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兒子比老子優秀
重迴95:從做手工開始致富 作者:悶騷小賤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個月額外兩百塊,這對於95年農村的中年婦女來說,絕對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陽仔,你的意思是,隻要我們教大家怎麽夠,一個月就能多拿兩百塊?”林麗春有些不敢相信。
劉立陽點了點頭:“對,而且這還隻是剛開始的工資,將來,我會給你們再加!”
“還能再加啊?”劉美蘭瞪大了眼睛。
“對!”劉立陽微笑著點了點頭:“隻要你們好好教,加工資是遲早的事!”
一個月兩百已經不少了,要是以後再加上去,再算上計件的工錢,那不比去鞋廠上班都更掙錢嗎?
“陽仔,我跟著你幹,你快說說,這小組組長要怎麽做!”黃大媽那叫一個激動。
這種好事,她活了大半輩子還是頭一次遇到。
林麗春也笑了笑:“陽仔,你給我們開這麽高的工資,可別讓自己賠本了。”
“放心,賠本的買賣我不會做。”
說笑聲之中,劉立陽將村裏麵做手工的人數分成了三組,基本上是根據林麗春,劉桂香和黃大媽三戶人家的住址劃分,整個村子分成了三個區域。
分組的人員名單,劉立陽弄成了大字報的形式,張貼在大門處,方便之後過來拿貨的村民找到各自的小組。
分組完成後,劉立陽當場教授他們怎麽鉤新的手工貨。
隻教了五六遍,她們四個人就全部掌握了。
比起尋常人,起碼少用了二十來分鍾的時間。
有些人做手工,做一年兩年,都不會有太多提升。
有些人做手工,不僅僅能夠提升速度,還能從每一次的工作中學會不一樣的技巧,甚至自己發明一些技巧。
劉立陽找的這四個組員,就屬於這一批人。
四個組長學會後,各自領了一千雙的貨迴家。
黑龍準備用三輪車載著劉美蘭離開的時候,劉立陽走上前:“嬸,你們村的人比較多,都讓你來教會很辛苦,要不你幫我找一個手藝好,年輕一點的人,我多設立一個組長。”
“這事好辦,我迴去讓她過來。”劉美蘭笑著答應下來。
劉桂香在其他人都離開後,走到劉立陽身旁:“陽仔,我的工資就不要了,我一樣給你把這個組長幹好。”
她依舊對劉立陽充滿感激,心懷感恩,這才不想要工資。
“不行,姑,這錢你必須拿著,這是小作坊的規定。”劉立陽可不會去占劉桂香的便宜。
“可你已經幫我那麽多了,還給了黃東工作,你對我們的幫助,讓我不要錢給你幹一輩子的活,我都願意啊!”劉桂香說出了心裏話。
劉立陽心中感慨劉桂香的淳樸:“姑,要照你這麽說的話,當初你送錢帶到我家給我爸治病,我又該怎麽報答你呢?”
劉桂香頓時答不上話。
劉立陽一笑,“再說了,這錢是姑你憑本事掙的,而且我也沒有特別對打,和春嬸她們的都一樣。”
在劉立陽再三勸說下,劉桂香接受了。
四點後,過來拿貨的人又有“新麵孔”,他們都是覺得吳秀蓮太過苛刻,沒有在劉立陽這邊幹的舒服,紛紛迴來。
劉立陽自然是十分歡迎。
將迴來的人記錄下來後,劉立陽發現,吳秀蓮那邊隻剩下二十來個人左右。
打聽後,這才知道,那二十來個人,大部分和吳秀蓮沾親帶故,不好直接離開。
晚上,劉立陽讓方曉飛他們看著小作坊,他迴了一趟家裏。
劉大山做了好幾道家常菜,劉立陽忙了一下午,餓的慌,連幹兩碗飯。
“爸,我想把我的作坊擴建一下,你有沒認識賣空心磚的人?”
