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陳奕凡說,黃花大姑娘沒有母驢值錢
囤積症患者穿到饑荒年代 作者:宅女趙小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牛頭山上的山洞那裏下山,到黑土鎮的距離近。從黑土鎮再繞迴牛尾巴溝,可就遠了。
迴家的路途遠,再加上陳奕凡是步行拉著爬犁迴來的,所以,路上消耗的時間很長。
趙小英一路上睡的很熟。期間還被陳奕凡叫醒過幾次,陳奕凡看天太冷了,怕她睡的太熟會被凍死。
終於到了牛尾巴溝了,到了小院子的大門口了。趙小英下了爬犁,一個沒站穩,撲倒在了陳奕凡的懷裏。
趙小英的腳麻了,沒站穩。陳奕凡把她重新放迴了爬犁上裝行李的麻袋上,然後轉身打開了院門上的鎖,又打開了小屋門的鎖,把趙小英抱屋裏去了。
到了屋裏,趙小英脫了大衣,摘下帽子,圍巾,手套。看著陳奕凡把一套行李放到東牆的木頭架子上,一套行李鋪炕上。
陳奕凡幫趙小英脫了鞋。趙小英自己脫了棉襖棉褲,鑽進了被窩,她就又睡著了。
陳奕凡去廚房做飯去了。做好了晚飯以後,陳奕凡把趙小英給親醒了,這是什麽叫醒方式啊???討厭呀!
趙小英坐了起來,開始一件一件的穿衣服,穿好了衣服鞋子,去廚房吃飯,陳奕凡煮的餛飩 ,是他親手現包的。
大的早上喝餛飩還行,現在餓一天了,晚上光喝餛飩也不頂飽呀!幸好,陳奕凡還烤了饅頭片,烤了豆沙包。
這豆沙包烤著吃比蒸著吃好吃啊,這豆沙包還是陳大嬸子幫忙做的呢,平時就放在外麵的缸裏凍著,趙小英平時都是一個兩個的,一點一點慢慢熱著吃的。
趙小英睡眼惺忪的吃著饅頭片兒,喝著餛飩。這餛飩確實挺好喝的,湯裏還放了紫菜蝦皮,肉多餡足,湯鮮味美。
陳奕凡告訴趙小英,他把在黑土鎮上買迴來的白糖和雜拌,都放在裏屋的木頭架子上了。
豬肉都放到外麵的兩個缸裏凍上了。皮凍放在廚房的木架子上了。半隻烤鴨切了,熱過了,已經在餐桌上了。
另外的那兩隻囫圇的烤鴨,裝麻袋裏,也和凍魚一樣,埋在院子裏的雪堆裏了。
趙小英誇讚他做的好,吃完飯,洗漱完畢,趙小英就又迴被窩睡覺去了。老是犯困,是不是快來月事兒了呀?
每次一來月事兒,趙小英就渾身沒勁,愛犯困。仔細算了算日子,確實快到經期了。
趙小英迴到了小屋,在新褥子上麵鋪上了小褥子。這是陳大嬸子幫忙縫的,來月事的時候專用的四方小褥子,沾染了血跡容易清洗。
趙小英墊上了月事預防,一切準備妥當,她就鑽被窩裏麵,繼續睡覺了。
陳奕凡吃完了晚飯,打掃完廚房衛生,洗漱完了以後,陳奕凡也進了小屋了。
陳奕凡鑽進了趙小英的被窩,打算和她親熱親熱。趙小英沒理他,趙小英實在是困的眼睛睜都不開了。就任由他摸索,直到陳奕凡看見自己手上蹭上了血跡,他才尷尬的走了。
來月事兒的這幾天,趙小英沒出門兒,就老老實實的就在家裏,躺炕上嗑著瓜子兒吃著零嘴兒,喝著茶水看小說了。
陳奕凡每天過來幫忙做飯、喂雞、掃院子。陳奕凡白天會找機會親近趙小英,晚上,他不在這留宿,不知道陳奕凡晚上睡在哪兒。他是去別人家裏借住啊,還是迴山裏的那個山洞去了,趙小英也沒問。
不是趙小英不想自己親手做飯的,是她早上醒的時候,陳奕凡早就來把飯做好了。下午還沒等趙小英餓呢,陳奕凡又把晚飯做好了。
