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中,坐著一名眉目清秀,唇紅齒白的小郎君。
這小郎君作士子打扮,手中握著一把折扇,兩道細眉下的靈動雙眼,正好奇的上下打量著薛瑞。
薛瑞不認得對方,但從對方那毫無起伏的喉結,及略有些規模的胸襟判斷出,這哪是什麽小郎君,分明是個女扮男裝的嬌俏少女!
正想著對方來意,角落裏的張懋跳下馬車,低聲介紹道:
“薛大哥,這位是趙府的千金,我去借冰的時候,趙家姐姐閑著無事,就順道過來看看。”
趙家千金,芳名喚作瑾瑜,今年十四歲,比薛瑞略大些。
“見過趙小姐。”
聽說是趙家的千金親至,薛瑞微微有些驚訝。
這個時代,大戶人家未出閣的小姐很少會出門,隻有出席重要社交場合,才會隨家中男子外出。
聽張懋說,趙家也是京城首屈一指的大戶人家,沒想到堂堂千金小姐,竟然跑到自己家來,實在讓他難以置信。
見薛瑞毫不避諱的盯著自己,趙瑾瑜臉色微紅,刻意避開他的目光,問道:
“聽說你家要用冰,我讓人給你裝了一桶,應該夠用了吧?”
馬車正中,放著一隻木桶,上麵蓋著厚棉被,看樣子數量不少。
“夠了,多謝趙小姐相助!”
姑娘再好看,也不及親爹性命重要,薛瑞跟趙瑾瑜道謝後,連忙將冰桶搬進臥房。
有了冰塊,薛元皓體溫很快降下來,給父親喝下陶節庵留下的專治風寒的“柴葛解肌湯”後,薛家三口人都鬆了口氣。
院中,張懋閑得無事,正用芒硝學著薛瑞製冰。
趙瑾瑜也站在一旁,看張懋瞎折騰。
“看看看,是不是結冰了,我沒騙你吧?”
過了片刻,見碗中果然結了冰,張懋興奮的大叫起來,趙瑾瑜也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
“竟然真的可以,若我家也用這個法子製冰,就可以隨時隨地製取,這可是一筆大買賣!”
驚訝過後,趙小姐高興的笑了起來,兩隻眼睛都成了月牙狀。
門口的薛瑞聽後,好意提醒道:“貴府想用芒硝製冰賺錢,恐怕沒那麽容易。”
趙瑾瑜微微蹙眉,問道:“怎的,你不想讓我家用這個製冰法子?”
她可是剛幫了薛家一個大忙,薛瑞若是敝帚自珍,或者想趁機討要好處,這人怕是不值得深交。
好在,薛瑞並沒有這個想法,細心解釋道:
“趙小姐誤會了,這芒硝製冰之法已流傳千年,卻一直沒有大規模商用,我剛才細想了一下,認為是成本太高沒有利潤的緣故,貴府想靠這個賺錢,恐怕要失望了。”
張懋也幫著作證:“趙姐姐,薛大哥說的沒錯,剛才我們用的這些芒硝,花了十幾兩銀子哩,這都夠買幾桶冰了,很不劃算。”
“那倒是我誤會了。”
趙瑾瑜略有些失望,要是成本沒那麽高,憑著自家人脈,這製冰生意肯定有很大市場。
薛瑞走下台階,本想離趙瑾瑜近些,說話也方便。
可走了沒幾步,發現對方似乎比自己要略高些,忙一折身,站到比他矮半個頭的張懋身邊。
找迴了一絲自信,薛瑞腦袋好使了不少,思索了片刻,他看向趙瑾瑜:“貴府若真想做這門生意,倒也不是沒有辦法。”
趙瑾瑜好奇道:“什麽辦法,麻煩嗎?”
“倒也不算麻煩,不過現在不成了,如今天氣漸冷,哪還有人需要消暑降溫,這生意隻能來年再做,若是趙小姐明年還記得在下,請入夏前來尋我,咱們可以合作試試,說不定能賺上一筆。”
據張懋說,趙家在京中專做售冰生意,在同行中乃是翹楚。
讓趙家學去製冰之法,薛瑞沒有什麽意見,畢竟也不是他發明的,就當借花獻佛,還了趙家借冰的人情。
不過,要想真正靠製冰賺錢,恐怕還需要轉變模式,才有可能挖掘一絲商機。
這種費時費力的事情,自然要有好處才做,趙家要想賺錢,最好跟他合作,這樣皆大歡喜。
在商言商,趙家也是做生意的,薛瑞提出合作賺錢,趙瑾瑜並不覺得這是市儈之舉,反而很欣賞他的坦蕩。
因此,趙瑾瑜毫不遲疑道:“那就一言為定,待明年咱們再合作,你可不許跟別家做這個買賣!”