劉立陽洗過碗,坐到了劉大山身旁。
劉大山正在鉤鞋麵,下午新迴來的貨,他被分到了林麗春一組,學了快一個小時這才學好。
“這麽快就要擴建啊?”劉大山放下了手裏的活,有些焦慮。
他們老一輩的人一向求穩,在劉大山眼裏,劉立陽有如今這麽一個小作坊已經不錯了,沒必要再折騰下去。
“你不要那麽著急,先把現在的作坊經營好,等更穩定了,再想著擴建的事。”劉大山勸了起來。
“爸,前陣子我聽說寶河村斜對麵正在建新鞋廠,那裏還要往東再開出一條大路,今後那邊會有好幾家工廠。”
“那些廠一建起來,對用工會有大量的需求,他們必然會降低招工的門檻,廠裏的待遇肯定比我的作坊要好,到時候,隻怕村裏肯定會有不少人進廠工作。”
“村民要是有大部分人進廠了,我的作坊還能辦的下去嗎?”
劉立陽稍微分析了一番,劉大山馬上有了危機感:“你說的對,要是我們這附近有鞋廠了,肯定大家都想下廠去!”
“而且那些鞋廠成立起來後,周圍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作坊。我要是一直守著現在這個小作坊,不想著怎麽做大做強,遲早會被人擠垮!”
劉立陽將其中的利害關係做了簡單且全麵的分析。
“你說的對,不能隻看眼前。”
劉大山不斷點頭。
他重新看向劉立陽,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有問題,要是劉立陽聽從他的建議,怕是要出大事。
劉大山心驚一場,但同時也十分欣慰,欣慰他的兒子遠遠比他這個父親要優秀的多。
“好,擴建,聽你的,以後你怎麽說,我就怎麽做!”
劉大山做出決定,今後,家裏的大事都聽劉立陽的,這個家,讓劉立陽來掌舵。
要想把事業做起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十分重要,感覺到劉大山的認可,劉立陽舒心一笑。
“賣空心磚的老板,我有認識的,你看需要多少,我明天就去跟他談。”劉大山問道。
劉立陽已經在旁邊泡起茶來。
“爸,要不你幫我一起算一下,看看需要多少空心樁,需要多少木頭和瓦片,這一次我準備把擴建出來的廠房建的好一點。”
“行,這是我的老本行了,不難。”劉大山以前在工地做土水,對建造用料這一塊比較了解。
劉立陽拿過來紙和筆,馬上畫起草圖。
“陽仔,你的意思是,隻要我們教大家怎麽夠,一個月就能多拿兩百塊?”林麗春有些不敢相信。
劉立陽點了點頭:“對,而且這還隻是剛開始的工資,將來,我會給你們再加!”
“還能再加啊?”劉美蘭瞪大了眼睛。
“對!”劉立陽微笑著點了點頭:“隻要你們好好教,加工資是遲早的事!”
一個月兩百已經不少了,要是以後再加上去,再算上計件的工錢,那不比去鞋廠上班都更掙錢嗎?
“陽仔,我跟著你幹,你快說說,這小組組長要怎麽做!”黃大媽那叫一個激動。
這種好事,她活了大半輩子還是頭一次遇到。
林麗春也笑了笑:“陽仔,你給我們開這麽高的工資,可別讓自己賠本了。”
“放心,賠本的買賣我不會做。”
說笑聲之中,劉立陽將村裏麵做手工的人數分成了三組,基本上是根據林麗春,劉桂香和黃大媽三戶人家的住址劃分,整個村子分成了三個區域。
分組的人員名單,劉立陽弄成了大字報的形式,張貼在大門處,方便之後過來拿貨的村民找到各自的小組。
分組完成後,劉立陽當場教授他們怎麽鉤新的手工貨。
隻教了五六遍,她們四個人就全部掌握了。
比起尋常人,起碼少用了二十來分鍾的時間。
有些人做手工,做一年兩年,都不會有太多提升。
有些人做手工,不僅僅能夠提升速度,還能從每一次的工作中學會不一樣的技巧,甚至自己發明一些技巧。
劉立陽找的這四個組員,就屬於這一批人。
四個組長學會後,各自領了一千雙的貨迴家。
黑龍準備用三輪車載著劉美蘭離開的時候,劉立陽走上前:“嬸,你們村的人比較多,都讓你來教會很辛苦,要不你幫我找一個手藝好,年輕一點的人,我多設立一個組長。”
“這事好辦,我迴去讓她過來。”劉美蘭笑著答應下來。
劉桂香在其他人都離開後,走到劉立陽身旁:“陽仔,我的工資就不要了,我一樣給你把這個組長幹好。”
她依舊對劉立陽充滿感激,心懷感恩,這才不想要工資。
“不行,姑,這錢你必須拿著,這是小作坊的規定。”劉立陽可不會去占劉桂香的便宜。
“可你已經幫我那麽多了,還給了黃東工作,你對我們的幫助,讓我不要錢給你幹一輩子的活,我都願意啊!”劉桂香說出了心裏話。
劉立陽心中感慨劉桂香的淳樸:“姑,要照你這麽說的話,當初你送錢帶到我家給我爸治病,我又該怎麽報答你呢?”