陳奕凡每天都上山進林子往山下拉柴火。冬天拉柴火比較省力氣,把柴火捆子都放在爬犁上,麻繩捆綁好,一拽就迴來了。不用費力氣的用肩膀扛了。每趟柴火拉的又多又省力氣。
月事走了以後,趙小英清清爽爽的洗了個澡,換了身幹淨的新衣服。東北的冬天,換洗的衣服不容易幹,衣服晾到外麵就凍成冰坨兒了。
冬季的衣服隻能在室內晾幹,幸好趙小英新蓋的廚房夠大,夠暖和。廚房裏麵掛了一根晾衣繩,趙小英把洗好的衣服都在廚房晾曬。
趙小英洗去了一身的血腥味兒,在屋裏悶了四五天了,她就想出去走走。外麵的空氣真新鮮呀,每口的唿吸都是甜的。
趙小英拿著鐮刀,去河灘邊去割蘆葦去了。家裏並不缺柴火,隻是趙小英自己覺得,割蘆葦很解壓,讓她的精神狀態很舒服。
趙小英割了兩捆蘆葦,她並沒有把蘆葦扛迴小房子那裏,而是拖拽去了那個新買的舊房子的舊院子裏。趙小英想著,這些蘆葦來年開春兒修繕房頂的時候用。
這個院子好像有人來過呀?院子本來有兩扇大門,其中一扇是倒在雪裏的著的。現在那扇倒著的大門,已經被扶起來了。
院子裏原來的厚厚積雪,現在已經被人清理出了一個寬寬的行人通道了。房子前麵的荒草和積雪也被清空了。房門也上了鎖,這是誰幹的呀?
趙小英再仔細的觀察了一下這個院子,院子外麵大門口的一側,原來放著腐朽的柴火堆都被整理幹淨了。
現在院子外麵的圍牆邊上,拉來了不少的濕樹枝,都整齊的靠牆碼放著。濕樹枝現在不能燒火用,等過年開春兒風幹以後才能燒呢。
菜園子裏麵,也被整理出了很大的一塊空地,趙小英家裏的10隻大母雞,和一隻大公雞,正在菜園子裏拿爪子刨土呢!
怪不得趙小英這幾天早上都沒有聽見大公雞喔喔喔的叫,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呢。原來小雞們被挪到這裏來了呀?
菜園子的角落裏,用草捆子和破木架子搭了個簡陋的小雞窩。這菜園子好大,都比趙小英住的那個小院子都大啊!小雞兒們在菜園裏可是高興的撒歡兒了。
趙小英已經猜到這是誰幹的好事兒了。她繼續去河灘邊上割蘆葦,往這個院子裏扛蘆葦。
趙小英正在河邊割蘆葦呢,陳奕凡拉著爬犁過來了,把她割好的蘆葦捆成小捆放到了爬犁上。
爬犁很能拉貨,趙小英一趟才能扛兩捆兒蘆葦,陳奕凡拖著爬犁,拽一趟蘆葦能抵得上她扛五迴的!!
不是爬犁一趟隻能拉這麽多蘆葦,不是說陳奕凡拉不動了,而是說麻繩隻夠固定住這些蘆葦在爬犁上,裝多了會翻車。
就這樣,趙小英在河邊割蘆葦,陳奕凡往迴拖拽。大半天兒的時間,兩個人就弄迴去了足夠修葺整個房頂用到的蘆葦了。
弄夠了蘆葦,倆人迴了舊房子那裏。陳奕凡打開了舊房子的門鎖,廚房和西側的一間屋子是完好無損的。
陳奕凡把西側的這間房子,已經打掃收拾的幹淨了。陳奕凡的行李搬過來了,看的出來,他這幾天晚上就住在這裏。
東屋的門關著,東屋的兩間房子的房頂,是塌陷了的。陳奕凡提醒趙小英,可別打開東屋門。如果打開東屋門,裏麵會有積雪湧出來,陳奕凡還得再費勁收拾。
廚房裏麵的設施完備,有鍋碗瓢盆兒 ,有水缸。西屋的炕上是鋪的是新炕席,炕上放著陳奕凡的一鋪行李。窗戶紙也換了新的油紙了。趙小英伸手,摸摸炕也是熱熱乎乎的。
西麵的耳房也被陳奕凡清理出來了,裏麵有幾排空的木頭架子,看得出來,以前這是個存糧的小倉房。
趙小英看著陳奕凡在細節上對她的關愛,她的心又有點兒偏了。這都快過小年兒了,任家亮人也沒迴來。不但人沒迴來,也沒給趙小英捎信兒,是真的不想她了吧?還是真的不在乎她啊?
