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清寧笑著接過,抬手隨意的往頭上一合,轉過身就往屋外走。
看得徐氏直搖頭,笑著同孫媽媽說道:「分明都已經這樣的大的人了,可說話做事瞧著還是一團孩子氣,再沒有半點規矩的。」
孫媽媽曉得徐氏最喜薛清寧,雖然口中說著這般的話,但心中卻是一直覺得自家的女兒是世間最好的。
就笑著說道:「這日子過的可真快,誰料想姑娘這一眨眼就長成個大姑娘了呢。年後就是姑娘十四歲的生辰了,這親事,您還是覺得鄭家的那位大公子好?」
徐氏隻有薛清寧這一個女兒,愛若掌上明珠,是肯定要給她尋一門好親事的。
其實這兩年徐氏一直在留意。不過這留意來留意去的,始終覺得還是鄭明輝最好。
孫媽媽是徐氏很信任的人,對她自然是沒有什麽可隱瞞的。
就笑著點了點頭。
「這兩年我冷眼看下來,還是鄭家的那孩子最好。又斯文,又沉穩,又上進。現在才二十二歲,卻已經是戶部主事了。他父親又是鴻臚寺卿,朝中人脈寬廣,他往後的仕途自不必說。他母親我也是見過的,是個和善好說話的人。」
這嫁女兒,不但要看男兒的人品性格,他的父母也很重要。若不然,就算丈夫再好,但若他父母不好說話,做妻子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到哪裏去。
孫媽媽對此深以為然。
想了想,問道:「就不曉得那鄭家是個什麽意思。那鄭公子畢竟已經二十二歲了,他父母難道就不急?」
二十二歲,確實早該成家了。
「怎麽不急?」徐氏笑起來,「不過我看他母親的意思,也是屬意我家寧寧的。這不是寧寧年紀還小,元韶也還沒有成親,就暫且等著。這幾年你也看到了,寧寧和鄭公子見過數次,彼此相處的也融洽。我估摸著,他們家過些時候應該就會上門提親了,到時等辦完元韶和念雲的親事,正好就可以辦寧寧的。」
年後韓念雲守孝期滿,兩家已經說定三月嫁娶。
孫媽媽也笑起來:「這樣正好。二公子現在也迴來了,也該給他相看一門親事了。若相看的快,說不定明年一年咱們就能將大公子,二公子和姑娘的親事都給辦了呢。」
一年之中將自己子女的人生大事都給辦妥了,這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事。
徐氏笑著跟孫媽媽說了一會兒話,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就說道:「我這兩日想著,寧寧現在大了,再讓我跟我一塊兒住著也不好。再者,她住在我這裏,凡事都是我給她打理的妥妥當當的,下人也有我管教著,她半點兒心都不用費。但往後她嫁人了,總是要管家的。這樣,你待會叫幾個人去將園子裏的靜雨軒收拾幹淨,過幾日讓她搬過去住。先讓她學著如何管理自己院裏的事務和下人,我再教她掌中饋,這樣等往後到婆家管事的時候才不至於手忙腳亂,什麽都不會。」
孫媽媽深以為然。忙應了一聲,轉身出屋,自去挑選做事麻利的仆婦丫鬟收拾靜雨軒。
薛清寧一走出大門,就看到馬房的人已經牽著踏雪胭脂站在門口。
孟銳那年臨出發去河北保州的時候已經交代下,叫人將踏雪胭脂送來榮昌伯府給薛清寧。
最開始薛清寧跟著薛元青去郊外馬場騎馬,孟銳要將踏雪胭脂的時候薛清寧還不敢收,覺得不能收他送的太貴重的東西。可後來跟孟銳漸漸的熟悉起來,不知不覺中連紅珊瑚手串,花絲嵌珍珠的赤金鐲子這樣貴重的東西都被孟銳強迫著收下了,再收一匹踏雪胭脂馬薛清寧好像都沒什麽感覺了。
便收了下來。往後但凡天氣好的時候,也會牽著踏雪胭脂到郊外練馬。於是這兩年多下來,至少她已經是敢騎馬出門了。
這會兒一見踏雪胭脂,她就笑著走過去摸了摸它的頭。又從小青手中接過先前就預備下的料豆喂給它吃。
然後才翻身坐上馬背,一撥馬頭往城外而去。
時辰還早,街上沒有什麽人。等出了城門,人就越發的少了起來。
已經是十一月的天氣,路旁樹木的葉子早已落盡,農事也已忙完,入目多為蕭瑟之景。但這會兒薛清寧心中一團高興,倒是覺得這沿路的景致很好。
甚至連吹在身上的風都不覺得冷了。
一路疾馳,終於趕在辰時到了驛館。
薛清寧翻身下馬,就看到驛館門外有兩個兵士把守。看到她走近,立刻抬手喝問她是什麽人。
紀律還挺嚴明的。
小青忙上前,報了薛清寧的名姓家世。然後又說道:「我們二公子也是神策軍,我們姑娘過來,是想見他。」
隨即報上了薛元青的名姓。
薛元青這兩三年頗立了些戰功,已經升為了一個小頭領,這兩個兵士都是知道他的。
隻是這驛館裏麵現在全都是神策軍,統軍說過,閑雜人等不得進入……
兩個人對望了一眼,便有一個人請薛清寧在門外稍等,另一個人轉身入內稟報統軍,討他的示下。
這統軍便是孟銳。正站在屋子的正中,由影青服侍著將他的那一身盔甲穿在身上。
