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迴來了,待會就去給你爹上柱香,告訴他咱薛家終於出了個八品官兒,以後啊,你們兩兄弟互相幫稱著,咱們薛家可就要興旺嘍。”
三言兩語就解決了糾紛,李氏滿是皺紋的臉上浮現出笑容。
眾人也配合的擠出笑容。
“祖母……”
眾人陪笑的時候,薛瑞卻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李氏笑容收斂,不解道:“怎麽了,你想說什麽?”
“是這樣的,朝廷對官員住宅規模有詳細規定,即不能逾製也不能辱沒了官員身份,原先咱們住的偏院太過簡陋,若是爹爹再住下去,傳出去未免會惹人非議。”
薛瑞一臉為難道。
二房住的這個偏院,原先是處獨門獨戶的普通宅院,正房隻有三間。
當年,為了讓薛元皓入陰陽戶,薛瑞祖父跟鄰居商量,把這個宅院買了下來,用來給薛元皓辦裏戶籍。
現在薛元皓做了正八品官,再住在這麽簡陋的院子裏,未免有些太掉價,薛瑞現在提出來,還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李氏聽了不由沉思起來,偏院確實簡陋了些,薛家主宅是個三進的宅子,屋子足有幾十間,那偏院加蓋了偏房和廚房,攏共也才五間房。
薛元皓還沒做官前,住在偏院裏倒也合適,但現在繼續住下去,她也覺得這是對二兒子官身的辱沒。
以前,她一直將光耀門楣的希望寄托在大兒子身上,對二兒子忽視了許多。
可現在薛元皓一步登天,直接做了正八品官,以後說不定還能再升上幾級。
這對薛家來說絕對是大好事,就算再怎麽精打細算,她也不好讓二房再委屈下去,不然哪邊都不好交代。
李氏看向二兒子,問道:“皓兒,你說說該怎麽辦吧?”
“這……府裏的大事,兒子不敢置喙,我聽娘的安排。”
薛元皓哪有什麽主意,見兒子也不說話,隻好將皮球踢了迴去。
李氏想了想,道:“不如就將偏院拆了重新起個宅子吧,正好後麵那片菜地也是咱家的,你們覺得如何?”
這話雖是問的所有人,可大夥眼神都朝趙氏那瞅。
直到這時,趙氏才知道二房這邊打的什麽主意,感覺十分惱火。
可老太太都發了話,她現在也不好拒絕,隻好硬著頭皮問道:
“起個新宅子倒是沒問題,娘覺得要蓋個幾間的?”
“我一個老婆子懂什麽,還得大老爺們操心,皓兒你先說說,要蓋成啥樣的?”李氏又問。
這時,薛瑞搶先站起來,替老爹發言:
“祖母,我爹官職跟師公相同,先前我就看過了,那胡家宅子和咱們這一樣,前後有三進,攏共三四十間,不如就按這個規模建吧。”
屋中幾人聽了,都驚掉了下巴。
當年修建薛家住的主宅的時候,光主體建築就花了五百多兩銀子,後麵又經過數次擴充,投入了大量銀錢,恐怕加起來不下千兩。
而胡府的規模比薛家還要大不少,要是新起個三進的大宅子,低於一千五百兩銀子恐怕拿不下來。
薛家雖然不窮,可要一下拿出這麽大筆銀子,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要拿個三五百兩,恐怕都得傷筋動骨。
此時薛瑞獅子大開口,要給老爹修個豪宅,眾人都以為他是不懂行情。
“怎麽了,我說的不對嗎?”
感覺氣氛有些不對勁,薛瑞撓著頭問道。
薛元皓把兒子來迴來,沒好氣道:“長輩說話,你插什麽嘴,一邊去。”
“三進的宅子咱家肯定置辦不起,不若修個兩進的吧,我估摸著有十幾間房,倒也夠住了,想必京裏住兩進宅子的官員也不少。”
李氏怕二房這邊再提起三進宅子的事,索性直接拍板。
“二進的緊夠住了,前後院分開,方便安排下人就行。”
薛元皓對此表示讚同。
官員住宅,最低不少於兩進,否則主人和下人住在同一個院子裏,傳出去沒得讓人笑掉大牙。
平日裏不受母親待見,現在能有這個這結果,薛元皓哪裏還敢奢望更多。
旁邊趙氏表情十分陰沉,雖說大三進的宅子換成了二進,可成本也隻減去了一小半,要建起來,起碼得花個五六百兩銀子,要給二房支出這麽大一筆錢,趙氏心都開始滴血了。
見大兒媳麵色難看,李氏也有些頭疼。
別看她不怎麽管事,可心裏跟明鏡似的,哪裏不知道二房這邊受了多少委屈。
如今二兒子做了官,腰板硬了許多,若是不多給些補償,二房哪能輕易消氣,這對府中和睦極為不利。
到了這個節骨眼上,李氏也不好再偏袒大房,直接問趙氏:
“這些年你一直在管家,賬上還有多少銀子,夠不夠起個二進宅子?”