所以,當陳奕凡把她抱到西屋炕上,和她親熱的時候,趙小英反抗的就不怎麽激烈,後來就順從了,再後來就迴應了……
這也不能全怪趙小英。你想,一個大帥哥壓在你身上,一邊親吻你,一邊撫摸你,還說喜歡你,說愛你,正常的女人,一個久旱的女人,怎麽能拒絕的了?
陳奕凡一邊親她,一邊在給趙小英描繪未來。陳奕凡說,開春兒把房子翻蓋一下,菜園子裏種上瓜果蔬菜,院子裏養一群雞。
陳奕凡還說,開春兒可以去空地上開荒,也可以花錢租種一塊兒熟地。
趙小英問陳奕凡:“租地?為什麽不買一塊兒屬於自己的地呢?”
陳奕凡他說:“買地太貴了,不劃算。一畝地一年也賣不了二兩銀子的糧食,買一畝地卻要二十兩銀子。
地都在大地主或者政府衙門的手裏,農戶一般都是租種的。一般農戶省吃儉用一輩子也攢不下錢來買地。這還不算賦稅。
在咱們這裏,政府一直都是鼓勵開荒的。一家人的土地都是家裏幾輩人開荒攢下的。開出來的荒地,頭五年是不用交稅的。五年到十年稅收也是減半的,十年以後才正常收稅。
咱們這兒山高,坡多,空地多。有的人開了荒也不上報,不上報就不用交稅,就一直就種著呢。就算被府衙收稅的人發現,他們也有借口,就說是今天才開荒的生土地。
你以為陳一水他們家現在過的為什麽那麽滋潤?家裏又有地又有磨坊又有牲口的?早先他家也窮,陳一水他爸陳福泉分家的時候,什麽都沒分到,隻分到了饑荒。
當年的陳福全和他媳婦兒兩個人年輕肯吃苦,又會算計,後來又陸續生了一幫兒子。他家就是開荒開起來的,開出來的荒地一直沒交賦稅。之後又攢錢買了一頭母驢,母驢又下生一頭騾子和一頭驢。
陳福泉不光是嘴上能說,確實也是能幹的人。你看他家現在地也多,人口也多,牲口也多,過的多旺啊。英子,以後咱倆也生一堆的兒子,好不好?”
啊呸,誰要和陳奕凡生一堆的兒子呀?討厭!
趙小英問陳奕凡:“奕凡哥哥,驢很貴嗎?我要是也買一頭母驢呢?”
陳奕凡說:“貴,驢比人貴。咱們這兒娶個黃花大姑娘的彩禮是10兩銀子,一頭母驢15兩銀子。你說說看驢是不是比人貴?”
啊呸!陳奕凡說話是越來越粗鄙,越來越不中聽了。
之前陳大嬸兒比喻人的時候,又拿雞比,又拿驢比的,趙小英還笑話她呢,看來他們這兒的人,普遍文化程度都不高啊!對比的參照物都選不好。
就不能直接拿糧食對比嗎?比如說一母頭驢值多少斤糧食,這樣多通俗易懂啊!
好端端的,陳奕凡拿人家黃花大姑娘比母驢,還說大姑娘比不上母驢值錢。這話哪個姑娘愛聽啊?
趙小英起身推開了陳奕凡親過來的臉,又扒拉掉了陳奕凡在她身上的亂摸手,起身就往外走。
趙小英想去陳大嬸子家,她想去和陳大嬸子研究研究,讓陳大嬸子給出出主意,買一條驢劃不劃算?
這個屯子裏,除了陳一水他爸陳福全(陳大牛逼匠子)。就屬陳大嬸兒最精明能幹了,趙小英想和她去商量商量去。
趙小英想著,要是買一頭母驢當嫁妝,任家亮他會不會愛慘了我呀?趙小英是越想越美呀。
她去了陳大嬸子的家,陳大嬸子的大門從外邊兒鎖著,陳大嬸子明顯的是不在家。陳大嬸子這是又去誰家串門子去了吧?又去誰家說一些家長裏短去了吧?
