。”


    更令人意外的是,文章詳細闡述了如何將信仰傳遞到百姓之中。


    【國書院學子,當以百姓為念,憂其所憂,樂其所樂。若能洞察民情,施展所學,解民之困,則國泰民安,社稷長治。吾輩奉行神道,身負重任,更應以天下蒼生為懷,使神之光輝普照四海,方不負無上神之庇佑……】


    “關鍵是要為百姓做實事,這道理雖淺,卻不易做到啊……”有學子感慨道。


    文章的後半部分,則是關於治理之道的深入探討。


    沒有人在意這個細看之下似乎與神學無關,隻是在想著,這些道理似乎都能印證現實,是切切實實可行、沒有絲毫藏私的法子。


    甚至最後,柳狀元還提出歡迎大家進一步探討,如何通過神學解民之困。


    【諸君若有見解,還望共議探討,以期同心協力,為民造福,延綿神光。】


    “柳狀元的格局……”有人不禁感慨,“猶如山川大海。”


    “咦,這文章下麵,還另有玄妙!”


    “這是……神學院徐大娟的感悟,神之一道……”有人朗朗讀起,頻頻點頭。


    徐大娟的點評下方,甚至還有來自於歡的一條長長的感悟。


    徐大娟和於歡都是殿試前十,自然引人矚目,兩人的感悟與柳笙的文章相輔相成,眾人隻覺收獲頗豐。


    而其他人的感悟長短不一,甚至隻有幾個字,例如:“甚好”、“有理至極”、“學之”等等。


    “所以,我們也可以在這上麵分享?”有人終於明白過來。


    “可以是可以,但應當如何做呢?”


    “你們注意到了嗎?除了柳狀元以外,其他評論者皆是光明社的社員!”有一人甚是敏銳,一語道破。


    “光明社?”有人奇道,還沒有聽過這個名字。


    一位知情的學子低聲解釋:“就是那個寒門弟子自己成立的……”


    “但他們竟然把社內的交流就這樣公之於眾,任人閱覽?”


    正說著,懶懶的聲音傳來:“當然,敝帚自珍不是我們的風格。”


    大家循聲看去,一眼認出,是徐大娟。


    徐大娟和好幾位光明社的社員一起,包括雲吉稻、鄭洵和關斯芸。


    林書影和瞿春妍見了,遙遙點頭示意。


    “可是,你們這麽做,也不見得會增加你們的社員啊。”有人好奇道。


    “我們的目的不是招攬社員,而是推動知識的公平傳播。”徐大娟淡然道。


    此話一出,眾人嘩然。


    這句話的格局太大了。


    “這也是我們光明社的創社參謀——柳狀元的理念。”徐大娟補充道。


    “因此,如果你們也想參與討論,不需要加入我們,隻需要去青雲閣將你們的靈訊改造一下就好,沒有靈訊的可以去購入特製靈訊。”


    “改造靈訊?”有學子疑惑地問。


    徐大娟笑了笑,拿出自己的靈訊。


    操作一番,打開一個微型的光幕,然後他手指滑動在上麵寫了幾個字,然後彈指發送。


    大家隨即在大型光幕上看到出現了一條新的資訊,就在柳狀元的文章下麵。


    -----------------


    關於《神書》的一點感悟


    發布者:柳笙


    發布時間:十二個時辰以前


    -----------------


    參與論壇的方式


    發布者:徐大娟


    發布時間:剛剛


    -----------------


    眾人一看,無不驚奇。


    “還望諸位多多留意我光明社論壇,亦盼大家踴躍參與,互相砥礪,共同精進。”鄭洵笑盈盈地說道。


    “所以柳狀元也會在這個,額,論壇之上繼續發文章嗎?”有學子問道,對於“論壇”這個詞還是覺得有些陌生。


    “當然。”徐大娟傲然點頭。


    “那麽……請問柳狀元也是光明社的社員嗎?之前也沒看過你們聚會中有她。”那位相當敏銳的學子又問道。


    他經常經過這些寒門子弟聚會的落棋坪,路過就會看兩眼,故而有此一問。


    “柳狀元是我們光明論壇的創始者,你說呢?”鄭洵反問道。


    她還笑著補充:“另外,光明社社員前往青雲閣改造靈訊,費用可減三成;特製版靈訊需訂購,費用減兩成。”