趙氏早就在盤算,聽婆婆問,一臉為難道:
“娘,起個二進的宅子恐怕不下五百兩,如今賬上隻有二百多兩現銀……”
“攢了這麽多年,連五百兩都沒有?”李氏驚道。
自薛瑞祖父過世,李氏就一心吃齋念佛,把大權都交到了趙氏手中,基本很少過問府中賬目。
李氏先前覺得,這些年下來,光靠薛府名下上百畝田產的收入,就能修個二進的宅子了,可趙氏的迴答,直接澆了她個透心涼。
趙氏見婆婆皺眉,忙解釋道:
“娘,您也知道的,這府中開銷一直在增加,而且琰兒爹讀書寫字也要花費不少,平日裏還要跟同窗應酬,考試還得上下打點,這銀子花的就跟流水一般,賬上剩下的二百多兩銀子,還是我精打細算省下的了。”
柳氏聞言,陰陽怪氣道:“公中銀子是大嫂管著,誰知道有沒有損公肥私,把銀子往自家拿。”
“你休要憑空汙人清白,那賬目都寫的清清楚楚,要不要我翻給你看?”
趙氏麵色一變,急忙為自己洗刷清白。
“嗬,大字都識不得幾個,還會記賬,我倒要看看,這賬究竟有沒有問題!”
柳氏毫不示弱,真打算查查這些年公中賬目。
“好了!”
李氏生氣道:“像什麽話,吵了這麽些年,能不能讓我清靜清靜?”
被吼了一聲,兩個兒媳婦都不作聲了。
公中銀子不夠,就起不了宅子,補償二房的事自然行不通,這雙方的恩怨就解不開,李氏不禁再次頭疼起來。
這時,一直冷眼旁觀的薛瑞又動了。
見他站起來,幾人目光都看過去。
薛瑞認真道:“祖母,孫兒有個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您覺得如何?”
兩個孫兒中,大孫子薛琰長得白白胖胖,又跟他爹一樣走的科舉正途,所以甚得李氏喜愛。
而薛瑞身形瘦弱,平時頑皮的跟個猴子一樣,加之他跟祖母不太親近,所以李氏對他的寵愛跟薛琰天差地別。
見他又說話了,李氏沉著臉道:“要說就說,又沒堵著你嘴。”
“是這樣的,既然現在修不起新宅子,我爹也不好在偏院繼續住,不如先跟大伯他們換換,搬到住宅來住些時日,等攢夠銀子修好宅子,咱們再搬迴去,這樣豈不是兩全其美?”
“休想!”
不等婆婆說話,趙氏就急赤白臉的叫了起來。
薛家後宅中,主屋自然是由李氏住,連著的西廂其中一間被改成了佛堂,剩下兩間,一間是薛琰住處,另一間是很小的雜物間。
而東廂這邊,自然是薛瑞大伯薛元柏兩口子的住處。
現在薛瑞提出讓大伯夫婦去住條件簡陋的偏院,趙氏當然不肯,這已經不止是居住環境問題了,而是麵子的問題。
試想一下,在薛府唿風喚雨這麽多年的長房住到偏院,而二房卻喧賓奪主,住了主宅裏,這無疑是在打大房的臉,這個提議趙氏無論如何都不肯接受。
薛瑞的餿主意,李氏自然也不讚同。
長房這邊是嫡子,將來要繼承大部分家業,次子雖然做了官,可也不能讓他壓住長房,這在法理上也說不過去。
更何況,大兒子還要科舉做官呢,前途比二兒子要更遠大一些,她必須護著點。
柳氏倒是對這個提議很心動,她都很想看看妯娌被迫住進偏院的樣子了。
可惜的是,丈夫卻使勁瞪著兒子,顯然也不認可這個辦法。
這個提議,讓趙氏十分生氣,先前她還顧著婆婆的麵子,想要適當退讓一步,將二房這邊穩住。
可沒想到的是,薛瑞卻提出了這麽過分的要求,她不用想也知道,這絕對是薛元皓夫婦兩想出來的狠毒招數,目的就是想讓借機打壓自家,日後好仗著官身,奪了這薛府偌大家業。
既然被逼到絕境,趙氏也不管婆婆怎麽想,憤怒道:
“先前我一直忍讓,你們卻咄咄逼人,既然這樣,那咱們索性把話說開了!”