“那是自然,除非貴府主動放棄,我說的話絕對算數。”
薛瑞正色承諾道。
“那行,我這就迴府去跟母親說一聲,她還在等我迴去,你若還需要用冰的話,直接去府上找我,就說是我好友即可。”
看了眼日頭,見太陽偏西,趙瑾瑜便提出告辭。
其實,她是跟張懋偷跑出來的,現在時間不早,再不迴去很容易被母親發現,到時候又要被罵。
“那我就不多留了,趙小姐請便!”
將趙瑾瑜送上馬車,薛瑞正要迴頭,車簾忽然被掀開,趙瑾瑜探出頭,對薛瑞道:
“忘了告訴你,我名叫瑾瑜,取自‘玉之美者,其曰瑾瑜’,你可記好了!”
說罷,趙瑾瑜就放下車簾,催促車夫離去。
這番自我介紹,搞的薛瑞滿頭霧水,趙家千金臨走前,突然告訴自己閨名,莫非是想跟自己拉近關係,方便做生意?
不是說,古代女子隻在成婚六禮中的“問名”環節,才會讓夫家知道閨名嗎?
百思不得其解,薛瑞也懶得再想。
迴屋看了看薛元浩情況,見父親病情逐漸穩定,薛瑞這才去跟張懋商議其他的事。
先前李青雲去打聽了消息,左順門那邊鬥毆已經結束,據說官員們下了狠手,打死了不少王振黨羽。
這血腥的一幕,把郕王朱祁鈺下了個半死,坐在寶座上瑟瑟發抖,生怕失去理智的官員們把自己也揍一頓,在太監金英的暗示下,朱祁鈺才想起逃跑的事。
不料,朱祁鈺剛站起身,就被眼尖的於謙發現,他快步上前攔住朱祁鈺去路,請求朱祁鈺饒恕官員們的罪過。
先前官員們情緒失控,在沒有經過郕王批準,三法司定罪的情況下,當場打死了十幾人,這是國朝從未有過之事,要不是王振餘黨都不在場,估計現在也死的不能再死了。
此時冷靜下來,官員們才有些後怕,要是朝廷追究他們責任,這該如何是好?
這小郎君作士子打扮,手中握著一把折扇,兩道細眉下的靈動雙眼,正好奇的上下打量著薛瑞。
薛瑞不認得對方,但從對方那毫無起伏的喉結,及略有些規模的胸襟判斷出,這哪是什麽小郎君,分明是個女扮男裝的嬌俏少女!
正想著對方來意,角落裏的張懋跳下馬車,低聲介紹道:
“薛大哥,這位是趙府的千金,我去借冰的時候,趙家姐姐閑著無事,就順道過來看看。”
趙家千金,芳名喚作瑾瑜,今年十四歲,比薛瑞略大些。
“見過趙小姐。”
聽說是趙家的千金親至,薛瑞微微有些驚訝。
這個時代,大戶人家未出閣的小姐很少會出門,隻有出席重要社交場合,才會隨家中男子外出。
聽張懋說,趙家也是京城首屈一指的大戶人家,沒想到堂堂千金小姐,竟然跑到自己家來,實在讓他難以置信。
見薛瑞毫不避諱的盯著自己,趙瑾瑜臉色微紅,刻意避開他的目光,問道:
“聽說你家要用冰,我讓人給你裝了一桶,應該夠用了吧?”
馬車正中,放著一隻木桶,上麵蓋著厚棉被,看樣子數量不少。
“夠了,多謝趙小姐相助!”
姑娘再好看,也不及親爹性命重要,薛瑞跟趙瑾瑜道謝後,連忙將冰桶搬進臥房。
有了冰塊,薛元皓體溫很快降下來,給父親喝下陶節庵留下的專治風寒的“柴葛解肌湯”後,薛家三口人都鬆了口氣。
院中,張懋閑得無事,正用芒硝學著薛瑞製冰。
趙瑾瑜也站在一旁,看張懋瞎折騰。
“看看看,是不是結冰了,我沒騙你吧?”
過了片刻,見碗中果然結了冰,張懋興奮的大叫起來,趙瑾瑜也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
“竟然真的可以,若我家也用這個法子製冰,就可以隨時隨地製取,這可是一筆大買賣!”
驚訝過後,趙小姐高興的笑了起來,兩隻眼睛都成了月牙狀。
門口的薛瑞聽後,好意提醒道:“貴府想用芒硝製冰賺錢,恐怕沒那麽容易。”
趙瑾瑜微微蹙眉,問道:“怎的,你不想讓我家用這個製冰法子?”