    這兩句話一出,大家自有思量。


    “而且,這個特製靈訊乃是由柳狀元研發,往後還會有更多用處,絕不僅限於此。”徐大娟補充了一句。


    當場有好幾個學子提出要加入光明社。


    盡管光明社的成員大多為寒門子弟,但國書院規定所有社團都不能以家世背景為入社門檻,所以世家子弟也能申請加入。


    “等等,你不是承天社的嗎?”鄭洵認出一個學子,狐疑道。


    “國書院允許一人多社,隻要切磋學藝,不礙事。”那學子答道。


    鄭洵有些不悅,但被雲吉稻輕輕扯了扯衣袖,“鄭同學,別忘了我們的策略。”


    隨即看向徐大娟。


    徐大娟是社長,他微微頜首,表示可以。


    鄭洵這才暫且放下,接納新的社員。


    “加入嗎?”一直旁觀的瞿春妍問林書影。


    林書影微微一笑,溫聲道:“小師妹搗鼓的,當然要支持一下。”


    於是兩人款款走去,提出要入社。


    認得她們的神學院學子更是動念。


    這下小小光明社中,前十人就占了五人,這是絕無僅有的精英社啊!


    加入,必須得加入!


    當下更是熱鬧了。


    雲吉稻看著眼下的情形,心中更是歡喜,心想柳笙姐說的果然沒錯。


    寒門崛起就當如此。


    不,往後也該摒棄這種念頭,知識共享就好。


    在她轉念之下,在場所有人都歡喜起來,甚至都想起了柳笙,並默默冠上了一個“姐”的後綴。


    於是,想要加入光明社的意願更為強烈了。


    這一日下來,光明社新納入了上百名社員。


    ……


    與此同時,在昏暗的大理寺牢房之中。


    文軒寧漸漸感應到那些星星點點的信仰之正在轉為不純粹的斑駁,直至消失。


    他的臉色愈加陰沉,心裏焦躁起來。


    從那一天開始,文軒寧一天天數著,那一步棋怎麽還沒有下好?


    直到在牢裏的第七天,牢門終於打開,走進來的不是獄卒,而是一群宮人。


    宮人們手持各種器物魚貫而入,動作熟練地幫文軒寧脫下髒汙的衣衫,用散發麝香的溫水為他擦拭身體,鬆開頭發,用梳子一一梳順,再為他紮起端正的發髻。


    梳洗完畢,狼狽盡去、再度光鮮的文軒寧被宮人換上了一套紫緞織金蟒袍,上麵繡有龍紋。


    隻是這是四爪龍。


    然後,文軒寧挺直身軀,袍袖一甩,昂首走出牢房。


    外麵的獄卒恭敬低頭,不敢正眼相視。


    文軒寧路過的時候,低聲說了一句:“感謝你這些日子來的照顧。”


    聲音輕冷,帶著難以言喻的寒意,令人脊背發涼。


    宮人們依舊垂首跟隨在他身後,而那些地牢中的囚犯則紛紛好奇地扒在欄杆上,看著外麵發生的一切。


    有位曾經的老臣看著,一眼認出他身上的蟒袍。


    “這這這……這是太子禮服!”


    “老陳,我朝已經多少年沒有太子了,你竟然能認得?”


    那老臣感慨道:“當年先帝在位時,曾見過……後來太子……”


    言語中充滿唏噓。


    文軒寧聽著這些低聲議論,麵無表情地繼續向前走去。


    隨著他步履向前,身上的神輝與龍氣逐漸彌漫,仿佛一層神聖的光輝籠罩著他,使他整個人顯得愈發高貴不可侵犯。


    走到監牢外,侍衛早已整齊列隊等候。


    隊伍最前麵,正是長公主與文思源。


    兩人見到文軒寧走出,神情肅然,文思源率先躬身恭敬道:“恭迎聖太子迴宮。”


    長公主微微頷首,眼中隱隱閃現出複雜的情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整個詭異世界都在等著我上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碧山慢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碧山慢士並收藏整個詭異世界都在等著我上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