陳大嬸子不在家,趙小英就去陳車夫家溜達溜達去吧。去看看任大姐在不在家,和任大姐聊聊看,買驢劃不劃算,再和陳車夫聊聊在哪兒能買到牲口。
迴家的路途遠,再加上陳奕凡是步行拉著爬犁迴來的,所以,路上消耗的時間很長。
趙小英一路上睡的很熟。期間還被陳奕凡叫醒過幾次,陳奕凡看天太冷了,怕她睡的太熟會被凍死。
終於到了牛尾巴溝了,到了小院子的大門口了。趙小英下了爬犁,一個沒站穩,撲倒在了陳奕凡的懷裏。
趙小英的腳麻了,沒站穩。陳奕凡把她重新放迴了爬犁上裝行李的麻袋上,然後轉身打開了院門上的鎖,又打開了小屋門的鎖,把趙小英抱屋裏去了。
到了屋裏,趙小英脫了大衣,摘下帽子,圍巾,手套。看著陳奕凡把一套行李放到東牆的木頭架子上,一套行李鋪炕上。
陳奕凡幫趙小英脫了鞋。趙小英自己脫了棉襖棉褲,鑽進了被窩,她就又睡著了。
陳奕凡去廚房做飯去了。做好了晚飯以後,陳奕凡把趙小英給親醒了,這是什麽叫醒方式啊???討厭呀!
趙小英坐了起來,開始一件一件的穿衣服,穿好了衣服鞋子,去廚房吃飯,陳奕凡煮的餛飩 ,是他親手現包的。
大的早上喝餛飩還行,現在餓一天了,晚上光喝餛飩也不頂飽呀!幸好,陳奕凡還烤了饅頭片,烤了豆沙包。
這豆沙包烤著吃比蒸著吃好吃啊,這豆沙包還是陳大嬸子幫忙做的呢,平時就放在外麵的缸裏凍著,趙小英平時都是一個兩個的,一點一點慢慢熱著吃的。
趙小英睡眼惺忪的吃著饅頭片兒,喝著餛飩。這餛飩確實挺好喝的,湯裏還放了紫菜蝦皮,肉多餡足,湯鮮味美。
陳奕凡告訴趙小英,他把在黑土鎮上買迴來的白糖和雜拌,都放在裏屋的木頭架子上了。
豬肉都放到外麵的兩個缸裏凍上了。皮凍放在廚房的木架子上了。半隻烤鴨切了,熱過了,已經在餐桌上了。
另外的那兩隻囫圇的烤鴨,裝麻袋裏,也和凍魚一樣,埋在院子裏的雪堆裏了。
趙小英誇讚他做的好,吃完飯,洗漱完畢,趙小英就又迴被窩睡覺去了。老是犯困,是不是快來月事兒了呀?
每次一來月事兒,趙小英就渾身沒勁,愛犯困。仔細算了算日子,確實快到經期了。
趙小英迴到了小屋,在新褥子上麵鋪上了小褥子。這是陳大嬸子幫忙縫的,來月事的時候專用的四方小褥子,沾染了血跡容易清洗。
趙小英墊上了月事預防,一切準備妥當,她就鑽被窩裏麵,繼續睡覺了。
陳奕凡吃完了晚飯,打掃完廚房衛生,洗漱完了以後,陳奕凡也進了小屋了。
陳奕凡鑽進了趙小英的被窩,打算和她親熱親熱。趙小英沒理他,趙小英實在是困的眼睛睜都不開了。就任由他摸索,直到陳奕凡看見自己手上蹭上了血跡,他才尷尬的走了。
來月事兒的這幾天,趙小英沒出門兒,就老老實實的就在家裏,躺炕上嗑著瓜子兒吃著零嘴兒,喝著茶水看小說了。
陳奕凡每天過來幫忙做飯、喂雞、掃院子。陳奕凡白天會找機會親近趙小英,晚上,他不在這留宿,不知道陳奕凡晚上睡在哪兒。他是去別人家裏借住啊,還是迴山裏的那個山洞去了,趙小英也沒問。
不是趙小英不想自己親手做飯的,是她早上醒的時候,陳奕凡早就來把飯做好了。下午還沒等趙小英餓呢,陳奕凡又把晚飯做好了。
陳奕凡每天都上山進林子往山下拉柴火。冬天拉柴火比較省力氣,把柴火捆子都放在爬犁上,麻繩捆綁好,一拽就迴來了。不用費力氣的用肩膀扛了。每趟柴火拉的又多又省力氣。