聽見妯娌要攤牌,柳氏不甘示弱道:“你待怎的?”
趙氏狠狠瞪了薛瑞一眼,冷笑道:
“你們可別忘了,先前小叔子入陰陽戶籍時,就跟咱們薛家脫離了關係,現在咱們已經是兩家人了!”
“那又怎樣,瑞兒爹名下的免徭役名額,可是一直由大侄子在用,當時你跟娘親口說,咱們可是一家人,這肥水不能流了外人田,現在怎麽就不承認了?”柳氏針鋒相對道。
“你恐怕還不知道吧,其實公公去世前,已經跟娘提過要給咱們兩房分家,隻不過還沒來得及請長輩來做見證,他老人家就突然去世。
先前你們可是提過好幾次分家,娘怕分了家咱們會生分,所以一直不同意。
現在既然鬧到這個地步,那咱們不妨讓娘做主,把這家按公公說的分了,也好隨了你們心願!”趙氏冷笑道。
聽了這話,薛元皓跟柳氏不由齊齊看向兒子。
他們終於反應過來,薛瑞之所以一直提那些不靠譜的建議,其實就是為了逼趙氏主動提出分家,沒想到還真讓他給辦成了。
不過,薛瑞卻跳起來,堅決反對道:
“不成,這家不能分,這些年不止大伯花在公中銀子,就連堂兄也沒少支用,就比如上次我被打的那天,堂兄可是揣了十多兩銀子,打算去聚春樓找小桃紅,這麽一大筆銀子,若不是伯母給的,難不成是他自己賺的?”
薛瑞大伯薛元柏自幼讀書,可始終沒什麽進展,直到前幾年才考中了童生,他不事生產,平日讀書和應酬的費用,全是由公中支出,花了不知道多少銀子。
堂兄薛琰也不是個省油的燈,自從去過煙花柳巷後,就經常在青樓過的夜,這薛府名下一百多畝田地的產出,他的花費才是大頭。
而二房這邊,由於薛元皓有俸祿,很少享受薛府的紅利,年節得到的那些東西,也多是長房看不上的次品,根本不值什麽錢。
現在趙氏提出分家,二房這邊絕對血虧。
趙氏聞言,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當時薛瑞被打,薛琰可是一五一十交代過。
那天晚上,他確實是去青樓找姐兒的,現在薛瑞說趙氏給堂兄銀子逛窯子,她根本無法反駁。
其實,她心裏也有一本賬,府中這麽多年積蓄,少說也有七八百兩銀子。
丈夫讀書交友花銀子,那是沒辦法的事情,好在薛元柏是個氣管炎,不敢去逛那些煙花柳巷,所以一年有個五六十兩銀子就夠支出了。
可她兒子卻實打實是個敗家子。
自從嫖過一次後,他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經常纏著她要銀子去逛窯子,不給就撒潑打滾。
甚至有幾次,他還偷家裏值錢東西去變賣。
無奈之下,趙氏隻能一次又一次向兒子妥協。
這幾年下來,光薛琰逛窯子的花費就不下三四百兩,這也是公中銀子為什麽隻存下二百多兩的主要原因。
聽薛瑞把這事都抖落出來,李氏不由看向大兒媳,問道:“瑞兒說的話可屬實?”
趙氏支吾道:“這……琰兒到底大了些,又沒有娶妻,去那種地方也是正常。”
聽這口氣,李氏就知道薛瑞說的十有八九是真的。
先前她就覺得奇怪,丈夫去世時,公中就存著不下二百兩銀子,而府中每年少說也有百十兩進項,可這麽多年下去,公中銀子完全沒有增加。
先前趙氏一直跟她抱怨,說讀書要花費大量銀子。
她當時還說,千萬不能短了薛元柏的用度,免得影響科舉仕途。
可現在李氏才知道,原來府裏的吞金獸不是兒子,而是喜歡逛青樓妓館的嫡長孫!