劉桂香頓時答不上話。
劉立陽一笑,“再說了,這錢是姑你憑本事掙的,而且我也沒有特別對打,和春嬸她們的都一樣。”
在劉立陽再三勸說下,劉桂香接受了。
四點後,過來拿貨的人又有“新麵孔”,他們都是覺得吳秀蓮太過苛刻,沒有在劉立陽這邊幹的舒服,紛紛迴來。
劉立陽自然是十分歡迎。
將迴來的人記錄下來後,劉立陽發現,吳秀蓮那邊隻剩下二十來個人左右。
打聽後,這才知道,那二十來個人,大部分和吳秀蓮沾親帶故,不好直接離開。
晚上,劉立陽讓方曉飛他們看著小作坊,他迴了一趟家裏。
劉大山做了好幾道家常菜,劉立陽忙了一下午,餓的慌,連幹兩碗飯。
“爸,我想把我的作坊擴建一下,你有沒認識賣空心磚的人?”
劉立陽洗過碗,坐到了劉大山身旁。
劉大山正在鉤鞋麵,下午新迴來的貨,他被分到了林麗春一組,學了快一個小時這才學好。
“這麽快就要擴建啊?”劉大山放下了手裏的活,有些焦慮。
他們老一輩的人一向求穩,在劉大山眼裏,劉立陽有如今這麽一個小作坊已經不錯了,沒必要再折騰下去。
“你不要那麽著急,先把現在的作坊經營好,等更穩定了,再想著擴建的事。”劉大山勸了起來。
“爸,前陣子我聽說寶河村斜對麵正在建新鞋廠,那裏還要往東再開出一條大路,今後那邊會有好幾家工廠。”
“那些廠一建起來,對用工會有大量的需求,他們必然會降低招工的門檻,廠裏的待遇肯定比我的作坊要好,到時候,隻怕村裏肯定會有不少人進廠工作。”
“村民要是有大部分人進廠了,我的作坊還能辦的下去嗎?”
劉立陽稍微分析了一番,劉大山馬上有了危機感:“你說的對,要是我們這附近有鞋廠了,肯定大家都想下廠去!”
“而且那些鞋廠成立起來後,周圍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作坊。我要是一直守著現在這個小作坊,不想著怎麽做大做強,遲早會被人擠垮!”
劉立陽將其中的利害關係做了簡單且全麵的分析。
“你說的對,不能隻看眼前。”
劉大山不斷點頭。
他重新看向劉立陽,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有問題,要是劉立陽聽從他的建議,怕是要出大事。
劉大山心驚一場,但同時也十分欣慰,欣慰他的兒子遠遠比他這個父親要優秀的多。
“好,擴建,聽你的,以後你怎麽說,我就怎麽做!”
劉大山做出決定,今後,家裏的大事都聽劉立陽的,這個家,讓劉立陽來掌舵。
要想把事業做起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十分重要,感覺到劉大山的認可,劉立陽舒心一笑。
“賣空心磚的老板,我有認識的,你看需要多少,我明天就去跟他談。”劉大山問道。
劉立陽已經在旁邊泡起茶來。
“爸,要不你幫我一起算一下,看看需要多少空心樁,需要多少木頭和瓦片,這一次我準備把擴建出來的廠房建的好一點。”
“行,這是我的老本行了,不難。”劉大山以前在工地做土水,對建造用料這一塊比較了解。
劉立陽拿過來紙和筆,馬上畫起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