月事走了以後,趙小英清清爽爽的洗了個澡,換了身幹淨的新衣服。東北的冬天,換洗的衣服不容易幹,衣服晾到外麵就凍成冰坨兒了。
冬季的衣服隻能在室內晾幹,幸好趙小英新蓋的廚房夠大,夠暖和。廚房裏麵掛了一根晾衣繩,趙小英把洗好的衣服都在廚房晾曬。
趙小英洗去了一身的血腥味兒,在屋裏悶了四五天了,她就想出去走走。外麵的空氣真新鮮呀,每口的唿吸都是甜的。
趙小英拿著鐮刀,去河灘邊去割蘆葦去了。家裏並不缺柴火,隻是趙小英自己覺得,割蘆葦很解壓,讓她的精神狀態很舒服。
趙小英割了兩捆蘆葦,她並沒有把蘆葦扛迴小房子那裏,而是拖拽去了那個新買的舊房子的舊院子裏。趙小英想著,這些蘆葦來年開春兒修繕房頂的時候用。
這個院子好像有人來過呀?院子本來有兩扇大門,其中一扇是倒在雪裏的著的。現在那扇倒著的大門,已經被扶起來了。
院子裏原來的厚厚積雪,現在已經被人清理出了一個寬寬的行人通道了。房子前麵的荒草和積雪也被清空了。房門也上了鎖,這是誰幹的呀?
趙小英再仔細的觀察了一下這個院子,院子外麵大門口的一側,原來放著腐朽的柴火堆都被整理幹淨了。
現在院子外麵的圍牆邊上,拉來了不少的濕樹枝,都整齊的靠牆碼放著。濕樹枝現在不能燒火用,等過年開春兒風幹以後才能燒呢。
菜園子裏麵,也被整理出了很大的一塊空地,趙小英家裏的10隻大母雞,和一隻大公雞,正在菜園子裏拿爪子刨土呢!
怪不得趙小英這幾天早上都沒有聽見大公雞喔喔喔的叫,每天都能睡到自然醒呢。原來小雞們被挪到這裏來了呀?
菜園子的角落裏,用草捆子和破木架子搭了個簡陋的小雞窩。這菜園子好大,都比趙小英住的那個小院子都大啊!小雞兒們在菜園裏可是高興的撒歡兒了。
趙小英已經猜到這是誰幹的好事兒了。她繼續去河灘邊上割蘆葦,往這個院子裏扛蘆葦。
趙小英正在河邊割蘆葦呢,陳奕凡拉著爬犁過來了,把她割好的蘆葦捆成小捆放到了爬犁上。
爬犁很能拉貨,趙小英一趟才能扛兩捆兒蘆葦,陳奕凡拖著爬犁,拽一趟蘆葦能抵得上她扛五迴的!!
不是爬犁一趟隻能拉這麽多蘆葦,不是說陳奕凡拉不動了,而是說麻繩隻夠固定住這些蘆葦在爬犁上,裝多了會翻車。
就這樣,趙小英在河邊割蘆葦,陳奕凡往迴拖拽。大半天兒的時間,兩個人就弄迴去了足夠修葺整個房頂用到的蘆葦了。
弄夠了蘆葦,倆人迴了舊房子那裏。陳奕凡打開了舊房子的門鎖,廚房和西側的一間屋子是完好無損的。
陳奕凡把西側的這間房子,已經打掃收拾的幹淨了。陳奕凡的行李搬過來了,看的出來,他這幾天晚上就住在這裏。
東屋的門關著,東屋的兩間房子的房頂,是塌陷了的。陳奕凡提醒趙小英,可別打開東屋門。如果打開東屋門,裏麵會有積雪湧出來,陳奕凡還得再費勁收拾。
廚房裏麵的設施完備,有鍋碗瓢盆兒 ,有水缸。西屋的炕上是鋪的是新炕席,炕上放著陳奕凡的一鋪行李。窗戶紙也換了新的油紙了。趙小英伸手,摸摸炕也是熱熱乎乎的。
西麵的耳房也被陳奕凡清理出來了,裏麵有幾排空的木頭架子,看得出來,以前這是個存糧的小倉房。
趙小英看著陳奕凡在細節上對她的關愛,她的心又有點兒偏了。這都快過小年兒了,任家亮人也沒迴來。不但人沒迴來,也沒給趙小英捎信兒,是真的不想她了吧?還是真的不在乎她啊?