三言兩語就解決了糾紛,李氏滿是皺紋的臉上浮現出笑容。
眾人也配合的擠出笑容。
“祖母……”
眾人陪笑的時候,薛瑞卻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李氏笑容收斂,不解道:“怎麽了,你想說什麽?”
“是這樣的,朝廷對官員住宅規模有詳細規定,即不能逾製也不能辱沒了官員身份,原先咱們住的偏院太過簡陋,若是爹爹再住下去,傳出去未免會惹人非議。”
薛瑞一臉為難道。
二房住的這個偏院,原先是處獨門獨戶的普通宅院,正房隻有三間。
當年,為了讓薛元皓入陰陽戶,薛瑞祖父跟鄰居商量,把這個宅院買了下來,用來給薛元皓辦裏戶籍。
現在薛元皓做了正八品官,再住在這麽簡陋的院子裏,未免有些太掉價,薛瑞現在提出來,還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李氏聽了不由沉思起來,偏院確實簡陋了些,薛家主宅是個三進的宅子,屋子足有幾十間,那偏院加蓋了偏房和廚房,攏共也才五間房。
薛元皓還沒做官前,住在偏院裏倒也合適,但現在繼續住下去,她也覺得這是對二兒子官身的辱沒。
以前,她一直將光耀門楣的希望寄托在大兒子身上,對二兒子忽視了許多。
可現在薛元皓一步登天,直接做了正八品官,以後說不定還能再升上幾級。
這對薛家來說絕對是大好事,就算再怎麽精打細算,她也不好讓二房再委屈下去,不然哪邊都不好交代。
李氏看向二兒子,問道:“皓兒,你說說該怎麽辦吧?”
“這……府裏的大事,兒子不敢置喙,我聽娘的安排。”
薛元皓哪有什麽主意,見兒子也不說話,隻好將皮球踢了迴去。
李氏想了想,道:“不如就將偏院拆了重新起個宅子吧,正好後麵那片菜地也是咱家的,你們覺得如何?”
這話雖是問的所有人,可大夥眼神都朝趙氏那瞅。
直到這時,趙氏才知道二房這邊打的什麽主意,感覺十分惱火。
可老太太都發了話,她現在也不好拒絕,隻好硬著頭皮問道:
“起個新宅子倒是沒問題,娘覺得要蓋個幾間的?”
“我一個老婆子懂什麽,還得大老爺們操心,皓兒你先說說,要蓋成啥樣的?”李氏又問。
這時,薛瑞搶先站起來,替老爹發言:
“祖母,我爹官職跟師公相同,先前我就看過了,那胡家宅子和咱們這一樣,前後有三進,攏共三四十間,不如就按這個規模建吧。”
屋中幾人聽了,都驚掉了下巴。
當年修建薛家住的主宅的時候,光主體建築就花了五百多兩銀子,後麵又經過數次擴充,投入了大量銀錢,恐怕加起來不下千兩。
而胡府的規模比薛家還要大不少,要是新起個三進的大宅子,低於一千五百兩銀子恐怕拿不下來。
薛家雖然不窮,可要一下拿出這麽大筆銀子,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要拿個三五百兩,恐怕都得傷筋動骨。
此時薛瑞獅子大開口,要給老爹修個豪宅,眾人都以為他是不懂行情。
“怎麽了,我說的不對嗎?”
感覺氣氛有些不對勁,薛瑞撓著頭問道。
薛元皓把兒子來迴來,沒好氣道:“長輩說話,你插什麽嘴,一邊去。”
“三進的宅子咱家肯定置辦不起,不若修個兩進的吧,我估摸著有十幾間房,倒也夠住了,想必京裏住兩進宅子的官員也不少。”
李氏怕二房這邊再提起三進宅子的事,索性直接拍板。
“二進的緊夠住了,前後院分開,方便安排下人就行。”
薛元皓對此表示讚同。
官員住宅,最低不少於兩進,否則主人和下人住在同一個院子裏,傳出去沒得讓人笑掉大牙。
平日裏不受母親待見,現在能有這個這結果,薛元皓哪裏還敢奢望更多。
旁邊趙氏表情十分陰沉,雖說大三進的宅子換成了二進,可成本也隻減去了一小半,要建起來,起碼得花個五六百兩銀子,要給二房支出這麽大一筆錢,趙氏心都開始滴血了。
見大兒媳麵色難看,李氏也有些頭疼。
別看她不怎麽管事,可心裏跟明鏡似的,哪裏不知道二房這邊受了多少委屈。
如今二兒子做了官,腰板硬了許多,若是不多給些補償,二房哪能輕易消氣,這對府中和睦極為不利。
到了這個節骨眼上,李氏也不好再偏袒大房,直接問趙氏:
“這些年你一直在管家,賬上還有多少銀子,夠不夠起個二進宅子?”