看得徐氏直搖頭,笑著同孫媽媽說道:「分明都已經這樣的大的人了,可說話做事瞧著還是一團孩子氣,再沒有半點規矩的。」
孫媽媽曉得徐氏最喜薛清寧,雖然口中說著這般的話,但心中卻是一直覺得自家的女兒是世間最好的。
就笑著說道:「這日子過的可真快,誰料想姑娘這一眨眼就長成個大姑娘了呢。年後就是姑娘十四歲的生辰了,這親事,您還是覺得鄭家的那位大公子好?」
徐氏隻有薛清寧這一個女兒,愛若掌上明珠,是肯定要給她尋一門好親事的。
其實這兩年徐氏一直在留意。不過這留意來留意去的,始終覺得還是鄭明輝最好。
孫媽媽是徐氏很信任的人,對她自然是沒有什麽可隱瞞的。
就笑著點了點頭。
「這兩年我冷眼看下來,還是鄭家的那孩子最好。又斯文,又沉穩,又上進。現在才二十二歲,卻已經是戶部主事了。他父親又是鴻臚寺卿,朝中人脈寬廣,他往後的仕途自不必說。他母親我也是見過的,是個和善好說話的人。」
這嫁女兒,不但要看男兒的人品性格,他的父母也很重要。若不然,就算丈夫再好,但若他父母不好說話,做妻子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到哪裏去。
孫媽媽對此深以為然。
想了想,問道:「就不曉得那鄭家是個什麽意思。那鄭公子畢竟已經二十二歲了,他父母難道就不急?」
二十二歲,確實早該成家了。
「怎麽不急?」徐氏笑起來,「不過我看他母親的意思,也是屬意我家寧寧的。這不是寧寧年紀還小,元韶也還沒有成親,就暫且等著。這幾年你也看到了,寧寧和鄭公子見過數次,彼此相處的也融洽。我估摸著,他們家過些時候應該就會上門提親了,到時等辦完元韶和念雲的親事,正好就可以辦寧寧的。」
年後韓念雲守孝期滿,兩家已經說定三月嫁娶。
孫媽媽也笑起來:「這樣正好。二公子現在也迴來了,也該給他相看一門親事了。若相看的快,說不定明年一年咱們就能將大公子,二公子和姑娘的親事都給辦了呢。」
一年之中將自己子女的人生大事都給辦妥了,這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事。
徐氏笑著跟孫媽媽說了一會兒話,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就說道:「我這兩日想著,寧寧現在大了,再讓我跟我一塊兒住著也不好。再者,她住在我這裏,凡事都是我給她打理的妥妥當當的,下人也有我管教著,她半點兒心都不用費。但往後她嫁人了,總是要管家的。這樣,你待會叫幾個人去將園子裏的靜雨軒收拾幹淨,過幾日讓她搬過去住。先讓她學著如何管理自己院裏的事務和下人,我再教她掌中饋,這樣等往後到婆家管事的時候才不至於手忙腳亂,什麽都不會。」
孫媽媽深以為然。忙應了一聲,轉身出屋,自去挑選做事麻利的仆婦丫鬟收拾靜雨軒。
薛清寧一走出大門,就看到馬房的人已經牽著踏雪胭脂站在門口。
孟銳那年臨出發去河北保州的時候已經交代下,叫人將踏雪胭脂送來榮昌伯府給薛清寧。
最開始薛清寧跟著薛元青去郊外馬場騎馬,孟銳要將踏雪胭脂的時候薛清寧還不敢收,覺得不能收他送的太貴重的東西。可後來跟孟銳漸漸的熟悉起來,不知不覺中連紅珊瑚手串,花絲嵌珍珠的赤金鐲子這樣貴重的東西都被孟銳強迫著收下了,再收一匹踏雪胭脂馬薛清寧好像都沒什麽感覺了。
便收了下來。往後但凡天氣好的時候,也會牽著踏雪胭脂到郊外練馬。於是這兩年多下來,至少她已經是敢騎馬出門了。
這會兒一見踏雪胭脂,她就笑著走過去摸了摸它的頭。又從小青手中接過先前就預備下的料豆喂給它吃。
然後才翻身坐上馬背,一撥馬頭往城外而去。
時辰還早,街上沒有什麽人。等出了城門,人就越發的少了起來。
已經是十一月的天氣,路旁樹木的葉子早已落盡,農事也已忙完,入目多為蕭瑟之景。但這會兒薛清寧心中一團高興,倒是覺得這沿路的景致很好。
甚至連吹在身上的風都不覺得冷了。
一路疾馳,終於趕在辰時到了驛館。
薛清寧翻身下馬,就看到驛館門外有兩個兵士把守。看到她走近,立刻抬手喝問她是什麽人。
紀律還挺嚴明的。
小青忙上前,報了薛清寧的名姓家世。然後又說道:「我們二公子也是神策軍,我們姑娘過來,是想見他。」
隨即報上了薛元青的名姓。
薛元青這兩三年頗立了些戰功,已經升為了一個小頭領,這兩個兵士都是知道他的。
隻是這驛館裏麵現在全都是神策軍,統軍說過,閑雜人等不得進入……
兩個人對望了一眼,便有一個人請薛清寧在門外稍等,另一個人轉身入內稟報統軍,討他的示下。
這統軍便是孟銳。正站在屋子的正中,由影青服侍著將他的那一身盔甲穿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