她可是剛幫了薛家一個大忙,薛瑞若是敝帚自珍,或者想趁機討要好處,這人怕是不值得深交。
好在,薛瑞並沒有這個想法,細心解釋道:
“趙小姐誤會了,這芒硝製冰之法已流傳千年,卻一直沒有大規模商用,我剛才細想了一下,認為是成本太高沒有利潤的緣故,貴府想靠這個賺錢,恐怕要失望了。”
張懋也幫著作證:“趙姐姐,薛大哥說的沒錯,剛才我們用的這些芒硝,花了十幾兩銀子哩,這都夠買幾桶冰了,很不劃算。”
“那倒是我誤會了。”
趙瑾瑜略有些失望,要是成本沒那麽高,憑著自家人脈,這製冰生意肯定有很大市場。
薛瑞走下台階,本想離趙瑾瑜近些,說話也方便。
可走了沒幾步,發現對方似乎比自己要略高些,忙一折身,站到比他矮半個頭的張懋身邊。
找迴了一絲自信,薛瑞腦袋好使了不少,思索了片刻,他看向趙瑾瑜:“貴府若真想做這門生意,倒也不是沒有辦法。”
趙瑾瑜好奇道:“什麽辦法,麻煩嗎?”
“倒也不算麻煩,不過現在不成了,如今天氣漸冷,哪還有人需要消暑降溫,這生意隻能來年再做,若是趙小姐明年還記得在下,請入夏前來尋我,咱們可以合作試試,說不定能賺上一筆。”
據張懋說,趙家在京中專做售冰生意,在同行中乃是翹楚。
讓趙家學去製冰之法,薛瑞沒有什麽意見,畢竟也不是他發明的,就當借花獻佛,還了趙家借冰的人情。
不過,要想真正靠製冰賺錢,恐怕還需要轉變模式,才有可能挖掘一絲商機。
這種費時費力的事情,自然要有好處才做,趙家要想賺錢,最好跟他合作,這樣皆大歡喜。
在商言商,趙家也是做生意的,薛瑞提出合作賺錢,趙瑾瑜並不覺得這是市儈之舉,反而很欣賞他的坦蕩。
因此,趙瑾瑜毫不遲疑道:“那就一言為定,待明年咱們再合作,你可不許跟別家做這個買賣!”
“那是自然,除非貴府主動放棄,我說的話絕對算數。”
薛瑞正色承諾道。
“那行,我這就迴府去跟母親說一聲,她還在等我迴去,你若還需要用冰的話,直接去府上找我,就說是我好友即可。”
看了眼日頭,見太陽偏西,趙瑾瑜便提出告辭。
其實,她是跟張懋偷跑出來的,現在時間不早,再不迴去很容易被母親發現,到時候又要被罵。
“那我就不多留了,趙小姐請便!”
將趙瑾瑜送上馬車,薛瑞正要迴頭,車簾忽然被掀開,趙瑾瑜探出頭,對薛瑞道:
“忘了告訴你,我名叫瑾瑜,取自‘玉之美者,其曰瑾瑜’,你可記好了!”
說罷,趙瑾瑜就放下車簾,催促車夫離去。
這番自我介紹,搞的薛瑞滿頭霧水,趙家千金臨走前,突然告訴自己閨名,莫非是想跟自己拉近關係,方便做生意?
不是說,古代女子隻在成婚六禮中的“問名”環節,才會讓夫家知道閨名嗎?
百思不得其解,薛瑞也懶得再想。
迴屋看了看薛元浩情況,見父親病情逐漸穩定,薛瑞這才去跟張懋商議其他的事。
先前李青雲去打聽了消息,左順門那邊鬥毆已經結束,據說官員們下了狠手,打死了不少王振黨羽。
這血腥的一幕,把郕王朱祁鈺下了個半死,坐在寶座上瑟瑟發抖,生怕失去理智的官員們把自己也揍一頓,在太監金英的暗示下,朱祁鈺才想起逃跑的事。
不料,朱祁鈺剛站起身,就被眼尖的於謙發現,他快步上前攔住朱祁鈺去路,請求朱祁鈺饒恕官員們的罪過。
先前官員們情緒失控,在沒有經過郕王批準,三法司定罪的情況下,當場打死了十幾人,這是國朝從未有過之事,要不是王振餘黨都不在場,估計現在也死的不能再死了。
此時冷靜下來,官員們才有些後怕,要是朝廷追究他們責任,這該如何是好?