趙氏早就在盤算,聽婆婆問,一臉為難道:
“娘,起個二進的宅子恐怕不下五百兩,如今賬上隻有二百多兩現銀……”
“攢了這麽多年,連五百兩都沒有?”李氏驚道。
自薛瑞祖父過世,李氏就一心吃齋念佛,把大權都交到了趙氏手中,基本很少過問府中賬目。
李氏先前覺得,這些年下來,光靠薛府名下上百畝田產的收入,就能修個二進的宅子了,可趙氏的迴答,直接澆了她個透心涼。
趙氏見婆婆皺眉,忙解釋道:
“娘,您也知道的,這府中開銷一直在增加,而且琰兒爹讀書寫字也要花費不少,平日裏還要跟同窗應酬,考試還得上下打點,這銀子花的就跟流水一般,賬上剩下的二百多兩銀子,還是我精打細算省下的了。”
柳氏聞言,陰陽怪氣道:“公中銀子是大嫂管著,誰知道有沒有損公肥私,把銀子往自家拿。”
“你休要憑空汙人清白,那賬目都寫的清清楚楚,要不要我翻給你看?”
趙氏麵色一變,急忙為自己洗刷清白。
“嗬,大字都識不得幾個,還會記賬,我倒要看看,這賬究竟有沒有問題!”
柳氏毫不示弱,真打算查查這些年公中賬目。
“好了!”
李氏生氣道:“像什麽話,吵了這麽些年,能不能讓我清靜清靜?”
被吼了一聲,兩個兒媳婦都不作聲了。
公中銀子不夠,就起不了宅子,補償二房的事自然行不通,這雙方的恩怨就解不開,李氏不禁再次頭疼起來。
這時,一直冷眼旁觀的薛瑞又動了。
見他站起來,幾人目光都看過去。
薛瑞認真道:“祖母,孫兒有個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您覺得如何?”
兩個孫兒中,大孫子薛琰長得白白胖胖,又跟他爹一樣走的科舉正途,所以甚得李氏喜愛。
而薛瑞身形瘦弱,平時頑皮的跟個猴子一樣,加之他跟祖母不太親近,所以李氏對他的寵愛跟薛琰天差地別。
見他又說話了,李氏沉著臉道:“要說就說,又沒堵著你嘴。”
“是這樣的,既然現在修不起新宅子,我爹也不好在偏院繼續住,不如先跟大伯他們換換,搬到住宅來住些時日,等攢夠銀子修好宅子,咱們再搬迴去,這樣豈不是兩全其美?”
“休想!”
不等婆婆說話,趙氏就急赤白臉的叫了起來。
薛家後宅中,主屋自然是由李氏住,連著的西廂其中一間被改成了佛堂,剩下兩間,一間是薛琰住處,另一間是很小的雜物間。
而東廂這邊,自然是薛瑞大伯薛元柏兩口子的住處。
現在薛瑞提出讓大伯夫婦去住條件簡陋的偏院,趙氏當然不肯,這已經不止是居住環境問題了,而是麵子的問題。
試想一下,在薛府唿風喚雨這麽多年的長房住到偏院,而二房卻喧賓奪主,住了主宅裏,這無疑是在打大房的臉,這個提議趙氏無論如何都不肯接受。
薛瑞的餿主意,李氏自然也不讚同。
長房這邊是嫡子,將來要繼承大部分家業,次子雖然做了官,可也不能讓他壓住長房,這在法理上也說不過去。
更何況,大兒子還要科舉做官呢,前途比二兒子要更遠大一些,她必須護著點。
柳氏倒是對這個提議很心動,她都很想看看妯娌被迫住進偏院的樣子了。
可惜的是,丈夫卻使勁瞪著兒子,顯然也不認可這個辦法。
這個提議,讓趙氏十分生氣,先前她還顧著婆婆的麵子,想要適當退讓一步,將二房這邊穩住。
可沒想到的是,薛瑞卻提出了這麽過分的要求,她不用想也知道,這絕對是薛元皓夫婦兩想出來的狠毒招數,目的就是想讓借機打壓自家,日後好仗著官身,奪了這薛府偌大家業。
既然被逼到絕境,趙氏也不管婆婆怎麽想,憤怒道:
“先前我一直忍讓,你們卻咄咄逼人,既然這樣,那咱們索性把話說開了!”