所以,當陳奕凡把她抱到西屋炕上,和她親熱的時候,趙小英反抗的就不怎麽激烈,後來就順從了,再後來就迴應了……
這也不能全怪趙小英。你想,一個大帥哥壓在你身上,一邊親吻你,一邊撫摸你,還說喜歡你,說愛你,正常的女人,一個久旱的女人,怎麽能拒絕的了?
陳奕凡一邊親她,一邊在給趙小英描繪未來。陳奕凡說,開春兒把房子翻蓋一下,菜園子裏種上瓜果蔬菜,院子裏養一群雞。
陳奕凡還說,開春兒可以去空地上開荒,也可以花錢租種一塊兒熟地。
趙小英問陳奕凡:“租地?為什麽不買一塊兒屬於自己的地呢?”
陳奕凡他說:“買地太貴了,不劃算。一畝地一年也賣不了二兩銀子的糧食,買一畝地卻要二十兩銀子。
地都在大地主或者政府衙門的手裏,農戶一般都是租種的。一般農戶省吃儉用一輩子也攢不下錢來買地。這還不算賦稅。
在咱們這裏,政府一直都是鼓勵開荒的。一家人的土地都是家裏幾輩人開荒攢下的。開出來的荒地,頭五年是不用交稅的。五年到十年稅收也是減半的,十年以後才正常收稅。
咱們這兒山高,坡多,空地多。有的人開了荒也不上報,不上報就不用交稅,就一直就種著呢。就算被府衙收稅的人發現,他們也有借口,就說是今天才開荒的生土地。
你以為陳一水他們家現在過的為什麽那麽滋潤?家裏又有地又有磨坊又有牲口的?早先他家也窮,陳一水他爸陳福泉分家的時候,什麽都沒分到,隻分到了饑荒。
當年的陳福全和他媳婦兒兩個人年輕肯吃苦,又會算計,後來又陸續生了一幫兒子。他家就是開荒開起來的,開出來的荒地一直沒交賦稅。之後又攢錢買了一頭母驢,母驢又下生一頭騾子和一頭驢。
陳福泉不光是嘴上能說,確實也是能幹的人。你看他家現在地也多,人口也多,牲口也多,過的多旺啊。英子,以後咱倆也生一堆的兒子,好不好?”
啊呸,誰要和陳奕凡生一堆的兒子呀?討厭!
趙小英問陳奕凡:“奕凡哥哥,驢很貴嗎?我要是也買一頭母驢呢?”
陳奕凡說:“貴,驢比人貴。咱們這兒娶個黃花大姑娘的彩禮是10兩銀子,一頭母驢15兩銀子。你說說看驢是不是比人貴?”
啊呸!陳奕凡說話是越來越粗鄙,越來越不中聽了。
之前陳大嬸兒比喻人的時候,又拿雞比,又拿驢比的,趙小英還笑話她呢,看來他們這兒的人,普遍文化程度都不高啊!對比的參照物都選不好。
就不能直接拿糧食對比嗎?比如說一母頭驢值多少斤糧食,這樣多通俗易懂啊!
好端端的,陳奕凡拿人家黃花大姑娘比母驢,還說大姑娘比不上母驢值錢。這話哪個姑娘愛聽啊?
趙小英起身推開了陳奕凡親過來的臉,又扒拉掉了陳奕凡在她身上的亂摸手,起身就往外走。
趙小英想去陳大嬸子家,她想去和陳大嬸子研究研究,讓陳大嬸子給出出主意,買一條驢劃不劃算?
這個屯子裏,除了陳一水他爸陳福全(陳大牛逼匠子)。就屬陳大嬸兒最精明能幹了,趙小英想和她去商量商量去。
趙小英想著,要是買一頭母驢當嫁妝,任家亮他會不會愛慘了我呀?趙小英是越想越美呀。
她去了陳大嬸子的家,陳大嬸子的大門從外邊兒鎖著,陳大嬸子明顯的是不在家。陳大嬸子這是又去誰家串門子去了吧?又去誰家說一些家長裏短去了吧?
陳大嬸子不在家,趙小英就去陳車夫家溜達溜達去吧。去看看任大姐在不在家,和任大姐聊聊看,買驢劃不劃算,再和陳車夫聊聊在哪兒能買到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