聽見妯娌要攤牌,柳氏不甘示弱道:“你待怎的?”
趙氏狠狠瞪了薛瑞一眼,冷笑道:
“你們可別忘了,先前小叔子入陰陽戶籍時,就跟咱們薛家脫離了關係,現在咱們已經是兩家人了!”
“那又怎樣,瑞兒爹名下的免徭役名額,可是一直由大侄子在用,當時你跟娘親口說,咱們可是一家人,這肥水不能流了外人田,現在怎麽就不承認了?”柳氏針鋒相對道。
“你恐怕還不知道吧,其實公公去世前,已經跟娘提過要給咱們兩房分家,隻不過還沒來得及請長輩來做見證,他老人家就突然去世。
先前你們可是提過好幾次分家,娘怕分了家咱們會生分,所以一直不同意。
現在既然鬧到這個地步,那咱們不妨讓娘做主,把這家按公公說的分了,也好隨了你們心願!”趙氏冷笑道。
聽了這話,薛元皓跟柳氏不由齊齊看向兒子。
他們終於反應過來,薛瑞之所以一直提那些不靠譜的建議,其實就是為了逼趙氏主動提出分家,沒想到還真讓他給辦成了。
不過,薛瑞卻跳起來,堅決反對道:
“不成,這家不能分,這些年不止大伯花在公中銀子,就連堂兄也沒少支用,就比如上次我被打的那天,堂兄可是揣了十多兩銀子,打算去聚春樓找小桃紅,這麽一大筆銀子,若不是伯母給的,難不成是他自己賺的?”
薛瑞大伯薛元柏自幼讀書,可始終沒什麽進展,直到前幾年才考中了童生,他不事生產,平日讀書和應酬的費用,全是由公中支出,花了不知道多少銀子。
堂兄薛琰也不是個省油的燈,自從去過煙花柳巷後,就經常在青樓過的夜,這薛府名下一百多畝田地的產出,他的花費才是大頭。
而二房這邊,由於薛元皓有俸祿,很少享受薛府的紅利,年節得到的那些東西,也多是長房看不上的次品,根本不值什麽錢。
現在趙氏提出分家,二房這邊絕對血虧。
趙氏聞言,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當時薛瑞被打,薛琰可是一五一十交代過。
那天晚上,他確實是去青樓找姐兒的,現在薛瑞說趙氏給堂兄銀子逛窯子,她根本無法反駁。
其實,她心裏也有一本賬,府中這麽多年積蓄,少說也有七八百兩銀子。
丈夫讀書交友花銀子,那是沒辦法的事情,好在薛元柏是個氣管炎,不敢去逛那些煙花柳巷,所以一年有個五六十兩銀子就夠支出了。
可她兒子卻實打實是個敗家子。
自從嫖過一次後,他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經常纏著她要銀子去逛窯子,不給就撒潑打滾。
甚至有幾次,他還偷家裏值錢東西去變賣。
無奈之下,趙氏隻能一次又一次向兒子妥協。
這幾年下來,光薛琰逛窯子的花費就不下三四百兩,這也是公中銀子為什麽隻存下二百多兩的主要原因。
聽薛瑞把這事都抖落出來,李氏不由看向大兒媳,問道:“瑞兒說的話可屬實?”
趙氏支吾道:“這……琰兒到底大了些,又沒有娶妻,去那種地方也是正常。”
聽這口氣,李氏就知道薛瑞說的十有八九是真的。
先前她就覺得奇怪,丈夫去世時,公中就存著不下二百兩銀子,而府中每年少說也有百十兩進項,可這麽多年下去,公中銀子完全沒有增加。
先前趙氏一直跟她抱怨,說讀書要花費大量銀子。
她當時還說,千萬不能短了薛元柏的用度,免得影響科舉仕途。
可現在李氏才知道,原來府裏的吞金獸不是兒子,而是喜歡逛青樓妓館的嫡長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